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

搜索文档
连续三届亮相链博会,星巴克中国与绿色科技企业远景达成合作
贝壳财经· 2025-07-18 17:44
战略合作与可持续发展 - 星巴克中国与远景科技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未来三年将通过数字化碳管理平台覆盖100%直采供应商和重要间接采购供应商,精准测算数千个品项的全链碳足迹并定制减碳路径 [1] - 双方将基于现有绿色门店和咖啡创新产业园的合作基础,开创"全链协同减碳"新模式 [1] - 合作内容包括运用远景智能物联网操作系统接入全国超过7500家门店的核心运营设施,实现数据实时追踪和节能降碳 [2] 链博会展示成果 - 星巴克连续三年参展链博会,本届展台融入可持续理念,展示绿色供应链、烘焙、物流及绿色门店等全价值链实践 [1] - 展台核心咖啡吧台采用环保材质与模块化设计,可拆卸后在其他门店循环使用 [1] - 首次在链博会展台展示即饮业务 [1] 现有可持续实践 - 星巴克咖啡创新产业园运用远景"零碳综合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太阳能光伏板、智慧储能、直流快充等措施实现节能降碳 [2] - 数字化能碳管理系统结合绿电采购,实现园区节能、降本、减碳多赢目标 [2] 公司战略与愿景 - 星巴克中国表示可持续理念已融入每家门店和每杯咖啡,深耕中国市场26年 [2] - 公司期待通过供应链协同减碳促进餐饮零售行业更大规模绿色转型 [2] - 鼓励供应商将减碳经验应用到更广泛经营领域 [2]
第三届链博会多方践行绿色办展理念
中国经济网· 2025-07-18 17:14
链博会概况 - 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 主题为"链接世界 共创未来" [2] - 由中国贸促会主办 会期为7月16日至20日 [2] - 共有651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 涉及75个国家 地区和国际组织 [2] - 境外参展商占比达35% [2] - 连同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 实际参展商达1200家 [2] 展会特色 - 突出绿色办展理念 在倡导参展企业推行绿色搭建方面成效显著 [1] - 展区设置和展示方案更加突出绿色发展 [10] - 举办多场聚焦绿色低碳主题的研讨交流活动 [10] - 贯彻"绿色 环保 可持续"办展理念 把握厉行节约原则 [10] - 全过程实行绿色办展 包括节能改造 智慧能源管理 光伏发电等措施 [10] - 倡导绿色布展 使用轻质减量 循环使用 模块化展示材料 [10] 参展企业展示内容 - 正大集团展示从"农场到餐桌"的绿色健康"食品链" [4] - 金光集团APP展示"双循环跨国产业链"与"绿智赋能生态链"创新成果 [6] - 大金氟化工展示其绿色工厂 [8] - 吉林化纤展示其绿色材料和低碳生活理念 [10]
戴德梁行发布《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智通财经· 2025-07-18 16:59
可持续发展成就 - 公司提前六年实现2030年范围1和范围2排放减排目标,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19年减少超50% [1] - 公司为总面积超过11.8亿平方英尺的8.5万座建筑提供可持续发展服务 [1] - 公司办公室87%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 [1] 企业价值观与员工认同 - 公司推出全新企业价值观(不断进取、坚忍不拔、包容多元、远见卓识、敢于创新)和企业宗旨 [1] - 91%的员工表示了解企业价值观 [1] 环境、健康与安全(EHS)战略 - 公司推出全新的EHS战略及全球360度EHS模型 [1] - 在公司各项运营活动中开展377次CHECKIT健康与安全审计 [1] 可持续发展战略 - 推动可持续未来是公司重要战略,承诺在业务运营、客户服务及利益相关方合作中履行该战略 [2] - 公司将可持续发展与其他重要战略保持一致,以提升韧性、创造业务增长契机并在商业地产领域树立行业新标杆 [2]
苏州供电助力降低碳排放 两项目入选“全球典型”
苏州日报· 2025-07-18 14:22
世界青年发展论坛项目入选 - 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共享充电机器人——推动绿色出行"与"构建零碳美丽乡村"两个项目入选全球200个可持续发展领域典型项目 [1] - 项目在论坛的全球青年发展项目周亮相 论坛主题为"拓展青年潜能 助力全球发展" [1] 共享充电机器人项目 - 项目聚焦"电动汽车充电难"问题 创新提出"车桩分离、一桩多车"的共享充电新模式 [1] - 研发智能调度平台与移动充电机器人系统 建设成本较传统模式节省约20% [2] - 已在相城区50余个场景落地 充电桩利用率提升至90% [2] 零碳美丽乡村项目 - 聚焦传统农业生产低碳发展能力不足问题 以太仓东林村为试点 [2] - 构建"政府+企业+乡村"绿色伙伴关系 创新"全电化"智慧循环农业模式 [3] - 实现化肥减量30%、农药减量25%、秸秆100%回收 东林村成为江苏首批"中国零碳乡村" [3] - 计划三年内打造105个零碳乡村 [3]
报告:中国企业供应链正从“中国+1”转向“中国+N”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13:58
供应链战略转型 - 中国企业正从"中国+1"转向"中国+N"战略 通过多点布局构建更具韧性的全球供应链网络 [2][3] - 供应链三大难题为供应成本上升 采购挑战和营运资金管理困难 企业加速推进采购 生产和销售的本地化布局应对挑战 [2] - 东盟是重点区域 40%企业视其为最重要海外采购市场 37%作为终端销售市场 48%列为未来投资目的地 马来西亚最受青睐 泰国 新加坡 印度尼西亚紧随其后 [2] - 中国-东盟自贸区3 0版谈判完成将助力企业供应链布局 同时企业积极开拓北美 北亚和欧洲等高潜力市场 [3] 数字化转型 - 90%国内企业已实施数字化方案 中型企业在降本增效方面表现突出 [4] - 企业科技投入聚焦人工智能 自动化 云计算及生成式AI等前沿技术 近八成企业计划今年增加10%以上数字化投入 [4] - 存货管理数字化需求最迫切 约三分之一企业使用数字化平台获取存货信息或通过跨境电商寻找供应商 [4] - 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数字化应用率从35%提升至42% 显示持续投入趋势 [4] 可持续发展实践 - 超半数企业已在一个或多个业务领域实施可持续实践 油气 医疗健康和制造业处于领先地位 [4] - 未来重点将优化能源利用效率并建立可持续运营流程 [4] - 成本压力和融资渠道不足是主要瓶颈 企业期待金融机构创新可持续融资框架提供灵活支持 [5] 企业经营现状 - 近八成中国企业2024年业绩提升 但成本压力仍是最大痛点 [1] - 未来三年企业核心战略将围绕供应链重构 数字化转型 海外扩张和可持续发展展开 [1]
全球与中国玄武岩纤维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QYResearch· 2025-07-18 12:44
玄武岩纤维行业概述 - 玄武岩纤维是由天然玄武岩熔融拉丝制成的新型无机非金属纤维材料,具有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抗辐射等优异性能[1] - 该材料由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等氧化物组成,生产废弃物少且可环境降解,是环保绿色材料[2] - 行业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受益于轻量化和绿色环保趋势,在建筑、交通、能源、军工等领域需求显著增长[2] 行业发展历史与技术现状 - 生产技术研发始于1960年代苏联,1985年乌克兰建成首台工业化生产炉[3] - 中国2002年将玄武岩纤维列入国家863计划,已有30多家企业参与研发生产[3] - 中国已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制造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建立多个产业园区[3] - 行业正突破连续拉丝、复合改性等关键工艺瓶颈,推动产品向高性能、低成本方向发展[3] 市场现状与规模 - 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00.89百万美元,预计2031年达194.58百万美元,CAGR为9.64%[10] - 中国市场2024年规模62.65百万美元,占全球62.1%,预计2031年达128.89百万美元,占比提升至66.24%[11] - 建筑和基础设施行业是最大应用领域,占比约36%[14] - 亚太地区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印度、日本等国家需求旺盛[14] 主要应用领域 - 建筑行业:用于混凝土增强、保温材料和结构复合材料[14] - 交通运输:轨道交通、汽车轻量化领域应用扩大[5] - 特殊环境:在腐蚀环境(海港、化工厂等)和高负荷结构中优势突出[5] - 其他领域:航空航天、军工、船舶制造等[20] 行业发展趋势 - 产品向高性能与功能化发展:开发耐高温、导电、阻燃等多功能复合材料[4] - 产业链一体化加速:矿石开采、纤维生产、复合成型等环节集成化[4] - 应用持续拓展:逐步替代玻璃纤维、部分碳纤维和钢材[5] - 政策支持增强:各国政府出台政策支持研发和产业化[5] 主要厂商与产品类型 - 全球前五大生产商包括Kamenny Vek、Technobasalt-Invest等[19] - 中国主要厂商有郑州登电玄武石纤、四川航天拓鑫等[19] - 产品类型包括短切纤维、有捻粗纱、无捻粗纱等[19]
【财经分析】从供应链到“共赢链” 链博会见证中外企业“双向赋能”
新华财经· 2025-07-18 11:49
产业链绿色协同发展 - 苹果公司与中国供应链伙伴深度融合,展示创新发展路径,核心供应商欣旺达与创新集团、杰士德同台亮相 [2] - 欣旺达磁悬浮输送产线产能效率较传统生产线提升200%-300%,具备高速度、高精度、高柔性、智能化及高度国产化优势 [2] - 欣旺达为苹果供货的生产线已实现100%绿电使用,公司整体绿电占比达40% [2] - 杰士德绿色制造工厂当前绿电占比达10%,未来将实现全面绿色生产 [2] - 施耐德电气发起"零碳计划",目标2025年帮助全球前1000家供应商在运营层面减碳50%,包括中国270家核心供应商 [2] - 西门子创立"供应链伙伴学院",系统性开放减碳技术和解决方案知识,加速供应商减碳进程 [3] 跨国企业深度协作重塑产业生态 - 麦当劳中国联合11家供应商发布"麦链"倡议,以"三脚凳"经营理念共塑中国"麦链"新生态 [4] - 麦当劳中国加速本地化发展,供应商九联集团坚持100%非笼养殖模式以符合欧洲动物福利标准 [4] - GE医疗带动超1000家供应链伙伴共同成长,持续推进全面国产化 [4] - 洛阳LYC轴承依托GE医疗技术实现国产CT设备主轴承研发突破,合作范围从CT轴承扩展至X光机、球管机、心血管机轴承等 [5] 中国供应链竞争力与跨国企业信心 - 中国供应链网络具有全面性、高效协作、快速响应能力,能迅速应对市场变化并降低物流成本 [6] - 中国供应链以其规模、效率、创新和韧性吸引全球企业,天丝集团认为其全球核心地位无可替代 [6] - 施耐德电气中国团队研发的中压断路器以中国为核心生产基地供应全球,中国市场战略重要性持续提升 [6] - 中国正加速提升中高端产业全球分工地位,通过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扩大内需战略推动"制造大国"向"消费大国"升级 [7]
全球化工界发出北京倡议
中国化工报· 2025-07-18 09:58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化工界聚焦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致力于实现生态可持续性 [2] - 化学工程范式变革被视为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2] - 倡议通过改善工作条件和提升环境质量来增进人民福祉 [2] 技术创新与应用 - 重视新兴技术,用化学工程范式推动化工产业低碳发展 [3] - 追求化学反应的原子经济性,塑造化工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可循环性 [3] - 主动拥抱前沿技术,以绿色且平衡的方式规划化工过程与产品 [2][3] 教育与人才培养 - 未来十年以化学工程范式变革为导向培养工程师 [3] - 将污染最小化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作为化学工程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 - 共同设计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新化学工程范式 [3] 产业与社会责任 - 在产品制造和服务提供过程中关注利益攸关方的福祉 [3] - 通过环境产品声明和环境足迹标签增强消费者的环境和社会意识 [3] - 鼓励化学工程师与中小企业互动,共同解决地区问题 [3] 合作与公众参与 - 倡议与政府、私营机构和其他组织合作,不受政治动态影响 [3] - 推动数据公开透明,促进信息共享与公众参与 [3] - 努力提高公众、政府、工业界和学术界对倡议理念的认识 [3]
提升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为奶业振兴注入新动能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8 08:41
奶业发展现状与成就 - "十四五"期间中国奶业取得突破性成就,包括产能供给质效双升、质量安全国际领先、品牌矩阵构建竞争优势、国际影响力持续攀升 [2] - 2024年牛奶产量达4079.4万吨,较2018年增长32.7%,奶源自给率达72.8% [8] - 奶牛场(户)均存栏518头,较2018年增长234%,100头以上规模化养殖比例达78%,较2018年提高16.6个百分点 [8] - 荷斯坦牛平均单产9.9吨,较2018年增长2.5吨,特色奶总产量82万吨,年均增速18% [8] - 生鲜乳抽检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99.9%以上,乳脂肪、乳蛋白和菌落总数平均值优于国家标准,体细胞数平均值优于欧盟标准 [8] 行业面临的挑战 - 消费潜力释放不足,城乡差距制约市场扩容 [2] - 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成本压力持续加大 [2] - 核心竞争力存在短板,关键领域依赖进口 [2] - 利益联结机制待完善,产业链协同效率偏低 [2] 未来发展机遇与战略路径 - 健康中国战略推动乳制品消费升级,乡村振兴战略开拓农村市场,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科技突破,"双循环"格局助力品牌国际化 [3] - "十五五"期间重点任务包括消费扩容提质工程、培育奶业新质生产力、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3] - 乳企规划聚焦全链硬实力锻造、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如伊利提出激活创新驱动力,蒙牛强调全产业链提质增效,光明乳业注重新质生产力 [4] - 牧业企业重点培育"超级种公牛"、开发功能性原料奶、打造智慧牧场、践行可持续发展 [5] 奶业复苏信号与建议 - 需关注消费、奶价和生鲜乳过剩三大复苏信号 [9] - 建议主产省产业纾困政策继续实施1-2年,奶牛养殖企业积极去产能 [9] - 未来5-10年重点方向包括建立供需研判和产能规划调控机制、研究生鲜乳价格形成机制、推动奶农办加工、促进种养结合和绿色低碳转型 [9] 政策与产业协同建议 - 统筹产业扶持政策推动奶牛养殖节本提质增效,合理规划生产布局 [6] - 加强优质饲草料基地建设,扩大种养结合比例,持续推进奶牛遗传改良 [6] - 乳企应提高稳定可控奶源比例,与养殖场户建立稳固关系,放宽准入门槛支持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办加工厂 [7] - 优化乳制品结构增加平价产品供应,促进原制奶酪等新型产品消费,拓展乳功能蛋白应用场景 [7]
“开放的中国不断续写同各方互利共赢的成功故事”
人民日报· 2025-07-18 06:02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的全球影响 - 进博会自2018年创办以来连续举办7届,累计吸引18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 [2] - 进博会为发展中国家间扩大贸易提供重要机遇,推动南南合作 [3] - 联合国贸发会议赞赏进博会帮助多国提升贸易数字化和便利化水平 [2] 企业参与进博会的成功案例 - 美国精油企业多特瑞通过进博会订单从3.8亿元人民币增长至10亿多元人民币,展台面积从9平方米扩大到300平方米 [4] - 秘鲁品牌"温暖驼"带动300多个手工家庭就业,手工作坊从1层扩建至3层,年销量从百余件大幅提升 [4] - 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为最不发达国家参展商提供免费展位,2025年将支持约60家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参展 [4] 发展中国家与中国的经贸合作 - 柬埔寨通过进博会推动大米、芒果等农产品及手工艺品进入中国市场 [6] - 赞比亚高度评价中国为最不发达国家提供全球市场准入机会 [5] - 巴基斯坦呼吁通过全球发展倡议消除市场准入壁垒和数字鸿沟 [6] 全球发展倡议的推进 - 中国通过进博会等平台落实全球发展倡议,聚焦减贫、粮食安全、数字经济等领域 [6] - 秘鲁认为全球发展倡议与南方国家优先事项一致,需增强气候韧性和包容性发展 [6] -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表示将继续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7] 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评价 - 南方中心指出中国经济发展惠及全球,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3] - 多国代表肯定进博会是推动普惠包容经济全球化的关键平台 [5][6] - 联合国机构感谢中国通过技术合作项目助力贸易便利化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