Workflow
财务造假
icon
搜索文档
300237,虚增超6亿元利润,将被“ST”
证券时报· 2025-09-26 22:06
股票交易状态变更 - 公司股票自9月30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由"美晨科技"变更为"ST美晨" 股票代码300237保持不变 [2] - 股票交易日涨跌幅限制仍为20% [2] - 9月29日公司股票停牌1天 9月30日开市起复牌 [4] 财务造假细节 - 2014年至2018年累计虚增收入14.38亿元 累计虚增利润6.58亿元 [4] - 2014年虚增收入2365.78万元 占当期营业收入2.06% 虚增利润2292.64万元 占比17.91% [4][5] - 2015年虚增收入3.73亿元 占比20.67% 虚增利润1.89亿元 占比75.64% [4][5] - 2016年虚增收入7.26亿元 占比24.60% 虚增利润2.6亿元 占比49.78% [4][5] - 2017年虚增收入2.15亿元 占比5.53% 虚增利润1.17亿元 占比15.49% [4][5] - 2018年虚增收入1.01亿元 占比2.88% 虚增利润6948.95万元 占比15.58% [4][5] 造假操作方式 - 通过收购的赛石园林进行财务造假 该公司2014年9月成为全资子公司 [4] - 造假手段包括虚假采购劳务和苗木虚增工程施工成本 虚假销售苗木 虚减费用以及收入成本错记 [4] 监管处理情况 - 公司收到山东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4] - 造假行为被认定存在虚假记载但未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4] 同业公司情况 - 新华锦(600735)同样将被ST 股票简称变更为"ST新华锦" [5] - 新华锦因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4.06亿元未在1个月内完成清偿整改而被实施风险警示 [5]
造假五年 虚增利润超6亿元!300237将被ST
上海证券报· 2025-09-26 21:31
公司财务造假事件 - 公司因连续五年财务造假被监管处罚 累计虚增收入14.38亿元 累计虚增利润6.58亿元[2][4] - 造假主要通过子公司赛石园林实施 手段包括虚假采购劳务和苗木 虚增工程施工成本及完工百分比 虚假销售苗木 虚减费用以及收入成本错记等方式[4] - 公司2014年至2018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4] 监管处罚措施 - 山东证监局对公司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 处以60万元罚款[7] - 对时任董事长张磊等十余名高管及相关人员分别处以10万元至30万元不等的罚款[5][7] - 对组织财务造假的赛石园林时任董事长郭柏峰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5][6]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主营业务包含非轮胎橡胶业务和园林绿化业务 成立于2004年 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6] - 上半年营收8.63亿元 同比增长1.41% 归母净利润亏损9168.07万元[6] - 公司股票自9月30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变更为"ST美晨"[4]
神奇制药:用停止投入的“基药宣传计划”项目套取销售费用4484万元
凤凰网· 2025-09-26 20:44
监管处罚事项 - 公司因利用已停止投入的基药宣传计划套取销售费用4483.83万元并通过员工个人账户虚构应收款项回款被上海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措施[1] - 公司通过转回已全额计提减值的应收款项虚增信用减值准备4483.83万元导致2023年年报存在信息披露差错[1] - 时任董事长ZHANG TAO TAO、总经理冯斌及财务总监陈之勉因未勤勉尽责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1] 公司回应与整改 - 公司称违规系应收款项账务处理不规范所致承诺在规定期限内提交整改报告并规范会计处理[2] - 公司表示监管措施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并将加强信息披露履行义务[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61亿元同比下滑13.47%归母净利润3280.81万元同比下滑13.29%[3] - 扣非归母净利润3197.69万元同比下滑14.74%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减少7543.98万元降幅61.38%[3] 业务概况 - 公司为1992年上市的药品研发生产企业主要产品涵盖抗肿瘤药、皮肤外用抗菌药、三高慢病及中药止咳等系列[2] - 核心产品包括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与斑蝥酸钠注射液等[2]
思科瑞上市当年即造假 上市后业绩大变脸
新浪证券· 2025-09-26 18:07
财务造假行为 - 公司因虚构销售业务、提前确认收入和不当确认收入等行为导致2022年报表虚增 [1] - 虚构与四川赛狄信息技术股份公司336.65万元检测业务导致虚增销售收入336.65万元和利润总额318.81万元 [2] - 提前确认佳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6.93万元收入导致虚增利润总额203.7万元 [2] - 不当确认与佳缘科技存在争议的412.46万元合同收入导致虚增利润总额178.03万元 [2] 财务影响 - 2022年年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996.04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24,282.18万元的4.16% [3] - 虚增利润总额700.54万元,占同期利润总额10,679.59万元的6.56% [3] - 导致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但不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3] 监管处罚 - 公司被处以200万元罚款,相关责任人合计被罚560万元 [4] - 时任副总经理舒晓辉因组织策划虚构销售业务被处以120万元个人最高罚款 [4] - 时任董事长张亚、总经理马卫东、财务总监涂全鑫分别被处以80万元罚款 [4] 业绩表现对比 - 上市前2020-2021年营业收入从1.66亿元增长至2.22亿元,归母净利润从7549万元增长至9706万元 [5] - 上市后2022-2024年营业收入从2.33亿元下降至1.44亿元,归母净利润从9146.39万元转为亏损2100.32万元 [5] - 2022年上半年实际营收增速14.4%和扣非净利润增速7%显著低于招股书预测的16.28%-23.55%和12.44%-23.44% [6][7] 上市时间点 - 公司于2022年7月8日在科创板挂牌上市,出现上市当年即财务造假情形 [1]
绝味财务造假不只是ST风险?7亿资金是否被掏空 实控人旗下公司疑拖欠税款
新浪证券· 2025-09-26 15:52
财务造假事件 - 公司因2017年至2021年期间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导致累计少计收入超7亿元 对应年度少计营业收入占公开披露收入比例分别为5.48%、3.79%、2.20%、2.39%、1.64% [1] - 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9月23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A股简称变更为"ST绝味" 日涨跌幅限制为5% [2] 税务合规风险 - 公司隐匿收入行为可能构成偷税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需追缴税款、滞纳金并处少缴税款50%至5倍罚款 [3] - 控股股东旗下企业出现拖欠税款情况:上海聚成与上海慧功拖欠个人所得税 上海成广与上海福博拖欠企业所得税 [7][8] 资金占用风险 - 公司通过员工个人账户收取门店营业款、加盟费、管理费合计2107.07万元未存入公司账户 该行为曾被监管认定为经营性资金占用 [5] - 超7亿元体外循环资金是否构成资金占用存疑 若涉及重大资金占用未归还且余额超2亿元或净资产30% 可能触发退市风险 [4][6] 公司治理问题 - 公司高管及董事通过湖南肆壹伍、上海馨香、上海甘香等企业间接持有供应商长沙彩云股权 形成关联交易未及时披露 [10][11] - 2021年3月9日至9月25日期间 公司与长沙彩云发生8520.53万元交易未履行关联交易审议程序 [1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20亿元同比下降15.57% 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下降40.71% 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52.6% [12] - 绝味鸭脖门店数量从2023年末15950家减少至10725家 净减少超5000家 缩减幅度超30% [12]
上市公司因违法违规退市, 投资者咋维权?
金融时报· 2025-09-26 10:00
退市定义与分类 - 退市指上市公司因不满足交易所上市条件或其他原因终止上市交易 从上市公司变为非上市公司[1] - 主动退市是公司基于自身实际情况和战略考量主动申请退市 包括主动撤回交易、私有化、吸收合并等方式[1] - 强制退市分为四类情形:交易类强制退市(股价或市值长期不达标)、财务类强制退市(财务指标连续不达标)、规范类强制退市(资金占用或内控失效)、重大违法类退市(财务造假或欺诈发行等违法行为)[1] 财务造假退市性质与影响 - 财务造假属于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具体表现为虚增收入、减少成本、虚构交易等欺骗行为[2] - 财务造假公司信息披露严重背离真实财务状况 扭曲市场定价机制和淘汰机制 不适宜继续留在股票市场[2] - 典型案例包括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连续4年虚增收入和利润 违反证券法律法规[2] 投资者赔偿与维权条件 - 退市不必然导致赔偿 仅当公司存在财务造假或欺诈发行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投资者才有权申请损失赔偿[3] - 投资者保护工具包括责令回购、先行赔付、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 另可通过调解、仲裁或诉讼维权[3] - 投资者需以行政处罚决定书为依据 通过司法途径寻求民事救济或委托投资者保护机构代表诉讼[3] 维权实操要点 - 投资者需妥善保管交易记录和对账单等证据 并关注监管部门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作为维权依据[4] - 案件胜诉后能否获得赔偿取决于上市公司偿付能力和法院执行情况[4] - 投资者需充分了解退市相关知识以理性保护自身合法权益[5]
“跌停王”锁定退市!九年财务造假近200亿元触目惊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20:29
退市风险状况 - 公司股票收盘价连续15个交易日低于1元 提前锁定面值退市 [2] - 公司面临双重退市风险 包括面值退市和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3] - 面值退市条件可能先被触发 但重大违法退市同样不可避免 [4] 财务造假细节 - 公司连续九年财务造假 时间跨度为2015年至2023年 [5][6] - 累计虚增营业收入约198亿元 虚增利润总额超7620万元 [6] - 2019年虚增营业收入56.34亿元 占当期披露营收49.38% [6] - 2019年虚增利润2190.52万元 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绝对值64.88% [6] 欺诈发行与监管处罚 - 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文件引用虚假数据 构成欺诈发行 [6] - 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达12.50亿元 [6] - 监管开出1.6亿元罚单 公司偿付能力令人担忧 [7] 市场影响与投资者状况 - 公司总市值仅剩约4.63亿元 较历史高点大幅蒸发 [8] - 年内超10家A股公司因财务造假触发重大违法退市标准 [4] - 受损投资者索赔区间为2016年3月22日至2024年4月29日期间买入并在2024年4月30日后卖出或持有亏损 [9] 行业监管趋势 - 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案例显著增加 [4] - 监管层对资本市场保持"零容忍"态度 [8] - 投资者需提高风险意识 加强自我保护 [10]
摊牌了!监管一次性点名五家公司,资本市场再响警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20:25
监管处罚概况 - 五家公司因信披违规面临监管处罚和投资者维权 包括科净源 ST思科瑞 ST复华 ST创意和ST绝味 [1] 具体违规行为分析 - ST创意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分别多计营业收入26,784.64万元和12,470.34万元 因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 [3] - ST绝味2017-2021年少计营业收入 占各年度披露营收比例分别为5.48% 3.79% 2.20% 2.39%和1.64% [3] - 科净源全资子公司违规提供担保累计1.5亿元 未履行审议程序 [3] - ST复华2019年 2020年及2023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 [4] - ST思科瑞2022年年报虚增营业收入996.04万元 [5] ST处理措施 - ST思科瑞 ST复华 ST创意和ST绝味自9月23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7] - ST创意作为创业板股票仍保持20%涨跌幅限制 其余三家涨跌幅限制调整为5% [7] - 科净源未触及ST标准 因违规不涉及财务数据造假 [7] - 被ST公司需在证监会正式处罚决定后满12个月方可申请撤销ST [7] 投资者索赔条件 - 科净源适格投资者需在2023年10月26日至2024年4月29日期间买入且2024年4月30日后卖出或持有亏损 [8] - ST思科瑞索赔区间为2023年4月10日至2025年1月17日买入且2025年1月18日后卖出或持有亏损 [8] - ST复华涉及两个索赔区间:2014年4月19日至2024年3月20日买入且2024年3月21日后亏损 或2024年4月30日至2024年8月5日买入且2024年8月6日后亏损 [8] - ST创意索赔区间为2023年4月25日至2025年3月28日买入且2025年3月29日后卖出或持有亏损 [8] - ST绝味索赔区间为2018年4月16日至2024年8月15日买入且2024年8月16日后卖出或持有亏损 [9]
ST起步一审因欺诈发行被判罚金1000万元,前董事长等6人涉案
凤凰网· 2025-09-25 16:41
公司法律诉讼与判决 - 公司收到浙江省丽水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刑事判决书 被告单位起步股份有限公司犯欺诈发行证券罪 判处罚金人民币1000万元 [1][3] - 案件涉及前董事长章利民 前总经理周建永等6名高管 涉嫌欺诈发行证券罪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 [2][4] - 公司已因欺诈发行行为被中国证监会处以5200万元罚款 截至公告日已实际缴纳2100万元 根据规定法院罚金可与行政罚款折抵 [3] 财务造假行为细节 - 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期间通过虚构采购销售业务方式虚增营业收入3.6亿元 虚增利润总额1.29亿元 [5] - 2018年虚增营业收入6948万元(占当年营收4.97%) 虚增利润2315万元(占利润总额10.39%) [5] - 2019年虚增营业收入1.82亿元(占营收11.94%) 虚增利润6591万元(占利润总额37.42%) [5] - 2020年上半年虚增营业收入1.09亿元(占营收19.54%) 虚增利润4037万元(占利润总额50.3%) [5] 欺诈发行证券情况 - 2020年在财务造假基础上发行规模5.2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 [4][6] - 证监会对公司欺诈发行和信披违法行为处以5700万元罚款 管理层被罚7700万元 [6] - 高管周建永 章利民 陈章旺被处以大额罚款及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6] 信息披露违规问题 - 2016年实控人章利民与四人签订2000万股股权代持协议 代持价格每股5元 [8] - 该2000万股代持股份在2018年和2019年年报中均未披露 [8] - 公司还存在其他一系列信息披露问题 [7]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已连续亏损五年 2020年以来营收由7.734亿元减少至2023年3.273亿元 [9][10] - 五年累计亏损17.62亿元 [10] - 2024年上半年营收8584万元(同比减少33.53%) 归母净利润亏损3714万元(同比下滑20.13%) [10] - 扣非净利润亏损6099万元(上年同期亏损3158万元) 同比降幅逾90% [10] 行业竞争环境 - 行业增速放缓 童装童鞋品牌竞争加剧 [10] - 线下经销商提货量同比下降 [10] - 电商行业竞争激烈 公司线上业务销售未达预期 [10]
军用电子元件检测商思科瑞财务造假,责任人卸任副总却仍留用
观察者网· 2025-09-25 14:36
公司处罚与应对 - 因涉嫌财务造假 思科瑞与绝味鸭脖 复旦复华和创意信息一同被证监会实施退市警告[1] - 公司辞退时任分管市场部副总经理舒晓辉 其为财务造假主要组织 策划和实施者[1] - 舒晓辉虽从副总经理离任 但仍担任公司其他职务 并间接持有公司84.01万股[1] 财务造假细节 - 公司2022年虚构销售业务 提前确认收入以及不当确认收入[2] - 虚构四川赛狄信息检测业务336.65万元 虚增利润总额318.81万元[2] - 提前确认佳缘科技收入246.93万元 虚增利润总额203.7万元[2] - 不当确认与佳缘科技争议合同收入412.46万元 虚增利润总额178.03万元[3] - 2022年度共计虚增营业收入996.04万元 虚增利润总额700.54万元 分别占同期营收4.16%和利润总额6.56%[3] 股价与市值影响 - 虚假财报曾推动股价在2023年2月达70.57元/股 4月超60元/股[3] - 2025年4月财务更正时股价徘徊25-26元/股 市值较高峰期缩水超一半[3] - 复牌后股价短暂大跌 但24日已回升 市场反应相对其他ST企业更包容[1] 公司业务与客户 - 公司为军用电子元器件检测与设备企业 产品包括电子对抗设备 雷达 通信系统等[2] - 具有CNAS和DILAC实验室认可 合作客户包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5] - 近年重点拓展商业航空领域 与海南文昌航天城管理局合作成立商业航天产业创新中心[5] 近期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81.67% 达1亿元[6] - 上半年利润总额5.39万元 去年同期亏损614万元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58.42万元 去年同期亏损247万元[6] - 业绩波动显著 2022年更正后净利润为9146万元[7] 业绩驱动因素 - 军工行业需求回暖 订单量上升推动军用电子元器件检测业务增长[7] - 商业航空领域市场开拓见效 新增航空 航天 兵器等领域重要院所及知名企业客户[7] - 公司表示将加大研发投入 构建第二增长曲线[7] 行业监管环境 - 证监会近期连续打击上市公司违法违规 对财务造假 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坚持"零容忍"[7] - "十四五"期间对财务造假 操纵市场 内幕交易等案件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 罚没414亿元 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