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
搜索文档
数字消费项目可通过发债方式融资
北京商报· 2025-09-25 00:24
值得关注的是,在优化数字消费支撑体系方面,《指导意见》指出,加强财政金融支持。鼓励政府性融 资担保机构为数字消费领域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与数字消费企业、支付企业加强 合作,共同开发适应数字消费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数字消费项目,通过发行债券、 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方式融资,促进商业业态数字化提升、场景化改造等。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贷款贴 息、风险补偿等方式,降低数字消费企业融资成本。营造数字消费良好环境。开展消费促进活动,推动 国际交流合作,促进规范健康发展,统筹促进与规范、国内与国际,以更优环境推动数字消费高质量发 展。 北京商报综合报道 9月24日,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以下 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聚焦供需两侧协同发力,从4方面提出14项任务举措。其中,《指 导意见》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数字消费项目,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方式融资,促进商业 业态数字化提升、场景化改造等。 在丰富数字消费领域供给方面,《指导意见》提出,提升数字服务消费。鼓励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 实、增强现实等信息技术,赋能文博场馆、旅游景 ...
利好!八部门 重磅部署!
证券时报· 2025-09-24 22:53
大力发展数字消费。 近日,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全面贯彻落实党 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扩大数字消费多元化供给,创新和丰富数字消费场景,促进数字消费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激发和增 强社会经济活力,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 《指导意见》聚焦供需两侧协同发力,从4方面提出14项任务举措。一是丰富数字消费领域供给。扩大数字产品消费,提升数字服务消费,创新数字内容 消费,拓展数字消费渠道,以数字消费新供给激发消费新需求。二是培育壮大数字消费经营主体。提升数字消费企业创新能力,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发 展,支持数字消费企业发展壮大,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三是优化数字消费支撑体系。打造数字消费平台载体,完善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提升支 付便利化水平,强化要素投入保障,加强财政金融支持,构建高效协同的数字消费生态体系,夯实数字消费发展基础。四是营造数字消费良好环境。开展 消费促进活动,推动国际交流合作,促进规范健康发展,统筹促进与规范、国内与国际,以更优环境推动数字消费高质量发展。 丰富数字消费领域供给方面,《指导意 ...
利好!八部门,重磅部署!
证券时报· 2025-09-24 20:50
政策总体要求 - 政策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旨在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扩大数字消费多元化供给,创新丰富数字消费场景,促进数字消费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激发社会经济活力[6] 丰富数字消费领域供给 - 扩大数字产品消费,鼓励企业加速研发创新以增加人工智能终端产品有效供给,释放人工智能手机、电脑、智能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桌面级3D打印设备等新产品消费潜力,并加快智能家电、智能安防、视频照护系统的研发及互联互通,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7] - 提升数字服务消费,鼓励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赋能文博场馆、旅游景区、休闲街区,打造沉浸式、体验式多元化消费场景,并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发展"人工智能+医疗卫生"[7] - 创新数字内容消费,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鼓励运用元宇宙、文生和图生视频大模型等技术推出数字文创,支持动漫、游戏、影视、音乐、网络文学等领域精品创作,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虚拟现实电影等新业态[8] - 拓展数字消费渠道,发展智慧零售支持实体商贸企业全流程数字化营销,支持即时零售、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发展,鼓励电商平台加大对产品定制生产、数智供应链、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及偏远地区物流配送的投入[9] 培育壮大数字消费经营主体 - 提升数字消费企业创新能力,强化基础技术研发支持建立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加强创新孵化基础服务,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 - 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优化全国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推进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数商兴农"、"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培育县域数字消费龙头企业和区域特色品牌[10] 优化数字消费支撑体系 - 打造数字消费平台载体,鼓励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丰富数字供给,加快建设智慧街区、智慧门店、智慧停车场等数字化载体,推动现有步行街设施改造和业态升级[11] - 完善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推动智慧物流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有序发展无人机支线运输和末端配送业务,加快研究制定自动配送车、无人机等相关标准,加强智能取餐柜、快递柜等配送终端建设[11] - 提升支付便利化水平,加快拓展数字人民币受理覆盖面和应用场景,引导银行、支付机构和清算机构加强合作以提升移动支付对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的友好度和便利性[12] - 强化要素投入保障,鼓励盘活利用闲置场馆降低企业用地成本,鼓励地方制定数字消费专业人才认定标准并纳入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扩大数字消费领域公共数据供给[12] - 加强财政金融支持,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数字消费领域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数字消费项目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方式融资,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方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13] 营造数字消费良好环境 - 开展消费促进活动,指导开展"全国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国际消费季"等线上线下融合促消费活动,发挥电子商务渠道优势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出数字消费券、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等优惠措施[14] - 推动国际交流合作,鼓励中外企业高质量开展电子商务、移动支付、数字教育等领域合作,加强"丝路电商"互利共赢机制建设,支持海外优质商品和服务通过电商进入中国市场[15] - 促进规范健康发展,支持企业、行业组织加强数字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制定,探索"大数据+信用"智慧监管模式,规范网络市场秩序加强知识产权和消费者权益保护[15]
刚刚,利好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24 18:53
【导读】事关 数字消费赛道 ,重磅文件来了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舟 事关 数字消费赛道 ,重磅文件来了! 9月24日,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对外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 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明确了数字消费的概念。 数字消费包括:数字产品消费、数字服务消费、数字 内容消费以及通过数字渠道实现的消费。 《指导意见》确定了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扩大数字消费多元化供 给,创新和丰富数字消费场景,促进数字消费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激发和增强社会经济 活力。 《指导意见》聚焦供需两侧协同发力,从四方面提出14项任务举措: 一是丰富数字消费领域供给。扩大数字产品消费,提升数字服务消费,创新数字内容消费, 拓展数字消费渠道,以数字消费新供给激发消费新需求。二是培育壮大数字消费经营主体。 提升数字消费企业创新能力,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支持数字消费企业发展壮大,不断 增强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三是优化数字消费支撑体系。打造数字消费平台载体,完善快递 物流配送体系,提升支付便利化水平,强化要素投入保障,加强财政金融支持,构建高效协 同 ...
2024年江西VR及相关产业实现营收1100亿元
新华财经· 2025-09-24 18:16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江西VR及相关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100亿元 同比增长9.34% [1] 产业集聚与产业链 - 江西VR企业超过400家 华为、阿里、联想、HTC、科大讯飞等龙头企业先后落地南昌 [1] - 聚集华勤、龙旗、联创电子、欧菲光等VR硬件制造企业 形成覆盖硬件制造、软件开发、内容创作的VR全产业链 [1] - 2024年全国VR50强中落户江西企业达16家 其中总部在江西企业达9家 [1] 技术创新与平台建设 - 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在液晶透镜变焦显示、三维重建、感知交互、眼动追踪、手势追踪等多项关键共性技术取得突破 [1] - 江西求是高等研究院、华为南昌研究所、北航江西研究院等行业领先创新平台落地运营 [1] - 移动、联通、电信三大通信运营商集团级VR创新中心在江西落地运营 [1] 政策与产业生态 - VR产业被列为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重要发展领域 构建省、市、县多层次政策支持体系 [2] - 在全国率先发布虚拟现实应用推广方案 联合五部门制定《江西省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 [2] - 遴选发布76个应用示范项目 推进虚拟现实技术在各行业领域的融合应用 [2] 人才培养与产业支撑 - 省内6所高校开设虚拟现实技术本科专业 20余所学校开设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专科专业 [2] - 江西电子信息产业连续三年站稳万亿级台阶 规模稳居全国前列 为VR硬件制造提供坚实产业基础和配套支撑 [2]
八部门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
第一财经· 2025-09-24 17:31
政策核心与总体要求 - 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旨在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扩大数字消费多元化供给,创新和丰富数字消费场景 [1] - 政策总体要求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数字消费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激发和增强社会经济活力 [4] - 指导意见聚焦供需两侧协同发力,从4个方面提出了14项具体任务举措 [1] 丰富数字消费领域供给 - 扩大数字产品消费,鼓励企业加速研发创新,释放人工智能手机、电脑、智能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桌面级3D打印设备等新产品消费潜力 [5] - 提升数字服务消费,鼓励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信息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式的多元化消费场景,并开展"人工智能+消费"案例推荐工作 [5] - 创新数字内容消费,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鼓励运用元宇宙、文生和图生视频大模型等技术创新表现形态,推出更多数字文创 [6] - 拓展数字消费渠道,发展智慧零售,支持即时零售、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并鼓励电商平台加大对产品定制生产、数智供应链等方向的投入 [7] 培育壮大数字消费经营主体 - 提升数字消费企业创新能力,强化相关基础技术研发,支持建立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并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8] - 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优化全国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开展电子商务惠民惠企活动,并实施"数商兴农"等工程培育县域数字消费龙头企业 [8] 优化数字消费支撑体系 - 打造数字消费平台载体,鼓励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丰富数字消费供给,加快建设智慧街区、智慧门店等数字化载体 [9] - 完善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推动智慧物流建设,鼓励有序发展无人机支线运输和末端配送业务,加快研究制定自动配送车、无人机等相关标准 [9] - 提升支付便利化水平,加快拓展数字人民币受理覆盖面和应用场景,引导银行、支付机构提升移动支付各环节的友好度和便利性 [10] - 强化要素投入保障,鼓励盘活利用闲置场馆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并鼓励地方制定数字消费专业人才认定标准,在落户政策、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倾斜 [10] - 加强财政金融支持,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数字消费领域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支持,并支持符合条件的数字消费项目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方式融资 [11][12] 营造数字消费良好环境 - 开展消费促进活动,指导开展"全国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等线上线下融合促消费活动,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出数字消费券、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等优惠措施 [13] - 推动国际交流合作,鼓励中外企业高质量开展电子商务、移动支付、数字教育等领域合作,加强"丝路电商"互利共赢机制建设 [13] - 促进规范健康发展,支持企业、行业组织加强数字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制定,探索"大数据+信用"智慧监管模式,并建立健全反映数字消费规模、结构的监测分析体系 [14]
商务部等8部门:创新数字内容消费,以数字消费新供给激发消费新需求
商务部网站· 2025-09-24 17:25
文章核心观点 - 政策旨在通过丰富数字消费供给、培育经营主体、优化支撑体系和营造良好环境,释放多样化、差异化数字消费潜力,以推动消费提质升级和激发社会经济活力 [1][2] 丰富数字消费领域供给 - 鼓励企业加速研发创新,增加人工智能终端产品有效供给,释放人工智能手机、电脑、智能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桌面级3D打印设备等新产品消费潜力 [3] - 加快智能家电、智能安防、视频照护系统等研发及互联互通,并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3] - 鼓励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信息技术赋能文博场馆、旅游景区等,打造沉浸式、体验式多元化消费场景,并开展"人工智能+消费"案例推荐 [3] - 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智慧服务平台 [3] - 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促进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鼓励运用元宇宙、文生视频大模型等技术推出数字文创,并面向银发群体开发新内容 [4] - 推进超高清内容供给,支持动漫、游戏、影视、音乐、网络文学等领域精品创作,鼓励衍生授权和文化共创模式,发展虚拟现实电影等新业态 [4] - 发展智慧零售,支持实体商贸企业全方位数字化营销,支持即时零售、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发展 [5] - 鼓励电商平台加大对产品定制生产、数智供应链、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及偏远地区物流配送等方向投入力度,支持垂直产业电商发展 [5] 培育壮大数字消费经营主体 - 强化数字消费相关基础技术研发,支持建立产学研创新联合体,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能 [6] - 加强数字消费领域创新孵化服务,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6] - 鼓励电子商务园区高质量、差异化发展,打造引领创新的数字消费企业和产业集聚区 [6] - 优化全国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开展电子商务惠民惠企活动,助力提升中小微和初创企业数字化发展效力 [6] - 推进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数商兴农"、"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培育县域数字消费龙头企业和区域特色品牌 [6] 优化数字消费支撑体系 - 鼓励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丰富数字消费供给,加快建设智慧街区、智慧门店、智慧停车场等数字化载体 [7] - 推动智慧物流建设,鼓励有序发展无人机支线运输和末端配送业务,加快研究制定自动配送车、无人机等相关标准 [8] - 加强智能取餐柜、快递柜等配送终端建设,鼓励各地升级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加强县乡村网点数字化改造 [8] - 加快拓展数字人民币受理覆盖面和应用场景,提升支付便利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合作以提升移动支付友好度和便利性 [8] - 鼓励盘活利用闲置场馆降低企业用地成本,鼓励地方制定数字消费专业人才认定标准并给予落户政策倾斜 [8] - 扩大数字消费领域公共数据供给,探索公共数据、企业数据等融合开发,形成高质量数据集和服务产品 [8] - 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数字消费领域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应数字消费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9] - 支持符合条件的数字消费项目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方式融资,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贷款贴息等方式降低融资成本 [9] 营造数字消费良好环境 - 指导开展"全国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国际消费季"等线上线下融合促消费活动,发挥电子商务渠道优势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 [10] - 支持优质外贸产品进电商平台、进直播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出数字消费券、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等优惠措施 [10] - 鼓励中外企业高质量开展电子商务、移动支付、数字教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合作,加强"丝路电商"互利共赢机制建设 [10] - 支持企业、行业组织加强数字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制定,探索"大数据+信用"智慧监管模式,鼓励电商平台依托大数据开展信用评价 [11]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建立健全数字消费监测分析体系,开展用户数字消费信心数据分析 [11]
商务部等8部门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全文)
商务部网站· 2025-09-24 17:23
总体要求 -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扩大数字消费多元化供给,创新和丰富数字消费场景,促进数字消费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 [2] 丰富数字消费领域供给 - 鼓励企业加速研发创新,增加人工智能终端产品有效供给,释放人工智能手机、电脑、智能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桌面级3D打印设备等新产品消费潜力 [3] - 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培育建设新消费品牌,推动数字国潮等品牌创新发展 [3] - 鼓励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信息技术赋能文博场馆、旅游景区、休闲街区,打造沉浸式、体验式的多元化消费场景 [3] - 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智慧服务平台 [3] - 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鼓励运用元宇宙、文生和图生视频大模型等技术创新表现形态,推出数字文创 [4] - 推进超高清端到端全链条贯通发展,支持动漫、游戏、影视、音乐、网络文学等领域精品创作,发展虚拟现实电影、LED数字影厅等新形态 [4] - 发展智慧零售,支持实体商贸企业全方位、全渠道、全流程数字化营销,支持即时零售、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5] - 鼓励电商平台加大对产品定制生产、数智供应链、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及偏远地区物流配送等方向投入力度 [5] 培育壮大数字消费经营主体 - 强化数字消费相关基础技术研发,支持建立产学研创新联合体,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能,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6] - 优化全国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开展电子商务惠民惠企活动,助力提升中小微和初创企业数字化发展效力 [6] - 推进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数商兴农"、"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培育县域数字消费龙头企业和区域特色数字消费品牌 [6] 优化数字消费支撑体系 - 鼓励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丰富数字消费供给,加快建设智慧街区、智慧门店、智慧停车场等数字化载体,推动现有步行街(商圈)设施改造和业态升级 [7] - 推动智慧物流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有序发展无人机支线运输和末端配送业务,加快研究制定自动配送车、无人机等相关标准 [8] - 加快拓展数字人民币受理覆盖面和应用场景,提升数字消费支付便利度,引导银行、支付机构和清算机构加强合作,提升移动支付各环节的友好度和便利性 [8] - 鼓励盘活利用闲置场馆、老旧厂房降低企业用地成本,鼓励地方制定数字消费专业人才认定标准,在落户政策、人才引进、家属随迁等方面给予倾斜 [8] - 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数字消费领域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与数字消费企业加强合作开发适应数字消费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9] 营造数字消费良好环境 - 指导开展"全国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国际消费季"等线上线下融合促消费活动,发挥电子商务渠道优势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 [10] -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出数字消费券、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等优惠措施,运用大数据及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做好全流程监管 [10] - 鼓励中外企业高质量开展电子商务、移动支付、数字教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合作,加强"丝路电商"互利共赢机制建设 [10] - 支持企业、行业组织加强数字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制定,探索"大数据+信用"智慧监管模式,鼓励电商平台依托大数据开展信用评价 [11]
华凯易佰涨2.01%,成交额1.30亿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1911.94万
新浪财经· 2025-09-24 16:48
核心观点 - 华凯易佰是一家跨境电商公司 海外营收占比99.83 受益于人民币贬值 同时布局AIGC和VR技术提升运营效率[2][3][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45.38亿元同比增长28.97% 但净利润3674.05万元同比减少72.69%[7] - 股价技术面显示筹码平均成本11.54元 当前靠近支撑位11.15元 主力资金趋势不明显[4][5][6] 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跨境出口电商(92.16%)和跨境电商综合服务(7.71%) 销售目的地以欧洲、北美为主[2][7] - 自研系统应用AIGC技术 如AI生成商品文案 减少人工成本并提高运营效率[2] - VR技术应用于布展领域 包括VR数字内容制作、互动平台及3Dmapping技术[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5.38亿元 同比增长28.97%[7] - 归母净利润3674.05万元 同比减少72.69%[7]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36亿元[8] 市场交易 - 9月24日股价涨2.01% 成交额1.30亿元 换手率3.37% 总市值45.13亿元[1] - 主力资金当日净流入136.33万元 但近5日净流出2066.23万元[4][5] - 筹码分布分散 主力持仓占比7.17% 无控盘现象[5]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1.93万户 较上期减少1.21%[7] - 人均流通股18214股 较上期增加2.50%[7]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8]
【今晚播出】沉浸未来:虚拟现实与医疗的全球探索 | 两说
第一财经· 2025-09-24 12:41
沉浸式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 - 虚拟现实技术正从游戏领域扩展至医疗健康产业 重塑人类健康方式[1] - 技术应用范围涵盖创伤治疗和神经康复等多个医疗场景[1] - 沉浸式技术正在改变医学未来 涉及认知逆转和数字疗法等创新方向[1] 行业专家与讨论平台 - 斯坦福大学虚拟人机交互实验室神经科学家沃尔特·格林利夫博士参与深度探讨[1][3] - 讨论聚焦于心理健康和老龄化社会等全球健康挑战[1] - 专题内容通过东方卫视和第一财经等媒体平台进行传播[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