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日本股票
icon
搜索文档
日股狂飙后,多个指标亮起红灯!
华尔街见闻· 2025-07-25 14:52
美日贸易协议对日本股市的影响 - 美日达成关税协议推动日本股市上涨 东证指数和日经225指数累计涨幅超过3% [1] - 东证指数上涨1.7%收于2977.55点 突破2024年7月11日历史高点 [1] - 市场担忧过快涨势可能引发回调 技术指标接近去年崩盘前水平 [1] 技术指标警示信号 - 东证指数14日RSI达79 显著高于70的超买阈值 与2024年7月回调前相似 [1] - 东证指数高于25日移动平均线超5% 偏离率水平与历史回调先兆一致 [1] - 上涨未伴随成交量放大 市场信念可能不牢固 类似去年7月模式 [1] 市场情绪与历史背景 - 分析师对快速上涨表示谨慎 提醒关注2024年8月崩盘风险 [2] - 2024年8月崩盘由日本央行意外加息和鹰派言论引发 当前驱动因素为美国关税政策 [2] 估值与盈利考验 - 东证指数远期市盈率15.7倍 接近去年8月下跌前的15.87倍 [5] - 财报季高峰或暴露盈利与估值匹配问题 企业可能谨慎展望业绩 [5] - 交易量萎缩可能加剧波动性 夏季枯水期影响市场流动性 [5] 财政与政治风险 - 外国投资者连续15周净买入日本股票 推动市场上涨 [6] - 日本国内政治压力和政府债券收益率升至历史高位 可能影响股市 [6] - 国债发行疲软或给股市带来复杂性 稳定性对全球投资者至关重要 [6]
石破茂遭遇选举惨败,日元意外走高难掩经济衰退风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1 22:38
日本参议院选举结果 - 执政联盟自民党和公明党在参议院选举中丧失过半数议席 获得46席 加上非改选议席共121席 未达124席的半数门槛 [1][2] - 这是自民党1955年成立以来首次在众参两院均未取得过半数席位 形成"少数执政"局面 [1][2] - 在野党及无党派人士获得76席 加上非改选议席共124席 达到参议院248席的半数 [2] 选举失利原因 - 自民党和石破茂多次陷入"黑金"丑闻 导致民众信任度下降 [2] - 日美贸易谈判失利 内阁执政能力遭质疑 选前支持率跌至20.8%的历史新低 [2][3] - 政策应对不力 包括通胀控制 米价暴涨和日美关税谈判中的矛盾表现 [3] - 未能提出解决社保 财政及安保等长期问题的方案 仅聚焦短期减税争议 [3] 市场反应 - 选举前日本长期国债收益率急剧飙升 对冲基金暂停押注日本资产 [6] - 日元兑美元汇率在结果公布后上涨0.7% 最终收涨0.6%至1美元兑147.9日元 [6] - 市场担忧财政扩张政策超出政府承受能力 提前定价政治风险 [1][6] - 分析师预计日元将进入贬值通道 若跌破150:1关口 日本央行可能干预 [6][7] 经济影响 - 日本5月景气动向指数显示经济可能陷入衰退 为2020年7月以来首次评估"恶化" [9] - 一季度经济出现一年来首次萎缩 6月对美出口同比下降且降幅扩大 汽车出口锐减 [10] - 债务高企 通胀飙升及美关税政策加剧经济压力 可能阻碍复苏 [9][10] - 政治动荡或导致政策短视 使结构性改革问题更棘手 [5] 政策前景 - 在野党可能推动减税等政策 但政府财源紧张 实施难度大 [5] - 日美贸易谈判中政府的议价能力因执政地位削弱而受质疑 [5] - 央行加息节奏可能放缓 财政刺激或加大 为股市提供流动性支持 [8]
海外资金回归日股,连续14周净买入
日经中文网· 2025-07-11 14:52
全球资金流向调整 - 自特朗普1月上台后全球投资者开始减少对美国市场的过度配置转向欧洲股和中国股近期增加对日股买入但并非基于对日本未来的乐观预期 [1][2] - 海外资金连续14周净买入日本股票现货7月第一周净买入5456亿日元14周累计净买入达4.9万亿日元创2012年11月安倍经济学以来最长连续买入纪录 [1] - 资金流入分阶段推进4月欧洲机构投资者先买入4月下旬美国投资者加入5月后亚洲投资者跟进 [1] 日本股市驱动因素 - 日本股票吸引力主要来自资金再分配过程中的滞后感和估值偏低而非基本面改善 [2] - 高盛将美国经济衰退概率下调至30%促使投资者重新评估与美国经济关联度高的日本股票 [2] - 公司回购活动急剧增加成为买入理由但宏观环境干扰(如关税政策)抑制了市场热情 [3] 市场结构与交易特征 - 自下而上选股策略增加同一行业内公司因资本效率与成长战略差异产生分化对冲基金通过多空操作获取超额收益 [4][5] - 当前市场以主动交易为主与2024年夏季暴跌前的被动篮子交易盛行形成对比投机性交易未明显出现 [5] - 短期可能因参议院选举和关税期限波动但中期因外资持续流入预计保持相对坚挺 [5] 区域市场比较 - 欧洲股因财政支出扩大曾受青睐但业绩预期未改善引发估值过高担忧 [2] - 中国股因高科技板块表现稳健吸引资金但对额外刺激政策预期减弱降低吸引力 [2] - 日股早期与美股科技板块同步下跌形成以股指期货降低风险的格局 [2]
创纪录新高!日本散户人数达8360万
财联社· 2025-07-04 19:32
日本散户投资者增长 - 日本个人股东(散户)数量在2024财年激增12%,达到8360万人,创历史新高 [1] - 散户数量增加9,141,264人,为JPX自1949年统计以来的最大增幅 [1] - 散户投资者持有日本股票总市值的17.3%,而外国投资者持股比例上升至32.4%,连续第二年创新高 [4] 推动散户增长的因素 - 日本小额投资免税制度(NISA)的扩大促使居民资金从储蓄流向投资,NISA累计购买金额同比增长50%,达52万亿日元 [3] - 股票拆分(如三菱重工、日立)降低股价门槛,相关公司散户数量增加270万 [3] - 投资文化深入日本社会,公司治理改革预期及海外投资者偏好也推动市场活跃度 [2][3] 日本股市表现及投资者行为 - 日经225指数和东证指数在2023年7月创历史新高,但8月因美国经济不确定性和日元升值大幅回调 [3] - 2024财年日本股市下跌4%,为2019财年以来最差表现 [4] - 散户持有股票市值同比缩水4%,降至164万亿日元(约1.14万亿美元) [4] 外资与企业持股趋势 - 外资持股比例连续两年创新高,达32.4% [4] - 企业持股占比降至18.7%,创历史新低,连续第五年下滑,反映公司治理改革下交叉持股关系持续解除 [4] - 巴菲特增持日本商社股的消息可能提振外资兴趣 [4]
日股太贵了?连买11周后,外资开始抛售日本股票
华尔街见闻· 2025-06-26 14:28
外资流向日本股市 - 外国投资者在截至6月20日的一周内净卖出5243亿日元(36.2亿美元)日本股票,为自3月末以来首次净卖出 [1] - 此前连续11周外资累计买入日股7.236万亿日元,即使面临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买入势头依然强劲 [1] - 日本股票本季度迄今仍获得约6.81万亿日元的外国资金净流入,创下两年来最大规模 [2] 外资转向原因分析 - 市场分析师认为日股估值偏高是导致外资转向的主要原因,市场在盈利并不强劲的情况下仍在上涨 [1] - 外资抛售日股或还受到以色列-伊朗冲突的影响,投资者担心该冲突可能影响日本石油进口和通胀水平 [1] - 日本5月核心通胀率触及两年多来高位,给日本央行带来恢复加息的压力 [1] 外资在日本债券市场的动向 - 外国投资者上周净卖出3688亿日元的日本长期债券,结束了连续三周的买入 [2] - 外资大举买入1.5万亿日元的短期票据,创下九周来最高水平 [2] 日本投资者海外资产配置 - 日本投资者连续第六周净卖出882亿日元的外国股票 [2] - 日本投资者买入约6155亿日元的长期外国债券 [2]
贝莱德:我们最坚定的信念是继续减持美国长期国债
智通财经· 2025-06-04 23:03
市场动态 - 美国股市上周上涨近2%,科技股领涨 [3] -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小幅降至4.40%,但仍比4月低点高出50个基点 [1][3] - 欧洲央行计划降息,同时关注关税影响 [4] 债券市场观点 - 全球期限溢价正在正常化,减持发达市场长期政府债券,更倾向于短期债券和欧元区信贷 [1] - 美国长期债券收益率从4月低点跃升,引发对国债多元化作用的疑问 [4] - 日本30年期债券收益率创历史新高,长期债券拍卖需求为十年来最弱 [8] - 英国缩减长期债券发行,欧元区收益率上升但更受青睐 [9] 股票市场策略 - 增持美国股票,基于人工智能主题的盈利支持和长期生产力提升潜力 [11][13] - 增持日本股票,因股东友好型企业改革和日元走强预期 [13] - 看好新兴市场如印度,发达市场中偏好日本 [13] 固定收益策略 - 减持美国长期国债,因持续赤字和粘性通胀 [13] - 更倾向于欧洲信贷(包括投资级和高收益)而非美国信贷 [13] - 偏好短期通胀挂钩债券,因美国关税可能推高通胀 [13] 其他资产类别 - 基础设施股票因相对估值和巨大力量存在机会 [13] - 私人信贷预计将获得贷款份额并提供有吸引力的回报 [13]
突破还是崩盘?美银Hartnett:美股等风险资产迎来关键时刻,关注“三大领先指标”
华尔街见闻· 2025-06-01 09:57
市场关键指标 - 券商股、银行股和比特币三个"B"类资产是判断市场走向的最佳信号灯 双顶形态预示极度看跌 向上突破则预示极度看涨 [1] - 标普500指数5月份暴涨6% 创1990年以来最佳5月表现 录得本世纪最佳单月表现 [1] - 30年期国债在策略建议后上涨 但几乎所有资产都在同步上涨 [1] 资产表现分化 - 美元持续疲软 市场开始讨论美元进入熊市 [3] - 加密货币本周录得26亿美元资金流入 创1月以来最大单周流入规模 [10] - 黄金周流入18亿美元 年化流入规模达创纪录的750亿美元 [12] - 新兴市场债券录得2023年1月以来最大流入28亿美元 [12] - 全球股票出现2025年最大流出95亿美元 [12] - 日本股票遭遇有史以来最大流出118亿美元 [12] 多空策略布局 - 看跌者配置防御性板块 医疗保健、必需消费品和公用事业股仅占标普500指数的18% 为2000年以来最低水平 [5] - 看涨者采用杠铃策略 做多科技七巨头同时做多其他地区价值股 对冲美国市场泡沫和欧盟财政风险 [8] - 科技七巨头交易市盈率重回42倍 历史泡沫平均58倍市盈率和244%涨幅见顶 意味着仍有30%上涨空间 [10] 制造业与美元趋势 - 美国制造业仅占就业岗位8% 疲软美元可能成为重振制造业工具 [6] - 美联储独立性存疑 美元熊市趋势可能推动黄金、新兴市场和国际资产走牛 [6] 历史泡沫特征 - 过去14次资产泡沫中12次伴随债券收益率上升 目前30年期实际利率接近3% 为2008年11月以来最高水平 [11] - 自1900年以来股市泡沫通常在58倍市盈率和244%涨幅时见顶 [10][11]
暴风雨前的平静?野村:美日央行“不作为”或致“债券卫士”回归
华尔街见闻· 2025-05-26 21:36
债券市场动态 - 日本超长期国债市场供需失衡加剧,10年期和30年期日债收益率上周飙升至高位,美国国债收益率也显著上行 [1] - 日本40年期债券拍卖结束后将有一段喘息期,养老基金可能趁机延长持仓久期以匹配基准指数 [6] - 外国投资者4月大量购入超长期日本国债,引发未来可能平仓的担忧 [8] 股市表现与预期 - 尽管债券市场剧烈动荡,股市表现出抗跌韧性,市场风险情绪未显著恶化 [1] - 野村证券认为当前市场可能处于"台风眼"短暂平静,更大的风暴即将来袭 [2] - 预计6月和7月风险规避情绪和日元升值将加剧,建议等待时机买入日本股票 [9][10] 央行政策与财政动向 - 日本央行强调不打算干预市场,也不会改变减少债券购买的政策方向 [7] - 美国众议院通过减税法案,参议院讨论可能导致进一步减税增加 [7] - 美联储众多高官暗示降息时间将推迟至9月以后 [7] 收益率与汇率预测 - 野村上调日美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预期区间 [9] - 10年期JGB收益率预计2026年9月达到1.75%,区间为1.50%~2.00% [10] - 30年期JGB收益率预计2026年9月达到3.10%,区间为2.90%~3.50% [10] - USD/JPY预计2026年9月为139,区间为135~145 [10] 投资建议 - 建议投资者等待时机买入日本股票,目标入场点位为TOPIX约2,600点,日经225指数约36,000点 [10] - 长期10年期USTs入场点位为4.43%,目标4.00%,止损4.65% [11] - 长期USD/JPY入场点位为144.45,目标138.00,止损148.00 [11]
警报拉响:美股的“滑铁卢” 却是美债的“黄金坑”!
金十数据· 2025-05-21 21:01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对美股和债券的影响 - 若10年期美债收益率达到5%将对美股构成风险 但对债券是买入良机 建议交易区间为4%(卖出)至5%(买入)[1]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自4月低点3 99%回升至当前4 5% 主要归因于4月风险资产反弹及市场对美联储政策倾向的重新定价[1] - 需削减8000亿美元预算以稳定债务与GDP比率 但美国两党均缺乏行动意愿 当前是实施"扩张性紧缩"政策的理想时机[1] 高盛对全球市场的观点 - 高盛认为风险资产上升路径收窄 对长端收益率上升更担忧 因国际投资者抛售与财政危机叠加[2] - 美国面临十国集团中最糟糕的增长-通胀动态 美元预计走弱 美债收益率曲线将更陡峭 油价整体趋软[2] - 建议配置新兴市场股票 新兴市场固定收益的高质量套利交易 以及日本股票等抗利率上升资产或英国 新兴市场等低估资产[2]
创纪录外资4月买入日元资产
快讯· 2025-05-17 10:24
外资流入日本金融市场 - 海外投资者4月买入价值8.21万亿日元(约合566亿美元)的日本股票和长期债券 [1] - 这是日本财务省自1996年开始收集相关数据以来,海外资金对日本金融市场的最大单月净流入 [1] - 巨额资金正撤离美国金融市场,转向日本资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