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集中采购

搜索文档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集采新规促行业健康发展-20250722
东方财富证券· 2025-07-22 20: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7月15日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相关药品信息填报工作启动,“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成关键词,集采新规优化,弱化低价注重质量,有望促进行业健康长远发展 [2][32] - 建议关注近年上市创新品种、通过谈判进入医保目录且在协议期内品种、原辅料优质企业、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重点品种 [2][32] 各目录总结 本期行情回顾 - 本周医药生物指数涨4%,跑赢沪深300指数2.91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2025年初至今,医药生物指数涨16.59%,跑赢沪深300指数13.45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3 [6][11] - 本周五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 - TTM)为30.04倍,近10年医药生物平均估值水平为34倍,目前估值仍处历史低位 [13] - 本周化学制药、生物制品、医疗服务、医疗器械、中药、医药商业分别上涨6.86%、3.68%、3.14%、2.36%、1.49%、0.54%;2025年初至今,化学制药涨幅最大为35.92%,中药跌幅最大为0.88% [6][16] 本周个股表现 A股个股表现 - 本周474支医药生物个股中397支上涨,占比83.76%;涨幅前五的个股为博瑞医药(+42.35%)、力生制药(+41.68%)、南新制药(+34.95%)、奥赛康(+32.77%)、一品红(+32.13%);跌幅前五的个股为永安药业(-12.37%)、启迪药业(-12.66%)、浩欧博(-16.76%)、ST未名(-16.82%)、*ST苏吴(-22.31%) [22][23][24] 港股个股表现 - 本周港股106支医药生物个股中96支上涨,占比90.57%;涨幅前十的个股为三叶草生物 - B(+63.79%)、乐普生物 - B(+62.04%)等;跌幅前十的个股为诺辉健康(0%)、国药控股(-0.21%)等 [25][26][27] 行业要闻及政策 政策新闻 - 7月15日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目录公布,纳入55个品种,覆盖多治疗领域,采购规则更精细化,有助于筛选优质供应方,保障药品质量,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28] - 7月1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2025年国谈细则相关文件并首次发布商保创新药目录细则,7月11日开启在线申报,为创新药发展提供经济支撑,为患者提供更多用药选择 [28] 行业新闻 - 7月15日恒瑞医药披露其GLP - 1/GIP双重受体激动剂HRS9531中国Ⅲ期减重研究积极顶线结果,48周6mg剂量组平均减重19.2%,且未达平台期,安全性良好,恒瑞计划近期提交新药上市申请 [29][30][31] 本周观点 - 集采坚持新药不集采、集采非新药原则,以2025年3月31日为品种遴选截止时间,沿用第十批集采门槛并优化条件,创新药、新入医保且在协议期内品种、年采购额不超1亿元品种、部分特殊药品暂不纳入集采 [32] - 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新增对企业质量管控能力要求,提高生产质量考察要求,药监部门对中选企业和产品检查抽检“全覆盖”,开展针对性检查 [33] - 采购清单55个品种经历三轮严格筛选,结合医保目录等筛选、征求专家意见、剔除风险品种 [33] - 引导行业理性竞争,提出反“内卷”原则,优化价差控制规则、实行“低价声明”、强化围标防范 [34] 重点公司公告 - 多家公司发布了包括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权益分派、董事会换届、减持、增资扩股等相关公告 [36][37][38] 重点公司业绩预告 - 多家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业绩情况有增有减,原因涉及集采降价、业务量价变化、成本费用控制、资产减值等 [39][40][41]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7月第3周):第十一批集采边际向好-20250721
世纪证券· 2025-07-21 09: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周(7 月 14 日 - 7 月 18 日)医药生物板块收涨 4%,跑赢 Wind 全 A(1.4%)和沪深 300(1.09%),板块乐观情绪延续 [2][7] - 第十一批集采规则进一步优化,改革方向更尊重临床用药选择、患者品牌关切和医疗机构话语权,有利于主流品牌药企在集采中获得更好竞争身位 [2][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周度回顾 - 上周医药生物板块收涨 4%,原料药(7.01%)、化学制剂(6.83%)和其他生物制品(5.85%)涨幅居前,线下药店(-2.65%)是唯一收跌板块 [2][7] - 个股方面,博瑞医药(42.3%)、力生制药(41.7%)和南新制药(35%)涨幅居前,*ST 苏吴(-22.3%)、ST 未明(-16.8%)和浩欧博(-16.8%)跌幅居前 [2][7] 行业要闻及重点公司公告 行业重要事件 - 未提及具体内容 行业要闻 - 7 月 18 日,禾元生物的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水稻)获批上市,用于治疗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30g/L),是我国首个获批上市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产品 [11][13] - 7 月 15 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第十一批集采通知,优化品种遴选条件,新增选品标准,报量模式改为可按具体品牌报量,报价反内卷采取多项措施 [12] - 7 月 14 日,医保局发布简报,截至 2024 年底,全国基本医保参保 132662.08 万人,参保率巩固在 95%,2024 年医保基金总收入 34913.37 亿元,总支出 29764.03 亿元 [12] 公司公告 - 7 月 18 日,济川药业联合征祥医药研发的 1 类创新药玛硒洛沙韦片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既往健康成人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 [15] - 7 月 16 日,心通医疗收到控股股东微创医疗关于战略性重组心律管理业务的建议书,该业务 2024 年收入 2.21 亿美元 [15] - 7 月 15 日,中国生物制药宣布以约 35 亿元收购礼新医药 95.09%股权,交易完成后将全资控股 [15] - 7 月 14 日,京东健康与信达生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多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15] - 7 月 18 日,诺泰生物因财务造假和可转债发行文件造假被重罚 4340 万元 [15] - 7 月 17 日,泰格医药将礼新医药股权以约 3411 万美元对价转让 [15] - 7 月 17 日,微芯生物预计营业收入 40729.00 万元,同比增长 35%,净利润 3006.00 万元,同比扭亏 [15][16] - 7 月 17 日,宣泰医药固体片剂车间通过欧盟 GMP 认证 [16] - 7 月 16 日,百奥泰产品 BAT2506 注射液上市许可申请获美国 FDA 受理,原研药 2024 年全球销售额 21.90 亿美元 [16] - 7 月 16 日,力生制药收到培哚普利氨氯地平片(Ⅰ)的《药品注册证书》 [16] - 7 月 15 日,我武生物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长 13.92%-23.97% [16] - 7 月 15 日,康龙化成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营业收入预计同比增长 13%-16%,净利润同比下降 36%-39% [16] - 7 月 14 日,众生药业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净利润同比上升 94.49%-140.25% [16] - 7 月 14 日,华兰股份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 2.77%-33.60% [16][17] - 7 月 14 日,心脉医疗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营业收入预计下降 10.00%-0.00%,净利润同比下降 24.78%-10.52% [18] - 7 月 14 日,万泰生物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净利润为 -16000 万元至 -13000 万元 [18]
花旗:第11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 官方支持行业创新及理性竞争 料药价降幅温和
智通财经网· 2025-07-18 10:07
国家药品集采政策优化 - 第11轮国家药品集采涉及55种仿制药,不包括创新药,医院需在7月16日至7月31日期间报告采购量 [1] - 政策优先考虑质量而非价格,预计价格降幅较温和,对主要药企影响有限(<3%) [1] - 为保护行业创新,明确排除两类药品:1)近期通过谈判进入医保且仍在协议期内的药品 2)2024年省级采购平台销售额小于1亿元人民币的药品 [1] - 竞标规则优化:1)医院可按药品品牌而非通用名报告采购量 2)医院需报告至少80%实际使用量,但可根据临床需求降低比例 3)承诺采购量为报告量的60-80%,特殊情况允许更低比例 4)改进计算方法控制企业间价格差异,最低价竞标者需证明报价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价 [1] 主要药企受影响药品及销售额占比 - 恒瑞医药(01276)旗下加多宝罗占2024年预计销售额的<0.5% [2] - 翰森制药(03692)旗下阿戈美拉汀、福沙匹坦、达格列净、尼达尼布占2024年预计销售额的约3% [2] - 石药集团(01093)涉及13种药品占2024年预计销售额的约1% [2] - 中国生物制药(01177)涉及11种药品占2024年预计销售额的约1% [2] - 石四药集团(02005)涉及11种药品占2024年预计销售额的约1.5% [2] - 复星医药(02196)涉及10种药品占2024年预计销售额的约2% [2]
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
上海证券报· 2025-07-18 03:22
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87,767.35万元,同比下降18.16%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206.69万元,同比下降6.46% [4] - 扣非净利润63,746.03万元,同比下降6.72% [4] 经营业绩分析 - 青霉素类原料药及中间体销量、价格同比走低,受市场供需影响 [4] - 制剂业务中头孢类、激素类、神经类产品销售收入下降,主因药品集采及终端需求减少 [4] - 公司通过科研开发、市场深耕、降本控费等措施稳定盈利空间,期间费用显著下降 [4] 财务数据说明 - 公告数据为初步核算结果,未经审计,最终以半年报披露为准 [1][4] - 报告期初数与法定披露的上年年末数一致 [2] - 财务数据基于合并财务报表填列 [3]
国药现代: 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
证券之星· 2025-07-17 17:16
2025年半年度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 - 营业总收入48.78亿元,同比下降18.16% [2] - 营业利润9.20亿元,同比下降16.10% [2] - 利润总额9.25亿元,同比下降14.86%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2亿元,同比下降6.46% [2][3] - 基本每股收益0.5011元/股,同比下降6.46%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96%,同比下降0.68个百分点 [2] - 总资产196.59亿元,同比下降1.49% [2] 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情况说明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37亿元,同比下降6.72% [3] - 青霉素类原料药及中间体的销量、价格同比走低 [3] - 部分头孢类、激素类、神经类产品受药品集中采购及终端需求减少影响,销售收入同比下降 [3] - 公司聚焦战略布局,积极推进科研开发,加大市场深耕力度 [3] - 持续推进提质增效、降本控费,期间费用下降明显 [3]
第十一批国采共纳入55个品种
国际金融报· 2025-07-17 10:11
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第十一批)概况 -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共纳入55个品种,涵盖抗肿瘤、糖尿病、心血管、呼吸系统等临床常用药物 [2] - 信息填报时间为7月16日至7月31日16:00,审核通过的药品将作为医疗机构填报需求量的选择范围 [1] - 被纳入集采的药品均为已上市多年、过了专利保护期且有多家企业在生产的成熟品种,创新药未被纳入 [1] 纳入与未纳入品种分析 - 本次集采涉及多家原研药企,包括默沙东、阿斯利康、诺华、罗氏、武田制药等,将与上百家过评药企竞争 [2] - 倍特药业、正大天晴、石家庄四药等龙头企业均有10个及以上过评品种,齐鲁制药、石药欧意、华海药业、科伦药业等企业有6个以上过评品种 [2] - 68个过评数量达到条件的药品未被纳入,原因包括跨医保目录、采购金额小于1亿元、未启动一致性评价、临床使用风险高及专利侵权高风险等 [3] - 5个因专利侵权高风险未纳入的品种包括沙库巴曲缬沙坦、恩扎卢胺、阿格列汀、伏诺拉生、吲哚布芬,其中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国内销售额从2.88亿元飙升至40亿元以上 [3] 专利与市场竞争动态 - 沙库巴曲缬沙坦的过评企业数已达21家,南京一心和、科伦药业的相关产品已上市销售 [4] - 南京一心和的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商品名"一心坦")为全球法规市场首个突破原研专利壁垒并获批上市的该品种药物 [4] 集采规则优化 - 规则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原则,预计在投标资质、报量带量、竞价规则等方面优化 [5] - 首次公开集采品种遴选条件和流程,以"参比制剂和通过一致性评价仿制药企业数达到7家及以上"为基础条件,从122个品种筛选至55个 [6] - 强化质量要求,投标药品的上市许可持有人或受托生产企业需具有2年以上同类型制剂生产经验,且生产线2年内不违反药品GMP要求 [6] - 取消1.8倍价差熔断,改为动态调节模式,废除"0.1元""1元"低价保护线,引导理性定价 [7] - 报量与分量规则调整,医疗机构可选择按通用名报量,新增"单一企业获量不得超过全国报量50%"条款 [7] - 完善竞争预警机制,定期公布过评企业超12家的"强竞争品种"和超20家的"超强竞争"提醒 [7]
不再锚定“最低价”,国家药品集采迎八大变化
第一财经· 2025-07-16 21:39
集采政策变化 - 第十一批药品集采正式启动 拟纳入55个品种 [1][3] - 首次对外公开集采品种遴选情况 满足条件品种122个 [4] - 最终55个品种纳入报量范围 68个未通过品种原因公示 [5] - 临床和药学专家意见被重视 排除8个品种部分品规 [6] - 剔除14个临床使用风险较高品种 如万古霉素等 [7] 集采规则优化 - 坚持"新药不集采 集采非新药"原则 谈判药品协议期内不纳入 [8] - 新增市场规模条件 2024年采购金额小于1亿元品种不纳入 [9] - 优化报量方式 医疗机构可按具体品牌报量 [13] - 公立医院非基本医保服务用药不纳入集采报量 [14] - 约定采购量为报量的60%-80% 留出临床选择空间 [15] 报价机制调整 - 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作为参照 防止过度内卷 [16] - 实行"低价声明" 要求最低价企业解释报价合理性 [17] - 优化价差控制规则 可能选择第二或第三低价作为锚点 [16] 质量监管加强 - 新增企业质量管控要求 需2年以上同类型制剂生产经验 [18] - 投标药品生产线2年内不得违反药品GMP要求 [18] - 一致性评价作为投标门槛 促进用药质量提升 [18]
新药不集采、集采非新药,从选品看国采最新变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22:10
集采政策核心原则 - 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以"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为四大核心原则 [1] - 集采品种均为上市多年、专利过期、多企业生产的成熟"老药",创新药明确不纳入 [1] - 政策设计首要考虑保护行业创新积极性,排除医保谈判期内新药及专利侵权风险高品种 [2] 品种遴选机制 - 新增两条选品标准:年采购额<1亿元品种不纳入(排除24个品种),医保谈判药品首年不纳入(排除4个品种)[3] - 采用三阶段筛选流程:医保目录/市场规模筛选→临床专家评审→风险剔除,最终从122个候选品种中确定55个 [2][3][5] - 首次区分医保内外品种分组采购,保障报销公平性 [4] - 对5个仿制药适应症少于原研药的品种缩小报量范围至共同适应症 [5] 报量规则创新 - 首次允许医疗机构按具体品牌报量,中选后直接成为供应企业,保留通用名报量方式 [6] - 要求报量不低于实际使用量80%,但允许临床需求变化时调整 [7] - 约定采购量占报量60%-80%,抗菌药等重点品种带量比例更低 [8] 竞价规则优化 - 优化价差控制规则,不再单纯以最低价为锚点,避免低价干扰正常报价 [8] - 实行"低价声明"制度,要求最低价中选企业承诺报价不低于成本 [8] - 强化围标防范措施,引入"首告从宽"机制瓦解围标同盟 [9] 行业影响数据 - 2018年至今国家层面已完成10批药品集采(435种)和5批耗材集采(7类高值耗材)[9] - 本次集采信息整合了药监局化学药品目录集、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和米内数据库三方面数据 [2] - 复方氨基酸注射剂因临床使用场景差异被区分为不同品种后均未纳入 [5]
【财闻联播】两家房企,恶意逃欠税被查!第十一批药品集采启动
券商中国· 2025-07-15 19:19
宏观动态 -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启动,55个品种纳入报量范围,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原则,创新药不被纳入集采 [1] - 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下调130元和125元,加满50升92号汽油节省5元 [2] -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化工产业生产国和消费国,精细化工营收占全球50%市场份额 [3] - 国家将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2025-2027年计划培训3000万人次以上,聚焦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 [4] - 央行开展1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实现2000亿元净投放,连续第二个月加量续做 [5] - 工信部拟制定移动电源强制性国家标准,对充电宝等产品设置更严格技术标准 [6] 金融机构 - 杭州银行股东中国人寿拟减持不超过0.7%股份,即不超过5078.94万股 [7][8] - 中国银河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63.62-68.01亿元,同比增长45%-55% [9] - 中国进出口银行与麦格理集团探讨在基础设施、大宗商品、绿色发展等领域合作 [10] 市场数据 -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上证指数跌0.42%,创业板指涨1.73%,两市成交超1.6万亿元 [11] - 两市融资余额增加97.29亿元,至18664.11亿元 [12][13] - 香港恒生科技指数涨2.8%,阿里巴巴涨超6% [14] 公司动态 - 泡泡玛特预期2025年上半年收入增长不低于200%,溢利增长不低于350% [15] - 两家房企因恶意逃避缴纳欠税被查,涉及税款分别超1亿元和3616万元 [16] - 空中客车与西飞天津合作启动A321机身系统装配工作,预计10月完成 [17][18] - 中晟高科筹划控制权变更,22.35%股份拟以25亿元价格转让 [19] - 思特威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6-4.2亿元,同比增长140%-180% [21]
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进入倒计时,多个品种竞争激烈
贝壳财经· 2025-06-24 10:25
国家药品集采进展 - 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正式文件预计7月发布 目前满足"过评"企业数≥7家的未集采品种超120个 [1][2] - 国家医保局已开展十批集采累计采购435种药品 节省医保基金约4400亿元 [2] - 第十一批集采初步清单涉及75个品种 最终清单待正式文件确认 [2] 竞争格局分析 - 头孢唑肟注射剂、法莫替丁注射剂、二羟丙茶碱注射剂竞争最激烈 "过评"企业数分别达34/31/30家 [1][3] - 成都倍特药业、齐鲁制药、科伦药业等药企大厂是满足国采条件品种的主力军 [4] - 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近期6家企业密集获批 两个月内"过评"企业达7家 可能首次纳入化药贴膏剂集采 [5] 行业趋势 - 第十批集采显示竞争加剧 多款药品降价幅度较大 规则变化推动后续集采竞争更激烈 [6] - 2025年上半年将开展第十一批药品集采 目前集采工作已进入倒计时阶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