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城市观察 | 济南市委常委会“移师”起步区的战略深意
新浪财经· 2025-08-15 15:43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战略地位 - 济南市委常委会首次移师起步区召开 凸显其作为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体性新区和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主载体的战略重量 [1][3] - 起步区定位为济南面向未来的战略新区和撬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 [3] - 会议采用"先调研再开会"模式 决策者深入项目工地 生产车间和生态现场获取第一手数据 [3][4] 经济发展与产业建设 - 地区生产总值从2021年至2024年年均增长18% 2025年上半年GDP增速高达23.3%位居全市第一 [7] - 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6.6% 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增速达50.1% [7] - 固定资产投资四年累计突破2000亿元 GDP突破527.6亿元 [7] - 形成新能源汽车 新材料等3条产业链 落地60个重点招商项目 [7] - 比亚迪整车制造项目带动千亿级产业集群 爱旭太阳能电池和山东能源钙钛矿项目构建新能源产业矩阵 [7] - 全球首条百兆瓦级钙钛矿光伏电池产线投产 电池转换效率跻身全国前列 [4] 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跨河交通从依赖轮渡发展到11处桥隧贯通 济泺路北延黄河隧道实现10分钟跨河通勤 [3][7] - 建成320公里市政道路网 14个水电气热市政场站保障运转 [8] - 山东省实验中学鹊华校区开学迎新 山东大学齐鲁第二医院北院区120急救中心启用 [7] - 实施"1+4+16+N"田园城市规划 黄河国际会展中心撑起会展经济骨架 [8] 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 - 完成43.1公里河道治理 建设340万平方米绿地 [8] - 青宁生态文化区生态修复 青宁沟流域生态治理实现"清水绿岸" [3][8] - 黄河起步区段获评"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 [8] -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 严格落实"四水四定"原则 [10][11] 未来发展规划 - 聚焦主导产业引入优质项目和科创资源 加快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11] - 高标准推进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规划建设 积极谋划重点领域改革举措 [11] - 抓好重点片区建设 完善城市功能配套 加快建设"韧性城市" [11] - 沿着生态优先 产业升级 城业融合的轨迹建设现代化新城 [12][13]
向“新”而行,向“实”发力——郑州银行书写中部崛起新样本
国际金融报· 2025-08-13 11:14
核心观点 - 郑州银行深度融入河南省"五个强省"建设战略 通过精准金融供给支持区域经济发展 实现自身从规模银行向价值银行的转型 [2][4][10] 战略定位 - 公司明确作为金融豫军核心力量 聚焦"两高四着力"行动纲领 响应金融"五篇大文章"战略指引 [2][5][6] - 将区域战略机遇转化为发展动力 通过服务地方经济、中小企业和城乡居民实现高质量发展 [4][14] 财务表现 - 2024年末实现存款增速12.07% 显著超越河南省金融机构8.81%的平均增速 [3] - 2025年一季度资产总额突破7000亿元达7065.3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4.46% 贷款总额突破4000亿元 增长3.24% [3] - 2024年科技金融贷款增长148.66亿元 增幅达44.50% [8] 业务发展 对公业务 - 围绕河南省"7+28+N"产业链群 成立7个产业调研小组深入分析产业链运作机制 [6] - 2025年7月与安阳市达成合作 未来三年提供不低于300亿元信用支持产业园区建设 [7] - 截至2024年重点支持14个全市"三个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包括中原科技城智能科技产业园等 [7] 科创金融 - 重点扶持芯片设计、超硬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低空经济等科技型企业 [8] - 增设4家科技特色支行 加大对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的金融供给 [8] 县域经济 - 创新推出"乡村振兴贷""大蒜贷""辣椒贷"等特色产品 [8] - 截至2024年末普惠型涉农贷款较年初增长12.94亿元 增速16.09% [8] - 布局2300多个惠农服务点 联动5179户商户打造服务网络 累计发行乡村振兴卡25.85万张 [8] 民营经济 - 针对小微企业推出12款特色金融产品 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实现5个工作日内办结 [9] - 2024年末民营企业贷款户数达70287户 同比新增1644户 [9] - 2025年一季度末个人贷款规模达935.78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88% [9] 转型举措 - 提出"对外客户体验第一 对内提升效率第一"战略指引 推进系统性转型 [10][13] - 精简部门设置和职能合并 减少部门壁垒 优化管理体制 [11] - 强化人才建设 通过外引内训培养专业人才队伍 [11][12] - 建立总分协同机制 夯实政务金融基础 为产业金融发力创造条件 [13] - 全面启动风险内控转型 优化押品评估、放款审核、贷后管理等流程 [13] 区域经济背景 - 河南省2024年产业链群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72.4%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9.2% [6] - 全省工业经济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涵盖40个工业行业大类和197个中类 规上工业企业2.8万家 [6] - 2024年河南民营经济贡献全省55%以上GDP 郑州聚集超120万户民营企业 [9]
水量统一调度 黄河实现连续26年不断流
经济观察网· 2025-08-12 13:45
黄河水资源管理成效 - 黄河实现连续26年不断流 自1999年以来通过统一调度维持水流连续性 [1] - 利津水文站实时流量达588立方米每秒 反映下游水文状况稳定 [1] - 2024-2025年度黄河干流累计供水超223亿立方米 支撑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1] 跨流域调水工程协同 - 连续4年助力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 体现跨流域水资源调配能力 [1] - 水量调度支撑黄河流域与京杭大运河区域协同发展 [1]
让碧水清波见证——省政协助力绘就美丽河南生态画卷
河南日报· 2025-08-10 07:14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 河南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首倡地 黄河河南段长711公里 处于黄河"豆腐腰"位置 [1][2] - 省政协自2020年起坚持一年一课题 邀请沿黄地市政协参会发言 与生态环境 自然资源等部门互动协商 [2] - 调研组先后走进郑州 洛阳 濮阳 开封 新乡等沿黄城市 围绕"沿黄生态廊道建设""黄河流域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等课题开展协商 [2] - 全国政协委员柳锋波连续3年关注黄河流域尾矿库管理问题 部分建议被纳入《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 [3] - 全国政协委员徐雪红就严控黄河流域新建人造水景观 引黄灌区配套设施建设等积极建言 [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途经河南境内8个省辖市 全长731公里 [4] - 省政协自2003年起就移民搬迁 水源地保护等问题持续协商建言 [4] - 通水4年后调研发现生态补偿机制 工程运行等方面存在问题 提交的提案被全国政协列为重点督办提案 [4] - 提案促成工程建成使用6年后首次实现以设计最大流量输水 [4] - 今年省政协就"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开展重点民主监督 围绕"提升黄河水患防御和水资源利用水平"进行专题协商 [5]
“大河奔涌万象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
陕西日报· 2025-08-06 08:40
活动概况 - "大河奔涌万象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于8月5日在韩城市启动 [1] - 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 陕西省委网信办主办 其他7个沿黄省份网信办特别支持 [1] - 50余家国内外媒体平台参与 组成由主流媒体记者和留学生构成的采访团 [1] 活动内容 - 采访团将深入陕西5个县区(韩城市 合阳县 大荔县 潼关县 渭南高新区)进行行进式报道 [1] - 重点挖掘沿黄地区发展故事和黄河文化时代价值 [1] - 运用新技术新手段 多维度展现黄河陕西段"生态优先 产业协同"的高质量发展全景 [1] 配套项目发布 - 现场发布2025年陕西省网上重大主题宣传项目 [2] - 10个精品项目涵盖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 文化传承等主题 包括"AI陕联世界""西部经济新势能"等 [2] - 项目内容涉及传统村落保护 新兴产业培育 历史文明探索等领域 [2]
以高质量政治监督守护高品质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 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河南省纪委监委牢牢把握政治机关定位,以 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政治监督,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河南提供坚强保障。 聚焦常态长效,注重在融入日常上下功夫。开展政治监督,贵在经常、要在坚持,必须聚焦"国之大 者",把政治监督做在经常、融入日常、形成长效,将监督成果及时转化为治理效能。河南省纪委监委 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持续加强生态环境领域 政治监督统筹协调,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积极推进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绿色低碳等任务落实。加强跨地 区跨部门重大战略落实情况协调监督,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水利部纪检监察组、驻中国南水北调集团 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建立协作联动机制,协同职能部门对环评审批等重点领域开展监督检查,健全"省 市县三级联动+跨部门协作"机制,不断提高政治监督质效。紧盯政商勾连、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违纪 违法案件,深挖案件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严肃查处生态环境领域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如,济 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纪工委监察 ...
护航济南“穿黄”起势
金融时报· 2025-08-05 10:35
济南跨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复 黄河正式成为济南城中河 跨河发展战略进入实施阶段[1] - 济南启动四隧四桥跨黄通道建设 目前四桥全部通车 济泺路隧道已建成 其余三条隧道在建中[1] - 建行山东省分行为3条穿黄隧道提供信贷支持 为2条跨河通道上线收费系统 累计批复固定资产贷款40亿元 实际投放36.42亿元[1] 济泺路穿黄隧道项目融资 - 济泺路穿黄北延隧道全长4.3公里 是济南北跨战略核心基础设施 与已通车隧道构成主城区至起步区最便捷通道[2] - 济泺路隧道项目总投资66.28亿元 资金需求通过国内银行贷款解决[2] - 建行济南市中支行为项目公司批复20亿元基本建设贷款 联动建信金租同步投放20亿元融资租赁贷款[3] 黄岗路穿黄隧道工程进展 - 黄岗路隧道采用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机"山河号" 最大开挖直径17.5米 总重5200吨[4] - 项目总投资74.09亿元 采用BOT模式运营 建行提供10亿元基本建设贷款 分4阶段完成投放[5] - 隧道建成后将连接蓝翔路与G309互通立交 形成济南南北向新通道[4] 航天大道穿黄隧道规划 - 航天大道隧道全长3.8公里 是济南北部东西向重要道路 串联起步区/保税区/机场片区[6] - 项目设计通行大载货量货车 为遥墙机场二期打通物流通道 对接G220及机场高速[7] - 工程总投资61亿元 资金结构为30%银行贷款/40%专项债/30%自筹 建行提供10亿元信用额度 已投放6.42亿元[7] 建行区域信贷支持成效 - 建行山东省分行对沿黄九市对公贷款余额3986.6亿元 较年初新增476亿元 增速达13.6%[7] - 银行通过多元化融资组合/优惠利率政策/资金规划服务支持项目建设[5][7] - 银行参与项目收费系统建设与商户合作 促进区域商业发展[7]
中国人寿财险淄博市中心支公司气象指数保险护航黄河流域对虾养殖
齐鲁晚报· 2025-08-04 14:13
行业动态 -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南美白对虾养殖面临持续阴雨与异常低温威胁 影响生长育肥关键期 [1] -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推动下 高青县沿黄滩涂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初具规模 [3] - 低温和寡照是南美白对虾养殖核心风险 单日最低气温≤10℃持续72小时或连续4天日照不足3小时会造成损害 [3] 产品创新 - 中国人寿财险推出淄博市首款商业性南美白对虾养殖综合气象指数保险 覆盖950亩虾塘 保额475万元 [1] - 保险方案聚焦低温和寡照两大风险 通过科技赋能实现智能风控 [3] - 产品具备异常低温即时守护和寡照危机智能应对功能 气象数据触发阈值后自动理赔 72小时到账 时效较传统查勘提升80% [4] 政企合作 - 地方政府部门与保险公司联合调研养殖风险 高青县畜牧渔业服务中心提供养殖资料并参与需求调研 [3] - 高青县财政局推动将该保险纳入财政以奖代补试点范围 旨在减轻养殖户保费负担并扩大保险覆盖面 [3] 技术应用 - 理赔系统与气象监测网络直连 自动生成电子赔单并直付养殖户账户 避免人工查勘争议 [4] - 依托气象部门监测矩阵连续记录96小时数据 将气象参数转化为精准理赔刻度 提升科学性和公平性 [4]
总编有约·“两高四着力”调研行丨几字形胜落中原
河南日报· 2025-08-01 07:18
"齐心协力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 鉴古而知今,临黄河而知中国。 摊开地图,黄河如巨龙蜿蜒盘旋,上游起雪山草原,中游穿千沟万壑,下游过沃野田畴。这条百转千回的母 亲河看中原形胜,便把"几"字的最后一弯,落笔于此。 这里是黄河中下游流经的重要地区,也是黄河"铜头铁尾豆腐腰"的"豆腐腰"部位。因此,万里黄河,险在河 南;黄河治理,要在河南。 该如何治?习近平总书记定下调子——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河南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 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承载地,俯瞰全长711公里的黄河河南段两岸,答案逐渐清晰。 一捧沙看治河之道—— 大禹治水,"疏九河,瀹济漯",胼手胝足,"三过家门不入",此乃人力驯服洪荒的史诗。而今千年流转,治 水智慧早已告别肉身搏浪。在三门峡水利枢纽运管中心,工作人员点击鼠标,洪峰踪迹、旱情深浅、水沙脉 动尽显在屏——昔日"足不出户"之叹,已成云端治河之实。 2024年6月,数字孪生三门峡水利枢纽一期工程完工,潼关至三门峡库区的L2级数据底板、枢纽工程的L3级 BIM模型相继建成,大坝安全分析预警模型、蓄水淹没模型等投入运行。今年汛期, ...
总编有约·“两高四着力”大家谈丨共同抓好大保护 协同推进大治理
河南日报· 2025-08-01 07:18
刘志辉:近年来,我们深切感受到"天鹅之城"的生态魅力与小秦岭"金山复绿"的显著成效,这是我省流 域生态修复的典范,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一是精准治污,强化保护。持续改善天鹅湖水质,及时清除 湖内水藻及杂物;关停沿黄排污企业800余家,推动弘农涧河等支流水质提升至Ⅱ~Ⅲ类;强力整治黄 河"四乱"问题,清理河道42条125公里。"十四五"期间,三门峡黄河流域国控、省控10个断面水质年均 值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以上。二是综合治理,系统修复。关停封堵小秦岭矿区矿坑千余处,清运矿渣数 百万吨,累计投入4.4亿元治理资金,修复矿山5610亩,黄河湿地鸟类与植物种类倍增,小秦岭水质达 Ⅱ类标准。三是法治引领,科技赋能。颁布全国首部《白天鹅及其栖息地保护条例》,设立全国首个地 市级"大天鹅研究中心",构建融合视频智能分析、物联网及3S技术的综合监管系统,实现智慧化精准管 护。 张学文:黄河流经河南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和能源基地,是河南重要的经济地带。河南如何以生态保 护厚积高质量发展之势,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刘志辉:河南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承载地,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 决落实"共同抓好大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