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发展

搜索文档
外国驻华使节走进辽宁——交流发展经验 探寻合作机遇
人民日报· 2025-07-25 06:15
石化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石化产业展示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全产业链整合和现代化生产流程获得国际认可 [1][2] - 辽宁石化行业年原油加工能力达1.3亿吨,32个化工园区集聚近千家优质企业 [3] - 恒力产业园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PTA工厂之一(年产1200万吨)和国内最大乙烯厂区,生产流程高度自动化 [2]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辽宁推进"减油增化""减油增特"战略,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等高附加值产业 [2] - 康辉新材料科技实现聚酯切片到高性能薄膜的全流程研发生产一体化 [2] - 营口港仙人岛港区2号原油码头投产后年通过能力将超4000万吨,强化基础设施支撑 [3] 绿色低碳实践 - 恒力产业园采用"嵌入式污水处理"技术,处理后污水化学需氧量低于15毫克/升,实现100%景观用水回用 [4] - 辽宁通过技术升级改造、绿色工厂建设、绿色园区认证等举措推动行业低碳转型 [4] - 中外合资企业如宝来利安德巴赛尔石化展示出"原油吃干榨净"的高效转化技术 [6] 国际合作与投资 - 盘锦中外合资石化项目总投资837亿元,投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 [6] - 阿根廷、比利时、马来西亚等国家明确表达深化石化领域技术合作与资源互补意向 [3][6][7] - 辽宁省设置10余家石化企业展台,促成国际商务对接与经验交流 [7] 产业链整合优势 - 企业实现研发与生产同园区布局,形成从上游原材料到下游产品的全产业链协同 [3] - 宝来利安德巴赛尔石化等企业通过码头-储罐-加工装置一体化设计提升运营效率 [6] - 聚酯合成技术与拉膜工艺等创新实现产业链纵向延伸 [2][3]
49平方公里“跨省域高新区”如何协同招商?这三地再携手
国际金融报· 2025-07-24 20:20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跨省域高新区规划 - 示范区跨省域高新区总规划面积49.16平方公里,包含青浦园区(8.69平方公里)、吴江园区(33.02平方公里)、嘉善园区(0.94平方公里)三个分园 [4][5][6] - 空间布局采用"一芯引领、两廊带动、三片协同、多点支撑"战略,以西岑科创中心为创新策源核心,建设G50数智创新走廊和蓝色珠链生态价值绿廊 [4] - 产业布局分为东部转移转化、西部高端制造、南部科创服务三大功能片区,联动朱家角工业园、汾湖创新经济产业园等载体形成"核心区-拓展区-辐射区"框架 [4] 青浦园区发展重点 - 青浦园区包含朱家角、金泽、练塘3个子园,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 [4] - 西岑科创中心定位为长三角最具活力创新极核,目标建设世界级"科创小镇",具备优质产业空间和营商环境软实力 [4] 吴江园区产业布局 - 汾湖子园已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等称号,主攻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招商,同步发展高端装备和绿色新材料产业 [5] - 前瞻布局人工智能、大健康等未来产业赛道,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5] 嘉善园区项目规划 - 姚庄子园已引入华为(长三角)数字经济创新中心等平台,计划打造泛华为产业园 [6] - 水乡SOHO重点导入高端软件信息服务及总部经济项目,西片工业用地聚焦华为产业链上下游项目 [6] 金融支持体系 - 长三角示范区投资基金首期规模5亿元,采用"母基金+子基金"模式,要求子基金投资跨省域高新区比例不低于10% [6][7] - 基金重点投向绿色低碳和科技创新领域,提供"资本+产业"双轮驱动支持 [7] - 示范区创投联盟由青浦崧源资本、TCL创投等机构发起,促进"政-企-投"生态协同 [9]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进展 - 已投资吴江区4.8亿元(环太湖生态治理)、嘉善县4.6亿元(祥符荡科创中心),正与青浦区探讨西岑科创中心合作 [9] 营商环境优化方案 - 2025-2027年行动方案提出29项重点任务,覆盖市场环境、政务服务、人才服务等6大领域 [10] - 2025年目标解决跨区域政务服务、要素流动等难点,2026年完善跨域审批等机制,2027年形成可复制推广案例 [10]
《美丽日照建设规划纲要》发布,明确未来十年生态建设蓝图
齐鲁晚报网· 2025-07-24 13:45
《规划纲要》的制定有着坚实的背景。2023年,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美丽 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与重大举措,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山东省随后出台一系列文件,为地方建设提供指 引。 生态环境安全方面,对重点河流实行"一河一策一图",健全危险废物防控体系,推动国家环境健康管理 试点建设。 建设美丽城乡方面,2027年实现2个县(区)整县建成美丽乡村,相关县(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 控)率达75%以上。 全民行动方面,实施绿色低碳全民行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生态保护。 《规划纲要》共八章,第一章明确核心定位为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新样板、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日 照样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海滨城市,并设定目标:2027年美丽日照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035年基本建成美丽日照。 第二章至第七章提出六大项、21项重点任务,第八章明确4项保障体系与措施。主要任务指标涵盖多个 方面: 绿色经济方面,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确保2030年前碳达峰;构建港城特色产业体 系;加快绿色运输体系建设,2035年铁路水路货运周转量占比达45%以上;支持日照港(600017)建设 生态碳汇等示范港区。 生 ...
把“成本包袱”变成“效益源泉”
齐鲁晚报· 2025-07-24 05:23
光伏发电项目进展 - 东营辰耀垦东光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利用油田划拨土地6000亩,装机规模300兆瓦,年发电4.8亿千瓦时,碳减排27.61万吨 [1] - 孤东采油厂建成光伏发电装机规模231.27兆瓦,2024年发绿电量3.1亿千瓦时,绿电应用占比达63.09%,实现碳减排26.66万吨 [1] - 2023年8月建成106兆瓦光伏电站,年发电量1.45亿千瓦时,年节约标煤1.78万吨、碳减排量12万吨,累计发电2.26亿千瓦时 [2] 土地资源利用 - 孤东油区协议划拨土地面积约10万亩,秉持"土地不是成本是资源"理念,实现从"持有管护"到"经营创效"转变 [1] - 利用闲置井场42处、230亩建成分布式光伏电站装机13.52兆瓦 [2] - 通过矿区资产资源优化提升腾退土地631亩,建成光伏装机31.38兆瓦,年发电5388万千瓦时 [2] 分布式光伏建设 - 采油管理二区优化土地面积17.37万平方米建设光伏电站,装机容量6.37兆瓦,年发电量764万千瓦时,年减少碳排放6650吨 [2] - 充分利用小面积闲置地块"见缝插针"建立分布式光伏电站 [2] 综合效益 - "十四五"以来累计降本增效7148万元,碳排放总量下降57.44%,消纳绿电3.1亿千瓦时 [3] - 106兆瓦光伏电站可为2300多台抽油机提供绿电,相当于5万户家庭一年用电需求 [2]
河南省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启动
河南日报· 2025-07-23 07:46
鹤壁市作为全省首个举办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省辖市,以高效务实的筹备工作为活动开展奠定了坚实 基础。本次活动的举办,既为本地群众提供了便捷服务,也将为活动在我省其他省辖市有序铺开积累宝 贵经验、树立示范标杆。(记者 陈晨 蒋晓芳) 责任编辑: 秦臻 本次活动分为两个阶段开展。第一阶段为新能源汽车展销,在淇县朝歌文化广场设置主展区,现场20余 家车企品牌携多款主力车型集中展销,为消费者提供购车咨询、政策解读、试乘试驾、充电桩安装预约 等服务,让更多消费者在家门口就能选车购车。第二阶段为新能源汽车下乡巡回展销,将分别在淇县高 村镇、西岗镇、北阳镇设置展销点,展销时间为7月25日至27日,每个展销点将有10余家企业带着热门 车型下乡,讲解优惠政策,提供便民服务,让乡镇群众也能享受同等购车福利。 7月18日,2025年河南省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首站仪式在鹤壁市淇县朝歌文化广场举行。此次活动以"绿 色、低碳、智能、安全——赋能新农村,畅享新出行"为主题,旨在打通绿色智能出行产品下乡的渠 道,着力构建便捷可靠、绿色低碳的乡村出行新生态。 新能源汽车下乡是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实践。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 ...
国网三明供电公司:绿色发展再添新动能 观成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产送电
中国能源网· 2025-07-22 17:28
工程投产与电力保障 - 三明观成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产送电,为永安市贡川石墨烯产业园提供可靠电力支撑,解决3.6万千伏安负荷缺口问题,优化地区网架结构 [1] - 工程采用现代化智能变电站技术,为三明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电力保障 [1] - 国网三明供电公司通过科学制定关键节点计划、"周协调、月推进"工作机制,克服天气影响,推动工程提早两个月建成投产 [1] 工程建设与管理 - 项目管理中心每周组织进度协调会,解决难点堵点问题,每月开展进度分析并纠偏,确保施工力量、设计图纸、物资供应协同匹配 [1] - 采用钢结构配合一体化墙板安装,节省工期约三个月,机械化施工及装配式技术大幅提高建设效率 [1] - 工程仅用11个月建成投产,得益于各参建单位通力合作及党建与基建工程相融共促的机制 [3] 绿色低碳与环保措施 - 变电站GIS采用环保型混合气体绝缘设备,减少70%SF6使用量,大幅减少碳排放 [2] - 输电线路采用高塔设计减少林木砍伐,施工期间采取边坡防护、植被覆盖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和扬尘 [2] - 应用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减少湿作业对环境的影响,施工扰动区域及时复绿,最大限度减少环境破坏 [2][3] 党建引领与未来规划 - 实施"党建+电网建设"工程,设立三个党员责任区,发挥党员在关键任务和工序中的引领作用 [3] - 公司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推进环境友好型电网建设,优化网架结构,提升供电服务水平 [3]
首个废塑料高值化利用产业项目试产
中国化工报· 2025-07-22 11:26
项目技术突破 - 全球首创连续化、规模化废塑料化学循环项目成功通过工业化验证,标志着废塑料化学回收技术取得重大突破[1] - 首创"一步法"工艺,无需复杂分选即可将混合废塑料直接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工原料,产品回收率高达92%以上[1] - 与传统"两步法"工艺相比,"一步法"大大降低了塑料分选成本,工艺效率显著提升[1] - 当国际原油价格维持在45美元/桶以上时,利用废塑料生产基础化工原料的成本与使用原油生产同类原料的成本基本相当[1] 环保与经济效益 - 每转化1000克废塑料可产出相当于约3000克原油裂解的高值化工原料,资源替代效率显著[2] - 年处理5000万吨废塑料可替代约1亿-1.5亿吨原油生产化学品原料,年减少约2.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2] - 该技术可推动石化产业从"依赖一次资源的原油加工"向"废塑料资源循环的绿色加工"转变[2] 项目发展规划 - 短期以20万吨/年示范项目为核心,已试生产成功,正聚焦装置稳定运行与技术标准固化[2] - 长期将推进300万吨/年规模的产业基地建设,目标是打造全球首个废塑料绿色循环产业基地[2] - 计划联动化工园区构建千亿级高端化工新材料集群,推动"废塑料变资源"模式向全国辐射[2]
今后房子会“更贵还是更便宜”?开发商亲口说出答案
搜狐财经· 2025-07-22 10:59
房地产市场现状 - 2025年第一季度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3%,同比增长2.1%,增速显著低于2024年同期 [3] - 一线城市新房均价连续四个月保持稳定,二手房价格出现小幅回调 [3] - 全国房价普涨时代已终结,一线及强二线城市房价或将温和增长(年均涨幅3%-5%),三四线城市面临下行压力 [3] - 2024年全国300个主要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较2023年下降12.4% [3] 人口与需求变化 - 2024年中国出生人口862万,死亡人口1103万,自然增长率为-0.17% [3] - 住房总需求将在2027年左右达峰,到2035年年均需求量较2024年减少约25% [3] - 2024年中国城镇化率达66.8%,城镇化红利逐渐消退 [6] - 我国人均住房面积达42平方米,住房普及率超过96% [9] 金融与政策环境 - 5年期以上LPR降至历史新低的3.85% [4] - 2024年全国房贷总额同比增长5.2%,创近十年新低 [4] - 政府调控思路从"严控价格"转向"稳定市场",更注重保障刚需和改善型需求 [7] - 房地产税立法进程推进,有望在"十五五"期间推出 [7] 区域分化与价格趋势 - 上海新建商品住宅均价68542元/平方米,周边三四线城市均价约12000元/平方米 [6] - 45%潜在购房者认为当前房价"偏高但可接受",32%认为"明显高于合理水平" [6] - 2024年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2.8%,二线城市上涨2.2%,三四线城市仅上涨0.6% [6] -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605元,名义增长5.2%,实际增长3.5% [6] 行业转型与未来发展 - 2024年全国绿色建筑新增面积8.3亿平方米,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超75% [7] - 房地产市场将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开发商更加注重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 [9] - 行业进入白银时代,区域分化是主旋律,一二线核心城市房价有望温和上涨 [7] - "房住不炒"定位深入人心,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 [6][7]
第三届链博会清洁能源主题活动指出:中国已成全球清洁能源产供链“稳定器”
中国化工报· 2025-07-21 10:13
中国清洁能源产业链发展现状 - 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成为全球清洁能源产供链的"稳定器" [1] - 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1/3 [1]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风光电装机容量连续十年全球第一 [1] - 中国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 [1] - 中国向世界提供80%以上的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装备 [1] 中国清洁能源技术实力 - 截至今年5月底,中国风电、光伏装机总规模达到16.5亿千瓦 [1] - 中国风电、光伏单机容量以及在运光伏组件转换效率领先世界 [1] - 中国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并在稳步提升 [1] 未来能源发展方向 - 2025年中国能源市场将呈现传统能源过剩、新能源替代加速等特征 [2] - 未来世界能源转型将呈现化石能源低碳化、清洁能源规模化、终端能源电气化、多种能源互补化、能源发展高端化等特征 [2] - 能源体系将从以化石能源为核心,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高度电气化、智能化、低碳化等相结合的新型体系转变 [2] 能源产业链发展建议 - 立足能源保障,提升安全可靠能源供应能力 [2] - 推进清洁低碳能源转型 [2] - 打造智慧高效能源的新质生产力 [2] - 共同提升全球能源治理水平 [2] -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2] -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 [2] - 充分利用多双边能源合作机制,共同维护全球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2]
6.4% 工业生产增势良好
经济日报· 2025-07-21 06:15
工业经济整体表现 -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较上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 [1][2] - 全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高于GDP增速0.9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36.3% [2] -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定在25.7% [1] 产业结构优化 - 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9.5%和10.2%,成为工业增长关键支撑 [2] -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加速,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2] - 面对美国关税干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仍实现4.2%增长,上半年出口总额达13万亿元(同比+7.2%) [2] 数字化转型进展 - 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其中智能设备制造(+14.9%)和电子元器件制造(+11.7%)实现两位数增长 [4] - 工信部新增26个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和35个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4] - 工业互联网平台活跃企业用户达29万余家,覆盖钢铁、化工、能源等关键行业 [4] 绿色低碳发展 - 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6.2%、53.3%、18.2% [7] - 国家层面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超20%,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 [7] - 目标到2027年将废钢铁、废铜、废铝在原料中占比分别提升至22%、30%、25% [8] 政策与战略方向 - 推进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聚焦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四大行业 [7][8] - 加快清洁低碳氢能在冶金、合成氨等行业的规模化应用 [8] - 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和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链效率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