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搜索文档
清单“瘦身”能带来什么(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5-14 06:09
缩短的清单,清晰的信号,彰显破除各类市场准入壁垒的改革决心,进一步释放超大规模市场的创新创 造潜力 清单"瘦身",提振的是信心。从2018年首版清单算起,历经4次修订,清单事项数量压减约30%,降低 准入门槛的决心一以贯之。同时,从全面清理涉及市场准入、投资经营的法律法规,到推进相关审批、 投资、监管等制度改革,再到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一张清单", 牵引带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形成合力。政策方向的稳定性、坚定性,塑造了良好预期,为经营主体投资 兴业增添了信心。 从实践看,准入事项越减越少,经营主体总量快速上扬。2018年以来,全国经营主体增长超70%。截至 2025年1月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92%以上,已成为我国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 量。缩短的清单,清晰的信号,彰显破除各类市场准入壁垒的改革决心,进一步释放超大规模市场的创 新创造潜力。 也要看到,市场准入制度的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与时俱进的过程。就拿新业态新领域来说,其具有创 新主体多元、技术迭代迅速、发展路径多变等特点,照搬传统准入管理模式恐怕难以实现较高的治理效 能。这一方面说明,优化营商环境不可能毕其功 ...
负面清单持续“瘦身” “宽准入”为民企发展按下“加速键”
中国青年报· 2025-05-13 08:39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改革 - 2025年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缩减至106项,较上一版减少11项,较2018年版压减30% [1][2] - 清单持续"瘦身"释放"非禁即入"信号,覆盖试办新型电信业务、电视剧制作等领域 [2][6] - 2018年首版清单含151项,通过案例归集通报、放宽试点等配套改革推动制度优化 [2] 商业航天领域突破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采用"企建民用"模式,任务管理效率显著高于传统发射场 [6] - 文昌航天城已吸引3250家企业入驻,2024年园区营收超200亿元 [7] - 星际荣耀等企业实现火箭制造-发射-回收全链条本地闭环,运营成本大幅降低 [6][7] 新业态发展案例 - 2024年一季度全国新设"四新经济"民企83.6万户,占总新设量的40% [10] - 西双版纳旅拍行业爆发式增长,告庄景区经营户较2020年底增长383%至290户 [11][12] - 个体户智能登记改革实现"即申即办",企业设立审批时间缩短至30分钟内 [11] 重点领域民企参与 - 杭绍台铁路作为首条民营控股高铁,3年累计客流量超5000万人次 [15] - 民间资本参股核电项目比例达20%,"民资入核"进程加速 [15] - 合肥低空经济集聚200余家产业链企业,合翼航空获全球首张无人载人航空运营证 [15][16] 改革成效数据 - 2024年1-4月民企中标率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1亿元以下项目中标占比超80% [16] - 截至2024年3月底全国民企总数超5700万户,占企业总量的92.3% [16] - 深圳、横琴等地在智能无人体系、集成电路等领域取得标志性成果 [7]
一镜到底体验无人驾驶eVTOL,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放飞”低空经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1 19:46
2025年3月,广东亿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简称"亿航通航")及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简称"合翼航空")收到了由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全国第一批载人类民 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亿航智能EH216-S的相关运营航司,即亿航通航、合翼航空,依靠完善的低空飞行基础设施、标准化的运营流程 等,跑通了运营合格证,相关航司可以开启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的商业化运营。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相关市民可以在广州、合肥的运营点,购票体验 低空旅游、城市观光等商业载人服务。 在合肥骆岗空中交通运营中心,合翼航空未来将执行运营相关低空飞行业务。该运营中心可运营10架EH216-S,储存50架eVTOL航空器。在合肥的骆岗公园 里,几公里之外,还有另一处起降点,这两个起降点可实现"点对点"低空交通接驳飞行。 合肥骆岗空中交通运营中心,是城市低空飞行的起降点。该运营中心有停机坪、购票大厅、安检区、候机区、乘机区、智慧指挥调度中心等,有点类似普通 机场,但是相关设施更迷你。 4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对外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是以清单的形式将我国境 内"禁止"和经政府 ...
民营经济促进法5月20日起施行 企业:对民营经济的爱护从精准施策升华为刚性保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5 22:17
民营经济促进法核心内容 - 我国首部民营经济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于2025年5月20日施行 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并明确民营经济法律地位 [1] - 法律确立六项核心原则:地位平等、共同发展、公平竞争、互惠合作、平等监管与平等保护 [7] - 通过法治手段固根本、利长远、稳预期 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效力保障 [8] 市场准入与公平竞争 - 实行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负面清单外领域民营企业可平等进入 [2]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从2018年151项压缩至2025年106项 放宽养老、医疗、交通、能源等领域限制 [3] - 推动能源、铁路等竞争性领域向民营企业开放 打破市场准入壁垒 [4] 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 - 明确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4] - 浙江三门核电等5个项目引入民营企业参股 持股比例均超10% [5] - 法律要求公开发布鼓励民间投资重大项目信息 提供政策环境保障 [5] 企业家反馈 - 企业家认为法律从制度层面保障权益 解除"隐性壁垒"和"账款拖欠"等顾虑 [10] - 科技企业表示法律增强研发投入信心 可更专注科技创新和产业链升级 [9] - 企业家期待法律成为"法治靠山"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产权保护 [10] 行业影响 - 法律将促进基础设施领域市场竞争和创新 优化资源配置 [4] - 加速民营企业在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等领域的布局 [4] - 通过法治化营商环境释放民营经济活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 [9]
清单瘦身的背后是政府权利的不断“健身”
广州日报· 2025-05-01 11:30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修订 - 2025年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数量由2022年版117项缩减至106项 [1] - 自2018年首次实施以来清单事项从151项缩减至106项 压减比例约30% [1] - 清单修订体现从"多领域审批"到"非禁即入"的转变 释放巨大制度红利 [1] 政府与市场关系调整 - 清单修订秉承"该减的坚决减 该增的合理增"原则 实现政府权力"健身" [2] - 改革形成"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动态校准 减少不必要干预 [2] - 政策创造更加公平开放的竞争环境 建立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制度安排 [2] 民营企业准入放宽 - 能源 铁路 通信等基础设施领域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3] - 民营控股高铁开通运营 民间资本参股核电项目落地开工 [3] - 政策红利下民营企业展现"百花齐放"竞争活力 在重点行业取得突破 [3] 清单管理优化方向 - 保留106项中涉及金融安全 生态保护等领域的"红线" [4] - 需推动省级清单与全国版对标 破除市场准入壁垒 [4] - 消除"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堵点卡点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国家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快讯· 2025-04-30 19:21
民营经济促进法 - 国家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1]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允许各类经济组织依法平等进入 [1] - 民营经济组织被明确纳入平等准入范围 [1]
重磅利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将如何进行
第一财经· 2025-04-29 22:46
有序放宽民企准入条件和领域,持续深入破除各级各类市场准入壁垒,这些都为民营企业在更广阔的领 域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重点包括15种情形,分别是:国家层面已放开但地方仍在审批;审批依据法律效力不足;行业壁垒造成 准入规则不平等;政府监管能力不足不敢进行审批;违规扩大审批范围、变更或增设审批条件;审批权 下放形成区域间市场壁垒;对外地企业设置准入限制;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与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 措施要求,违规设置外资企业准入限制,等等。 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发布之后,我国将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进一步大力破除市场准入壁 垒,营造公平的市场准入环境。 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促进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明确,全面清理和整改违规设置市场准入壁垒的各类不合理规定和做法,通报一批具有典型意 义的违规案例,建立健全线索归集、核实整改、案例通报等长效机制,让"非禁即入"落地生根,为坚持 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民营经济研究室副主任李红娟表 ...
一财社论:市场准入丈量的是经济自由的尺度
第一财经· 2025-04-29 20:02
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 国家发改委联合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通知,开展为期半年的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重点清理地方性法规、规章等文件中违反市场准入制度的15类情形,包括国家已开放但地方仍在审批等问题 [1] - 行动旨在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清除"玻璃门""弹簧门"等隐性壁垒,解决企业"上告无门""告而不理"等痛点,推动"非禁即入"政策落地 [1] - 将建立线索归集、核实整改、案例通报等长效机制,通报典型违规案例,营造公平准入环境 [1] 市场准入制度改革的深层逻辑 - 市场准入壁垒抬高非市场交易成本(如信用成本、账期冗长),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清理行动可降低企业投资边际收益率 [3] - 权力与权利的矛盾是治理核心问题,需在负面清单管理中赋予权利更多制衡空间和参与渠道,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 [4] - 政府行权需聚焦公共外部性领域,以人民为中心拓宽经济社会自由边界,破除"心墙"式行政思维 [2] 制度改革的经济影响 - 清理壁垒将释放市场空间,缓解内需不足问题,促进经济内循环,解决"国内市场内卷"等堵点 [3] - 负面清单管理是动态博弈过程,需构建开放制度体系,让权利与权力在交叉领域平等碰撞 [4] - 行动通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使企业能基于真实市场信息做出战略决策,提升市场信任机制 [3]
缩短的负面清单意味深长
搜狐财经· 2025-04-29 07:12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修订 - 2025年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数量从2022年版的117项压减至106项,全国性管理措施缩减17条,地方性措施从36条锐减至20条 [1] - 新版清单删除了涉及公章刻制、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产品等8条全国性限制措施,以及货运代理、森林资源鉴定等17条地方性措施 [1] - 清单制度核心为"非禁即入",动态调整机制反映政府将资源配置权更多让渡给市场 [1] 改革成效与市场影响 - 清单事项从2018年151项压减至2025年106项,整体缩减比例达30%,直接拓宽民营经济发展空间 [2] - 养老、医疗、金融等领域准入限制放宽,车辆租赁服务等地方性措施删除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2] - 全国经营主体总量突破2亿户,其中90%以上为民营企业,清单持续"瘦身"为新技术新业态开辟试验田 [2] 制度优化与治理升级 - 新版清单严格执行"全国一张清单"原则,禁止地方另设清单,从根源遏制隐性门槛 [2] - 监管模式从事前审批转向事中事后监管,保留的469条全国性措施聚焦国家安全与生态红线领域 [2] - 首次将外商投资准入措施与国内市场准入体系并轨,推动内外循环协同发展 [3] 改革深化方向 - 需进一步清理跨境投资、数据流动等新型准入壁垒,探索通过数字技术实现清单动态监管 [3] - 负面清单制度进入成熟阶段,但改革持续进行,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将增强经济活力 [3]
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布,进一步放宽限制民营企业直接获益
搜狐财经· 2025-04-24 21:39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修订 - 2025年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数量由2022年版的117项缩减至106项,压减比例约30% [1][2] - 全国性具体管理措施由486条缩减至469条,地方性管理措施由36条缩减至20条 [2] - 清单修订坚持"该减的坚决减,该增的合理增",降低准入门槛并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控 [2] 政策优化方向 - 完善"全国一张清单"管理要求、市场准入事项实施要求、与其他准入规定衔接要求、规范化便利化要求 [2] - 直接删除一批全国性措施,部分放开一批全国性措施,取消一批地方性措施 [2] - 纳入新业态新领域管理措施,探索更具柔性和韧性的准入管理模式 [3] 民营企业受益情况 - 清单持续缩减最直接惠及民营企业,能源、铁路、通信等领域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3] - 市场"门槛"降低、规则透明、环境公平,激发民企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3] - 新业态新领域面临要素保障、标准制定等制度供给短板,需优化准入环境 [3] 清理整治行动 - 三部门联合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重点针对地方性法规等违规设置准入壁垒的文件 [5][6] - 清理步骤包括全面清理违规文件、线索归集、个案核实整改、典型案例公开通报 [6][7] - 目标为消除"玻璃门""弹簧门"现象,落实"非禁即入"原则 [6] 未来改革方向 - 强化重点突破完善监管模式,强化试点建设加快升级迭代 [4] - 建立健全线索归集、核实整改、案例通报等长效机制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