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出海

搜索文档
去国外做生意必须遵循的“22条军规”
吴晓波频道· 2025-05-10 04:15
全球供应链重构与出海机遇 - 全球供应链重新洗牌为企业提供重新定义市场地位的机会 [2][7] - 4月外贸数据远超预期 显示企业通过敏捷调整、技术创新和多元化策略有效应对冲击 [3] - 中小企业无需等待能力完备再出海 应在实战中快速成长并适应新市场 [8] 出海核心风险与合规挑战 - 合规性是最大风险点 包括股权架构、财税细节、专利/ESG/环保等软性合规 忽视细节可能导致巨额罚款或上市推迟 [6][7] - 典型案例:某中国企业在俄年销售十亿 因核心骨干签证超期被关押40多天 [7] - 欧洲市场隐私保护法规最严格 某企业通过极致打磨合规细节避免数十亿欧元罚款 [7] 目标市场选择策略 - 选择市场规模大且技术适配的市场 优先覆盖地理位置近、群众基础好的区域 [9] - 警惕"羊群效应" 避免仅因朋友成功而盲目跟随 [9] - 规避地缘政治高风险地区如菲律宾、乌克兰 需评估最坏剧本的承受代价 [10] 供应链管理关键要点 - 六大供应链风险:供应方单一、本地化不足、成本效率低、管理混乱、国内外协同缺失、合规不达标 [14] - 需摒弃"中国速度"视角 建立本地化供应链韧性 [14] - 韧性供应链三要素:全球布局、本地部署、多点联动 建议至少建立一厂一仓 [15] 品牌与文化适配策略 - 避免简单复制中国经验 需针对不同市场重新定位品牌价值 [11] - 警惕发展中国家"低价高成本"陷阱 隐性成本如政府关系维护可能远超预期 [11][12] - 东南亚市场易因文化相似性产生松懈 需保持对宗教文化问题的高度警惕 [19] 人才与组织管理 - 日本企业倾向派遣"次优人才"出海 因其更具饥饿感和适应力 [22] - 外派负责人需具备三重素质:成事决心、抗压能力、包容学习心态 [22] - 中国制造业拥有41大类666小类完整工业门类 人才储备是核心优势 [21][24] 战略制定方法论 - 明确战略意图(创新/效率/市场等) 运用PEST、CAGE和钻石模型分析环境 [25] - 传统贸易企业可通过并购欧美小品牌或供应链嫁接实现转型 [23] - 出海需实现"利己"与"利他"平衡 帮助目的国产业增长才能建立稳定共赢 [14]
深圳搭建信用服务体系 目标5年为10万家出海企业提供服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9 19:28
企业出海服务体系建设 - 深圳多区推出企业出海服务平台 包括罗湖"出海中心" 福田一站式服务平台 南山全球服务中心Go Global [1] - 粤港澳大湾区信用建设发展联盟发布全链条出海服务体系 覆盖市场开拓 信任认证 风险防控三大领域 [1] - 服务体系整合境外企业查册 海关贸易 电商平台数据 生成目标市场需求图谱和高潜力客户清单 [1] - 联合科法斯等国际机构建立海外合作方信用风险评估模型 提供实时风险评分和动态监测服务 [1] 信用体系建设与跨境信任 - 服务体系重点解决出海企业身份信任难题 推动信用规则 服务标准 数据要素跨境对接 [2] - 依托世界信赖标章联盟和邓白氏全球数据库 生成国际认可的企业信用"电子名片" [2] - 目标5年内为10万家企业提供出海服务 覆盖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 [2] 政策支持与联盟背景 - 粤港澳大湾区信用建设发展联盟由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前海管理局牵头 2024年3月成立 [1] - 联盟联合境内外信用服务机构 包括世界信赖标章联盟 邓白氏 科法斯 格兰德等国际机构 [1]
北京首个企业合规师培训示范基地在科博会上揭牌
新京报· 2025-05-09 19:24
活动概况 - 2025北京国际商事法律活动日作为北京科博会配套活动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主题为"贸促商法北京行 引领护航谋共赢" [1] - 活动吸引400余位来自政府、司法机关、国际组织、法律服务机构及专家学者参与 [1] - 北京市贸促会联合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等十余家法律服务机构设立展位,与企业现场交流 [1] - 活动包含全体会议、京津冀知识产权保护对话会、企业出海法律风险防范实务分享会等环节 [1] 政策与机制建设 - 北京市高院与市贸促会联合发布《关于建立商事纠纷在线诉调对接机制的意见》,提出建立"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和涉外案件"点对点"机制 [3] - 会上发布《北京贸促商事法律服务年度报告(2022-2024)》和《北京企业国际化经营合规指引(2025)》,通过案例为企业提供合规风险防控建议 [3] - 北京市首个企业合规师培训示范基地在活动中揭牌 [1] 企业国际化实践 - 北京氢璞创能科技公司核心氢燃料电池产品已实现批量化生产,并拓展巴西、英国、日本市场,但面临海外政策差异和产品型号适配问题 [2] - 丝路青年论坛国际部通过搭建平台帮助发展中国家了解中国政策与市场,促进双向合作 [2] - 中国贸促会指出中国企业正经历新一轮出海热潮,需重点关注法律与合规风险 [3]
破解出海信任难题 大湾区输出中国企业信任新基建
环球网· 2025-05-09 17:59
活动背景与参与方 - 粤港澳大湾区信用建设发展联盟主办信用出海发布会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信用司 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服务中心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 粤港澳大湾区九地市市场监管部门 香港贸易发展局 前海管理局 福田区发展改革局等代表出席[1] 企业出海核心挑战 - 企业出海面临三大核心挑战:市场机会定位 信任获取 风险防控[1] - 联盟整合境内外信用数据资源 打造覆盖市场开拓 信任认证 风险防控的全链条服务体系[1] -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强调企业需构建信任互认的"软联通" 联盟应推动信用规则 服务标准 数据要素跨境对接[1] 信用服务解决方案 - 世界信赖标章联盟助力中国制造通过信用认证体系升级 实现从产品输出到信任输出的跨越[2] - 信用通行证:依托世界信赖标章联盟及邓白氏全球企业信用数据库 生成国际认可的信用电子名片[2] - 数据获客:整合境外企业查册 海关贸易 电商平台数据 生成目标市场需求图谱及高潜力客户清单[2] - 风险管家:联合科法斯等机构建立海外合作方信用风险评估模型 提供实时风险评分 额度建议及动态监测[2] 战略合作与区域服务 - 香港贸发局 邓白氏 科法斯 格兰德 中创企服5家机构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协议[2] - 福田区发布"信福出海"服务[2] 未来规划 - 联盟计划5年内为10万家企业提供服务 实现安全出海和高质量出海[3] - 加强与大湾区各城市合作 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可复制的湾区经验[3]
危地不去,乱地不往,企业出海要有底线思维
吴晓波频道· 2025-05-09 08:36
中国企业出海现状 - 中国企业经历了从短缺经济、进口替代到产品出海,如今进入企业出海阶段,前期已积累5-6年时间,当前并非中国企业出海元年 [4] - 企业出海是一个特别严肃且迫切的话题,需要从国家工业视角出发,从产业历史角度进行长期研究 [35][76] - 企业出海是中国的技术和资本主动参与全球制造链条的过程,为世界经济发展做更大贡献 [92] 企业出海五大核心挑战 - 出海五大坑包括:出海合规坑、出海组织管理坑、出海品牌营销坑、出海供应链坑、出海国别坑 [8] - 供应链出海六大坑:供应方单一依赖过重、本地化要求无法完成、成本高效率低、管理混乱国内经验失效、国内外体系未协同、合规不达标被排除在大客户供应链之外 [36] - 品牌营销最大坑是"只会卖低价",营销是特别容易交学费的地方 [49][56] 出海团队建设与管理 - 早期出海从0到1需要一把手强力支持,对市场感知、资源投入和打破惯性思维至关重要 [12] - 出海负责人应具备:熟悉产品与文化、总部人脉深厚、沟通能力强(尤其对内)、对产品技术熟悉、有派驻国经验 [16][21] - 海外团队建设两个极端:完全本土化团队或以总部为主搭建团队,新市场往往先选择保守打法 [30] - 本土派出团队管理业绩通常优于当地团队,中国团队更有冲劲和责任心 [40] 出海战略与路径选择 - 企业出海时间框架:两年打基础、五年成规模、十年定胜负 [45] - 国别选择三原则:市场足够大、先近后远、先易后难 [97] - 出海路径可跟随客户、朋友、成本、热点或叛逆而行,最保险是跟随客户走 [87][102] - 需区分区域与国别概念,如中东地区迪拜与沙特完全不同 [107] 供应链与本地化挑战 - 中国仍是全球最好生产制造基地,配套齐全但其他国家本地化率要求可能面临质量或成本抉择 [57] - 海外大客户强调绿色供应链和ESG,忽视将失去商机 [65] - 供应链是出海最大挑战,涉及多国协同和制度障碍 [61] - 需避免供应链优越感,应换位思考本地行业发展需求 [67] 风险规避与共赢思维 - 对地缘政治风险需有敬畏心,坚持"危地不去乱地不往"的底线思维 [112] - 生意的本质是双赢,中国企业应创造下一波增长中的新型双赢 [81] - 在全球化重构中,帮助目标国家发展经济是实现共赢的确定性路径 [115]
今晚19:00,吴晓波X马旭飞X杨鸥,企业出海选哪里好?
吴晓波频道· 2025-05-08 02:21
点击按钮▲ 预约直播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出海,在路上。 昨日凌晨,当东八区还在睡梦中,官方忽然宣布,中美即将在瑞士实现破冰对话。 历经一月的关税大战,终于有了一些新眉目。 好消息也不止一个,昨日上午9点, 国新办金融发布会"赶早也赶巧"地为内部经济输入新弹 药,尤其针对关税战下的中国外贸企业,提出了针对性的"托举"。 如: 推动银行加快落实各项稳外贸政策,确保应贷尽贷应续尽续;如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经营 暂时困难的市场主体,一企一策提供精准服务,如 强化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的融资保障等等。 不过,在吴老师看来,尽管从国家部委到沿海各省市政府,都在积极为外贸企业出谋划策,但 是这些办法如何落到每一个具体的企业,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因此,外贸转内销仍只是短期的应急之策,而企业出海势将成为一项长期规划。 在他看来: 企业出海,是一次需要进行系统性思考的二次创业,在某种意义上,它的难度甚至 不低于企业家们第一次创业。 企业家们首先要面临以下五大课题:第一,出海的企业管理;第二,品牌营销;第 三,供应链;第四,国别选择;第五,合规性。 本场直播,吴老师将继续对话相关资深专家,探讨 地缘棋局中的落子艺 ...
今晚19:00,吴晓波x林雪萍x徐赫:供应链大迁徙,谁会被踢出全球棋局?
吴晓波频道· 2025-05-07 00:53
全球供应链现状与挑战 - 2021年2月美国德克萨斯州暴风雪导致三家关键芯片工厂停工 引发德国大众停产 日本丰田减产40% 凸显全球供应链脆弱性 [1] - 当前供应链面临地缘政治 能源危机 AI革命 ESG等多重变量冲击 从"效率优先"转向"安全与韧性"为核心 [1] - 麦肯锡数据显示全球92%企业正在重构供应链布局 "中国+1""近岸外包""数字孪生"成为高频关键词 [1] 供应链重构趋势 - 供应链机器处于高度调试阶段 中国企业需在新格局稳定前重新布局以保持战略地位 [2] - 联想通过"智能控制塔"系统实现全球供应链协同 覆盖180国30+制造基地2000+供应商 [2] - 中美分别聚焦"卡脖子"技术突破与制造业回流 供应链成为国家竞争力核心战场 [2] 企业出海关键议题 - 转口贸易窗口期问题成为企业规避关税的重要考量因素 [3] - 潜在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对企业供应链布局构成重大不确定性 [3] - 直播将探讨全球供应链变化 中国企业出海现状及先行者管理经验 [3]
吴晓波:出海,在路上
吴晓波频道· 2025-05-07 00:53
中国企业出海现状 - 越南胡志明市街头可见小米、OPPO、苹果、三星、蜜雪冰城、名创优品、比亚迪等中国品牌密集布局 [1][2][3] - 印尼市场出现模仿瑞幸模式的咖啡连锁品牌,一年内扩张至200家门店 [5] - 化妆品创业者提出"生而全球"理念,反映新一代出海企业的全球化基因 [5][6] - 2020年代企业出海呈现全要素输出特征,涉及设备、技术、人才、资本等商业模式重构 [15] 中国制造全球化发展历程 - 第一阶段(1990年代中期):万向集团1993年赴美建厂,开启零部件企业海外配套生产 [11] - 第二阶段(2000年代初期):加入WTO推动"Made in China"商品大规模出口 [11] - 第三阶段(2010年代中期):跨境电商崛起,企业通过独立站和海外仓建立品牌 [11] - 第四阶段(2020年代):受关税战影响,企业出海办厂成为长期战略选择 [12] 出海核心挑战 - 五大关键课题:企业管理、品牌营销、供应链、国别选择、合规性 [16] - 70后/80后企业家面临5-10年长期投入的决策压力 [18] - 制造业企业需完成从出口导向到"现地主义"的转型 [23] - 与日本1980年代出海相比,中国企业更聚焦发展中国家、参与基建投资且中小企业活跃 [28] 国际经验对比 - 日本企业海外法人达2.22万家,海外制造占比达70%(2023年汽车业海外产量1751万辆) [26] - 美国企业将海外扩张视为战略必选项(小钱德勒1962年研究) [21] - 日本出海受301条款打压的历史与中国当前处境高度相似 [22] 学术研究进展 - 中国企业出海系统研究处于空白状态,相关专著稀缺 [31] - 《大出海》首次从地理、认知、价值链等维度构建全景分析框架 [35] - 2023年出现多部出海战略著作,标志研究领域开始兴起 [36] 行业活动动态 - 吴晓波频道举办企业出海主题系列直播,聚焦供应链等五大议题 [38] - 论坛邀请供应链专家林雪萍和联想全球供应链负责人徐赫参与对话 [38] - 出海被定义为与AI革命并列的百年机遇,需坚持理性、建设性、避险性原则 [8][38]
5月6日—5月8日,“出海,在路上”吴晓波频道11周年系列直播正式开启
吴晓波频道· 2025-05-06 00:41
点击按钮▲ 预约直播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当2025年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壁垒如飓风般席卷全球产业链,订单锐减与成本激增的阴霾下,中 国企业的出海征途却显露出别样韧性——这场看似突如其来的危机,实则是中国制造全球化基 因觉醒后的又一次淬炼。 从海尔在欧美供应链的20年深耕,到万向集团横跨12国的汽车零部件帝国,这些穿越周期的商 业叙事,绝非危机倒逼的权宜之计,而是民族工业融入世界脉搏的战略觉醒。 正如吴老师在2024首届出海全球峰会所言:"留给中国企业的出海窗口期仅剩5—10年",但历 史告诉我们,真正的全球化布局需要以十年为单位丈量。 5月8日,是吴晓波频道11岁的生日,在11周年庆之际,我们策划了主题为"出海,在路上"系列 直播活动。 吴老师将和六位实战派出海领航者展开深度对话。 三场直播的主题分别是: 工对波兰HSW集团工程机械事业部的收购及并购后的整合管理,足迹遍布全球近50个国家和地 区。 林雪萍:全球产业观察家、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质量发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过去3年,林雪萍 调研国内外100多家工厂,访谈了200多位海外亲历者,并前往德国、匈牙利、泰国、越南、墨 西哥等不同地区国家 ...
每一家出海企业都要考虑的121个问题
梧桐树下V· 2025-05-05 21:07
中国企业出海趋势与必要性 - 2025年后出海成为企业"必答题",因海外市场普遍大于国内市场 [1] - 当前出海面临贸易战、关税壁垒和逆全球化三重挑战,风险高于预期 [1] 《中国企业出海指南》内容架构 - 全书332页15.5万字,覆盖9大章节:海外布局、监管要求、股权架构、审批流程、交易文件、合规风险、税务考量等 [3] - 提供纸质资料+线上课程《境内企业赴美国上市的法律实务解读》+定制笔记本 [3] 出海核心路径与架构设计 - 常见路径包括协议方式和股权投资方式,涉及资金来源、人员配置、律师作用等要素 [4] - 股权架构设计包含全球税务优化、境外信托、跨境效能考量,典型案例采用BVI-开曼-夹层BVI-香港的多层架构 [7][9] - 夹层BVI公司设计便于未来业务板块剥离,避免直接出售香港公司 [11] 境外投资审批流程 - 三阶段审批:发改委备案/核准→商务部备案/核准→银行外汇登记 [13] - 需额外关注反垄断申报、国家安全审查、数据安全及国资监管要求(央国企适用) [15] 交易法律条款与文件 - 关键协议包括投资意向书(含交易先决条件、终止条款)和投资协议(含赔偿条款、完整性条款) [21][23] - 投资协议核心条款涵盖交易结构、陈述保证、承诺解除等法律约束性内容 [23] 合规管理体系搭建 - 合规六步曲方法论:定原则→画场景→定岗位→搭流程→识义务→写制度 [25] - 制度制定需结合企业价值观、管理需求及外部法规,参考模板但需定制化 [27] 区域国别投资分析 - 阿联酋案例:能源占出口40%(原油/天然气),机械设备占进口35%,法律体系为民事法与伊斯兰法双轨制 [29] - 国别信息需搜集6类数据:经济结构、商品贸易、国际协定、法律制度、外资政策等 [29] 工具与资源支持 - 提供交易文件模板(如中英文投资意向书)、ODI备案流程详解及税务筹划方案 [21][13][6] - 配套线上课程覆盖美国上市法律实务,增强实操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