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造

搜索文档
差异化布局生物制造产业链
经济日报· 2025-05-08 06:12
一段时间以来,河北、上海等地发力促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 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眼下,生物制造凭借其先进的生产方式,成为未来科技 竞争的关键驱动力,在医药、农业、能源、环保等诸多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经济高质 量发展的关键引擎。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生物制造市场规模突破2.8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267%,年复合增长率达 39.6%。其中,生物医药蓬勃发展,近5年来我国生物药品制造企业数量年均增长速度达12%,区域生物 制造发展亮点纷呈。例如,广州市集聚6500多家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企业,居全国前列;上海金山区 以"一核多点"的产业布局为引擎,在生物医药、生物材料、生物农业及健康食品等多个领域全面发力, 打造长三角生物制造创新高地。 相关政策支持体系日趋完善,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22年出台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 —2035年)》明确提出,加快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基因技术应用服务等产业化发展。2024 年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发挥生物制造选择性强、生产效率高、 废弃物少等环境友好 ...
深圳全链条支持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5-05-08 04:43
政策支持力度 - 深圳推出32项政策措施构建覆盖基础研究、临床转化、生产制造、市场应用的完整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生态链 [1] - 政策聚焦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注册审批、生产制造、入院推广等全链条环节,并对"人工智能+"药械、生物制造、细胞与基因治疗等新赛道提出专项支持 [2] - 对完成临床试验并实现海内外上市的1类创新药,Ⅰ期、Ⅱ期、Ⅲ期临床试验分别给予最高1000万元、2000万元、3000万元资金奖励 [2] - 对获得一、二、三类新兽药注册证书的宠物药,分别给予3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奖励,单个企业每年支持不超过500万元 [2] 人工智能应用 - 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及药械研发领域应用,聚焦新药靶点挖掘与验证、药物发现与设计等环节 [3] - 支持建设人工智能药械研发重大公共服务平台及重大产业项目,布局建设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相关重大公共服务平台 [3] - 在产业集聚区设立注册指导服务站,拓展真实世界数据应用至人工智能医疗、中医药等前沿领域 [3] 临床试验与产业升级 - 加快建设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中心,统筹大湾区临床试验资源,构建国际化临床试验网络体系 [4] - 优化临床试验院内流程,将临床试验启动前机构内部整体用时压缩至25周内 [4] - 拓展"港澳药械通"实施范围,加快更多临床急需进口药品医疗器械纳入目录并先试先用 [4] 产业空间与人才引进 - 每年新增不少于20万平方米产业用地和100万平方米专业园区,建设"人工智能+药械"、合成生物等特色园区 [4] - 重点引进细胞与基因治疗等领域战略科学家,创新临床研究人才评价体系,将研究成果纳入职称晋升指标 [5] - 配套居住、教育等保障措施,打造人才发展优质生态 [5]
万华化学,生物制造大动作!聚焦生物新材料,落地广州生物岛!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5-07 23:32
公司与行业合作动态 - 生物岛实验室与万华化学正式签约成立生物化工研究与制造创新联合体,聚焦生物新材料等领域创新[1] - 双方早在4月16日已宣布合作,重点布局生物医药和化工新材料赛道,并获得广州市科学技术局政策支持[3] 公司生物制造布局 - 自2017年起布局合成生物学,已建立覆盖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到分离提纯的完整技术平台[4] - 重点发展营养健康、日化护理和香精香料三大方向的高端精细化学品[5] - 生物基材料领域成果显著:2022年推出全球首款100%生物基TPU材料,并拥有聚乳酸(PLA)、生物基聚醚等产品线[6] - 2024年2月发布全球首款生物基1,3-丁二醇,应用于保湿剂及化妆品领域[7] 技术前沿与行业参与 - 2024年年报明确将合成生物学列为前沿探索领域,加速技术储备[10] - 计划在第十届生物基大会展示高性能生物基尼龙弹性体等产品,该会议汇聚院士团队及100+行业报告[11][12] 产业服务平台 - 公司入驻bio-basedlink全球生物基产业服务平台,拥有独立产品展示页[15] - 平台覆盖绿色化工、生物基材料、食品农业等万级行业用户,提供产业对接服务[19]
生物制造要素有哪些?凯赛生物刘修才最新分享!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5-07 23:32
生物制造行业核心观点 - 生物制造的核心目标是替代传统化工和无机材料行业,必须实现规模化和成本竞争力才能成功[6] - 行业面临四大关键挑战: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知识产权保护缺失、原料供应不稳定、传统行业壁垒阻碍[6][8][9][10] - 生物制造产品进入市场需克服六大障碍,包括用户风险规避、价值链复杂、行业标准阻挠等[31][32][33][34][35][36] 生物制造关键要素分析 一、资源要素 - 当前主要原料为玉米,但中国因人口压力不适合工业用粮,长期需转向农业废弃物和非粮作物[13][17][19] - 秸秆利用存在技术瓶颈,关键酶效率和工艺设备制约成本下降,全球商业案例多失败[17] - 三素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是潜在方向,需开发高附加值应用场景[18] 二、成本要素 2.1 选题策略 - 错误选题导致合成生物学领域300多家企业鲜有成功案例,产品商业化率低于5%[20] - 生物制造需避开能量密度劣势(葡萄糖热值2000大卡 vs 石油1万大卡),选择天然材料改良路线[21][22][23] - 典型案例:某国际实验室学术成功但商业失败,微生物合成成本高于植物提取[24] 2.2 成本结构 - 中国生物制造优势在于投资强度仅为欧美1/3-1/5,财务成本显著降低[26][28][29] - 赖氨酸案例显示:尽管美国原料/电力成本低,但中国总成本仍低30%以上[28][29] 三、市场要素 - 新材料平均商业化周期长达10-30年(如碳纤维30年、PHA 100年未普及)[31][44] - 生物基产品面临四大误解标签:规模小、性能差、与人争粮、缺乏成功案例[38][39][40][41][42][43] - 凯赛生物案例:戊二胺产业化后转向高分子材料开发,缩短市场导入周期至1-2年[44] 区域发展建议(海南) - 电力成本需控制在0.3元/度以下,蒸汽成本100-120元/吨[48] - 关键突破点:争取玉米进口无关税政策,原料成本可比山东玉米降低70%[48] - 需配套建设辅料供应链,初期通过本地市场示范推动产品应用[49] 行业活动信息 - 第十届生物基大会将聚焦包装/汽车/纺织等领域,100+场报告探讨下游需求[51][52]
【免费参会】第三届中国合成生物学“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大会!邀您8月共聚苏州!
synbio新材料· 2025-05-07 13:29
第三届SynBio Suzhou中国合成生物学"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大会 将于2025年8月1-2日在 苏州 国际博览中心 举办(同期举办 第七届CMC-China博览会 )! 扫码!锁定免费参会名额! 话题将覆盖: 农业、食品与能源, 医美、医药、大健康 , 合成生物技术、中试放大与商业化, 以 及 项目路演 等多个方面,诚邀莅临,共襄盛举! 往期精彩: 大会主办丨 Synbio深波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合成生物学、生物制造以及生物产业,近些年,受到来自政产学研用金各 方广泛关注和重点支持,多地政府将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写进工作报告。 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家, 在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融行业智慧、共襄盛举 聚产业力量、擘画未来 会议时间 | 2025年8月1-2日 会议地点 | 中国·苏州·国际博览中心B馆 扫码!锁定免费参会名额! 圆满落幕!下一站去哪?2023中国(苏州)合成生物学创新峰会成功 举办 2023中国(苏州)合成生物学产业技术峰会圆满落幕 合成生物,聚势苏州:2024中国合成生物学"科学家+企业家+投资 家"大会圆满召开! 往期嘉宾 阵容 (按首字母排序,排名不分先后,嘉宾单位或头衔 ...
【免费参会】第三届中国合成生物学“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大会!邀您8月共聚苏州!
synbio新材料· 2025-05-06 16:50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合成生物学、生物制造以及生物产业,近些年,受到来自政产学研用金各 方广泛关注和重点支持,多地政府将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写进工作报告。 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家, 在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扫码!锁定免费参会名额! 话题将覆盖: 农业、食品与能源, 医美、医药、大健康 , 合成生物技术、中试放大与商业化, 以 及 项目路演 等多个方面,诚邀莅临,共襄盛举! 往期精彩: 圆满落幕!下一站去哪?2023中国(苏州)合成生物学创新峰会成功举办 2023中国(苏州)合成生物学产业技术峰会圆满落幕 融行业智慧、共襄盛举 聚产业力量、擘画未来 第三届SynBio Suzhou中国合成生物学"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大会 将于2025年8月1-2日在 苏州 国际博览中心 举办(同期举办 第七届CMC-China博览会 )! 合成生物,聚势苏州:2024中国合成生物学"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大会圆满召开! 大会主办丨 Synbio深波 会议时间 | 2025年8月1-2日 会议地点 | 中国·苏州·国际博览中心B馆 扫码!锁定免费参会名额! 往期嘉宾 阵容 (按首字母排序,排名不分先后,嘉宾单位或头衔为参 ...
首个合成生物学院!天津大学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学院正式揭牌!
synbio新材料· 2025-05-06 16:50
天津大学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学院成立 - 2025年4月29日天津大学正式揭牌成立我国"世界一流建设高校"中首个合成生物学院 这是该校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重要举措 [1] 天津大学合成生物学实力 - 天津大学拥有合成生物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珠峰计划"合成生物学前沿科学中心 形成由院士领衔的创新团队 [2] - 该校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4项 近五年合成生物学领域研究论文发表量全球第一 [2] - 在国际上率先创建合成生物学专业 建立首个"本科-硕士-博士"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是我国合成生物学创新人才培养高地 [2] 学院发展目标与规划 - 新学院将整合多学科资源 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科研 搭建全方位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平台 [3] - 科研目标包括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原创成果突破 在部分方向实现领跑 产出共性关键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创新技术 [3] - 人才培养方面将突破学科限制 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设立交叉学科课程及实践课题 所有学生都将参与科研项目训练 [3] - 探索"以任务带学科 以任务聚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重大任务和重点项目开展研究性项目式教学 [3] - 汇聚全球优质资源 为拔尖学生接触世界科研前沿创造条件 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 [3] 行业动态 - 总投资20亿元的30万吨/年全生物降解材料项目落地内蒙古通辽 [5] - 11.8亿元合成生物项目落地安徽 涉及凯赛生物、华大基因等企业 [5] - 总投资1亿元的年产2万吨竹粉生物基降解材料及产品项目 [5] - 科学家利用菌丝体开发出可自我生长修补裂缝的新型建筑材料 [5]
广州一季度招商引资总额达2274.9亿元 新引进高质量产业招商项目422个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06 15:54
此外,在生物制造领域,迎来了抗肿瘤创新药研发企业科赛睿生物中国总部、T细胞受体蛋白药物研发 企业瑅盛生物子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吸引了海康威视广东总部项目、微纳米机器人项目微纳动力全 球总部落子……一连串"明星项目"接踵而来落地广州,不断提振发展信心,为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 体系建设注入强劲发展动能。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是广州的产业底蕴和发展根基。一季度,从化、番禺及花都区制造业项目投 资额比重均超70%,南沙及增城区制造业项目投资额比重均超60%,黄埔及白云区制造业项目投资额比 重均超45%。 与此同时,开年以来,广州高强度组团赴西班牙、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开展境外招商10 多次,足迹遍布欧亚大陆。与之相对应的是,广州同样也是众多跨国企业高管今年一季度"行程单"上 的"常客":美国科恩集团、法国欧莱雅集团、西班牙丹诺德技术有限公司、新加坡立时集团、万益特、 埃克森美孚、诺力昂、宣伟…… 数据显示,一季度广州全市新设外资项目1701个,同比增长3.53%;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07.8亿元,同比 增长1.1%,好于全国及全省。全市制造业利用外资49.02亿元,增长86.8%,占全市实际使 ...
【免费参会】第三届中国合成生物学“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大会!邀您8月共聚苏州!
synbio新材料· 2025-05-05 21:00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合成生物学、生物制造以及生物产业,近些年,受到来自政产学研用金各 方广泛关注和重点支持,多地政府将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写进工作报告。 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家, 在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融行业智慧、共襄盛举 扫码!锁定免费参会名额! 话题将覆盖: 农业、食品与能源, 医美、医药、大健康 , 合成生物技术、中试放大与商业化, 以 及 项目路演 等多个方面,诚邀莅临,共襄盛举! 往期精彩: 聚产业力量、擘画未来 第三届SynBio Suzhou中国合成生物学"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大会 将于2025年8月1-2日在 苏州 国际博览中心 举办(同期举办 第七届CMC-China博览会 )! 圆满落幕!下一站去哪?2023中国(苏州)合成生物学创新峰会成功举办 2023中国(苏州)合成生物学产业技术峰会圆满落幕 合成生物,聚势苏州:2024中国合成生物学"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大会圆满召开! 大会主办丨 Synbio深波 会议时间 | 2025年8月1-2日 会议地点 | 中国·苏州·国际博览中心B馆 扫码!锁定免费参会名额! 往期嘉宾 阵容 (按首字母排序,排名不分先后,嘉宾单位或头衔为参 ...
大涨35.21%!凯赛生物,长链二元酸持续放量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5-05 18:0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76亿元,同比增长13.3% [1] - 归母净利润1.37亿元,同比上升30.1%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上升31.4% [1] - 研发投入6055.06万元,同比增长35.21%,占营业收入比例7.81% [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748.94万元,同比下降59.36% [2] - 基本每股收益0.23元/股,同比增长27.78%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8%,同比增加0.24个百分点 [2] - 总资产246.90亿元,同比增长29.80%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75.64亿元,同比增长52.64% [2] 业绩驱动因素 - 业绩增长主要系长链二元酸持续放量,销售收入及销售毛利增长 [2]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29.58亿元,同比上升39.91% [3] - 2024年营业利润5.52亿元,同比上升21.41% [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4.89亿元,同比上升33.41% [3] 产品与产能 - 主要产品包括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生物基戊二胺、生物基聚酰胺等 [3] - 截至2024年底各类生物基材料总产能近30万吨 [3] - 生物法长链二元酸(DC10~DC18)产能11.5万吨/年 [3] - 戊二胺产能5万吨/年 [3] - 乌苏材料产能10万吨/年生物基聚酰胺 [3] - 乌苏技术产能2万吨/年生物基长链聚酰胺 [3] - 万吨级生物基哌啶于2024年底投产并开始形成销售 [3] 行业竞争格局 - 以英威达为代表的传统化学法长链二元酸自2015年底逐步退出市场 [3] - 生物制造方法生产的长链二元酸因经济性及环保优势主导市场 [3] - 公司为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的全球主导供应商 [3] 产品应用领域 - 长链二元酸(LCDA)下游用途广泛,如癸二酸用于聚酰胺610、医药行业等 [2] - 月桂二酸(DC12)用于聚酰胺612、高级香料、润滑油等 [2] - 长链二元酸在合成医药中间体等领域有广阔用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