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icon
搜索文档
持续提振消费 还有哪些举措(政策问答·回应关切)
人民日报· 2025-08-19 06:12
今年,我国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资金额较去年增加1倍。 上半年,以旧换新成效持续显现,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 长30.7%、22.9%,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10.8%。扫地机器人、智能门锁、可穿戴设备等产品走进千家 万户。 "我们将继续与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持续提升消费 品以旧换新工作质效。"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继续优化便民服务,进一步完善汽车以旧换新 等相关系统功能,持续提高审核效率。同时,指导各地进一步简化流程,让补贴资金更高效更便捷直达 消费者;另一方面防范政策风险,针对公众关注的虚假交易、重复申领、一机多卖等违规行为,通过迭 代升级系统,以信息化手段进行实时监测拦截。同时,畅通监督举报渠道,会同相关部门指导地方及时 查处,坚决维护市场秩序。 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完善城乡消费设施。"今年上半年,我国城乡市场 共同发展,县乡市场占比稳步提升。商务大数据显示,1至6月,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6.2%; 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7.0%。进一步完善城 ...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2025年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
中汽协会数据· 2025-08-18 16:02
国民经济运行总体表现 - 7月份国民经济保持稳中有进态势,生产供给稳定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加8.4% [7] - 服务业增势较好,7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5% [7] - 消费投资保持增长,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1-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5.2% [8] 消费市场特点 - 商品零售中,以旧换新相关和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8.7%、13.8%、20.6%、14.9% [14] - 服务零售中,文旅服务零售增势较好,1-7月份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交通出行服务类、文体休闲服务类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15] - 线上消费发展向好,1-7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3%,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 [15] 工业生产与投资 - 7月份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2%,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 [50][51] - 高端化绿色化态势持续,7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集成电路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6.9%和21.7% [51] - 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1-7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2%,纺织服装服饰业、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5.2%、21.7%、14.8% [45] 外贸表现与支撑因素 - 7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7%,比上月加快1.5个百分点,其中货物出口额同比增长8% [31] - 外贸多元化成效显现,1-7月份对东盟、欧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额分别增长14.8%、8.2%和11.7% [32] - 出口商品竞争力增强,1-7月份机电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9.3%,集成电路出口增长21.8% [32] 新质生产力发展 - 新兴产业茁壮成长,7月份规模以上集成电路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6.9%和21.7% [37] -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7月份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80.8%和21% [38] - 绿色发展提质增效,7月份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7.1%和29.4%,碳纤维、生物基化学纤维产量分别增长43.8%和19.8% [38] 服务业发展 - 现代服务业较快增长,7月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1.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 [55] - 旅游出行相关服务活跃,7月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5%,铁路客运量同比增长6.6%,国际航线客运量增长15.7% [56] - 金融服务较快增长,7月份金融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7%,比上月加快1.4个百分点 [56]
政银企三方联动!广东举办文旅服务消费重点领域银企对接活动
南方都市报· 2025-08-16 14:20
政策背景与活动目的 -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与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联合主办银企对接活动 旨在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文旅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并持续激发文旅消费活力 [1] - 该活动是广东省落实国家"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的重要举措 通过政银企三方联动推动信贷资源精准投放 同时降低文旅企业融资成本并提振发展信心 [3] - 活动围绕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养老再贷款 专项信贷产品等展开宣贯 旨在畅通政策落地渠道并为金融机构与文旅企事业单位搭建对接平台 [3] 活动内容与实施细节 - 活动现场金融机构与文旅企事业单位就政策适用条件 贴息申请流程 专项信贷产品设计等进行深入对接 [3] - 多家银行机构推出针对文旅企业的差异化信贷方案 涵盖多种文旅场景 文旅企业代表则就贷款额度 利率等实际问题与银行互动洽谈 [3] - 广东省计划在揭阳市 阳江市举办粤东 粤西片区银企对接活动 实现对珠三角 粤东 粤西地区的全覆盖 进一步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4] 参与方与后续安排 -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及多地市文化旅游部门 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参与活动 [4] - 银行机构与文旅企事业单位代表共同参加 活动后续将通过分片联动帮助各地文旅企业准确理解政策细则并便捷享受政策红利 [4]
研究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民生实事推进办理等工作
郑州日报· 2025-08-08 09:05
政府工作会议精神传达 -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强调要统一思想行动 用好发展机遇和优势 着力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 [1] - 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加快培育新兴支柱产业 [1] - 稳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 [1] -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落实防汛关键期措施 [1] - 加强气象监测预警 完善临灾预警机制 及时转移涉险群众 排查消除风险隐患 [1] - 预置救援力量 备足救灾物资 加强值班值守和实战演练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 民生问题整治与推进 - 研究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以脱贫攻坚精神推进整治 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 [2] - 紧盯"蝇贪蚁腐"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深化重点领域专项整治 完善长效制度 [2] - 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延伸拓展 [2] - 研究重点民生实事推进办理工作 完善机制打通堵点 加快进度提升质效 [2] 其他事项 - 学习《河南省中小微企业发展促进条例》 [3] - 研究其他事项 [3]
李强:中国有充足的资源和办法对冲外部不利影响
快讯· 2025-07-08 08:21
中国经济政策与市场前景 - 中国有充足的资源和办法对冲外部不利影响,有信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 - 今年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推进扩大内需战略 [1] - 开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14亿多人的超大规模市场将持续释放巨大需求 [1] 对外开放与合作 - 中国将推出更多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措施 [1] - 严格遵守世贸组织原则和市场规则 [1] - 继续与各国分享发展机遇,为世界注入正能量 [1]
国家统计局:随着政策效果继续显现、消费动能不断壮大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有望持续增强
快讯· 2025-05-19 10:49
消费政策效果显现 - 各地区各部门大力开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积极扩大服务消费 [1] - 4月份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合计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 4个百分点 [1] - 1-4月份服务零售额增长5 1%,连续两个月加快 [1] 消费动能持续增强 - "五一"假期期间国内出游人数同比增长6 4% [1] - 随着政策效果继续显现、消费动能不断壮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有望持续增强 [1]
中国驻印大使:美国不是世界的全部 欢迎更多印度优质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快讯· 2025-04-30 18:23
中印经济合作前景 - 中国和印度同为发展中大国和新兴经济体 肩负发展振兴的共同使命 [1] - 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印度致力于实现"2047发达印度"愿景 [1] - 中印作为超10亿人口规模的大国 市场对接可产生"1+1=11"叠加效应 [1] 经济增长贡献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未来5年中印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总和将达36% 超过所有G7国家总和 [1] 中国市场机遇 - 中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将释放巨大消费潜能 [1] - 中国欢迎更多印度优质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1] 贸易政策立场 - 中国严格遵守世贸组织补贴纪律和市场规则 不搞市场倾销和恶性竞争 [1] - 中国承诺不会冲击他国产业和经济发展 [1]
专访华泰证券易峘:中国具备工程师红利,AI相关投资或有效推动GDP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7 21:47
消费表现与政策分析 - 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从去年12月的3.8%回升至5%,显示消费需求企稳,餐饮等服务类消费回升更明显[5] - 以旧换新补贴从2024年的1500亿元增至3000亿元,预计拉动社零年化增速0.9-1.2个百分点,1-2月通讯器材类、家具类、家电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6.2%、11.7%和10.9%[6] - 新增补贴品类如手机、平板、智能手表及家电(净水器、洗碗机等)可能呈现更强增长,政策对二季度消费拉动效果更显著[7] 居民消费能力提升路径 - 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每20bp可减少居民房贷支出约450-500亿元,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社零比例约0.1%[9] - 消费贷款贴息政策等同降息,通过降低信贷成本改善居民现金流,提振可支配收入[9] - 稳定房市股市资产价格(如专项债收储、央国企市值管理)有望修复居民未来收入预期[10] 经济增长新引擎 - AI+相关投资进入"井喷"阶段,涵盖软硬件及基础设施,中国凭借工程师红利和应用场景优势,投资增速或超美国2023-2024年水平[12] - 出口经工作日调整后1-2月增速为7.6%,但二季度后支撑可能减弱,需依赖地产企稳及促消费政策提升内需[11] - 地产去杠杆周期初现曙光,对经济拖累减缓,但需关注出口波动影响[2]
2025全国两会跟踪第二期:大会首日要点总结及后续关注
一瑜中的· 2025-03-06 00:08
政府工作报告要点 -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与2024年目标持平,强调政策实施要"能早则早、宁早勿晚",支持经济大省发挥引领作用 [2] - 产业层面聚焦未来产业,包括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技术,并推出"人工智能+"行动,涉及大模型、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领域 [2] - 资本市场改革方向包括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优化股票发行上市及并购重组制度 [2] 总书记江苏代表团审议要点 - 明确经济大省需承担发展重任,提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路径 [3] - 重点领域包括绿色低碳技术、传统产业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布局,同时提及需避免"内卷式"竞争,推动转化医学发展和民营企业参与 [3] 国新办吹风会及部长通道要点 - 消费领域将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及配套政策,金融监管总局拟研究提高消费贷款额度 [4] - 平台经济监管强化,市场监管总局将制定直播电商监管办法,要求平台企业提升算法透明度 [5] - 资本市场改革涉及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扩围及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深化 [5] 3月6日重要活动前瞻 - 经济主题记者会将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央行、证监会负责人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商务、金融证券等问题答记者问,重点关注政策信号释放 [6] 华创宏观研究动态 - 首席大势研判系列涵盖经济数据验证、美国大选影响、四季度增速预期调整等主题 [10] - 国内基本面分析包括工业企业利润、消费趋势、PMI数据解读 [10] - 金融领域聚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居民债务结构及M1同比变动归因 [10] - 海外研究覆盖美债利率驱动因素、美联储政策节奏及美国就业市场分歧 [10] - 政策跟踪系列涉及财政支持地产、监督法扩围、化债增量信息等议题 [10] - 年报及策略报告提出"以价定价"中期策略、"挣脱"年度展望等框架性分析 [11]
划重点!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10大看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5 17:19
1、GDP增长目标与支撑因素 - 2025年GDP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5%左右,与31个省份加权平均目标5.3%相近,体现稳就业、防风险、惠民生的政策导向 [2] - 经济回升向好的三大保障:超大规模市场与完整产业体系(全球唯一全工业门类国家)、需求/结构/动能升级空间、新动能转换关键期 [2] 2、财政政策力度显著提升 - 赤字率拟按4%安排(2008年以来最高),赤字规模5.66万亿元(同比+1.6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7万亿元(同比+1.2万亿元) [3] -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方向:从投资为主转向投资消费并重,增加居民转移支付与民生支出占比 [3][4] 3、特别国债与专项债扩容 -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1.3万亿元(同比+3000亿元),其中3000亿元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规模翻番) [5][6] - 地方政府专项债安排4.4万亿元(同比+5000亿元),重点投向土地收储、存量房收购及拖欠账款化解 [7] - 政府债务总规模达11.86万亿元(同比+2.9万亿元),财政支出强度创历史新高 [7] 4、货币政策与消费刺激 - 货币政策定调"适度宽松",明确将适时降准降息,流动性目标从"合理充裕"升级为"充裕" [8] - 消费专项行动包括:3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以旧换新、优化休假制度释放文旅体育消费、扩大健康养老等服务供给 [9][10] 5、产业升级与新质生产力 - 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11] - 传统产业改造聚焦制造业技改、设备更新及产业链升级,强化基础再造与重大装备攻关 [11] 6、房地产与教育医疗改革 - 房地产政策首次提出"更大力度促进健康发展",专项债支持存量房收购,限购松绑与保障房贷款范围拓宽预期增强 [12] - 教育体系改革包括高中阶段学位扩容、免费学前教育推广、职教产教融合及"双一流"建设加速 [13] - 医疗改革深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导向,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创新药目录制定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同步推进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