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平均通胀目标
icon
搜索文档
美联储要改规矩了!通胀目标大转弯,你的钱包扛得住吗?
搜狐财经· 2025-07-05 18:51
美联储又要搞事情了!这两天财经圈炸了锅,都在聊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评估那点事儿。说白了,就是这帮掌管全球"钱袋子"的人,觉得以前的规矩不好使 了,想换个玩法。你可能觉得这跟自己没关系——美联储在美国,咱在中国搬砖,他改不改政策关我屁事?醒醒!你银行卡里的余额、房贷利率、甚至楼下 菜市场的猪肉价,都可能被这波操作悄悄拿捏。今天咱就用大白话扒开美联储的底裤,看看他们到底想干啥,以及这事儿能把咱普通人的生活搅和成什么 样。 一、从"灵活通胀"到"认怂通胀":美联储被现实扇肿了脸 先聊第一个大瓜:"灵活平均通胀目标"(FAIT)可能要凉了。这词儿听着绕,其实就是2020年疫情时美联储拍脑袋想出来的骚操作。当时美国通胀低得像 一潭死水,美联储急了,说:"这样吧,咱别死盯着2%的通胀目标了,允许它在一段时间内超过2%,平均下来够2%就行!" 听起来挺灵活,对吧?结果 呢?2021年通胀直接飙到9%,创40年新高,老百姓上街骂娘,美联储这才手忙脚乱加息,差点把美国经济干崩。 现在回头看,这政策简直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当时美联储的算盘打得噼啪响:允许通胀超标,就能名正言顺地维持低利率,刺激经济。可他们忘 了,经济这玩 ...
君諾外匯:美联储即将公布货币政策框架评估,两大变化或影响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7-04 10:57
美联储货币政策评估核心调整方向 - 美联储正在对货币政策策略进行定期评估 两大核心调整方向包括淡化通胀目标策略和推进政策沟通体系改革 [1] - 评估结果计划于今夏公布 聚焦长期目标和货币政策策略声明以及沟通工具两大领域 [3] - 预计将对2020年推出的灵活平均通胀目标(FAIT)政策进行淡化处理 回归传统通胀目标设定模式 [3] 灵活平均通胀目标(FAIT)政策的背景与争议 - FAIT政策于2020年疫情期间推出 允许通胀适度超过2%目标水平 旨在通过长期平均通胀稳定市场预期 [4] - 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引发争议 被批评延迟了美联储对高通胀的响应速度 间接助推通胀快速攀升 [4]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为政策辩护 强调通胀爆发非预期也非有意为之 政策基于当时经济形势制定 [5] 政策框架调整的具体方向 - 预计美联储将弱化仅对就业不足作出反应的表述 转而强调对就业和通胀双向偏离的关注 [5] - 调整思路与欧洲央行近期策略更新类似 目的是增强政策灵活性和前瞻性 [5] - 高盛认为政策声明修改的实际影响力可能不及沟通策略调整 [6] 政策沟通工具改革提案 - 改革提案一:发布替代经济情景及对应的货币政策路径 目前相关信息需等待五年才公开 [6] - 改革提案二:将FOMC成员的经济和利率预测进行匿名关联 帮助投资者更精准理解决策逻辑 [6] - 高盛指出若2010年代就有此机制 市场或能更早预判政策转向 [6]
美联储即将公布货币政策框架最新评估,两大变化或影响市场
华尔街见闻· 2025-07-04 09:05
货币政策策略调整 - 美联储正在对货币政策策略进行定期评估 两大核心调整包括淡化争议性通胀目标策略和政策沟通体系改革 这些变化可能重塑市场对美联储行为逻辑的预判路径 [1] - 2020年疫情期间推出的"灵活平均通胀目标"政策可能被淡化 回归更为传统的通胀目标设定 该政策允许通胀在一段时间内适度超过2%以实现长期平均目标 [2] - 高盛首席经济学家团队指出 美联储可能在政策声明中弱化"仅对就业不足作出反应"的表述 转而强调对就业和通胀双向偏离的关注 这一调整与欧洲央行近期的策略更新类似 [2] 政策沟通方式升级 - 沟通工具的升级成为本轮评估的另一大看点 高盛认为美联储沟通策略的调整可能比货币政策策略声明的修改更具实际意义 [3] - 第一项提案是提供替代经济情景以突出前景风险 美联储工作人员已在内部"蓝皮书"中提供详细的替代情景预测 但目前仅在五年后向公众发布 [4] - 第二项提案是将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成员对经济和利率的预测进行关联同时保持匿名 这将使投资者能够了解每位成员如何根据其经济预测设定联邦基金利率 [4] 市场影响 - 这些政策和沟通方式的调整短期内对美联储实际货币政策影响有限 不会直接改变当前的利率路径 [3] - 从中长期看 提升政策透明度和前瞻性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 降低政策误判风险 [3] - 更清晰的政策信号有助于投资者优化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 [3]
美联储正在例行审查 高盛预测两大调整方向!
金十数据· 2025-07-03 20:52
美联储目前正在对其货币政策策略进行例行审查。第一次审查曾引发巨大争议,因此本次审查的结果备 受关注。 美联储去年秋天宣布,本次审查将重点关注两个具体领域:委员会的"长期目标和货币政策策略声 明"(该声明概述了美联储的整体方针)及其沟通工具。 审查结果预计将于"夏末"公布,但投资者能从美联储上个月主办的会议中得到一些线索,鲍威尔在开幕 致辞中透露了多项暗示。 高盛首席经济学家简·哈祖斯(Jan Hatzius)及其团队现已发表了他们对可能发生情况的看法。他们预 计,在长期声明方面,主要的变化可能将是淡化2020年末公布的"弹性平均通胀目标"政策: 2020年进行上一次框架审查时,美联储受到长期低通胀的严重影响,并担心极低的中性利率会使零下限 在未来成为更常见的问题。 当时提出的两个关键理念是,货币政策应响应"最大就业的不足",但不应响应未伴随通胀压力的劳动力 市场紧缩,以及"弹性平均通胀目标"(FAIT)。 FOMC还可能承诺对通胀的双向偏离做出有力响应,这与欧洲央行最近的策略更新一致。这两项改变都 不太可能对货币政策产生立即的影响。 《金融时报》Alphaville栏目表示,尽管"弹性平均通胀目标"政策的实施 ...
中信证券:美股和美元分道而驰
金融界· 2025-07-01 08:57
美联储政策预期 - 多数今年FOMC票委发言倾向晚于7月降息[1] - 预计美联储9月将再次降息 维持此前观点[1][2] - 6月SEP显示美联储对失业率上行有一定容忍 结合鲍威尔"观察夏季通胀"发言 预计7月按兵不动[2] - 若关税对经济增长影响先于通胀趋势延续 预计8月Jackson Hole会议或宣布放弃平均通胀目标制 回归传统通胀目标[2] 美股市场动态 - 美股再创新高 美元指数持续疲软 市场心态为"Sell White House and buy Nasdaq 100"[1][3] - AI板块和MAG7等"核心资产"上涨或延续 但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带来潜在利空[3] - Q1美股科技股业绩强劲 叠加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下降及美联储降息预期上升推动美股新高[3] - 中东局势缓解 美联储降息预期提振 特朗普关税豁免期可能延长三因素提振风险偏好[3] - 美股上行集中度高 MAG7和AI板块领跑 "Buy Nasdaq 100"行为拥挤[3] 欧洲财政与军工机会 - 德国Q3将额外发行190亿欧元债务配合防务与基建支出[4] - 北约成员国承诺到2035年将每年GDP的5%用于核心国防支出[4] - 欧盟"重新武装欧洲"和德国"whatever it takes"口号标志欧洲财政中长期制度性变化[4] - 建议关注欧洲财政扩张相关机会 尤其是欧股航天军工板块[3][4] 下周重点关注 - 美国6月非农和ISM PMI数据[5] - OBBBA立法进展[5]
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与近期的高通胀——作用、弊端及改革
搜狐财经· 2025-06-30 11:19
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的演变 - 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由美国国会确立,采取就业最大化和价格稳定双重目标,但对框架设计和实施拥有高度自主权 [2] - 初始框架形成于2012年,将PCEPI年增长率2%作为长期通胀量化目标,就业目标未量化且优先考虑价格稳定 [3] - 2012-2020年间经济环境变化:实际GDP长期增长率预测从2.5%下调至1.8%,中性利率从4.25%降至2.5%,失业率创50年新低但通胀持续低于2% [4][5] - 2020年修订后的现行框架调整为灵活平均通胀目标(FAIT),强调就业缺口而非偏离,并引入包容性就业目标 [7][8] 现行框架的核心调整内容 - 将2%通胀目标从对称性改为灵活平均目标,允许通胀适度高于2%以补偿前期不足 [7] - 政策关注点从"就业偏离最大化"转为"就业低于最大化",淡化自然失业率指标 [8] - 就业目标扩展为包容性目标,强调低收入群体就业改善 [8] - 双重目标冲突时需评估就业缺口与通胀偏差,但实际操作中就业目标权重显著提升 [8][11] 现行框架的局限性 - FAIT设计缺陷:未明确计算平均通胀的时间区间和补偿幅度,导致政策随意性 [10] - 将就业与通胀目标分离,忽视二者潜在冲突,违背国会设定的双重目标平衡原则 [11] - 将社会公平纳入政策目标,2021年6月PCE通胀达3.6%仍因就业包容性不足延迟加息 [12] - 政策滞后性显著:2021年3月通胀超2%后延迟一年至2022年3月才加息,实际利率达-6.69%历史低位 [13][18] 框架对高通胀的实证影响 - 2020-2021年实施0-0.25%利率+无限量QE,实际利率进入负值区间 [15][18] - 2021年3月PCEPI/CPI超2%时因失业率4.38%高于自然失业率维持宽松 [16] - 2021年11月PCEPI达6.6%、CPI达7.9%时失业率3.8%仍低于自然失业率,政策延迟使通胀创40年新高 [16][17] - 泰勒规则显示2022Q3理论利率应达8.22%,但实际利率直至2022Q1仍接近零 [19][20] 未来改革方向 - 可能放弃FAIT回归传统通胀目标,取消通胀补偿机制 [23] - 重新定义就业指标为"接近或超过最大可持续就业",强化价格稳定优先性 [23] - 移除社会公平等结构性目标,回归总量政策工具定位 [23] - 美国众议院设立工作组审查美联储框架,两党分歧中共和党主导改革倾向 [21][22]
谁会是下任美联储主席?
2025-06-30 09:02
Q&A 特朗普政府目前对美联储主席人选的考量有哪些? 特朗普在 6 月初非农数据发布后不久表示将"很快"决定下一任美联储主席人 选。现任主席鲍威尔的任期将于明年 5 月结束。特朗普曾因美联储今年以来未 降息而多次敦促其降息,并一度声称要解雇鲍威尔,但最终因美联储独立性考 量而放弃。通常总统会提前 3 至 6 个月提名新人选,但特朗普此次表现出提前 提名的意愿。 目前热门人选包括凯文·沃什(Kevin Warsh)、凯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和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这三位候选人均是共 和党人,在经济学领域有所建树,并都曾有美联储任职经历。具体而言,沃什 曾于 2006 年至 2011 年担任美联储理事;沃勒是现任美联储理事;哈塞特曾 于 1992 年至 1997 年担任美联储高级经济学家。此外,沃勒和哈塞特均有在 白宫任职的经历。沃什目前是 CBO 经济顾问小组成员。哈塞特在特朗普第一任 期(2017 年)曾任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目前仍是特朗普本任期的国家 经济委员会主任。 谁会是下任美联储主席?20260629 摘要 特朗普政府可能提前提名新的美联储主席 ...
深度 | 谁会是下任美联储主席?—— “特朗普经济学”系列之十八【陈兴团队·财通宏观】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6-22 17:40
核 心 观 点 6月初,在非农数据公布后不久,特朗普提到他即将决定下一任美联储主席人选。今年以来,特朗普不断向鲍 威尔施压,敦促美联储尽快降息。那么,目前潜在的美联储主席提名人选有谁?未来如何平衡美国货币和财政 政策? 下一任美联储主席会是谁? 目前的热门人选有三位,分别是美联储前理事凯文·沃什( Kevin Warsh )、特 朗普经济顾问凯文·哈塞特( Kevin Hassett )和现任理事克里斯托弗· J· 沃勒( Christopher J. Waller )。 6 月特朗普曾明确表示, 沃什"备受推崇" 。尽管三位人选对经济判断不同,均认为存在降息空间、需要继续 缩表、不宜过度监管、美联储应保持独立性。沃什认为美国经济保持良好,高通胀来源于量化宽松等非常规性 货币政策。哈塞特对美国经济前景最乐观。沃勒则认为,美国经济将温和放缓,关税将在未来几个月暂时推高 通胀,今年失业率将小幅上涨。在未来关键货币政策的立场上, 沃勒和哈塞特支持降息,而沃什的重点在于 缩表。 沃勒预期,降息应在就业走弱、通胀下降的情况 下 ,或在 2025 年晚些时候。哈塞特敦促降息,以促 进经济增长,或是保持说辞与特朗普政府一致 ...
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传递的信号:降息“方寸”之争,未来重点关注缩表调整
浙商证券· 2025-06-19 12:18
政策立场 - 美联储按兵不动,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维持在4.25%-4.50%区间,政策路径相机抉择[1][2] - 点阵图对年内降息次数维持2次,但支持不降息官员数量明显增加[3] 经济预测 - 年内GDP预测由Q1的1.7%下修至1.4%,年末失业率预测值由Q1的4.4%上修至4.5%,年末PCE预测上修至3.0%(前值2.7%)[3] 缩表政策 - 当前缩表速度为持有国债50亿美元、持有MBS 350亿美元,未来仍有调整可能[2] - 美股流动性、美债市场深度处于历史低位,金融稳定约束下联储可能提前结束缩表[1][6] - 财政部Q3回补TGA账户,可能是联储停止缩表的关键观察窗口[7] SLR调整 - 财政、货币部门就SLR监管措施修订达成一致,可能放宽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加强补充杠杆率(eSLR)”规则[8][9] - 每削减1%的SLR监管要求可短期内增加10%的银行国债持仓,降低1%带来4500亿美元购债增量[10] 资产演绎 - 下半年美国例外论可能阶段性回归,美元指数可能企稳反弹[11] - 2025年美债利率可能在4%-5%之间宽幅震荡,看好黄金和美股走势[12]
程实:强沟通下的弱信心——2025年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搜狐财经· 2025-06-19 09:52
美联储议息会议决议 - 美联储宣布保持基准利率不变在4.25%-4.50%,与市场预期一致 [1][2] - 议息会议声明指出当前经济不确定性有所减少但仍然高企,基本措辞较5月没有明显变化 [1][2] - 鲍威尔强调联储处于观察的有利位置,并不急于降息 [1][2] 经济数据与市场反应 - 美国5月CPI同比环比分别为2.4%和0.1%,核心CPI同比环比分别为2.8%和0.1%,通胀整体涨幅温和 [2] - 5月非农就业数据报告显示新增就业人数不及预期,3月和4月非农新增就业人数也被大幅下调 [2] - ADP报告显示美国5月就业人数新增创两年来新低,劳动力市场疲软迹象已有所显现 [2] 美联储政策沟通机制 - IMF研究指出央行在系统性压力事件中坦率程度会急剧下降,倾向于通过情景化、条件化的沟通机制维系市场信心 [1][3] - 央行沟通语言在货币政策中具有战略作用,通过前瞻性指引中的信心表达与风险提示有效引导市场波动与预期演化 [3] - 美联储在语言上保持鹰派立场以稳住市场预期,而在政策操作上保留灵活性 [3] 美联储政策展望 - 美联储或加快转向宽松政策以对冲下行风险并稳定金融环境,预计2025年全年降息幅度75-100个基点 [1][5] - 美联储下调2025年经济增速预测中值0.3个百分点至1.4%,显示经济前景面临更大挑战 [5] - 美联储可能在经济进一步承压的情况下选择更为宽松的立场以对冲下行风险 [5] 货币政策框架调整 - 美联储正在讨论其货币政策框架在灵活平均通胀目标制和灵活通胀目标制之间的选择 [4] - 在灵活平均通胀目标框架下,美联储对通胀水平高于2%的接受度有所提升,不再坚持通胀必须均值回归 [4][5] - 美联储若选择回归不强调补偿性超调的灵活通胀目标制,意味着其传递出更大的政策灵活性以及更高的通胀容忍度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