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
搜索文档
66.85亿元!杭州文博会创意不落幕
杭州日报· 2025-10-30 10:27
e @ ® 0 3/ el ct: l ha 0 2224 今年杭州文博会的人气有多火爆?埃及的纸莎草画和手绘书签售出一箱又一箱;来自格鲁吉亚的展 商排队体验拓铜画,把中国的"福"字带回家;复刻"大自然声音"的杭州植物园果壳摇铃大受追捧,一货 难求…… 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消费热潮中,今年文博会主会场现场签约及成交额达66.85亿元。其中,开幕式 上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签约金额达62.35亿元,现场文化消费金额约4.5亿元,再次创下新高。 眼下,杭州文博会已经成为激发杭州文化消费力和新质生产力汩汩而涌的"泉眼"之一。 本届杭州文博会不仅办出了质量、办出了后劲,更实现了"五个突破"—— 国际化程度再突破,文明交流形式更多元。今年文博会共吸引26个国际组织及法国、意大利、英国 等66个国家和地区的5800余家文创企业和机构参与,国际主题展区占总展览面积的50%以上,其中75% 的国际品牌为首次参展。此外,7个主题展中展和35个首展首秀首发活动中,国际化活动超半数。 消费带动再突破,文化消费体验更新鲜。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主、分会场现场成交金额超4.5亿 元。同时,首次推出的"文博惠民消费季"发放了超万张"文博惠游卡",联动 ...
691家苏企亮相广交会 江苏“品牌出海”收获满满
新华日报· 2025-10-29 07:25
在广州琶洲展馆A区,一位中东采购商戴着VR眼镜,"走进"千里之外的徐州,以全景动态形式远程 观摩徐州拓普互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工厂,在他身后,众多采购商正排队等待体验这场智能制造之 旅……10月27日,第138届广交会第二期圆满闭幕,691家江苏企业、1201个展位化作创新舞台,吸引全 球客商零距离感受"江苏智造"魅力,在密集的交流与洽谈中,一笔笔订单接连敲定,江苏"品牌出海"收 获满满。 数智赋能:"江苏智造"看得见摸得着 数字技术成为江苏交易团放大品牌影响力的"利器"。交易团不仅创新"云展"服务模式,联合专业机 构为企业拍摄高质量宣传素材,指导企业熟练运用广交会线上平台打通全球链路,更推动技术与实体展 示深度融合,让远在海外的采购商也能"身临其境"感受产品实力。 徐州分团动态展示企业生产流程,让全球采购商沉浸式体验"徐州造"的工艺水准与品质标准。一位 英国采购商被展位上的一款浅胡桃木色浴室镜的温润质感所吸引,当了解到该产品采用的是森林管理委 员会(FSC)认证的实木,搭配的植物基油漆甲醛含量仅0.02毫克/立方米,且可通过二维码实现原材料 溯源后,该采购商当场与徐州森鑫艺术品公司签下价值60万美元的订单。 ...
数智赋能 “十五运” 4条粤港澳跨境专线已建成
中国新闻网· 2025-10-28 18:29
十五运会通信网络建设 - 广东移动已完成对广东省126个赛事场馆的5G网络优化,并新增建设634个5G基站 [1] - 已建成4条粤港澳跨境专线,为计时计分系统、场馆成绩系统、竞赛视频系统、仲裁录像系统等提供网络保障 [1] - 公司持续开展全路线测试优化,并联合澳门CTM、香港CMHK共同优化跨境漫游信号 [3] 智能化与数字化支撑体系 - 公司依托5G-A、全光网、数字孪生、元宇宙等前沿技术,构筑覆盖赛事全链条的智能化、数字化支撑体系 [2] - 已顺利搭建覆盖粤港澳三地的指挥视频会议系统,将传统线下指挥大厅升级为云端协同平台 [2] - 统筹建设覆盖粤港澳的集群通信系统,全省864套集群对讲设备已完成部署,覆盖广州、深圳及大湾区周边重点赛事区域 [2] 跨境赛事通信保障 - 针对跨境赛事项目,公司试点应用粤港澳可漫游集群通信技术,工作人员通过一部终端即可实现三地实时对讲 [2] - 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自行车(公路)赛提供超过600张跨境漫游物联网卡及相应网络保障,协助实现无感通关的赛事新模式 [2] - 该自行车赛是本届全运会唯一的粤港澳三地融合比赛项目,也是全国首次跨越粤港澳三地的体育赛事 [2]
河北廊坊全面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人民网· 2025-10-28 18:10
政务服务数字化与智慧化转型 - 公司推动政务服务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升级,探索打造"零跑动、零材料、零等候"的政务服务模式[1] - 公司推出"廊坊e警务"微信小程序,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户政、交管、出入境等130项高频业务集中收纳办理,实现"一网通办"[2] - "廊坊e警务"微信小程序累计注册用户20余万人,办理线上业务9万余件[3] 创新服务系统与平台应用 - 公司推出"廊e拍"智能拍照集成系统,实现证照"采、存、储、用"在多警种间互联互通,一次拍照可自动生成符合四个标准的证件照片[2] - "廊e拍"业务已覆盖市县两级12个政务服务大厅以及134个派出所,累计服务群众11.8万人次[2] - 公司自主研发"政务服务智慧平台",能够对全市146个综合窗口的工作质效进行实时监测、无感监督和全流程控制,已无感监测业务办理32.6万件[1][4] 服务窗口整合与效率提升 - 公司全面整合公安政务服务资源,12个市县级政务服务大厅、134个派出所"一窗通办"109项政务服务事项[4] - 全市146个综合窗口累计办理业务1145件,平均每件不超过5分钟[4] - 72个综合警务站提供"24小时不打烊"服务,群众可自助办理户政、交管、出入境等57项业务[4] 精准服务与模式创新 - 公司创新推出"移动户籍室",为新生儿、孤寡老人等群体提供身份证补换领、出生登记等6类高频户籍服务上门办理、现场办结[5][6] - 出入境管理部门研发"峰谷动态"数据模型,精准洞察办证人数高峰与低谷时段,动态实施警力调度和窗口弹性增开[6] - 治安部门在派出所布设24小时"智能云柜",实现户籍业务"不见面"办理和"零时差"对接[6]
进博会期间,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将亮相虹桥论坛
新京报· 2025-10-28 12:21
活动概况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 [1] - 同期将举办虹桥国际经济论坛 [1] 论坛议题与参与者 - 虹桥论坛设置“重振多边合作”、“数智赋能”、“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及“更加开放的中国”等热点议题 [1] - 议题紧扣全球贸易秩序重构、开放贸易与安全发展、产供链韧性等国际社会高度关切的治理问题 [1] - 将有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参加论坛 [1] - 将有400余位政商学界知名人士共商共议全球治理和开放合作议题 [1] 论坛报告与指数 - 将连续第四年发布虹桥论坛旗舰报告《世界开放报告》和最新世界开放指数 [1] - 今年报告首次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主持撰写专章 [1] - 另有专章由联合国工发组织研究团队与中国专家合作编写 [1] - 报告将指数测度时间延伸至1990年 [1] - 新增“跨国公司与中国:相向而行”专章,首次从跨国公司视角分析开放实践 [1] - 观察议题涉及数据跨境流动与开放合作、开放助力全球南方工业化进程等热点议题 [1]
全面落实安全理念 全力推动转型发展
新华日报· 2025-10-27 14:55
聚焦"条块治理"向"全域统筹"转型,进一步夯实责任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 责任感抓好安全生产,把制度完善起来,把责任落实下去"。苏州着重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体 化责任网络,以最严密体系、最务实举措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一是拧紧党政领导"责任链"。建立健全党 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挂钩联系、问题领办等工作机制,专题开展重点镇街安全巡查、安全生产薄弱村居 重点帮扶等工作。出台强化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30条实施意见,明确权责边界,加大督查力度。二是筑 牢部门监管"共同体"。按照"以事定责"原则,建立市委编办、市委依法治市办、市安委办"三办"会商机 制,编制安全生产风险清单、责任清单、措施清单和应急清单,动态更新新业态、新领域及职责交叉领 域安全监管职责清单,切实增强工作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强调"要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近年 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苏州深刻把握"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核心要求,将安全生产工作置于经 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谋划推进,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大融合的安全生产治理新格局。 聚焦"人海战术"向"数智赋能"转型,进一步强化科技兴 ...
河南“芯”闪耀
河南日报· 2025-10-27 06:33
河南半导体产业战略定位与发展历程 - 河南将半导体产业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构建起覆盖“材料—设计—制造—封测”的全链条产业生态 [2] - 1966年中国首个引进全套技术的单晶硅企业洛阳740厂在河南诞生,开启中国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化探索 [2] - 2025半导体材料产业发展(郑州)大会以“协同发展 合作共享”为主题,会聚专家学者及产业链企业代表进行深度交流 [2] 全球与国内半导体材料产业趋势 - 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迎来复苏,AI芯片、汽车电子、HPC及存储器成为增长核心,并展现强劲韧性与国产替代加速态势 [3] - 实现半导体材料突破需持续深耕第三代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研发与产业化,并前瞻布局二维半导体材料等前沿方向 [3] - 需构建“材料—装备—工艺—软件”一体化攻关体系,鼓励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加速国产材料的导入与应用 [3] 企业战略与数字化转型 - 麦斯克电子作为河南半导体材料产业龙头企业,亟须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产业升级,共探数智赋能之路 [4] - AI与数字技术驱动产业智能化、管理精细化、生产个性化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4] - 麦斯克电子4—6英寸单晶硅片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二,8英寸规抛光片质量跻身国内第一梯队 [9] 河南半导体材料产业规模与细分领域优势 - 全省半导体材料产业规模约130亿元,年营收超5亿元的企业近10家 [6] - 金刚石产业是河南王牌产业链,从磨料磨具发展到英寸级单晶、半导体级抛光垫,我国人造金刚石产量稳居世界前列 [6] - 超宽禁带半导体金刚石在材料和器件方面有新技术突破,大尺寸金刚石发展初见成效,在热管理方面已开始进入应用阶段 [6] 重点项目签约与产业链协同 - 豫信电科集团与芯联集成签约,重点谋划半导体晶圆及模组制造项目,覆盖硅基、碳化硅等宽禁带材料领域 [8] - 合作将在AI服务器电源管理芯片等方向强化业务协同,延伸至智能电气装备、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等下游场景 [8] - 郑州高新区管委会与麦斯克电子签署协议,共同推动总投资约70亿元的大尺寸硅片项目,填补郑州特色高端半导体硅片领域空白 [8] 未来发展方向与政策支持 - 加快布局发展氮化镓、碳化硅、磷化铟等半导体材料,是河南打造全国新兴先进电子材料基地的重要一环 [7] - 下一步将加快牵引优质项目落地,推动省级平台公司、产业基金加大对半导体材料的投资力度 [7] - 多氟多超净高纯电子级氢氟酸成功进入国际高端供应链,推动产业从“依赖进口”迈向“自主可控” [9]
数智赋能高原“红珍宝” 品牌引领产业新发展
新华财经· 2025-10-23 17:16
近日,"数智赋能 品牌筑梦——贵州农特产业指数矩阵发布会"在贵州贵阳举行。会上,"新华·罗甸 精品火龙果产业发展指数"正式发布。该指数的发布,标志着罗甸火龙果产业迈入数据化、标准化、品 牌化发展的新阶段,也为这一黔南瑰宝注入了强劲的数智动能。 指数跃升,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指数运行结果显示,2020年以来,罗甸火龙果产业呈现"前期稳步增长,中后期快速攀升"的态势, 产业体系持续完善。指数分别在2022年与2024年实现两次显著跃升,突破1200点与1400点大关,显示罗 甸火龙果产业迈入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新轨道。 土壤条件同样优越。由石灰岩风化形成的弱碱性土壤富含钙、镁、硒等元素,溶蚀孔隙结构增强保 水能力,微生物群落活跃,构建起植物—微生物共生系统。当地果农传承并创新生态种植方式,使用酵 素肥、天然引诱剂、箭筈豌豆固氮等方式,实现土壤肥力持续提升与生态协同保护。 产销融合,构建"从枝头到舌尖"的良性循环 图为贵州农特产业指数矩阵发布会现场,新华社记者杨文斌 摄 为将扎实的产业基础转化为市场动能,罗甸县确立了"县内县外并重、线上线下融合"的产销策略。 当地积极引入电商与直播团队,创新开展"树下直播"" ...
2025中国计算机大会在哈尔滨正式开幕
证券时报网· 2025-10-23 09:58
人民财讯10月23日电,据黑龙江日报,10月23日8时30分,以"数智赋能,无限可能"为主题的2025中国 计算机大会在哈尔滨华旗饭店亚冬馆正式开幕。据了解,本届展览会有特装展位20个,普通展位87个, 参展商包括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等全国领先的超算中心,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 研究所、上海财经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等国内高校学院,阿里云计算、四通集团等知名互联网企 业和综合性互联网科技集团,华为、OPPO、科大讯飞(002230)等全球知名科技企业,施普林格 (Springer Nature)、爱思唯尔(Elsevier)等全球领先学术性出版机构等。 ...
湖南培育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居中西部第一
中国新闻网· 2025-10-22 19:26
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 - 湖南已培育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包括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等,数量居全国第五、中西部第一 [1] - 先进能源材料、先进硬质材料等5个集群作为“后备军”发展态势良好 [1] - 拥有15个国家级和40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为县域经济注入动力 [1] 企业规模与实力提升 - 湖南工业领域千亿级企业达到4家,百亿级企业达到53家,新增24家百亿级企业 [1] - 全省规模工业企业总数超过2万家,中小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 [1] 北斗产业与产业链建设 - 湖南3市入选国家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产业产值近3年年均增长26.8%,今年有望突破800亿元 [1] - 推广各类北斗终端超过90.6万台套,形成从组件研发到场景应用的全产业链 [1]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湖南在全国率先出台“五首”产品奖励政策,累计认定和奖励创新产品891个 [2] - 通过“揭榜挂帅”机制带动社会投入攻关经费超过550亿元,突破关键技术1768项 [2] 产业高端化与智能化转型 - “十四五”以来湖南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3.9%、10.2%,占规模工业比重分别提升至14.1%、32.3% [2] - 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20年5.2万辆增长至2024年77.1万辆,增长13.8倍,2024年1至8月产量64.5万辆居全国第7 [2] 数字化与绿色制造推进 - 湖南5市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培育17个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累计推动90.7万家企业上云上平台 [2] - 新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96家、绿色园区20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4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