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达峰碳中和
icon
搜索文档
“十四五”期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中国新闻网· 2025-09-19 21:37
政策与战略进展 - 中国在"十四五"期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1] - 生态环境部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1] - 下一步将持续深入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2] 能源与产业转型 - 推动建成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1] - 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已提前完成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1] - 积极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发布甲烷和工业氧化亚氮控排方案 [1] 市场机制与标准建设 - 将氢氟碳化物纳入配额管理,将煤矿瓦斯排放的限值从30%加严到8% [1] - 指导发布了100多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定期发布全国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 [1] - 下一步将加快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健全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 [2] 国际合作与支持 - 帮助企业积极应对国际涉碳贸易壁垒,推动碳足迹规则标准实现国际的衔接互认 [1]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十四五”期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新华社· 2025-09-19 21:06
全国碳市场建设积极推进。我国建成了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现了对全国6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效 管控。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截至2025年9月18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7.14亿吨,累计成交额达到 489.61亿元。同时,碳排放数据统计核算的规范性、准确性、及时性大幅提升。全国碳市场实现了稳起步、稳运行,已经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 和的有力举措。 同时,我国牵头构建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指导发布100多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上线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定期发布全国电力 碳足迹因子数据,帮助企业积极应对国际涉碳贸易壁垒,推动碳足迹规则标准实现国际衔接互认。 我国深入推进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印发实施,明确我国中长期适应气候变化的目标任务。深化39个气候适 应型城市试点建设。推动提升重点区域气候韧性,加强青藏高原等关键脆弱区域气候风险评估。 李高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 的碳市场,健全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不断提升经济发 ...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绿色低碳发展积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经过不懈努力,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我们完全有信心实现'十四五'生态环境改善目标,还要 力争高质量收官,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好坚实基础。"黄润秋表示。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是一项重大体制创新和重大改革举措。据发布会介绍,"十四五"以来,共开 展8批次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累计受理转办群众举报14.4万多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177个,移交责 任追究问题线索209个。在实践中,督察抓深抓细为基层减负各项工作,大幅减少调阅资料,简化现场 督察,优化调整信访转办,强化督察队伍建设,研究制定督察底稿和全链条防范廉政风险等相关制度, 以严明的纪律和良好的作风保证督察风清气正。"下一步将统筹好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统筹好坚持严 的基调和精准科学依法督察,统筹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统筹好传导压力和为基层减负这几对关系, 继续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充分发挥关键性、引领性作用。"生态环境部副部长于会文说。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黄秋霞 气候变化是广受关注的重大全球性挑战。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表示,生态环境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 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一是推动构建和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体 系,会同 ...
生态环境部李高:我国碳市场累计成交近49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18:15
不过,固废治理仍存短板。据最新调查,我国历年累积堆存工业固体废物超330亿吨,占地面积超3500 平方公里,非法倾倒行为时有发生。对此,李高明确下一步重点,以非法倾倒填埋固废、非法拆解废电 器、废动力电池及风电机组、光伏组件等 "新三样" 固废为整治核心,推动2027年完成磷石膏库、垃圾 填埋场污染隐患排查,2030年完成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整治。同时,加快建设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信息 系统,压实各方责任,严防新隐患产生。 "以标准提升引领产业优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李高表示,"十四五" 以来,我国已发布 生态环境标准430项,其中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32项,这些标准在污染减排、产业升级、环保产业发展 等方面发挥多重作用。 9月19日,在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介绍, 截至2025年9月18日,全国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达7.14亿吨,累计成交额489.61亿元,真正实现 "稳起 步、稳运行"。与此同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同步启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30 余项制度规范落地,多层级、较完备的碳市场法规体系初步形成。 "这不仅是中国应对气 ...
生态环境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额达489.61亿元
期货日报网· 2025-09-19 16:48
期货日报网讯(记者 曲德辉 见习记者 肖佳煊)9月1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 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在发布会上表 示,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性挑战,事关人类未来和各国发展。生态环境部深入贯彻 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李高介绍,截至2025年9月18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 了7.14亿吨,累计成交额达到了489.61亿元。与此同时,碳排放数据统计核算的规范性、准确性、及时 性大幅提升。全国碳市场实现了稳起步、稳运行,已经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力举措,成为中国积 极应对气候变化的一张靓丽名片。 在积极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方面,李高表示,生态环境部建成了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排放 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还在进一步扩大,今年新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实现了对全国60%以上 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效管控。还启动了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推动出台《关于推进绿色低碳 转型 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先后制定3 ...
《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发布
新华社· 2025-09-19 16:12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包括资讯、报告、培训、咨询等在内的14项ESG服务,助力上市 公司传播ESG理念,提升ESG可持续发展表现。点击查看【 ESG评级中心服务手册】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2025年5月24日) 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目前,我 国已建立重点排放单位履行强制减排责任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激励社会自主减排的全国温室气体 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为推动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全国碳市场,经党中央、国务 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 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兼顾绿色低碳转型和 经济发展需要,坚持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坚持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工具的基本定位,加 快建设全国统一的碳市场,有计划分步骤扩大实施范围、扩展参与主体,营造更加公平公开透明的市场 环境,努力实现碳排放 ...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丨这五个“新”,读懂“美丽中国”建设新成就
新华社· 2025-09-19 16:02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重大成效。19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发布会上,生 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用"五个新"概括了"美丽中国"建设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跟随海报,一起了解。 截至目前 全国共有11.2亿千瓦的煤电机组和9.5 亿吨的粗钢 完成全流程或重点工程超低排放改造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稳定运 覆盖了全国60%以上的碳排放量 新华社权威速览 · 非凡 "十 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实现 我国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超过30% 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 共发现查处4545个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点 已基本完成整改 90%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利群 得到有效保护 新华社权威速览 ·非风·"十四" 绿色低碳发展迈出新步 新华社权威速览 · 非风 "十四五 生态环境治理效能得到 fr "十四五"以来组织开展了8批次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 累计受理转办群众举报14.4万多件 将386万余个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要素最齐全的国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 新华社权威速览 · 非凡 · 十四五 全球环境治理彰显新之 作 ...
“十四五”期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新京报· 2025-09-19 13:33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9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另外,我国建成了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截至2025年9月18日,全国碳排 放权交易市场的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7.14亿吨,累计成交额达到489.61亿元。全国碳市场实现稳起步、 稳运行,已经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力举措。 生态环境部指导发布了100多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上线了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填补了国 内数据空白;定期发布全国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帮助企业积极应对国际涉碳贸易壁垒,推动碳足迹规 则标准实现国际的衔接互认。"联合国环境署生命周期倡议负责人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他没有看到世界 上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快速地推动碳足迹工作。"李高说。 今年是"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李高说,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和重 点领域的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建成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 已提前完成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十四五"期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 ...
实录 | 9月19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9 13:10
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 - 蓝天保卫战取得显著进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PM2.5浓度较2020年分别下降18%、10%和20%,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降至29.3微克/立方米,比2020年下降16.3% [4][8] - 碧水保卫战成果突出,全国3000多条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90%,七大流域和重点海湾整治完成率分别达90%和93.3% [4] - 净土保卫战稳步推进,完成10万余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5%以上,基本完成132个重点县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 [4] 绿色低碳发展进展 - 能源结构优化与工业改造加速,11.2亿千瓦煤电机组和9.5亿吨粗钢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1.98亿吨焦化产能、1.1亿吨水泥熟料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4][14] - 碳市场建设成效显著,建成全球最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全国60%以上碳排放量,累计成交量7.14亿吨,累计成交额489.61亿元 [6][21] - 绿色金融支持力度加大,100多个项目获得金融机构支持,授信金额2164亿元,发放贷款764亿元,首批绿色金融服务项目贷款合同达143亿元 [15] 生态保护修复与监管 -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超30%,查处4545个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问题并基本完成整改,90%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 [6] -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强化,完成两轮督察“全覆盖”,第三轮已开展4批次,受理转办群众举报14.4万多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177个,移交责任追究问题线索209个 [6][27] -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基本建立,划定4万多个管控单元,将386万余个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 [6][41] 环境治理科技创新 - 监测体系数智化转型取得突破,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要素最齐全的国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直接监测站点达3.3万多个 [33] - 新技术应用提升效率,无人机自动采样耗时节约70%以上,“黑灯实验室”分析测试效率较人工提升8倍以上,站点运行维护频次减少70% [34] - 非现场执法能力增强,利用卫星遥感、红外成像、无人机等手段,问题线索准确率从40%提高到85%以上,今年1-8月现场执法检查次数下降30%但问题发现率提高10-25个百分点 [66][68] 固体废物治理 - 固体废物处理能力大幅提升,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能力达2.23亿吨/年,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能力达114.1万吨/天,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58.8%和72.4% [47] - 历史性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深化“无废城市”建设,113个城市实施固体废物治理项目3000多项,投入约5600亿元 [47] - 打击非法转移倾倒成效明显,累计查处案件1.91万件,其中涉嫌环境犯罪案件5234件 [47] 全球环境治理参与 - 引领全球气候治理,推动达成“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启动昆明基金,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提前完成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7][20] - 南南合作成果丰硕,提供并动员1770亿元项目资金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与42个国家签署合作协议,为120多个国家举办300多期能力建设培训 [54] - 绿色技术国际输出增加,向多国提供钢铁超低排放改造技术,在阿联酋沙漠搭建零能耗降温系统使建筑能耗降70%,在南非承建塔式熔岩光热电站年提供480吉瓦时清洁电力 [53] 美丽中国建设推进 - 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启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完成先行区建设行动方案编制,计划选取5个省份、50个城市、100个县开展探索 [71] - 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建设加力,2573个河湖水体列入国家清单,推出94个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和31个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72] -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4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首次超过90%达90.4%,优良天数比例达87.2%较2020年上升2.4个百分点,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超90% [8]
生态环境部: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已提前完成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央视网· 2025-09-19 11:50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 - 推动建成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已提前完成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1] - 十四五期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积极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 [1] - 发布甲烷和工业氧化亚氮控排方案 将氢氟碳化物纳入配额管理 煤矿瓦斯排放限值从30%加严到8% [1] 全国碳市场建设 - 建成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覆盖全国6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 [2] - 新纳入钢铁 水泥 铝冶炼行业 配额累计成交量达7.14亿吨 累计成交额达489.61亿元 [2] - 制定30余项制度规范 形成多层级较完备的碳市场法规制度体系 [2] 产品碳足迹管理 - 指导发布100多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 上线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 [3] - 定期发布全国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 推动碳足迹规则标准国际衔接互认 [3] - 联合国环境署生命周期倡议负责人表示中国是推动碳足迹工作最快的国家 [3] 适应气候变化工作 - 联合多部门印发实施《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 明确中长期适应气候变化目标任务 [3] - 深化39个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建设 加强青藏高原等关键脆弱区域气候风险评估 [3] - 发布早期预警促进适应行动方案 打造气候适应伙伴关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