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结算
搜索文档
美元霸权再减!中方“卡脖子”后,澳铁矿巨头松口接受人民币结算
搜狐财经· 2025-10-17 15:24
人民币结算的突破性进展 - 全球铁矿石贸易中人民币结算比例从2023年的5%大幅提升至2025年10月的25%-28% [1] - 必和必拓改变立场,从2025年第四季度起其30%的现货铁矿石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 [3][31] - 人民币铁矿石期货交易量在2025年10月同比增长40%,成为更多企业的定价参考 [35] 中国钢铁行业的成本困境 - 2024年中国重点钢厂平均利润率仅为0.71%,盈利能力极低 [6] - 必和必拓铁矿石开采成本约为每吨19美元,但长期合同价高达每吨109.5美元,现货价也为每吨82美元 [6] - 过去十年间,中国钢企因美元结算产生的汇兑损失累计超过1000亿美元 [8] 中国对铁矿石的进口依赖与议价劣势 - 中国每年进口铁矿石超过12亿吨,占全球总进口量的70%以上 [8] - 在2022年之前,中国钢企采购分散,曾被澳企利用数据泄露在谈判中遭受超过7000亿元损失 [10] - 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额的20%依赖该商品,其中80%出口至中国,2024年从中国赚取1160亿澳元 [12] 澳大利亚矿企对中国市场的依赖 - 西澳大利亚州45%的税收收入来源于铁矿石行业,与中国需求紧密绑定 [14] - 必和必拓85%的营收依赖中国市场,其库存积压风险高 [14] - 印度、日韩及欧美市场均无法替代中国消化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产量 [16] 中国提升议价能力的战略举措 - 2022年成立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整合了国内40%的铁矿石采购需求,形成统一谈判主体 [19] - 推动供应来源多元化,帮助巴西淡水河谷建设铁路降低30%运输成本,其对华出口的28%已使用人民币结算 [21][25] - 开发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预计2026年产量达1.2亿吨,可满足中国八分之一的进口需求,相当于必和必拓对华年销量 [23] 金融基础设施与协议准备 - 中国与42个国家签署了总额超过4.1万亿元的人民币本币互换协议 [25] - 在必和必拓之前,力拓和FMG等矿企已开始采用人民币结算 [25] - 2025年9月30日,中方发布禁令,停止采购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铁矿石,涉及在途及到港货物 [27] 谈判过程与直接结果 - 禁令发布后,必和必拓在黑德兰港的库存一周内增加15%,面临巨大压力 [29] - 2025年10月3日必和必拓代表团赴北京谈判,10月9日达成协议,接受人民币结算并使价格向现货价靠拢 [29][31] - 协议签署后,滞留在港口的货轮立即开始卸货 [31] 行业连锁反应与长期影响 - 必和必拓使用人民币在上海直接采购矿山设备,节省了2%的汇兑成本 [33] - 力拓将人民币结算份额从10%提升至20%,FMG也寻求扩大人民币结算范围 [35] - 摩根士丹利预计到2030年,大宗商品贸易中人民币结算比例可能达到30%,标志着美元主导地位出现裂口 [38]
建信期货铁矿石日评-20251017
建信期货· 2025-10-17 14: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 中矿集团与必和必拓谈判传闻得到证实,市场情绪回落叠加近期宏观市场中美关税争端升级,铁矿石价格或将震荡偏弱运行,但整体预计仍在8月以来的震荡区间内波动,后续需密切关注下游需求的修复情况 [11] 各部分总结 行情回顾与后市展望 - 10月16日,铁矿石期货主力2601合约震荡偏弱,低开后震荡运行,收报773.5元/吨,跌0.90% [7] - 10月16日,主要铁矿石外盘报价和青岛港主要品位铁矿石价格较前一交易日持平;铁矿石2601合约日线KDJ指标自前一交易日死叉后继续下行,MACD指标绿柱连续3个交易日放大 [9] - 自2025年第四季度起,必和必拓在与中国进行的铁矿石现货交易中,将有30%的金额改以人民币结算,2026年长期合同暂时仍以美元计价,若市场对中国人民币铁矿石指数接受度达标,将启动以人民币计价的长期合同谈判 [10] - 9月澳巴发运与到港回升,受季末冲量影响,预计10月发运下滑;上周到港量增加,预计后续回落;需求端日均铁水产量处于240万吨以上但连续3周下滑,钢材生产利润收窄,产量增长空间有限,短期或在240万吨左右震荡回落;钢厂节前补库力度加大,库存持续增长,预计节后回落至按需补库状态 [11] 行业要闻 - 10月16日,央行开展236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40%,当日6120亿元逆回购到期,单日净回笼3760亿元 [12] - 商务部表示将从释放政策效能、开展贸易促进、深化贸易合作等方面开展工作,包括落实外贸政策、加强服务保障、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加强政策储备等 [12] 数据概览 - 报告展示了青岛港主要铁矿石品种价格、高品矿与PB粉价差、低品矿与PB粉价差、铁矿石现货与1月合约基差、巴西与澳洲铁矿石发货量、45个港口铁矿石到货量、国内矿山产能利用率、主要港口铁矿石成交量、钢厂铁矿石库存可用天数、进口矿烧结粉矿库存、港口铁矿石库存与疏港量、样本钢厂不含税铁水成本、高炉开工率与炼铁产能利用率、电炉开工率与产能利用率、全国日均铁水产量、钢材五大品种表观消费量、钢材五大品种周产量、钢材五大品种钢厂库存等数据图表,数据均来源于Mysteel和建信期货研究发展部 [14][18][22]
建信期货铁矿石日评-20251016
建信期货· 2025-10-16 10:34
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类型为铁矿石日评 [1] - 报告日期为2025年10月16日 [2] - 研究员包括翟贺攀、聂嘉怡、冯泽仁 [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矿集团与必和必拓谈判传闻得到证实,市场情绪回落叠加近期宏观市场中美关税争端再次升级,铁矿石价格或将震荡偏弱运行,但整体预计仍在8月以来的震荡区间内波动,后续需密切关注下游需求的修复情况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与后市展望 - **行情回顾**:10月15日,铁矿石期货主力2601合约震荡下行,开盘震荡运行后有所回落,午后震荡运行,收报776.5元/吨,跌1.46% [7] - **现货市场动态与技术面走势**:10月15日,主要铁矿石外盘报价环比前一交易日持平,青岛港主要品位铁矿石价格较前一交易日下滑5元/吨;铁矿石2601合约日线KDJ指标死叉,日线MACD指标绿柱连续两个交易日有所放大 [9] - **后市展望**:消息面上,必和必拓自2025年第四季度起,在与中国进行的铁矿石现货交易中,将有30%的金额改以人民币结算,2026年长期合同暂时仍以美元计价;基本面上,9月澳巴发运与到港均有所回升,预计10月发运将下滑,上周到港量增加明显,后续将逐步回落;需求端,日均铁水产量处于240万吨以上但连续3周小幅下滑,钢材生产利润持续收窄,预计后续产量增长空间有限,短期将在240万吨左右震荡回落;库存方面,钢厂节前补库力度加大,节后将逐步回落,回到按需补库状态 [10][11] 行业要闻 - 中国9月CPI同比下降0.3%,预期降0.1%,前值降0.4%;9月PPI同比下降2.3%,预期降2.4%,前值降2.9%;9月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CPI环比上涨0.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PPI环比继续持平,同比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12] -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回应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言论,敦促美方尽快纠正错误做法,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协商解决有关问题 [12] 数据概览 - 报告展示了青岛港主要铁矿石品种价格、高品矿与PB粉价差、低品矿与PB粉价差、铁矿石现货与1月合约基差、巴西与澳洲铁矿石发货量、45个港口铁矿石到货量、国内矿山产能利用率、主要港口铁矿石成交量、钢厂铁矿石库存可用天数、进口矿烧结粉矿库存、港口铁矿石库存与疏港量、样本钢厂不含税铁水成本、高炉开工率与炼铁产能利用率、电炉开工率与产能利用率、全国日均铁水产量、钢材五大品种表观消费量、钢材五大品种周产量、钢材五大品种钢厂库存等数据图表,数据来源均为Mysteel和建信期货研究发展部 [14][18][22][24][26][29][34][38][43]
同意以人民币结算铁矿,澳大利亚服软了?
虎嗅· 2025-10-16 08:05
结算货币变动 - 澳大利亚同意使用人民币结算部分铁矿石交易 [1] - 中方突然叫停以美元计价的铁矿石进口 [1] 行业影响与后果 - 澳洲铁矿石货船因贸易变动无处可去 [1] - 澳洲铁矿石行业因贸易变动损失惨重 [1]
澳洲铁矿石用人民币结算,堪称里程碑事件:整个过程太低调,以至连西方都低估了其战略意义!
搜狐财经· 2025-10-14 22:41
协议核心与战略意义 - 必和必拓同意在铁矿石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此协议被视为改变全球大宗商品交易格局的里程碑事件[1] - 该协议表面是商业行为,实则是双方实力的较量,并对美元霸权构成直接挑战,因必和必拓近50%股权由美资控制[1] - 铁矿石作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工业大宗商品之一,其结算货币的改变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可能引发结构性松动[1][2] 市场背景与双方依存关系 - 中国每年进口铁矿石量超过12亿吨,占据全球铁矿石进口总量的绝大部分[1] - 必和必拓铁矿石业务的60%营收来自中国市场,近80%的出口份额流向中国,显示出对中国市场的高度依赖[1] 行业影响与潜在趋势 - 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已公开表示正在评估采用人民币结算的可行性[1] - 印度矿业公司主动与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洽谈合作,表明人民币结算的示范效应正在扩散[1] - 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员将开始习惯查看人民币汇率,标志着美元霸权基石正在被更换[2]
铁矿石:供给端扰动有所减弱 发运下滑 铁水高位略降 铁矿震荡偏强运行
金投网· 2025-10-14 11:03
现货价格 - 截至10月13日 日照港PB粉现货价格上涨6元至796元/吨 卡粉现货价格上涨1元至926元/吨 [1] 期货市场 - 铁矿主力2601合约收盘上涨9.5元或1.19%至804.5元/吨 远月2605合约收盘上涨6.5元或0.84%至781元/吨 1-5价差走强至23元 [2] - 新加坡交易所铁矿掉期价格上涨1.49美元或1.4%至107.85美元/吨 [2] 基差水平 - 最优交割品为PB粉 其仓单成本为844.7元/吨 [3] - 01合约PB粉基差为40.2元/吨 卡粉基差为46.1元/吨 巴混粉基差为45.7元/吨 金布巴基差为49.8元/吨 [3] 需求情况 - 截至10月9日 日均铁水产量为241.54万吨/日 环比减少0.27万吨/日 [4] - 高炉开工率为84.27% 环比下降0.02% 高炉炼铁产能利用率为90.55% 环比下降0.10% [4] - 钢厂盈利率为56.28% 环比下降0.43% 进口矿日耗为298.80万吨/日 环比减少0.47万吨/日 [4] 供给情况 - 截至10月6日当周 全球铁矿石发运量为3279万吨 周环比减少194.5万吨 [5] - 45港口到港量为2608.7万吨 周环比增加247.9万吨 [5] - 全国月度进口量为10522.5万吨 月环比增加60.2万吨 [5] 库存情况 - 45港铁矿石库存为14024.5万吨 环比增加24.22万吨 [6] - 45港日均疏港量为336.4万吨/日 环比下降2.77万吨/日 [6] - 钢厂进口矿库存为9736.39万吨 环比大幅增加426.96万吨 [6] 市场观点与展望 - 铁矿期货呈现震荡上涨走势 供应端全球发运量环比回落但到港量增加 预计后续到港均值将下降 [7] - 中方与必和必拓谈判取得阶段性成果 澳方同意人民币结算 供应担忧有所减弱 [7] - 需求端钢厂利润率小幅下滑 长假期间铁水产量高位回落 钢厂补库需求走弱 [7] - 行业展望认为钢价偏弱运行及供给端担忧和需求端弱势将限制铁矿在区间内波动 [7] - 策略上铁矿处于平衡偏紧格局 建议单边震荡偏多看待 区间参考780-850元 可逢低做多铁矿2601合约 套利推荐多铁矿空热卷 [7]
稀土卡工业、人民币撬霸权!中国发起精准反制,美方威胁加税100%
搜狐财经· 2025-10-14 00:50
中美政策博弈与市场影响 - 特朗普扬言若中方无重大让步,计划在11月1日对中国加征100%关税并禁止所有软件出口[2] - 中国近期反制措施包括推动澳大利亚铁矿石人民币结算和稀土管制升级,击中美国核心利益[4] - 当前市场行情与4月7日不同,中国处于主动布局状态,政策持续性更强,市场更偏向基本面驱动而非情绪驱动[10] 人民币国际化与大宗商品结算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铁矿石进口国,年进口量占全球70%以上,推动人民币结算旨在用实物需求撬动货币权力[6] - 大宗商品结算权是美元霸权的根基,人民币结算从石油、天然气试点延伸至铁矿石,将动摇美元霸权基础[4][6] - 当越来越多国家发现用人民币能直接买到急需大宗商品时,美元的结算比例会自然下降[6] 稀土产业的战略地位与管控 -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全球近90%的中重稀土加工产能集中在中国,是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及先进军工的核心原材料[6] - 中国对稀土的管制升级是精准管控,并非禁止出口,旨在防止技术和资源被用于针对中国的领域[8] - 美国若想实现稀土自主化,从开采到提纯需5-8年周期,成本将飙升3-5倍,短期内难以摆脱对中国依赖[8][18] 美国制造业复兴的挑战 - 美国面临劳动力成本高、产业链配套不完善、政策稳定性差等难题,过去15年押注美国再工业化的资本大多失败[16][18] - 在稀土领域,美国缺乏足够技术工人和完整提纯设备产业链,产业层面的差距使其难以在短期内建立可靠产能[18] 投资策略与市场波动 - 当前部分投资者在新能源、稀土板块已获得30%甚至翻倍收益,市场调整时止盈欲望较强,可能加剧短期波动[13][14] - 港股受国际资本影响更大,对中美关系和美联储政策敏感,短期波动可能大于A股,可考虑将部分港股切换至A股核心板块以降低外部情绪干扰[20] - 成熟投资者应在短期涨幅过大时适当止盈,在产业逻辑未变的深度调整时逢低加仓,投资最终比拼的是对产业优势的认知而非短期K线[22][23]
能源贸易风云突变!中俄合作提速,欧美关税加码后局势升温
搜狐财经· 2025-10-12 06:41
地缘政治与贸易政策演变 - 2024年5月14日美国将中国电动车关税提高至100%,并对半导体、关键矿产、光伏产品加征关税[5] - 欧盟于2024年夏季对中国电动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并加征临时税[13] - 2023年下半年中国对镓、锗出口实施许可管理,并对石墨出口加强管制[3] 全球能源贸易格局变化 - 2024年中国日均进口俄罗斯原油超过200万桶,占俄罗斯对外原油出口约40%[7] - 俄罗斯在能源贸易中大量使用人民币结算,2023年人民币在莫斯科交易所成交额已超过美元,并在2024年持续扩大[9] - 美国页岩油和液化天然气向欧洲出口,但面临运距长和成本高的问题,而亚洲市场价格相对稳定[11] 供应链重构与企业应对策略 - 中国企业通过东南亚等地区进行贸易中转以规避关税[5] - 中国电池和关键矿物供应在全球占比超过70%,据国际能源署2024年报告[5] - 中国企业加速海外布局,如比亚迪在泰国建厂、宁德时代在匈牙利建厂、光伏企业在中东落子[13] 关键产业竞争力分析 - 中国电动车在同等价位具备显著竞争优势,即使面临高关税订单依然持续[13] - 中国在电池、车机系统、充电网络领域形成一体化解决方案,并通过打包销售提升性价比[15] - 美国能源部评估认为,在石墨和稀土等关键材料领域存在短板,将拖慢相关项目进展[7] 国际贸易与资金流动趋势 - 2023年中俄贸易额突破2400亿美元,2024年维持高位,为俄罗斯提供稳定现金流[11] - 欧洲依赖中国产品维持经济节奏,导致资金和货物贸易向东方回流[11] - 中国炼化装置满负荷运行,成品油出口活动日益活跃[9]
重大,人民币结算国际铁矿,美元石油翻版?这场国运战中国赢了
搜狐财经· 2025-10-11 04:25
事件概述 - 中国在2025年国庆节前通知澳洲铁矿石巨头必和必拓,暂停所有以美元计价的铁矿石采购,包括已在海上的货船也原路返回 [1] - 恢复交易的条件是必须接受人民币结算 [3] - 此举被视为一场酝酿了二十年的定价权争夺战,而非简单的贸易摩擦 [4] 定价机制与历史背景 - 铁矿石贸易长期被普氏指数和美元结算垄断,使中国作为最大买家成为“价格接受者” [6] - 2009年力拓公司高管胡士泰案导致中国在铁矿石进口上损失超过7000亿元 [6] - 澳洲铁矿开采成本仅20多美元/吨,但卖给中国价格常年稳居100美元/吨以上,每吨净利超过100美元,而中国钢铁行业平均利润率仅为1.5% [4] 中国应对策略与市场整合 - 2022年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成立,整合全国钢企采购需求,将中国40%的铁矿石进口量统一谈判 [6] - 2025年前八个月,中国从澳洲进口铁矿石的比例已下降12个百分点 [8] - 必和必拓一年60%的铁矿石销售依赖中国市场,采购暂停使其面临生存危机 [11] 替代供应渠道多元化 - 巴西淡水河谷已开始用人民币结算铁矿石采购 [8] - 几内亚西芒杜铁矿(储量超50亿吨)预计2025年底投产,年产量将达1.2亿吨 [8] - 俄罗斯290亿吨高品位铁矿正通过同江铁路桥直运中国东北 [8] 人民币定价体系发展 - 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期货以人民币计价,成交量是新加坡市场的20多倍 [9] - 北京铁矿石交易中心推出的“北铁指数”正逐步挑战普氏指数的权威 [9] - 2020年中国宝武集团与全球三大矿山实现人民币跨境结算,区块链技术应用让交易效率提升70% [11] - 2025年9月,建龙集团与力拓完成约1.45亿元的铁矿石贸易人民币跨境结算,标志该模式进入常态化 [11] 人民币结算进展与影响 - 中俄铁矿石贸易中45%使用人民币结算,巴西淡水河谷对华人民币结算比例升至28%,南非库博矿业宣布“全人民币定价” [15] - 全球金属贸易中人民币结算占比从2020年的2.1%升至2025年第三季度的9.2% [15] - 人民币结算可为中国企业每年节省数十亿美元的汇兑成本,并为境外矿企形成“资源-产业-金融”的闭环 [13]
俄油锚定人民币,贸易转向亚洲市场,挑战美元霸权
搜狐财经· 2025-10-11 02:39
结算货币转变 - 俄罗斯石油商强制要求以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不再接受美元或卢比 [3][5] - 印度炼油厂因卢比在国际市场接受度低而面临结算困难,俄罗斯方面积压的卢比无法有效使用 [3][5] - 结算方式转向人民币后,交易流程变得复杂,涉及通过港币转换等环节,增加了手续费等成本 [7] 印度能源进口格局变化 - 印度对俄罗斯原油的进口依赖度显著下降,进口比例从近50%急剧缩减至16% [7] - 为替代俄罗斯原油,印度转而增加从尼日利亚和美国进口石油,但新油源价格更高且适用性可能较差 [7] - 印度此前因进口俄罗斯原油节省了约170亿美元,但能源来源转换导致成本大幅增加 [7] 市场与价格影响 - 结算货币的强制转变以及进口来源调整,直接导致印度国内油价出现显著上涨 [1][7] - 市场交易行为趋于谨慎,从之前大方的刷卡交易转变为小心谨慎的现金交易,并出现交易欺诈风险 [9] - 油价波动加剧,消费者和中小企业面临成本压力,并采取拼车、社区团购油票等方式应对 [1][9][16] 政策与行业应对 - 印度政府曾推动卢比国际化结算,但在能源贸易现实面前受挫 [7] - 企业为应对新结算体系,需灵活运用微信、支付宝、人民币离岸账户等多种金融工具 [9][11] - 存在转口贸易套利等规避监管的市场行为,增加了市场的复杂性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