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icon
搜索文档
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
人民日报· 2025-09-01 08:58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政策导向 - 国家强调加大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投入 支持粮食安全、乡村产业和农民增收 [8] - 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8] - 央行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文件 提出实施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专项行动 [8] 脱贫地区特色产业融资支持 - 甘肃西和县通过零息贷款支持中药材种植产业 户均增收2.7万元 [9] - 广鸿中药材合作社获得累计1600万元贷款支持 带动1800多名农民增收(其中超七成脱贫户) [11] - 农行在832个脱贫县贷款余额突破2.4万亿元 在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贷款余额4758亿元(较年初增长392亿元) [11]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创新 - 国家开发银行通过2.2亿元授信支持重庆武隆仙女山乡村建设项目(已发放8000万元) [13] - 采用经营性设施收益反哺基础设施建设的模式 停车场和垃圾场收入占项目总收入的六成以上 [13] - 改造工程覆盖70多公里污水管网和数十公里道路 惠及1.6万村民 [13] 整村授信模式推广成效 - 浙江桐庐梅蓉村通过整村授信实现93%金融服务覆盖率 贷款余额超700万元 [16] - 农行浙江省分行已为3800多个建制村落地整村授信业务 涉及贷款487亿元 [17] - 浙江省农户信用贷款占比约65% 基本实现整村授信全覆盖 [17] 农业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融资 - 海南农乐南繁公司通过专利质押获得200万元贷款(专利估值超700万元) [18] - 金融机构建立差异化授信评估体系 将专利价值、科研实力等作为硬指标 [19] - 三亚南繁育种产业贷款余额达30.24亿元(同比增长3.35%) [20] 金融机构差异化服务策略 - 农行甘肃省分行绘制金融服务生态图谱 重点支持中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 [11] - 海南银行业机构分工协同:工行强化重大项目融资 建行做精支农支小 邮储推出专项贷款产品 [19] - 交通银行海南省分行创新"园区担保贷"产品 实现三方风险共担 [18]
知产”变“资产
金融时报· 2025-08-26 10:45
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江津分行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创新、跨部门协作及金融服务优化 显著提升江津区和璧山区科技型企业融资支持力度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1][2][3] 政策与机制创新 - 联合财政局、经信委等部门印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精准管理服务机制建设工作方案》 实现部门信息共享 [1] - 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纳入中小微企业流动性信用贷款风险补偿管理 提供累计不超过20万元贴息 并对评估费、担保费、保险费按50%减免 [1] - 推动植物新品种、版权纳入知识产权质押和风险补偿范畴 创新"1+N"混合质押融资产品 [2] - 建立科技型企业库和融资落地库 动态更新企业名单、金融产品和服务机构"三张清单" 实现银企双向选择 [2] 融资规模与成本 - 截至2025年4月末 江津区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225.39亿元 同比增长16.26% 璧山区贷款余额254.88亿元 同比增长136.26% [1] - 2025年以来累计帮助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38亿元 [2] - 新发放科技型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2.89% 同比下降36个基点 为企业节约成本约2257万元 [3] - 知识产权融资贴息累计超200万元 [1] 金融服务优化 - 升级设立"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港湾" 建立668个科技创新首贷户储备库 设立84个科技创新企业专属顾问 提供"一企一策"融资服务 [3] - 推动设立全市首家科技支行 赋予最高900万元专属审批权限 [3] - 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审批流程 实现最快3个工作日内放款 压缩传统流程时限超50% [3] - 江津区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累放额连续6年居全市第一 [3] 产品创新与推广 - 指导银行推出以专利、商标或软件著作权为押品的科创类信贷产品110余个 [2] - 推动交行江津支行与区知识产权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探索"政府引导+金融赋能+企业创新"合作新模式 [1] - 通过承办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将信贷产品信息嵌入商会小程序等方式扩大政策覆盖面 [3]
“知产”变“资产” 宿豫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破解企业“融资难”
搜狐财经· 2025-08-24 13:59
公司融资与知识产权转化 - 宿迁澳中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拥有7项发明专利 95%产品远销海外 但曾因融资渠道有限发展受阻[1] - 公司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获得1000万元新增流动资金贷款 缓解短期资金压力[3][6] - 宿迁时代储能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专利质押获得600万元资金支持 今年有望再获4000万元融资用于技术迭代升级[8] 政府服务与政策支持 - 宿豫区相关部门通过企业大走访活动 指导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闲置问题[3][5] - 政府构建政府引导 银企对接 专业评估三位一体服务体系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6] - 截至6月底宿豫区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8笔 总金额达7000万元[8] 区域知识产权现状与发展规划 - 宿豫区有效发明专利总量1107件 其中高价值专利705件占比63.68%[10] - 政府将继续强化与金融机构 担保公司及专业服务机构协作 通过政银企对接会 送政策进园区等活动优化区域创新生态[10]
从“纸上专利”到“真金白银”,泰安银行千万元贷款为科创企业纾困
齐鲁晚报网· 2025-08-22 16:11
公司情况 - 泰安某食品科技公司成立于2012年 拥有30吨间歇式精炼生产线 100吨生脂熬油生产线及年处理毛油10万吨能力 专注于油脂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 [1] - 公司凭借两项核心专利技术从泰安银行获得1000万元贷款 推动动物油脂产品研发联合实验室建设 [1] - 企业负责人表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额度高 办贷快 提供极大便利 [1] 银行业务发展 - 泰安银行累计为270家科创企业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15亿元 截至2025年7月末贷款余额达4亿元 较年初增加5100万元 [2] - 银行设立8家科技金融专营机构 配备熟悉知识产权政策的专业团队 提供全流程管家式服务 [3] - 推出科创贷系列产品矩阵 涵盖知产贷 人才贷 科技成果转化贷等专属产品 [3] 金融服务创新 - 银行制定《关于加强金融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工作实施方案》 明确支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的重点方向和具体措施 [2] - 建立科创企业授信尽职免责和不良贷款容忍度机制 增加对支行服务科创企业发展的绩效考核权重 [3] - 通过政策+产品+服务多维创新 打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全链条服务体系 [2] 业务操作流程 - 持续优化知识产权授信申请 质押和审查 贷款发放及授信后管理等全流程服务体系 [4] - 积极参与全市知识产权质押登记全流程无纸化办理工作 加速流程优化 缩短放款时间 [4] - 联合市县级政府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千企万户大走访专项行动 建立政策宣讲+上门对接+平台撮合三位一体服务模式 [4]
重庆:持续加强数字人民币服务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证券时报网· 2025-08-20 14:23
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 完善知识产权评估和交易流转市场 打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高效办理场景[1] - 推广运用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及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重庆站[1] - 持续加强数字人民币服务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1] 普惠金融服务优化 - 推动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规范发展[1] - 优化金融基础服务适老建设 推进亲老适老化改造[1] - 加强助老设备和无障碍设施建设[1] 信用信息体系完善 - 进一步用好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1] - 增强征信机构的行业特色[1]
专利落地生花背后:“梦想家”的金融助力逻辑
南方都市报· 2025-08-18 09:49
中小企业经济贡献 - 中小企业数量超6000万户,贡献60%以上GDP、70%以上技术创新、80%以上城镇劳动就业 [2] - 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2024年末营业收入达81万亿元 [3] - 累计培育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60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小巨人"企业1.46万家 [3] 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 科技型小微企业因"轻资产、缺抵押"面临融资难,固定资产占比通常不足30% [3][5] - 传统信贷体系依赖抵押物,难以量化技术价值等无形资产 [3] - 2025年一季度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获贷率49.6%,贷款余额3.33万亿元,同比增长24% [4][5]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创新 - 华夏银行推出"科知贷",以专利为纯质押物提供500万元贷款 [6] -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破解轻资产企业抵押物不足难题 [6] - 政策支持单笔1000万元以下贷款可通过内部评估或银企协商定价 [7] 普惠金融差异化服务案例 - 华夏银行重庆分行为农贸市场商户定制方案,3户获400万元授信,年内投放将超1000万元 [9][10] - "龙创贷"将研发投入数据纳入授信依据,"龙蒜贷""花卉贷"适配农业周期需求 [10] - 数字化手段结合实地走访,覆盖科技企业至个体工商户的多元需求 [11] 行业政策与基础设施建议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推动建立知识产权交易机制及处置平台 [7] - 专家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知识产权交易数据库,培育第三方评估机构 [8] - 需完善企业、金融、政府多方责任共担机制以提升银行放贷意愿 [8]
“经开模式”撬动34亿元融资 昆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场活动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8-15 16:21
活动概况 - 昆明市2025年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场活动在昆明经开区举行 [1] - 活动由市市场监管局主办 市市场监管局经开分局承办 参会人员包括各县区市场监管局负责人 中小企业代表 金融机构代表等100余人 [3] - 活动内容包括政策解读 企业经验分享 主题交流及一对一咨询服务 [3]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成果 - 昆明经开区"经开模式"已推广至云南省 二季度末省内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309单 总金额34.06亿元 其中昆明经开区69单 8.06亿元 [3] - 经开分局完成全省首笔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融资 推动签订云南省首例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质押贷款合同 [3] - 利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优惠政策惠及31家企业 补贴资金405万元 [3] - 昆明市累计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超40亿元 今年截至目前达9.6亿元 [3] 参与机构 - 活动参与方包括市市场监管局 各县区市场监管分局 中小企业 金融机构及服务机构代表 [3] - 金融机构代表参与活动 3家企业分享质押融资实践经验 [3]
天津首单网上全流程无纸化专利权质押登记成功办理(新华社)
新华社· 2025-08-13 16:50
业务模式创新 -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天津代办处指导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完成首单网上全流程无纸化专利权质押登记业务[1] - 该模式通过系统操作实现材料规范提交 取代传统纸质材料递交和多次往返办理流程[1][2] - 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成为首家成功通过该模式完成专利权质押登记申请的金融机构[2] 效率提升表现 - 新办理模式显著优化业务流程 消除材料准备复杂性和时间消耗问题[1] - 代办处通过专人指导确保银行准确掌握系统操作要点和材料规范要求[2] - 登记审批工作在保证材料完整合规前提下快速完成 为企业和金融机构节省大量时间成本[2] 行业推广价值 - 该成功案例为其他银行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提供示范效应[2] - 无纸化模式助力银行更便捷地盘活知识产权资产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 - 天津代办处将持续加强网上全流程无纸化宣传推广 引导更多银行采用该模式[2]
拓宽融资渠道 巩义助力企业解燃眉之急
搜狐财经· 2025-08-07 20:20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 巩义市市场监管局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有效化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累计金额已超1亿元 [1] - 当地科技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贷将专利转化为活资金 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5] 认证贷融资渠道 - 巩义市市场监管局联合金融机构推出认证贷产品 以认证证书为信用担保无需实物抵押 最高授信2000万元 [5] - 认证贷覆盖全市获证企业并开辟绿色通道快速审批 自6月推行以来已发放贷款3000万元 [5] 政银企合作措施 - 巩义市市场监管局通过金融助企组合拳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将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转化为融资通行证 [1][10] - 当地持续优化服务并深化政银企合作 为民营经济注入更强动力 [10]
信托业“破圈”知识产权新赛道 北京七部门联合发文赋能
经济观察报· 2025-08-05 14:03
政策核心观点 - 北京七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市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行动方案》,旨在构建具有北京特色的知识产权金融生态体系,推动知识产权与金融深度融合 [1] - 方案明确提出鼓励信托公司开展知识产权信托,为行业发展提供政策指引 [1] - 总体目标为到2027年基本建成服务便捷高效、信息共享畅通、体制机制完备的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 [3] 总体目标与要求 - 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北京科技创新和文化发展的作用,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运用 [3] - 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增量扩面,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余额、年度累放金额、年度新增融资户数合理增长 [3] - 提升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和融资服务质效,综合融资成本合理降低 [3] 知识产权质押登记优化 - 全面推进质押登记便利化办理,实现专利权质押登记全流程无纸化线上办理全覆盖 [4] - 提升线下服务便利化程度,设立知识产权金融综合服务点,提供"一站式"服务 [4] - 推动开通版权质押登记绿色通道,加快建设在线版权质押登记平台 [4] - 推进知识产权信息公示共享,指导金融机构通过各类平台查询知识产权关键数据信息 [4]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建设 - 鼓励商业银行建立知识产权价值内部评估体系,对于单笔1000万元以下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可通过内部评估确定价值 [6] - 强化评估体系标准化建设,研究制定符合北京特点的专利、商标、版权价值评估指引或规范 [6] - 支持建立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白名单、知识产权金融导师库,发挥专业机构和专家作用 [6] 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升级 - 优化商业银行内部保障机制,鼓励设立科技支行、文创支行或知识产权金融专门机构,建立审批绿色通道并提供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 [7] - 丰富知识产权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商业银行开发知识产权质押线上线下产品,延长贷款期限,提高中长期贷款比例 [7] - 支持知识产权押品和模式创新,鼓励扩大质押物范围至动植物新品种权、数据权益、地理标志等,探索知识产权资产支持证券(ABS)、资产支持票据(ABN)等业务模式 [7] - 推动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支持产业发展,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及"卡脖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金融支持力度 [7] 知识产权交易机制完善 - 发挥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作用,鼓励交易中心为商业银行在产品设计、模型优化、银企对接等方面提供专业服务 [8] - 提高知识产权交易活跃度,发挥各运营平台和交易机构在价值评估、风险定价、转让交易等方面功能 [8] - 推动专业化处置平台建设,鼓励设置知识产权质物处置专门版块,探索通过集中拍卖、第三方收储等方式进行处置和流转 [8] 知识产权金融协作机制 - 健全完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统筹完善市区两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成本补贴、风险补偿和风险分担等相关支持政策 [8] - 加强数据共享和金融服务赋能,逐步推动市场监管、税务、知识产权和金融服务等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 [8] - 广泛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优化知识产权企业"白名单",通过"入园惠企"、北京畅融工程等活动加大对科创、文创企业的支持力度 [8] 试点工作保障措施 - 建立完善试点工作机制,由北京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联席会负责组织开展试点工作 [9] - 强化金融机构试点管理和审慎监管,完善知识产权金融监测分析制度,在严格审慎基础上给予适当监管容忍度 [11] -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对于试点成效明显的相关机构及个人给予激励支持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