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
搜索文档
山东:前8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 进出口增长5.8%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19:28
生产供给 - 1-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增速与1-7月持平 [1] - 41个工业行业中有36个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达87.8% [1] - 铁路船舶、电子、汽车行业增加值同比高速增长,增速分别为18.0%、17.6%、16.2% [1] - 1-7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10大行业门类中9个实现增长 [1]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15.9%、10.1% [1] 内外需求 - 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7%,增速与1-7月持平 [2] - 1-8月限额以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8% [2] - 1-8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0% [2] - 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1-8月同比增长5.1% [2] - 专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投资高速增长,增速分别为16.1%、22.7%、23.1% [2] - 1-8月全省进出口总额23222.4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出口增长5.4%,进口增长6.4% [2]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49万亿元,同比增长9.1%,占进出口总额比重达64.2% [2] 转型升级 - 1-8月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2.2%、10.0%,增速高于全部规上工业4.4和2.2个百分点 [3] - 锂离子电池、工业机器人、动车组等中高端装备类产品产量高速增长,增速分别为48.4%、41.0%、38.3% [3] - 1-8月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6.0%,增速高于全部投资8.0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为22.8% [3] - 1-8月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1524.8亿元,同比增长15.5%,增速高于全部限上零售额8.7个百分点 [3] 经济活力与民生 - 1-8月全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79.5亿元,同比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175.7亿元,同比增长2.9% [4] - 截至8月末全省本外币存款余额增长9.1%,贷款余额增长8.6% [4] - 1-8月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增速高于全部规上工业2.0个百分点 [4] - 1-8月限额以上民营商贸单位零售额同比增长8.4%,增速高于全部限上零售额1.6个百分点 [4] - 1-8月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1.76万亿元,同比增长7.0%,占全省进出口总额比重为75.6% [4] - 1-8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91.2万人 [4] - 1-8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2%,其中8月当月同比下降0.7% [4] - 1-8月居民服务修理和其它服务业、娱乐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8.6%、12.6% [4]
施罗德投资:美联储降息或推高2026年通胀压力
搜狐财经· 2025-09-22 18:10
鲍威尔在9月份美联储议息会议的记者会上继续强调,虽然通胀"仍略高于理想水平",但经济增长已"有所 放缓",而"新职位增长也已减慢"。这一迹象加上最新的利率点阵图所释出的讯号,使得施罗德投资预期美 联储将在未来两次会议上各减息25个基点,并将利率降至3.75%。 施罗德投资全球经济研究部主管David Rees(中文译名:大卫·里斯) ; 施罗德投资资深经济师George Brown(中文译名:乔治·布朗) 近日,在美国实体经济稳健、接近全民就业的情况下,美联储仍决定减息,此举或会使高通胀风险变得更为 棘手。施罗德投资分析认为,2025年底前,美联储或会再减息两次,每次25个基点。但由于强劲的经济增长 将带动劳动市场反弹并推高通胀,此后利率再下调的空间不大。因此,当前市场对最终利率低于3%的定价 过于进取。 施罗德投资对美联储选择放宽货币政策感到意外。在其最近发布的全球经济预测曾指出,随着关税及财 政政策的不明朗因素消散,经济活动与招聘意欲反弹将令美联储按兵不动。但尽管整体经济确实有所回 升——这也从美储上调其经济增长预测中得到了印证,近月的新增职位增长却已放缓。施罗德投资由此 指出,此举主要是受到了滞后的劳动 ...
【央行圆桌汇】美联储如期降息 多数机构预计年内再降两次(2025年9月22日)
新华财经· 2025-09-22 16:08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米兰支持降息50个基点 ·加拿大央行降息25个基点至2.5% ·英国央行维持基准利率在4%不变放缓量化紧缩步伐 ·日本央行维持利率不变决定出售ETF资产 ·印尼央行意外降息25个基点至4.75% 【全球央行动态】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仅新任理事斯蒂芬·米兰支持降息50个基点,点阵图显示19名票委中9人预计年内 仅再降息一次或不再降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明确表示,此次降息主要基于劳动力市场风险上升,而非 经济前景基线恶化,美联储同时将2026年经济增长和通胀预测中值双双上调。 ·美联储新任理事斯蒂芬·米兰就其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沟通情况作出公开澄清,强调其在上周货币政策 会议上的投票决定系独立作出,未受到任何政治干预。他解释称,这一决策基于其对经济形势的独立判 断。针对外界关注,米兰表示,在本次利率决议公布前,他仅与特朗普进行过一次短暂交流,双方"从 未讨论过我该如何投票,也从未提及我在美联储经济预测摘要中的'点阵图'立场"。 ·加拿大央行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5%。加拿大央行表示,美国对加拿大加征关税带来的贸易不 确定性严重影响经济活动。加拿大今年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下降约1.5% ...
9月美联储FOMC会议点评:美联储如期降息
麦高证券· 2025-09-22 15:16
货币政策调整 - 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从4.25%-4.50%下调至4.00%-4.25%[1] - 这是自2024年12月以来首次降息,符合市场普遍预期[1] 经济评估变化 - 声明删除净出口波动表述,直接强调"上半年经济活动增长放缓",明确经济增长动能减弱[1][11] - 声明更新就业表述为"就业增长放缓,失业率小幅上升但仍维持在低位",并指出"就业下行风险有所上升"[2][11] - 8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低于预期,失业率上升,劳动力市场逐步降温[2] 通胀状况 - 声明指出"通胀水平有所上升,依然略高",7月声明未提及此趋势[2][12] - 当前美国通胀率仍高于美联储2%的长期目标,核心PCE等数据持续上行[2] - 8月CPI同比2.9%,核心CPI同比3.1%,能源价格波动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形成上行压力[12][16] 利率预期 - 多数美联储官员预计2025年还将降息两次,19位官员中9位支持此观点[18] - 美联储下调2026年利率预期中位值从3.6%至3.4%,2027年从3.4%至3.1%[21] - 与6月点阵图相比,预计今年降息三次的官员人数大幅增加[4][18] 政策立场与风险 - 鲍威尔称降息是"风险管理举措",旨在平衡就业与通胀双重目标[4][22] - 美联储强调政策独立性,不受政治压力干扰[4][24] - 风险包括降息速度及幅度低于预期、就业市场恢复不及预期、通胀回落不及预期[5][24]
高培勇:居民收入预期更多取决于未来分配制度走势
中国新闻网· 2025-09-22 10:07
宏观经济分析框架 - 当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居民收入水平及对未来收入的预期,而非消费品或服务市场的供求关系[1] - 宏观经济分析需纳入预期因素,不能简单套用以供求分析为核心的传统模式[1] - 长期看,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更多取决于未来分配制度的走势,而非单纯的经济形势判断[1]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完善分配制度的核心是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1] - 改革措施包括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再分配环节的调节力度[1] - 相较于需要漫长社会协调的初次分配机制完善,通过税收、社保等进行的再分配调整可在短期内见效[1] 再分配政策重点 - 再分配制度需瞄准并落实于居民个人层面的分配,而非企业中间环节[2] - 政策需重视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因财富积累已深刻影响收入分配格局[2] - “十五五”时期应更贴近中国现实进行分析,探索以改革开放为根本驱动经济增长的道路[2]
高盛:美国利率的下一步-游戏规则的转变
高盛· 2025-09-22 09:00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行业投资评级 但整体对新兴技术和人工智能持积极态度 认为这些技术具有显著利润率扩张潜力 对市盈率有积极影响且尚未出现泡沫迹象 [11][12] 核心观点 - 经济增长放缓 主要受移民减少 政府支出下降和医疗保健行业就业停滞影响 过去两年实际增长率约2.5% 今年每季度实际增长率仅为1.2% [1][3] - 通胀并非主要问题 预计未来6-9个月内不会成为重大问题 美联储应开启谨慎降息周期 [1][7][8] - 企业优先考虑利润率而非劳动力投入 导致工资增长停滞和招聘收缩 但现有劳动收入年率增长3.7% [1][4] - 到2026年第三季度 美联储可能将利率降至3.5% 需关注信贷扩张和新兴技术对失业的影响 [1][9] - 市场预期利率在3%左右 最低可能达2.85% 预计区间为3%-4% [2][10] 宏观经济环境 - 劳动力供给不足导致GDP损失约40-50个基点 [7] - 模块化关税实施促使美联储应适当放松政策 [3] - 明年初将出现积极财政刺激效果 包括折旧等内容 以及积极信贷刺激效果和监管放松 这些因素至少会减少50个基点 [6] 美联储政策预期 - 美联储内部存在分歧 部分成员呼吁加息 但多数希望再降两次息 10月和12月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高于暂停 [1][5][6] - 中性利率大约在275到350基点之间 [8] - 如果出现负面就业数据 美联储可能需要加息50个基点 [6] 技术影响分析 - 人工智能和新兴技术推动资本投入 带来经济增长 但更多是交易视角而非经济层面 [1][7] - 新兴技术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将在明年得到答复 [9] - 企业应优先考虑利润率而非劳动收入 劳动力收入占比可能下降但绝对收入水平将上升且增速超过通胀 [11] 市场机会 - Voles处于很低水平 每天仅有5个基点的变动 远期利率达3.5% 为套利创造机会 [13] - 新兴市场表现良好 如巴西和韩国 结构性改革即将到来或存在不对称性 [14] - 需要美元来持有英伟达股票 这对美元是利好因素 [14]
法国经济长期疲软态势难改
经济日报· 2025-09-22 06:05
近期,法国经济增长预期虽略有回升,但整体依然疲软。无论是内部的债务高企、政局动荡,还是外部 的地缘威胁、贸易冲击,都将对法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针对当前经济面临的多维挑战,法国需要的不 仅是一个中期战略,而是一个摆脱短视、摆脱狭隘、更为长久的发展视野。 近期,法国经济部门发布多项经济预测数据显示,法国经济增长预期虽略有回升,但整体依然疲软。财 政困顿与政治僵局双重叠加,正持续放大外部冲击,严重阻断经济恢复所需的关键结构性改革,将使法 国经济长期处于受抑制状态。 法国央行在最新的季度经济展望中指出,受国内政治不稳定因素影响,法国国内经济增长或受到抑制, 消费及企业将转向紧缩模式。根据法国央行最新的预测,2025年法国经济将增长0.7%,高于6月预测的 0.6%。同时,法国央行将2026年及2027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下调至0.9%和1.1%。对此,法国央行行 长维勒鲁瓦指出,必须解决因政治危机而"加剧"的预算问题,使法国能够在2029年将公共赤字降至国内 生产总值(GDP)的3%,并强调"不能再等下去"。 面对法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困局,法国经济界普遍认为,这是由多重因素持续制约造成的。 首先,法国经济的长期疲软态势 ...
Now that the Fed has cut rates, investors can focus on what really matters for markets
MarketWatch· 2025-09-22 00:00
Wall Street analysts have been raising corporate earnings estimates all summer, while the outlook for economic growth has improved despite a slowdown in the labor market. ...
申万宏源赵伟:财政“下半场”,可能的“后手”?
智通财经网· 2025-09-20 20:13
上半年财政政策效果 - 广义财政支出增速达8.9% 高于名义GDP增速4.3% 创2022年以来新高[1] - 财政收支差为-5.3万亿元 其中国债和特别国债支撑一般财政收支差-2.6万亿元 政府性基金收支差-2.7万亿元[1] - 社保就业支出同比增9.2% 科学技术支出同比增9.1% 较2024年同期分别提升5和10.5个百分点[1] 财政政策对经济影响 - 社零累计同比增5% 较一季度升0.4个百分点 家电和通讯器材消费分别增30.7%和25.4%[2] - 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升至52% 制造业投资增速达7.5%[2] - 服务业投资保持较高增速 受益于设备更新补贴及财政对文体娱乐支持[2] 下半年财政政策空间 - 若实际GDP目标承压 财政可能加码 需保持年均4.4%经济增长以实现2035年目标[3] - 7月广义财政收支差为-5.6万亿元 政府债务发行接近尾声 财政支出高增速难维持[3] - 设备购置投资增速下降 受电商促销前置和国补"空窗期"影响[3] 财政政策工具选项 - 政策性银行"准财政"工具可通过财政贴息和杠杆效应快速落地[4] - 政府结存限额约1.5万亿元 其中国债2024年底结余近2000亿元 无需预算调整但落地较慢[4] - 新增政府债务限额需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批 从审批到项目落地需至少两个月[4] 财政支持重点领域 - 隐债化解领域获重点倾斜 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近1.8万亿元 进度近90%[5] - 新兴未来产业如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获支持 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力度加大[5] - 中央财政安排育儿补贴补助资金约900亿元 中央承担90% 居民消费贷贴息可节约支出2120亿元[5][6]
热点思考 | 财政“下半场”,可能的“后手”?(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9-20 15:13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财政政策通过"前置"发力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广义财政支出增速显著高于名义GDP增速,资金重点投向产业升级与民生消费领域 [3][4] - 2025年下半年经济可能因财政支撑减弱、需求前置及基数效应而承压,若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面临压力,财政政策有加码可能,工具箱主要包括无需预算调整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和政府结存限额,以及需审批的新增政府债务限额 [5][6] - 当前财政支持重点明确转向防风险、促转型、保民生、促消费,具体体现在隐性债务化解、新兴未来产业与服务业发展、育儿补贴及消费贴息等居民端支持 [7][8] 一、上半年经济,不可忽视的财政力量 - 上半年广义财政支出增速达8.9%,显著高于名义GDP增速4.3%,也远超2022年以来1%-3%的年均增速,资金来源主要依赖政府债务及结转资金 [3] - 6月广义财政收支差为-5.3万亿元,创同期历史最高水平,其中一般财政收支差-2.6万亿元,政府性基金收支差-2.7万亿元,表明国债、特别国债等对财政形成有力支撑 [3] - 财政支出呈现节奏前置特征,截至6月底置换隐性债务的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近1.8万亿元,进度近90%,特殊新增专项债发行超4600亿元,进度达58% [3] - 资金投向分化,重点倾斜产业升级与民生消费,社保就业支出同比增长9.2%,较2024年同期提升5个百分点,科学技术支出同比增长9.1%,较2024年同期大幅提升10.5个百分点 [3] - 财政发力下"两新"成效显著,消费端社零累计同比增速5%,较一季度提升0.4个百分点,家电、通讯器材消费累计同比分别达30.7%和25.4%,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升至52% [4] - 投资端受益于设备更新补贴及财政对文体娱乐支持,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增速达7.5%,剔除基建地产后的服务业投资也保持较高增速 [4] 二、下半年财政加码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2025年作为"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奠基之年,实现全年5%左右实际GDP目标是宏观政策的重要锚点,短期若目标承压财政或加码 [5] - 长期为实现2035年经济总量/人均GDP比2020年翻一番目标,"十五五"和"十六五"需至少保持年均4.4%左右的经济增长,对应名义GDP增速约4% [5] - 下半年经济增速可能承压,7月广义财政收支差为-5.6万亿元,较6月仅多0.4万亿元,新增政府债务发行接近尾声,政府债务对财政的大规模支持阶段已过 [5] - 需求端"以旧换新"和"设备更新"导致需求前置,6月起受电商促销前置、国补"空窗期"影响,相关商品零售增速下滑,设备购置投资增速也已下降 [5] - 若财政加码,一类工具无需预算调整,包括政策性银行发挥"准财政"作用,其工具因财政贴息利率低、杠杆效应强,能减负并撬动资金,政府已有结存限额约1.5万亿元(其中国债2024年底结余近2000亿元)也属此类,但落地慢于政策性金融工具 [6] - 另一类工具为新增政府债务限额,政策空间较大但需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批,落地到地方项目至少需两个月,历史上2023年前中央年中调预算仅5次,3次赤字调整在1998-2000年8月,最近一次2023年10月调整万亿元国债,发行使用多在年末及次年一季度 [6] 三、当前财政重点支持哪些领域 - 财政支持重点明确转向防风险、促转型、保民生、促消费,在地方层面重点倾斜隐性债务化解领域,2025年财政部两次通报"隐债问责"典型案例,实施"穿透式"监管 [8] - 新增隐性债务投向出现用于支付棚改贷款本息、高标准农田改造、安置房建设项目等情况,反映部分地区项目资金存在缺口 [8] - 新兴未来产业与服务业是重点支持领域,4月和7月政治局会议部署"新兴支柱产业",7月中央财经委会议提及海洋经济,政府工作报告关注的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行业成为重点 [8] - 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力度加大,通过优质供给激活服务消费与贸易,近期高层会议多次提及 [8] - 居民端"民生保障+促消费"是核心支持方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中央财政设"育儿补贴补助资金",今年初安排预算约900亿元,中央承担约90% [8] - 消费贴息政策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截至6月剔除住房的居民消费贷余额约21.2万亿元,若全部贴息可节约居民支出2120亿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