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危机
icon
搜索文档
金银涨势完整但技术超买 关注关键阻力
金投网· 2025-10-10 18:54
【技术分析】 共和党与民主党之间的僵持局面迄今未见缓和迹象,政府关门状况恐将持续。倘若此次停摆周期延长, 或将进一步助推黄金价格上扬,使其冲击历史新高的可能性显著增强。 在地缘政治局势动荡与经济前景不明的双重影响下,今年黄金累计涨幅已达约52%。这一涨势背后多重 因素交织:既有地缘政治紧张态势的推波助澜,也得益于各国央行的大举购入、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资金加速流入,加之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升温,以及关税政策引发的经济不确定性等因素 共同作用。 据报道,一场潜在的金融危机正引发日益广泛的担忧,不少人预判其破坏力或将超越2008年的那场金融 风暴。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观察人士发出警示,指出当前市场环境已显露出危险泡沫的特征,特别是在科技 及人工智能领域,相关资产估值已呈现非理性飙升态势。 摘要10月9日亚洲早盘期间,因担忧美国经济及政府停摆状况,金价强势冲破4000美元/盎司关口。银价 亦持续上扬,德国商业银行调高预期,不过其仍处追涨黄金态势。受风险厌恶情绪影响,白银续创新高 至49.00美元。日本财政支出、法国政治危机与美国停摆忧... 10月10日亚洲早盘期间,受美元贬值影响,贵金属价格飙升,黄金价 ...
为啥美股可以一直涨,A股却只能震荡
集思录· 2025-10-09 23:02
美股与A股市场定位及资金流向对比 - 美股市场定位为“造血市场”,2022年通过回购注销1.26万亿美元和分红7780亿美元,向市场注入约2万亿美元资金,而同期IPO融资仅208亿美元,资金流入与流出比例达到100:1 [2] - A股市场定位为“失血市场”或“融资者市场”,2018年至2022年间,每年通过IPO、定增、减持、印花税及各类费用从市场抽血规模比分红等造血规模多出1.3万亿元 [2] - 市场定位差异导致资金行为迥异:美股上市公司倾向于回购(如2023年回购1200亿美元),而A股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减持 [11] A股市场政策环境与融资特征 - 政策导向明确服务于融资,例如曾有管理层在5年任期内推动1908家企业IPO,募资总额2.22万亿元,平均每日有一家公司上市 [3] - 融资规则设计向融资方倾斜,包括将IPO询价规则中剔除最高报价比例从10%调整为3%,导致禾迈股份计划募资5.58亿元最终超募至55.78亿元;定增价格折扣从9折调整为8折,机构锁定期从1年缩短至半年 [3] - 融资渠道不断拓宽,相继设立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并推行注册制,同时存在如转融通等便于机构提前减持限售股的机制 [3] 市场结构与上市公司质量差异 - 美股市场拥有完善的做空机制和严格的退市制度,能有效淘汰劣质公司,确保主要指数成分股为优质企业;A股市场做空机制缺乏,退市制度不完善,导致指数中包含大量质量不佳的股票 [12] - 美股头部公司多为全球性垄断企业,如“美股七姊妹”,业务覆盖全球市场;A股公司主要市场在国内,在向全球扩张时易受地缘政治等因素制约 [12] - 市场竞争环境不同:美股鼓励企业通过回购提升股价;A股更鼓励分红,且监管规则(如可转债条款限制)使得回购注销操作受限 [10] 市场表现的社会经济背景分析 - 有观点认为股市持续上涨会加剧贫富分化,引用数据称美国贫困率为13%,印度为16%,并指出中国官方虽未公布基尼系数,但民间研究显示财富集中度高 [13][18] - 相反观点指出,A股市场长期未涨并未阻止贫富差距扩大,且中国家庭资产主要集中于房产,过去二十年的房价上涨对贫富差距的影响可能更大 [18] - 对金融作用的看法存在分歧:一方认为需抑制金融市场过度发展以防资金空转,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另一方则认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重要润滑剂,当前经济面临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更应关注财富分配 [15][17]
【环时深度】公共债务高企,“欧式福利主义的太阳正在落山”?
环球时报· 2025-10-09 07:07
欧洲福利制度可持续性危机 - 欧洲福利制度正面临严峻的可持续性挑战,高福利导致政府债务高企,经济发展和企业竞争力受限,改革势在必行 [1] - 法国总理勒科尔尼因难以让国民议会通过紧缩预算而辞职,凸显了推行福利制度改革的巨大政治阻力 [2] - 德国总理默茨警告德国福利制度在财政上已难以为继,并预言下一次金融危机将是一场主权债务危机 [2][3] 欧洲各国公共债务状况 - 法国公共债务高达3.345万亿欧元,相当于其GDP的114% [3] - 英国公共债务总额约为2.9万亿英镑,相当于其GDP的96.3% [3] - 德国公共债务总额约为2.51万亿欧元,占GDP比例约60%,有预测到2030年将升至74% [2] - 欧盟国家中,有6个国家债务总额超过其年度经济产出,包括法国、意大利、希腊、比利时、西班牙和葡萄牙 [3] 福利制度对经济竞争力的影响 - 过去20年,美国生产率的增速是欧元区的两倍,美国每小时产出增长超25%,而欧元区不到13% [4] - 德国去年的福利支出高达1.3万亿欧元,高昂的社会保障费用和能源成本正在限制企业竞争力 [5][6] - 欧洲养老负担加重,在西班牙、德国和法国,超过1/5人口年龄在65岁以上,意大利该比例近1/4 [4] 福利依赖与劳动力市场扭曲 - 英国16至64岁劳动年龄人口中约有1100万人未就业,其中约912万人被定义为因健康原因无法工作的“经济不活跃人口” [6] - 英国纳税人联盟研究显示,约每10人中就有一人领取个人独立金,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申领主因,若趋势持续,相关年度支出到2030年将飙升至1000亿英镑 [6] 各国福利制度改革措施 - 英国政府计划通过提高福利申领门槛来削减支出,激励无业人群重返劳动力市场 [7] - 德国联盟党推动改革公民津贴,未来领取者若拒绝工作或未尽力求职将面临更严厉惩罚,2024年该津贴领取者约540万人,去年发放总额约470亿欧元 [7] - 比利时首相德韦弗提出延长工作年限、提高就业率和削减公共开支等改革方案 [7]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曾提议对收入超1亿欧元的公司征税以筹集资金,但该计划遭到欧盟多国反对 [8] 改革面临的政治与社会阻力 - 德国社会福利联合会批评改革公民津贴是在破坏社会凝聚力,社民党青年组织负责人表示若改革核心是削减福利则将寸步不让 [9] - 英国工党内部强烈反对改革,超过100名下院议员提交修正案,迫使首相宣布新严格标准仅适用于新申请者,削弱了财政紧缩效果 [9] - 削减福利的政策引发民众不满,并强化了右翼民粹主义,如德国选择党因此获得更多支持 [10][11]
韩国担心美关税施压引发金融危机
经济日报· 2025-10-07 06:03
韩美贸易谈判与投资协议 - 韩美7月底达成贸易协议框架,韩方承诺成立3500亿美元规模的对美投资基金,以换取美方将对韩产进口品加征的关税税率从25%下调至15% [1] - 后续谈判中,美方要求韩方在3500亿美元投资基金中提高现金直接投资比例,韩方则要求美方签署韩美货币互换协议以稳控韩元对美元汇率,但美方态度消极导致谈判陷入僵局 [1] - 韩国总统李在明表示,在未签署货币互换协议的情况下,若按美方要求以现金形式对美投资3500亿美元,可能引发类似1997年的金融危机,该金额相当于韩国2024年GDP的20% [1][3] 韩国对金融风险的担忧与历史背景 - 韩国担忧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不公平不合理,提出与美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要求美方对韩元承担责任,以减轻对外投资对韩元汇率的影响并提升韩元国际地位 [2] - 韩国担心再现1997年金融危机,当时韩元快速贬值,导火索是东南亚金融危机蔓延,本质原因是韩国对外短期债务高企而外汇储备有限,对内企业债务高企且金融体系薄弱 [3] - 韩国政府提议货币互换机制是基于对历史重演的担忧和现实挑战的考量,并指出日本外汇储备规模是韩国的2倍多,日元国际地位更高,且日美已有货币互换协议 [3] 美国政策对全球经贸的影响 - 美国新一届政府奉行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违反WTO最惠国待遇原则和约束税率义务,单方面提出“对等关税”措施,严重冲击全球经贸秩序并受到广泛反对 [1] - 美国单方面挑起的关税战正在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破坏全球经贸秩序 [3]
气候危机或引发比2008年金融危机更为严重,全球经济正在重蹈覆辙
搜狐财经· 2025-10-06 22:59
气候危机的经济威胁 - 气候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威胁可能比2008年金融危机的破坏力更强 [1][3] - 气候危机正悄无声息地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威胁,一点一点侵蚀着全球经济的根基 [1][4] 对农业的影响 - 极端气候导致全球农业减产情况逐年加剧,直接影响粮食供应和价格稳定 [6][7] - 长时间干旱使农田颗粒无收,粮食产量锐减,推动粮食价格走高 [3] - 降雨模式被打破,该下雨时干旱肆虐,收获季节又可能遭遇暴雨洪涝毁坏粮食 [6][7] 对制造业的影响 - 极端天气导致企业生产中断,供应链在洪水、高温等灾害面前支离破碎 [3] - 高温天气限制户外作业,工人中暑风险增大,生产效率大打折扣 [7] - 暴雨可能导致厂房积水,机器设备被泡坏,维修和更换需要高额资金投入 [7] - 沿海制造业基地面临海平面上升的淹没风险,企业迁移厂址涉及高昂成本 [3][8] 对旅游业的影响 - 热门海滨度假胜地因海平面上升、海滩侵蚀及风暴侵袭导致游客数量锐减 [9] - 酒店接连退房航班取消,酒店、餐饮等相关配套产业陷入经营困境 [9] 对交通与物流的影响 - 暴雨冲毁道路桥梁,大雾影响航班起降,造成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加 [10] 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 保险公司因极端天气导致的灾害赔付越来越多,面临巨额理赔压力 [11] - 保险公司重新评估风险,提高保费甚至退出高风险地区业务 [11] - 投资者对高碳排、易受气候影响的产业持谨慎态度,资金流向发生变化 [11] - 传统能源、重工业等领域发展陷入瓶颈,新兴绿色产业尚不完善 [11] 全球经济应对的不足 - 各国缺乏统一强有力的协调机制,难以就气候政策达成共识 [13] - 一些国家为短期经济增长仍扶持高耗能产业,全球减排行动无法形成合力 [13] - 应对资金缺口巨大,国际援助承诺常难兑现,发展中国家绿色转型进展缓慢 [13] 应对建议与未来方向 - 需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全球气候应对联盟,制定统一严格的减排目标 [15] - 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力度,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领域 [15] - 企业需积极主动进行低碳转型,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产经营各环节 [15] - 需完善金融体系对气候风险的评估与应对机制,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产业 [15]
2019年索罗斯企图做空香港!20万手空单遭闷杀,损失24亿
搜狐财经· 2025-10-03 06:49
乔治·索罗斯的职业生涯 - 乔治·索罗斯出生于匈牙利富裕犹太家庭,从小接受良好教育,对经济和金融展现非凡天赋 [1] - 1961年成为美国公民,凭借敏锐洞察力和投资直觉积累大量财富,并成立基金投资于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 [1] 索罗斯的慈善事业 - 索罗斯是一位慈善家,通过其基金会向全球捐款超过70亿美元 [3] - 基金会成立于1979年,专注于帮助弱势群体、扶贫济困、救助灾民,业务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英镑狙击战(1992年) - 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经济疲软,索罗斯经过三年筹备于1992年发动对英镑的狙击 [5] - 英格兰银行仓促应对,120亿美元救市资金最终化为乌有,英镑被迫退出欧洲汇率体系 [5] - 此次狙击行动使索罗斯个人大赚6.5亿美元,并因此名声大噪 [5] 亚洲金融活动 - 1997年索罗斯联合基金机构大举抛售泰铢,引发东南亚金融危机 [8] - 2012年利用日元贬值机会使日本损失高达百亿美元,被马来西亚前总理痛斥为"金融纵火犯" [8] 香港狙击战(1998年与2016年) - 1998年索罗斯联合多家金融机构试图通过操纵证券、股票和货币攻击港币,但香港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和加强监管成功守住防线 [9] - 2016年索罗斯再次押注港币下跌,香港政府直接暂停市场交易,导致其20万手空单被"闷杀",损失24亿港币 [9] 索罗斯的公众形象与影响 - 索罗斯既是慈善家,又是金融战场上的"掠食者",捐赠巨资改善社会的同时也用冷酷手段收割财富 [11] - 其成功和失败提醒世人金融市场既是机遇舞台也是风险战场,他是世界经济史上一个无法绕开的名字 [14]
韩国“无力”支付3500亿美元以达成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协议
商务部网站· 2025-09-29 23:54
(原标题:韩国"无力"支付3500亿美元以达成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协议) 据曼谷邮报9月28日报道,一位首尔的总统顾问周六表示,韩国无法按照唐 纳德·特朗普总统提出的要求,在削减关税的协议中立即向美国支付3500亿美元 的投资款项,因此他们正在寻求其他解决方案。自今年7月盟国领导人达成协 议、同意将美国对韩国的关税从特朗普此前设定的25%降至15%以来,韩国方 面表示,这3500亿美元的投资将采取贷款、贷款担保以及股权投资等多种形式 进行。特朗普在本周的讲话中表示,韩国将"预先"提供这笔投资资金。然而, 首尔方面认为,如此巨额的资金投入可能会使这个亚洲第四大经济体陷入金融 危机。韩国曾在7月承诺为美国的各项项目提供3500亿美元的资助,但如今却 拒绝了美国要求对这笔资金实施监管的提议。相关官员表示,关于正式签署贸 易协议的谈判目前陷入了僵局。上周,韩国总统李在明对路透社表示,如果没 有货币互换等保障措施,凭借仅41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韩国经济一旦被迫进 行大规模支出,必将陷入危机。 ...
“闻到了2007年的味道”,大佬发警告
美股研究社· 2025-09-29 18:16
市场泡沫信号 - 大规模杠杆收购交易再度活跃,华尔街银行准备安排超过200亿美元的并购债务融资,与2007年TXU Corp的440亿美元杠杆收购相似,当前Electronic Arts Inc潜在500亿美元收购案刷新纪录[5] - 汽车贷款违约率上升,次级汽车放贷机构Tricolor Holdings突然申请破产,部分资产支持证券持有人利息支付被追回,汽车零部件供应商First Brands Group LLC准备进入破产程序,与2007年次级抵押贷款违约潮早期阶段相似[5] - 美国投资级债券市场从2015年初不足4万亿美元增长至目前约7.6万亿美元规模,私人信贷市场快速发展成为超过1.7万亿美元的庞大市场[6] - 甲骨文发售180亿美元投资级债券,为今年第二大交易,凸显企业为AI投资大举借债趋势[7] - 私人信贷支持的债券成为华尔街最热门金融产品,Blackstone、Apollo Global Management和Golub Capital等公司正以创纪录速度发行此类产品[8] 企业债券市场风险 - 美国投资级企业债券风险溢价触及27年来最低水平,目前仍徘徊在接近该水平附近,反映市场对风险定价过于乐观[3][10] - 摩根大通CEO Jamie Dimon表示如果他是基金经理不会购买信贷产品[10] - DoubleLine Capital首席执行官Jeffrey Gundlach表示公司一直在减少垃圾债券敞口,因估值未能反映风险[10] - Sixth Street Partners联合创始人Josh Easterly在5月指出市场存在重大风险[10] - Brandywine Global Investment Management投资组合经理Bill Zox表示在如此高估值水平下不需要太多就能让恐慌重归市场[10] 经济放缓迹象 - 美国8月失业率升至2021年来最高水平,就业增长明显放缓[3][14] - 美国9月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四个月低点[3][14] - 经济指标恶化为债券市场担忧提供现实基础,尽管困难信号仍处于早期阶段[14] 当前市场与2007年的区别 - 银行监管更加严格,拥有更大股本缓冲[13] - 消费者借贷规模相对较小[13] - 杠杆收购公司在收购中使用更多股权资金[13] - 私人信贷是否会在金融市场造成广泛损失尚不明确[13]
韩方坦言:无法按特朗普要求兑现3500亿美元投资款
新京报· 2025-09-28 18:27
9月27日,韩国国家安保室长魏圣洛坦言,韩方无法按照特朗普所说的方式兑现35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 款。他说韩方目前正在寻求替代方案,预计将于10月与美方讨论。2025年7月,韩美达成贸易协议框 架,美将降低对韩商品关税,以换取韩国3500亿美元的投资。随后李在明说若韩国按美国要求实施协 议,韩国将面临类似1997年金融危机的局面。 ...
外媒:韩国国家安全顾问称,韩方无法按照特朗普所说对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
环球网· 2025-09-28 09:33
韩美投资谈判僵局 - 韩美围绕3500亿美元对美投资的谈判陷入僵局 [1] - 韩国国家安全顾问魏圣洛坦言韩方无法按照美国总统特朗普所说的方式兑现3500亿美元对美投资款 [1] 韩国官方立场与困难 - 韩国国家安全顾问魏圣洛表示其立场是客观且真实地超出了韩方能够处理的水平 [3] - 韩方无力支付3500亿美元现金 [3] - 韩国总统李在明警告若按美方要求以现金形式投资3500亿美元韩国将会面临类似1997年的金融危机 [3] 投资协议细节与分歧 - 韩美7月底达成贸易协议框架但在具体执行方案上尚未最终达成一致 [3] - 韩国政府7月宣布与美方达成原则协议时解释3500亿美元投资多数以担保和贷款为主现金仅占极少部分 [3] - 近期被爆美方要求韩方几乎全部以现金出资 [3] 投资规模对比与替代方案 - 3500亿美元的短期投资超过了韩国过去5年全球海外直接投资总额 [3] - 韩方目前正在寻求替代方案预计将于下月在韩国主场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与美方讨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