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学影像
icon
搜索文档
2025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暨创新医疗峰会在苏州举行
苏州日报· 2025-06-22 07:37
行业动态 - 2025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暨创新医疗峰会在苏州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胡盛寿 中国科学院院士骆清铭 程和平 顾宁及苏州市领导出席开幕式 [1] - 苏州被定位为长三角生物医药创新枢纽 是创新产业集聚高地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成功样板和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研发前沿阵地 [1] - 大会鼓励青年学者展示才能和成果 致力于成为青年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舞台 [1] -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与苏州市计划在人才培养 技术研发 成果转化方面打造合作典范 [1] 会议内容 - 大会秉承"医工融合发展 创新引领未来"主题 聚焦生物医学工程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 [2] - 推进国产医疗器械自主创新为使命 已成功举行6届 [2] - 本届大会聚焦人工智能 智能医疗 智慧健康等前沿领域 [2] - 特别关注纳米医学 类器官与器官芯片 再生医学与干细胞治疗 医学影像 医疗机器人 医学生物制造 生命支持等关键方向 [2] - 设置院士主旨演讲 年度主题论坛 21个分会场 15个分论坛 [2] - 包含青年论文竞赛 创新项目路演 创新创业大赛等多元板块 [2] 活动亮点 - 开幕式举行2024-2025年度黄家驷生物医学工程奖颁奖仪式 [2] -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士证书颁发仪式同期举行 [2]
北水抄底、几何级增长可期!一脉阳光打造医疗资源不均“破局样本”
搜狐财经· 2025-06-11 17:43
公司概况与市场表现 - 国内医学影像龙头企业一脉阳光(02522 HK)迎来解禁后的首个交易日,核心高管自愿作出禁售承诺,成交额显著放量 [1] - 6月9日该股成交额放大至3 21亿港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约2 9亿港元,环比增长近十倍 [2] - 以中国投资(沪港通)、中国创赢(深港通)为代表的北水资金积极抄底 [2] - 董事长及两位执行董事承诺至12月31日不减持 [3] 商业模式与竞争优势 - 通过"共享模式"重新定义中国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发展路径,率先完成"影像中心社会化运营"的卡位 [1] - 截至2025年全国影像中心超百余家,服务覆盖500余家机构和16个省,日均新增2万-3万例标准化数据 [2] - 自主研发"一脉云"平台,累积清洗整理数千万例医学影像图像,建成中国境内单一机构数据体量最大、增速最快的医学影像数据库 [2] - 采用"CDH模式"(影像诊断+医生管理+医院合作)推动旗舰中心向"诊疗一体化平台"转型 [4] 技术合作与创新 - 与华为云签署全面合作协议,旗下影禾医脉发布全球首个全模态全流程医学影像基座大模型"影禾觅芽®" [3] - 与讯飞医疗、联仁健康、华西医院、天坛医院等在智慧医疗领域达成深度合作 [3] - 2025年4月控股子公司成功将"CT胸部病变标注数据"上架上海数据交易所,实现医疗数据资产化突破 [5] 财务表现与增长战略 - 2024年毛利率由35 8%上升至36 5%,得益于高毛利的差异化产品和服务 [5] - 四大核心增长路径:开发思维升级、旗舰中心转型、延续医院合作价值、海外市场渗透 [4] - 计划未来年增1000家合作伙伴,通过分层服务和钩子产品快速扩展用户 [5] - 官方目标未来3-5年内实现收入几何级提升 [7] 政策红利与社会价值 - 契合国家"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政策方向,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6] - 在江西新余构建三级医疗机构全覆盖共享网络,实现乡镇影像检查由市级专家实时诊断 [6] - "医学影像共享中心模式"已在江西、湖南、湖北等十余个省市落地实践 [7] - 6月9日以2950万元人民币完成对长沙众雅医学影像诊断有限公司100%股权收购 [7] 行业地位与未来展望 - 填补中国第三方医学影像市场空白,借鉴欧美模式并进行本土化创新 [2] - 有望从"专业技术服务商"跃迁为"数据资产运营商" [5] - 借助线下中心及数据资产构建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 [7] - 在医疗AI价值重估周期中,作为先行者将定义行业下一个黄金十年规则 [7]
深耕华中区域协同发展 一脉阳光拟2950万收购众雅诊断
财经网· 2025-06-10 12:36
收购交易 - 公司附属公司湖南一脉阳光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有限公司以2950万元收购长沙众雅医学影像诊断有限公司100%股权 [1] - 收购完成后众雅诊断将成为公司附属公司 旨在通过协同效应提升华中地区市场地位 [1] - 众雅诊断专注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早期筛查和诊断 已与湖南省内三甲医院建立长期合作 年服务患者量超过40,000人次 [2] 战略协同 - 公司将整合标准化产品至众雅诊断现有合作框架 实现零拓客成本承接收入利润 [2] - 计划提供医学影像数据基座大模型 与三甲医院开展研究合作扩大业务范围 [2] - 收购符合公司战略聚焦方向 包括深化公立医疗体系合作和影像大数据商业化应用 [3] 业务布局 - 公司采用"自有影像中心+合作伙伴赋能"双轨模式构建医学影像服务生态 [3] - 截至2024年末已运营106个影像中心 覆盖全国16个省级行政区 [3] - 包括9个旗舰型、25个区域共享型、55个专科医联体型和17个运营管理型影像中心 [3] 市场信心 - 公司董事长及两位执行董事承诺至2024年12月31日不减持股份 [4] - 此次收购是公司深耕区域市场的重要举措 预计将创造显著协同效应 [4]
一脉阳光(02522) - 自愿公告 收购眾雅诊断股权
2025-06-09 18:57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所產生或因依 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Jiangxi Rimag Group Co., Ltd. 江西一脈陽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2522) 自願公告 收購眾雅診斷股權 本公告由江西一脈陽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為「本 集團」)董事(「董事」)會(「董事會」)自願作出,以通知本公司股東(「股東」)及本 公司的潛在投資者有關本集團的最新業務發展。 董事會欣然宣佈,於2025年6月9日(交易時段後),本公司擁有55.0%權益的附屬 公司湖南一脈陽光醫學影像診斷中心有限公司(「湖南一脈」)(作為買方)、長沙市 眾雅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作為賣方,「賣方」)與長沙眾雅醫學影像診斷有限公 司(「眾雅診斷」)訂立股權轉讓協議(「股權轉讓協議」),據此,湖南一脈將向賣方 收購眾雅診斷的100.0%股權(「收購事項」),總代價為人民幣29,500,000元。 於本公告日期,湖南 ...
一脉阳光(02522):国内医学影像服务龙头,AI赋能深挖影像数据价值
国信证券· 2025-05-25 22: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4][9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一脉阳光是国内医学影像服务龙头,扩张步伐稳健,AI时代下打造智慧影像综合解决方案,正在打通数据变现和应用的通路,看好公司长期发展潜力 [4][9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财务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7.61亿元(-18.1%),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主要因国内宏观环境波动及医疗行业合规整顿影响业务开展,部分影像解决方案交付和新影像中心运营延迟至2025年 [1][9]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36.5%(+0.7pp),主要因提供更多高毛利差异化影像解决方案和一脉云服务,同时加强成本管控;管理、销售、财务、研发费用率均有所增长,净利率为-3.3% [1][11] - 2024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0.13亿,同比下滑明显,主要因医疗行业政策强监管,下游医疗机构付款延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增长 [15] 行业发展情况 - 中国医学影像服务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1474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709亿元,CAGR为12.9%,预计2030年将达到6615亿元,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市场规模预期到2030年将达186亿元,CAGR超30%,但目前国内渗透率仅约1%,成长潜力大 [2][35][37] - 美国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市场有三十余年历史,已建立超6000家中心,一千亿美金的影像市场中40 - 50%由第三方影像中心贡献 [2][42] 公司业务布局 - 截至2024年末,一脉阳光已运营106个影像中心,覆盖全国16个省,是中国唯一为医学影像产业链提供全面服务及价值的平台运营商,形成“医学影像中心服务+影像解决方案服务+一脉云服务”业务体系 [3][20][26] - 公司通过四类影像中心提供服务,区域共享型和旗舰型中心贡献主要收入,计划构建多层次、全周期医学影像生态服务体系,提供轻量化影像服务包 [3][56][63] - 2024年公司组建海外事业部,开启国际化业务元年,与香港上市公司医思健康合资设立一脉医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3][68] 公司技术布局 - 2015年开始研发一脉云平台,2024年参股孵化的影禾医脉发布全球首个全模态全流程医学影像基座大模型,2025年“CT胸部病变标注数据”通过上海数据交易所合规审核并上架 [3][75][77]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7年营收9.97/12.27/14.77亿元,同比增长31.1%/23.1%/20.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9/0.81/1.1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65.3%/39.5% [4][82][85] 估值与投资建议 - 综合绝对估值(21.06 - 24.93港币)和相对估值(20.45 - 26.30港币),取中间值,公司一年期目标价为20.76 - 25.62港币,相较当前股价18.86港币(25 - 05 - 22)有10.1 - 35.8%溢价空间 [4][89][93]
开立医疗副总裁陈刚: “设备+AI”战略驱动创新 多维布局谋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5-05-19 04:35
公司战略与产品布局 - 公司依托"设备+AI"核心战略,通过高强度研发投入实现多产品线技术突破,多款搭载AI的高端医疗设备陆续上市 [1] - 产品覆盖超声医学影像、消化与呼吸内镜、微创外科产品以及心血管介入产品四大板块 [1] - 外科产品成为新增长点,技术迭代从多镜联合升级至4K荧光 [2] - 心血管介入领域作为唯一参与制定血管内超声通用技术标准的企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2] 政策机遇与市场表现 - 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2027年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 [1] - 公司在四川、石家庄等地中标高端设备订单超百台,短期市场份额提升显著 [1] - 集采项目单次采购量达数百台,部分项目单笔高端设备中标量创历史新高 [2] - "设备更新"政策下价格降幅低于药品和耗材,通过以价换量实现销售总额稳步增长,利润影响可控 [2] 研发与技术创新 - 深化AI与医疗设备融合,拓展医学影像AI和大语言模型应用 [1]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内镜产品品质,消化内镜领域作为国内第一品牌将充分把握政策机遇 [2] - 耗材研发取得进展,新产品将陆续推向市场 [2] 海外市场拓展 - 海外市场凭借三维推进策略实现稳健增长 [1] - 公司目标通过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持续向全球领先品牌迈进 [1]
股市必读:祥生医疗(688358)4月30日董秘有最新回复
搜狐财经· 2025-05-06 05:39
交易数据 - 截至2025年4月30日收盘,祥生医疗报收于28.78元,上涨2.53%,换手率0.98%,成交量1.09万手,成交额3142.8万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6.25万元,占总成交额2.43%;游资资金净流出49.76万元,占总成交额1.58%;散户资金净流入126.01万元,占总成交额4.01% [2] AI技术布局 - 公司深度布局超声智能技术生态,已在乳腺疾病、颈动脉、甲状腺、产科、肝脏、心脏等领域的AI辅助诊断软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2] - 未来将持续推动AI技术落地,加速超声医学影像诊疗一体化智能化发展 [2]
【联影医疗(688271.SH)】25Q1恢复增长,海外业务持续拓展——2024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点评(王明瑞/吴佳青)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5-05 21:53
公司业绩表现 - 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3亿元 同比减少9.7% 归母净利润12.62亿元 同比减少36.1% 扣非归母净利润10.10亿元 同比减少39.3% [3] - 25Q1营业收入24.78亿元 同比增长5.4% 归母净利润3.70亿元 同比增长1.87% 扣非归母净利润3.79亿元 同比增长26.1% 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3] 业务分项表现 - 24年设备收入84.40亿元 同比减少14.93% 其中CT业务线30.48亿元(同比-25.03%) MR业务线31.92亿元(同比-2.66%) MI业务线12.99亿元(同比-16.31%) XR业务线5.87亿元(同比-22.80%) RT业务线3.19亿元(同比+18.05%) [4] - 维保服务收入13.56亿元 同比增长26.80% 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4] 研发与国际业务 - 24年研发投入22.61亿元 占收入比重达21.95% 推出uLinacHalosTx精准放疗系统 uMR Max 3.0T磁共振 uAngio AVIVA智能悬吊DSA等战略新品 [5] - 境外收入22.20亿元 同比增长33.81% 收入占比提升至22.46% 通过中高端产品布局全球市场 [5] 行业影响因素 - 国内设备更新政策落地节奏影响导致设备销售收入下滑 [4] - 公司产品性能国际领先 正在构建全球营销网络和售后体系 有望引领医学影像设备创新 [5]
联影医疗(688271):25Q1恢复增长 海外业务持续拓展
新浪财经· 2025-05-04 08:32
公司业绩 - 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3亿元,同比减少9.7%,归母净利润12.62亿元,同比减少36.1%,扣非归母净利润10.10亿元,同比减少39.3% [1] - 25Q1实现营业收入24.78亿元,同比增长5.4%,归母净利润3.70亿元,同比增长1.87%,扣非归母净利润3.79亿元,同比增长26.1% [1] 业务表现 - 24年设备收入84.40亿元,同比减少14.93%,其中CT业务线30.48亿元(同比减少25.03%),MR业务线31.92亿元(同比减少2.66%),MI业务线12.99亿元(同比减少16.31%),XR业务线5.87亿元(同比减少22.80%),RT业务线3.19亿元(同比增长18.05%) [2] - 24年维修服务收入13.56亿元,同比增长26.80% [2] 研发与国际业务 - 24年研发投入22.61亿元,占收入比重21.95%,推出uLinacHalosTx精准放疗系统、uMR Max新一代3.0T磁共振、uAngio AVIVA智能悬吊DSA等新品 [3] - 24年境外收入22.20亿元,同比增长33.81%,收入占比22.46% [3] 行业与市场 - 国内设备更新政策落地节奏影响设备销售 [2] - 公司以中高端产品开路,高举高打拓宽国际化市场,未来有望引领全球医学影像设备创新浪潮 [3]
联影医疗的至暗与转机
华尔街见闻· 2025-05-04 07:32
医学影像设备行业价格战升级 - 福建影像设备集采总金额超4亿元 万东医疗以1.18亿元中标43台设备[2] - 万东医疗1.5T MR中标价仅200万元 较此前价格下滑近40%[3] - 行业价格战对联影医疗形成压力 其未参与此次竞标[4][5] 联影医疗业绩表现 - 2024年收入103亿元(同比-9.73%) 归母净利润12.62亿元(同比-37.21%)[5] - 2025Q1收入24.78亿元(同比+5.42%) 归母净利润3.7亿元(同比+1.87%)[6] - CT收入30.48亿元(同比-25%) MR与CT合计贡献超70%收入[8][9] CT市场竞争态势 - 赛诺威盛CT价格从305万元降至180万元 降幅达41%[11][12][13] - 联影医疗CT平均出厂价218万元 同比仅下滑3%[14] - 需求饱和与价格战导致CT市场"双杀"局面[10][14] MR市场格局与趋势 - 中国每百万人MR保有量12.4台 仅为美国1/6 基层医院配置率<20%[15][16] - 1.5T MR价格战白热化 万东医疗200万元中标价较2024年均价腰斩[19] - 3.0T MR市场迎来新竞争者 万东医疗首次以600万元中标[20][21] - 联影医疗在5.0T MR市场保持独家优势[22][23] 行业复苏与国际化布局 - 2024年12月医疗设备采购规模253亿元(同比+49%) 2025年1月达169亿元(同比+40%)[27] - 联影医疗境外收入22.2亿元(同比+30%) 覆盖美日欧等市场[31] - 计划2025-2027年在东南亚、拉美建厂 MR核心部件100%自主研发[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