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退市风险
icon
搜索文档
基金出手!刘益谦公司,被打一折
中国基金报· 2025-07-01 14:31
基金公司下调天茂集团估值 - 汇添富基金将天茂集团估值下调至0.27元/股,相比停牌前2.74元/股的价格下调幅度超过90% [2][3][4] - 天茂集团因未按时披露2024年年报被深交所停牌,若7月6日前仍无法披露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 [2][8] - 天茂集团已于6月13日被调出中证1000指数样本股名单 [7] 天茂集团停牌及退市风险 - 天茂集团4月30日确认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定期报告,5月6日起股票停牌 [7][9] - 若7月6日前仍未披露年报,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若9月6日前仍未披露,深交所将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 [9] - 公司股价在4月29日因年报延迟披露风险大跌10.06%并一字跌停 [9] 天茂集团经营困境 - 天茂集团为投资控股型公司,主要依赖控股子公司国华人寿从事寿险业务,实际控制人为"超级牛散"刘益谦 [9] - 国华人寿陷入持续亏损、保费下滑等多重困境,导致天茂集团流动性压力与资产质量恶化 [9][10] - 业内人士认为停牌是国华人寿长期经营失衡问题的集中爆发,退市风险已进入"读秒阶段" [10]
雷来了!51位大股东集体撤退,9家终止上市,2家退市整理!
搜狐财经· 2025-07-01 07:47
市场动态 - A股指数创8个月新高但51家上市公司股东正实施减持计划 [2] - 2025年已有56家公司退市 ST恒立等9家突然终止上市 ST锦港和ST中程进入退市整理期 [3] - 15只个股价格跌破1.5元生死线 ST鹏博股价仅剩0.62元 ST龙津挣扎在1.13元 [7] 股东套现案例 - 迈瑞医疗股东套现11.68亿元 新乳业控股方套现4.88亿元 [3] - 磁谷科技原始股东因股价从1元飙至29元享受28倍暴利并伺机套现 [3] - 雪龙集团股东在股价暴涨130%后精准减持1.4亿元 相当于公司三年净利润总和 [3] - 阿里清仓高鑫零售套现131亿元 腾讯减持微盟套现16亿元 [8] 解禁与流动性风险 - 侨源股份解禁比例达907% 龙旗科技解禁比例899% 流通股将扩容9倍 [7] - ST宇顺股价暴跌超60% ST新潮因年报"难产"被强制停牌面临直接退市 [7] 监管政策变化 - 离婚分割股份需锁定六个月 司法拍卖变相减持被叫停 大宗交易接盘方必须持股半年 [9] 机构策略调整 - 私募避开解禁比例超300%公司 远离大股东质押率超80%股票 对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企业零容忍 [10] - 社保基金加仓三一重工等机械龙头 重仓通信和半导体核心资产 抛弃所有审计报告非标企业 [10] - 迈瑞医疗市值2848亿元 股东减持500万股未影响市值 ST紫天进入15交易日退市倒计时 [10]
凉凉!*ST紫天面临三重退市风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30 17:27
*ST紫天财务造假及处罚情况 - 公司通过虚构短信发送服务业务和虚增互联网广告费代充值业务等手段虚增收入及利润,2022年虚增营业收入7.78亿元(占比44.59%),虚增利润0.85亿元 [8][9] - 2023年继续造假,半年报虚增收入2.07亿元(占比14.56%)、利润0.79亿元(占比51.64%),年报虚增营业收入17.20亿元(占比78.63%)[10][11] - 公司及12名管理层共被罚约4000万元,2名主要责任人被终身市场禁入,部分责任人被处以5至10年市场禁入 [1][14] 财务造假具体手段 - 采用总额法代替净额法虚增收入:2022年互联网广告费代充值业务虚增收入2.28亿元,2023年同类业务虚增17.20亿元 [8][11] - 虚构短信发送服务业务:2022年虚增收入5.5亿元 [8] - 提前确认收入:2023年云服务业务未开工即确认收入2.07亿元 [10] 阻碍执法行为 - 公司拒绝配合福建证监局检查,未按要求提交2021-2023年财务明细账等资料 [13] - 相关负责人通过拒接电话、拒回短信等方式躲避执法文书送达 [2] - 阻碍执法导致处罚加重,公司成为首例可能因"规范类退市"被强制退市的企业 [16] 退市风险 - 三重退市风险:财务造假(重大违法退市)、阻碍执法(规范类退市)、未按期披露2024年年报 [15][17] - 预计2025年7月中下旬因"规范类退市"成为新规后首例案例 [16] 行业监管动态 - 新"国九条"发布后监管趋严,2025年退市新规过渡期结束加速问题企业出清 [19] - 证监会联合多部委建立财务造假综合惩防体系,重点打击第三方配合造假行为 [20] - 投资者保护加强:*ST紫天已有投资者提起民事赔偿诉讼,先行赔付制度完善维权渠道 [21][22] 其他典型案例 - *ST九有连续四年财务造假被罚3600余万元,责任人最高10年市场禁入 [20] - 越博动力案首次对配合造假方同步追责,体现"全链条"打击思路 [20]
财务造假!阻碍执法!濒临退市
中国基金报· 2025-06-28 20:57
财务造假行为 - 公司在2022年至2023年合计虚增收入24.99亿元 [1] - 2022年年度报告虚构互联网广告费代充值业务和短信发送服务业务,虚增收入7.78亿元(占营业收入44.59%)、虚增利润0.85亿元(占利润总额35.99%) [1] - 2023年半年度报告在云服务业务未开工情况下提前确认收入,虚增营业收入2.07亿元(占当期收入14.56%)、虚增利润0.79亿元(占利润总额51.64%) [1] - 2023年年度报告通过孙公司宁波麦粒网络科技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虚增营业收入17.21亿元(占当期收入78.63%) [2] 监管处罚措施 - 福建证监局对公司及12名责任人作出处罚,处以不等罚款并实施个别人员终身市场禁入 [3] - 因未按期披露2024年年报,公司被处以350万元罚款,相关高管李想、宋庆、李琳分别被罚140万元、100万元、100万元 [4] - 因拒绝阻碍执法行为,公司被罚100万元,相关管理人员合计被罚280万元 [4] 退市风险警示 - 公司股票自2025年5月20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若2025年7月19日前未完成整改将被终止上市 [7] - 公司因财务造假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可能被叠加退市风险警示 [7] - 2025年以来至停牌期间公司股价下跌近60% [7]
财务造假!阻碍执法!濒临退市
中国基金报· 2025-06-28 20:47
财报造假 - 公司在2022年至2023年合计虚增收入24.99亿元 [4] - 2022年年度报告虚构互联网广告费代充值业务、短信发送服务业务,虚增收入7.78亿元(占营业收入44.59%)、虚增利润0.85亿元(占利润总额35.99%) [4] - 2023年半年度报告在云服务业务未开工情况下提前确认收入,虚增营业收入2.07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14.56%)、利润0.79亿元(占利润总额51.64%) [5] - 2023年年度报告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导致虚增营业收入17.21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78.63%) [7] - 福建证监局对公司及12名责任人作出处罚,包括罚款和个别人终身市场禁入 [8] 未按期披露年报和阻碍执法 - 公司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被处以350万元罚款,相关高管被处以100万至140万元罚款 [10] - 公司及相关高管因拒绝、阻碍执法被处以100万元罚款,管理人员合计被罚280万元 [11] 退市风险 - 公司因未按期整改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若2025年7月19日前未完成整改将被终止上市 [15] - 公司因财务造假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可能被叠加退市风险警示 [15] - 2025年以来至停牌,公司股价下跌近60% [16]
审计保留意见拷问2.88亿销售费用黑洞 ST百灵年报回复难掩摘帽困局
新浪证券· 2025-06-27 19:54
审计争议与财务问题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对ST百灵2024年财报出具保留意见,涉及2.88亿元销售费用未及时入账及苗药原材料存货估值争议 [1][2] - 公司2023年销售费用占营收高达54.21%,其中16.91亿元市场开拓费中73.19%流向注册资本低至10万元以下的第三方及个人,交易规模与资质不匹配 [2] - 公司声称苗药原材料保质期长达10年,但未提供第三方检验证据,存货管理存在漏洞 [2] 业绩表现与退市风险 - 2024年公司营收38.25亿元,同比下降10.26%,归母净利润3362万元,但扣非净利润亏损8243万元,连续两年为负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暴跌92.83%至902万元,应收账款激增196.93%至18.13亿元,存货暴增364.72% [3] - 公司面临双重危机:与和仁堂药业少数股东的股权纠纷未决,以及2024年11月因涉嫌信披违规遭证监会立案调查 [3] 摘帽申请与整改争议 - 公司以"内控整改完成"为由申请撤销ST,2024年内控审计转为"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 [4] - 2024年销售费用仍占营收48.74%,远超行业均值,支付对象资质问题未实质性解决 [4] - 研发投入同比下降26.79%,资本化率高达62.13%,疑似通过研发费用调节利润 [4] 市场疑虑与独立董事态度 - 独立董事晏国菀对年报议案投弃权票,削弱信披可信度 [4] - 公司否认关联交易,但支付对象多为"提供发票的个人",合规性存疑 [2] - 尽管公司宣称通过整改"消除风险",但财务数据异常、内控缺陷及退市压力仍令市场疑虑难消 [1][4]
审计“换所”疑云再起:*ST宇顺年报回复难掩三重风险
新浪证券· 2025-06-27 19:54
审计程序合规性 - 公司2024年审计机构正一会计师事务所仅用20天完成年报审计并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 投入16人团队(含6名执业注师) 现场审计集中在4月9日至24日 函证覆盖收入87.37%、应收账款83.38%等关键科目 替代程序覆盖未回函部分 [1] - 正一所2023年收入仅360万元、注师仅11人 远低于前任机构利安达(收入4.85亿元、注师407人) 存在"大所换小所"规避严格审计的嫌疑 [1] 持续经营能力 - 公司2024年营收2.2亿元(同比增41.94%) 归母净利润亏损1757万元(同比降1922%) 扣非亏损2143万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4012万元 连续五年扣非净利为负 [1] - 通过并购上海孚邦实业贡献营收9915万元、净利1451万元 但标的公司依赖LCD显示屏业务协同效应存疑 技术优势未在年报中明确量化 [1] - 资产负债率44.83%、流动比率1.28"合理" 但应收账款激增196.93%、存货暴增364.72% 应收账款/营收比值达49.95% 显著高于行业均值30.29% [1] 风险警示争议 - 公司以"经营改善"为由申请撤销风险警示 但2023年审计报告已提示"扣非亏损、现金流为负"等重大风险 2024年仅凭并购标的短期业绩难以证明根本性改善 [3] - 律师核查意见未回应应收账款激增、存货周转率下滑等核心财务风险 [3] 业绩与监管问题 - 2024年业绩预告营收从3.12亿元下修至2.2亿元 主因"收入核算调整" 暴露财务内控缺陷 [4] - 因贸易业务核算不审慎被深圳证监局责令改正 2022-2024年三度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 控股股东频繁提供财务资助(累计8230万元) 凸显流动性紧张 [4] 退市风险 - 根据退市新规 若2024年扣非后营收不足3亿元且净利润为负 公司或面临强制退市 2024年扣除后营收为2.2亿元 并购标的贡献占比45% 未来整合不力或行业需求下滑恐影响营收达标 [5]
又有公司进入退市整理期!
证券时报· 2025-06-24 21:32
退市九有进入退市整理期 - 退市九有(600462)于2025年6月24日进入退市整理期,股价开盘即大幅下挫,收盘暴跌80.21%,盘中跌幅一度超过83%,成交量急剧放大 [2] - 公司全称为湖北九有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综合性营销服务和化妆品销售业务,业务覆盖线下场景营销、线上媒体推广,2023年3月全资子公司收购佩冉化妆品40%股权,延伸产业链至下游行业 [2] - 公司被终止上市的原因为2023年度期末净资产为负,2024年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4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和内部控制报告均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3] - 公司近年频频处于亏损和濒临亏损状态,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0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86.04万元,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566.72万元 [3] 年内退市整理期公司情况 - 包含退市九有在内,年内进入退市整理期(包括曾进入退市整理期)的公司数量将超过10家 [1][7] - 2025年2月7日*ST卓朗进入退市整理期,3月6日摘牌;4月28日*ST普利进入退市整理期,5月22日摘牌 [4] - 2025年6月6日龙津退(002750)进入退市整理期,首日暴跌36.28% [5] - 2025年6月10日退市鹏博(600804)和退市龙宇(603003)进入退市整理期,收盘跌幅分别高达62.90%和35.16% [5] - 2025年6月13日人乐退(002336)进入退市整理期,收盘暴跌85.09%,公司曾为中国连锁百强企业,连续多年营收超百亿元 [6] - 2025年6月16日退市海越(600387)进入退市整理期,收盘暴跌27.34%,公司主营油品贸易、成品油批发及零售等业务 [6] - 2025年6月20日工智退(000584)进入退市整理期,收盘暴跌84.93%,公司从事智能制造业务 [6] - 2025年6月25日*ST恒立将进入退市整理期,6月30日*ST中程和*ST锦港也将进入退市整理期 [7] 退市公司股价表现 - 进入退市整理期的公司股价普遍大跌,揭示了退市公司广泛存在的风险 [1] - 退市九有股价暴跌80.21%,盘中跌幅一度超过83% [2] - 龙津退首日暴跌36.28% [5] - 退市鹏博和退市龙宇收盘跌幅分别高达62.90%和35.16% [5] - 人乐退收盘暴跌85.09% [6] - 退市海越收盘暴跌27.34% [6] - 工智退收盘暴跌84.93% [6]
14.9亿占款清偿倒计时!这家公司控制权或生变
IPO日报· 2025-06-20 19:09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公司因控股股东上海鹏盛筹划股份协议转让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股票将于6月19日起停牌不超过两个交易日 [1] - 停牌前公司股价为7.86元/股,总市值为75.48亿元,股东户数为6.7万户 [2] - 上海鹏盛目前持有公司22.32%股权,为第一大股东,所持股份全部处于质押状态 [5][13] - 此次控制权变更旨在推动化解公司面临的资金占用规范类退市风险 [2] 退市风险 - 公司因未按规定披露控股股东及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事项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6] - 2015年至2023年期间,控股股东及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余额达14.91亿元 [6] - 公司需在2025年8月12日前完成14.91亿元资金占用的清收,否则将面临退市风险 [6] - 公司2024年度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 [6]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8亿元,同比增长18.13%;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246.45% [8] - 2022-2024年公司毛利率持续增长,分别为21.14%、23.62%及26.26% [8]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6.43亿元,同比增长29.56%;归母净利润0.55亿元,同比增长253.08% [10] 股东变动 - 2024年末十大流通股东出现新进股东刘文华、郑秋红等 [11] - 2025年一季报显示十大流通股东再次变动,林文耀、UBS AG、梁沛光新进 [12]
14.9亿占款清偿倒计时!这家公司控制权或生变
国际金融报· 2025-06-20 18:43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公司因控股股东上海鹏盛筹划股份协议转让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股票将于6月19日起停牌不超过两个交易日 [1] - 停牌前公司股价为7.86元/股,总市值为75.48亿元,股东户数为6.7万户 [1] - 上海鹏盛目前持有公司22.32%股权,为第一大股东,所持股份全部处于质押状态 [3][8] - 控制权变更旨在推动化解公司面临的资金占用规范类退市风险 [1] 资金占用与退市风险 - 2015年至2023年期间,上海鹏盛及其关联方以预付设备款等名义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14.91亿元 [3] - 2025年1月吉林证监局下发《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认定公司未按规定披露资金占用事项 [3] - 2025年2月收到《责令改正措施决定书》,要求6个月内完成14.91亿元资金清收,整改期限截至2025年8月12日 [3] - 若未按期整改将面临停牌、退市风险警示直至终止上市 [4] - 公司因2024年度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及资金占用问题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 [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8亿元,同比增长18.13%;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246.45% [5] - 2022-2024年公司毛利率持续增长,分别为21.14%、23.62%及26.26% [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6.43亿元,同比增长29.56%;归母净利润0.55亿元,同比增长253.08% [7]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功率半导体器件市场需求增长 [7] 公司治理与股东变动 - 公司十大流通股东格局变动频繁,2024年末和2025年一季度均有新进股东取代退出股东 [8] - 此次股份转让将采用协议转让方式进行,具体交易对象、转让比例和价格尚未披露 [8] - 控制权变更若成功实施,可能成为解决上市公司资金占用问题的新模式 [8] 行业背景 - 公司原名为吉林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主营功率半导体器件 [3] - 公司是国内少数采用IDM模式(设计、制造、封测一体化)的半导体企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