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空间计算
icon
搜索文档
后手机电脑时代的生产力革新?INAIRAI空间计算机套装评测
齐鲁晚报· 2025-07-08 15:39
产品概述 - INAIRAI空间计算机旨在打破传统屏幕束缚,将用户从办公桌和有限屏幕中解放出来 [1] - 套装包含77g超轻AR眼镜、鼠标大小计算主机和空间手势键盘,总重不足传统游戏本一半 [3] - 采用与Apple Vision Pro同款索尼Micro-OLED技术,呈现134英寸无边框空间屏幕 [4] 硬件性能 - AR眼镜支持120Hz高刷新率,画面清晰度远超行业水平 [4] - 计算主机搭载高通7系8核处理器,握感舒适可轻松放入口袋 [3] - 相比前代80g颈环设计,重量减轻带来显著佩戴体验提升,连续佩戴3小时无压鼻感 [3] 用户体验 - 多屏协作功能使办公效率提升超200%,支持头部微转切换窗口焦点 [6] - 观看3D影片时临场感强烈,画面锁定稳定效果堪比影院激光屏 [5][6] - 初期交互学习成本较高,空间手势需1-2天适应且误操作率较高 [11] 技术挑战 - 专业级应用如PS、CAD优化不足,生态适配仍有改进空间 [12] - 屏幕校准问题导致部分用户眩晕,主屏幕存在歪斜现象待OTA更新解决 [12] - 高性能任务下计算主机发热明显,但观影时温度及噪音控制良好 [10] 市场定位 - 全能套装官方定价6999元,电商优惠后约5000元,定位高端用户群体 [12] - 公司CEO提出产品核心理念为"脱离桌面的自由",算力与交互解耦实现轻装出行 [13] - 待机表现优秀,满电状态下可待机一周以上 [10]
利亚德(300296) - 2025年7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7 09:08
公司业务介绍 - 公司AI与空间计算业务板块以全球领先的光学动作捕捉技术为核心,研发、生产、销售动捕产品,推动其与各行业结合的应用方案,已应用于影视娱乐、具身智能机器人等多领域 [1] - 公司在OptiTrack技术基础上,增加Lydia动作大模型等多种前沿技术能力,可提供不同解决方案 [1] - 2024年公司以“数据、服务、算法、硬件”为核心能力入局具身智能领域,发布技术成果和解决方案,成立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 [2] 具身智能领域赋能方面 - 数据方面,公司有丰富动作数据原始积累,可基于动作捕捉技术产出新数据,构建机器人动作数据集 [2] - 服务方面,公司从提供硬件设备拓展出数据采集开发、机器人训练等服务 [2] - 算法及硬件方面,开发小型摄像头,配合SLAM算法积累,为机器人提供空间定位摄像头 [2] 投资者问答 - 公司会基于客户需求提供硬件、软件、数据服务等,制定整体解决方案和机器人训练服务 [3] - 公司有现成高质量动作数据库,机器人厂商可提取数据,公司也会按需采集 [3] - 机器人达到泛化标准所需数据量不确定,如跑步训练百条有效数据配合算法可适应路况,精细动作需更多数据,算法泛化能力也是关键因素 [4] - 一条数据指一组有意义的动作 [5] - 数据采集后需先清洗,再调优线路,重定向给机器人 [5] - 公司有光学、惯性等多种技术路线,认为光学对机器人训练最合理,因其精度最高 [5]
利亚德(300296) - 2025年7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4 18:44
公司业务板块情况 - 主营业务分三大板块,LED智能显示板块营收占比超85%,文旅夜游曾占营收近30%,现占比不到10%,虚拟现实板块自2017年收购美国NP公司后设立,技术全球领先 [1] - 智能显示板块国内起家,2016年收购美国Planar公司后拓展海外业务,2024年海外显示业务占比达45.64% [1] - 国内市场推广分直销和渠道两种模式,2023年提出“直渠融合”销售策略 [2] - 海外市场分欧美和亚非拉,2023年下半年应对欧美中低端需求组建新团队,亚非拉市场2021年后布局,2024年营收占境外智能显示收入比重达34%,同比增长近40% [3] - 文旅夜游以声光电等技术为基础,为城市和景区服务,2024年营收7.1亿,占比稳定在10%左右,2025年有望成业绩增长抓手 [3][8] - 虚拟现实板块核心是NP公司光学动作捕捉技术,已成立北京虚拟动点,在人形机器人业务取得突破 [4] 投资者提问与回复 经营情况 - 各业务板块按战略推进,显示板块海外需求旺盛,管理上完成CEO更替和架构优化,产品加大细分市场投入,市场拓展采用“双品牌”制,拓展影院新兴场景,已落地30+项目 [5] 应收账款 - 主要来自文旅夜游板块,公司自2024年紧抓政策机遇催收,成立应收账款部,未来持续优化管理机制 [6][7] 文旅夜游业绩 - 2024年营收7.1亿,占比稳定在10%左右,2025年有望成业绩增长重要抓手,业务向全链条服务提供商转型 [8] 大型体育场馆项目 - 利亚德有丰富经验和技术实力,参与北京冬奥会等重大赛事和场馆建设改造 [9] C端拓展计划 - 自2020年储备进军C端技术和能力,2024年推出家庭影院解决方案,2025年推出AI/AR眼镜及AI玩具,两款产品推进量产 [10][11] 人形机器人业务 - 业务来源包括数据、服务、算法及硬件三方面,为机器人提供数据、服务和空间定位摄像头 [12] 特需行业业务 - 针对特殊行业提供定制化模拟训练产品 [13] 生产基地分布 - 国内分布在深圳、湖南、无锡、北京等地,海外有欧洲斯洛伐克工厂,沙特建厂加速推进 [14] 投资并购计划 - 持开放谨慎态度,目前无明确计划,不排除后续可能 [15][16]
苹果“沉浸式虚拟显示”专利曝光:防VR晕动症或成Vision Pro新卖点
环球网· 2025-07-02 10:52
专利技术突破 - 苹果获得"沉浸式虚拟显示"专利 通过动态调整虚拟画面与车辆运动同步性解决VR头显晕动症问题 [1] - 该技术兼容完全封闭式VR头显与透明AR/VR混合设备 暗示将应用于Vision Pro的沉浸式模式和空间计算场景 [3] - 对比Meta Quest Pro的"运动平滑"功能和索尼PSVR2的"动态注视点渲染" 苹果技术被视为下一代VR头显标配 [3] 产品应用前景 - 技术或率先应用于Vision Pro后续版本 为车载娱乐和航空旅行场景普及扫清障碍 [1] - 苹果在2025年WWDC大会上预告"移动中的无缝体验" 与专利技术方向高度契合 [3] - 供应链显示台积电为下一代Vision Pro芯片预留3纳米产能 LG Display加速研发轻量化Micro-OLED屏幕 [3] 市场表现与机遇 - Vision Pro因售价3499美元和应用场景有限 2025年一季度全球出货量仅28万台 不足年目标800万台的4% [4] - 晕动症解决方案可能成为扭转Vision Pro销量困境的关键突破点 [4]
北京:拟支持引入放映虚拟现实电影 支持企业向国家电影局申请虚拟现实电影“龙标”
快讯· 2025-06-27 10:07
前沿技术应用与沉浸式体验 - 强化虚拟现实、空间计算、AI等技术在文商旅体融合场景中的创新运用 [1] - 支持建设LBE XR大空间、数字艺术展、数字演艺等沉浸式体验项目 [1] - 建设国家科幻公园并开展虚拟现实电影技术研究,设立科幻电影体验中心 [1] 首用首发场景与示范应用 - 推动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等前沿技术的体验店和示范场景建设 [1] - 配套建立人形机器人、空间智能等多场景数据测试标准 [1] - 在服贸会、中国科幻大会等重大活动中进行技术示范应用 [1] 虚拟现实电影与标准制定 - 支持企业引入虚拟现实电影放映并申请国家电影局"龙标" [1] - 参与虚拟现实电影和游戏等领域行业标准制定 [1]
2025年第23周:数码家电行业周度市场观察
艾瑞咨询· 2025-06-20 17:08
家电行业观察 - 中国厨电企业通过AI技术融合推出智能化产品吸引用户,如"食神"大模型,但面临高溢价和数据安全问题 [1] - 行业受房地产下行和海外竞争影响,企业尝试多元化发展、优化设计并加速出海 [1] - 未来厨电企业需拓展饮食产业链,借助AI赋能降低下厨门槛,重塑市场格局 [1] AI眼镜市场 - 2024年一季度全球AI眼镜销量达60万台,同比增长216%,预计2025年销量达550万台 [2] - Meta引领行业,苹果等加速布局,中国产品多停留在"PPT"阶段 [2] - AI眼镜因成本低、佩戴舒适受青睐,但技术设计平衡、SKU不足及产能问题仍制约发展 [2] 空间计算设备 - INAIR新款AI空间计算机2 Elite Suite主打轻量化与高效办公,适合多窗口操作和隐私保护 [4] - 苹果Vision Pro融合数字与物理世界,但价格高、续航有限 [4] - 魅族StarV Air2以超轻设计提供日常辅助功能,但缺乏复杂任务处理能力 [4] 卫浴行业趋势 - 卫浴行业向舒享空间进化,场景化、智能化和适老化成发展趋势 [5] - 智能产品融入健康监测与无感交互技术,适老化改造聚焦无障碍设计 [5] - 行业从规模竞争转向价值竞争,强调技术深耕与人文关怀 [5] AI眼镜市场竞争 - 5月已有10款AI眼镜新品发布,硬件性能向高端手机看齐,重量降至40g以内 [6] - 2025年Q1销量同比增长45%,但缺乏"杀手级"功能,用户体验不足 [6] - AR眼镜占主导,AI非核心卖点,国产厂商需优化实用性、拓展场景 [6] AI大模型竞争 - 国内AI大模型市场进入淘汰整合阶段,互联网巨头与新兴企业主导竞争 [7] - 字节跳动、阿里、腾讯分别通过低价策略、开源路线和多模态优化抢占市场 [7] - 新兴势力如阶跃星辰、智谱AI快速崛起,"AI六小龙"出现分化 [7] 人形机器人发展 - 全球19家知名车企入局人形机器人,源于马斯克擎天柱及生成式AI技术推动 [8] - 车企具供应链优势,但行业面临供应链管理、商业化订单不足及技术瓶颈 [8] - 人形机器人处于早期阶段,技术与市场接受度是关键挑战 [8] 数据产业发展 - 中国目标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GDP超10%,2030年数据产业规模达7.5万亿元 [9] - 已构建335个高质量数据集,支撑国产大模型研发 [9] - 国家数据局提出制度创新与市场化方向,强调数据安全与高效利用 [9] 冰箱行业创新 - 2025年一季度冰箱市场量额双增,中高端产品引领增长 [10] - 头部企业如海尔、博西家电在保鲜、健康管理和设计上实现差异化创新 [10] - AI将推动冰箱向"生成式智能"发展,构建智慧家庭生态 [10] 头部品牌动态 - 小米将创新业务分部更名为"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经营分部",聚焦AI战略 [11] - 苹果获批"Wearable Loop"专利,采用环状或带状设计,支持多模式输入与输出 [12] - 腾讯升级QQ浏览器为AI浏览器并推出QBot,强调智能体作为新应用形态的重要性 [13] - 美图与阿里达成2.5亿美元可转债合作,将在电商、AI技术和云计算等领域展开合作 [14][15] - 谷歌升级搜索引擎并推出Gemini 2.5 Pro模型,具备多路径推理能力 [16] - 腾讯AI助手"元宝"DAU增长超20倍,计划通过微信+元宝组合布局AI Agent赛道 [17] - 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手握620亿港元资金,加速布局科技领域,已投资超100个项目 [18] - 荣耀进军机器人领域,展示一款跑步速度达4m/s的机器人,计划五年内投入超100亿美元 [19] - 大疆将于6月推出扫地机器人,进军清洁机器人市场 [20] - 海信宣布开源66项三筒洗衣机核心专利,共建"技术共享生态" [21] - TCL与阿里云达成全栈AI战略合作,开发垂直领域大模型 [22][23]
下一个25年,AI可以为人类做什么?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19 12:02
AI助理的演进与形态 - 未来AI助理将遵循从专业到通用的演进路径,先出现单一功能工具再发展为多功能瑞士军刀式助理[6] - 实用型AI助理将在5年内出现,初期可能由电商平台提供免费零售推荐服务[6] - 终极形态将是能处理邮件、旅行规划等事务的私人秘书式管家,深化对智能设备的依赖[6] - 交互形态可能包括虚拟人、语音助理或AR提示,智能眼镜将成为主要载体[6][7] 智能眼镜取代智能手机 - 2049年智能眼镜将取代智能手机成为主流设备,改变人机交互方式[8] - 交互模式从触摸屏升级为手势、眼神和语言等自然方式,苹果称其为"空间计算"[8] - 技术关键在于开发兼具透明度和图像显示能力的镜片,需整合AR/VR功能[8][9] - Vision Pro已开始探索手势交互,可能引领下一代人机界面创新[8] AIOS与bot生态系统 - 将形成类似手机操作系统的AIOS,由2-3家公司主导市场形成自然垄断[11][12] - bot生态将涵盖医疗、教育、电商等领域,类似当前APP商店的繁荣景象[11] - AI助理可自动评估和更换bot,在预算内管理服务升级[12] - B2B交易需智能合约保障,加密技术对AIOS至关重要[13] 镜像世界的构建 - 智能眼镜将实现现实世界与数字孪生的叠加,形成"镜像世界"[15] - 应用场景包括显示物品信息、远程虚拟会面、3D教学等[15][16] - 需要海量数据和算力支持,AI将成为镜像世界的核心驱动力[17] - 将催生沉浸式3D内容爆发,改变现有平面媒体的内容形态[18][19] 行业变革方向 - 游戏产业因镜像世界技术获得广阔发展空间[18] - 企业服务领域将出现基于智能合约的B2B自动化交易系统[13] - 硬件行业围绕智能眼镜展开技术竞赛,特别是AR/VR融合设备[8][9] - 内容产业向沉浸式3D体验转型,UGC模式将发生根本变革[19]
我做脑机接口产品经理:碰到的3个难点
36氪· 2025-06-18 11:27
脑机接口产品形态 - 脑机接口硬件形态分为非植入式、半植入式和侵入式三类,其中非植入式是未来5年内针对普通消费者的主流方向[2] - 侵入式和半侵入式目前用户体验较差,主要适用于脑部疾病患者群体[2][6] - 国内企业如强脑科技、神舞科技已采用磁吸或环状设计提升佩戴舒适度,使设备接近"紧箍咒"般的轻巧[2] 商业化现状与挑战 - 当前脑机接口产业以医疗单位和医疗科技公司为主导,距离消费电子领域仍有距离[6] - 行业缺乏成熟的芯片与系统生态,导致开发者参与度低和成本居高不下[6] - 现有交互界面和操作系统体验较差,多数由缺乏商业经验的在校博士生开发[20] 技术突破与数据应用 - 非植入式脑机已实现30%的画面重现准确率,通过扩散模型可还原用户回忆场景[9][11] - 结合高斯溅射技术后,画面还原度有望提升至50%,实现记忆重塑效果[13] - 个体脑信号差异较小,掌握器官信号特征可最大化脑机性能[9] - 采用AI大模型后,半自动/自动化数据标注效率显著提升,加速信号降噪过程[8] 未来交互发展方向 - 空间计算被视为脑机交互的终极形态,可直接对接人类的空间感知数据源[21] - 现有技术聚焦闭环验证,尚未建立成熟的交互规范和用户社区[16][20] - 李飞飞团队的空间智能技术结合脑机接口,可能实现类时光机的记忆重现体验[15] 信号采集技术对比 - EEG(脑电图)通过头皮电极采集高分辨率但微弱的电信号[8] - fNIRS(功能近红外光谱)通过血氧检测实现无导电膏的日常化应用[8] - ECoG(皮层电图)需手术植入但信号强度优异,主要用于临床研究[8]
玩出梦想MR亮相AWE USA 2025,被誉为苹果Vision Pro的最强竞品
财富在线· 2025-06-13 17:00
产品技术优势 - 全球首款安卓系统空间计算机玩出梦想MR配备8K Micro-OLED显示屏和14毫秒视频透视延迟技术,被誉为苹果Vision Pro最强竞品 [1] - 手眼手柄追踪技术达到消费级设备第一梯队响应速度,手势交互稳定性获行业权威媒体高度评价 [3] - 通过Wi-Fi 7与Virtual Desktop优化方案实现无线SteamVR串流,8K分辨率下运行《半衰期:Alyx》等3A级VR游戏延迟控制惊艳 [3][9] 内容生态与场景创新 - 与Story、MixWorld等标杆级内容开发商合作构建XR内容生态,涵盖悬浮棋局、万圣节惊魂过山车等高质量体验 [6] - 自研MR-LBE方案实现物理空间与虚拟场景无缝转换,演示场景包括海底世界、三星堆遗迹等,支持高精度手势实时互动 [7] - 支持真8K IMAX级空间巨幕观影、多感官MR/VR游戏及虚拟多屏办公,突破个人娱乐空间限制 [9] 商业应用与全球布局 - 已在国内落地VR虚拟课堂、VR视力训练项目,并建立MR文旅生态联盟探索数字文旅创新展览 [11] - 在欧洲与Tobii合作开发医疗健康领域应用场景,计划拓展日本、东南亚教育培训等企业级市场 [11] - 展会期间B端意向伙伴排队体验,验证其"让空间计算落地商业娱乐"的解决方案能力 [1][11]
XREAL携手谷歌首次公布全新旗舰AR眼镜重要参数,并宣布进军企业级XR市场
IPO早知道· 2025-06-12 23:07
产品与技术 - Project Aura采用双芯片架构,计算单元搭载高通Snapdragon芯片,眼镜端采用XREAL自研X1S空间计算芯片,在计算能效、AI协同与传感融合上达到新高度[4] - 光学系统集成全新自研光学引擎方案,实现70°超广视场角(目前消费级AR眼镜最大FOV),镜片体积缩减44%[4] - 设备支持原生6DOF空间追踪、手势交互与环境感知,提供沉浸式体验[4] 战略合作与生态 - Project Aura是首款原生支持Android XR平台的AR眼镜,由XREAL与谷歌联合打造,为Android XR生态系统树立技术标杆[2][4] - 谷歌强调XR未来需生态系统协同,与XREAL等企业共同构建Android XR生态,支持开发者一次构建、多设备运行[4] 市场表现与定位 - XREAL连续五年面向消费者销售AR眼镜,总出货量超60万副,长期稳居全球AR出货量第一[6] - 2024年全年及2025年Q1,XREAL在全球AR及OST市场份额第一,并跻身AR/VR大行业全球前五[6] 企业级拓展 - XREAL宣布启动进军企业级XR市场,标志着商业版图进入新阶段[6] - 公司定位从"空间显示"转向"空间计算",从消费级端走向企业级[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