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人才培养
搜索文档
奉献一场富有新意影响广泛技能盛宴 上海将推动世界技能大赛理念深入人心 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浓厚氛围
解放日报· 2025-09-24 10:04
记者 周程祎 明年9月22日至27日,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将在上海举行。目前各项筹备工作进展如何?怎样吸引 更多人了解、感悟技能的魅力?在上海世赛倒计时一周年之际,记者专访了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党组书记、局长,第48届世赛组委会秘书长杨佳瑛。 记者:目前,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的筹备进展如何? 记者:对于许多普通人来说,一些技能项目可能比较陌生。我们在筹备世赛时,设计了哪些环节或 活动来增强赛事的观赏性和公众的参与感? 杨佳瑛:在赛事期间,我们精心策划了世界技能博览会和"一试身手"体验活动,通过搭建起和观众 们沟通互动的桥梁,进一步提升赛事的观赏性和公众的参与感。 一是举办世界技能博览会。大赛期间将同步举办世界技能博览会,通过技能展示、互动体验、技能 宣介等形式,向观众呈现技能发展的最新探索和实践成果,进一步提升赛事的公众吸引力和亲和力。 二是策划"一试身手"活动。围绕世赛竞赛项目,设计特色主题体验区,通过可视化、互动化的方 式,让观众能亲手操作、亲身感受各项技能,同时融入中华绝技技艺和前沿科技,实现从"看技 能"向"玩技能""懂技能"转变,让观众们在轻松氛围中充分感悟技能魅力,进一步激发对技能培训的关 ...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圆满闭幕
郑州日报· 2025-09-24 08:41
大赛概况 -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于9月23日晚在郑州市奥林匹克中心体育馆举行闭幕式 [1] - 大赛期间来自全国35个代表团的3400多名选手参与竞技 [2] - 闭幕式上为全部106个项目的获奖选手颁奖并举行了节目展演 [2] - 约8000人参加闭幕式包括相关行业代表团成员、企业代表等 [3] 活动成果与影响 - 大赛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技能人才的精湛技艺和良好风貌生动诠释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2] - 大赛大力弘扬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共同成就了一场智慧高效开放共享公平公正绿色安全的技能盛会 [2] - 活动为行业学习各地先进经验提供了机会将持续提升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水平努力培养造就更多能工巧匠 [2] - 大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并欢迎广大技能人才投身创新创业 [2] 后续安排 - 第四届全国技能大赛将由浙江省承办浙江省省长刘捷在闭幕式上承接会旗 [1] - 预祝第四届全国技能大赛在浙江精彩举办 [2]
郑州航空港构建全链条生态 打造中部技能人才高地
环球网· 2025-09-23 17:08
同时,该区充分发挥富士康工程师学院、比亚迪实训基地以及19家社会培训机构阵地作用,并加快建设 国家级公共实训基地、河南技师学院、中原新能源汽车工程师学院,打造集"产业链链主企业+院校+培 训机构+岗位推荐+技能升级"于一体的"强技航空港"培训品牌。 此外,该区成立全国机器人和数控机床行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市域产教联合体,联络龙头企业与技 师院校共建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航空卫星、时尚创意等产业技工教育联盟,推行"订单班""现代 学徒制"等培养模式,打造"技耀航空港"产教融合品牌。 据悉,中部技能人才港总投资30亿元,占地460亩,建设高技能培训、交流研学、商娱休闲为一体的高 技能人才集聚综合体,构建"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集聚"的全链条生态体系,最终建设 成为立足港区、服务中部、辐射全国的人才港与技能创新策源地。 以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为契机,郑州航空港打造集"比赛、展示、体验、观摩"于一体的"竞技航空港"赛 事品牌,成功举办第四届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推动河南省职业技能大赛永久落户航空港区。 来源:环球网 9月19日至23日,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主办,河南省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 ...
技能人才培养,如何从赛场走向市场?
央视网· 2025-09-23 09:07
大赛规模与结构变化 -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共设106个竞赛项目,有3420名参赛选手 [1] - 新业态、新职业、新技术赛项占比首次超过50% [1] 赛项动态调整战略 - 大赛项目动态调整围绕服务国家制造业强国战略、网络强国战略、数“智”中国等重大国家战略进行 [2] - 调整旨在适应产业岗位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变的趋势,引导技能人才投身相关产业 [2] - 赛项设置结合世界先进标准与国家职业先进标准,通过竞赛带动人才标准提升 [2] 职工参赛比例提升的影响 - 提高职工参与技能竞赛比例可增强竞赛的竞争性,为学生与职工搭建同台竞技平台 [3] - 提升竞赛实效性,通过以赛促建、以赛促训使选手更好适应岗位需求,企业职工可示范带动学生提高实战水平 [3] - 优化技能人才培养生态,激发企业自主培养积极性,帮助学生热爱未来技能岗位 [3] - 扩大赛事影响力,职工获奖后可带动更多企业职工从事并热爱技能工作 [3] 人才培养与产业协同发展 - 政府主管部门需在产业中长期规划中同步研究、规划、落实技能人才布局 [4] - 技工院校和职业院校需在教育教学关键要素上紧密对接产业技术进步的新技术应用场景、关键工段和设备 [4] - 需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和龙头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共同促进产教协同发展 [5] 教师队伍建设挑战与对策 - 教师队伍学历学位提升,但企业认知、工程实践和科技服务能力相对偏弱 [6] - 解决之道包括将已有的教师实践政策和制度落实到位 [7] - 需改革和创新教师选用机制和标准,以吸引年轻人投入技能人才培养队伍 [6][7] 技能人才激励措施 - 在激励技能人才发展、发挥技能人才作用方面,许多地方已有良好实践,如休假制度、进修制度、子女上学等 [8]
新闻1+1丨技能人才培养,如何从赛场走向市场?
央视网· 2025-09-23 06:42
大赛规模与新业态占比 -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包含106个竞赛项目和3420名参赛选手 [1] - 新业态、新职业、新技术赛项占比首次超过50% [1] 赛项动态调整的战略导向 - 大赛项目围绕服务国家制造业强国战略、网络强国战略和数“智”中国等重大战略进行动态调整 [3] - 调整旨在适应企业岗位向高端化、智能化的转变并引导技能人才投身相关产业 [3] - 赛项设置结合世界先进标准与国家职业先进标准以提升人才标准 [3] 职工参赛比例提升的影响 - 提高职工参与技能竞赛的比例旨在提升竞赛的竞争性和实效性 [5] - 职工与技工院校学生同台竞技可优化技能人才培养生态并激发企业自主培养积极性 [5] - 职工参赛有助于扩大赛事影响力并示范带动学生提升实战水平 [5] 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协同发展 - 政府主管部门需在产业中长期规划中同步规划技能人才布局 [7] - 技工院校和职业院校需紧密对接产业技术进步的新技术应用场景和关键设备以提升教学质量 [7] - 需发挥行业组织和龙头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以促进产教协同发展 [7] 教师队伍建设与挑战 - 教师队伍学历学位提升但企业认知、工程实践和科技服务能力相对偏弱 [8] - 解决挑战需落实已有教师实践政策并改革教师选用机制和标准 [8] 吸引年轻技能人才的激励措施 - 地方实践通过休假制度、进修制度和子女上学等激励措施吸引技能人才 [9] - 这些方法在激励技能人才发展和发挥其作用方面值得研究和借鉴 [9]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首次设置乡村振兴专项赛项 感受精湛技艺 看见美好乡村
河南日报· 2025-09-22 07:43
赛事项目设置 - 农机智能化技术赛项首次成为国赛精选项目 设置五个比赛模块 包括维护保养 技术调装 数据维护 故障检修等技能 全面考验选手对智能化农机设备软硬件的检修能力 [1] - 第三届大赛首次设置乡村振兴专项赛项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除农机智能化技术外 还包括中式烹饪 农产品食品检验 育婴 养老护理 餐厅服务 中式面点等赛项 [2] - 中式面点赛项设置多个竞赛模块 包括龙须面 鲜肉包子 发酵面团等 评分标准涵盖制作过程规范安全 成品色香味形器 以及选手个人形象与口头表达能力 [2] 赛事意义与人才培育 - 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 农业科技现代化离不开农机现代化 通过国家级技能大赛造就素质优良的农业领域高技能人才队伍 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1] - 大赛是推动个人成才 行业进步 社会发展和国家繁荣的重要引擎 乡村振兴为技能人才提供施展舞台并激励其投身技能成才之路 [4] - 技能河南建设深入推进 乡村振兴领域技能人才培育成效显著 去年全省农业农村领域完成培训35.5万人 新增技能人才23.5万人 [4] 赛事现场与行业关注 - 农机智能化技术赛项极具挑战 例如联合收割机电气系统搭建与故障诊断排除 要求选手一小时内将200多根线束准确连接到各类开关与电磁阀上 [1] - 该赛项观摩者络绎不绝 有来自农机产业发达地区的人员专门到场 旨在了解农机智能化的先进技术和发展趋势以开拓视野 [1]
更大力度加强技能人才培养 更好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人民日报· 2025-09-21 05:48
政策导向 - 将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1] - 坚持就业优先导向,深入落实一系列稳就业政策 [2] - 更大力度加强技能人才培养,更好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1] 行业与公司举措 - 支持企业积极稳岗扩岗,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 [2] - 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为牵引,精准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1] - 通过广泛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建,不断提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 [1] - 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举办更多“小而美”“专而精”的招聘活动,满足不同劳动者的差异化就业需求 [2] - 用好各类市场化创业孵化资源,积极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 大赛技能强国论坛举办
河南日报· 2025-09-20 22:32
行业转型与政策导向 - 中国正处于从传统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的关键时期 迫切需要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2] - 新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正深刻影响人力资源开发方向 需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2] - 全面推行新八级工制度 完善技能导向的薪酬激励机制 构建产教评技能生态链[2] 区域发展举措 - 河南省将技能人才培养置于发展全局重要位置 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3] - 以技能培训培养能工巧匠 以技能竞赛强化示范带动 以改革创新厚植成长沃土[3] - 计划培养规模宏大的知识型 技能型 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加快建设技能河南[3] 国家战略实施 - 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 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2] - 营造技能成才 技能报国的社会氛围 推动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2] - 论坛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的实践举措[3]
谌贻琴出席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时强调 更大力度加强技能人才培养 更好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新华网· 2025-09-20 22:02
活动概述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于9月19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开幕,国务委员谌贻琴宣布开幕并调研就业工作 [1] - 谌贻琴于20日实地观看了大赛技能展示交流区和制造类、交通类、服务类等竞赛项目 [1] 政策导向与战略重点 - 强调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更大力度加强技能人才培养,更好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1] - 坚持就业优先导向,深入落实一系列稳就业政策,支持企业积极稳岗扩岗 [2] - 要全力抓好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 [2] 行业技能发展举措 - 通过广泛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建,不断提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 [1] - 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为牵引,精准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有力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1] - 要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举办更多“小而美”“专而精”的招聘活动,切实满足不同劳动者的差异化就业需求 [2] - 用好各类市场化创业孵化资源,积极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2]
谌贻琴出席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
新华社· 2025-09-20 21:59
政策导向 - 将稳就业置于更突出的位置,深入落实稳就业政策[2] - 坚持就业优先导向,支持企业积极稳岗扩岗[3] - 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3] 技能人才培养 - 通过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建[2] - 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为牵引,精准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培训[2] - 更大力度加强技能人才培养,以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2] 就业服务与创业支持 - 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举办更多“小而美”、“专而精”的招聘活动以满足差异化就业需求[3] - 用好各类市场化创业孵化资源,积极促进创业带动就业[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