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研共创
icon
搜索文档
医研共创赋能科学传播,绽妍如何成为皮肤科医生临床选择TOP3?
行业背景 - 科学传播已成为美妆品牌发展的关键要素 消费者对护肤知识渴求增长 对产品功效与安全性关注度提升[1] - 当前美妆品牌科学传播现状参差不齐 科技叙事能力陷入瓶颈 市场充斥同质化功效表达内容 导致沟通创新力不足和转化效率大打折扣[1] 公司定位与发展 - 公司自2015年开启皮肤学级护肤领域征程 专注于皮肤屏障修护 秉持"专注皮肤问题 专研屏障修护"核心定位[2] - 创始团队拥有近30年医药背景 品牌自带"医研基因" 以生物制药科研思维和投入力度进行研发 遵循"药品级严谨"标准[2] - 提出"先健康 再美丽"核心主张 将肌肤健康放在首位[2] - 产品覆盖全国1400+家医院 15000+OTC药房 6400+线下连锁美妆店 累计为1200万+消费者提供解决方案[9] 市场认可与专业地位 - 位列皮肤科医生临床选择TOP3 彰显在皮肤学级护肤领域极高的专业地位与市场认可度[4] - 成为中国重组贻贝粘蛋白护肤品领导者(按2024年销售额计)[34] 研发与产品创新 - 携手皮肤专家全链路参与产品开发 与沈阳药科大学 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化妆品评价中心等知名机构深度合作[12] - 独创三原力模型为皮肤屏障修护提供全新理论框架 构建多维蛋白修护体系[28] - 核心成分重组贻贝粘蛋白通过基因工程技术量产 保留天然黏附性能 实现95%高纯度和5.81%高多巴含量(远超医用行业标准19倍)[34] - 累计获得10项重组贻贝粘蛋白相关发明专利 发表近30篇相关学术论文[34] 科学传播与学术建设 - 深耕医院合作与学术建设 构建医研共创闭环 产品持续覆盖更多医疗机构[10] - 积极参与全国区域性皮肤大会如CDA CSD大会 与皮肤专家分享学术成果[10] - 联合发布多项行业报告与指南包括《2022皮肤屏障白皮书》《项目术后科学修护指南》《特殊美容项目蓝宝书》[24] - 打造自有科学传播IP:妍之有理 敏肌妍究所和皮肤有话说 通过多种形式传递科学护肤知识[27] 产品案例与临床验证 - 针对医美术后肌肤问题研发速修精华 采用重组贻贝粘蛋白与重组胶原蛋白复合物为核心 四重蛋白协同作用修护更快更好[12] - 产品经过国内多家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 并联合医生临床验证 能快速舒缓肌肤不适 修护受损屏障[18] - 相关研究成果在权威学术期刊发表 印证产品科学性[30][32]
深度 | 美妆如何攻克医美渠道“高墙”?
FBeauty未来迹· 2025-07-07 21:32
医美渠道竞争格局 - 目前已有超20家美妆企业开启"医美+生美"的双美布局模式,医美渠道竞争日益激烈化[2] - 中国合规专科医美机构数量为18584家(不含公立机构及民营综合),主要分布在华南珠三角、华东长三角、西南成都重庆区域[6][7] - 医美机构分为三类:公立医院(高端手术类)、大型连锁民营医院(服务种类齐全)、中小型民营医院及诊所(轻医美为主)[5] 美妆企业医美渠道布局现状 - 华熙生物医美机构覆盖数量达7000家,巨子生物进入约1700家公立医院和3000家私立机构[8] - 贝泰妮旗下瑷科缦覆盖600余家医美院线,创尔生物创福康进入1000多家公立医院和2700多家私立医院[8] - 国际品牌如修丽可已扩张至近1100家医美渠道,雅诗兰黛海蓝之谜进入高端医美院线[10] 双美融合趋势 - 生活美容与医学美容融合是大势所趋,反映消费者对更科学、更有效护肤方案的追求[7] - 多家品牌开设融合服务诊所,如修丽可SKINLAB全球旗舰店、至本澄穆医疗美容诊所、优时颜UNISKIN MED旗舰中心等[13][14] - 线上平台如新氧已按双美融合趋势对产品进行分类,推出自研护肤品牌轻漾[22] 医美渠道关键成功要素 - 产品需具备合规性和实际功效,拥有临床数据及文献支持[20] - 需建立专业信任链,通过医研共创树立专业形象[16][26] - 需满足消费者三方面需求:效果协同、专业医疗背书、全周期管理解决方案[18] 行业挑战与机遇 - 美妆品牌面临专业化属性建立、技术储备、渠道资源承接等挑战[24] - 医美企业布局生美领域存在品牌认知局限、渠道管理挑战、研发周期长等问题[22] - 未来机遇在于轻医美后市场、妆械联合、下沉市场专业平权、AI个性化定制等方向[27] 未来竞争方向 - 竞争将从蓝海步入红海,关键在于技术研发和医研共创构建的专业壁垒[29] - 需聚焦"专业信任重构"与"服务场景延伸",真正赋能医疗场景[26][27] - 赢家需将"专业信任"深植渠道,用"真实临床价值"赢得背书,回归医疗本质[30]
肌肤屏障修护,迎来“重组功能蛋白时间”
FBeauty未来迹· 2025-07-04 19:14
功能蛋白行业发展趋势 - 重组胶原蛋白市场爆发推动功能蛋白领域进入更深层次、更广维度的开发阶段,美妆功能蛋白科研与市场全面爆发的前夜已来临 [1] - 行业正经历从原料到产品的全方位突破,合成生物学技术驱动大分子蛋白、小分子多肽等核心成分研发 [4] 绽妍生物科研战略与成果 - 公司发布多维重组蛋白修护体系,以十年临床观察为基础提出"三原力模型"(耐受力、修复力、还原力),重构皮肤屏障健康 [2][9][11] - 在重组贻贝粘蛋白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多巴含量达5 81%(超行业标准19倍)、纯度95%,国内率先规模化生产并获10项专利 [16][17] - 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实现高温稳定三螺旋结构突破,在湿热/辐照灭菌下保持稳定性,技术从跟随者进阶为领跑者 [23] 市场需求与产品布局 - 修护类产品全网声量近2000万(同比+33 81%),52%消费者为敏感肌修护重度用户,医美术后等新场景进一步放大需求 [7] - 公司开发皮肤疾病辅助治疗、修护、修护+三大产品矩阵,核心单品「绽妍速修精华」整合重组贻贝粘蛋白等4种自研成分,覆盖急救修护场景 [25][27][28] 医研共创体系构建 - 拥有德诺海思、英普博集两大基因工程基地及5大实验室,研发团队近100人,实现核心成分全链路自研 [30] - 累计发表30篇论文、获40余张医疗器械注册证、123项专利,与1200家医院合作并积累2000+临床案例 [31] - 重组贻贝粘蛋白产品获沙利文"中国销售额领导者(2024)"认证,连续三年全网口碑第一 [19][21]
复兴上海家化,林小海行不行?
搜狐财经· 2025-07-03 16:34
公司概况 - 上海家化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日化企业之一,拥有六神、佰草集、美加净、玉泽等国民品牌 [1] - 近年来在国际品牌(宝洁、欧莱雅)和新兴国货(珀莱雅、薇诺娜)的双重夹击下增长乏力 [1] - 2024年6月迎来新任CEO林小海,其曾在宝洁工作超25年,负责过SK-II、Olay等品牌的运营 [1][3] 改革措施 品牌聚焦 - 砍掉边缘业务,逐步淘汰销量低迷的子品牌,集中资源扶持六神、佰草集、玉泽、启初等主力品牌 [4] - 推动佰草集升级,推出抗衰系列"太极丹",对标国际大牌 [4] - 借势"皮肤学级护肤"风口,加大玉泽的医研背书和线上营销 [4] 渠道优化 - 关闭低效门店,缩减CS渠道,优化百货专柜效率 [4] - 强化抖音、小红书等内容电商布局,2025年线上营收占比逼近50%+ [4] - 搭建会员体系,提升复购率 [5] 组织变革 - 引入多位有宝洁、欧莱雅背景的高管,强化市场化运营能力 [6] - 推动供应链数字化管理,降低库存压力 [7]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营收56.79亿元,同比下滑13.93%,亏损8.33亿元,同比下滑266.60% [8] - 2025年Q1营收下滑10%至17.04亿元,但利润回正到2.17亿元,同比下滑15.25%,扭亏为盈 [10] 未来战略 高端化攻坚 - 明确将佰草集"太极丹"系列作为战略级产品,目标3年内实现高端线占比超30% [10] - 计划联合法国实验室开发"东方草本+科技抗衰"新品 [10] 数字化深化 - 投入5亿元建设AI研发中心,重点突破个性化护肤方案 [10] - 2026年实现全渠道数据中台贯通 [10] 年轻化突围 - 六神将推出"国潮联名限量款",签约Z世代代言人 [10] - 美加净启动品牌重塑,定位"轻医美级护肤" [10] 行业研判 - 预判2026年功效护肤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医研共创"将成为行业标配 [13] - 国际品牌在高端市场具有优势,国货品牌需建立"科技+文化"双壁垒 [13] - 面临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和线上获客成本突破营收15%警戒线的挑战 [13] 业绩目标 - 2025全年目标:营收突破95亿元(同比+12%),净利润率提升至8% [15] - 分品牌目标:玉泽冲击25亿营收(占26%),佰草集18亿营收(高端系列占40%),六神稳住30亿基本盘 [15] 渠道变革 线下 - 试点"智慧美妆店"新模式,融合AR试妆、皮肤检测 [15] - 收缩传统CS渠道,聚焦50个核心城市高端商圈 [15] 线上 - 抖音渠道目标GMV翻倍至20亿 [15] - 视频号直播将作为新增长点重点 [15] 发展展望 - 公司正从"防守型改革"转向"进攻型发展",透露正洽谈跨境并购机会 [17] - 未来18个月将是验证林小海改革成效的关键期 [17]
林小海上任一周年,百年家化“基因觉醒”
FBeauty未来迹· 2025-06-27 20:31
公司转型与战略调整 - 上海家化正处于深度转型节点,面临品牌老化、渠道错配、线上竞争力不足等挑战,需重新激活品牌与组织动能[2] - 公司进行自上而下的组织重构与战略再定位,董事长林小海自评过去12个月表现"基本达到期望值"[2][6] - 组织优化措施包括:事业部换帅、引进高管、提升人效、优化冗余岗位,释放成本提升效率[8] - 线下渠道整合取得成效,商品周转时间从300天缩短至89天,一季度同店销售恢复双位数增长[8] - 对亏损的英国子公司汤美星进行减值处理,清理历史包袱[8] 电商与营销表现 - 618期间玉泽品牌销售同比增长超20%,六神增长逾30%,佰草集等品牌增长30%-50%[9] - 佰草集专场日订单量最高达18万单,24小时完成发货,退货率控制在10%以内[9] - 2023年双11期间GMV同比增长17%,被视为改革后的首个显著回报[9] - 电商增长得益于精准的头图标题匹配、直播效率提升和客服响应能力改善[9] 战略框架与改革逻辑 - 公司从"大而全"转向"小团队作战",建立"品牌-电商-内容"合一结构[10] - 明确"优先核心"战略,优化SKU数,集中资源做强重点商品与渠道[10] - 持续压缩中后台冗余功能,将节省资源投入风口方向[10] - 数字化层面加速线上转型,提升电商基础能力和数据精准解析能力[9] 品牌梯队与产品创新 - 品牌分为三个梯队:六神和玉泽为第一梯队,佰草集和美加净为第二梯队,高夫等为第三梯队[15] - 六神推出驱蚊蛋和香氛沐浴露拓展户外场景,玉泽升级第二代屏障修护系列[15] - 高夫重新定位18-25岁年轻男性,推出控油祛痘系列[25] - 启初以青蒿成分为核心推出婴童干敏红护理产品,客单价明显提升[25] 研发投入与医研共创 -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1.12%,是唯一加大投资的中后台部门[19] - 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合作成立"青蒿及中国特色植物"皮肤健康联合实验室[20] - 成立"上海家化创新中心-合成生物",押注中国特色植物与合成生物技术[20] - 与瑞金医院等三甲医院深化合作,提升产品研发数量、质量和速度[21] 未来战略方向 - 公司进入"价值兑现期",将深化"四个聚焦"战略:核心品牌、品牌建设、线上、效率[13][15] - 目标是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实现营收双位数增长与利润转正[16] - 持续加大线上投入,在电商渠道形成稳定增长[15] - 提升人效同时探索便利店、社区团购等轻资产模式[15]
2024年中国化妆品年鉴509页
搜狐财经· 2025-06-06 19:30
政策监管趋势 - 2024年国家药监局等部门出台化妆品监管政策超30项,重点聚焦原料安全管控和功效宣称规范化[1] - 新增壬二酸、非那西丁等禁用成分检测方法,严打非法添加行为(如祛痘产品检出抗生素、美白产品含激素)[1] - 上海、浙江等地出台广告合规指引,禁止普通化妆品宣称"敏感肌适用"等特殊功效[2] - 广州、上海推行企业质量分级管理和信用评价,某企业因使用禁用原料"他克莫司"被吊销生产许可证[2] - 全年432批次产品被通报不合格,护肤类(57%)、染发类(19%)问题突出[2] 市场格局变化 - 2024年行业总规模7746亿元(同比-2.83%),线上渠道占比52.35%,抖音份额升至19.8%[3] - 国货品牌份额达63.2%,连续两年超越外资,珀莱雅、韩束、可复美等增速领跑[4] - 护肤(64.5%)、彩妆(15.7%)品类下滑,洗护发(+4.1%)、身体护理(+3.9%)、香水(+2.6%)逆势增长[5] - 60.2%的热销产品主打2项以上复合功效(如"修护+抗老")[5] 消费者行为演变 - 52%消费者因缺乏防晒知识选购失误,48%不知如何判断产品合规性[6] - 25-34岁人群成为"科学传播"主力,更信赖皮肤科医生和专业测评[6] - 67%消费者接受含专利成分的防晒产品价格高出30%[7] - 轻旅游场景催热次抛产品,品牌结合"躺晒"主题打造场景化体验[7] 技术创新方向 - 生物合成原料爆发,角鲨烷、胶原蛋白等成分实现绿色生产,君合盟等企业获亿元融资[8] - AI技术应用:珀莱雅用AI预测成分功效缩短开发周期,抖音AI试妆工具提升转化率[9] - 欧莱雅、资生堂推广可回收包装材料,循环经济模式逐步落地[9] 科学传播实践 - 珀莱雅通过"无限空间"快闪店互动实验解释"早C晚A"机理[10] - 巨子生物公开胶原蛋白原料类型与含量,贝泰妮联合医院发布《敏感性皮肤诊疗指南》[10] - 皮肤科医生通过CSD学术年会、科普直播推动"医研共创"产品落地[11] 未来发展趋势 - 2025年监管将深化安全评估和不良反应监测体系[11] - 生物合成原料、AI个性化定制、功效可视化技术成为竞争核心[11] - 东盟市场成为国货出海新目标,"成分透明+科学背书"品牌更具优势[11]
电商运营:2024年中国化妆品年鉴
搜狐财经· 2025-06-03 21:02
行业概况 - 2024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受经济环境影响略有下滑,呈现结构性调整特征 [1] - 政策层面加强原料管控与科学传播规范,《化妆品检查管理办法》等政策推动行业合规化发展 [1] - 消费者需求向功效化、精细化倾斜,敏感肌护理、抗衰老、美白祛斑等品类增长显著,防脱类产品同比下滑35.6% [1] 市场竞争格局 - 本土品牌表现亮眼,珀莱雅、可复美、薇诺娜等通过技术研发与全渠道营销跻身主流 [1] - 线上渠道成为核心战场,抖音、淘天贡献主要销售额,直播带货与达人合作模式重塑消费链路 [1] - 精华/精华油市场规模达1148.29亿元(+13.61%),成为护肤类第一大品类,男士护肤增速达36% [1] 供应链与创新 - 原料创新与"医研共创"模式成为焦点,巨子生物、贝泰妮等企业通过专利成分与临床合作提升产品力 [2] - 行业加速绿色转型,可持续包装与低碳生产获政策支持 [2] - 国际品牌在高端市场维持优势,但面临本土高端线的竞争压力 [2] 未来趋势 - 科学传播、生物科技、智能化与全球化将成为行业增长关键 [2] - AI、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应用重塑化妆品行业各个环节,从产品研发到市场营销 [14] - 医研共创模式成熟,促进护肤品领域创新,特别是在敏感肌肤护理、抗衰老等专业领域 [14] 品类表现 - 洁面、面膜等基础品类受消费降级影响规模收缩 [1] - 护肤类目中以精华/精华油增长最为显著,面霜/乳液、眼部护理等品类保持稳定 [28] - 彩妆香水类目中,面部彩妆、唇部彩妆、眼部彩妆等细分市场表现突出 [28] 渠道分析 - 天猫+淘宝、抖音等线上渠道成为主要销售战场 [29] - CS渠道(化妆品专营店)仍有一定市场份额,但面临线上渠道的竞争压力 [29] - 拼多多渠道增长迅速,成为下沉市场的重要销售渠道 [29] 消费者调研 - 面膜、精华、防晒等品类消费者调研显示,功效和成分成为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 [29] - 银发美妆、敏感肌、男士护肤等细分市场需求增长显著 [29] - 消费者对个性化、定制化产品需求增加,轻医美普及带动围治疗期护肤品选择 [16] 新质生产力与创新 - 新质生产力驱动行业高速发展,案例包括AI预测流行趋势、VR/AR提供沉浸式购物体验 [30] - 创新原料备案数逐年增长,2024年化妆品行业创新原料案例分析显示技术突破显著 [31] - 本土品牌在ESG实践方面取得进展,可持续包装与低碳生产成为行业焦点 [31] 出海战略 - 化妆品出海整体态势积极,东盟成为国货化妆品出海新目的地 [31] - 主要目的国的出口情况显示,东南亚、中东等市场增长潜力大 [31] - 2025年中国化妆品出海5大趋势包括科学传播、生物科技等方向的全球化布局 [31]
上美股份:投资价值分析报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从单品牌单平台向多品牌全渠道集团化蜕变-20250603
光大证券· 2025-06-03 16: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上美股份“买入”评级,目标价 86 港元 [4][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美股份是品类全面的多品牌化妆品集团,抓住抖音平台机遇,2023 - 2024 年业绩高速增长,未来韩束主品牌提质增长,一页等小品牌构建多条增长曲线 [2][4] - 化妆品行业增长和竞争并存,下沉市场、细分赛道蕴藏机遇,国产品牌凭借线上渠道突围,抖音成为弯道超车的重要平台 [3] - 预测公司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6/13.8/17.4 亿元,结合绝对和相对估值结果,给予目标价 86 港元 [4][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介绍 - 基本情况:上美股份前身 2004 年成立,2015 年更名,2022 年港股上市,旗下有韩束等多品牌,2024 年营收 67.93 亿元,归母净利润 7.81 亿元 [23] - 股权结构:控股股东吕义雄直接持股 37.06%,合计控制 82.57%股份,红印投资等为员工持股平台 [32] - 业务分析:2019 - 2024 年业绩波动,2023 年以来重启增长,主要得益于韩束和一页品牌,线上渠道增长迅猛,线下渠道萎缩 [33][35][40] - 财务分析:2023 年开始收入重回增长,毛利率和归母净利率提升,费用率有变化,与同业比较业绩增速领先,盈利能力位于中游 [43][56] 化妆品行业 - 行业增速:2020 年开始行业增速波动,2024 年规模 5371.9 亿元,同比下降 2.0%,细分品类中彩妆和婴幼儿护理表现较好,线上渠道重要性提升 [72] - 竞争格局:国产品牌凭借线上渠道突围,份额提升,消费者更注重产品成分和功效,线上平台格局分化,抖音成为弯道超车的重要平台 [78][83] 公司增长亮点分析 - 主品牌韩束:定位大众+科学抗衰,目标客户群广泛,通过推新品、延伸品类、拓展多电商平台拉动增长,渠道优化提升利润率 [4][91] - 一页:定位婴童功效护肤品牌,医研共创,知名育儿专家背书,渠道分布均衡,2023 - 2024 年收入高速增长 [110][116][117] - 潜力品牌:正在孵化或培育安敏优等品牌,推出极方品牌,筹备 NAN beauty 彩妆品牌 [122][126]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关键假设与盈利预测:预计 2025 - 2027 年韩束品牌收入分别增长 20%/18%/17%,一页品牌分别增长 125%/60%/15%,其他品牌有不同表现,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将增长 [127][130] - 相对估值:选取可比公司进行估值比较,给予公司 2025 年目标估值 30 倍 PE,对应股价 86.91 港元 [132] - 绝对估值:采用 FCFF 估值法,测算公司每股价值为 84.99 港元 [135]
从医研共创到全球“登顶”:解码理肤泉的皮肤学突围战
FBeauty未来迹· 2025-05-22 19:09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中国美妆市场掀起"科学热浪","医研共创"从行业共识演变为科研竞赛,品牌需在技术迭代与同质化突围中构建独特叙事体系 [2] - 理肤泉作为皮肤学级科学护肤标杆,引领欧莱雅集团皮肤科学美容事业部销售额首破70亿欧元(约合546亿元人民币),跻身全球第三大全渠道护肤品牌及全球皮肤学专家NO1推荐品牌 [2] - 2024年理肤泉中国电商销售额超23亿元,同比增长12%,B5修护霜、B5面膜PRO及大哥大400防晒等大单品回购率突出 [15] 品牌历史与科研基因 - 品牌起源可追溯至14世纪法国理肤泉温泉水,1897年获法国官方认证修护功效,1945年起水疗项目纳入法国公共卫生保健 [7][9] - 1975年药剂师创立品牌时确立"安全、专业、卓效"核心理念,1987年率先推出抗UVA防晒技术,2011年同步学术界启动皮肤微生态研究 [9][10] - 累计提交180份学术文献,近年推出麦色净™技术的美白精华Melan B3及麦色滤400防晒等突破性产品 [10][12] 中国市场本土化战略 - 2001年进入中国后长期担任科学护肤启蒙者角色,现为品牌全球第三大市场,构建30+场医学大会参与、20+项人群试验、90+篇期刊发表的医研体系 [15][19] - 联合华山医院等机构共建实验室,推出中国定制产品如超级B5精华和B5特护防晒,实现"防护+修护"双效设计 [21][23] - "蓝丝带"项目通过科普小程序、爱心大巴巡展及CSCO合作覆盖200+肿瘤患者,强化专业实力与社会价值联动 [24][26] 产品矩阵与消费者洞察 - 形成FIX ME(修护)、PROTECT ME(防护)、BETTER ME(进阶护理)三大产品矩阵,精准匹配中国消费者精细化需求 [28] - 把握成分透明化、功效细分化(如美白分去黄/去暗沉)、理性消费(重性价比轻营销)三大趋势,强化"高质价比"优势 [29][31] - 新总经理何心怡凭借薇姿运营经验引入DERCOS头皮护理系列成功案例,计划深化皮肤科学资源整合 [32][33] 品牌价值观与行业启示 - 50年发展印证"解决社会问题"的商业本质,通过皮肤癌早筛Save your skin等项目延伸医学人文关怀 [13][37] - 以"市场需求锚定-科研转化攻坚-患者教育闭环"专业价值链构建穿越周期的韧性,形成"妙术仁心好医师"差异化人设 [14][28] - 坚持"有一说一"科学传播原则,采用真实用户案例与测评强化信任,拒绝概念营销 [31][37]
屏障修护“开拓者”适乐肤,如何打造医研共创标杆IP?
FBeauty未来迹· 2025-05-21 22:03
皮肤屏障修护市场概况 - 2024年1-8月修护产品备案总数达4159件,同比增长58%,接近2023年全年总量,其中4月备案数增长率超177% [2] - 皮肤屏障修护从细分概念演变为全场景刚需,成为敏感肌、医美术后及日常皮肤问题解决方案的核心 [2] - 行业供应端看涨,品牌纷纷推出新产品抢占市场份额 [2] 适乐肤品牌战略与贡献 - 品牌定位"屏障先行 好肌肤 适乐肤",专研修护驱动品牌价值,在中国市场6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 [2][3] - 首创"皮肤屏障案例大赛"解决行业痛点:消费者过度依赖药物且护理不规范,医生联合润肤剂治疗缺乏标准化 [5][6] - 大赛累计吸引超800名皮肤学专家参与,提交1011份真实案例,覆盖20余类皮肤问题 [6] 案例大赛的创新与行业影响 - 构建"学术+情感+实践"三位一体体系:2021年推出医生纪录片《医者无悔》,2022年征集近200份患者故事 [7] - 2024年新增"成人+青少年及儿童"双赛道,针对儿童皮肤厚度仅为成人1/3等生理特征差异化设计 [8] - 推动临床科研创新、诊疗规范化及产学研合作,成为治疗药物与润肤剂协同的行业范例 [12][14] 适乐肤技术壁垒与产品矩阵 - 采用三重原生神经酰胺配方(Ceramide 1,3,6-II)与MVE渐层缓释技术,实现48小时持续水润 [14][15] - 核心成分神经酰胺AP/NP/EOP被纳入2023版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全球推出70余种修护产品 [17] - 2024年推出5款新品,包括倍润修护身体乳和水杨酸+神经酰胺组合的油痘肌全链路方案 [17][19] 市场表现与未来策略 - 全球年收入超10亿欧元,中国通过进博会亮相后持续两位数增长,成为大众功效护肤领军品牌 [21] - 聚焦Z世代(25岁以下)、家庭及熟龄人群,通过科学实证+全渠道布局拓展三四线城市 [24][25] - 参与欧莱雅"皮肤健康行动"项目,5年投入2000万欧元改善全球21亿皮肤病患者的诊疗可及性 [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