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才引进
icon
搜索文档
广州发布5项青年人才支持政策 安家费最高30万元 免费住宿最长30天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22 15:54
政策核心目标 - 广州发布五项青年人才支持政策 旨在打造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 [1] - 举措旨在积极响应招聘活动 拓宽引才渠道 优化人才服务 为广州集聚更多高水平青年人才 [4] 求职与住宿支持 - 市外高校应届毕业生来穗求职可申请最长30天免费住宿 [1] - 黄埔区为求职青年提供求职 入职双15天免费住宿服务 [1] - 省外高校应届毕业生到南沙区面试可享800元交通补贴 [1] 就业补助 - 博士研究生到广州就业可享10万至20万元安家费 [2] - 博士后出站到广州工作 市财政给予30万元安家费 [1][2] - 高校毕业生到南沙区就业落户可按学历逐月领取生活补贴 本科生1000元 硕士研究生2000元 博士研究生4000元 累计可领取30个月 [2] - 高校在校生到南沙区重点企事业单位实习可申请免费住宿和每月1000元实习补贴 [2] - 黄埔区对留用实习生的用人单位 每留用1人最高补贴1万元 [2] - 黄埔区 南沙区按每人1000元标准支持企业新招用应届高校毕业生 [2] 创业扶持 - 高校毕业生在广州创立企业可享1万元一次性创业资助 [2] - 创业企业可享每年6000元 累计3年的租金补贴 [2] - 提供个人最高50万元额度 最长3年期担保贷款 创办小微企业最高500万元额度 最长2年期担保贷款 [2] - 赢在广州创业大赛获奖项目给予最高10万元扶持资金 2年内在广州落地注册的再给予最高20万元项目资助 [2] - 入选广州市创新创业团队项目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项目补助 [1][2] 人才培养与科研支持 - 来广州市属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可享生活补贴36万元 流动站博士后叠加省资助后可享46万元 及一次性科研项目资助20万元 [3] - 入选广州市启航 续航 领航计划的青年博士 优秀博士 科技菁英 分别可申请5万元 10万元 30万元科研项目资助 [3] - 各类青年人才在广州均可无障碍申报职称评审 符合条件的可享受绿色通道服务 [3] - 参加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最高给予3000元补贴 [3] 落户与生活保障 - 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可直接落户 不限名额 无需排队 全程网办 [4] - 无落户需求的国内双一流高校和境外著名高校毕业生可申请广州市人才绿卡 在住房 购车 子女教育等方面享受市民同等待遇 [4] - 本科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可在广州购买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或租住人才公寓 在部分区工作的还可申领购房补贴 房租补贴 或申请免费入住人才住房 [4] - 非广州户籍的博士 博士后 留学归国人员等人才的适龄子女可按户籍生待遇参加公办幼儿园电脑派位 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纳入政策性照顾学生范围 [4] - 博士研究生通过竞价方式申领广州车牌的给予全额补贴 [4]
江宁海外高层次人才交流对接会举行
南京日报· 2025-09-21 10:54
活动概况 - 2025年9月20日江宁区举办海外高层次人才交流对接会 聚焦能源电力 智能制造 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行业领域企业用人需求 [1] - 活动邀请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紫金山实验室等用人单位与25名留学归国人才现场对接 多组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1] - 海外归国人才参观了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科技走廊 紫金山实验室成果展厅及紫金山科技城新质成果转化超市 [2] 人才政策与环境 - 江宁区人社局现场推介区域创新创业环境及人才政策 重点解读人才引进 创新创业支持 人才安居保障等内容 [1] - 官方表示将以最大诚意为人才提供全方位支持 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搭建广阔平台 [1] 人才储备与产业成就 - 目前江宁区已集聚诺奖获得者 海内外院士73人 自主培养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145人 [1] - 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超3500人 人才资源总量超50万人 [1] - 人才集聚助力江宁区跻身全国创新百强区第8 中国工业百强区第8 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前十 [1]
宁聚英才 筑梦未来
南京日报· 2025-09-21 09:16
活动概况 - 第十七届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暨青年人才交流(招聘)会于9月20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1] - 大会首次与青年人才交流(招聘)会合并举办 聚焦高层次海外人才引进与高质量充分就业结合 [1] - 活动联手省内外30多个城市 线上线下提供超过20000个岗位 [1] 城市人才战略 - 南京市将人才作为第一资源 通过人才优势激发创新活力并赋能高质量发展 [2] - 城市重点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 推动人才在就业创业安家等领域深度参与 [2] - 大会聚焦南京4266产业体系人才需求 突出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 [3] 活动内容与规模 - 现场开展招聘洽谈 高校园区引才推介 成果展示及人才政策咨询服务 [3] - 近千家企业参与同台招聘 吸引大量海内外青年人才应聘 [3] - 大会为2025年赢在南京海外人才创业大赛总决赛获奖者颁奖 并启动海外博士企业(园区)行授旗仪式 [3]
首届“湘智兴湘”大会开幕 沈晓明出席 毛伟明致辞
长沙晚报· 2025-09-20 09:11
大会概况 - 首届“湘智兴湘”大会于9月19日在长沙开幕 [1][3] - 省委书记沈晓明出席大会 [1][5] - 省长毛伟明致辞 [1][8] 战略目标与政策支持 - 大会旨在推进“湘商回归、校友回湘、湘智兴湘”,搭建“聚才、育才、用才”的桥梁 [6] - 湖南将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努力打造最优创业环境 [6] - 深入推进“湘智兴湘”行动是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目标是为加快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提供人才支撑 [10] 人才与产业需求 - 大会发布湖南省重点科技人才需求共计275项,需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500余人 [9] - 需求产业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人工智能、新材料、生命健康、新能源、空天科技等领域 [9] - 大会发布了湖南省常用科技人才政策清单 [9] 合作与平台建设 - 大会举行了院士工作站、重要人才团队、重大科研合作项目等签约仪式 [9] - 大会推介了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9] - 大会包括主场活动、7场重点专场活动以及系列学术交流、产学研对接等配套活动,以搭建人才交流平台,推动科技创新合作 [10]
首届“湘智兴湘”大会9月18日—19日在长沙举行 以“智汇潇湘 湘智兴湘”为主题,旨在引进高层次人才
长沙晚报· 2025-09-18 10:49
大会概况 - 首届“湘智兴湘”大会将于9月18日至19日在长沙举行,主题为“智汇潇湘 湘智兴湘”,旨在引进高层次人才 [1] - 湖南持续优化人才政策体系,长沙已集聚国家级科技人才超800人,近年来新增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1200多名 [1] 人才吸引力因素 - 人才因湖湘情怀、科研理想及对袁隆平院士的崇敬而选择扎根湖南 [2] - 长沙提供低成本高品质生活,房价友好、生活便利,教育与医疗资源优越,减轻人才后顾之忧 [4] - 政府提供强力支持,如长沙理工大学教授贾传坤获得500万元启动经费,并受益于“科技领军人才直接遴选制度” [4] - 政企协同构建多层次政策体系,企业为人才提供顶尖测试条件、有竞争力薪资及家属安置服务 [5] 企业技术突破与行业影响 - 华智生物利用AI赋能分子育种,将传统育种周期从8-10年缩短至3-5年,并为1300家种业用户提供服务 [2][7] - 三诺生物首席科学家蔡晓华团队攻克血糖仪试条配方难题,2023年上市的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是全球首个应用第三代葡萄糖传感制备技术的产品,打破国际垄断 [7] - 三诺生物稳居全球血糖仪市场第四,业务覆盖187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超2500万用户 [7] - 威胜集团伊朗籍专家推动AMI解决方案技术升级,公司每年投入营收9%于研发,技术突破快速转化为海外订单 [3][6] - 威胜集团汪攀博士研发的电压互感器在线检测装置获30多项专利,解决电力行业“断电检修”痛点 [7] - 麦格米特全球研发中心落地长沙,与三一重工等企业合作突破工程机械电动化核心技术 [4][7] - 中南大学教授夏赞贤聚焦呼吸道传染病研究,其关于新冠病毒序列解析的论文被引用超3000次 [2] - 湘雅口腔医学院王松灵院士团队针对湖南高发的口腔疾病深耕病因研究与防治 [3] - 长沙理工大学教授贾传坤团队开创多款液流电池体系及关键材料,实现交通固废高价值应用,多项成果已转化投产 [7]
2025年海南省“四方之才”汇聚计划人才引进项目启动申报评审
海南日报· 2025-09-18 10:28
人才引进计划概述 - 海南省启动2025年"四方之才"汇聚计划 旨在围绕海南自贸港建设实际需要 聚焦四大主导产业和"五向图强" 吸引集聚领军人才 人才团队和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青年人才 [1] 申报资格与条件 - 申报人员或团队所在用人单位须为海南省内实质性运营的企业 事业单位或机构 [1] - 领军人才和国际人才项目申报人需全职来琼工作不超过1年(从2024年8月1日起计算)或已达成引进意向且1年内能全职到岗 引进后须在海南连续工作3年以上 [1] - 团队人才项目引进后须在海南连续工作5年以上 团队核心成员应不少于5名高层次人才 至少3人(含带头人)全职来琼工作不超过1年或已达成意向1年内到岗 [1] - 申报领军人才和团队人才引进项目的人才及团队核心成员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 国际人才项目一般不超过40周岁 [2] - 特别优秀的急需紧缺人才可适当放宽年龄要求 B类高层次人才可放宽至60周岁 A类高层次人才可放宽至65周岁 [2] - 省委省政府重点引进的顶尖人才领衔的团队 或种业 深海 航天 数字经济 旅游五大领域引进的顶尖人才 可按"一事一议"原则申请 不受年度统一申报限制 [2] 资助与补贴标准 - 入选领军人才引进项目的人才 给予每人100万元一次性生活补贴 [2] - 入选"海南省优秀人才团队"的团队 给予1000万元至3000万元资助经费支持 其中40%可直接用于团队成员奖励和补贴 [2] - 入选国际人才引进项目的人才 给予每人20万元至50万元的一次性生活补贴 [2] 申报流程与截止时间 - 领军人才 团队人才 国际人才引进项目申报将于10月20日截止 [3] - 符合领军人才 团队人才引进项目条件的申报对象 需登录海南自贸港人才工作网下载填写材料 经用人单位审核后向省级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3] - 符合国际人才引进项目申报条件的对象 由用人单位登录"海南政务服务网" 从"国际人才引进项目申报"事项端口申请 [3]
“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招聘活动启动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15 15:44
招聘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秋季招聘,由深圳联合汕尾、河源两市组织,作为首发站之一 [1] - 活动时间为9月23日至29日,从9月中下旬持续到年底 [1] - 活动特色为“小而美、小而精”,每场招聘精选超50家企业和超2500个岗位 [1] - 活动同步搭建线上“引才通道”,通过广东公共求职招聘服务平台与“粤就业”小程序实现“一键投递” [2] 招聘规模与计划 - 深圳首发站将组织腾讯、华为、比亚迪等名企,携带超2万个优质岗位前往上海、山东两地12所高校 [1] - 今年底前,将在深圳高规格举办秋季大型综合招聘会,组织逾1200家重点用人单位参加,提供优质就业岗位超5万个 [1] - 10月下旬将组织50家以上人工智能、智慧医疗和金融行业用人单位,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举行专场招聘,线上线下提供超1000个优质岗位 [2] 目标高校与地域覆盖 - 上海站覆盖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9所高校,由深圳福田、罗湖、宝安、龙岗四区承办9场专场招聘 [1] - 山东站覆盖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3所高校,由深圳光明区会同河源、汕尾市承办3场招聘活动 [1] - 广州、梅州、清远也将在同一时段组团前往京津冀地区高校开展密集招聘活动 [3] 参与公司与行业 - 参会企业类型多元,涵盖世界500强、科技50强、国企、上市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独角兽、专精特新“小巨人”等 [2] - 具体参与方包括腾讯、华为、比亚迪、顺丰、欣旺达、大族激光等企业,以及鹏城国家实验室、深圳大学、深圳医学院等科研院校 [2] - 招聘岗位聚焦计算机、新能源、生物医疗、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 [2] 岗位质量与人才需求 - 提供的岗位中包含一批年薪3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上的优质岗位 [2] - 此举体现了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与诚意 [2] - 活动旨在“靶向”吸引优秀青年人才来深发展 [2]
“百万英才汇南粤”秋招启动!深圳将携超20000个优质岗位,赴上海、山东高校精准引才
新浪财经· 2025-09-12 18:21
招聘活动规模与安排 - 深圳联合汕尾、河源于9月23日-29日赴上海、山东12所高校组织招聘 覆盖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9所上海高校及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3所山东高校 [1][2] - 活动组织腾讯、华为、比亚迪等名企提供超20000个优质岗位 每场招聘精选超50家企业和超2500个岗位 [1][2] - 年底前深圳将举办大型综合招聘会 组织逾1200家重点用人单位提供超50000个就业岗位 [2] 参与企业与岗位特征 - 上海交通大学专场参会企业超100家 包括世界500强、科技50强、国企、上市企业及鹏城国家实验室等科研院校 [3] - 岗位聚焦计算机、新能源、生物医疗、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 提供一批年薪30万以上和50万以上的高端岗位 [3][4] - 10月下旬将组织50家以上人工智能、智慧医疗和金融行业企业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提供超1000个岗位 [4] 人才引进成果与目标 - 截至2025年7月中旬广东已吸纳超100万名应届高校毕业生留粤、来粤就业创业 提前实现"百万英才汇南粤"目标 [2] - 招聘活动紧扣深圳市"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布局 实现与顶尖人才的双向奔赴 [2] - 广州、梅州、清远同期赴京津冀地区高校开展招聘 扩大人才引进覆盖面 [8] 招聘形式创新 - 搭建线上"引才通道"通过广东公共求职招聘服务平台与"粤就业"小程序实现一键投递 [4] - 设立多维展示区包括香港城市展示区、前海河套展示区、"鲲鹏径"展区等 呈现政策红利与发展机遇 [5] - 结合全运会设置运动主题专区 通过青年创业代表分享增强招聘活动互动性 [7]
省政协委员胡汶杰搭建平台,积极促进琼港青年交流
海南日报· 2025-08-31 08:28
琼港青年交流平台建设 - 搭建琼港青年交流考察和实习平台 推动50名香港青年参与航天科技考察活动[3] - 计划每年围绕不同主题组织考察活动 2025年聚焦科技创新并邀请香港青年企业家参与[3] - 通过"百万青年看祖国"系列活动促进两地青年互动 探索就业创业可能性[3] 人才引进政策建议 - 建议完善国际人才认定与评价体系 将工作经验及专业技能证书纳入标准[4] - 提议增加对"逐浪计划"等大学生实习计划支持 拓宽港澳台及国际人才报读海南高校名额[5] - 通过委托国际公信力机构评估人才 提高人才引进效率[4] 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 提出利用海南气候条件打造高规格多层次体育赛事 激发消费新活力[4] - 将体育赛事作为新型消费增长点 有效赋能经济发展[4] - 相关提案获有关部门积极回应 推动产业统筹规划[4] 政协履职与调研 - 深入基层收集民意民情 通过界别群众座谈听取真实需求[2] - 参与省政协各项活动并反映社情民意 聚焦群众所需所盼提出专业提案[5] - 自2020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后投身自贸港建设实践[2]
内地客赴港买房量创十年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8-29 09:35
内地客在港购房趋势 - 2025年截至7月香港整体私楼成交31,190宗 其中普通话拼音买家达7,547宗 占比24.2% 与2024年全年占比24.6%接近[1][2] - 2024年全年香港整体私楼成交47,367宗 普通话拼音买家达11,648宗 占比24.6% 创十年新高[1][4] - 2023年上半年内地客购房占比达15.9% 2024年撤辣后升至24.5% 2025年上半年维持23.6%高位[3] 历史数据对比 - 2016-2019年内地产客购房占比稳定在11%-12%之间 2020年降至9.6%低点 2021-2022年回升至11%-11.6%[1][3] - 2016年上半年内地客购房占比10.3% 2020年上半年降至9.2%低点 较2025年上半年23.6%占比显著提升[3] 购房特征分析 - 2025年上半年内地客购房6,128宗 涉及资金559亿港元 人均购房金额超900万港元[3] - 93%内地客选购2,000万港元以下单位 中低价住宅成为主战场[3] 资金调动机制 - 受外汇管制限制 每人每年仅可兑换5万美元 需动员亲友换汇额度分批电汇资金[4] - 通过资本项目汇款(出售内地房产、企业分红等)凭合约及完税证明申请大额汇款[5] - 高净值人士可选择在港成立公司 通过内地企业支付分红或股东贷款调动资金[5] 政策环境影响 - 香港政府2022年底推出人才引进计划 截至2025年7月底共收到51万份申请 34万份获批 超22万名人才抵港[5] - 抵港人才携带超10万名受养人落户 主要投身金融、创新科技、商贸等支柱产业 支撑房屋租赁市场[5] - 简单税制、高透明度交易环境、教育资源与稳定投资回报构成香港楼市核心吸引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