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

搜索文档
萧山南美白对虾“抢鲜记”
杭州日报· 2025-05-20 10:39
行业分析 - 萧山地区虾塘总面积超4万亩,其中设施化大棚养殖面积约1.5万亩,结合错峰销售策略,亩产值有望突破4万元 [4] - 传统对虾上市季在7月,但通过设施农业和精准调控技术,养殖周期从90天压缩到75天,实现4月中旬提前上市 [2] - 提前上市的对虾批发价达30元/斤,较7月大批上市时价格高出10元/斤,时间差带来显著收益 [2] 公司运营 - 公司采用"设施农业+精准调控"模式,包括双层大棚和地源热泵系统,保持虾塘恒温,水温29.2℃、溶解氧6.8mg/L [2] - 养殖面积40余亩,通过"棚中棚"育苗法降低加热成本,虾苗成活率提高 [3] - 采用"海兴农3号"优种战略,苗价342元/万尾,较普通苗贵,但养成对虾个头均匀,每斤多卖3-5元 [3] 技术创新 - 使用"少食多餐"投喂术,掺入微量元素使虾壳更硬实 [3] - 水质监测仪数据实时传送至智慧农业平台,实现精准管理 [4] - 通过手机APP监控水质,结合现代技术提升养殖效率 [2][4] 市场表现 - 提前上市策略使基地多赚10多万元 [2] - 活水运输车将捕捞的对虾运往杭州各大商超,满足市场需求 [4] - 错峰销售策略提升亩产值,推动现代渔业发展 [4]
科技赋能田间管理 新疆和硕辣椒种植更 “智慧”
中国新闻网· 2025-05-20 08:57
智慧农业应用 - 新疆巴州和硕县18.8万亩辣椒种植采用智慧农业技术进行田间管理[1] - 无人机搭载北斗导航系统和AI视觉识别技术实现精准施肥 效率是人工的20倍[3] - 中耕机应用土壤湿度传感器和根系三维成像技术实现动态调整耕作深度[5] 农业机械化升级 - 农机驾驶员使用中耕机替代传统人工耕作方式[3] - 种植户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800亩辣椒田的灌溉系统[5] - 大型农业机械和微型气象站等设备构建空天地一体智慧应用网络[6] 生产效率提升 - 无人机施肥实现不重喷不漏喷 保障施药安全[3] - 精准灌溉技术使单日灌溉面积从20亩提升至800亩[5] - 智慧农业技术显著节省劳动力成本[6] 技术集成应用 - 多光谱传感器生成"施肥处方图"动态调整肥料喷洒量[3] - 大数据平台整合无人机 大型机械和气象设备数据[6] - 北斗导航系统确保农业作业精准度[3][6]
亚盛集团: 亚盛集团关于2024年度业绩暨现金分红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9 17:16
证券代码:600108 证券简称:亚盛集团 公告编号:2025-023 甘肃亚盛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2024 年度业绩暨现金分红说明会 召开情况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 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 责任。 一、说明会召开情况 甘肃亚盛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5 年5月10日发布了《关于召开2024年度业绩暨现金分红说明会的公告》, 并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网站"提问预征集"栏目以及邮件等 方式提前征集投资者所关注的问题。 公司于2025年5月19日10:00—11:00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 (https://roadshow.sseinfo.com/)以网络互动形式召开了2024年度业绩暨现 金分红说明会。公司董事长连鹏先生、总经理姜有军先生、独立董事张金 辉先生、财务总监苟佛红先生、董事会秘书范可奕女士出席了本次说明会, 在信息披露允许的范围内就投资者关注的事项与投资者进行了沟通与交 流。 二、本次说明会投资者提出的问题及公司答复情况 公司就投资者在说明会上提出的问题给予了 ...
“黑土粮仓”春耕忙——吉林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一线观察
新华社· 2025-05-17 16:15
现代化大农业发展 - 吉林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 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 统筹发展科技农业 绿色农业 质量农业 品牌农业 [3] - 吉林省围绕"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 坚持"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 发力良田建设 推进科技创新应用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3]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表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 吉林要打好良田基础 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 [7] 盐碱地改造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 吉林省近年实施100余个盐碱地治理项目 新增耕地80余万亩 可实现粮食年增产近10亿斤 [7] - 2025年吉林省粮食播种面积预计超过9000万亩 力争年内新增和改善水田17.8万亩 新建高标准农田1000万亩 推广保护性耕作4000万亩 [13] - 公主岭市利用国债项目加快兴建高标准农田 修缮6公里沟渠 铺设4.2公里机耕路 [11] 智慧农业与科技创新 - 吉林省开展数智赋能大田作物单产提升试点示范建设 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数智化转型升级 [16] - 吉林省农作物机械化率达到94.7% 已建立智慧农场60个 将加快6个省级育种创新平台建设 [18] - 吉林省通过"吉农云"平台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和"数字村" 实现农田管理"天上看 云里算 掌上管" [18] 绿色农业与生态种养 - 吉林省已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0余个 覆盖400余万亩耕地 [20][22] - 大安市联合乡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开展生态种养 产出高品质大米的同时收获稻田蟹 稻田鱼 稻田鸭 [24] - 梨树县青堆子村应用秸秆还田 测土配方施肥等黑土地保护技术 并利用牛粪堆沤发酵成粪肥还田 [22] 企业参与与产业升级 - 中化环境修复(吉林)有限公司参与盐碱地治理项目 2025年有6万余亩盐碱地改造和低产田改善计划 [9] - 信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稻渔综合种养 建起现代化水稻加工厂并注册品牌 延伸产业链条 [24] - 吉林省将创建省级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园区 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县乡布局 [24]
新华鲜报|非洲50国驻华外交官走进湖南:中非合作会越来越好!
新华社· 2025-05-17 09:04
中非经贸合作 - 湖南与非洲50国驻华大使和高级外交官探索湘非合作新机遇 涉及干辣椒 羊肉 海鲜零食等农产品贸易[1] - 中国已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湖南作为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将举办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3] - 坦桑尼亚已有近20家企业注册参会 期待在蓝色经济 绿色新能源等领域实现双向互动[3] - 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展示5G智能钻机 全电动挖掘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化设备[3] 农业技术合作 - 冈比亚关注中国杂交水稻技术 认为可帮助解决当地饥饿问题[2][3] - 毛里塔尼亚对植保无人机和自序抛秧机感兴趣 期待在粮食安全 农业机械化领域开展合作[3] -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技术受到冈比亚农民致敬[3] 工程机械与能源合作 - 三一重工设备在喀麦隆广泛应用[4] - 几内亚期待将中国清洁能源技术应用于矿山微电网 医疗卫生 交通网络等领域[4] - 三一硅能展示的几内亚矿山微电网项目受到关注[4] 合作前景展望 - 非洲多国期待通过中非经贸博览会与中国企业建立直接联系 开拓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新渠道[3] - 湖南科技创新被认为将为中非合作开拓更多领域 助力非洲现代化进程[4] - 布隆迪驻华使馆参赞表示将持续参与中非经贸合作[5]
浙江绍兴滨海新区以有效投资撬动全链跃迁之路
新华网· 2025-05-16 10:41
区位优势与产业势能转化 - 滨海新区作为浙江省大湾区首批"四大新区"之一,2024年完成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投资9.03亿元,投资完成率237%,农林牧渔业产值突破26亿元,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增长10.4% [1] - 通过"湾区经济"模式,将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势能,包括总投资21.6亿元的长三角国际农批中心、黄酒产业园和"共富工坊"等项目 [1] - 长三角国际农批中心建成后年交易额将超百亿元,成为辐射长三角的农产品冷链智慧物流中心及农批市场 [2] 战略投资与产业升级 - 古越龙山黄酒产业园引入5G工厂,实现全链数智化,年产能突破10万千升,产品远销60余国,效率提升30% [2] - "知行药业"二期投资20亿元建设生物合成生产线,打造长三角地区领先的天然产物合成基地 [2] - 豪宇生态将18万吨秸秆转化为4万立方米有机基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2] 政企协同与产业链激活 - 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对仓储保鲜、加工拓展等项目进行补助,吸引社会资本入驻 [3] - "绿容食品"投资550万元建设速冻春卷生产线,年产3000吨产品,带动企业年增收400余万元 [3] - "崧厦食品"投资4000余万元推动传统豆制品产业升级,促进农户年增收超百万元 [3] 科技赋能与农业转型 - 浙江顺浩农业的工厂化育苗中心通过数字化管理,育苗存活率从80%跃升至95%,带动农户亩均增收15% [4] - 根生家庭农场采用物联网系统,小番茄产量提升30% [5] - 种粮大户余银丁通过机械化种植,每亩插秧成本从200多元压缩至70元,并获得政府每亩150元奖补 [5] 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 - 安桥头村将"鲁迅文化"转化为农旅"金名片",民宿旺季一房难求 [6] - 尚巷村通过研学游项目,年产值达1600万元 [6] - "阳光牧场"共富工坊带动7个村集体经济增收超400万元,帮助100余人就业 [6] 未来发展目标 - 建设10亿级蔬菜加工全产业链,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超千名"新农人" [7]
内蒙古自治区全力推进粮食单产提升 良法配良田 再造米粮仓
人民日报· 2025-05-16 05:58
农业科技应用 - 内蒙古达拉特旗多邦合作社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使玉米亩产提升至900公斤[1] - 2024年内蒙古"吨粮田"面积达850万亩 粮食单产同比增加24.2斤至779.7斤/亩[1] - 集成应用北斗精准种植 水肥一体化 绿色防控等技术促进单产提升[1] - 侯家营子示范农场通过智慧农业实现玉米亩均增产20% 每亩节水160立方米[1] 智慧农业系统 - 玉米灌溉决策模型结合土壤墒情 天气变化 苗情动态等大数据指导灌溉[2] - 智慧农业软件绘制土壤"养分地图"为每块田定制施肥方案[2] - 形成"土壤检测 选种播种 精准灌溉 高效水肥 数字化管理"全流程服务模式[2] 盐碱地改良 - 苗六泉农场通过精准调控水盐使粮食产量较改造前提高超50%[2] - 内蒙古累计投资60.62亿元改造370万亩盐碱地 年均增产10%-25%[3] - 建成磴口县3万亩耐盐苜蓿 杭锦旗千亩盐碱水养殖等综合利用示范区[3] - 计划在10个旗县打造万亩盐碱地示范片 预计亩均增产200斤以上[3]
广元市昭化区:解码智慧农业 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中国经济网· 2025-05-14 22:16
农业机械化与科技应用 -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卫子镇新荣村采用机械化收割油菜,40多亩油菜仅用4小时完成收割,同时实现秸秆自动粉碎还田和蚜虫打碎,降低虫害基数[1] - 昭化区引进智能播种机、机械化采收设备、土壤墒情监测仪和植保无人机施肥等科技手段,重塑农业发展基因[1] - 当地育秧中心使用自动化播种流水线及循环运动式育苗设备,将育秧时间从传统40天缩短至25天,稻谷产量每亩提升10%[2] 水稻种植与数字农业 - 昭化区育秧中心2023年累计育秧10000盘,可满足500余亩水稻种植需求,当前已完成300亩移栽[3] - 2025年昭化区计划种植水稻12.5万亩,预计6月上旬全面完成移栽[4] - 田间管理阶段采用无人机搭载多光谱相机巡检,精准识别作物生长状况和病虫害情况,农户可通过手机终端实时监控稻田信息[3] 猕猴桃产业数字化升级 - 昭化区双凤现代农业园区建立物联网感知和数字农业智能平台,实时监测温湿度、光照和病虫害情况[5] - 全区猕猴桃标准化种植示范园占比超过80%,建成2个万亩科技示范园和2个8000亩新技术推广示范园[5] - 园区与省农业专家合作研发高抗性品种,推广避雨大棚种植和绿色防控技术,建成5个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5] 肉鸡养殖智能化 - 昭化区清水镇龙凤村采用双层平养模式,使1万只鸡的养殖空间可容纳2万只,提升成活率并缩短养殖周期[7] - 禽智云管理系统实现鸡舍环境参数实时监控和自动调控,通过摄像头和传感器分析鸡群健康数据[7] - 全区已建成5个双层鸡舍养殖基地,另有4个基地14栋圈舍在建,预计2023年出栏肉鸡200万只,实现产值1.2亿元[7] 农业发展规划 - 昭化区将持续推进"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以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推动"品种换代"和"机器换人"[8] - 通过科技赋能提单产、全程服务降成本的思路,不断提升农业生产能力[8]
收割机装上摄像头、无人插秧机“上岗”……各地尽显科技范儿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14 21:12
小麦收割进展 - 江西九江柴桑区江洲镇今年种植小麦5.5万亩 占九江市小麦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 [1] - 截至报道时 当地5.5万亩早熟小麦收割进度已过半 [1] - 当地组织100多台收割机同时开展跨区域抢收作业 部分收割机从安徽 湖北等地调集支援 [4] 农机设备升级 - 今年江洲镇采用更适合旱地和沙地土质的轮式收割机 相比去年履带式收割机速度更快 机动性更好 [5] - 收割机驾驶室密封性提升 配备空调 改善驾驶员工作环境 [5] - 收割机加装摄像头连接9路报警系统 驾驶员可实时监控故障点 [6] 农业种植模式 - 江洲镇因沙性土质不适合种植水稻 自2015年起调整结构实行小麦大面积种植 [8] - 采用轮作模式 小麦收割后6月将轮作大豆 棉花等作物提高经济收益 [10] - 南方种植小麦需科学选种 当地实行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 并实施农产品免费过江政策降低运输成本 [11] 灌溉工程成效 - 山西运城夏县尊村引黄兴南片区水源置换工程新建泵站1座 铺设管网160公里 [16] - 工程年引黄河水830万立方米 已解决4万余亩小麦灌溉问题 [12][16] - 目前夏县引黄灌区覆盖4个乡镇34个行政村 灌溉面积达10万亩 [16] 油菜机械化收割 - 贵州松桃通过农机社会化服务提升14万余亩油菜收割效率 [17] - 合作社配置耕 种 管 收整套机械化设备 培养专业农机手开展服务 [17] - 机械化收割效率达每天40亩 相比人工收割每天1亩大幅提升 [19] 水稻智慧种植 - 黑龙江佳木斯桦川县采用无人驾驶插秧机 实现自主插秧 避障等操作 [21] - 合作社部署51台套可视监控和传感器 通过智慧农业平台实时监测农业生产数据 [23] - 富锦市采用宽窄行插秧技术(36厘米宽行 14厘米窄行)配合侧深施肥 提高种植密度和肥料利用率 [25] - 桦川县玉成合作社预计今年水稻产量将增长5%以上 [26]
青岛联通数字新基建擘画城市智慧新蓝图
齐鲁晚报· 2025-05-14 17:21
数字新基建赋能文旅产业 - 公司为青岛东方影都大剧院华表奖颁奖典礼提供通信保障,调配9条数字专线与互联网专线,动态优化38处5G基站并扩容35个4G/5G载波,形成信号"加强带"覆盖2公里范围[2] - 针对红岛蛤蜊节等文旅项目,公司提前扩容150个4/5G小区,部署24小时监控体系并以15分钟粒度实时通报指标,构建"感知-分析-响应"闭环保障体系[3]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公司开发的智慧温室大棚系统集成环境监测、水肥管理等五大功能,实现作物增产25%、人力成本降40%、节水超30%,带动农户年增收近5万元[5] - 技术延伸至远海大黄鱼养殖、果蔬种植及智慧养猪等领域,形成多场景数字化农业解决方案[5] 低空经济与城市治理 - "智慧低空"平台整合全市无人机资源,包含12个自动机场和26个服务站点,累计执行超万架次飞行任务并复用成果4000余次[8][9] - 该平台通过市级统筹预计每年节省财政支出超千万元,获第七届"绽放杯"5G应用大赛冠军[9] 核心技术支撑体系 - 公司以5G、物联网、大数据技术构建高速网络通道,覆盖影视文化、现代农业、城市治理等核心场景[1] - 通信技术创新实现高并发场景下直播零延迟、移动端流畅拍摄等用户体验提升[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