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资产配置
搜索文档
工银瑞信赵志源:用多元配置FOF做理财替代
点拾投资· 2025-10-23 19:01
FOF产品的核心价值与市场定位 - 多元资产配置的FOF被视为一种更好的“固收+”替代品,通过低相关性资产组合实现更优的风险收益比[2] - FOF产品不再仅是“基金买手”,而是家庭理财中的基石,满足广大居民的理财替代需求[2][29] - FOF产品为投资者提供了从资产配置到基金精选的完整解决方案,能有效应对基金数量庞大、品种繁多的选择难题[28] 赵志源的FOF投资框架 - FOF投资核心是资产配置,需围绕产品风险收益目标设计基础方案,例如工银价值稳健6个月持有混合(FOF)采用80%债券和20%风险资产的战略配置中枢[3][13] - 风险资产部分进行二次分散,配置到A股基金、红利低波、海外美股、商品黄金四类低相关性资产,最终组合覆盖5大类资产[4][15] - 通过大量测算发现权益资产占比10%到20%时风险收益比最佳,20%风险资产内部也经过测算形成合理配比[13][15] - 基金精选核心是区分投资业绩中的运气和能力,通过定量筛选和定性调研筛选知行合一、业绩可持续的基金经理[18] 工银瑞信的投研平台与团队优势 - 公司倡导家园文化,造就投研部门间互相信任和分享,为FOF投资提供良好土壤[20] - 实行集体决策与个体决策相结合的模式,形成投研一体化架构,分享宏观策略到微观个股的多资产研究成果[20] - FOF团队由12名成员组成,包括6位平均从业超14年的投资经理和6位研究员,管理14只公募FOF产品[21] - 在个人养老金业务中,公司有10只产品其中9只取得Y份额资格,是业内拥有最多个人养老金Y份额的基金公司之一[21][26] FOF产品的业务发展机遇 - 个人养老金Y份额是核心发展机会,工银瑞信在此领域有全面产品布局,养老目标FOF是业务压舱石[25][26] - 财富管理中的理财替代需求是另一大机会,FOF产品能适配投资者多样化需求,未来增速可能更快[25][28] - 养老目标基金设有5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贯彻长钱长投原则,并能配置更高权益资产以增强长期收益[27][28] 当前市场展望与配置策略 - 面对市场不确定性,策略分散化是较好应对方式,中期市场预计震荡上行,政策加码和盈利变化是关键因素[30] - 中期权益资产关注三条主线:AI及相关产业链、中国资产重估维度、供给收缩或供需结构改善的行业[31][32][33][34] - 黄金在去美元化和美国降息周期下仍有配置价值,利率债中长期配置逻辑未变,需关注境外债配置机会[30][34]
低利率时代,“固收+”基金受投资者追捧
国际金融报· 2025-10-23 13:24
一边是存款利率走低,一边是股市走热。"冰火两重天"之下,投资者开始逐步从单一资产转向多元 配置,以提升收益并降低波动。今年以来,"固收+"基金刚好契合当下市场需求,通过债券底仓获取稳 健收益,少量配置权益资产增厚回报,逐步成为投资者做稳健配置的热门选择。 不过,行业人士也提醒,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可以优选含权仓位较低的低波"固收+",持 有胜率更高;而能够容忍更高波动的投资者,可以选择中高波"固收+"。中长期来看,在流动性宽松和 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下,股市整体的上涨趋势仍在,"固收+"产品兼顾股债配置,有"攻守兼备"的投资效 果。 蚂蚁财富平台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平台上偏债混合"固收+"基金今年以来申购规 模同比去年提升141%,持有用户数同比去年提升了70%。 受益于股市上涨,今年以来行业内"固收+"基金表现亮眼。Wind数据显示,市场约3700只"固收 +"基金中,三季度超过3300只取得了正收益,中位数收益3.54%。部分绩优"固收+"基金今年以来回报 超5%,过去一年回报超10%。 行业人士分析指出,"固收+"基金相当于一个理财汉堡,底层80%以上是国债、金融债等低风险固 收资产 ...
港交所CEO陈翊庭:国际长线资金加码 港股前9月IPO融资额同比增超两倍
上海证券报· 2025-10-23 02:06
港交所还将持续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固定收益及货币产品生态圈,向境内外投资者提供多种资产配 置、风险对冲的工具,积极拓展离岸人民币的应用场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 国际长线资金加码港股前9月IPO融资额同比增超两倍 "国际投资人日益活跃于港股IPO市场,外资回流的背后,反映出全球资产配置逻辑正在发生深刻转 变。"10月22日,港交所CEO陈翊庭在2025 HKEX中国机遇论坛上表示,自去年9月以来,在内地各项经 济政策和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动下,中国投资机遇再次赢得了全球投资者的关注,港股市场也在利好氛围 中表现强劲,证券市场、衍生品市场及沪深港通的成交量均创半年新高,新股市场的融资额重回全球交 易所榜首。 "得益于国家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全球投资者去美元化并寻求多元资产配置、DeepSeek引领的科技浪 潮,以及港交所持续优化上市机制和市场微结构,港股市场在今年回暖反弹。"陈翊庭介绍,今年以 来,港股市场截至9月底的IPO融资总额达1829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超过两倍。 港股新股市场的强劲势头仍在持续,目前港交所上市科正在处理的公开上市申请有近300宗。陈翊庭透 露,近期,来自欧美、中东和新兴市场的国 ...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香港市场兼具活力与韧性
国际金融报· 2025-10-22 15:38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自去年9月以来香港市场表现强劲 证券市场 衍生品市场及沪深港通成交量均创半年新高 新股市场融资额重回全球交易所榜首[1] - 港股市场在今年回暖反弹 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 全球投资者去美元化寻求多元资产配置 科技浪潮及香港持续优化上市机制[1] 新股市场(IPO) - 截至9月底香港交易所新股融资总额达1829亿港元 较2024年同期增长超过两倍[3] - 上市科正在处理的公开上市申请近300宗 接近一半来自科技企业[3][4] - 海外投资者参与新股认购热情明显上涨 欧美 中东和新兴市场国际长线资金积极参与科创企业发行[3] - A+H上市模式进一步发展 占前九个月新股总融资额接近一半[3] 再融资与二级市场 - 截至9月底企业上市后再融资总额达4561亿港元 是同期新股市场募资金额的两倍以上[3] - 截至9月底香港证券市场日均成交额达2564亿港元 同比上升126%[5] - 截至9月底衍生产品市场平均每日成交合约168万张 同比上升11%[5] 上市制度优化 - 近年上市政策改革释放香港资本市场活力 吸引大量优质企业特别是科技企业赴港上市[4] - 今年5月推出科企专线 协助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更有效率筹备上市 提高市场质量及透明度[4] 互联互通机制 - 截至9月底沪股通和深股通日均成交额达人民币2064亿元 同比上升68%[7] - 截至9月底港股通日均成交额达1260亿港元 是2024年的两倍以上[7] - ETF扩容顺利实施 截至9月底南向有17只 北向有273只ETF纳入 南向ETF日均成交额42亿港元 北向ETF日均成交额人民币32亿元[7] - 债券通北向通截至8月日均成交额为人民币440亿元 互换通平均每日结算金额创人民币220亿元新高 同比上升69%[7] - 正与沪深交易所就沪深港通纳入REITs 引入大宗交易机制及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等项目进行紧密合作[8]
低利率时代投资者更重视配置:“固收+”基金受追捧,收益率中位数超3%
新浪基金· 2025-10-22 11:05
一边是存款利率走低,一边是股市走热。冰火两重天之下投资者开始逐步从单一资产转向多元配置,以 提升收益并降低波动。今年以来,"固收+"基金刚好契合当下市场需求,通过债券底仓获取稳健收益, 少量配置权益资产增厚回报,逐步成为投资者做稳健配置的热门选择。 蚂蚁财富平台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平台上偏债混合"固收+"基金今年以来申购规模同比去年提升 141%,持有用户数同比去年提升了70%。 行业人士分析,"固收+"基金相当于一个理财汉堡,底层80%以上是国债、金融债等低风险固收资产面 包,中间夹着不超过20%的股票、可转债等收益更强的高风险资产肉饼。因此它既能获取债券稳定的收 益,又能分享到市场上涨。"固收+"的普及,反映出大众投资者在经历市场震荡波动之后,不再简单地 追求单一资产收益,而是更加理性地看待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蚂蚁财富平台也提醒,综合针对20余家金融机构的调研结论,经过前期上涨,股市短期难免有所震 荡,"固收+"产品净值波动也会加大。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可以优选含权仓位较低的低波"固收 +",持有胜率更高;而能够容忍更高波动的投资者,可以选择中高波"固收+"。中长期来看,在流动性 宽松和低利 ...
京秋岁安,风起华章——万得基金金秋投资尊享荟成功举办
Wind万得· 2025-10-22 06:47
会议概况 - 万得基金主办、诺安基金与鹏华基金联合协办的“京秋岁安,风起华章”金秋投资尊享荟在北京举行 [1][3] - 会议汇聚了来自银行理财、保险、信托、券商等各类资管机构的领军人物和资深专家 [3] - 会议围绕权益及“固收+”投资策略、科技投资研究机遇、多元资产配置逻辑等主题展开深度交流 [3] 主办方与市场定位 - 万得基金致力于为机构提供一站式基金投研交易管理服务,凭借数据研究、产品甄别、系统服务等能力,在中基协2025上半年度非货公募保有规模数据中,位居独立基金销售机构前十 [5] - 鹏华基金认为中国资本市场正经历深刻结构性变革,未来市场将由头部全能型巨头、特定领域能力突出的基金公司及具有强大科技和流量优势的互联网平台共同主导 [7] - 鹏华基金深耕基本面投资理念,共有27只主动权益基金在银河证券中国公募基金业绩排行榜中上榜 [7] 科技驱动与投研变革 - AI技术正深刻重塑金融投研生态,推动投研能力从“专精”模式向“泛化”体系转型,效率提升、成本优化、质量升级、竞争加速四大因素共同驱动投研工作迈入工业化时代 [9] - 基金评价体系从单一依赖产品历史业绩,转向整合基金公司及基金经理特色数据、深度解析策略适应能力的综合模式,核心是实现从“结果描述”到“能力识别”的跨越 [9] - 万得通过Alice Agent的多领域一站式工作流与基金智研平台的AI赋能,为投研工业化与评价体系转型提供关键支撑 [9] 人工智能投资策略 - 人工智能被定性为“生产力杠杆”,其核心价值在于激活此前难以挖掘的沉淀数据,例如在医药领域加速药物研发,在机器人领域赋予终端设备现实交互能力 [11] - 诺安基金根据模型变化与产业调研动态调整持仓,已切换至结构性算力及国产化产业链 [11] - 未来AI投资机会集中在三大领域:应用领域关注有独立数据的软件公司、算力领域存在国产化生态闭环及专用芯片机会、终端领域看好新消费电子终端与人形机器人 [11] 多元资产配置观点 - 股票市场短期受经济基本面低迷影响偏弱,但中长期乐观,当前已进入牛市启动阶段,有望呈现科技股引领或全面普涨行情,核心主线为AI、资源、军工 [13] - 转债市场未来赚钱难度加大,收益将主要依赖正股表现,其中股性转债性价比相对更高 [13] - 债券市场短期或存在阶段性修复机会,但中长期回报大概率维持低位,难有趋势性机会,更多是波段操作空间 [13]
交银理财董事长李豪:试点开展股票直投业务 逐步夯实权益投研能力
上海证券报· 2025-10-21 22:01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经济的持续向好为资管行业开启新的战略机遇期 银行理财行业需将宏观经济的确定性转化为投资者的获得感 [1] - 银行理财行业需提升三方面核心能力以捕捉新兴产业投资机会并应对低利率环境 [2] 中国经济与资管行业机遇 - 中国以超大规模市场 完整产业生态和创新驱动战略为世界提供稀缺的确定性 [1] - 制造业加速向高端化 科技化 智能化升级 人工智能 5G通信 新能源 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提供丰厚投资回报来源 [1] - 居民储蓄总额由2020年底的93万亿元跃升至2025年6月末的162万亿元 人均储蓄存款突破11.5万元 [1] - 房地产占居民财富比重由2020年的54.6%降至2024年的48.7% 金融资产占比连续六年提升至2024年的47.6% 资管产品发展空间广阔 [1] 理财行业能力提升方向 - 债券投资必须深入到产业前沿 信用债收益率普遍跌破2% 需通过研究科技前沿捕捉超额收益 [2] - 坚持跨领域的多元资产配置 扩充黄金 期权 Reits 跨境资产等低相关性资产以降低净值波动 并采取指数化投资 [2] - 注重引入创新型资产 在权益方面推动红利 打新 量化及可转债等业务 在另类资产方面开展Reits 持有型不动产支持证券等投资 [3] 交银理财的实践案例 - 首批5只科技创新债纳入投资组合 资金直投集成电路 电子信息 高端制造 投资全国首单民营股权投资机构科创债 [2] - 发布上海清算所交银理财科技金融债券指数 并同步发行指数挂钩产品 [2] - 采取长短结合 双轨并行策略 试点开展股票直投业务以夯实权益投研能力 [2] - 依托全牌照优势积极探索权益及另类资产投资 [3]
交银理财董事长李豪:理财行业亟须提升三方面能力
中国经营报· 2025-10-21 10:17
一是债券投资必须深入到产业前沿。当前信用债的收益率普遍跌破2%,再靠"票息+杠杆"的老路已难以 为继,唯有把研究触角伸向科技前沿,才能在产业发展中捕捉超额收益。交银理财已率先探路:首批5 只科技创新债纳入投资组合,资金直投集成电路、电子信息、高端制造,投资全国首单民营股权投资机 构科创债,发布"上海清算所交银理财科技金融债券指数",并同步发行指数挂钩产品,让投资者一键分 享硬科技红利。在消费赛道,围绕头部互联网平台、消费金融、汽车金融布局债权资产,把分散的消费 数据转化为可计量、可回款的稳定现金流。 二是坚持跨领域的多元资产配置。交银理财从自身实际出发,采取了"长短结合、双轨并行"的发展策 略。近期,一是扩充资产种类,在权益资产的基础上扩充了黄金、期权、Reits、跨境资产等低相关性 资产,利用资产间对冲降低产品净值波动,实现绝对收益;二是采取指数化投资,以清晰的风险收益特 征为依托,快速规模化地推进多元资产配置落地。在长期发展方面,试点开展股票直投业务,逐步夯实 权益投研能力,推动自主投资体系建设,打造策略清晰的拳头产品。 (编辑:杨井鑫 审核: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 三是注重引入创新型资产。依托于全牌照优 ...
稳健投资,多元配置是“必修课”
搜狐财经· 2025-10-21 09:01
文章核心观点 - 投资者需求正从追逐高收益转向追求稳健增值与安全,资产多元配置需求上升 [2] - FOF基金作为实现多元化资产配置的专业工具,因其分散投资、平滑波动的特性,正受到市场欢迎 [2][3] - 以工银价值稳健6个月持有混合(FOF)为例,展示了FOF基金通过专业管理在控制风险的同时获取稳健收益的能力 [12] FOF基金市场概况与发展 - 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公募FOF管理规模达1651亿元,较2017年首批发行规模增长近12倍 [5] - 截至6月30日,今年以来公募FOF管理规模增长332亿元,增幅为25% [2] - FOF基金起源于美国,截至2024年底美国FOF规模达3.4万亿美元 [3] FOF基金的投资优势与特性 - FOF基金通过配置多只不同类型、风格的基金,间接布局全球多类资产,有效降低单一资产或基金经理的风险 [3] - FOF管理团队对市场上1万多只基金进行深入研究后精挑细选,帮助投资者减少选基焦虑 [3] - 基金经理会根据宏观市场情况灵活调整基金投资比例,动态优化资产配置 [3] - 2021年至2024年的5个完整年度中,FOF基金指数有3年实现正收益,表现相对稳健、波动较小 [7][8] FOF基金产品类型与案例 - FOF基金包括普通FOF和养老FOF,后者采用目标日期或目标风险策略,投资目标更聚焦于养老 [11] - 普通FOF投资范围广泛,适应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养老FOF适合中长期持有为退休储备资金的人群 [11] - 案例工银价值稳健6个月持有混合(FOF)A类近一年收益率8.76%,大幅跑赢业绩比较基准的4.59% [12] - 该案例基金近一年最大回撤2.33%,夏普比率1.98,近三年最大回撤7.62%,夏普比率0.40,风险控制优于同类平均水平 [12] 多元资产配置的重要性 - 资产配置多元化被喻为投资的唯一免费午餐,是应对市场不确定性的有效方式 [9][10][13] - 面对波动的市场环境,分散的配置策略比集中投资于单一资产更能帮助投资旅程走得更稳 [13][14]
富国智悦稳健FOF今日首发 以多元资产配置把握投资机遇
上海证券报· 2025-10-20 11:03
当前,投资者们普遍面临资产配置难题。债市方面,持续收窄的投资收益或难以满足回报需求;股 市方面,波动率居高不下,让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望而却步;黄金等商品资产虽然表现强势、屡创新 高,但"恐高"心理下,配置时机亦难以把握。在此背景下,以债券资产为基础,并灵活配置多元资产以 实现风险分散与收益增强的偏债混合型FOF,正凭借更优的风险收益特征获得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青睐。 为更好地满足投资者需求,富国智悦稳健90天持有期混合(FOF)(A类:025509,C类:025510)将 于今日起正式发行。该产品拟由资产配置"多面手"张子炎执掌,旨在通过精选优质纯债基金打底,辅以 多资产配置增强收益,力求在控制风险波动的前提下,实现"稳中有进"的管理目标。 打好稳健地基:用优质债基当"压舱石" 据了解,在债券配置方面,富国智悦稳健主要投资于中短久期、中高信用等级的品种,严格管控利 率风险和信用风险,以获取债券票息收入为核心,减少对资本利得收入的依赖。 在底层债券基金筛选方面,富国智悦稳健拟任基金经理张子炎建立了一套系统化的方法论。一是关 注产品基础要素,全面考察债券基金的管理团队、产品规模、费率成本及流动性等关键指标。这些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