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行为
搜索文档
流动性和机构行为跟踪:跨月资金平稳,杠杆依然较低
国盛证券· 2025-11-02 16: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资金面平稳且有小幅波动,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投放力度并持续超额续作 MLF,还宣布重启国债买卖操作,使得国债收益率下行、存单收益率下行,存单净融资小幅减少且平均发行期限缩短,下周政府债券净发行小幅减少且净缴款转负,银行间杠杆率小幅降低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资金面 - 资金价格有变动,R001 收于 1.41%(前值 1.38%),DR001 收于 1.32%(前值 1.32%),R007 收于 1.49%(前值 1.46%),DR007 收于 1.46%(前值 1.41%),DR007 与 7 天 OMO 利差收于 5.51bp,6M 国股银票转贴利率收于 0.20%(前值 0.66%) [1] - 面对税期和跨月压力,央行逆回购投放 20680 亿元,逆回购到期 8672 亿元,逆回购净投放 12008 亿元,开展 9000 亿元 MLF 操作,净投放 2000 亿元,为连续八个月加量续做 [1] - 央行宣布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1 年国债收益率下行 8.90bp 至 1.38%,10 年国债收益率下行 5.32bp 至 1.80%,30 年国债收益率下行 6.95bp 至 2.14% [1] 同业存单 - 存单收益率下行,3M 收益率下行 3.50bp 收于 1.56%,6M 收益率下行 4.78bp 收于 1.60%,1Y 收益率下行 4.75bp 收于 1.63%,1 年存单与 R007 利差缩小 7.49bp 至 13.52bp [2] - 存单净融资小幅减少,本周存单净融资 1706 亿元(前值 3454 亿元),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 1 年存单发行利率分别收于 1.63%、1.64%、1.75%、1.68% [2] - 发行结构上,加权平均发行期限 6.9M(前值 7.1M),3M 存单发行 1390 亿元,6M 期限发行 2316.5 亿元,1Y 期限发行 1927.3 亿元 [2] 机构行为 - 本周银行间杠杆率小幅降低,质押式回购交易量日均 6.70 万亿元(前值 7.83 万亿元),银行间市场杠杆率日均 107.66%(前值 109.19%) [3]
晨会纪要——2025年第168期-20250930
国海证券· 2025-09-30 09:35
核心观点 - 报告通过利率互换定价与浮息债利差分析两条技术路线,量化当前市场交易中隐含的降息预期,认为现阶段定价不仅未包含进一步宽松空间,甚至可能隐含政策边际收紧预期,若四季度降息落地,可能因与当前极低的市场共识形成预期差而对债市形成利好[3][4] - 报告从机构行为视角分析债市,指出基金久期持续下行至2.8年且超长国债仓位基本全清,处于"卖无可卖"状态,而券商出现空头平仓迹象,股份行则持续买入充当"缓冲垫",当前机构行为变化对债市偏有利,后续利率在基金重新买回、银行加大配置等影响下有下行机会,利率品种胜率大于二永与信用品种[6][7][8] 最新报告摘要:固定收益专题研究 - 报告旨在通过利率互换定价与浮息债利差分析两条技术路线,量化市场隐含的降息预期,以弥补传统流动性分析中定性臆测、过度聚焦历史等不足,为判断未来债市走势和投资机会提供依据[3] - 利率互换定价视角基于1Y FR007与当前FR007的利差,复盘了2024年以来市场降息预期从升温、达峰、修正、出清的四个演变阶段,该工具能提供连续、高频的市场预期信号,但其投资者结构及交易动机差异可能导致与现券市场定价出现短暂背离[4] - 浮息债利差视角基于挂钩DR007的国开债到期收益率和基准利率之差,从更贴近现券市场的层面分析降息预期动态变化,虽然规模偏小、交易活跃度偏弱,但该指标也能有效追踪降息预期,目前市场降息预期相较年初已发生大幅逆转,整体预期转向[4] 最新报告摘要:债券研究周报 - 截至2025年9月26日收盘,10Y国债到期收益率逼近1.90%,活跃券250011.IB到期收益率在当周多次突破此前阻力位1.80%[6] - 基金行为出现显著变化,Q3以来基金持续降久期,截至2025年9月26日,含杠杆债基久期中位数持续下行至2.8年,且基金公司从2023年以来对超长国债的累计净买入自9月初转为负值,说明基金在二级市场所持有的超长债仓位基本已经全清,处于"卖无可卖"状态[7] - 券商出现空头平仓迹象,债券借贷指标显示10Y国债、30Y国债前三大活跃券借入量维持震荡,10Y国开债则有所下行,而股份行自8月以来持续对10Y国债老券进行买入,在本轮债市回调中充当了重要的"缓冲垫"作用[7] - 近期二永债回调迅速,本次债市回调幅度整体小于此前几轮下跌,但5Y二级资本债利差走扩程度与此前大致相当,当前基金抛售二永债的力度明显相对更强[7]
机构行为与点位观察
财通证券· 2025-09-22 14: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债市相对平稳,利率先下后上,信用利差整体小幅震荡,长信用利差上行 [2] - 7月市场调整以来,机构行为有变化,大行从利率债净卖出转为净买入,集中在5年以内品种;基金和券商长利率净卖出多;信用债方面,理财、保险等净买入相对稳定,国有行买入短利率利于短端稳定 [3] - 相比7月上旬低点,4年及以上中长信用债收益率上行较多;相比3月高点,5年内信用债收益率下行幅度超10bp,超长信用债略高于年内高点,四季度信用债利差大幅压降空间有限,但短端稳定确定性高 [4] - 考虑资金利率、基本面和短债特点,2年左右短债有参与价值;二永债与中票比价均值回归,交易价值下降,后期走势取决于利率;超长信用债交易量下行,部分品种收益率超年内高点,配置型机构可逐步配置,交易型机构四季度交易机会不强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机构行为与点位观察 机构行为有何特征 - 7月以来,大行利率债净买入加强,基金与券商净卖出增加,大行成主要承接方 [10] - 大行倾向买入短利率,年初以来持续净卖出10年以上长利率,7月后承接力量增长集中在5年以内 [12] - 大行与基金、券商在期限上错配,基金与券商净卖出长利率,近两周5年以内短利率债持续净买入 [14] - 信用债方面,保险、理财等承接方表现稳定,券商等卖盘稳定,大行卖出减弱,农商行净买入状态不错但总量有限 [16] - 7月债市调整后,基金长信用需求减弱,持续净卖出长信用债;保险配置特征为越调越买,但近两周周度净买入降至历史低点 [18][19] 信用债点位观察 - 相比3月18日高点,当前信用债收益率整体仍低,2年以内低30bp左右,3 - 5年低20bp左右,5年以上低5bp左右;信用利差大幅低于当时高点,5年以内多低20bp左右,但近期部分期限国开债估值切换影响市场观察 [22][24] - 与7月7日低点相比,收益率变动特点是2年及以内短端调整少,5年以上调整多 [26] - 基本面偏弱、资金利率宽松为短端提供稳定基础,信用债配置力量仍在,大行对短利率偏好间接支持信用债 [30][31] 组合的投资思考与建议 - 从资金面等角度看,短信用适当下沉值得关注,剩余期限3年以内、估值2.1%以上、隐含评级AA(2)及以上的信用债体量超1万亿元 [32] - 二永债与中票比价回归至0附近,交易价值下降,若利率下行仍有下行空间 [34] - 超长信用债收益率接近年内高点,交易量降至低点,配置型机构可关注配置价值,交易型机构四季度交易机会不强 [37] 信用买什么 建议关注高等级二永债 - 本周AAA二永与中票比价回落,5年AAA - 二级资本债与5年AAA中票比价回落超5bp,相较短端有一定性价比,1年期各等级二级债与中票比较均为负 [41] - 短端城投债与中票比价下行接近年内低点,性价比较低;长端弱资质城投债与中票比价近期上行,当前为正 [43] 关注2年左右的高票息资产 - 城投债、非金产业债、二永债估值2.2%以上占比分别为38.6%、26.1%、34.7%,2年左右2.2%以上估值债券有价值 [45] - 城投债长端可兼顾票息与波段操作,短久期高票息品种可继续参与,建议关注西安高新、豫航空港、珠海华发等2年左右债券 [47] - 产业债方面,房企可关注首开、中交房等2年左右国有房企债;非房产业主体可关注冀中能源等2年以内和河钢等2年左右债券 [49] 市场回顾:收益率涨跌互现 市场表现如何 - 本周信用债收益率涨跌互现,长端普遍上行,部分7Y及以上债券调整超3bp,短端二永债普遍下行;信用利差走势分化,短端利差压降多,1Y内超短品种压降普遍在4bp以上,长端利差以走阔为主 [51] - 从日度观察,本周收益率波动上行呈V形,周一至周三收益率以下行为主,周四周五上行,长端信用债周五调整幅度大于短端;信用利差走势分化,短端先下后上再下,整体压降,长端利差周二周三大幅走阔 [55][56] 保险配置力度下降,基金转为净买入 - 保险公司信用债配置规模环比下降,本周净买入80.92亿元,环比降36.8%,5年以上超长久期信用债净买入量22.04亿元,增持力度小幅增加 [58] - 基金转为净买入,本周净买入信用债63.31亿元,以1 - 5Y为主,增持规模118.69亿元,但继续净卖出超长债,本周抛售29.38亿元 [58] - 理财规模较上周基本持平,截至9月14日为31.07万亿元;理财配置力度稳定,本周增持203.2亿元,环比降2.6%;其他产品类配置力量小幅增强,本周净买入133.86亿元,环比增20.7% [60][63] 成交占比:1Y内交易占比仍较低 - 城投债和产业债3年以内中短久期成交占比相对高位,二永债3 - 5年交易占比不低,反映普信债缩久期,二永债交易属性强 [67] - 本周非金信用债低评级成交占比基本稳定,城投债AA(2)及以下成交占比环比增2pct,产业债AA及以下成交占比环比降1pct,二永债AA + 成交占比环比增10pct [68] 非金信用债发行期限回升 - 8月非金信用债发行11,284.08亿元,净融资1204.1亿元,高于去年同期;截至9月19日,净融资额1271亿元,一级供给相对较强 [69] - 近期信用债拉久期情绪回升,9月非金信用债发行期限明显拉长 [73] 数据跟踪:一级发行情况统计 - 展示各类信用债周度净融资及累计净融资、城投债分区域净融资情况、产业债分行业净融资情况、各类信用债发行期限占比、各类信用债投标倍数占比、非金信用债取消发行和推迟发行情况等数据 [77][78][79][80][82][84] 数据跟踪:二级估值变动细节 - 展示公募城投债、公募产业债信用利差周度变动,重要城投主体、银行二永债、地产债发行人债券收益率情况等数据 [86][87][88][89][90]
流动性和机构行为跟踪:央行呵护,税期平稳
国盛证券· 2025-09-21 16:30
核心观点 央行通过增加资金投放以维持流动性平稳 资金价格小幅上升 存单收益率曲线小幅上行 政府债券净融资和净缴款规模下周预计明显回落 银行间市场杠杆率略有下降[1][2][3] 资金面 - 资金价格有所上升 R001收于1.50%较前值1.40%上升10bp DR001收于1.46%较前值1.36%上升10bp[1] - R007收于1.52%较前值1.47%上升5bp DR007收于1.51%较前值1.46%上升5bp[1] - DR007与7天OMO利差收于10.96bp 6M国股银票转贴利率收于0.86%较前值0.79%上升7bp[1] - 央行逆回购投放18268亿元 到期12645亿元 实现净投放5623亿元 额外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1] 同业存单 - 存单到期收益率小幅上行 3M收益率上行1.50bp至1.58% 6M收益率上行0.61bp至1.64% 1Y收益率上行0.50bp至1.68%[2] - 1年存单与R007利差收窄0.5bp至15.90bp 国债收益率曲线走陡 1年国债下行1bp至1.39% 10年国债上行1.19bp至1.88% 30年国债上行1.56bp至2.20%[2] - 存单净融资规模回升至1344亿元 较前值-4680亿元明显改善 加权平均发行期限6.4M较前值5.9M有所拉长[2] - 国有行和股份行1年存单发行利率均收于1.68% 分别较前值上升0.6bp和0.33bp 城商行和农商行分别收于1.76%和1.75% 较前值下降1.51bp和8.81bp[2] - 发行期限结构方面 3M期限发行3577.7亿元 6M期限发行2732.4亿元 1Y期限发行2258.8亿元[2] 机构行为 - 本周政府债券净发行2674亿元 其中国债净发行2871亿元 地方债净发行309亿元 净缴款规模达4296亿元[3] - 下周预计政府债券净发行-522亿元 其中国债净发行-1747亿元 地方债净发行1225亿元 净缴款规模预计790亿元[3] - 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日均交易量7.16万亿元 较前值7.49万亿元下降 银行间市场杠杆率日均108.47% 较前值108.89%小幅下降[3] 市场流动性指标 - 流动性分层指标R007-DR007利差呈现波动态势 最高触及180bp水平[13][14] - 银行间质押式回购交易量在2025年呈现周期性波动 1月达到峰值超9万亿元 9月回落至7万亿元区间[16][17] - 公开市场操作中逆回购净投放与MLF净投放形成互补 买断式逆回购在2025年成为重要流动性补充工具[20] 利率债市场 - 利率债欠配指数与10年国债-7天OMO利差呈现高度相关性 2025年5月利差收窄至-50bp附近[42] - 1年存单-7天OMO利差在2025年1月达到峰值80bp后逐步收窄 9月回落至20bp区间[39][40]
债市"文学化"下真实的机构行为
中泰证券· 2025-09-14 20: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债市受消息面冲击,先调整破位后利率修复,机构行为成焦点,对市场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 [1] - 三季度大行卖债进度或刚过半,后续或还有三万多亿卖出规模,若卖债阶段性完成,修复行情可能弱于一季度 [1][6][9] - 近期不同期限和品种行情分化大,国开、超长和二永等品种表现差,5 年期以内国债相对稳定,基金偏爱品种被大量抛售,基金边际降久期 [1][11][14] - 从机构行为看债券市场终局思维,30 年和 10 年利差需走阔,市场整体久期可能下降 [1][23] - 本周国债期货长端品种连续下跌突破上一轮低点,运行处下跌通道,关注短线超跌交易机会,中期仍偏谨慎 [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债市一周复盘(2025.9.8 - 9.13) - 本周债市偏弱运行,长债利率触及高点,全周利率先上后下,10Y 国债收益率较 9 月 5 日上行 4.10BP 至 1.87%,30Y 国债收益率上至 2.18%,10Y - 1Y 利差走阔 [4] 大行季末卖债进度如何 - 三季度大行卖债进度或刚过半,9 月银行在二级市场卖出老券规模强化且以长期限为主,今年以来卖出老券规模占托管规模比例明显抬升,后续或还有三万多亿卖出规模(非净卖出) [1][6] - 若行情以银行卖债为引领指标,兑现浮盈后可能有博弈反弹机会,但三季度修复行情可能弱于一季度 [1][9] 如何看待品种与期限的分化行情 - 不同期限和品种行情分化大,国开、超长和二永等品种表现差,5 年期以内国债相对稳定,自 6 月以来,5 年政金债与国债利差走阔 14BP,超长端 30 年国债与 10 年国债期差走阔 22BP [1][11] - 以 7 月初测算,仅 5 年国开可实现最少亏损,30 年国债亏损可达 4 个点以上,同一期限国开和国债收益差别大,10 年期国开比 10 年国债多亏损 95BP,5 年期国开多亏损 61BP [1][13] - 基金偏爱债券类别被大量抛售,9 月以来国开和国债利差快速拉升,国债中新老券有分化,基金抛售老券买入新券 [1][14] - 全周基金边际降久期,部分基金为止损快速降久期,整体中位数下降有限,绩优基金久期环比下行,中长期纯债基金降幅更显著 [1][18] 以终局思维看债券市场 - 30 年和 10 年利差需走阔,债基规模可能削减,需留出 10%仓位应对赎回,仓位和久期可能下降,基金偏好品种和期限压力大 [1][23] - 市场整体久期可能下降,基金偏爱长债、超长债资金回表,主流期限可能变为 3、5、7 年,一二级可能互相反馈 [23] 技术面分析 - 本周国债期货长端品种连续下跌突破上一轮低点,运行处下跌通道,超跌信号出现,关注短线超跌交易机会 [24] - 短线视角,连续下跌后进入价格修复,T 主力合约关注上方 107.75 - 107.79 元附近阻力,TL 合约关注上方 115.4 - 115.5 元附近阻力 [24] - 中期视角仍偏谨慎,关注空方动能积聚,10 年期品种 DIF 线向下进入 0 轴以下,30 年期品种 60 日均线有下穿 200 日均线趋势 [24]
流动性与机构行为跟踪:月初资金松,基金弱增持
中泰证券· 2025-09-07 20:5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9.1 - 9.5)资金利率分化,大行融出日均环比上行,基金加杠杆;存单到期减少,各期限存单到期收益率曲线走陡;现券成交中,买盘主力来自基金,净买入规模较上周下行,主要增持 3 - 5Y 利率债,保险增配 15Y 以上利率债,农商行转为小幅增持,券商加仓 3 - 7Y 利率债,大行买入 5Y 以内利率债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货币资金面 - 本周有 22731 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累计投放 10684 亿元逆回购,周五有 10000 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投放和到期,全周净回笼流动性 12047 亿元 [7][10] - 截至 9 月 5 日,R001、R007、DR001、DR007 分别为 1.36%、1.46%、1.32%、1.44%,较 8 月 29 日分别变动 -5.75BP、 -6.05BP、 -1.32BP、 -7.86BP,分别位于 15%、7%、12%、2%历史分位数 [7][13] - 9 月 1 日 - 9 月 5 日大行融出规模合计 20.82 万亿元,日均融出规模 4.2 万亿元,环比前一周日均值增加 0.32 万亿元 [7][16] - 质押式回购交易量上行,日均成交量为 7.31 万亿元,较前一周日均值增加 3.42%;隔夜回购成交占比上行,日均占比为 88.4%,较前一周的日均值上行 2.89 个百分点,截至 9 月 5 日位于 88.6%分位数 [7][18] 同业存单与票据 - 本周同业存单发行规模环比上升,净融资额环比转正,总发行量为 5817.00 亿元,较前一周增加 244.8 亿元;到期总量 3300.50 亿元,较前一周减少 4643.7 亿元;净融资额为 2516.5 亿元,较前一周增加 4999.6 亿元 [7][22] - 分银行类型,城商行发行规模最高,本周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发行规模分别为 1583.4 亿元、1642.3 亿元、2217.7 亿元和 351.4 亿元,较前一周分别变化 -252.4 亿元、 -452.2 亿元、762.8 亿元和 229.2 亿元 [22] - 分期限类型,3M 发行规模最高,1M、3M、6M、9M、1Y 同业存单发行规模分别为 178.1 亿元、2315 亿元、1338.9 亿元、1149.7 亿元和 835.3 亿元,较前一周分别变化 -621.4 亿元、1264.7 亿元、 -647.9 亿元、131.6 亿元和 117.8 亿元;3M 存单占分类型银行存单总发行量比例最高,占比 39.80%,6M 期限占比为 23.02% [23] - 本周存单到期量减少,到期总量 3300.50 亿元,较前一周减少 4643.7 亿元;下周(9/8 - 9/12)存单到期 12521.70 亿元 [27] - 本周各银行存单发行利率多数下行,各期限存单发行利率分化;分银行类型,截至 9 月 5 日,股份行、国有行、城商行和农商行一年存单发行利率较 8 月 29 日环比变化 -1BP、 -1.67BP、1.65BP、 -4.6BP,位于 3%、4%、2%、1%历史分位数;分期限,截至 9 月 5 日,1M、3M、6M 存单发行利率分别较 8 月 29 日变动 4.94BP、 -2.39BP、9.04BP,位于 1%、0%、3%历史分位数 [29] - 本周 Shibor 利率多数下行,截至 9 月 5 日,隔夜、1 周、2 周、1M、3M Shibor 利率分别较 8 月 29 日变动 -1.5BP、 -8.3BP、 -8.8BP、 -0.7BP、0BP 至 1.32%、1.43%、1.47%、1.52%、1.55% [31] - 本周存单到期收益率曲线走陡,截至 9 月 5 日,评级为 AAA 的中债商业银行同业存单 1M、3M、6M、9M、1Y 到期收益率分别为 1.45%、1.55%、1.63%、1.66%、1.67%,较 8 月 29 日分别变动 -0.9BP、1BP、1.1BP、0.45BP、0.5BP [7][33] - 本周票据利率分化,截至 9 月 5 日,3M 期国股直贴利率、3M 期国股转贴利率、6M 期国股直贴利率、6M 期国股转贴利率分别为 1.26%、1.18%、0.78%、0.73%,较 8 月 29 日分别变动 8BP、13BP、 -4BP、 -7BP [7][35] 机构行为跟踪 - 银行间杠杆率小幅下行,截至 9 月 5 日,债市银行间总杠杆率较 8 月 29 日上行 0.20 个百分点至 106.55%,位于 2021 年以来 36.8%历史分位数水平 [37] - 广义基金杠杆率小幅上行,截至 9 月 5 日,银行杠杆率、证券杠杆率、保险杠杆率和广义基金杠杆率分别为 103.5%、188.3%、128.1%、104.9%,环比 8 月 29 日分别变动 0.54BP、0.54BP、 -2.08BP、0.05BP,截至 9 月 5 日分别位于 26%、1%、66%、24%历史分位数水平 [7][39] - 基金加久期,保险理财降久期,截至 9 月 5 日基金净买入加权平均久期(MA = 10)为 3.42 年,较 8 月 29 日的 -1.96 年进一步回升,位于 70%的历史分位数水平;理财净买入加权平均久期(MA = 10)为 1.03 年,较 8 月 29 日表现下行,位于 57%的历史分位数水平;农商行净买入加权平均久期(MA = 10)为 -1.62 年,较 8 月 29 日表现下降,位于 22%的历史分位数水平;保险净买入加权平均久期(MA = 10)为 12.07 年,较 8 月 29 日表现下行,位于 87%历史分位数水平 [7][44]
日历看债系列之三:机构行为的季节性及时点观察
华创证券· 2025-09-04 16: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债市机构行为的季节性特征和日历效应是债市微观结构研究的重要领域,投资者可结合日历效应和不同机构的债券投资模式,把握结构性机会,提高投资胜率和收益水平,从机构行为的季节性强弱来看,银行理财受季节性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公募基金的季节性较弱 [6][14] 各部分总结 银行理财 - 理财规模呈现“季末缩水、季初增长”规律,二、三季度规模冲量显著,4 月、7 月规模增幅居前,周度变动集中在季末月最后一周和季初月首周 [15][16][19] - 理财配债力度受规模影响,4 - 5 月、7 - 8 月和 11 月为配债高峰,季末月和春节前配债规模缩量 [24][25] - 理财配债大月关注 1y 存单、1y 中短票和 3y 中短票等短期限品种,年末“抢跑”阶段偏好品种期限拉长 [28][36] 商业银行 - 负债端一季度“开门红”,上半年扩张规模大于下半年,季末月增长、季初月回落,受“信贷前置”、监管考核和缴税压力影响 [41][44][45] - 大行配债受存贷差和供给影响,长债供给放量后的季末窗口关注“买短卖长”和新老券利差机会 [55][58][64] - 农商行一季度配债受“开门红”驱动,关注 7 - 10 年非活跃利率债,年末抢跑行为可作为领先指标 [65][69][75] 保险 - 保费收入年初“开门红”,近两年预定利率下调带来超季节性增长,偿二代考核使部分保险公司季末调仓 [80][81][85] - 保险配债集中在 3 月和 12 月,预定利率下调或引起超季节性配债 [89] - 关注 3 月 30y 地方债 - 国债利差压缩机会和预定利率下调后 30 - 10y 国债利差压缩机会 [95][98] 公募基金 - 货币基金规模季末回落、跨季后修复,3 月中旬、6 月和 12 月下旬关注存单收益率下行机会 [102][105] - 摊余成本法债基开放期关注对应期限政金债利差压缩机会 [109][113] - 债券型基金二季度为配债高峰,关注 5y 政金债老券和 2 - 5y 二级资本债,年末关注 10y 国开、30y 国债、5y 二级资本债等品种 [116][120][124]
流动性和机构行为跟踪:资金继续宽松,杠杆小幅回升
国盛证券· 2025-08-31 08: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资金面继续宽松,杠杆小幅回升;隔夜资金价格回落、七天资金价格震荡,央行投放资金呵护跨月资金面;存单到期收益率涨跌不一、国债收益率曲线走陡,存单净融资持续为负且平均发行期限缩短;下周政府债券净发行增多、净缴款减少,银行间杠杆率小幅上升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资金面 - 隔夜资金价格回落,七天资金价格震荡,R001收于1.42%(前值1.45%),DR001收于1.33%(前值1.41%),R007收于1.52%(前值1.48%),DR007收于1.52%(前值1.47%),DR007与7天OMO利差收于11.58bp,6M国股银票转贴利率收于0.80%(前值0.59%) [1] - 央行投放资金呵护跨月资金面,逆回购净投放1961亿元,MLF净投放3000亿元 [1] 同业存单 - 存单到期收益率涨跌不一,3M收益率下行1.00bp收于1.54%,6M收益率上行0.04bp收于1.61%,1Y收益率下行0.50bps收于1.66%,1年存单与R007利差收窄3.82bp至14.29bp [2] - 国债收益率曲线继续走陡,1年国债收益率下行0.09bp至1.37%,10年国债收益率上行5.61bp至1.84%,30年国债收益率上行6.00bp至2.14% [2] - 存单净融资持续为负,本周净融资-1947亿元(前值-2455亿元),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1年存单发行利率较前值分别+0bp、-0.80bp、-3.68bp、+4.40bp [2] - 发行结构上,本周加权平均发行期限6.0M(前值6.5M),3M存单发行1050亿元,6M期限发行1987亿元,1Y期限发行717亿元 [2] 机构行为 - 下周政府债券净发行增多,本周国债净发行-2371亿元,地方债净发行2436亿元,合计净发行65亿元,净缴款合计1993亿元;下周预计国债净发行1198亿元,地方债净发行367亿元,净发行合计1565亿元,净缴款合计-79亿元 [3] - 本周银行间杠杆率小幅上升,质押式回购交易量日均7.07万亿元(前值7.13万亿元),银行间市场杠杆率日均108.78%(前值108.42%) [3]
十年研究心法之二:大类资产研究,并不复杂
华西证券· 2025-08-29 21: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需每年或每季度重新审视各类资产的收益风险特征,选择收益抬升、波动下降的好资产,规避频繁择时与交易,获取资产的贝塔收益 [2][13] - 可将股票、债券和黄金的定价统一在流动性、风险偏好和机构行为的简明框架之中,通过该框架寻找不同阶段之间切换的拐点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什么是好的资产 - 用收益风险比刻画资产特征,收益高、波动小的资产为好资产,黄金和国内债券市场是持有体验感好的资产,国内股票市场需择时,参与获取收益难度上升 [11][12] - 2025 年 1 - 7 月,因美国关税政策黄金风险收益比显著上升,国内权益类资产收益风险比显著改善,纯债类指数收益风险大幅恶化 [12] 大类资产的统一框架 - 资产价格有上涨、下跌和震荡三个阶段,研究和投资核心是寻找阶段切换的拐点,可将股票、债券和黄金定价统一在流动性、风险偏好和机构行为框架中,黄金受全球因素影响 [16] - 流动性指市场获取资金难易程度,宽松货币政策使资产具备牛市基础,但资产表现取决于风险偏好 [17] - 风险偏好是对未来的预期与信心,受经济基本面和宏观政策预期影响,不同时期驱动因素不同 [18][19] - 机构行为强化短期趋势,还会产生结构性影响,是观察市场顶部和底部的有效参考 [20] 权益,风险偏好是关键 - 股票市场定价用市盈率,风险偏好是分析关键,可用两融余额衡量风险偏好变化,融资余额占 A 股流通市值比例可用于不同轮行情比较 [21][22] - 股市表现领先于业绩,牛市开启时企业盈利可能未改善,政策预期是本轮股市上涨重要支撑,后续风险点可能是国家队不再托底 [27] - 流动性、风险偏好和机构行为影响股市,需捕捉驱动风险偏好的因素,研究不同主线行情发展逻辑,机构行为对观察顶部和底部重要 [31][32] 债券,货币政策是生命线 - 票息、杠杆和久期是债市获取收益的方式,近两年久期策略受追捧,债市牛熊转换与央行货币政策相关,资金面是债市生命线 [33][35] - 银行融出是判断资金利率是否平稳的直观指标,可根据银行融出规模及变化预判未来资金利率,其也反映监管态度 [35][36] - 债市定价拆分为资金利率 + 期限利差,风险偏好受经济基本面和政策预期影响,政策冲击时需辨明影响方向并做好应对 [38][39][40] - 机构行为影响债市短期节奏,基金久期是判断市场节奏的关键,利率债基久期高位徘徊可能是风险信号 [40][41] 黄金,去美元化是主线 - 黄金全球定价,熊市通常在美国加息或缩表时,风险偏好属全球投资者,全球央行配金规模与节奏重要 [46] - 黄金过去定价与美元实际利率负相关,2020 年后与美元变为正相关,去美元化使黄金定价逻辑改变,未来黄金价格创新高或因替代美元成为无风险资产代表 [46][50] - 去美元化趋势中各国央行购金比例提升,未来可能仍是购金主力,是黄金价格重要支撑,黄金值得持续关注 [52][54]
消费股异动!12只低估值滞涨绩优股
搜狐财经· 2025-08-28 04:07
消费板块资金流向 - 8月以来消费主题ETF净流入超过34亿元 其中食品饮料ETF独占30亿元 [1] 消费板块估值水平 - 中证主要消费指数市盈率为19.88倍 较近3年平均水平低30% [4] 部分消费类公司表现数据 - 航民股份(600987)自2024年9月18日以来涨幅12.62% 市盈率10.32倍 预测净利润增幅5.51% [3] - 贵州茅台(600519)同期涨幅18.34% 市盈率20.82倍 预测净利润增幅8.89% [3] - 爱玛科技(603529)同期涨幅22.01% 市盈率14.39倍 预测净利润增幅27.56% [3] - 字目股份(002083)同期涨幅24.24% 市盈率12.80倍 预测净利润增幅10.92% [3] - 神农集团(605296)同期涨幅27.96% 市盈率19.00倍 预测净利润增幅212.65% [3] - 珠江啤酒(002461)同期涨幅30.13% 市盈率28.06倍 预测净利润增幅20.00% [3] - 福耀玻璃(600660)同期涨幅30.71% 市盈率18.62倍 预测净利润增幅37.33% [3] - 宇通客车(600066)同期涨幅35.15% 市盈率14.59倍 预测净利润增幅15.64% [3] - 德赛西威(002920)同期涨幅35.18% 市盈率27.87倍 预测净利润增幅45.82% [3] - 华阳集团同期涨幅37.24% 市盈率24.03倍 预测净利润增幅18.98% [3] - 中通客车(000957)同期涨幅30.18% 市盈率23.81倍 预测净利润增幅71.61% [3] - 梅花生物(600873)同期涨幅28.00% 市盈率10.38倍 预测净利润增幅19.96% [3] 机构资金行为特征 - 银行股自2022年起在机构资金持续布局下实现上涨 机构在股价启动前已开始建仓 [5][7] - 白酒板块自2023年10月后机构参与度几乎归零 导致股价持续走低 [8][10] - 消费板块当前资金流入可能是有预谋的调仓换股行为 [11] 市场投资逻辑 - 低估值不等于股价上涨 仅代表市场当前共识 [4] - 机构资金流向比估值水平更能决定股价走势 [4][11][12] - 量化数据可帮助识别机构资金动向和市场真相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