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构库存
icon
搜索文档
下周箭在弦上,基金调仓连锁反应非常大!
搜狐财经· 2025-05-18 22:18
金融板块表现 - 本周金融板块表现突出,带动指数快速上行,市场普遍认为与《基金新规》有关,但这一判断的价值有限[1] - 《基金新规》的推出与今年多数基金经理跑赢基准的表现相关,A股基金中有一半以沪深300为基准,跑赢难度不大[2][4] - 金融股借《基金新规》发挥,银行和保险板块已上涨,券商板块后续可能跟进,因金融股板块具有联动效应[4][5] 市场行情分析 - 金融和权重股此前长期横盘,市场表现低迷,但横盘时间越长,后续行情可能越大,即"横有多长,竖有多高"[5] - 市场已震荡半年多,震荡股借题发挥突破的现象将增多,近期机构积极参与的股票数量达到历史高水平[5] - 过去10年中,90%的基金经理能跑赢基准,但过去3年80%跑输,今年又有60%以上的基金经理跑赢[6] 机构与散户博弈 - 散户面临的问题是难以判断震荡股何时突破,因机构与散户存在信息差,机构可通过洗盘动作影响股价[9] - 量化模型可识别机构交易行为,"机构震仓"表现为前期抛压后回补,交易特征明显[9] - 通过"全景K线"可观察机构行为,如"机构库存"(橙色K线)显示机构持续参与,"强力回吐"(绿色K线)导致股价回落[13][14] 机构行为特征 - "机构库存"数据越活跃,表明机构资金参与越多且时间越长[14] - "强力回吐"(绿色K线)代表获利资金回吐,做空力度加大,"强力回补"(玫红色K线)代表做空资金回补,做多力度加大[14][15] - "全景K线"整合五个数据,包括机构库存、空头回补等,以不同颜色映射,便于全面观察市场行为[15]
美联储变天,A股也在酝酿大招!
搜狐财经· 2025-05-17 20:44
美东时间 5 月 15 日深夜,鲍师傅现身第二届托马斯・劳巴赫研究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此消息一经传 出,金融市场瞬间沸腾,不少人敏锐捕捉到其中可能暗藏的降息信号。鲍师傅究竟透露了哪些关键信 息,竟引发如此强烈的市场反应?接下来,让我们深入剖析这场备受瞩目的讲话,探寻背后隐藏的经济 密码。特别提醒大家,文末总结部分汇聚了文章的核心要点,建议各位仔细研读、牢记于心 。一, 美 联储重大转变美东时间 5 月 15 日(昨晚深夜),鲍师傅提及正在重新审视其货币政策框架的核心环 节,涵盖通胀目标及就业差距的应对模式。鉴于经济与正策的持续演变,长期利率或有上行压力。 鲍师傅称,美联储对 「平均通胀目标」框架也作出了相应调整。这一策略变动,被市场视作美联储货币正策的重大转向,意 味着其愿承担更多风险来推动就业增长,甚至容忍更高通胀,只为换取就业市场的强劲态势 。 此外,鲍师傅是否专门提到「关税驱动的价格上涨」会成为新的通胀干扰因素,备受关注。虽然他没有 直接评价川普政府近期的关税正策,但着重指出「关税影响比预期更大」,这暗示着美联储正为潜在的 贸易摩擦升级预留政策弹性 。 不少人将鲍师傅此番讲话视为降息信号,真实情况果真如 ...
楼市降价风暴,或成A股变盘导火索?
搜狐财经· 2025-05-13 01:16
最近大家都在讨论一些会谈,印巴之类的国际大事。 但在市场的角落有个没有引起大家关注的消息出现了,但这可能关系到A股的行情! 今天我就来讲一下。文末还有重要数据,错过可就亏大了。 一,打折卖房 近期,李嘉诚旗下公司开发的北京东四环御翠园楼盘引发关注,原因是开启了新一轮降价促销。 最新单价为7万每平米,相比去年开盘的那一期,价格直降100多万。 为安抚老业主,开发商给出补装修标准或现金补贴这两个补偿方案,可见房价实实在在地降了。 虽说7折是相较最初9万+的备案价而言,实际降价幅度没宣传得那么夸张。 二,稳定股市楼市 机构资金实力雄厚,他们的操作对股价影响巨大,很多时候散户只看走势是看不出什么门道的。 之前大家觉得只要看机构就行了,但大多数股票都有机构涉足其中,可真正能为投资者带来收益的却只是少数。 关键在于要看清楚机构是否积极持续地参与交易。这就需要借助数据还原交易行为,因为数据作为最客观的依据,可以最大程 度接近市场真相。 有些股票在上涨的时候跳水,可能有人觉得是涨多了要跌,有些人觉得只是普通的调整;有些股票下跌时上涨,有些人觉得是 诱多,有些人觉得要反弹了。 只靠赌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一旦选择错误只会追悔莫及, ...
A股拉升即将开始,主力只需等待时机!
搜狐财经· 2025-05-11 09:34
货币政策调整 - 降准降息政策迅速实施 超出市场预期 可能仅是政策调整的开端 [1] - 宽松货币政策有效降低资金使用成本 财政刺激拉动市场需求 上市公司发展依赖充足订单和充裕流动性 [2] - 美联储6月后开启降息周期 国内外利差收窄 国内将持续货币宽松提振市场预期 [3] - 政策启动后难以逆转 需求端与货币端支持政策料将持续加码 市场流动性充裕是大势所趋 [3] 内需提振路径 - 关键在夯实发展根基 激活内需潜力 核心路径包括财政扩张带动需求和货币宽松降低融资成本 [3] - 近期降息降准政策已落地 呼应内需提振路径 [3] 市场反应与资金动向 - 部分投资者认为市场表现未达预期 但敏锐资金已提前布局获利并高位离场 导致周三市场未大幅上涨 [3] - 股价持续上行依赖机构资金持续介入 需洞悉筑底阶段机构布局动向 [4] - 大数据技术可深度剖析市场本质 识别机构资金真实运作逻辑 [4][6] 机构资金行为分析 - 机构震仓信号表明资金刻意打压股价清洗跟风筹码 震仓结束后通常伴随拉升 [6][8][10] - 空头回补信号显示前期做空资金重新入场 机构库存数据反映机构主导交易动向 [11] - 大数据系统精准捕捉交易特征 识别机构震仓迹象 [11] 量化分析工具 - 建议使用量化分析工具如「博尔系统」APP 通过大数据剖析机构资金动向 [6][11] - 系统可识别蓝色K线(机构震仓)和橙色柱体(机构库存)等关键信号 [11]
大利好成出货导火索,主力手段太阴险!
搜狐财经· 2025-05-11 09:23
降准降息已经落地,很多人其实都没有想到会落地那么快,其实,这可能只是刚开始,下面具体给大家 说一下!请各位重点关注文末内容,这部分凝聚了文章的核心要点,务必牢记。 一,刺激开始落地 对经济本身来说,宽松的货币可以进一步降低资金成本,cz的刺激可以进一步提升需求。 对于资本市场来说,上市公司也需要更多的订单需求,同样估值扩张也需要更多的流动性刺激。 而且随着美联储6月以后开始降息内外利差缩小,我们后续可能还会继续通过货币宽松的方式刺激预 期。 川普上台以后到现在是各种瞎折腾,不管是关税还是其他正策,都是很容易推高通胀水平的。 但是不管他怎么折腾吧,对我们自己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把内需真正的提起来。 刺激内需也无非就是cz扩张拉动需求,还有就是货币宽松降低资金成本,还是回到了cz刺激和刚刚落地 的降息降准。 这里还是那句话,开工没有回头箭,后续大概率需求端和货币端支持的相关正策也是不会停的。 我们的货币宽松落地,叠加美联储降息周期的到来,流动性越来越充分是大概率事件。 但现在问题是,很多投资者觉得这次的正策出来之后,市场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真的是这样吗?那些 有预谋的资金早已经赚到钱选择先出货了,所以 ...
中欧全面解禁,A股真能迎来万亿流水?
搜狐财经· 2025-05-08 12:55
5月6日,外交部发生中方和欧洲议会决定同步全面取消对相互交往的限制。 很多人觉得这只是和谈判关税有关,但其实这将对A股造成很大的影响! 今天我就来讲一下。文末还有重要数据,错过可就亏大了。 一,中方和欧洲的决定 当前形势下,中欧加强对话合作刻不容缓。这次的同步全面取消限制,无疑是积极信号。 说到底,关税战关键就是人心,谁更靠谱,全球资本就往哪边跑。最近不少资金都在撤离美国,偷偷抄底中国资产。 二,对A股的影响 消息一经传出,不少人瞬间兴奋起来,脑海中立刻浮现出A股即将迎来大量增量资金的美好画面,觉得这无疑是A股即将腾飞的 前奏。 其实这就是典型的惯性思维!大家只看到了表面的新闻,没有看到市场的真相! 事实上,很多人只是一厢情愿,过去类似这种看似赢麻了的消息屡见不鲜,每次出现时,大家都满怀期待,可当打开自己的股 票账户一看,却发现实际情况与想象大相径庭。 要知道,人家资金瞄准的是中国资产,而非单纯的A股。 中欧全面取消交往限制,背后少不了懂王的神助攻。 去年中欧贸易额高达5.6万亿,几乎占了全球贸易的三分之一。 要是中欧投资协定能谈成,双边贸易还得成倍增长,说不定未来真能有个去老美化的WTO。 中国资产涵盖范围 ...
央妈这一动作暗示,A股牛市根基依然牢固!
搜狐财经· 2025-05-02 14:46
文章核心观点 A股处于牛市进程中,当下大概率处在紧货币+宽信用周期,有众多证据显示宽信用周期已开启,牛市并非所有股票普涨,需关注机构资金行为把握赚钱机会 [2][3][5] 依旧是牛市 - 从信贷周期理论看,当下大概率处于紧货币+宽信用周期 [3][5] - 债市历经3年牛市,因美联储加息与国内地产风险宽信用进程受阻,后开启宽信用周期,出现股债双牛,2025年后进入紧货币+宽信用周期,股市震荡上行 [5] 牛市的证据 - 政策面上强调今年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是宽信用而非宽货币,虽短期内不降准降息甚至加息,但目的是向经济注入流动性 [6] - 消费贷利率降低、开设低利率金融机构互换便利和上市企业股票回购再贷款、给予科技企业低利率再贷款、集中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等是宽信用举措 [6] - 同业存单利率上升,银行持续卖出债券,反映银行资金紧张,需补充存款支持实体 [6] - 国家定调发行5000亿特别国债补充银行资本金,提升放贷能力,政府债发力靠前,国债和地方债发行规模高于往年同期,宽财政也是宽信用方式之一 [7] 牛市投资建议 - 牛市并非所有股票普涨,2009年四万亿刺激下32%个股下跌,2020年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小盘股平均跑输指数15个百分点 [9] - 机构有丰富信息资源和专业能力,其选择比散户靠谱,有大资金运作的股票上涨动力和持续性更强 [9] - 可通过量化大模型分析“机构库存”数据了解机构资金操作情况,“机构库存”数据越活跃、存在时间越久分布越密,股价表现越好,还能借此判断股价下跌原因 [11]
机构扎堆抄底白酒,白酒股的春天要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4-27 01:37
最近看到大家都在说有机构开始抄底白酒了,很多人问可不可以跟进。 其实大家没有看到最关键的因素!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好好分析一下。 文末还有实用数据,千万别错过! 一,白酒股 最近公募基金一季报全部披露完毕,于是可以看到不少基金经理开始抄底白酒了。 向来重仓白酒的张坤持续增持,其对山西汾酒的持股数量较上期增长1.82%,泸州老窖的持股数量较上期增长4.27%。 萧楠更是加仓动作猛烈,在一季度之前,他管理的基金对贵州茅台和山西汾酒甚至毫无持仓,而在一季度直接将这两只股票纳入了十大重仓股, 五粮液的持股数量也较上期翻了一倍不止。 除了这两位顶流基金经理,还有众多基金经理加入增持白酒的行列,例如陈涛,将泸州老窖直接纳入十大重仓股,仓位占比8.14%; 李晓星也把泸州老窖买成了十大重仓股;袁航则加仓贵州茅台和五粮液,同时将山西汾酒纳入前十大重仓股。 从这些数据来看,机构似乎在大举抄底白酒,布局意图明显。 二,散户的认知偏差 很多人看到机构在大量抄底,就盲目跟风进场,大概率只能收获一场空。 但是如果我们看到市场的真相就不一样了。怎么看到真相呢?就要靠真实客观的数据。 只有真实客观的数据是不受情绪、权利和流量的影响的,要知道股 ...
机构资金异动,A股亮起二次探底警报?
搜狐财经· 2025-04-27 00:13
二次探底担忧 - 投资者担忧A股可能二次探底,基本面存在关税问题变数,后续局势可能反复 [1] - 当前K线形态与2020年2月走势相似,当年春节后上证指数单日跌幅达7.72%,随后反弹但20日均线拐头后二次探底并创新低 [1] - 历史走势相似性引发市场惯性思维,但当前A股5000多只股票已告别同涨同跌时代 [4] 市场真相与数据重要性 - 纠结二次探底意义不大,需通过客观数据而非情绪化猜测判断市场 [4] - 股价涨跌取决于机构资金行为,需关注机构交易数据而非K线形态 [6] - 2023年924行情后个股分化明显,部分快速反弹但未突破,部分逆势上涨,差异源于机构筹码收集程度 [6][8] 机构资金行为分析 - 机构库存数据反映资金活跃度,密集且持续活跃预示上涨持续性 [11] - 对比两只股票,左侧机构库存密集且持续,股价创新高;右侧机构库存消失后股价持续下跌 [11] - 当前即时机构库存数据高于2023年春节水平,显示机构操作活跃度提升 [16] 投资策略建议 - 传统K线均线分析有效性下降,需转向机构交易数据追踪 [11] - 建议每日关注机构库存数据变化以捕捉机构动向 [16] - 个股表现分化加剧,机构筹码布局程度决定独立行情潜力 [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