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人形机器人爆发:资本、技术与商业化三重突破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7 16:30
行业概况 - 人形机器人行业正从实验室迈向规模化应用 资本密集涌入、技术迭代加速与商业化订单落地形成三重驱动 [1] - 2025年被称为中国"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比亚迪、吉利等12家车企已在流水线部署应用 [1] - 政策推动下 北京、上海、深圳、苏州、成都等地设立百亿级机器人产业发展基金 [1][6] 资本动态 - 2025年前5个月行业融资额达232亿元 超过2024年全年209亿元总和 投资事件114起超去年全年77起 [4] - 7月初出现融资高潮 3天内星动纪元、星海图、云深处科技、它石智航4家公司累计融资超25亿元 [4] - 产业资本加速布局 海尔资本领投星动纪元 美团领投它石智航和星海图 [4] - 政府引导基金入场 北京机器人基金、前海母基金等参与云深处融资 上海临港投资它石智航 [5] - 不完全统计显示地方政府基金投向人形机器人规模已超700亿元 [6] 技术进展 - 运动控制技术实现突破 宇树科技G1机器人完成720°凌空回旋踢 智元机器人灵犀X2具备28自由度柔性躯干 [8] - 灵巧手形成百亿级市场 2024年全球规模17亿美元 预计2030年突破30亿美元 [8] - "大脑-小脑"协同架构成熟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慧思开物"平台实现任务规划到执行的智能化 [9] - 银河通用推出Galbot机器人 实现"手眼脑"协同 已在北京近十家药店投入运营 [9] 商业化进程 - 中国移动1.24亿元采购订单落地 智元机器人中标7800万元 宇树科技斩获4605万元 [11][12] - 汽车厂加速应用 优必选获十余家车厂超500台订单 乐聚机器人向北汽交付第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12] - 工业场景遵循"实训—小批量—产线级"递进模式 商业服务场景已有药店、零售等试点应用 [12] 行业挑战 - 技术可靠性存疑 北京半程马拉松20台陪跑机器人仅6台完赛 完赛率30% [2] - 成本居高不下 中国移动采购全尺寸机器人同时 家庭用户面对超十万元价格望而却步 [3] - 商业化订单结构失衡 约50%集中于表演展示与数据采集 而非实际应用 [3][13] - 家庭场景渗透面临技术可靠性不足、价格过高、法律法规缺失三重障碍 [13]
格林大华期货股指早盘提示-20250717
格林期货· 2025-07-17 09:4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宏观与金融板块的股指给出多的投资评级,涉及IH、IF、IM、IC、IM等股指期货合约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周三两市主要指数宽幅震荡先抑后扬,成长类指数强势,上证指数3500点再次失而复得,市场有望向趋势上涨行情演化,看多四大股指期货合约,买入股指远月深虚值看涨期权 [1][2] - 中国6月出口显现韧性,进口同比实现年内首次正增长,反映内需改善,可能支持经济增长轨道稳定 [2] - 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拓展,商业化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持续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投资机会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复盘 - 周三两市成交额1.44万亿元整理缩量,中证1000指数收6462点涨0.30%,中证500指数收6017点跌-0.03%,沪深300指数收4007点跌-0.30%,上证50指数收2740点跌-0.23% [1] - 行业与主题ETF中涨幅居前的是汽车零部件、影视、机器人产业、中药、生物疫苗ETF,跌幅居前的是钢铁、半导体材料、软件ETF [1] - 两市板块指数中涨幅居前的是化学制药、影视院线、减速器、家电零部件、汽车服务指数,跌幅居前的是元器件、游戏、能源金属、盐湖提锂、中小银行指数 [1] - 中证1000、沪深300、中证500、上证50指数股指期货沉淀资金分别净流出53、34、22、12亿元 [1] 重要资讯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7方面重点任务,包括优化城市体系、建设创新、宜居、绿色低碳、韧性、智慧城市等 [1] - 英伟达CEO黄仁勋称中国AI模型是“世界级”的,人工智能正改变各行业,中国开源人工智能是全球进步催化剂 [1] - 长城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拓展,商业化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 [1] - 扎克伯格宣布Meta准备砸数千亿美元建设大型数据中心,美银美林称彰显对中期收入增长信心,释放AI资本支出周期未结束信号 [1] - 美银基金经理调查显示全球风险偏好2001年以来最快增长,资金涌入美股、欧股和科技板块,现金配置降至3.9%以下,市场或面临调整 [1] - 韩国政府考虑就部分农产品进口限制作出“战略性让步”,引发农民团体反弹 [2] - 法国400亿欧元财政调整方案围绕增收和节支展开,主要部分来自削减开支,30年期债券收益率升至2011年以来最高位4.2140% [2] - 美国6月CPI未能平息关税担忧,投资者削减9月降息预期,长债遭抛售,大量资金涌入期权市场押注30年期美债收益率五周内升至5.3% [2] - 摩根大通预警关税压力扩散,价格压力未来几月加剧,美联储或按兵不动 [2] - 特朗普称可能月底出台医药关税,推出芯片关税时间线与药品关税类似 [2] 市场逻辑 - 周三两市主要指数宽幅震荡先抑后扬,上证指数3500点再次失而复得,成长类指数强势 [1][2] - 中国6月出口显现韧性,进口同比实现年内首次正增长,反映内需改善,可能支持经济增长轨道稳定 [2] - 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拓展,商业化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 [1][2] 后市展望 - 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8%,环比增长0.50% [2] - 英伟达CEO黄仁勋称中国AI模型是“世界级”的,人工智能正改变各行业,中国开源人工智能是全球进步催化剂 [2] - 长城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拓展,商业化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 [2] - 全球金融资产再配置“去美化”,有望加速国际资金流入A股,反内卷有望提振上市公司业绩,市场有望向趋势上涨行情演化,上证指数3500点再次失而复得,后市资金流入速度有望加快 [2] 交易策略 - 股指期货方向交易看多四大股指期货合约 [2] - 股指期权交易买入股指远月深虚值看涨期权 [2]
国泰海通|机械:智元&宇树获1.24亿订单,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加速
核心观点 - 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中标中移1 24亿元人形机器人代工项目 标志行业从研发迈向商业化阶段[1] - 智元凭借全栈技术实现量产 宇树在核心零部件领域全球领先 此次采购加速场景落地 通信成为重要应用场景[1] - 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快速 具备产业链优势 国外以特斯拉为例预计有较大技术迭代预期[1] 中标事件 - 智元机器人中标全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采购包 预算7800万元(含税)[1] - 宇树科技中标小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算力背包、五指灵巧手采购包 预算4605万元(含税)[1] - 项目总预算1 2405亿元(含税) 服务周期为2025年至2027年[1] 公司优势 智元机器人 - 采用"本体+AI"全栈技术 已形成远征、精灵、灵犀三大产品家族覆盖多商用场景[2] - 2025年1月实现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量产下线 率先完成场景落地[2] - 发布全球首个基于机器人动作序列驱动的具身世界模型EVAC及评测基准EWMBench 并全面开源[2] - 采用"华为生态打法" 通过合资、投资、合作绑定上下游加速技术迭代与产能建设[2] 宇树科技 - 全面自主研发电机、减速器、控制器、激光雷达等核心零部件[2] - 在运动控制、机器人感知等综合领域具备卓越引领能力[2] - 四足机器人技术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硬件和运控算法优势显著[2] 行业影响 - 推动行业从研发转向商业化 吸引更多企业入局加速技术创新[3] - 通信巨头采购显示传统行业需求 通信服务将成为重要应用场景[3] - 提供商业化范例 帮助积累数据、迭代产品 推动行业形成良性循环[3]
宇树科技CEO称旗下机器人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明显,这家公司有人形机器人相关线缆的订单!
摩尔投研精选· 2025-07-15 18:35
公司业绩与产品线 - 宇树科技2025年机器人出货量较去年有明显增长 [1] - 公司已连续五年保持盈利状态,2025年营收突破10亿元 [2][3] - 产品线涵盖四足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包括Go1、Aliengo、B2等型号,应用于教育、巡检、救援等领域 [2] - 人形机器人包括H1和G1型号,H1身高1.8米、体重47公斤,搭载22个自研关节电机,最大关节扭矩达360牛米 [2] 市场表现与商业化进展 - 2025年前5个月公司中标项目接近2024年全年总量 [4] - 人形机器人行业订单需求旺盛,乐聚机器人2025年Q1订单同比增长200%,全年交付量迈入千台级 [4] -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开启,订单浪潮倒逼产业扩大产能,交付能力成为企业争夺订单的关键 [5] - 机器人批量进入真实世界场景,加速智能化演进,带动供应链机会 [5] 客户与品牌影响力 - 公司客户包括清华大学、西湖大学、宁波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 [2] - H1人形机器人登上2025年央视春晚舞台,16台机器人表演《秧BOT》节目引发关注 [2]
量产落地,人形机器人数量将超过人类?智元机器人通用业务部总裁王闯揭秘“从实验室到工厂”背后的技术突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5 18:05
行业动态 - 中国移动发布人形机器人采购大单 总预算高达1.2405亿元 成为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已披露的最大单笔采购订单 [4] - 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分别中标全尺寸和小尺寸人形机器人采购包 预算分别为7800万元和4605万元 [4] - 智元远征A2机器人价格预计在60万至70万元之间 预计交付110-130台 宇树科技G1人形价格为9.9万元 预计交付超过300台 [4] - 2024年业界普遍认为人形机器人将在五年内实现量产商业化 [4] 公司技术 - 智元机器人已实现行业首个通用具身机器人量产千台下线 [4] - 公司拥有90多个自主开发的工站 确保量产一致性和可靠性 [18] - 中国移动招投标测试中 智元机器人获得满分 技术领先性获得认可 [22] - 公司同时开发双足和轮式机器人 双足远征A2更拟人 轮式A2W在平整场景效率更高 [22] 产品优势 - 智元机器人技术领先性、量产优势和产品稳定性是获得中国移动订单的关键因素 [4] - 产品可靠性、稳定性行业领先 通过中国移动多场景测试 [10] - 具身通用机器人具有柔性制造能力 可处理非定制化任务 技术路线持续演进 [22] - 远征A2机器人身高169cm 体重69kg 续航2小时 [7] 市场前景 - 人形机器人被视为拥有巨大市场的新型终端 连接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 [10] - 未来人形机器人数量可能超过人类 带来巨大通信需求 [10] - 机器人之间可自主组网通信 不依赖基站 信息传输量远超人类 [10][11] - 人形机器人可应用于园区管理等场景 自主协同完成任务 [11]
智元、宇树携手中标亿级人形机器人大单,机器人行业迎来商业化里程碑
选股宝· 2025-07-14 07:30
中国移动人形机器人采购项目 - 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中标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 总预算1 2405亿元(含税)[1] - 采购包1为全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 预算7800万元(含税) 中选人为智元机器人[1] - 采购包2为小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算力背包、五指灵巧手 预算4605万元(含税) 中标人为宇树科技[1] 中标公司动态 - 智元机器人自2024年12月起共有8项中标成交公告 近期中标珠海具身智能应用创新中心项目 金额1273 62万元[1] - 宇树科技已披露168项中标成交公告 金额从几万元至数百万元不等 年内中标项目主要集中在教育科研和工厂巡检领域[1] 行业分析 - 本次采购招标是国内人形机器人行业商业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事件[1] - 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处于由0到1的关键拐点阶段 短期需关注事件催化的行业景气度波动 长期需关注产业链上具备确定性的优质公司[1] 相关产业链公司 - 宇树科技产业链关联公司包括美湖股份、长盛轴承、豪江智能[2] - 智元机器人产业链关联公司包括富临精工、汉威科技、中大力德、德马科技[2]
工业母机ETF(159667)涨超1.6%,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与减速器国产化引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9 10:11
增广智能融资与技术突破 - 增广智能完成近亿元新一轮融资 由毅达资本领投 [1] - 公司自主研发的"磁悬浮魔毯"技术实现5微米级定位精度 开创"传输即加工"新模式 [1] 应流股份战略合作 - 应流股份与西门子能源 赛峰集团签署战略供货协议 [1] - 合作将强化燃机叶片及航发零部件供应 [1] 人形机器人行业动态 - 武汉格蓝若与华中科大联合研发的"劳动者"系列人形机器人完成新型号调试 计划7月底正式亮相 [1] - 人形机器人行业步入蓬勃发展新阶段 产业链企业合作步伐加快 [1] - 优必选 开普勒等企业已与汽车制造 电子等产业链企业建立战略合作 加速商业化进程 [1] - 英伟达与富士康计划2026年Q1实现人形机器人投产 [1] - 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下线 标志着商业化落地迈出关键一步 [1] - 人形机器人在灵巧手 核心零部件技术迭代上尚未实质性收敛 通用场景训练数据仍需积累 [1] 工业母机ETF相关信息 - 工业母机ETF跟踪中证机床指数 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 [2] - 指数从沪深市场选取业务涉及机床整机及其关键零部件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2] - 指数成分股覆盖机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具有较高行业集中度和技术含量 [2]
优必选(9880.HK):国产人形机器人领军者 持续推进商业化进程
格隆汇· 2025-06-26 10:21
公司概况 - 优必选是国内第一家以人形机器人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产品围绕家庭、商用、工业三大应用场景 [1] - 家庭场景产品包括Alpha系列智能机器人、可编程教育机器人、宠物智能用品等 [1] - 商业和工业场景产品包括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智能搬运机器人、导航机器人、清洁机器人等 [1] 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0年的7.40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12.9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0% [2] - 归母净利润从2020年亏损7.07亿元增至2023年亏损12.34亿元,2024年亏损收窄至11.24亿元 [2] - 净利率从2020年的-95.5%下滑至2023年的-120.8% [2] - 研发投入持续较高,2020-2024年均超过35% [2] 人形机器人业务 - 公司目前共有6款人形机器人,Walker S系列主要用于工业场景 [2] - Walker、Walker X、Walker C主要用于商业及家庭服务场景 [2] - 工业人形机器人已收到车厂500台意向订单,2024年目标产能约1000台 [3] - 已与东风柳汽、吉利汽车、比亚迪等多家车企及富士康、顺丰等企业合作 [3] 其他业务表现 - 2024年消费级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物流机器人收入分别为4.77亿、3.63亿、3.22亿元 [3] - 消费级机器人主要面向出口,2025年计划迭代高端型号并扩大线下渠道 [3] - 公司是教育机器人龙头,未来受益于教育机器人渗透率提升 [3] - 物流机器人需求大但市场竞争较激烈 [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为18.91/26.62/36.21亿元,同比增长45%/41%/36% [4]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为-9.64/-7.71/-4.42亿元 [4] - 随着收入规模增加,规模效应显现,亏损有望持续收窄 [4] - 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技术布局全面,有望率先实现商业化落地 [4]
如何令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路径更为清晰
证券日报· 2025-06-26 00:24
人形机器人行业投资与市场现状 - 2025年以来国内人形机器人相关投资金额达61.06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的58.93亿元 [1] - 今年前5个月新增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10万家,同比增长44% [1] - 人形机器人在B端工业、商用及高校科研场景已有应用,但C端家用场景商业化落地仍面临挑战 [1] 商业化落地面临的挑战 - 人形机器人短期难以实现商业化落地,尤其在C端场景对功能多元性、数据处理和自主交互能力要求较高 [1] 推动商业化落地的建议 技术研发 - 需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建立跨部门、跨行业合作机制,整合资源并开源研究成果 [2] - 高校与企业在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上优势互补,例如通过合作加速"灵巧手"研发并提升性能可靠性 [2] 场景应用 - 需挖掘场景优势,通过实景训练和细分应用降低数据采集复杂度,提高数据积累效率 [2] - 工业领域可针对汽车制造、电子装配等需求开发精密操作机器人,服务领域可开发接待、清洁等场景机器人 [2] 企业核心竞争力 - 企业需专注核心技术研发、产品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明确自身定位 [3] - 掌握高精度减速器、伺服控制器、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技术的企业具有战略地位,需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性能 [3]
人形机器人进厂打工,高成本下效率却不及工人一半?
搜狐财经· 2025-06-21 18:28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人形机器人成为汽车行业创新热点 车企如特斯拉 小鹏 小米 广汽等纷纷布局 理想 蔚来等也在筹备或调研中 [1] - 特斯拉的先行示范为行业提供三大支撑 硬件复用性 软件迁移能力 资源共享 [1] - 立德研究院预测2029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750亿元 中金预计2030年出货量35万台 [1] 车企布局与产品展示 - 小鹏在上海车展展出人形机器人IRON 成为国内少有的公开产品 [3] - 车企展示的机器人目前多用于车展而非工厂应用 工厂部署计划仍停留在PPT阶段 [3] - 特斯拉曾计划今年在工厂部署数千台机器人 但据知情人士透露尚未实现 [3] 技术挑战与标准化进程 - 人形机器人技术成熟度不足 峰瑞资本李丰指出硬件到软件定型标准化不到20% [3] - 关键零部件如电机 灵巧手 传感器等技术方案仍不成熟 [3] - 特斯拉在Optimus灵巧手上的调优经验为国内车企提供借鉴 小米等也在研发数据采集手套 [3] 应用场景与商业化难题 - 工业场景被视为商业化落地首选 但汽车工厂总装线自动化难度高 仍需大量人工 [6] - 人形机器人在搬运 质检 拧螺丝等任务表现远不及工人 [6] - 特斯拉Optimus成本价6万美元(约43.4万元) 远高于国内用工成本 [6] 数据与算法瓶颈 - 人形机器人需在三维世界主动碰撞物体 训练水平和传感器要求高于自动驾驶 [4] - 行业缺乏统一数据获取范式 特斯拉和Google等巨头也面临数据挑战 [4] 发展前景与行业建议 - 高盛报告指出人形机器人处理通用任务能力不足 技术拐点不明朗 [8] - 车企需审慎考虑战略定位和市场前景 避免盲目跟风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