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稳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从“稳市场”到“育动能”:国际舆论点赞中国金融政策双轨发力
央视网· 2025-05-11 16:46
央视网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近期部署一系列综合性系统性的增量政策,金融部门宣布一揽子政策打出重磅"组合拳",释放稳市 场稳预期强信号,引起国际舆论广泛关注。 英国路透社: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文章称,中国将指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消费、外贸、科技创新和小微企业的支持。这意味着,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 下,中国政府一方面看重"稳市场稳预期",另一方面,重视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培育新的增长动能。事实证明,外部压力不 会阻碍中国发展,反而会加速其自主创新步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巴基斯坦观察家报》:展现灵活性与战略定力 《日本经济新闻》: 积极应对 稳中有进 文章指出,一揽子金融政策是针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所做的积极应对,体现了中国政府在应对外部压力时的果断与智慧。 这一系列举措表明,中国坚定推进稳增长政策,确保经济平稳运行。多家国际金融研究机构研究认为,中国适度宽松政策具有"稳 中有进"的特点,预期将会带来积极影响,能够有效支撑国内经济增长。 新加坡亚洲新闻台:培育新的增长动能 中国确认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灵活调整政策实施的力度与节奏,采用多种政策工具保持流动 性充裕,通过定向政策 ...
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给“四稳”以底气
中国青年报· 2025-05-11 06:19
中国经济基本面 - 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4%,较2023年全年增速加快0.4个百分点,较2023年一季度增速加快0.1个百分点 [1]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1.7%,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 [5] - 2024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8万亿元,是同期对美出口额的10倍以上 [4] 就业市场现状 - 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城镇就业人员总量达4.72亿人,农民工总量近3亿人 [2] - 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308万人,同比增加5万人 [2] - 202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222万人创历史新高 [2] 民营企业动态 - 民营企业数量从2012年1085.7万户增长至2025年1月底5670.7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超90% [3] - 《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等核心权益,5月20日起施行 [7] - 政府推动惠企政策从"企业找政策"转向"政策找企业"模式 [3] 消费市场表现 -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7万亿元同比增长4.6%,3月单月增长5.9% [4] - 服务消费强势反弹,但健康/养老/托育等领域存在供给缺口 [5] - 政府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推动以旧换新等政策 [4] 政策导向 - 政治局会议提出"四稳"策略: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1] - 建立民营经济工作协调机制并纳入国民经济规划 [7] - 通过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担保贷款等政策支持受影响企业 [2]
一揽子金融政策落地,关注可月月评估分红的现金流ETF(159399)投资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5-09 10:56
一揽子金融政策 - 5月7日发布一揽子金融政策,包括央行3大类10项货币政策、金监总局8项增量政策及证监会稳市"组合拳" [1] - 政策包含短期"放水"支持和长期制度安排,三部门一把手盘前9点联合发布,体现政策力度 [1] - 政策为4月25日政治局会议精神的落地,较去年9月24日发布会更重视稳外贸 [1] - 预计后续仍有增量政策出台 [1] 市场展望 - 国内稳市场政策叠加关税边际缓和迹象,为市场提供底部支撑 [1] - 中美谈判及美国大选政策不确定性可能引发市场波动 [1] 现金流ETF(159399)投资价值 - 产品月月可评估分红,跟踪富时中国A股自由现金流聚焦指数 [2] - 指数成分股以大中市值风格为主,具备稳定自由现金流特性 [2] - 当前市场环境下符合投资者防御性配置偏好 [2]
一揽子金融政策重磅出炉
搜狐财经· 2025-05-08 05:17
央行政策 - 央行推出三大类共十项政策措施,包括数量型、价格型和结构型政策 [2] - 数量型政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从6.6%降至6.2%,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从5%降至0% [2] - 价格型政策:下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0个基点至1.4%,下调各类专项结构性工具利率25个基点至1.5%,预计每年节约银行资金成本150-200亿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25个基点,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降至2.6%,预计每年节省居民利息支出超200亿元 [2] - 结构型政策: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增加3000亿元至8000亿元,新设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优化两项资本市场支持工具合并额度至8000亿元,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3] - 政策聚焦提振消费,包括支持汽车消费、设备更新、刚性住房需求及服务消费领域 [3] 金融监管总局政策 - 前4个月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新增融资约17万亿元,无还本续贷政策累计为中小微企业续贷4.4万亿元,保险业赔付约1万亿元 [4] - 推出八项增量政策措施:加快出台房地产融资制度,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支持小微民企融资,护航外贸发展,修订并购贷款管理办法,扩展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设立主体,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意见 [5] - 商业银行审批通过的"白名单"贷款增至6.7万亿元,支持1600多万套住宅建设和交付,一季度房地产贷款余额增加7500多亿元,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创2022年以来单季最大增幅 [5] - 拟再批复600亿元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额度,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推动长周期考核机制 [5] 证监会政策 - 证监会打出稳市"组合拳",A股市场展现较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7] - 三方面重点发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7] - 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措施将出台,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债券 [7] - 推进高水平开放:优化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服务,扩大投资范围,推进期货期权对外开放,深化境外上市备案改革,加强跨境监管合作 [7]
国泰海通|政策研究:宽货币、稳市场、抵冲击、提信心——对5.7“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发布会的点评
如何抵御关税加征冲击? ①证监会给出的应对关税冲击工具包是"精准纾困"、"强身健体"、强化资本市 场服务。②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给出的应对关税冲击工具包是强纾困、稳出口、扩内销。 报告导读: 5 月 7 日,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举 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报告对本次新闻发布 会进行解读。 对近期金融市场运行的总体判断:平稳运行。 宽松货币政策如何实施? ①增加总量供给。减低存款准备金率 0.5 个百分点,预计向市场提供流动性约 1 万亿元。②降低利率方面,将下调政策利率 0.1 个百分点,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和个人住房公 积金贷款利率 0.25 个百分点。③完善结构型货币政策方面,将完善现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并创设新 的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普惠金融等领域。 稳定资本组合拳包括哪些? ①上市公司回购增持,提升投资者回报,维护股价稳定。②中央汇金发挥 类"平准基金"作用。③继续提升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和占比。发布会表示,将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 资的试点范围,近期拟再批复 600 亿元,为市场注入更多的增量资金。 更多国泰海 ...
组合拳落地,助力稳市场
华泰证券· 2025-05-07 19:40
政策发布 - 5月7日国新办发布会推出新一轮政策“组合拳”,从制度、生态、资金多维度呵护市场平稳运行[1] 公募基金改革 - 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涵盖费率、产品、考核、销售等维度[2] - 以浮动管理费扭转“旱涝保收”现象,深化费率机制改革[2] - 把业绩和投资者盈亏纳入考核体系,明确三年以上考核权重不低于80%[2] 制度优化 - 择机发布深化双创板改革政策措施,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3] - 对受关税影响大的上市公司增强监管包容度,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3] 资金支持 - 合并5000亿元互换便利和3000亿元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额度,提升便利性和灵活性[4] - 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拟再批复600亿元,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4] - 支持“国家队”资金稳市场,汇金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4月8日两家公司拟用1800亿元增持[5] 风险提示 - 政策落地节奏和改革成效可能不及预期[6]
未知机构:华泰政策关于507金融部门发布会前瞻①新闻发布会选-20250507
未知机构· 2025-05-07 10:55
涉及行业 金融行业、房地产行业、资本市场 核心观点和论据 - **形势对比**:新闻发布会形式和规格像924,但当下形势与924不同,虽受关税战冲击,但当前股票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改善,且4月zzj会议已定调下一步政策方向,而9·24发布会更像9·26zzj会议的前站[1][2] - **增量政策核心**:本轮应对外部冲击,增量政策的核心是财政政策[3] - **发布会预期内容** - 围绕落实政治局会议部署,给出明确的降准降息指引,若有降息指引,更大概率是结构性降息[3][4] - 落实新的增量政策工具,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科技消费和外贸)和推出债市科技板[4] - 明确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细节[4] - **稳市场核心资产**:稳市场的两个核心资产价格是股市和楼市,4月zzj会议提出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但当前楼市和股市增量政策预期较低,4月8日明确央行再贷款+汇金买入ETF(准平准基金)[4] 其他重要内容 新闻发布会在开盘时间(9:00)召开,一行一局一会“一把手”集体亮相[1][2]
习近平:要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多措并举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有效稳住经济基本盘
快讯· 2025-04-30 16:53
经济政策方向 - 强调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1] - 提出多措并举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稳住经济基本盘 [1] -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并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 [1] 经济布局调整 - 前瞻性把握国际形势变化对经济布局的影响并进行优化 [1] - 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通盘考虑内外部风险挑战 [1] - 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并增强维护安全能力 [1] 治理与安全 - 以高效能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1] -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1]
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一文了解→
新浪财经· 2025-04-26 09:51
中国经济超预期表现 - 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速达5.4%,超出国内外机构预测 [2] - 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时间早于往年,释放积极信号 [2] 中央政治局会议新表述 - 首次提出"统筹国内经济发展和国际经贸斗争",反映对国际形势严峻性判断升级 [5] - 强调"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体现应对复杂局面的准备 [5] - "稳就业"被置于首位,将提高受关税影响企业的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 [5] 宏观政策动向 - 财政政策加速落地:首期121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将保持快节奏 [7] - 货币政策预留空间:提及"适时降准降息"和创设新型结构性工具,支持科技创新 [9] - 政策工具箱充足:明确将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 [9] 内需提振措施 - 聚焦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提升和服务消费发展,增强消费拉动作用 [9] - 计划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9] - 推进"两新"政策扩围提质和"两重"建设加力实施 [9] 改革开放深化 - "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进展显著:5000多个项目中99%已完成目标 [11]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较2018版压减30%,取消多项限制性措施 [12] - 服务业开放提速:推出155项试点任务,电信/医疗/金融领域外资准入大幅放宽 [12] 战略定力体现 - 坚持"办好自己的事"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双轨并行 [10] - 通过高质量发展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完成"十四五"为"十五五"奠基 [13]
快评|《政府工作报告》房地产相关九点解读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3-05 14:43
房地产政策核心方向 - 防范化解风险与发展并重 强调在发展中逐步化解风险 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3][4] - 2025年政策从"三稳"转向构建"新模式" 注重存量盘活能力和绿色科技实力[5] - 明确"防风险、稳市场、促需求、优供给、保交房、建好房、促城镇、稳经济、调政策"九大方向[1][3] 需求端政策 - 因城施策调减限购限贷等限制性措施 一线城市将进一步优化政策 二线城市降低落户门槛[6] - 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通过"房票"安置和货币化安置提高支付能力 江苏、安徽等地已推进落地[6] - 预计通过"以旧换新"、"购房补贴"等工具刺激改善置换需求[6] 供给端政策 - 优化增量供应 合理控制高库存城市新增土地供应 加大核心地块和改善型住房供给[8] - 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 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 地方政府获更大自主权[8][9] - 2025年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同比增加5000亿元)重点用于土地收储和存量房收购[8][24] 金融与财政支持 -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 年内仍有降准降息空间 PSL等结构性工具定向支持城中村改造[22] - 2025年赤字率拟按4%安排(同比+1个百分点) 赤字规模5.66万亿元(同比+1.6万亿元)[24] - 居民住房信贷政策继续优化 存量贷款利率或进一步下调 首付比例仍有下降空间[22] 行业发展新模式 - 构建"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 推动多元化住房供给 平衡市场与保障、租售、增量存量关系[14] - 15个省份明确提及"好房子"建设要求 开发企业需向高品质、新科技、好服务转型[14][15] - 房企需从增量开发转向存量运营 发展代建、运营等轻资产业务[15] 中长期支撑因素 - 新型城镇化战略持续推进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将释放刚性需求 县域市场潜力显著[16] - 房地产市场份额向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成渝等核心城市群集中[17] - 2025年GDP增长目标5% 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 居民收入增长夯实住房消费基础[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