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
搜索文档
特朗普只要再输一次,中国将完胜中美关税战,后果对美国不堪设想
搜狐财经· 2025-10-08 15:11
贸易争端的法律核心 - 决定中美贸易战结局的关键因素并非外交交锋,而是美国国内的法律挑战,诉讼由美国企业、州政府和贸易协会发起,指控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非法[1] -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将对此案进行最终裁决,若特朗普政府败诉,美国可能需向全球企业退还高达一万亿美元的已征收关税[1] 关税政策的法律依据与挑战 - 特朗普政府援引1977年的《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作为实施广泛关税的法律依据,该法案旨在授权总统在面临“异乎寻常的、巨大的威胁”时采取经济措施[3] - 法院裁定总统滥用该法案权力,美国宪法赋予国会独家权力规范对外贸易,总统的紧急权力并不凌驾于此[10] - 2025年8月29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以7比4的投票结果裁定特朗普政府实施的“普遍性关税”越权,几乎推翻其关税政策根基[8][23] 潜在财政影响与行业现状 - 截至2025年8月,美国企业已为这些关税支付超过2100亿美元,若案件拖延至2026年,退还总额可能达7500亿至一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一年国防预算[13] -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承认,若败诉政府将不得不退还大量关税,这对美国财政将是灾难性打击[15] - 自新一轮关税加码以来,美国制造业已失去超过4.2万个岗位,受影响行业包括汽车、家电和电子产品等[18] 案件进展与后续影响 - 美国最高法院将于2025年11月5日开始审议此案的口头辩论[22] - 特朗普政府拒绝承认上诉法院裁定结果,并宣布将上诉至最高法院[23]
特朗普完全低估了中国不买美国大豆的影响!这下事情难办了
搜狐财经· 2025-10-07 22:45
美国财长言论分析 - 美国财长将中国暂停采购美国大豆的行为称为“挟持人质”[1] - 该言论反映出美国方面的战略焦虑[1] 中国应对策略 - 中国采取“进口多元化 + 国产替代 + 技术突围”的三重布局应对贸易战和高科技封锁[1] - 中国未被动接招,而是完成了战略逆袭[1] 大豆贸易影响 - 中国对美国大豆的采购已“归零”[1] - 此结果是中国战略布局的必然产物[1] - 该贸易变化对美国经济和特朗普政治生涯构成潜在重大影响[1]
美国真的被打疼了,美财长倒打一耙:中国将美国豆农当“人质”
搜狐财经· 2025-10-07 18:54
眼见自己好赖话说尽,中国就是不买他们的大豆,美国居然倒打一耙。 10月2号,美国财长贝森特在CNBC节目中怒声指控,称中国现在就是将美国豆农当作筹码、"人质"。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曾几何时,中国是美国大豆最大的买家,在2023至2024市场年度,美国向中国出口了近2500万吨大豆, 远超对欧盟的490万吨出口量。 但从2025年5月开始,美国豆农再也没收到过中国的新订单,新季1200万吨大豆订单全流向了巴西和阿 根廷。 这一转变并非突然发生,早在2018年特朗普第一任期的贸易战中,中国就开始推动大豆进口多元化,避 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美国大豆失去中国市场,根源在于自身竞争力的下滑。 特朗普政府挑起关税战后,美国大豆价格比南美同类产品高出20%,中国企业采购成本每吨增加近千 元。 而巴西和阿根廷趁机完善供应链,巴西扩建港口增加散装船运力,即便运输距离更远,物流效率仍稳步 提升。 阿根廷更是直接将对华大豆出口关税降至零,配合早已谈妥的70亿美元关税减免额度,形成了明显的价 格优势。 中国海关对货源把控严格,此前曾直接退回一船打着"阿根廷大豆"名号的美国大豆,彻底封死了绕道出 口的可能。 2024年数据显示 ...
美国招数用尽,卖出去的大豆“不够中国零头”,美企后悔为时已晚
搜狐财经· 2025-10-07 13:26
自2018年特朗普发起贸易战以来,美国对华大豆的出口量大幅下降,至2017年的一半。这一"断供"风险促使全球买家,尤其是中国,加速了多元化的供应链 建设。2024年初,中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占总进口量的六成以上,而巴西通过长期采购协议稳固了自己作为最大供应国的地位。这种供应链的重构几乎不可 逆转。即使美国未来调整贸易政策,全球买家对其政策反复性的担忧已经深深扎根,很多国家在保障粮食安全时,倾向于与政策更加稳定、供应更可靠的国 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美国大豆因此不仅失去了短期的订单,更失去了长期的市场信任。 特朗普在之前的贸易谈判中,曾多次要求其他国家购买美国的农产品,尤其是大豆,目的是消化美国的过剩产能。美国试图与尼日利亚、菲律宾、越南和孟 加拉国等国家进行谈判,希望他们能够购买美国的大豆。共和党的设想是,虽然美国失去了中国市场,但如果其他国家能分担一些进口量,就能部分弥补损 失。然而,现实远没有特朗普想的那么简单。 自从5月下旬以来,中国再也没有从美国进口大豆,这让特朗普面临了巨大的挑战。为了弥补这一损失,他拒绝妥协,试图通过其他方式将这些大豆销往其 他国家。然而,这一计划并不如特朗普所预期的那样顺利。 据路透 ...
大陆不买美大豆,美国挑软柿子捏,赖当局被逼接盘,签下百亿大单
搜狐财经· 2025-10-07 12:39
美国大豆出口贸易格局变化 - 美国曾是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年出口价值超过100亿美元,占其总出口量的四分之一 [1] - 自2025年5月起,中国近30年来首次完全停止采购美国大豆,导致美国大豆价格暴跌,库存积压 [1] - 美国试图寻找日本、韩国、印度等新市场,但均面临市场容量有限或贸易保护等挑战 [2] 美国对台湾地区的大豆销售策略 - 2025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宣布将在未来四年内采购价值100亿美元的美国大豆等农产品 [6] - 该订单分摊至每年约25亿美元,将使台湾地区的大豆进口大规模依赖美国 [8] - 此交易被视为一场政治交易,台湾地区意图以此换取美国的政治与军事支持 [4][6] 台湾地区市场的承受能力与影响 - 台湾地区人口约2300万,年大豆进口量约260万吨,巨额订单将压缩其他国家进口份额并影响本地农民生计 [8][9] - 台湾地区民众对政府牺牲本地农民利益以讨好美国的做法表示强烈不满 [9] - 台湾地区的市场体量远无法填补中国停止进口所留下的巨大需求空缺 [11] 全球大豆供应链的重塑 - 中国停止进口美国大豆后,南美国家尤其是巴西和阿根廷迅速填补了市场空缺 [14] - 新的供应链正在加速建立,美国想要重新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难度极大 [14] 贸易政策的影响与反思 - 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导致其农民陷入困境,贸易战没有赢家 [1][13] - 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APEC峰会等场合解决大豆出口问题,但最终仍需回到与中国的谈判桌前寻求根本解决方案 [1][13]
美国财长贝森特曾赞关税,40天急转称中美谈判有突破,还主动提大豆采购话题
搜狐财经· 2025-10-06 19:13
美国财长贝森特态度转变 - 美国财长贝森特在10月2日表示,中美下一轮贸易谈判将会有“相当大的突破”,并透露中美高层将在短时间内有所互动[1] - 此次表态与其在8月20日称对当前关税水平“感到满意”的立场相比,在40多天内发生显著转变[3] 美国农业面临的压力 - 美国大豆产业面临严峻挑战,自今年秋季收获以来,中国对美国大豆的采购量为零,这是1999年有记录以来首次出现的情况[5] - 美国大豆价格今年以来暴跌23%,跌至2022年以来的最低点,美国大豆协会主席估算农民面临“每英亩100到150美元的痛苦损失”[7] - 阿根廷政府于9月22日宣布暂时取消包括大豆在内的农产品出口预扣税,增强了其价格竞争力,路透社报道约有40批阿根廷大豆登记将于11月和12月出口,其中大部分将运往中国[7][9] 美国国内政治经济因素 - 美国的农业州是共和党的重要票仓,农民因贸易政策受损产生的怨气给地方政客带来压力,随着2025年政治议题酝酿和中期选举临近,农业问题成为必须应对的政治压力[9][11] - 贸易战导致美国企业利润下滑、消费者成本上升,商业巨头的游说和施压是推动白宫政策转向的重要力量[15][17] 中美贸易博弈的历史与现实 - 2018年贸易战以来,美方设想的“轻松获胜”局面并未出现,中国在压力下展现出韧性,例如在新能源汽车和人工智能领域取得进展[13] - 其他国家如东南亚和墨西哥在产业链完整度、劳动力效率和基础设施配套上均未能填补中国留下的空缺,导致美国进口商成本上升并最终转嫁给消费者[17] 对未来谈判的预期 - 美方可能进行选择性利益交换,例如降低部分对自身通胀影响大的中国商品关税,以换取中国加大对美国农产品的采购或在某些国际事务上进行协调[21] - 此次“突破”更可能是一次“有限度的和解”,是战术层面的后撤,美国在遏制中国高科技发展等核心诉求上预计不会轻易松手[21][23]
特朗普苦求无果,中方还是一单不买,美明白,要按中国规矩办事
搜狐财经· 2025-10-06 15:46
那么,为什么中国一直没有下单?特朗普政府究竟该如何打破这一僵局呢? 2025年9月,美国终于意识到,单靠"强硬"态度和威胁并不能解决与中国的贸易问题,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处理对华贸易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不仅没有带 来预期的成果,反而让美国的农民们陷入困境。尽管特朗普多次尝试通过促使中国增加大豆采购来缓解局势,但中国始终没有下单,这令美国农民感到非常 焦虑。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每年美国的大豆丰收季节,都会有大量大豆销往中国,成为美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2025年形势却发 生了变化。在美国大豆丰收季节到来时,中国并没有像往年那样下大单,令美国农民非常不安。 现在,特朗普终于意识到,要在贸易战中获胜,美国必须适应中国的"游戏规则"——即"平等、尊重、互惠"的原则。这不仅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核心,也是全 球化时代的普遍商业和外交准则。如果美国继续试图通过单方面施压迫使中国让步,最终受损的将不仅是美国农民,也会影响整个美国经济的稳定。 与此同时,中国并未急于恢复与美国的大豆合作,而是持续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这一战略明确表明,中国不会屈从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依然保持自主 选择市场的权利。 目前,特 ...
特朗普再抱怨中国不买大豆,美国不明确反台独,生意不做也罢
搜狐财经· 2025-10-06 11:45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与市场反应 - 特朗普在2018年首次任期对中国大豆加征34%关税,导致中国进口美国大豆比例从34.4%降至18.9% [2] - 2025年特朗普进一步提高关税,中国直接暂停采购美国大豆,新季订单量为近30年来首次为零 [4] - 关税政策导致美国中西部仓库积压700万吨大豆,价格跌至每蒲式耳8美元以下,农民每英亩亏损超过100美元 [4] 全球大豆贸易格局转变 - 阿根廷总统米莱取消大豆出口税,抢走中国1200万吨订单,尽管其大豆每吨比美国贵40美元,但加上关税后美国大豆更贵 [5] - 巴西在2025年前8个月对华出口大豆6600万吨,创历史新高 [7] - 中国与巴西、阿根廷建立区块链溯源平台,以检测大豆来源,防止美国大豆冒充南美货 [7] 美国农业面临的挑战 -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公开呼吁结束贸易战,强调农民需要市场而非补贴,指出2018年230亿美元补贴大部分被中间商获取 [9] - 农业州如艾奥瓦州、伊利诺伊州作为共和党票仓,选民开始动摇,对特朗普政府施压 [11] - 若中国完全放弃美国大豆,美国每年将损失120亿美元出口额,相当于2024年对华贸易总额的90% [19] 中国市场的战略调整 - 中国实施“大豆振兴计划”,2025年产量预计达2100万吨,自给率提高25% [17] - 中国调整饲料结构,减少对豆粕依赖,豆粕进口替代率达到15% [17] - 中国将台湾问题视为中美关系第一条红线,将其与大豆贸易挂钩 [15]
特朗普考虑为美国农民提供至少100亿美元的大规模救助
中国基金报· 2025-10-06 09:27
救助方案核心内容 - 特朗普政府考虑向美国农民提供至少100亿美元的大规模纾困,目前拟提供的援助规模在100亿到140亿美元之间 [1][3][5] - 救助方案的资金来源可能包括将美国因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所获得收入的一定比例发给农民,或动用美国农业部的“备用金”资金,即“紧急商品援助计划”(ECAP),也可能将两种方式结合使用 [5] - 美国农业部曾在今年3月通过ECAP向符合条件的2024作物年度的相关农产品生产者发放了100亿美元的直接补贴 [5] 美国农业行业困境 - 美国农民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具体表现为关税导致的成本飙升与外国报复性措施重创了美国农业,移民相关的劳动力短缺和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也雪上加霜 [3] - 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25年农场生产开支预计将达到4674亿美元,比去年增加120亿美元 [3] - 据美国法院数据,今年上半年美国农场破产数量升至202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美国大豆行业几乎成为农场经济困境的代名词 [4] 政策背景与动机 - 白宫官员表示,特朗普认识到农业面临的问题,并已加大对其政府团队的压力,要求尽快应对 [4] - 过去几周,白宫已与农业部和财政部举行了一系列跨部门会议,力争敲定面向美国农民的救助方案 [4] - 美国农民被特朗普政府视为帮助总统赢得2024年11月大选的关键群体,特朗普本人也在私下向团队施压,确保农民得到保护 [5] 政府预算与潜在影响 -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塞特表示,如果无法尽快达成避免政府停摆的协议,联邦雇员可能会被裁员 [6][7] - 哈塞特指出,一旦政府关门,每周将损害150亿美元GDP [7] - 白宫预算主管拉斯·沃特表示,大规模裁员对象将是“不符合特朗普政府优先事项”的机构 [7]
特朗普:100亿美元“救市”
中国基金报· 2025-10-06 00:14
救助方案背景与规模 - 白宫正准备向美国农民提供一揽子数十亿美元的救助,援助规模在100亿到140亿美元之间[2][3] - 美国农民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包括关税导致的成本飙升与外国报复性措施[2] -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5年农场生产开支预计将达到4674亿美元,比去年增加120亿美元[2] - 今年上半年美国农场破产数量升至202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 救助资金来源与方式 - 特朗普提出将美国因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所获得收入的一定比例发给农民[3] - 另一种做法是动用美国农业部的“备用金”,即“紧急商品援助计划”(ECAP)资金[3] - 美国农业部今年3月曾通过ECAP向2024作物年度的相关农产品生产者发放了100亿美元的直接补贴[3] - 政府也在讨论将上述两种方式结合使用,取决于哪种渠道能够更快地拿到资金[3] 救助方案的政治动因与进展 - 白宫官员表示,特朗普认识到农业问题,并已加大对其政府团队的压力,要求尽快应对[2] - 过去几周,白宫已与农业部和财政部举行了一系列跨部门会议,力争敲定救助方案[2] - 美国农民被特朗普政府视为帮助总统赢得2024年11月大选的关键群体[3] - 关于如何以最佳方式援助农业的讨论仍在进行中[2] 政府停摆风险与潜在经济影响 -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表示,若无法尽快达成避免政府停摆的协议,联邦雇员可能会被裁员[4][5] - 特朗普和白宫预算主管正在做好各项准备,并在必要时采取行动[5] - 一旦政府关门,每周将损害150亿美元的GDP[5] - 大规模裁员对象将是“不符合特朗普政府优先事项”的机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