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和而不同
icon
搜索文档
香港故宫将首次“出宫”来沪 演绎双城“和而不同”理念
解放日报· 2025-05-20 09:47
展览目的与意义 - 香港故宫首次"出宫"展览旨在通过16位香港艺术家的多媒体作品演绎"港风"版中国园林与山水,发掘沪港双城文化内涵并引发观众对"中华文化继承者"身份的思考 [1] - 展览选址上海静安区张园,利用其1882年建成的商业与文化空间促进现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对话 [2] - 香港故宫与解放日报合作举办文化沙龙,推动两地策展人及艺术家交流 [2] 内容创新与科技应用 - 展览注重古今中外对话的维度,契合西九文化区定位,周边聚集香港M+当代博物馆、戏曲中心及即将投用的西九演艺中心 [2] - 采用科技手段实现"破圈",为难以接触传统文化的群体提供新入口,增强传统文化表达的立体多元性 [2] - 香港故宫以"新"为核心优势,2022年开馆的现代化设计能更好满足当代观众需求,强调"一体多元,和而不同"的文化表达 [6] 沪港博物馆合作 - 香港故宫与上海博物馆合作紧密,共同承担费用引入卡地亚典藏珍品展、三星堆特展等高水平展览,并计划下半年在香港展出上海热门的埃及文物展 [3] - 双方在人才培训、业务互鉴及联合"出海"方面深度互动,香港依托国际化环境与便捷国际渠道,上海则具备创新能力和政府支持优势 [3][4] - 沪港文化领域体现"和而不同"理念,展览形式与布展理念差异化以避免同质竞争 [3] 市场拓展与战略定位 - 瞄准亚洲文化消费市场,重点关注东南亚观众增长,计划与上海博物馆联合执行文化项目并共同"出海" [4] - 香港故宫定位为融合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文化枢纽,通过科技提升观展效果并加强海内外博物馆联动 [6] - 科创与文化成为香港转型发展的双引擎,西九文化区(含香港故宫)将发挥更重要作用 [5]
特稿|为什么这一纪念不能忘却
新华社· 2025-05-18 11:59
"你们的纪录片《莫斯科的朋友们》真实展现了今天的俄罗斯和俄罗斯人民对二战的集体记忆,我 看后深受触动。我的爷爷和外公都是二战老战士,奶奶和外婆都经历过列宁格勒保卫战。" 一条来自"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联络部主任安娜·别尔金娜的讯息,将记者的思绪从天朗气清的北 京,拉回不久前春光明媚的莫斯科红场。 15日和16日,"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连续两天在其纪录片频道晚间黄金时段转播新华社纪录片《莫 斯科的朋友们》,引起许多俄罗斯观众的关注和共鸣。 "这部作品从中国视角讲述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非凡意义。""今日俄罗 斯"电视台频道总监叶卡捷琳娜·雅科夫列娃给记者留言说,"苏联和中国都曾付出巨大牺牲。我们 必须铭记这段历史,绝不允许历史真相被歪曲。" 在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记者在莫斯科同数位老友新朋聊起关于二战的 记忆、和平的意义以及各自心中对未来的期待。透过他们,能分明感受到中俄人民对历史有着跨 越时空的共鸣,对未来充满携手发展的期许。 铭记历史"是向先辈致敬" "一小节链条象征10个逝去的生命。这里有260万节链条,象征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约 2600万人。" 在莫斯科胜 ...
中国驻哥德堡总领馆举办国际中文日暨兰亭雅集主题开放日活动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4-27 15:52
活动概述 - 中国驻哥德堡总领馆首次举办国际中文日暨兰亭雅集主题开放日活动 近百名参与者包括瑞典高校中文学习者 留学生 华文学校学生及文化教育界人士[1] - 活动得到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支持 现场展示琴棋书画 中国舞蹈等中华文化元素[4] 核心致辞内容 - 总领事杨培栋强调国际中文日旨在促进文化多样性认同 提出中文应成为中瑞文化交流桥梁 提及《红楼梦》与《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文化象征意义[2] - 专题授课"文脉千年 字韵无疆"系统讲解汉字书写发展史 包括五次嬗变过程及对周边国家文化影响[2] 文化展示细节 - 表演环节包含古筝演奏 中国象棋围棋展示 书法绘画(工笔画 写意画) 敦煌舞 新疆舞 太极拳 八段锦等[4][5][6][8][10] - 互动体验区设置象棋对弈 书法姓名书写 版画扇面制作 汉服试穿 灯笼剪纸手工等活动 参与者排队参与[9] 嘉宾发言 - 瑞典学者延斯·奥尔伍德教授与教师加布里埃尔分享中国旅行经历 提出与中国高校语言文化合作计划 展望在瑞青少年中推广中华文化[11][12] 活动反响 - 参与者高度评价活动效果 建议总领馆每年定期举办国际中文日以深化当地对中国文化的了解[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