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举国体制
icon
搜索文档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用好“两只手”
经济日报· 2025-06-05 06:04
新质生产力的定义与重要性 -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需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1] -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系统性、全局性、长期性工程,需统筹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1]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机制 -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双向互动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机制 [2] - 现代科技创新需要市场竞争和国家层面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 [2] - 我国通过市场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同时通过战略规划、政策引导实现重大科技专项突破 [2] -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集群式发展 [2] 政府与市场在不同阶段的角色 - 技术追赶阶段需通过市场竞争和政府产业政策引导实现技术积累和突破 [3] - 技术并跑或领跑阶段需发挥市场对创新方向的筛选功能,如人工智能领域形成多样化技术路径 [3] - 政府需构建开放创新生态,通过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供给降低交易成本 [3] 不同产业特性的政策适配 - 资本密集、回报周期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政府引导资源向关键领域集中 [4] - 创新活跃、市场化程度高的数字经济产业需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政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4] - 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基础材料研发需政府支持,充电设施建设可通过市场化方式推进 [4] 区域差异化发展策略 - 创新要素密集的经济发达地区需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创新要素对接 [5] - 发展基础薄弱地区需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等措施科学规划产业发展路径 [5] 生产要素市场的完善 - 数据为代表的新型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日益凸显,但要素市场发育滞后 [7] - 需完善市场供求决定要素价格机制,健全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 [7] - 新型生产要素需通过算法定价、平台交易等市场化手段实现合理配置 [7] 新型举国体制与创新体系优化 - 新型举国体制有助于集中力量突破技术瓶颈,推动创新成果快速产业化 [8] - 需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同时加强政府引导优化创新生态环境 [8] - 完善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支持体系,破除科技成果转化障碍 [8]
从政府与资本视角,看科学仪器成果转化之困——访北京市政府参事索继栓
仪器信息网· 2025-06-03 14:22
2 0 2 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高效转化。 在全球科技竞争 已进入"创新落地"深水区的当下,科学仪器行业成果转化难的症结在哪?如何让科研论文不再束之高阁,让技术专利、实验室成果真正赋能产 业升级? 第十八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 0 2 5)期间,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 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国科科技创新投资产业联盟理事长索继栓 ,请他从 政府与资本的双重视角 ,分享行业"成果转化之困"的破局之道。 导读: ACCSI2025期间,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国科科技创新投资产业联盟理事长索继栓,请他从政府与资本的双重视角,分享行业"成果转 化之困"的破局之道。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科技成果转化是将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每年产出数百万项科研成果,但转化率仅在2 0%~3 0%之间,而发达国家的转化率则超过6 0%。这一结构性矛盾在科学仪器 行业则更为突出:一边是实验室里的前沿技术突 ...
捷报频传!中国科技仿佛进入了“井喷期”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4 07:43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5月22日,小米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3nm手机SoC芯片"玄戒O1",在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上正式 亮相,引发全球热议。 这也标志着,小米成为继苹果、高通、联发科后全球第四家发布自主研发设计的3nm制程手机芯片的企 业。 5月22日,小米公司召开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 而小米芯片只不过是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科技领域的亮点之一。 近几周,无论是民用领域,还是军用领域,都是突破不断、捷报频传,一大批中国自主研发的科技产品 开花结果,一大批"上天入海"的大国重器正式亮相。 国内外不少网友感叹,中国科技仿佛进入了"井喷期"。 硬核科技,重塑行业版图。 近年来,中国民用科技呈现多点突破、跨界融合的爆发态势,科技产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产业生 态和生活图景。 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取得重要突破。 最近,华为昇腾云、鸿蒙系统笔记本电脑、小米芯片接连发布,标志着中国科技企业正在完成从"技术 跟随"向"标准引领"的飞跃。 5月16日,华为云自主研发的昇腾云CloudMatrix 384超节点在华为AI峰会上公开亮相,揭开了新一轮AI 算力基础设施革命的序幕。 昇腾云CloudMatrix 384的六大优势 ...
马一德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知识产权布局:要完善新型举国体制、构建产业协同创新机制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19 16:48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相关知识产权也迎来快速发展。2021年至2024年底,我国汽车 产业专利申请总量达到179.31万件,公开总量为131.13万件。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的专 利公开量分别占总公开数的25.79%、25.53%,汽车行业的知识产权也更聚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 的发展。"从新能源汽车全球知识产权布局来看,虽然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前20企业中我国企业占据10 位,但在全球专利分布上我国企业的优势却并不明显。"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席教授、知识产权学院院长 马一德在接受《中国汽车报》专访时提出,为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和海外市场的拓展,我国新能 源汽车产业的知识产权布局要完善新型举国体制,构建产业协同创新机制。同时,加快新业态、新领域 的知识产权制度完善,抢占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机遇。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知识产权布局存在明显短板 总体上,新能源汽车技术正进入多头竞争格局,日本、美国、中国、德国成为主要竞争者,但在混 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三种技术路线上差异较大,其中,日本在三类新能源汽车及通 用技术方面专利均居全球第一,中国优势主要在纯电动汽车,德国优势主要在混合动力汽车 ...
工信部:推动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避免“内卷式”竞争、同质化发展;我国研究团队发布基于DeepSeek的智能仿真想定新范式,仿真领域技术获突破——《投资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6 07:58
(二)行业掘金 1、工业和信息化部李乐成5月15日主持召开第十四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聚焦加快推动工业母机产业高 质量发展,听取工业母机企业意见建议。10家工业母机企业负责人作交流发言围绕技术攻关等方面进行 交流。李乐成表示,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扎扎实实搞自主创 新,建强中试验证平台,补齐产业链短板弱项,实现"化点成珠、串珠成链",要坚持场景牵引。要高度 重视产业生态建设,避免"内卷式"竞争、同质化发展,要发挥领军企业带动作用,建立更紧密的产学研 用合作关系,强化产需对接,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点评: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工业母机产业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当前,我国 虽已成为工业母机产业规模全球第一的国家,但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产业 "小、散、弱" 的局面 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善。另外,技术短板也严重制约产业发展。很多国产工业母机关键核心部件依赖进 口,高端数控系统 70% 左右仍靠进口,这导致高端市场大量利润被国外企业获取。在一些重大科研项 目中,新型举国体制已展现出强大效能,相信在工业母机产业也将发挥重要作用。概念股包括华中数 控、东土科技、昊志机电 ...
制造业占全球30%,高铁里程占2/3?中美差距究竟有多大?张召忠:别再被西方误导了!
搜狐财经· 2025-04-28 12:11
最近,福建舰电磁弹射"下饺子",嫦娥六号带着月壤"回家",这一系列硬核操作,再次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实力! 数据也显示,中国GDP已经达到美国的75%,制造业增加值更是占全球30%!但你有没有想过,咱们的人均GDP, 却还只相当于美国上世纪70年代的水平? 这巨大的反差背后,中美之间的真实差距,到底有多大?张召忠都说,别再被误导了! 可美国呢?他们的科技"家底"还是厚啊。全球60%的顶尖科研机构,75%的诺贝尔奖得主,80%的操作系统市场, 都被他们牢牢掌控着。这科技优势,短期内还真不好撼动。 军事领域,咱们进步也很快。350艘舰艇的蓝水海军,东风-41导弹全球覆盖,歼-20构建区域拒止体系… 但美国,依然是全球头号军事强国。11艘核动力航母,9000亿美元的军费,全球军事基地…这些"硬实力",咱们也 得正视。不过,阿富汗撤军、乌克兰危机,也暴露出美国"全球警察"模式的困境,他们也并非不可战胜。 在全球治理和文化领域,咱们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来越大,TikTok风靡全球…而美国 呢?"长臂管辖"不得人心,好莱坞电影在中国也开始"水土不服"。这软实力的此消彼长,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趋 势。 2 ...
美国持续加征关税时,解决逆全球化问题的中国药方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2-16 22:51
撰 文 / 陈建奇 郑浩钧 设 计 / 赵昊然 随着行业的发展,中国汽车在全球的影响越来越大。但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速下降,逆全球化逐渐抬 头。美国也在持续对中国进行围堵打压,开展了贸易战、科技战、规则战。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在 上台后,再次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中国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1月11日,轩辕之学首期选修课以"2025预判:全球政治经济与汽车产业形势"为主题,在北京轩辕 之学总部举办。在此次选修课课堂上,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 研究所所长陈建奇给出了上述问题的答案。 他认为,全球经济的增速下降主要是因为没有新的技术革命,经济没有新的增长动力。为了解决这 个问题,中国选择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技术创新,推动技术革命。新能源行业的三大代表 ——电动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就是新质生产力取得突破的展现。 对于逆全球化的抬头,陈建奇认为主要是由于经济减速叠加各国发展不平衡,"蛋糕在缩小的情况 下,你要跟别人合作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不管怎么合作,总有人受到伤害。" 陈建奇表示,解决逆全球化的问题,关键在于六个字——共商共建共享。具体到汽车行业,就需要 在出海 ...
又一个被美国成功收割的国家,倒下了
商业洞察· 2024-11-03 16:15
销售与管理视频号开通啦 欢迎关注并留下您睿智犀利的评论吧 以下文章来源于A视野 ,作者ME A森 A视野 . 发现一个真实的世界 来源:A视野(ID:AndsonVision) 大交易,大冤种,大撤退。 ----------------------------------------- - - 01 任何一个国家之所以可以牛逼,终究是靠关键的几根支柱撑着,否则瞬间就会土崩瓦解的。 作者:ME A森 这就像一个所谓的成功人士,没有关键性的东西撑着,也就不可能成功。 国运,当然也是如此! 最近, 中欧产业链战争开打,首当其冲,就是电动车领域,你来我往,绝逼精彩。 比较郁闷的就是德国,基本上到了要吐血的地步。 毕竟,这么搞下去,他们家的制造业怕是再也起不来了。 这个经济的困境,现在直接带动了德国政坛的变动。那位德国选择党的女人,操着类似于"柏林之 音"的口吻,正在激烈的反对现在的执政联盟。整个国家瞬间从外部政治博弈,变成了内部要改天换 地。 我们必须看到,德国的例子向我们充分证明: 任何一个国家的国运,必须是以不断夯实国运发展支柱为前提的 。一旦自毁这些支柱,那么,再牛 逼的国家也会绷不住的。国与国的博弈也只是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