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

搜索文档
腾讯研究院AI速递 20250901
腾讯研究院· 2025-09-01 00:02
生成式AI行业动态 - xAI正式发布编码模型Grok Code Fast 1 该模型从零打造 速度比GPT-5快五倍 性价比高 性能进入全球编码模型前五名[1] - 模型架构聚焦真实编程任务 支持多语言 具备全栈开发与bug修复能力 研发团队以华人学者为主 通过用户反馈迭代优化 并公布多模态与视频生成路线图[1] - Meta因内部旗舰模型进展缓慢 Llama 5尚未成型 正寻求与OpenAI或谷歌合作为旗下应用注入AI 已在内部工具接入外部模型[2] - OpenAI发布语音模型GPT-realtime 具备超自然语音生成 情感语调模仿与多模态理解 准确率与推理能力显著提升 支持指令遵循 函数调用 异步对话与图像输入[3] - Realtime API同步上线 扩展SIP连接 复用提示 内置安全防护 以更低价格开放 推动语音AI智能体落地[3] - Claude更新隐私政策 默认允许收集用户对话与编程数据用于模型训练 不同意则仅保留30天 涵盖免费及付费用户[4] - 美团开源龙猫大模型LongCat-Flash 采用5600亿参数MoE架构 创新引入零计算专家和ScMoE 大幅提升效率与速度[5] - 模型在MMLU ArenaHard CEval等基准表现接近或超越DeepSeek V3.1与Qwen3 指令遵循与Agent任务排名领先 支持128k上下文 推理速度超100TPS 成本仅0.7美元/百万词元[5] - 全球七大LLM参加狼人杀210场对战 GPT-5以96.7%胜率领先 展现超强社交推理与操纵能力[6] - 作为狼人时以逻辑框架与心理战精准瓦解对手 作为村民时靠司法化调查体系抵抗操纵 零误伤关键角色[7] - xAI创始工程师李雪辰套现约700万美元股票后 被指窃取Grok核心代码库并叛逃至OpenAI xAI已提起诉讼指控盗取数十亿美元级别商业机密[8] 前沿科技研究进展 - 清华姚班本科生提出分层规划+强化学习框架 让宇树G1机器人在0.42秒内反应击球 连续对拉达106拍[9] - 高层规划器预测乒乓球轨迹与击球时机 低层RL控制器生成协调动作 融入人类动作参考提升击球自然性 实验中击球率96.2% 回球率92.3%[9] AI硬件投资视角 - a16z合伙人指出AI被局限在网页文本框 需通过硬件实现更自然交互 硬件优势在于被动收集语境信息让AI更精准有价值[10] - 关键突破点在于形态因子社会可接受 功能compelling 场景明确 成功路径是找到精确 有价值 社会认可的应用场景[10]
商汤-W(00020):商汤(00020)2025年半年报点评:营收超预期,亏损大幅收窄,回款改善明显
西部证券· 2025-08-31 17:0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收入24亿元 同比增长36% [1][6] - 毛利9亿元 同比增长18% 毛利率达38.5% [1][6] - 经调整净亏损12亿元 同比下降50% 同环比均大幅收窄 [1][6] - 贸易应收回款额32亿元 同比增长96% 达历史新高 [1][6] 业务分部表现 - 生成式AI收入18亿元 同比增长73% 收入占比提升至77% [1] - 视觉AI业务收入4亿元 同比下降15% 主要受东北亚智能终端客户合作模式转变影响 [1] - X创新业务营收1亿元 同比下降40% 主要由于绝影收入下跌 [1] 成本费用控制 - 销售开支2.7亿元 同比下降17.3% [2] - 行政开支6.0亿元 同比下降18.8% [2] - 研发开支21.2亿元 同比增长12% [2] - 员工数3206名 较上年末减少14.6% [2] 技术布局与竞争优势 - 总算力规模增至2.5万P [2] - 日日新大模型多模态能力跻身世界前沿 [2] - 商汤"小浣熊"产品用户数突破300万 提供金融/教育/政务三大版本 [2] - 日日新V6.5实现文本与音视频融合 多模态实时互动时长年内增长510% [2] - "大装置+大模型+AI应用"飞轮形成三重协同效应 [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51/64/80亿元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11/-5亿元 [3] - 预计2025年营收增长率34.3% 2026年25.9% 2027年25.0% [4] - 预计归母净利润增长率2025年50.1% 2026年46.9% 2027年57.3% [4]
机械行业周报:看好人形机器人、可控核聚变和农机
新浪财经· 2025-08-31 14:46
行情回顾 - SW机械设备指数上周上涨1.01% 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3 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2.71% [1] - 2025年至今SW机械设备指数上涨30.41% 在申万行业中排名第6 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14.28% [1] 英伟达Jetson Thor发布 - 英伟达发布专为物理AI和机器人设计的高性能计算平台Jetson Thor 被称为"机器人大脑" [2] - Jetson Thor可同时运行多个AI模型 支持大语言模型、视觉语言模型和视觉语言动作模型等生成式AI模型 [2] - 该平台为机器人实现多模态感知和决策能力奠定硬件基础 是英伟达机器人生态战略的系统性升级 [2] 核聚变领域投资动态 - 美国核聚变能源初创企业CFS获得8.63亿美元融资 投资方包括英伟达 [3] - CFS自成立以来累计融资约30亿美元 占全球聚变能源行业融资总额约1/3 [3] - CFS预计2027年实现关键技术里程碑 为商用聚变电厂开发铺平道路 [3] 农业机械数据表现 - 2025年7月大拖产量0.57万台同比-10.8% 中拖产量1.41万台同比+9.4% [3] - 5月以来大拖产量降幅逐月收窄 中拖同比增幅逐月扩大 显示行业底部回暖 [3] - 7月玉米进口量仅6万吨创7年新低 玉米现货价2364.71元/吨较241227低点上升11.8% [3] 细分行业景气状况 - 工程机械、铁路装备和燃气轮机行业呈现稳健向上或加速向上态势 [4] - 船舶行业下行趋缓 油服设备底部企稳 通用机械持续承压 [4]
医药生物-医药行业行业研究:从数据、算力、模型切入的3类龙头,看全球AI
搜狐财经· 2025-08-31 11:08
行业趋势与核心观点 - AI制药已从概念迈向现实,2024年Hassabis与Jumper因AlphaFold2获诺贝尔化学奖标志行业开启,多组学AI应用将实现医药领域1000倍降本增效,首个AI重磅药临近获批 [1][4] - 行业核心三要素(算力、数据、模型)瓶颈逐步突破:算力云端化且持续升级,数据通过联邦学习及跨界合作突破孤岛限制,生成式AI模型成为竞争关键 [1][4] - AI开发药物I期试验成功率80%-90%,远超传统方法的40%,全球AI药企管线加速进入临床阶段 [1][4][64] 算力进展 - 云端算力供给充裕,亚马逊、谷歌、微软、阿里等科技巨头提供基础设施支持 [1][4] - 英伟达2025年推出Spectrum-XGS以太网技术,可连接分布式数据中心形成“AI超级工厂”,提升算力量级 [1][4][14] - 云计算驱动制药行业数字化转型,实现数据存储、分析及AI模型训练的高效扩展,成本降低达40% [39] 数据突破 - 联邦学习(FL)技术突破数据隐私与孤岛限制,实现跨设备及跨孤岛的知识共享 [4][43] - Apheris等企业及英国“OpenBind”联盟整合跨界数据,英国联盟计划5年生成50万个蛋白质-配体复合物结构数据,填补行业空白 [1][4][53] - 医疗数据量激增,英国生物数据库储存50万名患者信息,数据量是Meta LLaMA 3.1405B模型的27倍 [26][30] 模型与研发效率 - 生成式AI是关键竞争壁垒,英矽智能Pharma.AI平台(含Biology42、Chemistry42等模块)实现端到端研发,模型迭代时间从50天缩短至3天 [1][31] - 全球25家领先AI药企中,部分企业管线进入临床,英矽智能针对TNIK、ENPP1、PHD抑制剂3次复现成功且研发过程在Nature披露 [1][4][32] - AI模型可解释性受欧盟《人工智能法案》推动,依赖黑箱模型的系统可能退出市场 [4][31] 行业参与格局 - 科技巨头加速入局:英伟达推BioNeMo平台并投资13家AI药企,谷歌拆分Isomorphic Labs且临床试验临近 [1][5][15] - 产业链企业积极布局:泓博医药推DiOrion平台,深度智耀赋能IND合规提交,英矽智能10种候选化合物获批IND [1][5] - 默沙东、辉瑞等十大制药巨头投入数百亿美元,近5年全球AIDD相关交易总额超500亿美元,85%头部药企加大AI投资 [1][5][20] 投资策略与方向 - AI新药破局在即,关注管线丰富、兑现力强的企业如英矽智能、晶泰控股 [6] - 制药与跨界企业入局者众,优选壁垒随时间增厚者如石药集团、复星医药等长期布局AI的公司 [6]
商汤生成式AI收入增73%,亏损收窄
南方都市报· 2025-08-31 00:33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23.58亿元 同比增长35.6% [1] - 经调整亏损净额11.62亿元 同比收窄50.0% [1] - 毛利率38.5% 较去年同期44.1%下降 [5] 生成式AI业务 - 收入18.16亿元 同比增长72.7% 占总收入77.0% [1][2] - 算力基础设施"商汤大装置"总算力达2.5万PetaFLOPS [2] - 实现国产芯片5000卡规模月级稳定运行 [2] - 日日新V6.5版本推理能力比肩国际前沿模型 [2] 应用层成果 - 企业级产品"小浣熊"用户突破300万 日处理Tokens约100亿 [2] - 金融版服务招商银行、海通证券等机构 [3] - 教育版覆盖超500家院校 [3] - C端产品"咔皮"用户破千万 DAU年内增长400% [3] 业务战略重组 - 实施"1+X"战略重组业务结构 [1][4] - "1"代表生成式AI与视觉AI核心业务 [4] - "X"包含智能驾驶、智慧医疗、家用机器人、智慧零售等创新孵化业务 [4] 传统业务表现 - 视觉AI收入4.36亿元 同比下降14.8% [4] - 收入下降主因东北亚大客户合作模式转为维护服务 [4] - 战略聚焦后盈利能力与现金流显著改善 [4] 创新业务进展 - X创新业务收入1.07亿元 低于去年同期1.77亿元 [4] - 收入减少主要由智能驾驶业务导致 [4] - 生态公司融资与治理变动使板块构成动态调整 [4]
AI云赛道领跑,百度智能云如何成为企业智能化转型首选伙伴?
搜狐财经· 2025-08-30 13:48
行业竞争格局变革 - 云市场竞争模式从依赖资源和规模转向全栈技术能力、生态开放度及行业渗透深度 [1] - 生成式AI兴起推动云市场变革 智能经济时代需要智能优先的AI云作为新基础设施 [1] 技术架构演进 - GPU凭借强大计算能力逐步取代CPU成为云计算核心 传统CPU集群向GPU集群转变成为不可逆趋势 [3] - 百度百舸AI计算平台5.0在网络、算力、推理系统及训推一体系统四大方向实现全面能力提升 有效打破AI计算效率瓶颈 [3] - 基于自研昆仑芯的"超节点"公有云服务将庞大集群任务压缩至分钟级 提供业界顶尖算力密度 [3]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百度智能云连续六年在中国AI公有云市场稳居榜首 [3] - 公司凭借"云智一体"战略定位和长期技术积累 满足企业对AI云专业高效服务的指数型增长需求 [3] 应用场景拓展 - 为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提供高效算力调度和模型训推加速技术 大幅提升具身模型开发效率 [4] - 千帆平台升级至4.0版本 为开发者提供企业级模型、编排和数据能力以打造AI Agent [4] - 与中国钢研合作构建覆盖材料研发与制造全流程的AI大模型平台 实现冶金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关键突破 [4] 产业赋能成效 - AI云赋能使得冶金行业大量人工环节实现智能化 显著提升研发与生产效能 [4] - 生成式AI从"降本工具"转变为"增收引擎" 为企业提供从模型端到产品端的全方位支持 [4] 未来竞争壁垒 - 全栈技术能力、生态开放度与行业渗透深度成为云厂商新竞争壁垒 [5] - 公司通过扎实产业赋能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AI云市场保持领先地位 [5]
商汤上半年剥离部分汽车业务后亏损减至14.8亿元,CFO称X业务盈利期或需更长时间
钛媒体APP· 2025-08-30 12:4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3.58亿元 同比增长35.6% [2] - 净亏损14.89亿元 同比收窄39.9% [2]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经调整净亏损11.62亿元 同比下降50% [2] - 经调整EBITDA亏损收窄72.5%至5.21亿元 [2] - 生成式AI业务收入18.15亿元 占总收入比例77% 同比提升16.6个百分点 [2] - 视觉AI业务收入4.36亿元 同比下降14.8% [5] - X创新业务收入1.06亿元 同比下降39.5% [5] - 研发开支21.19亿元 同比增长12% [11] - 总现金储备132亿元 包括新一轮配售 [12] 业务战略调整 - 实施"1+X"战略 将绝影智能汽车等业务分拆独立融资 [2][3] - 业务板块重新分类为生成式AI、视觉AI和X创新业务三大类 [5] - 生成式AI板块保持"大模型+大装置"架构不变 [5] - 视觉AI板块吸纳原智能汽车业务中的智能座舱业务 [5] - X创新业务包括绝影汽车、智慧医疗、家用机器人和智慧零售等四个赛道 [5] - X创新业务外部总融资额达到10亿元数量级 [4] - 医疗、机器人、零售等X创新业务在组织层面实现二次创业 [3] 技术发展 - 大装置总算力规模达2.5万PetaFLOPS [8] - 平台层面完成SenseCore 2.0升级 线上推理性能提升约15% [8] - 国产芯片异构混调实现约5000卡规模月级稳定运行 集群利用率约80% [8] - 异构训练效率达同构约95% [8] - 联合宁德时代打造锂离子电池新型储能系统 [8] - 日日新大模型未来布局聚焦多模态演进、模型架构优化和生产力提升三个层面 [12] - 与超过20家头部具身智能企业形成产业生态协同 [11] 客户与市场 - 生成式AI收入同比增长72.7% [5] - 视觉AI收入下降主要受东北亚某智能终端客户合作模式变更影响 [6] - 头部客户包括小米、京东、壁仞科技、银河通用、吉利、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等 [11] - 服务头部AI科研机构包括上海AI实验室 [9] - AI落地场景涵盖金融、制造、能源、交通、医疗和教育等行业 [14] 资本运作 - 7月24日配售16.67亿股股份 总价约25亿港元 [12] - 配售资金50%用于扩大大装置规模与场景覆盖 20%用于探索AI在创新垂直领域应用 [12] - 认购人为国际长线基金香港无极资本 [12] - 曦望芯科完成近10亿元融资 [6] - 云知声、银河通用、帕西尼机器人等投资项目属于X创新业务组成部分 [6] 行业趋势 - 通用与多模态大模型进入"强推理+多智能体协作"新阶段 [2] - 生成式AI应用渗透持续提速 开始以工程化路径穿透产业场景 [2] - 产业由"试点验证"加速迈向"规模落地" [2] - 算力、数据、模型走向工程化与标准化 形成可复用基础设施 [14] - 智能体持续发展将为智能终端带来延伸机会 [14] - 交互成为大模型落地到每个人身边的重要机遇 [12]
半年报看板 | 商汤科技亏损大幅收窄 生成式AI收入占比提升至77%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30 12:4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总营收同比增长36%至24亿元人民币 [1] - 生成式AI收入连续第三年高速增长 增幅达73% [1] - 经调整亏损净额同比下降50% 环比亦大幅收窄 [1] - 应收款回款金额创新高达3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96% [1] - 贸易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比缩短49% [1] - 总现金储备达132亿元人民币 [1] 业务战略 - 深化"1+X"战略布局 "1"指生成式AI与视觉AI双引擎 "X"聚焦智能驾驶/智慧医疗/家用机器人/智慧零售四大创新赛道 [1] - 生成式AI占营业收入比重提升至77% [1] - 视觉AI板块服务国内外客户660余家 复购比例57% 海外商机储备与新订单按年显著增长 [2] 产品进展 - "日日新"大模型围绕生产力工具和互动工具两大场景提升渗透率 [1] - 生产力工具以"小浣熊"为代表 提供金融/教育/政务三大版本 用户数突破300万 [1] - "日日新V6.5"实现文本与音视频融合 多模态实时互动时长年内增长510% [2] - 视觉AI板块实现利润与现金流双向改善 [2]
商汤-W(00020.HK):利润与现金流改善 生成式AI持续高增
格隆汇· 2025-08-30 11:52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3.6亿元 同比增长35.6% [1] - 毛利润9.1亿元 同比增长18.4% [1] - 净利润亏损14.9亿元 亏损同比缩窄39.9%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4亿元 流出缺口同比缩窄81.9% [1] 业务板块 - 生成式AI营收18.2亿元 同比增长72.7% 占整体营收77.1% [1] - 视觉AI营收4.4亿元 同比下滑14.8% [1] - GPU算力效能比提升20% 资源闲置率维持低位 [1] - 海外商机与订单同比显著增长 [1] 亏损收窄原因 - 员工数量同比减少31.4% 人均毛利26.1万元同比增长72.5% [1] - 2-3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少7.4亿元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缩窄 [1] - 出售附属公司获得9.4亿元收益 [1]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营收50.4亿元 同比增长33.7% [2]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复合增长率28.2% [2]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亏损32.1亿元 亏损缩窄25% [2] - 2025年预期市销率14.1倍 [2]
商汤-W(00020.HK):AI需求旺盛、1+X初显成效 中报业绩超预期
格隆汇· 2025-08-30 11:52
业绩表现 - 1H25总收入23.5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5.6% [1] - 1H25期间亏损14.89亿元 调整后净亏损11.62亿元 调整后归母净利润14.63亿元 同比分别收窄39.9%/50.0%/38% [1] - 经调整净亏损11.62亿元 同比收窄50.0% [2] 业务板块表现 - 生成式AI业务收入18.16亿元 同比增长72.7% 占总收入比例77.0% [1] - 视觉AI业务收入4.36亿元 同比下降14.8% 占总收入比例18.5% 服务国内外客户660余家 [1] - X创新业务收入1.07亿元 同比下降39.5% 占总收入比例4.5% 包含绝影/善萃/元萝卜/善惠四个板块 [1] 财务指标 - 1H25毛利率38.5% 同比下降5.6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2.72亿元 同比减少17.3% 行政费用5.97亿元 同比下降18.8% [2] - 研发费用21.19亿元 同比增长12.0% [2] - 贸易应收回款额31.59亿元 同比提升95.5% 账期从228天缩短至156天 [2] - 总现金储备131.58亿元 同比增长32.7% 不含定增的现金及等价物111.68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25.7% [2] 战略进展 - 生成式AI业务强劲增长 轻资产运营模式取得进展 1+X战略落地 [1] - X战略中两家子公司(推理芯片/端侧芯片)在2024年末至今独立融资出表 [1] 盈利预测 - 上调2025年收入预期7.1%至48.1亿元 2026年收入预期6.2%至57.1亿元 [2] - 调整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从-19.4亿元至-16.9亿元 2026年从-13.5亿元至-10.5亿元 [2] - 目标价上调35.3%至2.3港元 对应17倍2026年市销率 较当前有10%上行空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