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化

搜索文档
深度剖析:中国 ETF 市场年度资金如何改写投资版图
Morningstar晨星· 2025-03-26 18:18
2024年国内ETF市场总体表现 - 2024年国内ETF资产管理规模增速达95%,创历史新高,管理规模从2023年底的1.8万亿元增长至约3.6万亿元 [1][9] - 2024年国内ETF市场资金净流入约1.3万亿元,产品数量达1019只,其中股票型ETF为981只,债券型ETF为21只,商品ETF为17只 [4] - 各类资产类别的ETF规模均呈现飞速增长,股票型ETF同比增长93%,债券型及商品ETF增长率均超过100% [12] ETF产品发行与清盘情况 - 2024年新发ETF产品数量达169只,为历史上仅次于2021年的第二高年份,其中股票型ETF为167只,债券型ETF为2只 [4] - 2024年清盘基金数量较过去两年略降,共清盘20只,均为股票型ETF [4] - 在新发股票型ETF中,行业主题ETF发行数量仍占优势,但宽基ETF资金流入表现抢眼 [7] 按资产类别划分的表现 股票型ETF - 大盘平衡股票是资产管理规模和资金流向最大的类别,2024年全年净资金流入高达8000多亿元,占全部股票型ETF资金净流入的70%左右 [1][17] - 行业股票-科技、传媒及通讯是资产管理规模第二大的股票型ETF类别,但2024年其整体净资金流入较2023年大幅减少,仅为42亿元 [17] - 宽基ETF市场呈现显著的指数集中特征,头部指数形成绝对主导地位,规模超过1000亿的跟踪指数有7个 [19] 债券型ETF - 2024年债券型ETF的净资金流入总额接近900亿元,相比2023年增长约270% [12] - 利率债分类2024年的净资金流入较2023年增长11倍,主要受益于2024年利率债牛市 [21] 商品ETF - 以黄金ETF为主的"商品–贵金属"类别整体规模同比增长约140%,主要因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强化避险需求 [24] 市场结构与竞争格局 - ETF市场马太效应明显,规模排名前五的ETF产品中有四只均为跟踪沪深300指数的宽基ETF,规模均已超过1500亿元 [1][27] - 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和华泰柏瑞基金是ETF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三家基金公司,2024年底合计市占率达48.6% [27][29] - 排名前十的ETF提供商的合计市占率从2023年底的78.9%提升到2024年底的81.2% [29] 政策与市场环境因素 - 2024年国务院发布的"国九条"提出建立ETF快速审批通道,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 [9] - 证监会加快权益类指数产品注册节奏与市场供给,重点推出中证A50、中证A500等宽基指数产品 [10] - 以中央汇金等为代表的"国家队"资金大幅增持沪深300ETF等宽基产品,带动中长期资金持续流入 [10]
晨报|对等关税/深海科技/MLF改革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25 08:14
杨帆|中信证券宏观与政策首席分析师 S1010515100001 海外政策|特朗普关税是否存在预期差? 我们认为4月或将是特朗普关税政策落地最为密集的时间点,4月初《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备忘录》调查结果与"对等关 税"的出台将是关键节点。基于新总统"蜜月期"和中期选举准备期的历史规律,我们认为特朗普计划中的理想政策路 径应是短期内让负面政策快速落地,保持较高容忍度,随后冲击逐步收敛,并推出减税等正面政策,确保经济在二季 度逐步回暖,年底前回归强势。我们认为,"对等关税"与对华关税应当区分看待:"对等关税"存在一定预期差,落地 节奏或较此前宣传缓和,其本质目标在于通过施压谈判推动贸易伙伴降低对美关税,而非实质性对全球普征关税。而 在对华关税方面,特朗普今年已经对华加征的20%关税本质上更多是美国内政的延伸,4月1日贸易备忘录调查结果或 意味着特朗普对华经贸谈判策略成型。近期中美初步接触已经增多,4月之后双方或实质性开启谈判;若产业政策等 所谓"结构性改革"成为新一轮对华关税的交换条件,客观来看协调难度可能大于特朗普的上一任期。但是,对此市场 已有充分预期,政策已有充分准备,本次全国"两会"各项部署料将加速落地。 风 ...
量化|权益基金指数化进程有望重塑销售格局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25 08:14
行业整体情况 - 截至2024年末,Top100代销机构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达9.5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权益基金占比50.88% [2] - 权益基金中股票型指数基金规模1.7万亿元(环比+25.26%),主动权益基金3.15万亿元(环比-6.54%),呈现明显分化 [2] - Top100代销机构集中度持续下降,Top25集中度从2021Q1的85.4%降至2024年末79.6%,Top10集中度从65.3%降至57.1% [3] 渠道结构变化 - 股票型指数基金Top20代销机构中14家为证券公司,主动权益基金Top20中14家为银行,渠道分化显著 [4] - 蚂蚁基金在非货基金、权益基金、股票指数基金等所有统计维度中均保持第一 [4] - 银行渠道受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下滑冲击最大,其权益基金和非货基金保有规模占比双降 [5][6] - 第三方机构在固收类产品中占比下降,证券公司在该领域占比提升 [6] 未来趋势 - 权益基金指数化进程将重塑销售格局,券商渠道可能成为主要受益者 [7] - 固收基金"直销一家独大"格局出现松动迹象,代销市场存在新机遇 [8] - 各销售渠道资源禀赋差异明显,后续需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 [9]
京东拟清仓永辉超市,银行成金融圈求职主战场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3-14 00:16
美国经济与通胀 - 美国2月CPI同比上涨2.8%,为去年11月以来新低,环比上涨0.2%,为去年10月以来新低;核心CPI同比上涨3.1%,为2021年4月以来新低,环比0.2%,为去年12月来新低 [1] - 能源、服务价格下降是2月美国CPI回落的最大推手,劳动力市场降温使居民娱乐支出收紧带动服务价格回落 [1] - 关税加征落地后美国通胀未明显上行,但随着时间推移加征关税带来的上行风险将逐步显现 [2] ETF市场 - 3月10 - 11日多家基金公司上报23只自由现金流主题基金,自由现金流ETF热度渐起 [3] - 自由现金流ETF(159201)自2月27日上市后连续9个交易日获资金大幅净流入,份额增长超115%;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近1周累计上涨1.90% [3] - 自由现金流ETF(159201)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6.39%,资金流入可持续性有待观察 [4] 零售行业 - 京东拟清仓永辉超市不超过2.66亿股,占比不超过2.94%,此次减持后永辉与京东系将彻底分手 [5] - 京东清仓或因“割肉止损”及业务调整,永辉与京东合作效率不高且业务有重叠 [6] 半导体行业 - 英特尔任命陈立武为新任CEO,他有丰富中国半导体产业投资及管理经验 [7] - 2024年英特尔净亏损188亿美元,市值缩水一半,因半导体制程研发受阻及错失市场机遇 [7] - 英特尔业务困境积弊已久,新CEO面临巨大挑战 [8] 金融行业就业 - 名校毕业生涌入银行一线岗位,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录用人员中985、211高校毕业生占比较高 [9] - 金融行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银行招聘规模大且工作稳定成热门选择 [9] 电池行业 - 瑞典电池生产商北伏申请破产,累计融资超100亿美元,但截至2025年1月底债务超80亿美元 [11] - 北伏无法独立自主生产靠谱产品,难以大规模量产,订单被取消,因电化学人才储备不足 [12] 银行业 - 浦发银行、农业银行、长沙银行等下调优先股股息率,银行优先股定价采用“基准利率+固定溢价”模式 [13] - 优先股具备“明股实债”属性,虽股息率下降但仍有投资吸引力 [13][14] 股市行情 - 3月13日两市低开低走,沪指跌0.39%,沪深两市成交额1.61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缩量770亿 [15] - 煤炭、电力等板块逆势走强,机器人、半导体等板块跌幅居前,市场切换至防御状态 [15] - 市场缺乏明确预期,投资者迷茫,金融板块并非带动两市调整的原因 [15][16]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深交所理事长沙雁最新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3-09 22:46
中长期资金是资本市场健康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如何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成为今年全国两会部 分代表、委员关注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证券交易所理事长沙雁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抓紧落实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实施意见,大力发展指数化投资,加大ETF产品创新和供给力度,不断引入源头活水;积极推动推广定期投资 模式,助力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强战略性力量 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 在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进程中,无论是资产配置、风险管理,还是优化市场生态,ETF均有其独特优势,是推 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得力"助手"。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深交所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在中国证监会统一领导下,积极顺应居 民资产配置和财富管理的新趋势、新特点,大力发展指数化投资,制定实施《落实新"国九条"强化市场服务推 动深市ETF市场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方案》,从指数编制、产品开发、发行上市、市场培育、系统安全等方面 综合发力,持续以培育宽基指数为抓手,助力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 投资功能进一步提升。数据显示,2024年深市ETF ...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全国人大代表、深交所理事长沙雁最新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3-09 20:49
中长期资金是资本市场健康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如何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成为今年全国两会部 分代表、委员关注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证券交易所理事长沙雁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抓紧落实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实施意见,大力发展指数化投资,加大ETF产品创新和供给力度,不断引入源头活水;积极推动推广定期投资 模式,助力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强战略性力量 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 在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进程中,无论是资产配置、风险管理,还是优化市场生态,ETF均有其独特优势,是推 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得力"助手"。 人民日 张社 主管主 100 10 3 问需于市场 向计于市场 问道于市场 2025年全国两会特别策划- 邀您建言 共促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深交所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在中国证监会统一领导下,积极顺应居 民资产配置和财富管理的新趋势、新特点,大力发展指数化投资,制定实施《落实新"国九条"强化市场服务推 动深市ETF市场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方案》,从指数编制、产品开发、发行上市、 ...
银行理财,增配权益资产!指数化趋势渐起
券商中国· 2025-03-04 19:18
今年以来,多家理财公司均表示将加大权益投资力度,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业界对权益市场的后续表现 更加乐观,越来越多的理财公司也通过挂钩特定市场指数,增配权益资产。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近期一批挂钩被动指数的银行理财产品进入募集或待售阶段,指数化投资的理财产品数 量显著增多。多家理财公司认为,指数型权益理财产品是促进理财资金入市的最好切入点。 银行理财指数化趋势渐起 近年来,被动指数投资策略已逐渐成为资管行业的热门选择。2024年第三季度,投资被动指数的公募基金产品 首次超越了主动权益类基金。同为重要资管大类的银行理财,挂钩于被动指数的产品数量也显著增加。 券商中国记者据中国理财网数据不完全统计,发现以"指数"为关键词的银行理财公司产品,处于待售期、募集 期和存续期的数量多达92只,其中尚未募集完毕的数量占比超过四成,发行机构包括中银理财、民生理财、招 银理财等。也就是说,相当一批产品或于近期发售。 关于指数化投资,华夏理财董事长苑志宏今年初公开表示,指数型权益理财产品是促进理财资金入市最好的切 入点。他认为,相较于主动权益、混合型、"固收+"等产品,指数型权益理财产品高度透明的特点使得投资者 更易于接受其净值表 ...
【基金】指数投资“Y”选择,点“量”个人养老新体验
中国建设银行· 2025-01-02 14:46
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广 - 自2024年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从36个先行试点城市推广至全国 [1] - 85只权益指数基金首批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包括建信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等,并增设Y类份额 [2] 指数化投资趋势 - 指数基金具有运作透明、风险分散、成本较低的特点,是长期“耐心资本”入市的主要媒介 [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被动指数基金股票投资规模达3.24万亿,首次超越主动权益基金 [7] - 中证A500相关指数基金密集发行,推动被动投资跨越式发展 [6] 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投资 - 2023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5.4%,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8] - 第一支柱社会养老保险面临资金压力,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覆盖率不足,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成为主流 [8] - 指数基金定期调整成份股,与个人养老金长期投资理念契合 [8] 个人养老金投资优惠 - Y类份额管理费率为0.5%/年,托管费率为0.1%/年,均为普通份额的50% [10] - 缴费环节每年1.2万元限额可抵税,最高抵税5400元(按45%税率计算) [11] - 投资环节收益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领取环节按3%税率缴纳 [11] 中证500指数优势 - 成份股行业分布侧重信息技术(21.3%)、工业(18.9%)、材料(17.6%)等成长性行业 [13][14] - 自2005年以来累计涨幅498.83%,大幅跑赢上证指数(167.82%)和沪深300指数(293.32%) [16][17] - 2024年9月24日以来上涨33.23%,收益弹性强于同期上证指数(23.39%)和沪深300指数(22.42%) [16][17] 量化增强策略 - 建信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采用量化多因子选股模型和全自动化交易系统 [18] - 基金经理叶乐天具备16年证券从业经验,管理多只宽基指数和行业主题指数基金 [19] - 该基金A类份额成立10年累计净值增长率110.91%,超越业绩比较基准64%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