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
搜索文档
弘则市场:牛市演绎和变迁 - 产业趋势的展望
2025-09-01 10:01
**弘则市场:牛市演绎和变迁 - 产业趋势的展望 20250831 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1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覆盖电子、国防军工、汽车、机械、银行、纺织服装、医药、互联网、新能源车、半导体、云计算、游戏、广告、新消费、传统消费、CXO、创新药、制造业(含工程机械、储能)、即时零售等[1] * 提及公司包括腾讯、阿里、美团、京东、英伟达、科沃斯、比亚迪、蔚来、小鹏、宁德时代、徐工、农夫山泉、泡泡玛特、万辰集团、老铺黄金、瑞幸咖啡、毛戈平、华润万象生活、时代天使、康方生物等[6][9][10][15][19][21][24][25][27][32][36] **2 核心观点与论据** **2.1 整体市场与行业表现** * 2025年二季度A股整体市场收入增速0.24% 利润增速1.3% 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但略逊于一季度3.5%的利润增长[3] * 行业业绩与收益率基本一致 业绩分化是市场表现的根本原因 电子和国防军工表现突出 电子行业收入增速达20% 汽车、机械收入增速在5%到10%之间 传统周期和内需主导领域较弱[1][3][4] * 7月初电子板块业绩第一但涨跌幅居中 8月底电子及计算机板块收益率排序明显上升 银行、纺织服装等板块下降[4][5] **2.2 科技与制造领域核心趋势:出海与创新** * 出海趋势显著 对海外业务暴露较多的公司边际贡献明显 如腾讯海外游戏业务[6] * 创新体现在新能源车无人驾驶、大模型、创新药BD等领域 多为对国外的追赶 自下而上机会导致个股差异明显 如汽车板块内部分化[6] * 制造业出口是显著标签 宁德时代海外收入增速20%以上 比亚迪海外收入增速超50% 工程机械类公司如徐工和叉车公司海外收入增速优于国内[19][20] **2.3 半导体与AI板块市场动态** * 近期美股半导体(如英伟达)业绩不及预期或分化且滞涨 但A股处于亢奋状态 源于市场环境、情绪和政策差异[7] * 8月11日起国内算力公司加速上涨 许多公司两周内几乎翻倍 与历史规律背离[8] * 中美AI发展基本同步 头部公司资本开支投入大 但收入端未爆发 以个股机会为主[8] * 关注半导体国产化带来的结构性变化 部分材料、设备和软件公司在行业下行周期中走出反周期状态[9] * 推理侧新需求可能影响英伟达制衡逻辑[9] **2.4 互联网板块核心趋势与数据关注点** * 核心产业趋势是即时零售业务发展及补贴战略 AI芯片成为新关注点[10] * 需重点关注即时零售业务的数据变化及各企业战略调整[10] * 2023年下半年起互联网公司盈利能力强劲 2024年Q2业绩呈现分化:虚拟业务(广告、游戏、云服务)亮眼 实体业务(电商、即时零售、招聘平台)较弱 海外市场增速显著(如腾讯海外游戏、携程旗下Tripadvisor.com酒店业务收入增速超70%)[10] * AI技术对收入进入加速周期 广告业务驱动效果明显:腾讯广告收入增长20% B站广告收入增长20% 快手广告收入增速从Q1的7%提升至Q2的13%[11][12] * 游戏业务方面腾讯和网易表现出色[12] * 阿里云Q2收入增速26% 超预期 下游需求强劲 预计2025年Q4保持25%以上增速[13] * AI技术影响排序:广告、游戏、电商、云搜索与其从AI中获益程度高度相关[17] * 广告、云计算和游戏行业保持两位数甚至更高增速 电商表现平平 搜索引擎受影响更大[18] * 即时零售领域美团与阿里竞争激烈 Q2美团亏损约100亿元 阿里亏损约150亿元(相对好于预期) 预计Q3补贴可能收敛但战争不会停止 关注订单数维持、配送效率差距及补贴退坡后单量[15][16] **2.5 消费领域:新消费优于传统消费** * 2025年中报反映新消费(不断创新品类、渠道、出海)公司表现明显优于传统消费(商业模式好但需等待供需改善)公司 如农夫山泉、泡泡玛特、万辰集团、老铺黄金[25][26] * 新消费表现优的原因:创新和出海 互联网外卖平台价格战使供给侧改善困难[26] * 新消费三大产业线索:1) IP是当前最强品类红利(如泡泡玛特、三丽鸥) 建议从下游产品公司往上游传媒内容公司(网文、版权代理、游戏)看;2) 数字化会员运营的演绎(如瑞幸咖啡、毛戈平、华润万象生活)体现在同店表现;3) 出海趋势(具备前两个线索特征的公司如泡泡玛特、瑞幸咖啡潜力大)[27][28] * 传统消费领域需关注宏观特质(如食材供应链) 其供需改善缓慢 供给侧价格竞争频繁 投资机会多为宏观策略型短期反弹(如轻工、家电、白酒)而非行业根本反转[29][30] **2.6 医药行业见底与国际化** * 2025年Q2医药板块利润增速转正 最差时期似乎过去 反内卷政策使价格层面收敛 行业预期稳定[31] * 国际化进展显著:时代天使隐形牙套海外案例数超国内 一次性耗材海外表现良好 高值耗材逐渐被欧洲接受 设备类企业高等级医院国际化进展明显[32] * CXO板块需求见底好转 Q3、Q4可能看到订单价格提升 中报订单兑现良好[33] * 未来核心线索:政策冲击缓解后产业见底、出海、创新周期带来的CXO景气度改善 重点关注BD活动及临床数据发布[34] * 创新药领域订单价格是CXO核心因素 需后期重要临床数据支持[35] * Q3 BD量较市场最火热时减少 但预计Q4有较大BD项目落地 市场更关注产品本身、临床数据及国际表现 2026年将有大量重要国际临床数据发布(如国内领先ADC领域、康方生物OS数据)[36] * 创新药起点低(许多公司市值低于账上现金) 中国企业拓展的全球市场规模约为中国现有药品市场的10倍 有预测未来几年FDA批准新药中可能有三分之一来自中国 但需临床数据验证[36][37] **2.7 出海趋势的普遍积极影响** * 海外业务占比对公司业绩有显著积极影响:占比20%以下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0.4% 收入降1.2%;20%-40%公司利润增2% 收入增4%;40%-60%公司收入增8% 利润增16%;60%-80%公司收入增10% 利润增23%;绝大部分收入来自海外的公司维持7%收入增速和13%利润增速[38] * 中国企业全球化格局逐渐形成 在创新周期和技术迭代背景下持续创造价值[38][39] **3 其他重要内容** * 新能源汽车市场展望存在分歧:明年以旧换新政策边际效果减弱且地方政府资金不足 购置税开征可能透支部分需求 主机厂如比亚迪利润增速下滑 新势力积极布局海外 蔚来I8车型表现不佳构成挑战 比亚迪面临国内竞争加剧及高端化策略不明晰[21][22] * 制造业2025年下半年最值得关注的产业趋势是出口 需甄别因关税问题可能存在的Q3影响 策略重点转向ToC类产品[23] * 制造业重点企业及领域:整车厂(领跑、小鹏)、摩托车厂(春风、9号)、储能行业户储企业(阳台式电源因国内光伏价格下行快速增长)[24] * 结合医药见底、消费分化、新能源和互联网格局重塑及全球化 认为A股等中国资产具备持续创造价值的潜力[39]
猫眼娱乐(01896.HK):25H1电影票务宣发领先但部分项目不及预期 演出持续投入
格隆汇· 2025-08-31 11:28
财务表现 - 公司25H1实现营收24.7亿元 同比增长14% 略高于预告中值24.5亿元 [1] - 归母净利润1.785亿元 同比下滑37% 接近预告中值1.8亿元 [1] - 调整后归母净利润2.35亿元 同比下滑33% [1] 在线娱乐票务业务 - 在线娱乐票务收入25H1达11.8亿元 同比增长13% 增长主要由电影票务贡献 [1] - 25H1全国电影总票房292亿元 同比增长23% [1] - 线上出票量同比增长17% 线上化渗透率稳定 猫眼维持头部位置 [1] 演出业务表现 - 演出GMV高速增长但竞争策略导致收入调整 [1] - 头部艺人演唱会与大型赛事持续渗透 [1] - 本地演出GMV覆盖率提升 地方曲艺/休闲展览/脱口秀等品类GMV同比增长超80% [1] - 海外演出GMV同比增长超300% [1] 流量入口协议 - 猫眼23年初与腾讯/美团重签入口协议 腾讯协议期限截至24年底 美团协议期限截至25年底 [2] - 与腾讯协议到期后入口流量费已重谈 流量入口费变化将影响毛利率 [2] 电影业务发展 - 25H1主发24部+开发4部电影 数量创历史新高 但部分项目不及预期影响利润 [2] - 后续储备包括《刺杀小说家2》《熊猫计划2》《浪浪人生》等影片 [2] IP与AI业务进展 - 与《罗小黑战记2》开展电影宣发+IP衍生品联动合作 [2] - 开发《熊猫计划》系列电影自创IP熊猫糊糊 [2] - 深度参与顶流游戏IP/国漫IP大电影项目 [2] - 猫眼专业版加强大数据算法能力 与多家AI公司合作探索动画制作/视觉故事应用 [2] 盈利预测调整 - 下调2025-2027年调整后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97/6.62/7.71亿元 原预测为6.58/7.98/8.82亿元 [2] 投资评级与目标 - 维持买入评级 给予26年目标PE15x 对应目标价9.37港币 较8月29日收盘仍有21%上升空间 [3]
2025中报复盘:净利最高暴涨近1200%,游戏公司加速拥抱AI、短剧、云计算
新浪财经· 2025-08-29 13:22
行业整体表现 - 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680亿元 同比增长14.08% [1] - 国内游戏用户规模达6.79亿 同比增长0.72% 创历史新高 [1] - 多家游戏公司过去一年股价涨幅超100% 包括ST华通、巨人网络、天娱数科、吉比特、恺英网络等 [1] - 多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大幅增长 浙数文化156.26%、游族网络989.31%、盛天网络1186.02% [1] 公司业绩表现 - 三七互娱营收84.86亿元同比下降8.08% 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10.72% [2] - 昆仑万维营收37.33亿元同比增长49.23% 净利润亏损8.56亿元同比下降119.86% [2][13] - 完美世界营收29.06亿元同比增长9.67% 净利润5.03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2] - 吉比特营收25.18亿元同比增长28.49% 净利润6.45亿元同比增长24.5% [2] - 世纪华通营收约170亿元同比增长83.27% 预计净利润24-30亿元同比增长107%-159% [2][7] 海外市场发展 - 世纪华通子公司点点互动表现优异 《Whiteout Survival》与《Kingshot》位列7月中国出海手游收入前两位 [4][7] - 中国厂商超休闲游戏和休闲游戏海外安装总量同比增长159%和48% 中重度游戏安装总量下滑43% [7] - 多家公司境外收入下滑 三七互娱下降6.01%、吉比特下降21.01%、完美世界下降34.43% [8] 技术转型布局 - 昆仑万维聚焦AI业务发展 相关产品实现商业化落地 游戏收入不再是主要收入来源 [12] - 中青宝发力云计算业务 在多地建立云数据中心 云计算业务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12] - 掌趣科技因鲜少触及AI等前沿技术 营收下降23.44% 净利润下降65.58% [9][10][11] 新业务拓展 - 昆仑万维短剧平台DramaWave累计下载量突破3000万次 月活跃用户超1000万 年化流水收入突破2.4亿美元 [16] - DramaWave上半年为昆仑万维贡献5.83亿元营收 成为公司第三大收入来源 [16][17] - 完美世界影视业务贡献7.67亿元营收 未来将加大短剧赛道布局 [18] - 吉比特取得多部网文IP游戏改编权 将探索漫画改编、自制短剧等IP开发形式 [18]
传媒月月谈:二季度业绩期开启,AI落地推进与优质IP价值持续凸现
2025-08-20 22:49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传媒、电影、IP运营、游戏、AI应用、在线音乐、长视频剧集 [1][2][3] * 公司包括阅文集团、心动公司、华通、完美世界、吉比特、网易、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大麦娱乐、Meta、微博、快手、腾讯、巨量、爱奇艺、芒果超媒、华策影视、柠檬影视 [1][2][3][7][8][9][12][14][15][16] 核心观点与论据 **电影行业暑期档票房显著改善** * 8月1日至16日全国票房同比增长74% 观影人次接近翻倍增长 [4] * 7月全国票房同比下滑20% 观影人次下滑17.5% [4] * 《南京照相馆》预测票房超过30亿元 《浪浪山小妖怪》衍生合作品牌数及口碑发酵表现良好 [4] **IP行业加速发展 变现模式多元化** * IP方从内容创造者向运营商转化 通过收入多元化及产业链布局延展放大IP价值 [6] * 阅文集团上半年IP衍生业务GMV达4.8亿元 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7] * 阅文集团自营门店约10家 新品推出速度是2024年的3~4倍 头部IP包括全职高手、诡秘之主、道诡异仙 [7] **游戏板块业绩超预期 资源聚焦策略明确** * 心动、华通、完美、吉比特等验证中性体量厂商产品周期 [9] * 网易优化研发资源组织方式 更专注更大研发项目 心动每年新游推出节奏一到两款 吉比特集中资源在核心产品运营与用户服务 [9] * 重点关注产品包括心动一色跟L2 吉比特仗剑传说海外表现 道友来挖宝空间 完美一环第四季度上线 华通King Short国内计划与Tasty海外流水 巨人超自然行动组 网易遗忘之海 [10] **AI应用多模态落地加速 商业化进程推进** * AI视频用户群体增加 变现效率提升 商业化加速 大B端客户接受度提高 [11] * 可琳全球创作者超过4500万人 累计生成视频数量超过2亿个 vivo产品上线8个月通过AI实现2000万美元收入 [11] * AI广告领域各公司优化广告效果 Meta、微博、快手、腾讯、巨量等强调AI内容素材生产提效 通过跨平台数据融合加速自研AI工具替代 [12] **广电新政利好长视频剧集行业** * 新政策丰富电视大屏内容 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 优化管理和审查机制 鼓励创新和多元题材创作 [13] * 缩短电视剧项目从备案到开播上线周期 减少库存剧现象 [13] * 爱奇艺、芒果超媒、华策影视、阅文集团、柠檬影视有望受益 芒果TV MAU环比上升3%至2.8亿人 [14] **在线音乐行业竞争格局及盈利韧性优势明显** * 腾讯音乐二季度SVIP付费用户率渗透率达12% 非订阅业务收入增速超预期 [15][16] * 网易云音乐销售费用控制能力突出 获客ROI提升显著 [16] * 腾讯音乐2025年净利润预测95亿元 2026年112亿元 网易云音乐2025年29亿元 2026年21亿元 [16] 其他重要内容 **国庆档影片储备丰富** * 已定档《刺杀小说家2》和《熊猫计划2》 储备影片包括《志愿军三三国的星空》等 [5] **大麦娱乐关注授权及演出数据** * 三丽鸥与企卡瓦授权趋势良好 关注暑期演出数据及上半财年衍生品增速 [8] **阅文短剧业务发展迅速** * 自3月以来升级短剧业务开放超过2000部网文打造优质IP 上半年单项短剧项目最高流水超过8000万元 [7] **AI视频技术难点突破** * 主体一致性和动作美学等难点突破 客群渗透将持续提升并催化更好付费习惯 [11]
IP、文创、游戏、艺术多元业态深度融合 中华智慧借力版权贸易、联合出版走向世界
央视网· 2025-08-19 11:51
活动概况 - 2025南国书香节于8月15日至19日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举行 年度主题为"书香湾区·阅见世界·共享未来" [1] - 线下主会场面积约4万平方米 包含4大主题展厅、24个特色馆和四大功能互动区 [9] - 展销境内外1500多家出版机构近50万种各类出版物和文化创意产品 [9] 参展规模 - 首次设立的"阅·世界"馆规模空前 囊括越南主宾国馆、东南亚国家馆、欧洲国家馆等23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商 [8] - 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和读者参与 现场人头攒动 观众携带行李箱和帆布包穿梭各展区 [4] 业态融合 - 书籍与IP、文创、游戏、艺术等多元业态深度融合 超越传统书展模式 [11] - 活动呈现国际化科技感书香氛围 已发展成为超级文化嘉年华 [1][4] 战略定位 - 组委会期待活动成为国内国际双向赋能的文化桥梁 [13] - 推动国际优秀出版成果滋养中国读者 同时促进中华智慧通过版权贸易和联合出版走向世界 [13]
Pop Mart's Labubus boost China's soft power as Beijing brands find global appeal
CNBC· 2025-08-18 14:25
中国软实力提升与品牌全球化 - 中国从廉价出口和审查形象转向软实力提升 Brand Finance全球软权力指数排名从2024年第三升至2025年第二 首次超越英国仅次于美国[1][7] - 战略推动包括可持续发展 品牌强化 疫情后重新开放游客入境[7] 泡泡玛特国际扩张与业绩表现 - 核心产品盲盒通过神秘包装成为全球化标志 预计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长350%[3] - 全球门店超500家 近期在德国开设首店 售价30美元钥匙扣获蕾哈娜等国际明星带货[2] - 高盛预测长期全球销售额可达113亿美元 乐高同级水平[3] - 2024年销售额增长107% 超越三丽鸥(Hello Kitty母公司)45%的增速[4] 游戏产业全球突破 - 黑神话悟空基于西游记题材 首月全球销量2000万份 创历史最快销售记录之一[5] - 原神首年收入20亿美元 日本美国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海外收入已超中国本土[6] 消费品牌出海趋势 - 咖啡连锁登陆纽约 化妆品C-beauty进军全球市场[1] - 黄金Michelle Cheng指出IP与小确悦消费成为全球年轻世代核心主题[5] - 消费者逐步摆脱中国品牌负面滤镜 关注产品本质属性[8]
香港娱乐媒体业5年内规模将达150亿美元 普华永道:IP和AI将成行业投资热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16:15
行业整体展望 - 香港娱乐及媒体行业未来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预计为2.26%,2029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50亿美元 [1] - 行业核心驱动力为广告收入主导模式与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术 [1] 收入结构转变 - 行业核心增长动力将从“消费者付费”转向“广告收入”,其占比将从2020年的约20%跃升至2029年的约33% [2] - 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免费或低成本的广告支持型流媒体服务,而非高成本消费 [2] 互联网广告 - 香港互联网广告收入将从2024年的18亿美元增至2029年的26亿美元 [2] - 该细分市场年增长率预计将从2024年的14.3%逐渐放缓至2029年的4.9% [2] - 互联网广告领域未来5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7.4% [2] 流媒体平台 - 香港流媒体平台收入将从2024年的4.9亿美元增至2029年的6.13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6% [3] - 用户普遍同时订阅多个流媒体平台以获取垂直专项服务 [3] - 香港用户更倾向于无广告付费订阅模式,预计到2029年视频点播(VOD)订阅收入将占流媒体平台总收入的80% [3] AI技术应用与广告 - 生成式AI技术通过高度个人化广告能力显著提升联网电视对观众和广告商的吸引力 [1] - AI驱动的联网电视广告市占率已从2020年的5.9%跃升至2024年的22% [2] - 预计到2029年,联网电视广告将占据传统电视广告收入近45%的份额,市场规模达约510亿美元 [2] - AI技术赋能广告的创作与投放效率,助推广告收入扩张 [1] 投资热点与IP开发 - 港股市场最关注的要素是拥有商业价值的IP(创意内容或品牌) [1] - 拥有优质IP可围绕其构建完整生态圈,形成可持续变现闭环 [1] - 基于IP延伸出情绪价值与混合业态是未来发展趋势,教育、游戏、出行等场景将催生IP开发新机遇 [1] - 香港与内地政策层面为这些领域提供了有力支持 [1] 电影市场 - 香港电影市场2024年整体票房收入下滑至1.72亿美元,但预计到2029年将增至2.10亿美元 [5] - 得益于庞大电影爱好者群体,香港人均观影频次居全球前列 [5] - “电影制作融资计划2.0”可吸引更多资金投入行业,AI技术可用于剧本开发和特效制作以缩短制作周期 [5] 现场音乐市场 - 香港现场音乐收入将持续增长,2025年收入预计增至2.07亿美元,2029年将达2.18亿美元 [5] - 市场复兴受惠于香港特区政府支持及启德体育园的带动作用 [5] - 规模升级、设施先进的表演场地将为香港带来更多国际级演出机会,提升门票及周边收益,并惠及旅游及相关产业 [5][6]
资本还有理性?大麦涨幅是猫眼140倍
虎嗅· 2025-08-01 14:24
产业规模对比 - 2023年演出行业出票票房收入达22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5%,其中90%由音乐行业贡献,音乐行业中90%来自演唱会[1] - 2024年电影总票房同比下降23%,与音乐行业形成鲜明反差[1] - 音乐演出平均票价从2023年560元提升至2025年610元,消费者对高价票接受度显著高于电影[15] 资本市场表现 - 腾讯音乐(TME)市值从2018年210亿美元(1400亿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330亿美元(2370亿人民币),涨幅达27倍[1] - 爱奇艺市值从峰值2000亿人民币缩水90%至130亿人民币,与TME形成强烈分化[1] - 阿里影业更名大麦娱乐后股价年初至今上涨140%,同期猫眼娱乐仅涨1%[2] 企业财务数据 - 大麦娱乐2025财年分部收入达20.57亿人民币,占总营收比重从2.81%跃升至12.30%,成为盈利支柱[7] - TME 2024年音乐订阅收入增长25.9%至152.27亿人民币,付费用户达1.176亿,ARPPU从10.0元提升至10.8元[20] - 对比TME与爱奇艺:TME 2024年净利润71.09亿人民币(同比+36.19%),爱奇艺同期净利润仅7.91亿人民币[20] 商业模式差异 - 音乐行业实现会员数与ARPU双增长,影视行业面临会员触顶困境[2][21] - 实体专辑等衍生品在音乐行业保持生命力,影视DVD已基本退出市场[24] - 演唱会经济以"悦己"为核心,情绪价值创造能力强于电影合家欢模式[35] 全球市场趋势 - Spotify市值从上市256亿美元增长至1412亿美元(2025年),涨幅超400%[18] - 音乐版权全球价值已超越电影版权,科切拉音乐节线上观看超十亿人次[26] - Netflix 2022-2023年增速明显放缓,2024年才恢复双位数增长,落后于Spotify[29] 行业结构性优势 - 音乐IP验证周期短于影视,新IP进入行业门槛更低[35] - 线下音乐演出季节性弱于电影,全年均可创造收入[13] - 版权保护体系更完善,消费者付费习惯成熟支撑ARPU提升[35]
行业周报:从WAIC、浪浪山到CJ2025,继续布局AI、IP方向-20250727
开源证券· 2025-07-27 23: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WAIC大会助力AI应用商业化加速,建议布局AI陪伴/创作/电商/营销/教育等方向,推荐快手 - W、值得买等 [3] - 关注暑期国漫IP电影及衍生品销售对相关公司的拉动,推荐上海电影等 [3] - ChinaJoy2025开展,游戏行业有望延续景气上行,建议布局高景气文娱IP新消费,包括游戏、展会、潮玩/卡牌等领域相关公司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数据综述 - 《三角洲行动》获内地iOS免费榜第一,《王者荣耀》获内地iOS畅销榜第一;电影《长安的荔枝》获周票房冠军 [7][10] - 《无畏契约:源能行动》为安卓和iOS预约榜第一 [10] 行业新闻综述 AIGC - 海外模型方面,GPT - 5预计8月初上线,OpenAI计划7月底推出开源语言模型 [33] - 国内模型方面,Qwen等国产大模型持续迭代,音乐模型“淘汰”歌手又近一步 [33] - AI应用方面,AI营销、数字人等进展不断,值得买携手商汤科技探索消费智能体机遇 [34] - 硬件为基,内容持续丰富,阿里巴巴推出AI眼镜哇哦Quark Glasses [34] 游戏 - 7月合计发放网络游戏版号134个,数量维持高位 [35] - 《命运》手游双端测试时间曝光,388万玩家已预约 [35] - 6月新游戏收入榜中,10款突围其中5款二次元 [36] 影视/IP - “周同学”IP获央视多次关注,其“文旅商演”运营模式成文旅经济发展标杆 [36] - 《罗小黑战记2》热映带动IP授权周边销量,泡泡玛特旗下共鸣联名手办盲盒预售 [36] 公告总结 - 美图公司预计2025H1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65% - 72% [37] - 中旭未来拟更名“贪玩”,2025H1净利润预计达6 - 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38] - 赤子城科技2025H1收入预期同增38.0% - 41.5% [39] - 分众传媒拟收购新潮传媒100%的股权 [40] - 佳云科技以1000万元转让金源互动100%股权及债权 [41] - 吉视传媒拟发行规模不超过13亿元的公司债券 [42] - 掌阅科技股东量子跃动拟减持不超过总股本1%的股份 [43] - 姚记科技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总股本3%的股份 [44] 板块行情综述 - A股传媒板块2025年第30周上涨2.15%,处于市场中游水平,广电板块表现最好,营销板块较弱 [45] - A股传媒互联网个股中,幸福蓝海周涨幅最大,世纪天鸿周跌幅最大;美股中微美全息周涨幅最大,新氧周跌幅最大;港股中东方甄选周涨幅最大,云音乐周跌幅最大 [45]
传媒互联网行业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AI引领,IP驱动
国联民生证券· 2025-07-22 20:46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 年继续关注两大投资主线,一是 AI 应用加速落地,Agent 能力边界持续拓宽,将影响多个行业,提升效率、创造增量,同时关注 AI 玩具等硬件端机会;二是 IP 衍生品板块进入高速发展期,精神消费、悦己消费成为中长期消费增长点,看好优质国产 IP 拓展线上内容、线下实体衍生品,提升影响力并打开商业化空间 [4][12][111] 分组 1:AI:Agent 范式下应用能力边界扩张 模型:推理 + 多模态进展加速 - 大语言模型方面,RL scaling law 对推理能力提升效果显著,2025 年 4 月 OpenAI 推出 o3 模型,其 RL 训练和推理阶段投入算力比 o1 高一个数量级,收益曲线清晰;除 OpenAI o3 外,2025Q2 海外、国内多家头部企业相继推出最新 AI 推理模型,国产模型与海外头部模型差距持续缩小 [16][17] - 多模态视频生成方面,谷歌、快手相继推新,领先优势逐步扩大,谷歌 Veo3 综合能力领先,新增音频生成能力等;快手可灵 2.1 迭代频率加快,图生视频能力领先,不同版本价格定位不同,能覆盖不同需求 [20] 应用:Agent 成为最强共识 - Agent 作为 AI 应用落地形态成全球行业共识,OpenAI 定义 AGI 发展路径,Agent 为第三级,需具备模型、工具调用、指令/准则三要素,2024 - 2025 年成为全球 AI 企业共识的下一代 AI 应用形态 [21][23] - 随着模型推理能力增长,Agent 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加速提升,全球来看通用 Agent 领域模型巨头领先,垂直领域独角兽涌现,如 OpenAI 模型综合能力领先且建立 Agent 开发生态,Anthropic 代码能力领先且 MCP 生态规模较大,谷歌多模态能力领先且云服务龙头生态优势显著,Cursor 是快速崛起的代码 Agent 独角兽 [25][29][33] - 国产 Agent 方面,Manus 后多厂商跟进,关注大厂通用 Agent 新品,2025 年 3 月 Monica AI 发布首个国产通用 Agent 产品 Manus,后续多家厂商相继推出/更新通用 Agent 产品,垂直领域也有差异化应用推出 [39] 企业及其他垂类应用:海外、国内商业化加速 - 海外方面,据美股 2025Q1 财报,AI 为多家企业带来直接商业化贡献,多邻国 AI 功能提升付费水平、推动提质增效,Meta AI 推动广告转化、产品优化效率提升且 AI 硬件销量增长 [40][43] - 国内方面,关注可灵、美图商业化进展,恺英《EVE》有望颠覆 AI 陪伴,快手可灵月付费超 1 亿元,商业化有望重估;美图公司 AI 推动 C 端应用付费率翻倍提升,B 端应用也有增长;恺英网络战略投资的《EVE》产品基于自研 AI 架构,有望 2025 年测试、上线 [44][47][49] 分组 2:IP 衍生品板块:IP 引领,产业重构,扬帆出海 IP:全新的生产要素,重构泛消费板块 - IP 衍生品板块持续扩容,IP 衍生品企业收入空间打开,IP 能满足人类多方面需求,可与泛消费领域结合,2024 年中国泛娱乐产品市场规模达 1741 亿元,预计 2029 年达 3358 亿元,多家企业从单一领域扩展到泛消费领域 [52][54] - IP 成为新生产要素、新流量来源,运营能力拉开企业差距,对于 IP 衍生品企业,IP 成本在运营及商业化能力不同时有不同表现,体现企业性质/能力差异 [60] IP:引领文化出海 2.0,实现新突破 - Labubu 再次实现中国文化产品海外突破,2024 - 2025 年,Labubu 以独特形象、玩法及运营在全球破圈,全球搜索热度超 Hello Kitty,2025 年 5 月泡泡玛特 Tiktok 商店 GMV 破亿,欧美成主要收入来源 [66][67] - IP 衍生品企业加速海外布局,布鲁可亮相全球展会、扩充 IP 矩阵,2021 - 2024 年海外收入 CAGR 为 134.7%;卡游重点布局 IP 全球化和 TCG,拓展市场及渠道,开启全球管培生招募 [79][85][95] IP:转型、并购整合、资本化加速 - 供应链企业加速转型品牌及 IP 孵化运营,启梦玩具整合品牌并签约代言人,超级元气工厂开创“毛绒潮玩”新赛道并孵化 IP 系列 [96][98] - 并购整合及资本化加速,量子之歌收购 Letsvan,52TOYS 向港交所提交 IPO 材料,名创优品对分拆 TOPTOY 品牌潮流玩具业务上市进行初步评估 [101][106][110] 分组 3:行业前瞻及投资建议 - 2025 年继续关注两大投资主线,相关标的包括泡泡玛特、光线传媒、巨人网络等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