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和而不同
icon
搜索文档
倾听尼山2025|安乐哲:在秉承文化差异与相互欣赏的态度中保持交流
经济观察报· 2025-06-25 20:38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于2025年7月9日至10日在山东曲阜举办 主题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 [1] - 论坛设置多项分议题 包括“文明的起源与未来发展”“儒家文化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值”“人工智能发展与人类文明走向”等 [1] - 论坛旨在通过文明对话解决全球政治冲突和经贸壁垒问题 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 [1] 安乐哲的核心观点 - 倡导“包容性多元主义” 认为其与儒家“和而不同”“一多不分”思想一脉相承 [6] - 提出“优化共生”理念 强调在智性对话中实现人际和国际关系的双赢 [2] - 将儒家“仁”解读为在默契中成就彼此 同时与不同立场者保持“欣赏”的距离 [2] 中西哲学比较 - 提出“human becoming”概念 区别于西方“human being” 强调人的关系生成性 [3] - 认为儒家“整体性审美”秩序涵盖身体 情感 社会关系等多维度 类似中医的整体观 [7] - 指出中国历史是“一多不分”的演进过程 成功吸纳佛教 马克思主义等外来思想 [8] 儒学现代价值 - 批判西方个人主义导致全球财富分配失衡(8人拥有世界一半财富) 主张儒家包容性价值观 [13] - 强调儒家“角色伦理学”超越规则约束 注重家庭和共同体关系中的得体行为 [7] - 提出“生生论”(zoetology)概念 区别于西方本体论 开辟儒学诠释新路径 [17] 跨文化传播现状 - 指出中西文化认知不对称 中国对西方了解远多于西方对中国 尤其缺乏中国哲学经典译本 [15] - 采用“比较文化解释学”方法 避免用基督教语汇或西方现代性范畴误读中国哲学 [15] - 认为汉语语法蕴含“生生之道”思维 直接影响中国伦理学和社会哲学的独特性 [18] 文明对话意义 - 肯定尼山论坛超越地缘政治话语 从文化身份和共通历史角度推动世界共同体建设 [22] - 强调新技术时代需哲学澄清人类价值观 使其与宇宙价值观保持一致 [21] - 主张哲学教育应立足直接经验 回应当代紧迫问题并培养社会智慧 [21]
讲好丝路故事 传承丝路精神
人民日报· 2025-06-25 05:48
一带一路倡议成果 - 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吸引200家中资企业入驻[4] - 中柬友好扶贫示范村项目推动柬中民间合作[4] - 中国政府奖学金每年资助大批柬埔寨青年赴华深造[4] 基础设施建设 - 新疆高速公路网络覆盖各地 高铁建设日新月异[3] - 蒙内铁路缩短城市间通行时间 为当地企业农民学生带来新机遇[13] - 刚果(金)在道路建设 创业扶持 能源开发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14] 医疗技术合作 - 中国生物医药产品与技术大幅提升墨西哥患者生活质量[10] - 中国先进诊断设备和医疗器械使墨西哥诊断更精准 治疗更有效[10] - 中国物美价廉的生物医药产品改善数百万墨西哥人生活[10] 文化交流与传播 - 阿塞拜疆国家馆将展示该国文化历史美食旅游 促进两国青年交流[7] - 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推动埃及城市发展与现代化进程[12] - 迪拜中阿卫视记者制作关于中国视频播放量半年破亿次[6] 就业与人才培养 - 蒙内铁路首批女性火车司机接受肯中专项培训项目训练[13] - 中国企业奖学金和培训项目激发肯尼亚青年追逐梦想[13] - 先丰服务集团优先招聘当地员工 参与学校建设等公益项目[15] 国际合作项目 - 先丰服务集团为多个战略性项目提供全阶段安保服务[15] - 中国企业在伊拉克新建桥梁 援建学校带来巨大变化[6] - 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带来大量就业机会[12]
第二十四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越南南部赛区决赛在胡志明市举办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29 13:43
活动概况 - 第二十四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越南南部赛区决赛在胡志明市国家大学下属人文与社科大学举办 [1] - 中国驻胡志明市代总领事徐州、胡志明市国家大学下属人文与社科副校长潘清定等出席活动 [1] - 来自越南南部地区15所高校共28名选手参与决赛角逐 [1] 核心观点 - 汉语承载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积淀,"汉语桥"比赛搭建语言互通、理解互信、文明互鉴之桥 [1] - 在越中经贸投资合作深化背景下,掌握汉语对青年学生职业发展和融入国际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 - 选手通过比赛表达"和而不同"的文化包容理念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愿景 [2] 比赛内容 - 比赛围绕"天下一家"主题,包含知识测试、演讲、互动问答和才艺表演环节 [2] - 选手结合中越农历春节习俗、茶文化和儒家思想展示跨文化沟通中"求同存异"的理解 [2] - 才艺展示环节包含歌舞、古筝、太极、诗朗诵等表演 [2] 比赛结果 - 胡志明市师范大学的邓氏草仙获得冠军并将代表赛区参加2025年"汉语桥"全球总决赛 [2]
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紫玉茶香—品味东方的雅致生活工作坊”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21 17:39
文化活动 - 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举办"茶和天下·雅集:紫玉茶香-品味东方的雅致生活工作坊"活动,由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办,江苏宜兴葛盛陶庄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承办 [1] - 活动内容包括茶艺表演、紫砂陶制作、文化展览等形式,展现中国茶文化的深厚底蕴 [3] - 著名紫砂工艺师葛韬为中蒙观众讲解宜兴市紫砂器的相关知识 [5] 茶文化价值 - 联合国大会将每年5月21日确定为"国际茶日",以弘扬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促进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 [1] - 茶承载着东方文明的智慧与哲思,从古丝绸之路到万里茶道,茶叶成为不同文明对话的纽带 [3] - 茶文化传递"和合共生"的东方理念,体现"和而不同"的茶道精神 [3] 中蒙文化交流 - 中蒙两国地缘相近、人文相亲,万里茶道的历史为两国人民种下深厚情谊 [3] - 活动以茶为媒,延续茶作为文明使者的千年使命,促进中蒙文化交流 [1][3] - 通过茶文化展示,展望两国友好未来,让茶香成为文明互鉴的桥梁 [3]
香港故宫将首次“出宫”来沪 演绎双城“和而不同”理念
解放日报· 2025-05-20 09:47
展览目的与意义 - 香港故宫首次"出宫"展览旨在通过16位香港艺术家的多媒体作品演绎"港风"版中国园林与山水,发掘沪港双城文化内涵并引发观众对"中华文化继承者"身份的思考 [1] - 展览选址上海静安区张园,利用其1882年建成的商业与文化空间促进现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对话 [2] - 香港故宫与解放日报合作举办文化沙龙,推动两地策展人及艺术家交流 [2] 内容创新与科技应用 - 展览注重古今中外对话的维度,契合西九文化区定位,周边聚集香港M+当代博物馆、戏曲中心及即将投用的西九演艺中心 [2] - 采用科技手段实现"破圈",为难以接触传统文化的群体提供新入口,增强传统文化表达的立体多元性 [2] - 香港故宫以"新"为核心优势,2022年开馆的现代化设计能更好满足当代观众需求,强调"一体多元,和而不同"的文化表达 [6] 沪港博物馆合作 - 香港故宫与上海博物馆合作紧密,共同承担费用引入卡地亚典藏珍品展、三星堆特展等高水平展览,并计划下半年在香港展出上海热门的埃及文物展 [3] - 双方在人才培训、业务互鉴及联合"出海"方面深度互动,香港依托国际化环境与便捷国际渠道,上海则具备创新能力和政府支持优势 [3][4] - 沪港文化领域体现"和而不同"理念,展览形式与布展理念差异化以避免同质竞争 [3] 市场拓展与战略定位 - 瞄准亚洲文化消费市场,重点关注东南亚观众增长,计划与上海博物馆联合执行文化项目并共同"出海" [4] - 香港故宫定位为融合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文化枢纽,通过科技提升观展效果并加强海内外博物馆联动 [6] - 科创与文化成为香港转型发展的双引擎,西九文化区(含香港故宫)将发挥更重要作用 [5]
特稿|为什么这一纪念不能忘却
新华社· 2025-05-18 11:59
纪录片《莫斯科的朋友们》的传播与影响 -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连续两天在黄金时段转播新华社纪录片《莫斯科的朋友们》[1] - 纪录片从中国视角讲述苏联卫国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非凡意义[1] - 俄罗斯观众对纪录片产生强烈共鸣,认为中俄两国在二战中付出巨大牺牲[1] 俄罗斯对二战历史的集体记忆 - 莫斯科胜利博物馆展示260万节链条,象征苏联在二战中牺牲的2600万人[2] - 博物馆已收集100多万张照片纪念二战亲历者,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的父亲[2] - 俄罗斯人将5月9日"胜利日"视为重要纪念日,认为二战胜利关乎国家存亡[2] 中俄历史观的共鸣 - 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深刻理解俄罗斯对二战的感受,因两国都经历关乎民族存亡的战争[2] - 两国战士并肩奋战的共同经历拉近了中俄关系[2] - 俄中共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表明历史观建立在共同事实基础上[7] 习近平主席演讲的影响 -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被视为历史性时刻[3] - 演讲促使俄罗斯学者开始研读中国历史,世界观发生转变[4]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认为强调和平、稳定和繁荣的共同性[4] 俄罗斯学者对中俄关系的看法 - 俄罗斯汉学家认为俄中关系践行"和而不同"理念,是同行伙伴而非军事盟友[7] - 俄中在国际事务中守望相助,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流砥柱[7] - 文化交流如中国影视作品在俄传播有助于增进相互理解[7] 对未来的期许 - 俄罗斯学者强调世界需要开放合作和文明交流[7] - 和平、贸易和文明交流被视为21世纪最重要的事情[7] - 纪念二战胜利的目的是警示世人避免历史浩劫重演[5]
中国驻哥德堡总领馆举办国际中文日暨兰亭雅集主题开放日活动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4-27 15:52
活动概述 - 中国驻哥德堡总领馆首次举办国际中文日暨兰亭雅集主题开放日活动 近百名参与者包括瑞典高校中文学习者 留学生 华文学校学生及文化教育界人士[1] - 活动得到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支持 现场展示琴棋书画 中国舞蹈等中华文化元素[4] 核心致辞内容 - 总领事杨培栋强调国际中文日旨在促进文化多样性认同 提出中文应成为中瑞文化交流桥梁 提及《红楼梦》与《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文化象征意义[2] - 专题授课"文脉千年 字韵无疆"系统讲解汉字书写发展史 包括五次嬗变过程及对周边国家文化影响[2] 文化展示细节 - 表演环节包含古筝演奏 中国象棋围棋展示 书法绘画(工笔画 写意画) 敦煌舞 新疆舞 太极拳 八段锦等[4][5][6][8][10] - 互动体验区设置象棋对弈 书法姓名书写 版画扇面制作 汉服试穿 灯笼剪纸手工等活动 参与者排队参与[9] 嘉宾发言 - 瑞典学者延斯·奥尔伍德教授与教师加布里埃尔分享中国旅行经历 提出与中国高校语言文化合作计划 展望在瑞青少年中推广中华文化[11][12] 活动反响 - 参与者高度评价活动效果 建议总领馆每年定期举办国际中文日以深化当地对中国文化的了解[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