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清洁能源
icon
搜索文档
纽约时报:中国已有42个……
中国能源报· 2025-10-14 08:56
近日,美国《纽约时报》在一篇文章中向美国读者介绍了中国一种超强的技术,称在这 种技术的加持下,中国可以将大西北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的电能,直接输送到2 0 0 0英里 (约为32 0 0公里)外的安徽省。 不 仅 如 此 , 该 报 称 中 国 输 电 技 术 所 输 送 的 电 能 , 不 仅 已 经 超 过 美 国 的 任 何 一 条 电 网 线 路,而且这样的线路,在中国已经多达42条! 以下文章来源于环球时报 ,作者高雷 环球时报 . 报道多元世界 解读复杂中国 这种被《纽约时报》单开一篇文章介绍的中国输电技术,是近些年我国在西电东送工程 中,大力推进的【特高压输电】。根据新华社一篇2024年文章的介绍,特高压输电是指 交流1000千伏、直流±80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技术。新华社还形象地将这种技 术比作能源的"高速公路"乃至"闪送"。 而《纽约时报》之所以会关注到这项技术,是因为包括该报在内的一众美国媒体,很希望 用中国在清洁能源上迅猛的发展,来刺激美国的决策者尽早向清洁绿色能源转型。而特高 压输电,不仅是支撑起中国清洁能源发展一个极为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展现中国清洁能源 发展体系一个很有意义的切入点 ...
叶巴滩水电站下闸蓄水
人民日报· 2025-10-14 06:20
项目进展 - 华电金上叶巴滩水电站于10月13日成功下闸蓄水,首批机组发电进入倒计时 [1] 项目规模与技术参数 - 电站位于四川白玉县与西藏贡觉县交界的金沙江干流,平均海拔3000米 [1] - 电站最大坝高217米,总装机容量224万千瓦,水库总库容10.8亿立方米 [1] - 电站投产后,年平均发电量将超过102亿千瓦时 [1] 环境效益 - 电站年发电量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近4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37万吨 [1] 能源输送与区域协同 - 所发清洁电能将通过金上至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送往华中地区 [1] - 该电站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是金沙江上游清洁能源基地重要组成部分 [1]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 叶巴滩水电站下闸蓄水
人民日报· 2025-10-14 06:11
项目进展 - 华电金上叶巴滩水电站于10月13日成功下闸蓄水,首批机组发电进入倒计时 [1] - 该项目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 [1] 项目规模与技术参数 - 电站位于四川省白玉县与西藏自治区贡觉县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上,平均海拔3000米 [1] - 电站最大坝高217米,总装机容量224万千瓦,水库总库容10.8亿立方米 [1] 产能与效益 - 电站投产后,年平均发电量将超过102亿千瓦时 [1] - 年发电量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近4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37万吨 [1] 能源输送与行业意义 - 叶巴滩水电站是金沙江上游清洁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所发出的清洁电能将通过金上至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送往华中地区 [1]
深海燃冰取火背后:十五运会成科技应用“超级场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21:25
十五运会作为科技创新超级场景 - 十五运会成为科技创新应用的超级场景,推动新需求与新供给对接[3] - 赛事场馆应用安防机器人、数字人实时讲解、运动员高精度技术诊断、元宇宙云上全运村等多元科技[3] - 赛事发布科技赋能场景机会清单,推动巡检机器人、AI数字人志愿者、元宇宙全运村等技术应用[14] 深海可燃冰采集技术突破 - 全球首次通过深海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燃烧采集圣火火种,从1500多米深海冷泉中燃冰取火[2][5] - 采集过程依托4500米级“海马”号ROV在深海冷泉区采集甲烷气体,并原位合成可燃冰[5][6] - 使用高效光伏追光系统和特种电缆组合,将甲板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精准输送至1522米海底[7][11] - 在透明玻璃燃烧室内实现甲烷气体与氧气混合点燃,“海马”号携带稳定“源火”返回甲板[7][15] 海洋科技产业链与实力 - 广东形成从深海探测、装备制造到资源开发的海洋创新链和产业链雏形[2][8] - 全省拥有超100个省级以上涉海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超8万家涉海企业[9] - 2024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连续30年位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五分之一[9] - 涌现“海马”号遥控潜水器、海底管缆埋设机器人等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5][9] 光伏与清洁能源技术应用 - 珠海高景太阳能BC高效光伏组件与追踪系统为“源火”采集提供清洁能源支持[11][12] - 光伏组件采用无主栅背电极设计,实现“零改造、高适配”安装,复杂天气下稳定输出电能[12] - 该实践为未来海上科考和深海探索的绿色能源供应提供可复制解决方案[12] 体育设施与装备技术升级 - 天河体育中心采用国产顶级6级(VI)照明系统,成为首个全面采用国产顶级照明设备的全国性综合赛事[13] - 同欣体育将可循环运动面层材料技术应用于十五运会标准场地,提升运动性能和使用寿命[13]
“十四五”重大工程,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能源报· 2025-10-13 15:15
项目里程碑 - 叶巴滩水电站于10月13日正式下闸蓄水,标志着我国在建海拔最高的混凝土双曲拱坝电站进入首批机组投产发电冲刺阶段 [1] 项目规模与技术指标 - 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24万千瓦,最大坝高217米,相当于70多层楼高 [3] - 建设过程中取出长度38.1米的混凝土芯样,创造了世界纪录 [3] - 电站投产后,年平均发电量将超过102亿千瓦时 [7] 蓄水与投产计划 - 蓄水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水位抬升至2855米死水位,为今年年底实现首批机组投产发电创造条件 [5] - 第二阶段为初期运行期,预计到明年10月水位将抬升至2889米的正常蓄水位,届时可更大限度发挥金沙江上游梯级电站联合调度运行能力 [5] 能源效益与环保影响 - 电站年平均发电量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近4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37万吨 [7] - 所发出的清洁电能将通过世界海拔最高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金上至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送往华中地区 [7] 战略定位与意义 - 叶巴滩水电站位于金沙江干流,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建设的金沙江上游清洁能源基地重要组成部分 [3] - 项目对于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7]
“十四五”重大工程叶巴滩水电站下闸蓄水
新华社· 2025-10-13 14:52
项目概况 - 华电金上叶巴滩水电站于10月13日成功下闸蓄水,标志着我国在建海拔最高的混凝土双曲拱坝电站进入首批机组投产发电冲刺阶段 [1] - 电站位于四川省白玉县与西藏自治区贡觉县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上,平均海拔3000米,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和金沙江上游清洁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电站总装机容量224万千瓦,水库总库容10.8亿立方米,建设中的大坝高217米,为我国在建海拔最高的混凝土双曲拱坝 [1] 建设进展与里程碑 - 大坝混凝土浇筑于2022年8月开始,计划于2025年9月实现首批坝段浇筑到顶,2025年底实现首批机组投产发电 [1] - 蓄水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将水位抬升至死水位2855米,为2025年底首批机组发电创造条件,第二阶段预计到明年10月将水位抬升至正常蓄水位2889米 [2] - 在建设过程中成功取出一根长度38.10米的混凝土芯样,打破国内同类坝型大坝取芯纪录 [1]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 参建各方克服了高原高海拔、低压缺氧和严寒干燥等恶劣环境 [1] - 项目攻克了高坝抗震、冬季连续施工、温控防裂等一系列技术难题 [1] 经济效益与能源意义 - 电站投产后,年平均发电量将超过102亿千瓦时 [2] - 年发电量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近4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37万吨 [2] - 所发出的清洁电能将通过世界海拔最高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金上至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送往华中地区 [2] - 项目对于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科技赋能,中国风电“风头正劲”
科技日报· 2025-10-13 13:46
行业整体表现 - 中国风电行业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A股风电板块在10月首个交易日迎来开门红,头部风电整机厂商股价集体领涨 [1] -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73亿千瓦,同比增长22.7%,其中陆上风电5.28亿千瓦,海上风电4420万千瓦 [1] - 2025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5139万千瓦,全国风电累计发电量58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93.2% [1] - 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79.8吉瓦,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68.2%,意味着全球每新增3台风机就有近2台落地中国 [3] 技术发展与创新 - 风电产业实现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从被技术封锁到自主跟随再到创新引领的历史性跨越 [2][3] - 运达能源科技集团推出全球陆上最大单机容量10兆瓦风电机组、全球最大深远海漂浮式18兆瓦"海鹰"平台等标志性产品 [3] - 通过专项攻关突破1800V电压等级风电机组电气系统一体化设计,实现耐高压绝缘材料等核心部件全国产化,首次在高压技术领域掌握"定义权" [3] - 明阳集团针对平原高切变、超低风速、沙戈荒大基地、台风区域、深远海漂浮式、超高海拔等多种复杂极端场景研发不同风电解决方案 [6] - 远景科技集团在齿轮箱、主轴承、滑动轴承、叶片、塔筒等核心大部件的研发中均实现技术突破,通过"自研自制"带动产业链发展 [7][8] 海上风电进展 - 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项目如火如荼建设,将成为中国海上风电迈向远洋的关键支撑 [2] - 全球近80%的海上风能资源分布于水深超过60米的深远海域,中国深远海风能可开发量是近海的3-4倍 [5] - 明阳集团构建从近海到深远海的全产业链布局,打造涵盖浮体平台、海上升压站及海上风电场建设的全产业链体系 [5] - 漂浮式风机摆脱固定式基础的水深限制,可在50米以上深海域灵活部署,国内已投运的5个海上漂浮式风电项目中3个使用明阳风机设备 [5] - 超强台风"桦加沙"登陆广东沿海时,南海海域在运的1345台明阳海上风电机组均平稳通过台风考验,保持稳定运行 [4] 企业表现与全球拓展 - 运达能源科技集团2024年以12.5吉瓦新增装机容量跃居全球前三,手握45.87吉瓦订单 [3] - 远景科技集团与福德士河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为西澳大利亚皮尔巴拉地区大型风电项目提供132兆瓦风电机组及全链条创新解决方案 [7] - 远景科技集团业务遍及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设立超20个运营总部和研发中心,拥有超60个制造基地 [7] - 远景科技集团在全球管理着3万多台风机,风机装机容量已突破80吉瓦,订单量全球第一,预计平均每年发电超过1800亿度 [7] - 自2010年开始,中国风电每年新增装机容量连续保持全球第一,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完整的供应链体系,风机已出口到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8]
“江苏船王”冷血出手
36氪· 2025-10-13 11:42
文章核心观点 - 杉杉股份因创始人郑永刚去世后陷入家族内斗与经营困境 导致债务违约和资产被出售 公司控制权即将由“民营船王”任元林为首的联合体接手 [1][3][4] - 任元林通过精巧的交易结构 以32.84亿元低成本获得总资产450亿元的杉杉股份控制权 旨在整合新能源业务 完善其“造船+海事+金融+新能源”的产业版图 [4][5][6][8][13] - 尽管杉杉股份面临控制权变更 但其核心业务如锂电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仍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显示出基本面的韧性 [19][20] 杉杉股份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杉杉集团及其管理人已与重整投资人联合体签署《重整投资协议》 联合体将通过三种方式合计取得23.36%的控制权 交易完成后郑氏家族权益将仅剩3% [4] - 重整投资人联合体由新扬子商贸、新扬船投资、TCL产投和东方资管深圳分公司组成 交易完成后公司实控人将变更为任元林 [4] - 交易采用“三步走”策略:新扬子商贸联合新扬船设立合伙企业收购9.93%股份;TCL产投直接收购1.94%股权并委托表决权;联合东方资管成立服务信托收购剩余股权并受让表决权 [5][6] - 任元林仅出资32.84亿元即获得总资产高达450亿元的新能源头部企业控制权 新扬子商贸2024年净利润为4.45亿元 资产负债率仅1.81% [6][7] 收购方任元林与其产业布局 - 任元林是扬子江船业创始人 被称为中国“民营船王” 扬子江船业以325亿元收入位列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406位 [4] - 扬子江船业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29亿元 归母净利润42亿元 同比增长37% 毛利率达34.5% 手持订单236艘总价值232亿美元 排产至2030年 其中清洁能源船占比74% [9][10] - 任元林正进行“第三次创业”:投资30亿元建设绿色清洁能源船制造基地 计划2026年底完工;并将海事投资业务分拆上市 其海事基金规模从2.5亿美元扩至6亿美元 上半年收入同比大增82% [11][12] - 此次收购是打造“造船+海事+金融+新能源”版图的关键一步 成功后将拥有4家资本平台 实现“A股+新加坡”两地上市 [8][12][13] 杉杉股份的资产处置与业务现状 - 杉杉股份旗下永杉锂业1.02亿股被司法拍卖 永荣控股以8.04亿元竞得 获得控股权 永杉锂业总产能提升至4.5万吨 永荣控股营收为1027.3亿元 [16][17] - 杉杉控股一致行动人持股因债务问题被划转 持股比例从50.51%降至48.37%;另有1300万股被司法处置 由“牛散”魏巍以每股8.42元、总价1.09亿元拍得 当前股价15.9元使其投资浮盈约1亿元 [18] - 杉杉股份核心业务保持强势:2025年上半年负极材料出货量占行业21% 居第一;大尺寸LCD偏光片出货面积份额占34% 相关产品全球排名首位 [19] - 公司上半年两大业务合计贡献净利润4.15亿元 并获得楚能新能源超百亿负极材料长期大单 带动利润反弹和股价回升 [20] 行业背景与影响 - 江苏是全球造船重镇 造船三大指标连续16年全国第一 扬子江船业作为中国最大民营造船企业 年造船能力达600万载重吨 [8] - 全球航运业正迈向低碳化 收购杉杉股份有助于扬子江船业切入新能源材料领域 结合其清洁能源船舶项目(如LNG运输船) 开辟新的增长引擎 [10][13][14] - 事件揭示了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传承规划问题 创始人离世后若无妥善安排 易导致企业陷入困境 [21]
上海电力股价两月翻倍创10年新高 半年赚逾19亿拟投60亿加码新能源
长江商报· 2025-10-13 08:11
股价表现与市场交易 - 公司股价于10月10日收盘报25.12元/股,创下2015年同期以来的近10年新高 [2][5] - 过去三个交易日(9月30日、10月9日、10月10日)股价从19.68元/股涨至25.12元/股,累计涨幅达27.64% [3] - 2025年8月以来的两个月内,公司股价从不到10元/股涨至25.12元/股,累计涨幅超过1.5倍,实现翻倍 [2][4] - 过去三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量为5.4113亿股,累计成交金额达121.4128亿元,沪股通在此期间买入约8.15亿元,卖出约5.63亿元 [4] - 2025年二季度末,基金合计持股7234.20万股,较一季度末的2353.65万股大幅增加,其中南方基金管理公司加仓363.19万股,期末持股2157.96万股 [5] 业务布局与资产结构 - 公司是集火电、风电、光伏、氢能、综合智慧能源、现代能源供应和服务于一体的现代能源企业 [2][7]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控股装机容量为2580.13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61.83% [7] - 装机结构具体为:煤电984.80万千瓦(占比38.17%)、气电362.02万千瓦(占比14.03%)、风电523.56万千瓦(占比20.29%)、光伏发电709.75万千瓦(占比27.51%),新能源装机合计1233.31万千瓦 [7] - 公司境内在运机组分布在全国23个省市,长三角地区装机占境内装机比例80.95%,海外在运装机容量为213.37万千瓦 [7] - 近期公司宣布拟投资逾60亿元建设两个新能源电力项目 [2] 经营业绩与财务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4.75亿元,同比增长1.76%,实现归母净利润19.09亿元,同比增长43.85% [9] - 2025年上半年盈利逾19亿元,已接近2024年全年20.46亿元的利润水平 [2][8]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49亿元,同比增长41.59% [2]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7.34亿元,同比增长0.78%,实现归母净利润20.46亿元,同比增长28.46% [8]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4.02亿元,同比增长8.03%,实现归母净利润15.93亿元,同比增长376.56% [8] 行业动态与战略定位 - 2025年7月29日,国家电投集团在其《下半年重点工作》中将公司表述为“电投国际”,明确了其作为集团国际化能源平台的战略定位 [6] - 国家电投集团注册成立的全资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国际能源有限公司”(电投国际)的法人代表是公司董事长黄晨,注册地址与公司总部相同 [6] - 2025年8月11日11时23分,上海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4055万千瓦,创历史新高,6月份上海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幅超过30% [9] - 国家电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于8月14日成功实施百万级虚拟电厂需求响应专项调用,实测最大响应负荷首次突破100万千瓦 [9]
【神木】兰炭首次出口蒙古国
陕西日报· 2025-10-13 06:42
近日,两列满载神木兰炭的专列从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驶出,标志着神木兰炭首次实现对蒙古国出 口。此次出口的兰炭产品为特别定制的环保型煤,总计30.6万吨,将陆续发往乌兰巴托,用于冬季供 暖,助力该地区减轻采暖期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此前,神木兰炭还出口韩国、印度尼西亚等国 家。 据了解,神木兰炭具有"三高五低"的优良特性,即高固定碳、高比电阻、高化学反应性,低灰、低 硫、低磷、低铝和低污染物排放,是一种清洁环保燃料。2024年,神木兰炭配套产业及型煤产业总产值 超过500亿元。 "此次兰炭出口不仅拓展了神木兰炭的国际市场,也为中蒙两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注入新动 力。未来,双方有望在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研发、绿色能源项目共建等方面深化合作。同时,这一合作模 式也为我国其他优质清洁能源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积累了经验,促进国内相关产业升级与国际化布 局。"榆林市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马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