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产业

搜索文档
美稀土帝国崩塌记:曾供全球90%,中国70%加工卡喉,为何扶不起
搜狐财经· 2025-07-06 21:04
稀土行业格局演变 - 美国曾主导全球稀土供应 上世纪50-80年代加州芒廷帕斯矿占全球供应量70% [6][8] - 中国稀土产业自1980年代崛起 凭借资源储量和低成本优势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10][12] - 当前中国控制全球90%以上稀土精炼分离产能 高端重稀土加工份额更高 [23] 中美稀土产业对比 - 美国产业链断裂 仅有原矿开采能力 分离提炼和高端加工环节严重依赖中国 [32] - 中国形成全产业链优势 从开采到高端加工实现垂直整合 六大稀土集团集中度提升 [23] - 中国稀土生产成本仅为美国1/3 环保标准差异和副产物利用进一步扩大成本差距 [12][30] 市场竞争关键转折点 - 1998年美国芒廷帕斯矿关闭提炼环节 2002年全面停产 标志美国规模化开采时代结束 [14] - 2010年中国削减出口配额引发国际价格暴涨 首次展示市场控制力 [21] - 2013年中国整合成立六大稀土集团 强化行业集中度和技术垄断 [23] 美国产业复兴障碍 - 政策缺乏连续性 冷战结束后战略重视度下降 近年扶持政策摇摆不定 [25][27] - 环保法规限制 稀土加工污染处理成本高昂 审批流程复杂 [29][30] - 资本投入不足 重建完整供应链需十年时间和数百亿美元 产能仍难匹敌中国 [34] 当前供需格局 - 美国高端制造业70%稀土加工依赖中国 尤其在飞机和电动车领域 [1] - 中国通过出口配额和总量控制调节市场 2010年配额削减导致价格飙升50%以上 [21] - 全球科技产业对稀土依赖加深 发达国家需求增速超过发展中国家 [3][4]
中证稀土产业指数上涨0.11%,前十大权重包含北方稀土等
金融界· 2025-07-01 19:26
指数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 中证稀土产业指数上涨0 11% 报1828 49点 成交额262 47亿元 [1] - 中证稀土产业指数近一个月上涨10 62% 近三个月上涨4 54% 年至今上涨15 35% [2] 指数构成 - 中证稀土产业指数选取涉及稀土开采 加工 贸易和应用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反映稀土产业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基日为2011年12月31日 基点为1000 0点 [2] - 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北方稀土(13 23%) 中国稀土(5 63%) 领益智造(5 01%) 中国铝业(4 97%) 格林美(4 94%) 包钢股份(4 79%) 卧龙电驱(4 6%) 金风科技(4 5%) 厦门钨业(4 22%) 盛和资源(3 86%) [2] 市场分布 - 按交易所划分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51 69%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47 71% 北京证券交易所占比0 60% [2] - 按行业划分 原材料占比64 65% 工业占比27 98% 信息技术占比7 37% [2] 指数调整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个交易日 每次调整比例不超过20% [3]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会进行临时调整 样本退市时将从指数中剔除 [3] 跟踪基金 - 跟踪稀土产业的公募基金包括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联接A/C 华泰柏瑞中证稀土产业ETF联接A/C 富国中证稀土产业ETF 易方达中证稀土产业ETF等 [3]
中美俄稀土储量差距,美国180万吨,中国稀土资源是多少呢?
搜狐财经· 2025-06-28 04:31
稀土行业概述 - 稀土是17种元素的统称,包括镧系元素加上钪和钇,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手机、电动车、风力发电机、导弹、雷达等领域[2] - 全球稀土储量约1.2亿吨,中国占比36.67%位居第一,俄罗斯8.33%,美国1.5%[2] - 中国稀土产量24万吨占全球68%,美国2万吨,俄罗斯仅几千吨[9][10][11] 中国稀土产业优势 -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稀土矿白云鄂博矿和江西离子型稀土矿,资源丰富且开采价值高[5] - 20世纪70年代徐光宪提出"串级萃取理论",使中国稀土分离技术全球领先[5] - 建立了从矿山到工厂的完整产业链,加工能力强大,能生产纯度99.99%的产品[5][9] - 实施开采总量控制、出口配额和关税政策,有效调控市场[10] 美国稀土产业现状 - 主要依赖加州芒廷帕斯矿,曾因环保和成本问题停产,2010年后重启但进展缓慢[7] - 面临环保标准严格、人工设备成本高等问题,开采经济性差[7] - 70%稀土需求依赖中国进口,分离技术落后,缺乏完整产业链[7][10] - 2021年拜登签署行政令计划建立国内供应链,但面临资金和技术瓶颈[10] 俄罗斯稀土产业现状 - 拥有1000万吨储量但集中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开采条件恶劣且基础设施落后[9] - 分离技术陈旧,产量仅几千吨无法满足国内需求[9][11] - 计划到2030年建立完整产业链并增加产量至10万吨,但进展缓慢[9][11] 技术比较 - 中国掌握硬岩矿和离子型稀土矿两种开采技术,分离萃取效率全球领先[12] - 美国主要掌握硬岩矿开采技术,分离技术停留在几十年前水平[12] - 俄罗斯仍使用老式化学法分离,效率低成本高[12] 市场供需 - 2023年全球稀土需求30万吨,中国供应68%[12] - 稀土价格持续上涨,钕价格达20多万元/吨,镝价格更高[14] - 未来十年全球需求可能翻倍至50万吨以上,主要来自电动车和清洁能源领域[17]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将继续保持主导地位,4400万吨储量可满足几十年需求[17] - 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绿色开采技术将成为发展重点[14] - 稀土成为战略资源,各国将加强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建设[15][17]
【全网最全】2025年稀土产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前瞻网· 2025-06-22 11:08
稀土产业上市公司汇总 - 稀土产业上市公司数量较多,分布在开采、冶炼、精密加工和回收等产业链环节 [1] - 开采冶炼环节主要公司包括北方稀土、中国稀土、厦门钨业、广晟有色、包钢股份和盛和资源 [1][3] - 精密加工环节主要公司包括龙钇科技、中科三环、宁波韵升、有研新材、英洛华等 [1][5] - 回收环节主要公司包括恒源科技和华宏科技 [1][5] 上市公司业务布局对比 - 盛和资源2024年上半年稀土业务营收规模最大,达54.38亿元,但营收增速下滑36.45% [12][13] - 富尔特、麦丰新材和厦门钨业在2024上半年稀土业务营收实现20%以上增长 [12] - 麦丰新材以22.84%的毛利率位居首位,恒源科技业务毛利率为-5.92%,处于亏损状态 [15] - 金力永磁稀土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45%,表现相对稳健 [13] 上市公司海外布局 - 厦门钨业2024年上半年海外营收规模最大,达51.91亿元 [18][19] - 中科三环和华宏科技2024年海外营收规模分别为37.85亿元和20.64亿元 [18] - 麦丰新材海外营收实现255.70%的增长,英洛华海外营收增长25.67% [19] - 中科三环海外营收占比最高,达56.07% [19] 上市公司研发水平 - 麦丰新材和中北通磁2024上半年研发强度分别达13.64%和13.83% [20][21] - 厦门钨业2024上半年研发投入最高,达7.45亿元 [21] - 北方稀土和广晟有色研发强度不足1% [20] - 安泰科技研发强度达6.87%,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21] 上市公司业务规划 - 厦门钨业推进国内外产业循环建设,实施多个重点项目 [22] - 北方稀土投资7336.45万元建设湿法冶炼及无机功能材料中试基地 [22] - 金力永磁规划到2025年建成6万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产能 [22] - 宁波韵升推进年产21000吨高性能钕铁硼产能建设 [22]
金融工程定期:稀土产业板块的资金行为监测
开源证券· 2025-06-20 18:44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量化模型和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公募实时持仓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基金净值、持仓披露、调研行为等市场公开信息,对公募基金持仓进行实时测算[1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通过复杂处理流程,结合基金净值变化、持仓披露数据以及调研行为等,动态估算公募基金对稀土产业板块的配置仓位[17] - 模型评价:能够实时反映公募基金对板块的配置变化,具有较高的时效性 2. **ETF资金持仓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利用ETF持仓数据作为市场资金动态的观察窗口[19]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计算ETF持仓占板块股票市值的比例,并采用5日移动平均(MA5)平滑处理[21] - 模型评价:能够有效反映指数投资资金对板块的配置偏好 3. **两融余额动向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融资融券交易数据监测市场多空情绪[22]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跟踪未偿还融资总金额(融资余额)和融券余额的变化[23] - 模型评价:能够反映杠杆资金对板块的看法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机构调研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以机构调研次数作为上市公司关注度的代理变量[27]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统计各成分股2025年以来接受机构调研的总次数[27] 2. **雪球大V关注度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利用雪球平台大V用户的关注行为构建选股因子[28]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统计各成分股被雪球大V用户关注的数量[30] 3. **主力资金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大单交易数据捕捉主力资金动向[3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将挂单金额20-100万元的大单和>100万元的超大单加总,计算净流入金额[31] 4. **龙虎榜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利用交易所披露的龙虎榜数据构建资金行为因子[32]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统计个股上榜时的营业部成交额和资金净流入[33] 5. **高频股东户数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股东户数变化捕捉筹码分布变化[35]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计算最新两期股东户数的变动比例[36]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公募实时持仓模型** - 当前配置仓位:处于2018年以来历史低位水平[17] 2. **ETF资金持仓模型** - 当前持仓占比:3.8%(MA5)[21] 3. **两融余额动向模型** - 融资余额:2025年以来保持稳定[23] - 融券余额:处于较低水平[23]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机构调研因子** - 调研次数最多个股:卧龙电驱(12次)、金力永磁(10次)、盛和资源(9次)[27] 2. **雪球大V关注度因子** - 关注度最高个股:广晟有色(34)、中国稀土(24)、科恒股份(20)[30] 3. **主力资金因子** - 净流入最多个股:领益智造(3.23亿)、广晟有色(1.39亿)、中国铝业(0.68亿)[31] 4. **龙虎榜因子** - 上榜个股:英洛华(营业部成交额3.0亿)、科恒股份(3.4亿)、九菱科技(1.6亿)[33] 5. **高频股东户数因子** - 股东户数增幅最高个股:卧龙电驱(74.83%)、华宏科技(59.89%)、云路股份(28.71%)[36]
国际金融市场早知道:6月13日
新华财经· 2025-06-13 07:15
贸易政策 - 美国商务部宣布自6月23日起对钢制家用电器(洗碗机、洗衣机、冰箱等)实施新关税政策[1] - 特朗普政府计划动用《国防生产法》优先支持稀土项目以强化本土供应链[1] - 白宫签署决议阻止加州2035年前禁售燃油新车的计划[1] 美联储与货币政策 - 特朗普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降息行动迟缓但无意解雇[1] - 美联储报告显示美国家庭净资产下降0.9%至169.3万亿美元持股市值减少2.3万亿美元[2] 宏观经济数据 - 美国5月PPI同比增2.6%核心PPI同比增3%低于预期[2] - 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24.8万人创2024年10月以来新高[2] - 英国4月GDP环比萎缩0.3%对美商品出口创1997年以来最大月度降幅[2] 资本市场动态 - 5月外国投资者净买入亚洲股票106.5亿美元创2024年2月以来新高其中韩国股票净买入14.7亿美元结束连续9个月抛售[2] - 道指涨0.24%标普500涨0.38%纳指涨0.24%[3] - COMEX黄金期货涨1.88%至3406.4美元/盎司白银期货涨0.41%至36.41美元/盎司[3] 债券与外汇市场 - 各期限美债收益率普跌30年期收益率降7.71个基点至4.842%[4] - 美元指数跌0.79%至97.87欧元兑美元涨0.84%至1.1586[4] - 美国30年期国债拍卖需求稳健缓解市场担忧[4] 商品市场 - 美油主力合约涨1.04%至68.86美元/桶布油涨0.69%至70.25美元/桶[3]
二连板广晟有色:公司是中重稀土主要生产企业拥有全产业链的产业优势
快讯· 2025-06-04 19:17
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累计超过20% 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1] 行业背景 - 国际关税政策变化及稀土条例出台推高了稀土行业关注度 [1] 公司竞争优势 - 公司作为中重稀土主要生产企业拥有全产业链的产业优势 辨识度及关注度较高 [1] 信息披露情况 - 除前期披露的情况外 未发现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媒体报道、市场传闻或热点概念 [1] - 除公司已披露信息外 不存在其他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1]
稀土ETF基金(516150)午后上涨2.21%,成分股科恒股份20cm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6-04 13:41
稀土ETF基金表现 - 稀土ETF基金盘中换手率达2.48%,成交4543.67万元 [3] - 近1年日均成交4367.82万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3] - 近1周规模增长2936.87万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近1周份额增长400.00万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近9个交易日合计资金流入1700.21万元 [3] 稀土产业估值 - 中证稀土产业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为29.14倍,处于近1年11.02%分位,估值低于近1年88.98%的时间 [3] 稀土需求前景 - 人形机器人平均需要0.9公斤稀土金属,与电动汽车相当 [3] - 人形机器人革命或催生8000亿美元关键稀土矿物需求 [3] 稀土磁材行业分析 - 2025Q1稀土磁材行业营收同比增幅较大,归母净利同比大幅转正 [4] - 2024年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配额增速显著放缓,下游能源、机器人需求旺盛 [4] - 2025Q1稀土价格回暖,供需格局持续改善 [4] - 稀土磁材企业盈利能力有望继续改善 [4] 中证稀土产业指数成分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28%,包括北方稀土、中国稀土、卧龙电驱等 [4] 投资渠道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稀土ETF联接基金(011036)把握稀土投资机遇 [4]
北方稀土: 北方稀土关于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30 19:21
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92.8亿元,同比增长61.19%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亿元,同比增长727.3%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3亿元,同比增长11622.98% [2] - 稀土氧化物生产量0.57万吨,同比增长33.99%,销售量1.06万吨,同比增长57.61% [2] - 稀土盐类生产量3.74万吨,同比增长1.25%,销售量3.21万吨,同比增长52.95% [2] - 稀土金属生产量1.21万吨,同比增长56.50%,销售量1.13万吨,同比增长46.55% [2] - 磁性材料生产量1.64万吨,同比增长40.88%,销售量1.62万吨,同比增长46.63% [2] - 储氢材料生产量0.05万吨,同比增长21.33%,销售量0.05万吨,同比增长20.79% [2] 生产经营 - 科学组产,灵活调整原料配置,稀土冶炼分离产品、稀土金属及功能材料产量同比增长 [3] - 调整优化冶炼分离产线结构,提升单镧、单铈生产能力 [3] - 推行新品种稀土产品研产销一体化机制,实现12款新开发固态储氢材料批量化生产与销售 [3] - 深化营销模式创新,主要产品销量同比增长 [3] - 优化完善差异化定价新机制,提升产品价格掌控力和市场影响力 [3] - 拓展合规贸易渠道,稀土产品贸易收入同比增加 [3] 行业前景 - 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国家实施一系列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4] - 国家提出在内蒙古建设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 [6] - 稀土上游供给将呈现持续稳步增长态势,促进上下游产业健康协调发展 [6] - 技术创新将引领、支撑和赋能稀土行业高质量发展 [7] - 《稀土管理条例》为行业规范有序发展提供法规保障 [7] - 稀土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将持续高速发展,带动产业保持高速增长 [8] 公司战略 - 布局磁性材料、抛光材料、储能材料、催化助剂、高纯金属与合金、光功能材料六大产业 [8] - 巩固提升全产业链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扩大收入和利润贡献率 [8] - 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一期工程已投用,二期工程计划2025年下半年开工建设 [9] - 项目通过打造自动化生产线提升智能化水平,实现优质高效生产 [10] - 积极布局固态储氢领域,开展示范推广应用 [12] - 密切关注国内外稀土产业发展动向,结合国家政策开展相关工作 [11] 其他信息 - 2025年一季度稀土行业上市公司整体盈利且同比实现不同幅度增长 [5] - 公司中重稀土产品2024年产量为4000多吨,基本保持产销平衡 [14] - 白云鄂博矿的中重稀土总量约几十万吨 [14] - 主要出口产品为镨钕、镧铈、氧化钆、氧化铽、氧化钇等,出口到日本、美国、德国等地 [13]
为打破中国稀土垄断,俄罗斯印度勾肩搭背,关键时刻,我方有动作
搜狐财经· 2025-05-24 15:02
中国稀土行业整合与管控 - 中国近期加快整合和管控稀土出口步伐 对美西方及俄罗斯印度等国造成压力 [1] - 国有资本进一步介入稀土领域 中国稀土集团与中国国新集团签署战略协议 为行业提供资金和资产管理支持 [7] - 中国企业加速海外整合 收购澳大利亚PEK公司及背后的坦桑尼亚Ngualla稀土矿和英国精炼厂 [9] - 包头稀土研究院研发磁制冷技术 强化中国在稀土中下游技术专利的垄断地位 [9] 俄印稀土合作计划 - 俄罗斯与印度达成协议 加强稀土和战略金属领域技术合作 重点研发加工与开发技术 [3] - 合作旨在确保两国工业供给 扩大生产规模 减少对外依赖 [3] - 俄罗斯稀土储量380万吨 印度690万吨 但中下游加工技术被中国把控 两国严重依赖中国进口 [5] - 中国加强出口管控促使俄印寻求自主稀土能力 希望获取西方市场利润空间 [5] 中国稀土行业竞争优势 - 稀土产业具有长周期回报特性 中国持续保持竞争力使后发国家难以追赶 [11] - 中国通过技术研发和专利布局 使其他国家难以绕开中国技术发展稀土产业 [9] - 中国在稀土产业链各环节的整合和控制力持续增强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