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降息降准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LPR连续四个月未变 专家称年内仍有降息空间
中国新闻网· 2025-09-22 14:25
中国LPR连续四个月未变 专家称年内仍有降息空间 中新社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22日公布最新一期贷款 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两个期限品种的LPR均连续四个月保 持不变。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9月份,两个期限品种的LPR保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一方面,9 月以来政策利率(央行7天期逆回购利率)保持稳定,当月LPR报价的定价基础没有发生变化。另一方面, 受"反内卷"拉动市场预期等影响,近期包括1年期银行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AAA级)、10年期国债收益 率等主要中长端市场利率有所上行,在商业银行净息差处于历史低点的背景下,报价行缺乏主动下调 LPR报价加点的动力。 王青认为,年底前在大力提振内需、"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过程中,政策利率及 LPR报价有下调空间。特别是9月美联储恢复降息,外部因素对国内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掣肘进一 步弱化。该机构预计,四季度央行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息降准,并带动两个期限品种的LPR跟进下调。 这将引导企业和居民贷款利率更大幅度下行,激发内生性融资需求, ...
9月LPR报价保持不变,未来走势如何?解读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9-22 12:50
往后看,美国高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及我国出口的影响有可能在四季度进一步体现,加之上年同期一揽 子增量政策带来高基数效应,四季度加力稳增长、稳就业的必要性上升。年底前在大力提振内需、"采 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过程中,政策利率及LPR报价有下调空间。值得注意的是,9 月美联储恢复降息,意味着外部因素对国内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掣肘进一步弱化。 9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新版LPR报价:1年期品种报3.0%,上月为 3.0%;5年期以上品种报3.5%,上月为3.5%。 9月两个期限品种的LPR报价保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9月以来政策利率(央行7天期逆回购利率)保持稳 定,意味着当月LPR报价的定价基础没有发生变化,已在很大程度上预示9月LPR报价会保持不动。 另外,受反内卷牵动市场预期等影响,近期包括1年期银行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AAA级)、10年期国债 收益率等主要中长端市场利率有所上行,在商业银行净息差处于历史最低点的背景下,报价行也缺乏主 动下调LPR报价加点的动力。由此,9月两个期限品种的LPR报价不动符合市场普遍预期。 东方金诚宏观研究团队认为,三季度以来,受极 ...
LPR5年期维持3.5%不变 业内:报价仍有下调空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12:37
9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最新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 3.5%。以上LPR在下一次发布LPR之前有效。 东方金诚王青团队分析认为,9月以来政策利率(央行7天期逆回购利率)保持稳定,意味着当月LPR报价的定价基础没有发生变化, 已在很大程度上预示9月LPR报价会保持不动。 往后看,该团队认为,年底前在大力提振内需、"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过程中,政策利率及LPR报价仍有一定 下调空间。 近年来5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走势 利率调控机制逐步理顺由短及长的关系 9月两个期限品种的LPR报价保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 王青团队预计,四季度央行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息降准,并带动两个期限品种的LPR报价跟进下调。这将引导企业和居民贷款利率更 大幅度下行,激发内生性融资需求,是四季度促消费扩投资、有效对冲外需放缓的一个重要发力点。现阶段物价水平偏低,货币政策 在包括降息在内的适度宽松方向上有较充足的空间,无需过早过度担忧高通胀问题。 另外,接下来稳楼市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力。王青团队预计,四季度监管层有可能通过单独引导5年期以上LPR报 ...
9月LPR继续按兵不动 分析师:四季度可能实施新一轮降息降准
新浪财经· 2025-09-22 11:11
另外,王青提到,受"反内卷"牵动市场预期等影响,近期包括1年期银行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AAA 级)、10年期国债收益率等主要中长端市场利率有所上行,在商业银行净息差处于历史最低点的背景 下,报价行也缺乏主动下调LPR报价加点的动力。由此,9月两个期限品种的LPR报价不动符合市场普 遍预期。 三季度以来,受极端天气、稳增长政策节奏、外部波动、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消费、投 资、工业生产等宏观数据有所下行。 不过,王青表示,考虑到年初财政政策已经加力,5月央行实施降息降准,加之当前出口保持正增长, 三季度宏观政策处于观察期。这是近期LPR报价保持稳定的根本原因。 往后看,分析师预计,美国高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及我国出口的影响有可能在四季度进一步体现,加之 上年同期一揽子增量政策带来高基数效应,四季度加力稳增长、稳就业的必要性上升。 "年底前在大力提振内需、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过程中,政策利率及LPR报价有 下调空间。"王青说。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5年9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 期LPR为3.00%,5年期以上LPR为3.50%,均较上月保 ...
一周流动性观察 | 央行重启14天逆回购护航跨季跨节资金 流动性压力预计边际缓解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2 10:55
信达证券指出,过去央行在国庆、春节等长假前开展14天逆回购已是常态。考虑当前3M买断式回购若 按市场利率定价,或不超过1.55%,而过去14天与7天逆回购利差达15BP,若按照以往模式定价利率也 将达到1.55%,这就显得过高。因此央行将14天逆回购操作调整为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 可能也会在实质上达到降息的效果。作为季末流动性的重要补充,央行调整14天逆回购展示了呵护跨季 的意图,这也有利于跨季资金价格回落。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本次改为多重价位中标后,14天期逆回购不再有统一的中标利率,可充分 发挥机构市场化自主定价能力,更好反映机构差异化的资金需求,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的政 策利率属性也更为清晰。同时,对银行业机构而言,银行等一级交易商需要提升自身的市场化定价能力 和资金管理水平,以适应新的招标机制。 财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孙彬彬分析称,14天逆回购招标方式的转变,体现的是央行中性偏呵护的态度, 未来短期资金价格锁定、但数量给够,中长期资金数量锁定、价格可以适度下行,一方面短期平抑波 动,另一方面中长期流动性不满不溢,但呵护银行负债,因此对债市偏利好。本周央行有极大概率重启 14天 ...
9月LPR继续按兵不动,分析师:四季度可能实施新一轮降息降准
搜狐财经· 2025-09-22 09:50
记者 辛圆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5年9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00%,5年期以上LPR为3.50%,均较上月 保持不变。 LPR自今年5月下调之后,已有4个月按兵不动。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接受智通财经采访时表示,9月两个期限品种的LPR报价保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9月以来政策利率(央行7天期逆回购利 率)保持稳定,意味着当月LPR报价的定价基础没有发生变化,已在很大程度上预示9月LPR报价会保持不动。 另外,王青提到,受"反内卷"牵动市场预期等影响,近期包括1年期银行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AAA级)、10年期国债收益率等主要中长端市场利率有所上 行,在商业银行净息差处于历史最低点的背景下,报价行也缺乏主动下调LPR报价加点的动力。由此,9月两个期限品种的LPR报价不动符合市场普遍预 期。 三季度以来,受极端天气、稳增长政策节奏、外部波动、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消费、投资、工业生产等宏观数据有所下行。 王青在采访中分析称,9月美联储恢复降息,意味着外部因素对国内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掣肘进一步弱化。四季度央行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息降准, ...
9月LPR报价保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四季度有可能下调
东方金诚· 2025-09-22 09:40
LPR报价现状 - 9月1年期LPR报价保持3.0%不变[1] - 9月5年期以上LPR报价保持3.5%不变[1] - 商业银行净息差处于历史最低点抑制LPR下调动力[2] 政策背景与市场环境 - 财政赤字率上调至4.0%体现财政政策加力[2] - 增发政府债券2.9万亿元支撑经济[2]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等市场利率近期上行[2] 未来政策预期 - 四季度政策利率及LPR报价存在下调空间[3] - 美联储9月恢复降息弱化国内宽松政策外部约束[3] - 监管层可能单独引导5年期LPR下调以推动房贷利率下降[4] - 物价水平偏低为降息提供充足政策空间[3]
M2突破331万亿!居民存款“搬家”股市 8月金融市场有这些新变化
北京商报· 2025-09-12 22:31
金融总量与增长 - 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1.98万亿元 同比增长8.8% 较上年同期高2.5个百分点 [1] -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3.66万亿元 同比增长8.8% 较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 [1] - 前八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26.56万亿元 同比多增4.66万亿元 [8] 贷款结构与部门分布 - 人民币贷款余额269.1万亿元 同比增长6.8% 贷款利率保持历史低位 [1] - 前八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46万亿元 其中住户贷款增加7110亿元(短期减少3725亿元 中长期增加1.08万亿元) 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2.22万亿元(短期增加3.82万亿元 中长期增加7.38万亿元) [4] - 8月单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900亿元 同比少增3100亿元 环比多增6400亿元 [4] 制造业与行业信贷支撑 - 东部省份某银行1-8月新增制造业贷款占新增对公贷款比重53% 较2024年大幅提升33个百分点 [5] - 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景气度较高 纺织服装、专用设备、计算机通信等行业投融资需求旺盛 [5] - 义乌圣诞用品企业开拓东南亚、南美洲市场 融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5] 房地产政策与消费带动 - 北京、上海、深圳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 放松限购及调整信贷政策 [6] - 上海"沪六条"新政出台一周后房地产成交量显著增长 按揭贷款咨询和签约量明显上升 [6] - 8月暑期消费旺季及"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个人消费贷款需求上升 [5] 社融构成与政府债影响 - 前八个月对实体经济人民币贷款增加12.93万亿元 同比少增4851亿元 [8] - 政府债券净融资10.27万亿元 同比多增4.63万亿元 [8] - 8月单月新增社融2.57万亿元 同比减少4630亿元 环比多增1.44万亿元 [9] 货币供应与流动性 - 狭义货币M1余额111.23万亿元 同比增长6% [12] - 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34万亿元 同比增长11.7% 前八个月净投放现金5208亿元 [12] - M1增速上升受基数偏低及隐债置换推高城投平台活期存款影响 [12] 政策预期与工具运用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继续发挥牵引作用 协同财政贴息及风险补偿措施 [13] - 预计四季度实施新一轮降息降准 MLF及逆回购操作可能加量 国债买卖或恢复 [13] - 当前物价水平偏低 货币政策在适度宽松方向有充分空间 [13]
M2突破331万亿!居民存款“搬家”股市,8月金融市场有这些新变化
北京商报· 2025-09-12 22:24
金融总量与增长 - 广义货币M2余额331.98万亿元 同比增长8.8% 较上年同期高2.5个百分点 [1] -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3.66万亿元 同比增长8.8% 较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 [1] - 人民币贷款余额269.1万亿元 同比增长6.8% 贷款利率保持历史低位 [1][4] 贷款结构分析 - 前八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46万亿元 其中住户贷款增加7110亿元 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2.22万亿元 [4] - 8月单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900亿元 同比少增3100亿元 但环比多增6400亿元 [4] - 企业短期贷款增加3.82万亿元 中长期贷款增加7.38万亿元 票据融资增加8778亿元 [4] - 制造业贷款显著改善 东部某银行1-8月新增制造业贷款占对公贷款比重达53% 较2024年提升33个百分点 [5] 部门贷款动态 - 企业贷款回暖 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景气度高 带动融资需求 [5] - 纺织服装、专用设备、计算机通信等行业投融资需求旺盛 [5] - 个人贷款受暑期消费旺季和"以旧换新"政策推动 需求上升 [5] - 房地产政策优化(如北京、上海、深圳放松限购)带动住房成交量环比转正 按揭贷款咨询和签约量增长 [6][7] 社会融资规模 - 前八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26.56万亿元 同比多增4.66万亿元 [8] - 对实体经济人民币贷款增加12.93万亿元 同比少增4851亿元 [8] - 政府债券净融资10.27万亿元 同比多增4.63万亿元 [8] - 8月单月新增社融2.57万亿元 同比减少4630亿元 但环比多增1.44万亿元 [9] 货币供应与流动性 - M2余额331.98万亿元 同比增长8.8% [11] - M1余额111.23万亿元 同比增长6% [11] - M0余额13.34万亿元 同比增长11.7% 前八个月净投放现金5208亿元 [11] - M1增速上升受隐性债务置换推高城投平台活期存款及低基数影响 [11] 政策预期与导向 - 货币政策重点转向优化结构 而非单纯总量扩张 [1][12] - 结构性工具将继续发挥牵引作用 强化财政与货币协同 [12] - 预计四季度实施新一轮降息降准 MLF和逆回购操作可能加量 [12] - 政府债发行节奏或放缓 社融增速可能边际回落 [10]
中小银行再降息!存款“搬家”涌入股市?
国际金融报· 2025-08-21 22:41
核心观点 - 多家中小银行密集下调存款利率 净息差持续承压导致中长期存款利率降幅更大且出现利率倒挂现象 同时存款加速从银行体系流向资本市场[1][3][7] 存款利率调整 - 8月19日以来至少11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主要为浙江 吉林等地村镇银行 降息幅度10-20BP[1] - 江苏银行上海网点将三年期定存利率从1.85%降至1.75% 吉林通化东昌榆银村镇银行活期存款从0.20%降至0.15% 三年期和五年期定存利率分别下调20BP至1.75%和1.70%[3] - 利率倒挂现象持续 三年期与五年期定存利率出现倒挂或持平 部分股份行二年期定存利率最高 三年期定存需预约额度[3][4] 资产负债管理 - 银行主动减少吸收高利率中长期存款 预判存款利率将继续下行 通过提高短期存款利率缓解流动性压力[4] - 商业银行净息差从1.43%降至1.42%的历史最低点 当前存款利率仍处于下行周期[6] - 四季度初可能实施新一轮降息降准 引导LPR报价下调 激发融资需求[6] 存款迁移趋势 - 7月居民存款同比多减7800亿元 非银部门存款同比多增1.39万亿元 存款由企业和居民流向非银部门特征明显[7] - 存款利率下行叠加股市赚钱效应改善 居民存款逐渐流向资本市场博取更高收益[7] - 2022-2023年新增高息存款将在2025-2026年集中到期 若资本市场表现较好 存款流向权益市场现象可能延续[7] 资金配置建议 - 监管要求8月底前完成保险产品预定利率调降 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客户可锁定保险中长期利率[6] - 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客户可考虑投向固收+类产品 但需自负盈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