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

搜索文档
社评:高科技这个赛道,美国靠“下绊子”赢不了
环球网资讯· 2025-05-22 00:26
美国对华为昇腾芯片的出口管制 - 美国商务部发布指南称在全球任何地方使用华为昇腾芯片均违反美国出口管制规定,后调整为警告业界使用中国先进计算机芯片的风险 [1] - 政策实质是试图将美国国内权力意志强加于全球市场,对中国高性能计算芯片进行全方位围堵,阻断技术迭代并剥夺其参与全球供应链资格 [1] - 华盛顿甚至干涉中国公司在中国境内使用国产芯片,被中方斥为单边霸凌行径 [1] 中国科技企业的突破与应对 - 华为正式发布全新鸿蒙电脑,小米宣布开始量产3纳米芯片,在美国严防死守的关键领域实现突破 [2] - 中国科技企业以自力更生精神和创新活力努力超越依赖西方技术的阶段,外部封锁激发内生动力 [2] - 中国科技发展服务于国内经济现代化和民生目标,华为昇腾芯片和小米芯片研发为全球科技发展提供更多选择 [2] 中国科技发展的全球影响 - 中国科技企业为世界提供价格更有竞争力的差异化产品,同时普及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 [3] - 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科技生态注入活力,如非洲电动大巴、中东光伏电站和东南亚卫星信号 [3] - 中国科技发展依托高度分工合作的全球生态圈,包括荷兰光刻机、日本半导体材料和美国芯片制造商与中国市场的深度绑定 [3] 全球化与科技竞争 - 21世纪是多极化和全球化时代,"普惠包容"才是实现发展的共赢之道 [4] - 美国对华科技遏制打压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公平竞争和开放合作才是正确方式 [4]
交流合作,实现科技向善(钟声)
人民网· 2025-05-21 06:02
中美科技合作 - 中国国家航天局批准美国布朗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等6国7家机构的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成为中美科技合作的生动例证[1] -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美合作是全球科学进步的基石",两国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最重要力量[1] - 《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续签引发全球积极反响,过去40多年在叶酸革命、环境监测、流感追踪、疫苗开发等领域实现广泛互利共赢[1] - 英国《自然》杂志指出中美科研合作具有应对全球挑战的巨大潜力[1] 美国对华科技打压 - 近年来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实施封锁制裁,采取限制技术、阻断交流、供应链管控等组合手段[2] - 斯坦福大学物理学家指出终止与中国在量子材料合作将让美国"自废武功"[2] - 美国智库研究显示对华AI限制措施难以阻止中国长期进步,反而刺激本土生态系统发展[2] - 欧亚集团分析认为"脱钩"不会削弱中国科技行业,仅以伤害美国公司为代价减缓中国速度[2] 中国科技发展现状 - "祖冲之三号"打破超导量子计算优越性世界纪录,DeepSeek产品火爆全球科技圈[2] - 中国科技创新展现出巨大能量,发展路径持续拓宽[2] 全球科技合作趋势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需要"美美与共"的合作智慧,全球性挑战更依赖国际协作[3] - 中美科技优势互补,加强合作可实现"1+1>2"效果,贡献全球问题解决方案[3] - 中国通过嫦娥工程等开放举措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展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担当[3]
携手建设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美好世界(和音)
人民日报· 2025-05-21 05:40
中国减贫经验与上海合作组织合作 - 中国成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 [1] - 中国减贫经验被视为国家治理体系和发展模式有效性的体现,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高度关注并期待学习借鉴 [1] - 中国同乌兹别克斯坦在政府间合作委员会框架内增设减贫合作分委会,这是中国在政府层面对外建立的首个减贫合作分委会 [2] 减贫合作与交流平台 - 中国多地举办以减贫与发展为主题的研修班,为上海合作组织国家人士提供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窗口 [2] -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在陕西西安举办,200多名中外嘉宾围绕"共享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共谋减贫发展合作"主题展开交流探讨 [2] - 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累计培训有关国家农业官员、技术人员2400余名 [3] 区域发展与务实合作 - 2024年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贸易额达8900亿美元,创历史纪录 [3] - 中国加快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本地区区域合作倡议及各成员国发展战略对接 [3] - 巴基斯坦瓜达尔新国际机场项目顺利竣工,中吉乌铁路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体现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互利共赢的诚意与担当 [3] 未来合作方向 - 中方将同各方一道,高举"上海精神"旗帜,推动上海合作组织进入更团结、更重协作、更富活力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3] - 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将继续深化减贫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
王毅会见印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卢胡特
快讯· 2025-05-20 16:25
中印尼双边关系与合作 - 中方强调当前世界面临单边主义逆流冲击,贸易霸凌行径损害各国利益 [1] - 面对风险挑战,中印尼应坚守建交初心,坚持独立自主,扩大合作共赢 [1] - 中方祝贺印尼成为金砖正式成员,愿共同弘扬团结合作的万隆精神 [1] 区域经济一体化 - 双方将维护亚太地区和平稳定局面,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1] - 共同抵御单边主义和逆全球化冲击,携手建好亚太共同家园 [1] 命运共同体建设 - 以中印尼命运共同体带动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 [1] - 进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
《世界钱币上的中国印记》主题书刊出版发布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20 10:40
活动现场。人民网 王禹蘅摄 活动现场。人民网 王禹蘅摄 人民网北京5月19日电 (王禹蘅)5月19日,《世界钱币上的中国印记》主题书刊出版发布暨研讨活动在京举 办。外交部部长助理洪磊,佛得角、阿尔及利亚、斐济、斯里兰卡、埃及驻华大使等10多国高级外交官,中交集 团总经理王海怀、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吴尚之及有关央企负责人等近百名嘉宾与会。世界知识出版社董事长崔春主 持活动。 洪磊表示,世界50多个国家的钱币上印上了中国企业建设的项目,充分展现出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成就受到各国欢迎,彰显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是国与国的正确相处之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大势 所趋、人心所向,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命运所系。中方愿同各国携手,共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 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和平、发展与繁荣贡献更多力量。 王海怀表示,这些世界钱币,以最直观的方式,记录了中国企业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奋斗足迹,见证 了"中国建造"跨越山海、改善民生的责任担当。他表示,中交集团将弘扬丝路精神,统筹推进基础设施"硬联 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 ...
合作正当时 携手向未来
人民日报· 2025-05-20 05:58
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背景 - 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将于5月22日至25日在宁波举行,是中国面向中东欧国家的国家级展会[1] - 习近平主席曾强调通过该平台扩大自中东欧进口商品,2021年致贺信寄语深化合作空间[1] - 合作机制始于2012年,覆盖互联互通、经贸投资等20多个领域,打造多个"一带一路"标杆项目[1] 经贸投资成果 - 双方贸易额年均增长8.8%,2024年达1423亿美元(同比+6.3%),农产品贸易年均增速超12%[2] - 中国对中东欧累计投资超240亿美元,比亚迪、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企业在当地建厂推动产业升级[2] 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 - 2024年中欧班列开行1.9万列(累计突破10万列),中东欧国家成为重要通道枢纽[2] - 客货直航每周超70班,比雷埃夫斯港、佩列沙茨大桥等旗舰项目改善当地民生[2] - 匈塞铁路预计2024年全线竣工[2] 地方与产业合作 - 中国与中东欧缔结221对友好省市(超半数自2012年后建立)[3] - 宁波设立经贸合作示范区,沧州设中小企业合作区,保加利亚设农业合作示范区[3] 人文与科技交流 - 2024年人员往来较2021年增长56%,中方在中东欧开设36家孔子学院和5个文化中心[3] - 未来将深化数字经济、绿色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打造新质生产力高地[5]
中拉合作未来3年向“新”向“智”蓝图绘就(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0 05:22
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成果 - 会议通过《北京宣言》和《共同行动计划(2025-2027)》,达成超过100项三年合作项目,中方宣布20项支持拉美发展的举措 [1] - 高新技术及新兴领域成为合作重点方向,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航天等 [1] 高新技术领域合作内容 - 推动通信设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应用、无线电频谱管理、教育信息化等领域合作 [2] - 加强航天领域合作,共建中拉北斗应用合作发展中心,探索5G网络覆盖及数字化应用合作 [2] - 合作从传统领域向新能源、数字技术、跨境电商等拓展,科技合作成为外交政策和区域发展核心要素 [2] 中拉科技合作动力与互补性 - 合作动力源于第四次产业革命背景下拉美技术革新需求与中国科技创新攀升阶段的互补 [4] - 中国自主创新水平提升,外贸"新三样"及数字信息技术领先,拉美在新能源等领域具备资源优势 [4] - 10年来中拉论坛建立多层次合作机制,包括科技创新、数字技术、航天合作等分论坛,形成多领域合作网络 [4] 全球科技前沿合作聚焦 -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航空航天等代表未来经济发展方向,合作体现战略性和前瞻性 [5] - 中国技术输出拓展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拉美通过数字技术合作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和社会治理创新 [5] 中拉科技合作成效案例 -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凤凰工业园成为拉美首个5G全覆盖环保轻工业园,推动产业升级 [6] - 哥伦比亚引入中国品牌电动出租车,巴西中巴地球资源卫星项目惠及环境监测等领域 [6] 科技合作互利共赢分析 - 拉美国家受益于制造业转型和工业化水平提升,增强经济韧性与可持续性 [7] - 中国企业通过合作拓展海外市场,服务"双循环"格局,展现"科技无国界"理念 [7] 产业升级与社会治理影响 - 中国投资拉美电动汽车和锂电池生产厂助力矿业经济升级,数字农业提升巴西生产效率 [9] - 数字技术合作帮助拉美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扩大医疗教育服务覆盖面 [9] 人才培养与机制建设 - 加强科研人员互访交流,设立青年科学家培训计划,共建联合实验室 [10] - 开展数字人才培训课程,建立中拉电子商务合作对话机制 [10] 未来合作方向建议 - 完善机制建设,强化顶层设计,签署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专项协议 [12] - 根据拉美国情定制项目规划,深化技术转移与人才培养,促进青年科学家交流 [12]
开放突围:全球化困境与中国角色
搜狐财经· 2025-05-19 12:19
全球化动力与阻力 - 科技革命和市场分工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成为全球化加速的主要动力 [1] - 全球发展失衡、贫富鸿沟扩大以及治理赤字构成全球化主要阻力 [1] - 美国从全球化动力转变为阻力,中国正从助力转向主力但引领力仍需积累 [1] 全球化当前挑战 - 新冠疫情和地缘冲突重创全球生产与需求,供应链产业链遭受割裂 [2] - 本土化、区域化、安全化趋势明显,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持续升温 [2] - 友岸和近岸政策成为结盟围堵的借口,危及自由贸易进程 [2] 全球化模式与大国关系 - 全球存在自由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威权市场经济等多种模式,难以统一 [3] - 部分大国不愿接受多极化趋势,对新兴经济体战略互信不足,大国关系进入"调适期" [3] - 寻求"美国例外"与"中国特色"的最大公约数是关键挑战 [3] 中国在全球化的角色 - 中国提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方案,并在达沃斯论坛为全球化校正航向 [4] - 中国强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开放合作的全球视野 [4] - 中国主张国际治理应强化开放合作,国家层面需缩小贫富差距以增强全球化动力 [4] 全球化未来方向 - 全球化不是简单的西方化或东方化,需各国相向而行共同推动 [5] - 观望者和以邻为壑者将失去发展机会,行动者和担当者将造福世界 [5] - 全球化需在交流沟通中扩展共识,以开放互鉴推动共同发展 [5]
以包容合作、共同发展谱写时代新乐章(国际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5-19 06:02
大湾区国际疫苗创新中心 - 由法国和中国联合建设的国际化疫苗创新平台,在知识科普、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开展合作 [2] - 采用无人机快速配送疫苗至偏远山区,智慧无人疫苗接种舱为机器人接种提供可能 [2] - 体现法中两国政府和企业长期互信、共同愿景的合作成果 [2] 中国科技与基建发展 - 中国建成世界最大高速铁路网,运营里程达4.8万公里 [2] - 科技领域取得突破,包括"天问一号"探测器登陆火星和东方超环装置运行破千秒 [2] - 中国发展为全球提供不同于西方主导的另一种可能路径 [2] 中国市场与经济贡献 - 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和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是充满活力的超大规模市场 [3] - 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3] - 中国与欧盟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投资涵盖新能源、汽车、机械设备等领域 [3] 法中第三方市场合作 - 法国是最早与中国建立第三方市场政府间合作机制的国家 [3] - 2015年以来两国在非洲、中东欧推进多个项目,2022年签署第四轮示范项目清单 [3] - 合作项目涵盖基础设施建设、环保、新能源等领域,总金额超17亿美元 [3]
携手构建更高水平中阿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贺信为蓬勃发展的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关系注入新动能
新华网· 2025-05-19 00:10
中阿关系发展 - 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关系蓬勃发展,树立了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典范 [2] - 2022年首届中阿峰会在沙特召开,2024年将在中国举办第二届中阿峰会 [2] - 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成功举办,双方高水平关系体现在各领域广泛合作中 [2] 经济与投资合作 - 中国对埃及投资大幅增长,过去十年合作项目显著增加 [2] - 中埃合作打造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埃及斋月十日城轻轨铁路等项目 [2] - 中国投资提升埃及本土产能、促进出口,为中企、埃企和两国民众创造多赢局面 [2] - 科威特企业家认为中国愿与阿拉伯世界携手同行,共谋发展,共享未来 [2] 政治与战略合作 - 中国坚定站在阿拉伯国家正义事业一边,支持巴勒斯坦事业 [3] - 中国推动巴勒斯坦14个派别签署《北京宣言》,促进巴勒斯坦内部团结 [3] - 中国在联合国等多边场合推动落实"两国方案",支持巴勒斯坦事业 [4] - 中国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和解,公正立场得到地区国家认同 [4] 未来合作展望 - 第二届中阿峰会将深化双方在经济、投资等各领域伙伴关系 [5] - 阿拉伯国家可共享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交流、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发展动能 [5] - 双方应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推动互联互通、产能协作与绿色发展 [5] - 人文交流增多,突尼斯与中国通过孔子学院等活动增进理解与友谊 [5] 国际立场与多边合作 - 阿拉伯国家和中国反对霸权主义,推动建立多极化国际秩序 [5] - 双方在地区和国际问题上立场一致,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 - 中阿合作是全球南南合作的典范,倡导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