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边主义
搜索文档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亚太区域合作共识广泛前景看好
中国新闻网· 2025-08-28 06:24
会议核心观点 - 与会各方对亚洲未来充满信心 认为中国的发展将为亚洲和世界创造更大机遇 [1] - 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对世界经济、全球贸易、国际秩序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区域合作重要性因此提升 [1] - 会议达成广泛共识 包括坚持开放包容发展、加强区域合作机制、推进亚太自贸区及加强互联互通 [1][2] 会议基本情况 - 博鳌亚洲论坛吉隆坡亚太区域合作圆桌会议于8月26日至27日举行 [1] -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等200余人与会 [1] 区域合作共识 - 区域国家应坚持开放发展、包容发展、多边主义等正确方向 [1] - 深入探讨加强本地区现有区域协调合作机制 进一步形成合力 [1] - 应在提升现有区域自贸安排水平基础上 向亚太自贸区方向推进 [1] - 对明年在中国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抱有高度期待 [1] 互联互通与经济转型 - 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中需进一步加强互联互通 [2] -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三大全球倡议将在促进互联互通上发挥更重要作用 [2] - 在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努力下 亚洲在经济转型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 [2]
连续降息三次,美联储定了?7国停止邮寄包裹,中方将反击,特朗普突然痛下黑手
搜狐财经· 2025-08-27 11:11
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上释放明确降息信号 9月降息概率达85% 预计全年降息三次每次25个基点 [1][3] - 美股市场积极响应政策转向 纳斯达克指数频创新高 华尔街投行鼓吹新牛市行情 [1][3] - 降息决策基于美国就业数据意外下滑及经济前景不确定性 美联储准备主动释放流动性缓解高利率对经济的制约 [3] 全球邮政服务抵制行动 - 英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丹麦 瑞典联合亚太地区印度 泰国 韩国 新西兰 澳大利亚等7国邮政机构宣布暂停对美包裹寄递服务 [3] - 抵制行动直接针对美国8月29日实施的800美元以下进口包裹免税政策取消 该政策去年处理13.6亿件包裹价值646亿美元 [3] - 欧洲邮政联盟PostEurop警告若关税与清关问题未解决 所有成员可能跟进暂停服务 国际物流链条面临中断风险 [3] 美国单边贸易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府推行的"美国优先"政策推翻数十年低值免税惯例 对包裹征收15%或200美元额外关税 [5] - DHL等快递巨头面临运营压力 消费者遭遇包裹积压和费用飙升问题 [5] - 多国联合抵制行动反映全球对美国单边主义政策的反弹 跨境电商平台和物流行业受到直接冲击 [3][5] 中美经贸摩擦升级 - 美国财政部以"涉伊朗石油运输"为由制裁两家中国公司 指控其为伊朗石油运输提供便利 [5] -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反对无国际法依据的单边制裁 强调中伊经贸合作合规正当 [5] - 中国企业通过跨国结算 金融合作与供应链调整提升抗风险能力 应对美国"长臂管辖"式制裁 [7] 全球供应链格局变化 - 伊朗石油出口主要流向亚洲市场 中国成为关键贸易伙伴 美国制裁难以完全阻断贸易流动 [7] - 美国金融霸权和美元清算体系成为实施二级制裁的工具 针对与伊朗 俄罗斯 委内瑞拉贸易的企业 [7] - 全球企业面临被迫"避险"压力 但实际贸易网络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7]
美联储还没降息,7国停止邮寄包裹,中方将迎战,特朗普痛下黑手
搜狐财经· 2025-08-26 16:22
经济战线硝烟未散,美国突然以"协助伊朗石油运输"为由,对中国两家企业实施制裁。明面上打击的是中伊石油贸易(占伊朗出口总量的 70%),实则是试探中国在能源安全领域的底线。 对中国而言,这场资本盛宴暗藏机遇。美元流动性泛滥下,国际热钱正加速涌入中国市场,基建、科技等领域或迎来新一轮投资潮。但隐 忧同样存在——人民币升值可能挤压出口利润,中美利差变化或将扰动金融市场稳定性。专家警告,中国需在开放与风险间找到精准平衡 点。 就在美联储犹豫之际,新西兰、印度和欧盟五国(德国、法国、比利时、奥地利、丹麦)突然打响"物流反击战"。8月26日美国取消小额包 裹免税政策的最后期限前,七国集体宣布暂停对美寄递服务。这场看似局部的冲突,实则是全球对"美国优先"的愤怒总爆发。 2025年8月,美联储释放降息信号,全球市场瞬间沸腾。这一决策背后,是特朗普政府的双重算计——既要缓解37万亿美元债务的利息重 压,又要对冲关税战引发的通胀风险。但降息绝非单纯的经济手段,更是政治博弈的棋子。特朗普通过施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试图将"经 济救世主"的人设焊死在任期内,却可能彻底撕裂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分析指出,美国企图用"釜底抽薪"战术——切断 ...
非洲人士表示:中国对非洲大陆发展事业的支持非常重要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8-26 11:02
全球贸易挑战与机遇 - 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做法为非洲国家带来挑战同时提供推进大陆一体化契机 [2] - 高关税政策增加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并严重冲击全球南方国家 [2][4] - 保护主义抬头严重威胁全球经济稳定并冲击多边主义秩序 [4] 非洲大陆一体化进程 - 非洲国家致力于增加发展融资和弥合基础设施缺口 [2] - 促进非洲大陆人员与货物自由流动是核心目标 [2] - 中国通过帮助改善基础设施增强互联互通水平对一体化进程具重要意义 [2] 南南合作机制与成果 - 中非合作论坛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成为重要合作机制 [2] - 中国帮助非洲国家进行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发展 [4] - 中方"零关税"政策为非洲产品提供市场并支持本地价值链构建 [2] 重点合作领域 - 南非期待在农业和汽车制造业领域加强与中国合作 [2] - 全球南方国家需加强贸易政策协调以寻找互利共赢解决方案 [2] - 中国与非洲国家加强团结协作对维护多边贸易体系至关重要 [4]
美对印度加征关税,我国大使力挺印度,莫迪敢对美国强硬吗?
搜狐财经· 2025-08-25 03:58
地缘政治与外交关系 - 中印高层互动频繁,印度外长苏杰生六年来首次访华,中国外长王毅回访并会见莫迪总理,双方在边境问题、稀土出口等敏感议题上取得更多共识[1] - 莫迪即将访华参加上合组织天津峰会,成为七年来其对中国的首次访问[1] -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为双方提供了进一步深化合作的重要平台,特别是在反恐、能源安全、基础设施联通等领域[6] 国际贸易与关税争端 - 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高达50%的关税,包括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印度商品额外征税[1] - 中国驻印度大使徐飞洪指责美国为"恶霸",批评其滥用关税作为谈判筹码,违背世贸组织原则,并表示中国将坚定地与印度站在一起[1][2] - 印度媒体认为中印两国可能在应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方面找到更多共同语言[5] 印度的战略考量与制约因素 - 印度对美博弈的杠杆相对有限,美国从印度进口商品规模不大且多数商品可找到替代来源,印度若采取强硬反制措施可能承受更大损失[6] - 印度缺乏类似稀土这样的战略反制手段,无法对美国形成实质性制约,而中国在稀土领域具有全球主导地位[6] - 印度与美国存在深层次战略合作,通过美印日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在印太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莫迪在访华前先访问日本体现出印度寻求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6] 中印关系的发展前景与挑战 - 中印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地区稳定、改革全球治理体系等方面具有广泛共同利益[6] - 中印关系的改善仍面临挑战,包括边境争端等历史遗留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双方在地缘政治层面的竞争态势依然存在[7] - 印度是否会因美国压力向中国靠拢,还是继续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将取决于其国家利益的综合考量[7]
特朗普想抢巴西订单,不到48小时,卢拉打来电话,中方送上定心丸
搜狐财经· 2025-08-23 20:15
特朗普要求中国增加美国大豆进口的背景 -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提出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数量应提升至目前四倍 旨在缩小中美贸易逆差并满足中国进口需求 [1] - 该要求在中美关税暂停措施延期90天前夕提出 暗示可能将其纳入后续贸易谈判 [3] 中美大豆贸易变化趋势 - 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占比从2016年40%下降至2024年21% 进口量约为2213万吨 [3] - 贸易萎缩直接源于中美互相加征10%关税 中方反制措施针对美国大豆和猪肉等农产品 [3] 中国大豆进口战略考量 - 若按特朗普要求增加四倍进口 美国大豆将占中国总进口量80%以上 违背去风险化政策 [5] - 巴西大豆相比美国具有15%成本优势 且供应链稳定性更高 [5] - 巴西总统卢拉主动与中方通电话 寻求加强合作并通报美巴关税纷争进展 [5] 中方立场表态 - 中方明确支持巴西维护国家主权和正当权益 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 [7] - 中方表态相当于承诺维持现有贸易格局 不会大幅转向采购美国大豆 [7]
“人权判官”的双标戏码|新漫评
新浪财经· 2025-08-22 11:16
美国社会公平与人权状况 - 金权游戏扭曲社会公平 人权沦为少数特权阶级专属品 [1] - 超过4000万民众深陷贫困 70万人流落街头 [1] - 高通胀加剧贫富鸿沟 中低收入家庭遭受灾难性冲击 [3] 种族歧视问题 - 司法体系形成全链条种族歧视 少数族裔遭受长期广泛歧视 [3] - 种族歧视借助人工智能固化并以更隐蔽形式传播 [3] - 环境种族主义引发新的关切 [3] 暴力与执法问题 - 枪支暴力不断夺去无辜生命 [1] - 警察滥用暴力草菅人命 [3] - 监狱囚犯遭受虐待 [3] 妇女儿童权益 - 职场性别歧视显著扩大 多领域性侵害顽疾难除 [4] - 家庭暴力愈演愈烈 妇女健康权丧失保障 [4] - 儿童生命健康权保障不力 执法司法系统成为儿童性虐待帮凶 [4] 移民人权状况 - 边境地区人道主义危机持续恶化 移民遭受酷刑和非人道待遇 [5] - 大批移民儿童惨遭剥削奴役 [5] - 移民政策与政治选举深度捆绑 移民沦为政党转嫁社会矛盾替罪羊 [5] 国际人权行为 - 长期奉行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 粗暴践踏国际法 [6] - 肆意侵犯他国人权 严重威胁全球和平安全与发展 [6]
美财长G7会强推对华200%关税,盟友集体沉默!欧洲选择让美国懵了
搜狐财经· 2025-08-21 15:48
贝森特的算盘显然打得很响——他希望借着美俄首脑会谈前的紧张气氛,联合其他大国共同对中国实施 所谓的"次级制裁",目标直指那些支持俄罗斯的国家。为此,他引用了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的提案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这一次彻底让自己陷入困境。 今年6月的加拿大G7峰会场景,成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最尴尬的时刻之一。当时,他抛出了一个激烈 的提问:"在座的各位,是否愿意对中国加征200%的次级关税?"但是,现场却响起了令人窒息的沉 默。这个问题的沉默回应,反映出了美国与其盟友之间日益增长的裂痕。 ——对与俄罗斯进行能源交易的国家,向其出口美国的商品征收至少500%的关税。而此提案的矛头, 自然指向了中国。 胀压力将进一步加剧。而且,情况也并非美国所愿看到的那样——特朗普不仅对中国挥起关税大棒,也 将矛头指向了欧洲。特朗普宣布,从8月1日起,美国将对欧盟商品征收30%的统一关税,德国的汽车制 造商哀嚎,法国的马克龙更是表示,要"坚决捍卫欧洲利益"。如果欧洲在此时继续支持美国,那无异于 自找麻烦。 第三,特朗普的政策已经让美国与其盟友的信任关系变得破碎。特朗普上台以来,实施的"无差别攻 击"式关税政策,威胁北约盟友、绕开欧盟与普京 ...
特朗普计划彻底失败,印度总理官宣访华,11国打响反美第一枪!
搜狐财经· 2025-08-21 15:06
在半个月前,国际上爆出了一项重要的新闻——印度总理莫迪计划于八月底访问中国。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这一事 件显得尤为微妙。因为就在不久前,美国突然宣布将对印度加征大量关税,从而使两国的贸易关系变得紧张起来。许多人认为,特朗普政府的这一做法可能 反而迫使印度转向与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展开更多合作。而与此同时,11个国家计划联合起来,共同应对这一局面。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印度将如何应对美国的关税压力?今天,我们来详细分析这一问题。 今年七月,特朗普政府决定对印度的商品征收高达25%的关税,理由是印度继续从俄罗斯购买石油。这一加税措施使得印度商品在美国的关税总额达到了 50%。这一举动让印度在与美国的贸易往来中面临极大的压力。实际上,特朗普早在第一任总统任期时,就曾批评印度"占美国便宜"。虽然印度的整体外贸 是逆差,但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却存在顺差,每年超过四百亿美元。因此,这次加税行动并非毫无预兆。 有趣的是,在此之前,印度曾派遣代表团与美国进行过多轮谈判,气氛一度良好,印度媒体甚至传出快要达成协议的消息。然而,特朗普却在关键时刻反 悔,突然施加压力,给印度当头一击。从特朗 ...
美国单边主义做法给各方发展带来挑战(国际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8-21 06:26
美国单边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对多个贸易伙伴输美商品加征关税 引发国内和国际反对质疑[1] - 美国单边主义做法给各方发展带来挑战 依赖举债消费和美元霸权维系国内发展[1] - 美国通过产业链转移至低成本国家塑造高购买力消费型模式 导致财政赤字严重和基础设施更新滞后[1] 中国应对措施与发展态势 - 中国对美国以外市场出口占比上升 国内消费市场蓬勃发展[2] - 中国对美出口部分由美企在华生产 加征关税实际损害美企利益[2] - 中国加强自主创新 具备稳定制度能力和巨大市场潜力推动转型发展[2] 中欧合作机遇 - 美国关税政策冲击欧洲出口 引发产业资本外流和就业岗位流失[3] - 欧洲需深化与中国在绿色转型、科技创新及数字经济领域合作[3] - 合作有助于欧洲构建韧性发展能力 推动形成均衡多极化格局[3] 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 中国推动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更公平反映发展中国家声音[2] - 反对保护主义与强权政治 构建公正合理国际秩序[2] - 美国通过制造冲突掌控关键资源与贸易通道 反映维系霸权意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