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新都酒店(08315)拟成立一间新子公司,主要专注于机器人本体的设计与生产
智通财经· 2025-08-25 18:57
公司战略布局 - 新都酒店宣布成立全资附属公司专注于机器人本体的设计与生产[1] - 新子公司业务范围涵盖运动控制系统、智能感知与算法、灵巧操作手及模块化关节等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1] - 机器人业务将与集团现有酒店、餐饮、文旅及娱乐生态业务形成协同[1] 产品与技术定位 - 目标打造具备高精度、高灵活性和多场景适应性的通用型机器人[1] - 提供包括技术咨询、维修在内的完整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1] - 产品设计面向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场景[1] 战略价值预期 - 董事会认为该布局能加速新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1] - 预期通过业务协同拓展更广阔发展空间[1] - 计划通过新业务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并为集团长远发展奠定基础[1]
英伟达,重大宣布!
天天基金网· 2025-08-25 15:42
新产品发布 - 推出NVIDIA Spectrum-XGS Ethernet技术 作为NVIDIA Spectrum-X以太网平台的一部分 旨在解决分布式数据中心互联问题[3][5] - 该技术引入跨域扩展架构 具备自适应网络算法 包括自适应距离拥塞控制 精准延迟管理和端到端遥测系统[6] - 技术将NCCL通信库性能提升近一倍 并支持将多个分布式数据中心连接成具有十亿瓦级计算能力的AI超级工厂[5][6] - 云服务商CoreWeave已率先采用该技术 实现将数据中心整合为统一超级计算机[6] - 此前已推出Spectrum-X交换机和ConnectX-8 SuperNIC 用于跨站点连接数百万GPU并降低能耗和运营成本[7] 机器人领域布局 - 预告将于2025年8月25日发布针对机器人的"新大脑"产品 配图显示产品适配多款人形机器人[3][9][10] - 预热视频展示中国厂商傅利叶的人形机器人交互场景 暗示产品已具备多型号适配能力[9][10] - 公司提出物理AI(Physical AI)概念 定义为使用运动技能理解并交互现实世界的模型 封装于机器人或自动驾驶汽车等自主机器中[11][12] - 物理AI被认定为将撬动万亿美元级市场 是AI的最终表达形式和应用载体[13] - 公司高管预测机器人技术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取得重大进展 人形机器人将像汽车般普及[14] 战略方向与市场定位 - AI产业革命需要超大规模AI工厂作为关键基础设施 Spectrum-XGS Ethernet技术新增跨域扩展能力作为AI计算第三大支柱[5][6] - 技术突破现成以太网基础设施的高延迟 抖动和性能不可预测限制 支持城市 国家乃至洲际范围的数据中心连接[5][6] - 公司认定机器人技术尤其是人形机器人将是最大规模潜在增长市场 下一波AI浪潮将是具备推理与执行能力的机器人[11][14] - 物理AI被视为继意识AI 生成式AI和代理式AI后的新一代技术范式 代表AI与物理世界交互的终极形态[12][14]
普华永道:今年上半年中国并购市场交易额同比增长45%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13:20
中国企业并购市场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并购市场披露交易总额超过1700亿美元 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45% [1] - 交易数量延续过去两年半的稳步回升态势 [1] - 预计2025年全年并购交易额将实现较高的两位数增长 [1][2] 境内战略投资并购活动 - 境内战略投资者并购交易额突破千亿美元大关 同比增长逾一倍 [1] - 上半年共达成20宗超大型并购交易 远超去年同期 [1] - 超大型并购主要集中于高科技半导体 大健康和工业领域 [1] 并购市场驱动因素 - DeepSeek AI推出为高科技行业注入新活力并带动经济环境积极变化 [2] - 香港资本市场估值回升和IPO市场恢复提供良好金融环境 [2] - A股上市国企价值链整合推动并购市场活跃度 [2] 财务投资者表现 - 风险投资交易量持续增长并维持在长期历史高位 [2] - 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活动表现强劲 并购交易成为最主要退出方式 [2] - 通过香港联交所上市退出有望迎来过去十年中表现最佳的一年 [2] 行业分布特点 - 高科技行业尤其是半导体领域成为超大型并购主要赛道 [1] - 大健康领域并购活动活跃 [1] - 工业领域并购交易与国家战略导向相呼应 [1] 市场前景展望 - 并购需求与拟退出项目储备出现明显积压 [2] - 资本市场情绪回暖推动下半年并购市场更为活跃 [2] - 多重因素共振包括国企改革 跨国公司资产优化和私募股权集中退出 [1]
普华永道:2025年上半年中国并购市场交易额同比增长4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12:52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并购市场披露交易总额超过1700亿美元 同比增长45% 主要受境内战略投资强劲带动[1] - 境内战略投资者并购规模突破千亿美元 同比增长逾一倍 高科技 半导体 大健康和工业领域成为超大型并购主要赛道[1] - 普华永道预计2025年全年并购交易额将实现较高两位数增长 受国企改革 跨国公司资产优化 私募股权集中退出等多重因素驱动[1][3] 交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私募股权基金交易额为510亿美元 表现疲软[1] -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额为110亿美元 表现疲软[1] - 风险投资交易量持续增长并维持在长期历史高位 受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等新兴科技领域投资热点推动[2] 行业动态 - 高科技行业尤其是半导体领域获得新活力 受2025年初DeepSeek AI推出带动[2] - 工业领域成为超大型并购主要赛道之一[1] - 大健康领域成为超大型并购主要赛道之一[1] 市场环境 - 香港资本市场估值回升和IPO市场恢复为并购活动提供良好金融环境[2] - A股上市国企进行价值链整合推动并购市场活跃度[2] - 资本市场出现估值上涨等经济复苏迹象[2] 投资者行为 - 并购交易成为私募股权基金最主要退出方式 占比最高[2] - 投资者积极寻求退出机会 通过并购交易实现资本增值[2] - 海外投资需求日益增长 尤其在东南亚地区表现突出[3] 未来展望 - 并购需求与拟退出项目储备出现明显积压[3] - 跨国公司重新评估在华业务战略与架构 可能催生更多交易活动[3] - 国企改革并购交易将持续推进 推动大规模并购重组活动[3]
英伟达重磅消息 即将发布机器人“新大脑”技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07:34
公司动态 - 英伟达机器人账号于8月24日在社交平台发布预热推文 内容为"你安排好时间了吗 2025年8月25日" 配图为黑色礼盒与带有黄仁勋签名及"好好享受"字样的贺卡[1] - 公司在两天前发布预告视频 展示黄仁勋在贺卡上写下"致机器人 好好享受你的新大脑吧" 并出现人形机器人阅读贺卡的场景[4] - 公司于8月12日在SIGGRAPH行业顶级会议发布开源物理AI应用和机器人视觉推理模型Cosmos Reason 该模型可使机器人基于既有知识进行人类式推理并在现实世界采取行动[4] 战略布局 - 近年来公司持续深化机器人技术领域战略布局[4] - 公司CEO黄仁勋在7月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式表示AI下一波浪潮将是机器人 强调其具备推理与执行能力且能理解物理世界[4] - 黄仁勋在过去两年多次表达对具身智能业务的乐观态度 2024年6月预测机器人技术将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取得重大进展[4] 市场前景 - 公司认为未来人形机器人将像汽车般普及[4] - 除人工智能外 机器人技术特别是人形机器人被视为公司最大规模潜在增长市场[4]
机器人“新大脑”要来了!英伟达官宣:就在8月25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07:33
产品发布计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5日发布机器人"新大脑"技术 通过礼盒贺卡形式进行预热宣传 [1] - 预告视频显示人形机器人正在阅读带有黄仁勋签名的贺卡 贺卡内容明确指向"新大脑"技术 [4] 技术研发进展 - 公司在8月12日SIGGRAPH行业顶级会议上发布开源物理AI应用和机器人视觉推理模型Cosmos Reason [4] - 该模型基于既有知识与概念 使机器人具备人类式推理能力 并能在现实世界中采取响应行动 [4] 战略方向定位 - 公司持续深化机器人技术领域战略布局 AI下一波浪潮被定位为具备推理与执行能力的机器人 [4] - 人形机器人被预测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取得重大进展 未来普及程度可比汽车 [4] - 机器人技术尤其是人形机器人被视为人工智能芯片巨头最大规模潜在增长市场 [4]
英伟达即将推出人形机器人产品!
经济日报· 2025-08-24 06:43
英伟达机器人新品发布 - 公司将于明日推出机器人新大脑产品 执行长黄仁勋以"给机器人 享用你的新大脑"寄语暗示人形机器人新进展 [1] - 新产品基于Cosmos Reason推理视觉语言模型 使机器人能像人类一样基于既有知识理解后采取行动 [1] - 该技术让机器人具备解读环境能力 可分解复杂指令并运用常识执行工作 即使在不熟悉环境也能操作 [1] 产业链受益企业 - 台湾电子制造生态系统被定位为下一代AI革命受益中心 包括达明 新汉 所罗门等企业有望受惠 [1] - 台积电 鸿海 东元等大型制造企业被点名可能获得业务增长机会 [1] - 黄仁勋特别强调台湾拥有庞大电子制造生态系统和众多了不起的公司 [1] 技术突破细节 - Cosmos Reason被定位为机器人推理大脑 采用机器人视觉语言行动模型架构 [1] - 模型使机器人能够深思熟虑且有条不紊地做出决策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推理能力 [1] - 技术突破集中在机器人规划与推理技术领域 标志着机器人从执行指令向自主决策演进 [1]
业界分析黄仁勋目前两大经营重点 台积电是其一的重中之重
经济日报· 2025-08-23 07:43
公司高层互动 - 英伟达执行长黄仁勋行程聚焦台积电相关人士会晤 包括拜会高层 举行演讲 造访创办人张忠谋及与董事长魏哲家共进晚餐 [1] - 黄仁勋演讲内容涵盖台积电与英伟达合作历程 AI革命及新产业创造 以及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1] 供应链战略 - 台积电是英伟达主要晶圆代工厂 被视为供应链重中之重 [1] - 英伟达在台湾地区拥有众多供应链厂商 黄仁勋曾多次宴请合作伙伴 [2] 行业机遇与布局 - 台湾被定位为电子制造生态系统中心 当地企业将受益于下一代AI革命及机器人技术 [2] - AI未来将无所不在 新产业需要AI工厂驱动全球新基础建设 台湾地区面临绝佳发展机会 [2]
Analog Devices, Inc.:FY2025Q3业绩点评及业绩说明会纪要:工业领域复苏势头强劲,收入及 EPS 均超指引上限
华创证券· 2025-08-22 20:35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Analog Devices, Inc. (ADI)的具体投资评级 [1][2][3][4][5][6] 核心观点 - FY2025Q3业绩表现强劲,营收及调整后EPS均超指引上限,工业领域复苏势头显著,四大业务部门均实现双位数同比增长 [2][3] - 工业业务成为增长核心驱动力,所有子行业及地区均实现环比增长,自动测试设备和航空航天与国防业务表现突出 [4][12][14] - 公司对FY2025Q4给出乐观指引,预计营收和EPS将继续保持同比增长,工业业务占比提升将推动毛利率回归70%目标 [5][16][28] 业绩总览 - FY2025Q3营收28.80亿美元(YoY+24.57%,QoQ+9%),超出指引上限 [3][13] - 调整后毛利率69.2%(YoY+1.3pct,QoQ-0.2pct) [3][13] - 调整后EPS 2.05美元(YoY+29.75%,QoQ+10.81%),高于指引区间上限 [3][13] - 调整后营业利润12.15亿美元(YoY+27.63%,QoQ+11.67%) [13] 业务拆分 - 工业业务收入12.85亿美元(YoY+22.94%,QoQ+10.97%),占比45%,所有子行业及地区均实现环比增长,自动测试设备受AI投资推动表现突出,航空航天与国防业务创季度新高 [4][12][14] - 汽车业务收入8.51亿美元(YoY+22.45%,QoQ+0.12%),占比30%,领先的互联互通和功能安全电源解决方案推动两位数同比增长 [4][18] - 通信业务收入3.72亿美元(YoY+40.38%,QoQ+18.10%),占比13%,有线和数据中心业务占通信总收入三分之二,受AI需求推动实现双位数增长 [4][18] - 消费者业务收入3.72亿美元(YoY+21.17%,QoQ+16.98%),占比13%,连续四个季度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长,受手机、游戏、可听设备和可穿戴设备领域推动 [4][18] 资本开支与库存 - 过去12个月资本开支5亿美元,预计FY2025资本开支将同比大幅下降,长期收入占比保持在4%-6% [5][9] - 库存环比增加约7200万美元以支持复苏,库存周转天数降至160天,渠道库存周数略有下降 [5][10] 业绩指引 - FY2025Q4预计营收29.0~31.0亿美元(YoY+18.7%~26.9%,QoQ+0.7%~7.6%) [5][16] - FY2025Q4预计调整后EPS 2.12~2.32美元(YoY+26.9%~38.9%,QoQ+3.4%~13.2%) [5][16] - 公司预计工业业务占比将升至49%左右,推动毛利率回归70%目标 [28] Q&A环节要点 - 工业业务增长由真实需求驱动,渠道库存处于低位,终端需求仍高于实际消费水平 [17][25] - 汽车业务存在订单前置现象,主要来自中国、北美和欧洲市场,预计FY25Q4将消退 [23][24] - FY25Q3毛利率受欧洲晶圆厂意外事件影响,产能利用率下降,预计FY25Q4将改善 [20][26] - 航空航天与国防业务出现供应限制,需求超预期,公司已通过资本支出和设备投入应对 [27] - 自动化业务预计到2030年规模翻倍,受新兴应用和宏观因素推动 [21] - 中国市场竞争激烈,但公司长期增长信心充足,汽车业务创收纪录,工业市场仍有增长空间 [31]
广电运通:公司在机器人等方面已取得相关的技术积累和专利成果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2 19:47
机器人技术布局 - 公司在机器人领域已取得相关技术积累和专利成果 [1] - 重点推进金融移动超柜机器人、机房巡检机器人和智能警用机器人等多场景研发落地 [1] - 多家国有行的金融机器人正在推进试点落地 [1] 具体应用场景 - 机房巡检机器人应用于广州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及集团数据中心 通过机器人巡检系统与第三方业务系统智能联动实现全面高效智能巡检 [1] - 智能警用机器人具备安防巡逻、移动宣传、路线引导功能 集成人脸识别、行为分析、车牌识别等十余项技术 [1] - 巡检数据实时回传分析 为警务决策提供依据 有效提高运维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1] 市场策略 - 公司结合业务密切关注市场动态 积极把握市场机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