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产业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柳毛湖畔风车舞
风电产业投资大、链条长、环节多,为确保项目高效落地、廉洁运行,该市纪检监察机关将柳毛湖风电 等重大新能源项目列为监督重点,统筹"纪委监委+职能部门"监督力量,组建监督组,紧盯项目审批、 政策落实、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以精准有效的监督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健康发展清障护航。 此前,该市纪检监察干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项目推进面临两处堵点。一是审批协调难,项目用地规划 涉及林草、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多个部门,特别是林间耕地占用等审批环节,存在流程衔接不畅、办 理周期较长的问题;二是设备运输保障难,大型风机设备体积庞大,运输进场对道路条件要求高,改造 升级进场道路和规划运输路线面临挑战,影响设备如期进场安装。 针对审批难问题,该市纪委监委联合相关职能部门专题会商,研究解决方案,制发工作提示,督促林 草、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加强跨部门联动,共享基础数据、加快审批进度。针对林间耕地占补平 衡等问题,监督组推动启动"一事一议"机制,召集相关部门联合办公研究解决措施。对于大型设备运输 难,召集交通、公安及属地乡镇开展调研,科学规划运输路线,制定道路保障方案,驻市交通运输局纪 检监察组全程跟进督办。同时,在市政务服务大厅设立"营 ...
峄城区电力装机总容量增长23.64%,新能源成第一大电源
齐鲁晚报网· 2025-08-23 14:28
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 - 新能源产业被作为保障能源安全和推动绿色转型的关键支撑 [1] 新能源项目建设进展 - 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 实现装机规模突破性增长 [3] - 三峡能源底阁50兆瓦光伏项目已于5月并网 预计年发电量超6000万千瓦时 [3] - 100兆瓦集中式风电项目完成点位初选和资源评估 [3] - 115兆瓦驭风行动和分散式风电项目正在优化风机点位和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3] 新能源装机容量数据 - 电力总装机容量达95.11万千瓦 较去年同期增长23.64% [5] -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52.71万千瓦 占总容量55.42% [5] - 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传统火电 成为第一大电源类型 [5] 新能源发展效益 - 提供稳定可靠电力供给 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依赖 [5] - 实现能源稳定供应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5] - 为构建安全稳定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奠定基础 [5]
热浪“烤”验全球!近10年我国年平均高温日数增多2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23:09
全球热浪趋势 - 热浪常态化已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大部分地区极端高温变化的主要驱动力[2] - 近10年中国年平均高温日数增多25% 极端高温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 高温正从单一极端事件演变为昼夜连续的复合灾害[2] - 今年东亚持续"超长烧烤"模式 全球各大洲同步刷新高温纪录 热浪常态化正发生在现实之中[2] 高温对经济的影响 - 全球高温暴露导致潜在劳动工作时长与收入损失持续攀升并屡创新高[3] - 极端高温对经济产生直接物理性冲击 包括电网峰值负荷持续突破上限触发工业限电 高温导致航道水深下降抬升物流成本 高温干旱引发农作物热害造成产量锐减[3] - 通过产业链与价格体系双向传导间接影响 企业停工加剧供应链关键节点中断 能源紧缺推升电价及整体生产成本 农业减产叠加运输受阻共同推高食品通胀[3] - 气候风险呈现金融化趋势 保险业因高温相关赔付激增承压 能源转型成本也随之攀升[3] 高温对旅游业的影响 - 气温每增加1℃ 旅游到达人数减少约8.1% 旅游收入减少约6%[4] - 高温影响夏季出行意愿和人数 高温临时支配避暑旅游可及性 高温加剧导致未来游客数量骤降[4] - 气候变暖正重塑全球避暑旅游格局 高温加速旅游消费偏好从观光打卡向避暑康养转变[4] 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 - 高温时段伴随强日照 光伏发电出力高峰与日间用电高峰高度重合 成为缓解供电紧张的关键力量[7] - 高温引发的用电激增直接刺激新能源装机需求 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提升与绿电交易市场扩容引导社会资本向新能源领域流动[7] - 高温暴露传统电网调峰能力不足 推动电力市场向灵活性和稳定性并重转型 推动电力系统向智能化数字化升级[7] 区域应对策略差异 - 沿海发达地区面临高端制造业温控成本激增 港口物流效率下降等挑战 可发展智慧能源网络 推动耐热材料 工业空调等高温适应性技术产业发展[9] - 中西部农业主产区主要挑战在于灌溉缺水与农产品减产 发展机遇是推广光伏农业以及培育种植气候适应性作物[9] 气候适应性基础设施建设 - 合理规划城市蓝绿空间 建设城市通风廊道 发展建筑节能技术 利用地上地下避暑空间网络[10] - 普及滴灌 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建设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 培育耐高温品种 调整作物品种布局和种植制度[10] - 加强建筑节能与降温技术 在屋顶 路面使用高反射率材料 优化建筑朝向 采用气凝胶 低辐射玻璃等隔热建材 建设智能电网动态调配电力资源[10] 国际经验借鉴 - 柬埔寨推行"耐旱作物推广计划" 通过再植林 种植耐旱稻米和改善灌溉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冲击[11] - 西班牙通过天气指数保险应对经济作物高风险 当气温超过阈值时自动触发赔付 简化理赔流程并保障收入稳定[11] - 欧盟推动可再生能源转型 通过发展风能 太阳能等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12]
高温经济学
虎嗅· 2025-08-19 08:21
全球热浪常态化趋势 - 热浪常态化已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 威胁人类健康与经济安全 挑战地球生态系统的临界点 [3] -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极端高温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4] - 近10年中国年平均高温日数增多25% 极端高温事件频率和强度持续增加 [6] 高温对经济的影响 - 高温导致潜在劳动工作时长与收入损失持续攀升并屡创新高 [8] - 直接影响包括电网峰值负荷突破上限触发工业限电 航道水深下降抬升物流成本 农作物热害造成产量锐减 [9] - 间接影响包括供应链中断 能源紧缺推升电价 农业减产推高食品通胀 [10] 高温对旅游业的影响 - 气温每增加1℃ 旅游到达人数减少约8.1% 旅游收入减少约6% [13] - 高温加速旅游消费偏好从观光打卡向避暑康养转变 [15] - 威海 大理等传统景区客流下降 长白山游客量增超50% [13] 高温对能源行业的影响 - 高温时段强日照提升光伏发电出力 成为缓解供电紧张的关键力量 [22] - 高温引发的用电激增直接刺激新能源装机需求 推动光伏装机持续快速增长 [22] - 气候部门与能源部门建立协作预判机制 构建气象-电力负荷耦合预测模型 [18] 区域应对策略与机遇 - 沿海地区可发展智慧能源网络 推动耐热材料 工业空调等高温适应性技术产业 [25] - 中西部农业主产区可推广光伏农业 培育种植气候适应性作物 [26] - 城市可通过规划蓝绿空间 建设通风廊道 推广建筑节能技术降低高温影响 [28] 国际经验借鉴 - 柬埔寨推行耐旱作物推广计划 通过再植林和改善灌溉系统应对气候变化 [31] - 西班牙通过天气指数保险应对经济作物风险 气温超过阈值自动触发赔付 [32] - 欧盟推动可再生能源转型 发展风能 太阳能减少对化石燃料依赖 [33]
热浪“烤”验全球,高温对经济有哪些影响?
虎嗅· 2025-08-18 21:04
热浪常态化趋势 - 全球多地高温频破纪录 葡萄牙莫拉地区达46.6℃ 西班牙局部46℃ 法国40.9℃创历史新高 意大利21城发布红色警报[1] - 中国平均高温日数为历史同期最多 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最高 94个国家级气象站打破8月高温纪录[1] - 近10年中国年平均高温日数增多25% 极端高温频率强度上升 从单一事件演变为昼夜连续复合灾害[6][7] 高温对经济的影响 - 高温导致全球劳动工作时长与收入损失屡创新高 对生产系统造成物理冲击包括工业限电停产 航道水深下降推升物流成本 农作物热害致产量锐减[8][9] - 通过产业链传导加剧供应链中断 能源紧缺推升电价和生产成本 农业减产与运输受阻共同推高食品通胀[10] - 气候风险金融化趋势显现 保险业因高温赔付激增承压 能源转型成本攀升[11] 旅游业格局变化 - 气温每增1℃旅游到达人数减少8.1% 旅游收入减少6% 威海大理等传统景区客流下降 长白山游客量增超50%[13] - 高温影响夏季出行意愿 支配避暑旅游可及性 导致未来游客数量骤降[14] - 气候变暖重塑全球避暑旅游格局 消费偏好从观光打卡向避暑康养转变[15] 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 - 高温暴露传统系统脆弱性 客观上加速新能源产业发展 光伏发电出力高峰与用电高峰高度重合 推动装机增长和技术迭代[21][22] - 用电激增刺激新能源装机需求 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提升与绿电交易市场扩容引导社会资本流入[22] - 推动电力系统智能化数字化升级 整合气象数据与调度模型 实现电源电网负荷动态协同优化[22] 区域差异化挑战与机遇 - 沿海地区面临制造业温控成本激增 港口物流效率下降 可发展智慧能源网络 耐热材料 工业空调等高温适应性产业[24] - 中西部农业主产区面临灌溉缺水与农产品减产 可推广光伏农业 培育气候适应性作物[25] 气候适应性措施 - 城市建设规划需合理布局蓝绿空间 通风廊道 发展建筑节能技术 利用高反射率材料 隔热建材 智能电网动态调配电力[27][28] - 农业领域需普及高效节水灌溉 建设抗旱水源工程 培育耐高温品种 调整种植制度 利用气候资源普查规避高温风险[28] - 加强高温敏感人群防护 加大医疗资源投入 设计高温保险产品 利用金融工具撬动资金[28][29] 国际经验借鉴 - 农业领域推行耐旱作物计划 改善灌溉系统 西班牙通过天气指数保险自动触发赔付 简化理赔流程[30][31] - 欧盟推动可再生能源转型 发展风能太阳能减少化石燃料依赖[32] - 中国可加大耐旱抗高温作物品种选育 建立种植示范区 创新农业保险机制 优化海上风电布局 发展分布式光伏[34][35][36]
云南能投:永宁风电场扩建项目成功并网 新能源版图加速扩容
证券时报网· 2025-08-12 17:25
风电项目并网进展 - 公司旗下红河云能投新能源开发的泸西片区永宁风电场扩建项目首批2台机组并网 总装机容量1 25万千瓦 [1] - 弥勒云能投新能源开发的弥勒片区永宁风电场扩建项目首批3台机组并网 总装机容量2 145万千瓦 [1] - 公司已投产风电总装机容量达185 435万千瓦 新能源总装机容量攀升至203 035万千瓦 [1] 项目资源禀赋 - 泸西片区总装机容量23 5万千瓦 预计年上网电量5 18亿千瓦时 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2205小时 [2] - 弥勒片区总装机容量23万千瓦 预计年上网电量5 29亿千瓦时 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2300小时 [2] - 两大片区利用小时数均显著高于2024年中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2127小时 [2] 战略意义 - 项目并网是践行国家及云南省能源战略的关键举措 有助于扩大新能源装机规模与增强核心竞争力 [3] - 项目实施将拉动区域经济增长 为云南省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支撑 [3] 项目储备与开发 - 公司目前有67万千瓦风电扩建项目 会泽8 5万千瓦光伏项目稳步推进 [4] - 富源县南冲风电场等31 25万千瓦风电项目 马龙区色甲2万千瓦光伏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 [4] - 公司加大风光资源排查力度 为后续项目开发储备优质资源 [4] 行业前景 - 国家持续出台政策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 风电光伏项目推进获政策保障 [5] - 新能源发电成本持续下降 市场竞争力增强 全球能源结构转型推动需求扩大 [5] - 银河证券研报指出风电在电力现货市场更具价格优势 度电成本低于光伏 [5] 新赛道布局 - 公司推进昆明安宁350MW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 钠离子电池风储一体机等项目 [6] - 永宁风电场扩建项目全容量投产后 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先发优势将进一步释放 [6]
新疆和布克赛尔:新能源项目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
中国经济网· 2025-07-25 11:04
经济发展 - 2025年上半年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5 2% [1] - 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 5%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 6% [1] 新能源产业发展 - 和布克赛尔县已建成新能源项目152万千瓦 在建项目规模409 8万千瓦 [1] - 国网能源和丰煤电有限公司50万千瓦风电项目总投资19 77亿元 今年计划完成投资13亿元 [2] - 风电项目建成后年上网电量预计达11 12亿千瓦时 可替代标准煤约34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0万吨 [2] - 申能200万千瓦光伏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 配建储能设施及升压汇集站 [2] - 光伏项目年均发电量约32亿千瓦时 需打153万根基桩 安装399万块光伏组件 [2] 区位优势 - 依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戈壁荒漠土地及优越电力输送条件发展新能源产业 [1] - 申能光伏项目临近G576国道 材料运输便利 戈壁滩日照充足 [2] 产业协同效应 - 新能源项目将丰富当地以矿产 农牧业为主的产业体系 [2] - 通过清洁能源供应和拉动投资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 [2]
产业周跟踪:首个省级储能容量电价政策出台,时的获10亿美金eVTOL订单
华福证券· 2025-07-20 19: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锂电板块:国内外固态电池中试线加速建设,设备交付有望迎来密集期;eVTOL获10亿美金订单,固态电池配套低空飞行器[2] - 光伏板块:工信部将实施新一轮钢铁、有色、石化、电力装备等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光伏产业应抓住政策机遇,在智能制造和新型电池技术等领域加大投入,把握稳增长带来的市场空间,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3][18] - 风电板块:英国放宽AR7海上风电准入门槛,或将带动更多早期项目提前落地;浙江深远海风电母港基地开发进展顺利[3][30] - 储能板块:甘肃省出台首个省级容量电价政策,独立储能收益模式进一步明晰;青海绿电直连方案公布,并网型项目自发自用电量≥60%,上网电量≤20%,需合理配置储能[3][38] - 电力设备板块:国网三批特高压设备招标结果公示,合计22个标段72个包;工信部近期将印发电力装备等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数字化转型成关注重点[4][47] - 工控及机器人板块:6月PMI有所回升,工业巨头宣布重磅收购;德国开发出标准化机器人灵敏度测试系统,优必选推出全球首个实现自主换电的人形机器人[4][55] - 氢能板块:工信部提出加快氢能在传统产业应用,2025年上半年氢车产销暴跌近五成;山东零碳园区建设方案公布,卧龙新能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辞职[4][63] 各板块总结 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板块 - 电车&锂电:国内外固态电池中试线加速建设,设备交付有望迎来密集期;eVTOL获10亿美金订单,固态电池配套低空飞行器;孚能科技规划推出三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并独家供应时的科技配套于E20机型的第二代半固态eVTOL电池[9][10] - 投资建议:关注成本曲线有优势、率先出海布局、快充高压密技术领先、受益于排产景气有价格弹性、新技术渗透率提升具备细分贝塔的企业,以及低空经济相关企业[12] 新能源发电板块 光伏板块 - 核心观点:工信部将实施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光伏产业应把握政策机遇,在智能制造和新型电池技术等领域加大投入,平衡产能扩张与技术升级的关系[18][19] - 产业链边际变化:本周多晶硅价格以较小趋势上升,硅片价格迅速上升,电池片价格上涨,组件市场价格呈现上升趋势,逆变器价格持续稳定,高纯石英砂市场价格下降,胶膜价格低迷,玻璃库存预计后期下降[20][24][25][26] - 投资建议:关注受益行业减产自律等供给侧改革、需求爆发量增利稳、具备价格弹性、穿越周期有望实现盈利修复、受益于BC等新技术放量、有望受益于主产业链价格回升的企业[27][28] 风电板块 - 核心观点:英国放宽AR7海上风电准入门槛,将显著扩大AR7竞标项目池,有效解决项目储备不足和并网排队拥堵问题;浙江深远海风电母港基地开发进展顺利[30][31] - 产业链主要原材料价格变化:本周10mm造船板价格上涨,铸造生铁、废钢价格持平,齿轮钢价格下降[32] - 投资建议:关注短期业绩有望兑现和中长期增速较好的海风及深海科技产业链、风机盈利水平回升有望超预期且海外&海上风机在手订单充足的整机企业、受益于涨价逻辑和原材料价格下降的铸锻件和叶片等零部件企业[33][35] 储能板块 - 核心观点:甘肃省出台首个省级容量电价政策,独立储能收益模式进一步明晰;青海绿电直连方案公布,明确并网型项目自发自用电量和上网电量比例,要求合理配置储能[38][40] - 投资建议:关注优质储能集成标的、价高利优的户储企业、优质储能运营商、受益光储放量的逆变器环节、盈利回升的储能电芯环节、其他相关企业、低基数高增速的工商业储能企业以及新兴增长的南非储能标的[44] 电力设备板块 - 核心观点:国网三批特高压设备招标结果公示,涉及多个项目,共22个标段72个包;工信部近期将印发电力装备等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重点抓好实施新一轮稳增长行动和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行动[47][48] - 投资建议:看好出海、电改、数字配网三条投资方向,分别关注相关企业,以及充电桩运营标的和有海外渠道的充电桩模块及整桩公司等[49][52] 工控及机器人板块 - 核心观点:6月PMI有所回升,工业巨头宣布重磅收购;德国开发出标准化机器人灵敏度测试系统,优必选推出全球首个实现自主换电的人形机器人[55][57] - 投资建议:关注工控领域离散自动化、流程自动化、控-驱-机一体化等龙头企业,以及人形机器人领域华为链、T链、各细分龙头企业[58][60] 氢能板块 - 核心观点:工信部提出加快氢能在传统产业应用,2025年上半年氢车产销暴跌近五成;山东零碳园区建设方案公布,卧龙新能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辞职[63][64] - 投资建议:关注绿氢主线和燃料电池主线相关企业[65]
刘世锦: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要保持速度,深化改革创新应对挑战
证券时报网· 2025-07-08 15:06
能源转型与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已进入不可逆阶段,需要通过改革开放和创新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 [1] - 绿色低碳产业在"十五五"时期及更长时间内需保持适度快速增长 [1] - 光伏、风电、储能、氢能及数字化技术等关键领域,中国处于局部或全局前沿位置 [1] 绿色投资与经济增长 - 绿色低碳投资已成为中国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稳增长起到关键支撑作用 [1] - 绿色低碳技术进步开辟了新产业赛道,带动大量投资、生产和消费 [1] - 绿色创新成为投资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源 [1] 新能源发展现状与目标 - 中国新能源发展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并通过创新大幅降低关键绿色技术成本 [2] - 原有可再生能源增长目标偏低,建议适当调高以符合产业发展内在规律 [2] 供给侧改革与电力系统转型 - 加快新型电力系统设计和建设是应对新能源发展挑战的重要路径 [2] - 电力系统需从垂直一体化体系转向主网、配网、微网分层平衡的新型体系 [2] - 该转型需要大量技术创新及管理制度、监管体系的重大改革 [2] 需求侧改革与碳市场发展 - 需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过渡,并落实量化目标 [2] - 应继续发展和扩容碳市场,开展碳市场创新 [2]
年产值3亿元新能源项目落地山东日照山海天
齐鲁晚报· 2025-06-26 14:55
项目概况 - 山东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成功签约"电动车快充电池pack组装"项目,标志着该区在新能源产业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1] - 日照蓝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三公启腾(日照)智能制造有限公司与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达成三方合作 [1] - 三公启腾(日照)智能制造有限公司隶属于"民生生态•三公共享平台",在新能源制造领域具备技术积累和市场资源 [1] 项目规划 - 项目落地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智能制造产业园,总建筑面积7400平方米,总投资1亿元 [1] - 项目分两期推进,一期投资5000万元,建设2条电动车快充电池pack组装线,预计年产30万组12C超级快充电池及5000套智能充电桩 [1] - 二期追加投资5000万元,新增2条组装线,达产后总产能将提升至年产120万组电池及10000套充电桩 [1] 经济效益 - 项目2025年产值目标500万元以上,2026至2030年年均产值不低于3亿元 [1] - 项目将带动约50个就业岗位,并促进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1] 签约仪式 - 签约仪式和座谈会在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直机关办公楼会议室举行,多方代表出席 [2] - 合作三方就项目规划、产业前景及合作细节进行深入交流,随后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2] 区域影响 - 此次签约是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成果,展现了该区在新能源产业领域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 [4] - 合作三方将加强协作,确保项目高效落地,进一步推动日照市新能源产业链升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