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治理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里约热内卢宣言(摘要)
新华社· 2025-07-07 20:50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里约热内卢宣言(摘要) 一、序言 重申秉持互尊互谅、主权平等、团结民主、开放包容、深化合作、协商一致的金砖精神。进一步 强化扩员后的金砖政治安全、经贸财金、人文交流"三轮驱动"合作。通过促进和平,构建更具代 表性、更加公平的国际秩序,重振和改革多边体系,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增长,深化金 砖战略伙伴关系,造福各国人民。 欢迎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成为金砖成员国,欢迎白俄罗斯共和国、多民族玻利维亚国、哈萨克斯坦 共和国、古巴共和国、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马来西亚、泰王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干达 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成为金砖伙伴国。 强调通过《金砖国家领导人气候资金框架宣言》和《金砖国家领导人关于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声 明》的重要意义,支持启动金砖国家消除社会决定性疾病伙伴关系。这些倡议展现了我们为应对 紧迫的全球性问题,寻求包容可持续解决方案的共同努力。 二、加强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改革 重申致力于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公平、敏 捷、有效、高效、反应迅速、更具代表性、合法性、民主、负责任的国际和多边体系。重申对多 边主义的承诺,维护国际法,全 ...
17家银行宣布:不再设立
金融时报· 2025-07-07 19:38
银行业监事会改革进展 - 新《公司法》实施一年来已有17家上市银行撤销监事会 [1][5] - 国有大行中工、农、中、建、交五大行于6月27日股东大会通过撤销监事会议案 [1] - 股份制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已通过撤销议案待监管核准 [1] - 城商行重庆银行、渝农商行、北京银行及农商行泸州银行相继加入改革阵营 [2][5] 政策驱动因素 - 2024年7月实施的新《公司法》允许董事会设审计委员会替代监事会职能 [6]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衔接通知明确金融机构可选择审计委员会模式 [7] - 改革旨在降低管理成本并提升治理灵活性 [7] 职能承接机制 - 审计委员会将承接财务检查、内控评估及董事高管监督等原监事会职权 [7] - 重庆银行、渝农商行等拟修订公司章程删除监事会相关条款 [1][2] 实践挑战 - 审计委员会由董事组成可能面临自我监督的角色冲突问题 [8] - 专家指出需探索如何确保审计委员会监督的独立性与有效性 [8]
在失去的三十年中,日本企业犯了什么错?
搜狐财经· 2025-07-05 23:16
日本企业经营模式变迁 - 日本企业自1991年泡沫经济破裂后经历"失去的三十年",经营策略呈现被动"随波逐流"特征 [2][3] - 2001年起日本大企业设备投资与股票分红比率从6.58骤降至2021年的0.95,分红金额首次超过设备投资(24.6万亿日元 vs 22万亿日元)[5] - 中小企业经营相对稳健,2021年设备投资达23.6万亿日元,为分红金额(7.7万亿日元)的3.06倍 [7] 公司治理改革影响 - 2000年索尼主导的公司治理改革推动日本企业转向美式管理模式,强调股东利益优先 [6] - 改革后企业利润率提升但利润分配偏向股东,设备投资/海外投资/人才投资受到限制 [7] - 经营模式转变导致人工成本压缩,形成"重视股东-轻视员工-减少投资"的循环 [15] 宏观经济周期特征 - 日本经济呈现17年周期性波动:1956-1973高速增长期(9.1%)、1975-1990稳定增长期(3.8%)、1995-2007低速增长期 [12][13] - 重大事件节点包括1973石油危机、1991泡沫破裂、2008次贷危机,均间隔约17年 [13] - 2025年可能迎来新一轮宏观变动,企业需调整经营策略应对潜在危机 [16] 企业经营原则偏差 - 企业抛弃二战后成功经验(人本主义原则),转向短期股东利益导向 [15][17] - 两大核心错误:过度增加分红限制投资、缺乏对经营原则的深入思考 [15] - 高质量社会和微观经济潜力未被充分挖掘,导致发展动能不足 [17] 历史数据对比 - 泡沫经济时期设备投资与分红比率超10,2001年降至6.58,2021年逆转至0.95 [5][6] - 次贷危机后经济复苏期(2010-2020)企业分红倾向加剧,投资持续低迷 [13] - 2020年新冠疫情导致GDP增长-4.1%,创二战后最大跌幅 [13]
散户,创历史新高!这国股市,受他影响大!
券商中国· 2025-07-05 18:55
日本散户投资热潮 - 日本个人股东数量在2024财年激增12.3%,达到8360万人,创历史新高 [2][3] - 散户持股总市值同比下降4%至164万亿日元(约1.14万亿美元),占日本股票总市值的17.3% [4] - 外国投资者持股比例上升至32.4%,连续两年创新高,而企业持股占比降至18.7%的历史新低 [4] 推动因素 - 日本小额投资免税制度(NISA)累计购买金额同比增长50%至52万亿日元,推动储蓄转向投资 [2][4] - 三菱重工、日立等公司股票拆分降低散户买入门槛,促成270万新股东增加 [4] - 东京证券交易所鼓励股票分割,使散户更易参与交易(每100股为单位的交易机制) [7] 巴菲特效应与贸易公司股票 - 巴菲特增持日本五大商社后,散户资金大量流向贸易公司股票 [5][6] - 三菱商事在NISA持仓排名中跃升至第三,贸易公司股票表现优于大盘 [7] - 散户认为自身价值投资风格与巴菲特一致,其买入行为显著提升相关股票关注度 [7] 市场影响与机构观点 - 美国银行指出散户兴趣激增类似1-2年前亚洲资金涌入日本股市的行情 [4] - 汇丰测算若散户将现金配置转向股市1个百分点,可带来2200亿美元资金流入 [8] - 公司治理改革(如解除交叉持股)持续影响投资者结构,促进市场稳定性 [4][7] 行业动态 - 日本股市2024财年下跌4%,为2019年以来最差表现,但贸易公司股票逆势走强 [4][7] - 特朗普关税政策对贸易公司影响存疑,但散户买入支撑其股价韧性 [7]
创纪录新高!日本散户人数达8360万
财联社· 2025-07-04 19:32
日本散户投资者增长 - 日本个人股东(散户)数量在2024财年激增12%,达到8360万人,创历史新高 [1] - 散户数量增加9,141,264人,为JPX自1949年统计以来的最大增幅 [1] - 散户投资者持有日本股票总市值的17.3%,而外国投资者持股比例上升至32.4%,连续第二年创新高 [4] 推动散户增长的因素 - 日本小额投资免税制度(NISA)的扩大促使居民资金从储蓄流向投资,NISA累计购买金额同比增长50%,达52万亿日元 [3] - 股票拆分(如三菱重工、日立)降低股价门槛,相关公司散户数量增加270万 [3] - 投资文化深入日本社会,公司治理改革预期及海外投资者偏好也推动市场活跃度 [2][3] 日本股市表现及投资者行为 - 日经225指数和东证指数在2023年7月创历史新高,但8月因美国经济不确定性和日元升值大幅回调 [3] - 2024财年日本股市下跌4%,为2019财年以来最差表现 [4] - 散户持有股票市值同比缩水4%,降至164万亿日元(约1.14万亿美元) [4] 外资与企业持股趋势 - 外资持股比例连续两年创新高,达32.4% [4] - 企业持股占比降至18.7%,创历史新低,连续第五年下滑,反映公司治理改革下交叉持股关系持续解除 [4] - 巴菲特增持日本商社股的消息可能提振外资兴趣 [4]
顶级亚洲股票基金超配三星电子(SSNLF.US):估值极具吸引力 看好后市表现
智通财经网· 2025-07-04 14:16
基金投资策略 - Ninety One Global Strategy Fund - Asian Equity Fund近期对三星电子持仓转为超配 该基金采用筛选策略挖掘被投资者"遗弃"的股票 [1] - 该基金今年以来已获得15%的回报 击败94%的同类基金 [1] - 基金经理Charlie Linton表示其团队依赖一套模型 按质量、估值、经营表现和技术动能等多因素筛选股票 [2] 韩国股市表现 - 韩国KOSPI指数今年已上涨近30% 成为全球表现最好的股市指数之一 [1] - 投资者继续涌入韩国股市 原因是市场对企业治理改革持乐观态度 [1] 三星电子投资价值 - 三星股价今年上涨20% 但落后于SK海力士近60%的涨幅 [2] - 基金经理认为三星下一代DRAM芯片一旦投入量产 有望帮助其股价追上同行 [2] - 目前几乎所有人都低配三星 该基金采取更积极立场 部分原因在于其估值非常具有吸引力 [2] 半导体行业竞争 - 基金经理指出许多投资者对三星定价错误 原因在于它在高带宽内存(HBM)芯片市场落后于SK海力士等竞争对手 [1] - 三星在HBM芯片市场落后于向英伟达供应HBM的SK海力士 [2]
韩国公司治理改革法案本周有望通过 股市创近四年新高
智通财经网· 2025-07-01 11:50
韩国股市表现 - 韩国股市周二大幅上涨 成为亚洲表现最佳市场之一 韩国综合股价指数上涨近2% 达到近四年最高水平 [1] - 韩国综合股价指数今年迄今上涨约30% 远超MSCI亚太指数同期12%的涨幅 [4] 控股公司股票表现 - SK公司 韩华公司 LS公司等韩国家族企业集团控股公司股票均上涨至少11% [1] 商业法修订预期 - 市场预期修订后的《商业法》本周获议会通过 推动控股公司股票上涨 [1] - 修订案旨在将董事会成员忠实义务扩展至所有股东 强化公司治理和股东回报 [4] - 主要反对党人民力量党改变立场 考虑支持执政党提出的公司治理改革方案 [1] 经济数据支撑 - 韩国6月出口因半导体销量创新高而反弹 为依赖贸易的经济带来提振 [4] 市场情绪与资金流向 - 季末抛售压力解除 预期商业法修订将推动新一轮购买热潮 [4] - 周二早盘外国投资者转为净买入方 结束连续四个交易日下跌 [4] - 当地基金也参与买入操作 [4]
17家上市银行宣布不再设监事会,公司治理改革提速
北京商报· 2025-06-30 19:47
上市银行监事会改革 - 截至6月30日已有17家A股及H股上市银行宣布拟不再设立监事会,包括五大国有银行及多家股份制银行、城农商行[1][3] - 工、农、中、建、交五大行于6月27日通过股东大会审议撤销监事会议案,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华夏银行等已完成审议[3] - 光大银行于5月29日经董事会通过撤销监事会议案,重庆银行、重庆农商行等城农商行相关议案正待股东大会审议[3] 政策驱动因素 - 改革源于2024年新修订《公司法》允许设置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替代监事会职能[1]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通知明确金融机构可通过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3] - 商业银行监事会制度已实行约30年,1995年《商业银行法》首次确立该制度[5] 改革动因分析 - 精简治理架构提升决策效率,避免监事会与董事会职能重叠[4] - 与国际公司治理惯例接轨,推动治理体系市场化、专业化发展[4] - 实践中存在监督资源浪费、决策流程冗长等问题,部分银行已出现监事长"自然减员"[5] 职能过渡安排 - 审计委员会将承接监督职能,由独立董事占多数,负责财务检查、内控评估等[6] - 上海银行等正研究落实审计委员会承接方案,强化董事会建设[7] - 职工董事制度同步推进,招商银行、长沙银行等已设置职工董事席位[7] 预期改革效果 - 审计委员会将监督职能嵌入决策层,更专业履行财务监督职责[6] - 职工董事可反映基层声音,提升决策民主性和科学性[7] - 通过职能整合解决监督效能不足、管理成本高企等长期问题[6]
一周重磅日程:“大漂亮”法案逼近“7月4日”大限,中美PMI、美国非农、金砖国家峰会
华尔街见闻· 2025-06-29 14:11
特朗普"大漂亮"法案 - 美国参议院以51票赞成、49票反对通过更新版本法案,力争7月4日前通过最终表决[3] - 新草案调整关键条款:州和地方税抵扣上限从1万美元提高至4万美元为期五年,年收入超50万美元者将逐步失去全额减免资格[5] - 设立250亿美元农村医院基金,推迟州医疗补助提供商税收3.5%上限全面实施至2032年[5] - 风能和太阳能项目须在2027年底前"投入使用"才能获得税收优惠,电动汽车7500美元消费税收优惠将于9月30日终止[5] - 删除第899条"报复性税收",汇款税率从3.5%降至1%,提高5万亿美元债务上限避免8月违约风险[5] 中国6月PMI - 5月制造业PMI为49.5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反映外需回暖和生产反弹[6] - 价格指数低迷和产成品库存下降显示供需错配和企业预期不足[6] - 后续需关注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及财政政策对内需支撑效果,服务消费和基建投资或是财政稳增长核心发力点[6] 美国6月非农就业 - 预计6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1.6万人较上月13.9万人下降,失业率或小幅增加0.1个百分点至4.2%[7] - 首申续申数据上升叠加驱逐移民加速,新增非农6月后走弱概率较高,或促使联储9-12月预防式降息[8] 金砖国家峰会 -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7月6-7日在里约热内卢举行[9] - 巴西担任2025年金砖国家主席国期间将围绕加强全球南方合作和推进全球治理改革两大主线开展工作[10] 欧洲央行中央银行论坛 - 论坛6月30日至7月2日举行,主题为"适应变化:宏观经济转型与政策应对"[12] - 全球主要央行行长将进行小组会谈,包括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等[12] OPEC+产量会议 - OPEC+7月起日均增产41.1万桶与5-6月计划增量持平[14] - 市场预计8月可能再次日均增产41.1万桶,俄罗斯或支持增产方案[15] - 沙特希望继续增产夺回市场份额,俄罗斯因本币强势增产收益受影响[16] 其他重要事件 - 美国6月ISM制造业PMI指数5月为48.5不及预期,订单量连续第四个月萎缩,进口指数创2009年以来新低[17][18]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禾元生物IPO申请将成为首个上会案例[20][21] - 微软计划在Xbox游戏部门进行新一轮大规模裁员,系过去18个月内第四次[22]
韩国散户热情高涨 Kospi指数成亚洲股市“最靓的仔”
智通财经网· 2025-06-25 15:15
韩国股市表现与散户投资 - 韩国Kospi指数成为今年亚洲表现最好的股票指数,年内涨幅达29% [1] - 散户保证金贷款余额增至20.1万亿韩元(147亿美元),为近一年最高水平 [1] - 投资者存款达65万亿韩元,创2022年年中以来新高 [1] 市场乐观情绪驱动因素 - 新政府承诺改善公司治理,目标将股票回报率提高近一倍 [1] - 商法修订预期加强股东权利,政府视察交易所展现政策决心 [3] - MSCI韩国指数交易价格约等于账面价值,显著低于新兴市场指数的1.9倍 [3] 交易活动与资金流向 - 散户交易占比从6月9日39%跃升至6月19日48% [3] - 现金股票交易量结束低迷开始回升,估值仍具吸引力 [3] - 摩根大通指出贸易协议和商法修订是下一阶段关键催化剂 [6] 市场结构变化与潜在挑战 - 保证金借款激增反映散户主导市场特征,可能放大系统性风险 [4] - MSCI维持韩国新兴市场地位,未予发达市场评级 [4] - 中东局势和贸易摩擦等全球逆风或影响市场持续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