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icon
搜索文档
专家解读民营经济促进法
2025-05-20 23:2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民营经济相关行业,包括制造业、服务业、房地产、出口贸易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民营经济促进法》亮点** - 立法进度快,2024 年被列入年度立法计划并已正式实施,而国家发展规划法尚未完成,体现其重要性和紧迫性[3] - 条款修改关注市场问题,如第 24 条限制金融机构单方面增加贷款条件,第 52 条合并检查减少乱罚款,第 53 条建立投诉举报机制约束政府部门[1][3] - **舆论关注点** - 法律优先级和重要性曾受质疑,但实际已迅速推进并实施[4] - 具体条款修改影响受关注,反映对市场问题的回应和对政府监管的重视[4] - **蕴含机会和方向** - 提供稳定有保障的发展环境,体现国家对民营经济的重视[5] - 修订条款解决金融、执法、监管等问题,优化市场秩序,提高企业经营效率[5] - 鼓励创新创业,为新兴产业提供政策支持,激发市场活力[5] - **二审重要修改** - 明确禁止无法律依据的乱罚款、乱摊派[1][6] - 强调追诉期限规定,避免无追溯期限问题[7] - 禁止滥用职权异地执法,加强对异地执法行为的约束[7] - 增加追责条款,严惩违法违纪行为[7] - **与《中小企业促进法》相比的优势** - 在权益保障和细节明确度上更优,对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规定更具体[1][8] - **名称选择原因** - “民营经济促进法”定位既能体现发展推动作用,又能避免不同层级法律重复规定问题[9] - **章程设计切合实际需求** - 针对大型企业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问题详细规定,保护弱势群体,促进公平竞争[1][10] - 对政府或国有企业拖欠民企账款问题做出治理措施,确保市场交易环境公正透明[10] - **实施效果** - 长期增进对民营经济地位的认同,奠定发展信心,但需逐步累积互信[17] - 短期清理市场准入壁垒,扩大民企参与领域,整治法治乱象,推动政策扶持和改革[17] - **政策争辩表现** - 政策制定和实施中,部分政策倾向国企,需开放更多领域给民企并明确回报和退出机制[18] - 市场准入、拖欠账款治理等方面存在隐性壁垒,需法律强化刚性约束清理[18] - **供给需求角度分析** - 投资下滑,2020 - 2024 年民营经济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从 54% - 56%降至约 50%,房地产是主因,放开准入领域有助于稳住或提升投资[1][19] - 出口好于预期,民企表现突出,未来中美关系影响出口方向,可绕道第三国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和出口[2][19][21] - 消费扩消费涉及中长期问题,民企目前能做有限[19][21] - 供给侧改革影响内需、外贸转内销及走出去,引导民企进入相关领域需差别化方式[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官方未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条例,通过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壁垒,加强政策配套和完善向民营经济扩大开放[12] - 从去年开始规范社区执法问题,纳入企业权益保障,扩大民企参与铁路、核电等领域[14] - 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删除、放宽、修订多项限制,全空间无人体系等领域将放宽准入,基因和细胞治疗制造环节放开[15] - 支持民营经济需结合经贸斗争等形势,中概股问题若风险加大,对头部集中企业的支持会纳入考虑[16]
为创新型企业鼓足干劲 解读民营经济促进法突破、创新、支撑作用
央视网· 2025-05-20 13:39
民营经济促进法核心内容 - 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 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里程碑事件 [1][3] - 法律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条文 明确民营经济法律地位 规定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方针 [3] - 截至2025年1月底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达5670.7万户 [1] 公平竞争机制突破 - 法律将"公平竞争"单独成章 平等原则贯穿民营经济发展全过程 [6] - 实行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清单事项从2018年151项压减至2025年106项 [8][10] - 2025年1-4月民营企业中标率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 1亿元以下项目民企中标占比超80% [12] 科技创新支持措施 - 法律明确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科技攻关 鼓励培育新质生产力 [12][14] - 截至2025年1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达42万家 占科技创新重要力量 [14] - 允许以应收账款、仓单、股权、知识产权等新型权利质押融资 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题 [15][17] 权益保障专项条款 - 设置专门章节规范拖欠账款、公平执法等问题 禁止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纠纷 [18] - 新增"法律责任"章节 对侵害民营企业权益行为明确追责条款 [18] - 通过刚性法律约束解决民营企业痛点 如规范异地执法等具体措施 [18]
焦点访谈|机遇与挑战并存 以法治之力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央视网· 2025-05-19 21:33
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于5月20日正式施行 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 具有里程碑意义 [1][3] - 法律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条文 明确民营经济法律地位 规定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 [3] - 法律共9章78条 包含26处"平等""公平""同等"表述 将平等原则贯穿全过程 并单独设立"公平竞争"章节 [5] 外贸与民营经济表现 - 1-4月货物进出口总额141389亿元 同比增长2.4% 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6.8% 占比达56.9% 较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 [3] - 民营企业已连续6年保持我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地位 [3] - 截至2025年1月底 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 [3] 市场准入与公平竞争 - 民营经济促进法第十条规定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负面清单以外领域各类经济组织可平等进入 [5] - 2025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数量从2018年的151项压减至106项 [7] - 1-4月民营企业中标率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 1亿元以下项目中标数量占比超80% [7] 重大项目参与 - 民营经济促进法第十六条规定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工程 [9] - 国家发改委计划在交通、能源等领域推出总投资约3万亿元的优质项目 [9] - 杭台高铁作为我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已于2022年开通运营 [7] 科技创新支持 - 截至2025年1月底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达42万家 [9] - 法律规定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牵头承担重大技术攻关任务 [9] - 福州某民营企业获得500万元"专精特新贷" 贷款利率不到2% 评估重点转向研发投入和专利等科技指标 [11] 融资促进措施 - 法律规定银行业机构应接受多种担保方式 提供应收账款、知识产权等权利质押贷款 [13] - 法律设置专门章节规范权益保护、拖欠账款等问题 明确禁止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 [13]
清单“瘦身”能带来什么(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5-14 06:09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改革 - 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事项数量由117项缩减至106项 [1] - 清单事项数量自2018年以来累计压减约30% [2] - 三澳核电站二期工程民资参股比例由2%提升至10% [1] 民营经济发展机遇 - 全国经营主体总量自2018年以来增长超70% [2] - 截至2025年1月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92%以上 [2] - 人工智能、6G、脑机接口等新兴领域准入限制放宽 [1] 核电行业发展动态 - 三澳核电站1号机组将于2025年底正式投产 [1] - 三澳核电二期工程已开工 [1] - 该项目是我国首个民营资本参股的核电项目 [1] 新业态管理创新 - 全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运营合格证落户合肥 [3] - 新业态具有创新主体多元、技术迭代迅速等特点 [3] - 需创新准入管理方式解决"放管结合"问题 [3]
负面清单持续“瘦身” “宽准入”为民企发展按下“加速键”
中国青年报· 2025-05-13 08:39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改革 - 2025年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缩减至106项,较上一版减少11项,较2018年版压减30% [1][2] - 清单持续"瘦身"释放"非禁即入"信号,覆盖试办新型电信业务、电视剧制作等领域 [2][6] - 2018年首版清单含151项,通过案例归集通报、放宽试点等配套改革推动制度优化 [2] 商业航天领域突破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采用"企建民用"模式,任务管理效率显著高于传统发射场 [6] - 文昌航天城已吸引3250家企业入驻,2024年园区营收超200亿元 [7] - 星际荣耀等企业实现火箭制造-发射-回收全链条本地闭环,运营成本大幅降低 [6][7] 新业态发展案例 - 2024年一季度全国新设"四新经济"民企83.6万户,占总新设量的40% [10] - 西双版纳旅拍行业爆发式增长,告庄景区经营户较2020年底增长383%至290户 [11][12] - 个体户智能登记改革实现"即申即办",企业设立审批时间缩短至30分钟内 [11] 重点领域民企参与 - 杭绍台铁路作为首条民营控股高铁,3年累计客流量超5000万人次 [15] - 民间资本参股核电项目比例达20%,"民资入核"进程加速 [15] - 合肥低空经济集聚200余家产业链企业,合翼航空获全球首张无人载人航空运营证 [15][16] 改革成效数据 - 2024年1-4月民企中标率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1亿元以下项目中标占比超80% [16] - 截至2024年3月底全国民企总数超5700万户,占企业总量的92.3% [16] - 深圳、横琴等地在智能无人体系、集成电路等领域取得标志性成果 [7]
一镜到底体验无人驾驶eVTOL,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放飞”低空经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1 19:46
2025年3月,广东亿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简称"亿航通航")及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简称"合翼航空")收到了由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全国第一批载人类民 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亿航智能EH216-S的相关运营航司,即亿航通航、合翼航空,依靠完善的低空飞行基础设施、标准化的运营流程 等,跑通了运营合格证,相关航司可以开启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的商业化运营。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相关市民可以在广州、合肥的运营点,购票体验 低空旅游、城市观光等商业载人服务。 在合肥骆岗空中交通运营中心,合翼航空未来将执行运营相关低空飞行业务。该运营中心可运营10架EH216-S,储存50架eVTOL航空器。在合肥的骆岗公园 里,几公里之外,还有另一处起降点,这两个起降点可实现"点对点"低空交通接驳飞行。 合肥骆岗空中交通运营中心,是城市低空飞行的起降点。该运营中心有停机坪、购票大厅、安检区、候机区、乘机区、智慧指挥调度中心等,有点类似普通 机场,但是相关设施更迷你。 4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对外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是以清单的形式将我国境 内"禁止"和经政府 ...
民营经济促进法5月20日起施行 企业:对民营经济的爱护从精准施策升华为刚性保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5 22:17
民营经济促进法核心内容 - 我国首部民营经济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于2025年5月20日施行 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并明确民营经济法律地位 [1] - 法律确立六项核心原则:地位平等、共同发展、公平竞争、互惠合作、平等监管与平等保护 [7] - 通过法治手段固根本、利长远、稳预期 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效力保障 [8] 市场准入与公平竞争 - 实行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负面清单外领域民营企业可平等进入 [2]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从2018年151项压缩至2025年106项 放宽养老、医疗、交通、能源等领域限制 [3] - 推动能源、铁路等竞争性领域向民营企业开放 打破市场准入壁垒 [4] 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 - 明确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4] - 浙江三门核电等5个项目引入民营企业参股 持股比例均超10% [5] - 法律要求公开发布鼓励民间投资重大项目信息 提供政策环境保障 [5] 企业家反馈 - 企业家认为法律从制度层面保障权益 解除"隐性壁垒"和"账款拖欠"等顾虑 [10] - 科技企业表示法律增强研发投入信心 可更专注科技创新和产业链升级 [9] - 企业家期待法律成为"法治靠山"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产权保护 [10] 行业影响 - 法律将促进基础设施领域市场竞争和创新 优化资源配置 [4] - 加速民营企业在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等领域的布局 [4] - 通过法治化营商环境释放民营经济活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 [9]
清单瘦身的背后是政府权利的不断“健身”
广州日报· 2025-05-01 11:30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修订 - 2025年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数量由2022年版117项缩减至106项 [1] - 自2018年首次实施以来清单事项从151项缩减至106项 压减比例约30% [1] - 清单修订体现从"多领域审批"到"非禁即入"的转变 释放巨大制度红利 [1] 政府与市场关系调整 - 清单修订秉承"该减的坚决减 该增的合理增"原则 实现政府权力"健身" [2] - 改革形成"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动态校准 减少不必要干预 [2] - 政策创造更加公平开放的竞争环境 建立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制度安排 [2] 民营企业准入放宽 - 能源 铁路 通信等基础设施领域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3] - 民营控股高铁开通运营 民间资本参股核电项目落地开工 [3] - 政策红利下民营企业展现"百花齐放"竞争活力 在重点行业取得突破 [3] 清单管理优化方向 - 保留106项中涉及金融安全 生态保护等领域的"红线" [4] - 需推动省级清单与全国版对标 破除市场准入壁垒 [4] - 消除"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堵点卡点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国家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快讯· 2025-04-30 19:21
民营经济促进法 - 国家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1]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允许各类经济组织依法平等进入 [1] - 民营经济组织被明确纳入平等准入范围 [1]
重磅利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将如何进行
第一财经· 2025-04-29 22:46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 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数量由2022年版的117项缩减至106项,全国性具体管理措施由486条缩减至469条,地方性管理措施由36条缩减至20条 [5] - 自2018年以来清单事项数量由151项压减至106项,压减比例约30%,行业准入限制大幅放宽 [5] -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简化准入流程,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6] 清理整治行动重点 - 重点清理15类违规情形,包括地方仍在审批国家已放开领域、行业准入规则不平等、对外地企业设置限制等 [3] - 建立省级市场准入壁垒台账,分级核实整改,重点难点问题由国家发改委督办 [4] - 集中清理整治为期半年,后续转为常态化机制 [5] 民营企业准入环境 - 负面清单制度最直接受益者为民营企业,能源、铁路、通信等领域市场门槛持续降低 [7] - 部分地方通过隐性壁垒(如资质条件过高)限制民企公平竞争,需进一步破除 [8] - 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明确全国统一负面清单制度,为民企公平竞争提供法律保障 [9] 政策效果与影响 - 累计通报7期115个违背负面清单案例,破除基层市场准入障碍 [2] - "非禁即入"模式提升市场准入效能,但"玻璃门""弹簧门"现象仍存在 [2][3] - 放宽准入政策释放红利,五版清单缩减推动"清单越缩越短、市场越放越活"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