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危机

搜索文档
从历史到现实:日本财政困局的延续与启示 —— 读《日本的财政危机:摆脱危机的体制机制变革努力(1975-2000)》
上海证券报· 2025-06-25 02:12
日本国债市场动荡 - 2025年5月日本40年期超长期国债拍卖投标倍数降至2.21创11个月新低 [4] - 10年期和20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2000年以来最高水平30年期收益率突破3% [4] - 日本央行持有国债占比高达52%通过非市场化手段维持债务循环 [6] 财政体系结构性缺陷 - 日本央行量化宽松政策源自20世纪70年代大藏省财政投资贷款计划(FILP)构建的"影子预算"体系 [5] - FILP在21世纪初规模缩减转向市场化融资同时央行引入量化宽松对抗通缩 [5] - 2024年日本央行缩减购债规模后引发连锁反应寿险公司抛售国债海外投资者撤离 [6] 支出结构转型 - 1993年日本公共工程支出达13.7万亿日元峰值2001年后终止集中建设模式 [7] - 2023年日本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预算35%形成新的刚性支出陷阱 [7] - 从"基建依赖"转向"社保依赖"体现利益集团与官僚体系共生关系延续 [7] 债务累积机制 - 日本政府债务利息支出占年度预算25%利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需多支付10万亿日元利息 [10] - "利率上升-债务恶化"恶性循环反映预算约束机制缺失问题 [10] - 债务占GDP比重飙升至不可持续水平多次财政重建尝试均告失败 [9] 政策僵化与改革阻力 - 日本央行长期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本质是为财政赤字融资 [12] - 结构性改革如提高消费税削减社保支出面临巨大政治阻力 [12] - 官僚体系政党和利益集团博弈使触及既得利益的改革寸步难行 [11] 国际比较与启示 - 日本财政危机独特性在于"政策僵化"和"利益固化"体制特征 [12] - 财政扩张需与结构性改革结合避免陷入"刺激依赖" [12] - 货币政策应保持独立性避免成为财政赤字融资工具 [12]
【环球财经】巴西前财长警告财政“崩溃边缘”
新华财经· 2025-06-23 11:21
巴西财政状况分析 - 巴西联邦预算中超过90%已被固定支出锁定,仅剩不到4%用于自由调配 [1] - 若预算刚性趋势持续,到2027年可能出现政府关门式的财政停摆 [1] - 全球多数国家平均有约50%的财政空间用于自主安排,美国达到70%,而巴西仅为4% [1] 财政改革建议 - 建议政府尽快推进新一轮养老金制度改革,并取消最低工资与退休金挂钩制度 [2] - 巴西历史上多次重大改革均是在危机背景下完成 [2] - 需要重建理性、可持续的预算规则,增强市场信心,激发投资活力和生产率增长 [2] 政府改革措施评价 - 6月8日的会议提出的建议被评价为"零碎而短视",远未触及根本性问题 [1] - 会议结果被描述为"无异于一盆冷水",未能满足外界对系统性改革方案的期待 [1][2] 财政问题根源 - 1988年宪法设定的大量强制支出义务导致预算失衡,形成制度性"锁死" [1] - 政府即便试图冻结或削减部分预算,也需在后期恢复 [1]
俄政府已动用最后储备,普京转向中俄能源合作求援,中国会接吗?
搜狐财经· 2025-06-14 16:53
俄罗斯财政状况 - 俄罗斯财政储备在两个月内从十万亿卢布降至六万亿卢布,下降速度极快[1] - 俄罗斯平均每天军事支出超过4亿美元(约30亿人民币),弹药消耗巨大[3] - 俄罗斯能源企业一季度净利润从1.445万亿卢布暴跌至7895亿卢布,同比接近腰斩[20] 能源出口困境 - 欧洲客户正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能源出口渠道收窄[5] - 国际机构预测俄罗斯2023年GDP增长仅0.3%,标普将其主权信用评级降至垃圾级[5][7] - "欧佩克+"持续增产,加剧俄罗斯在国际能源市场的竞争压力[17] 中俄能源合作动向 - 俄能源部长频繁访华,重点推动"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项目,设计年供气量500亿立方米[9][11][13] - 中方要求提高人民币结算比例,并确保运输基建配套完善[11] - 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煤炭量自2017年以来增长两倍,双方清关流程持续优化[23] 合作条件与挑战 - 俄方提出浮动价格机制并要求中方承诺最低采购量,存在强买强卖倾向[13] - 中方坚持多元化进口战略,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来源[13] - 中俄能源贸易90%已实现本币结算,但需平衡价格合理性与供应稳定性[25][27] 宏观经济压力 - 俄罗斯面临20%基准利率压制,债务年增长率达14%[21] - 约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被西方冻结,加剧流动性危机[21] - 设备老化与技术升级停滞可能长期削弱能源行业竞争力[23]
拒绝留学生,美国一半大学将破产
虎嗅APP· 2025-06-09 20:54
大学倒闭潮 - 2024年5月卡布里尼大学永久关闭 该校成立于1957年 以小班授课闻名 年学费5万美元 一年前已预告财务危机[3] - 同期费城艺术大学宣布关闭 从宣布到关闭仅用一周 倒闭前仍录取新生[3] - 2024年全美高校倒闭加速 包括百年老校韦尔斯学院 林肯学院等 绿山学院(1834年成立)也未能幸免[4] - 非营利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平均每周1所高校停办 近十年超500所私立非营利高校倒闭 数量为前十年的3倍[5] - 2025年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宣布将关闭部分联合校区 正在评估12所小型校区[6][7] - 费城联储预测未来5年全美将有80所大学关闭[8] 生源与财政危机 - 2010-2021年美国大学入学人数从2100万降至1800万[12] - 费城艺术大学过去十年入学人数下降44% 2023年仅1149名学生[13] - 卡布里尼大学2022年录取率78%但入学1500人 较十年前2448人显著下降[13] - 布朗大学面临4600万美元预算赤字 若不调整明年或扩至9000万[13] - 芝加哥大学浮动利率债务达4.81亿美元[13] - 小型院校抗风险能力弱 伯明翰南方学院申请3000万美元贷款失败后关闭[14][15] 高校自救措施 - 卡布里尼大学尝试远程授课 招收外籍学生但未奏效[17] - 文理院校减少文科专业 增设就业热门专业[18] - 部分院校出租空置教室宿舍创收[18] - 2024年5月宾州州立大学等10余所高校实施裁员 约翰斯·霍普金斯计划裁2000岗位[19] - 哈佛发行7.5亿美元债券 耶鲁拟发8.5亿 麻省理工发7.5亿[20] - 2025年Q1美国高校共发行116亿美元市政债券 90%发债高校获AAA/AA评级[20] 学生受影响情况 - 艾达山学院倒闭导致新生马歇尔被迫转学 学分无法全数抵免 延迟毕业一年[23] - 467所关闭学校中近半受影响学生未重新入学 突然关闭的学校重新入学率仅42%[24] - 倒闭潮已影响125万名学生[24] - 卡布里尼大学被维拉诺瓦大学接管 学生转学至排名51位的名校[25] 国际生影响 - 2025年3月在美国际生102.3万人 同比下降11.3% 中国学生签证量降42.5% 印度降27.9%[30] - 2023-2024学年国际生为美国经济贡献438亿美元 支持37.8万就业岗位[31] - 特朗普政府暂停签证面谈 加强社媒审查 已撤销1800多名留学生签证[30]
马斯克美国党搅动风云,称这就是命运,代表80% 的中间派!
搜狐财经· 2025-06-09 07:42
2025 年,美国财政的警报已然拉响。国会预算办公室的数据显示,这一年赤字将达到 1.9 万亿美元,占 GDP 的 6.2%,如此庞大 的赤字规模,无疑给美国经济的稳定运行埋下了隐患。更令人担忧的是,预计到 2035 年债务将达到 GDP 的 118%,这一数字如 同高悬在美国经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引发一场严重的财政危机。 当前的利息成本更是高得惊人,高达 5790 亿美元,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主要项目的支出,并且还在持续上升。这就好比一辆高 速行驶的汽车,不断消耗着燃油,却无法产生足够的动力继续前行。美国政府在债务的泥沼中越陷越深,利息成本的不断攀升, 进一步加重了财政负担,使得政府在应对其他重要问题时捉襟见肘。 美国政府问责署的数据也揭示了一个严峻的现实,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信托基金将在 8 - 11 年内耗尽。这意味着未来美国的社会 保障体系将面临巨大的挑战,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可能会受到影响,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也将随之增加。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虽然在 一定程度上为美国提供了借贷的灵活性,降低了借贷成本,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赤字问题。二战后的历史债务管理经 验表明,短期内债务管理或许可行, ...
美债遇冷!德银警告救不了,外资急撤,美国股债汇三杀危机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5-22 17:35
美债市场近期频频出现剧烈波动,外资持续抛售引发市场担忧。美债和美元同步走弱,反映出全球投资者对美国财政状况的信心下滑。德意志银行最新报告 指出,这一危机的核心在于外国投资者不再愿意为美国双赤字提供融资,且这一问题恐怕难以通过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干预解决。 近期美国债券市场遭遇严重抛压,5月21日美国20年期国债拍卖结果远低于预期,得标利率高达5.047%,为有记录以来第二次突破5%大关。投标倍数从近六 个月平均水平2.57降至2.46,直接打击了市场对美债需求的信心。在此背景下,美国市场出现了罕见的"股债汇三杀"现象——股市大幅下跌,债券价格走 低,美元指数同步走弱。 外资撤离与财政危机加剧 其次,德银认为美股的韧性也将受到严峻考验。与2023-2024年期间美国收益率和股票上涨反映市场对美国增长预期重新评估不同,当前局面完全是对美国 资产财政风险溢价的增加。在资本成本上升的负面驱动因素下,很难维持风险资产的积极表现。 德银表示,解决这一问题只有两种可能的路径:要么美国国会大幅修改当前法案,实施更严格的财政政策;要么美国债务的非美元价值需要显著下降(如美 元贬值),直到其变得足够便宜以吸引外国投资者回归。 在这场 ...
美前财长再度警告特朗普:若不退让,经济衰退“就在眼前”!
金十数据· 2025-05-22 14:04
萨默斯对特朗普税收政策的警告 - 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敦促特朗普在税收计划上做出让步,类比其在关税问题上的退让[1][2] - 萨默斯指出"国家风险交易回归",并引用美债、股票和美元同时抛售作为经济脆弱性上升的迹象[1] - 警告"再有几天类似情况可能导致经济衰退",并提及"金融事故"风险攀升,包括金融机构爆雷和流动性枯竭[1] 美国金融市场表现 - 周三美国市场出现"股债汇"三杀:30年期美债收益率飙升至5.09%,创2023年新高[2] - 主要股指全线下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跌1.91%,标普500指数跌1.61%,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1.41%[2] - 美元指数(DXY)跌破100关口,连续第三天下跌[2] 历史类比与政策评价 - 萨默斯将当前形势比作2022年英国金融危机,称为"利兹·特拉斯时刻",警告可能造成巨大经济代价[2] - 尽管长期批评特朗普政府,萨默斯赞扬其在关税问题上的退让,称"有时退让是件好事"[2]
联合国财政危机加剧:呼吁会员国尽快缴纳会费,“某国拖欠”成关注焦点
快讯· 2025-05-20 09:13
联合国当地时间5月19日发布消息称,联合国正面临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威胁到其履行核心使命的能 力。本周,联合国大会预算和行政委员会(第五委员会)就这一问题召开会议,多个会员国在会上发出 警告,敦促尽快缴纳拖欠款项。 目前,联合国面临约24亿美元的经常预算会费缺口,以及27亿美元的维和预算缺口。由于资金短缺,联 合国被迫削减开支、冻结招聘,并暂停部分服务,严重影响其全球运作能力。 为缓解现金流紧张的局面,一项提议呼吁允许联合国在年底保留未使用的资金,而非强制退还给会员 国。目前,即使某些款项在年底才到账,也必须立即退还,使联合国几乎没有时间加以使用。建议中的 改变将帮助在每年初——捐款通常滞后的时期——维持基本运营。 此外,一些代表支持有条件地在年初动用"特别承诺"机制,这是一种用于紧急情况的临时供资工具,可 缓解捐款延迟带来的资金缺口。 不过,包括哈萨克斯坦、挪威和英国在内的多国代表指出,这些补救措施只是权宜之计,真正的问题在 于部分会员国持续拖欠或拒缴会费。 尤其引发关注的是,一国据称出于政治考虑冻结了拨款。虽然未被点名,但人们普遍认为是美国,后者 已拖欠了超过一半的未缴款项。此前,联合国秘书长副发言人法尔 ...
黄金价格引华尔街大佬押注,美国财政危机或成最大推手!金价下半年破4000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5-15 10:57
黄金市场今年以来的价格持续攀升引发投资界广泛关注。今年以来,现货黄金价格已上涨逾20%,引发 多位华尔街大佬看好金价前景。专业人士认为,美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都过于激进,造成了风险。 绿光资本创始人兼总裁大卫·艾因霍恩近日表达了对黄金市场的乐观态度。他指出金价仍有上行空间, 这与他长期持有的观点一致。"金价变动与人们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信心密切相关。2008年左右我 们买入黄金时,我就看到美国财政和货币政策过于激进造成风险。"艾因霍恩表示。 艾因霍恩分析称,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削减成本相对于美国联邦政府预算规模而言微不足道。这 表明美国财政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变。他补充道:"两党已经形成共识,在真正面临下一次危机前不会对 赤字采取任何行动。" 黄金和其他防御性头寸帮助绿光资本取得良好业绩。该基金今年第一季度上涨8.2%,同期标普500指数 下跌超过4%。黄金已成为投资者规避风险的重要工具。 不仅艾因霍恩看好黄金前景,被称为"债王"的亿万富翁投资人冈拉克也持相似观点。他预测黄金价格可 能达到每盎司4000美元。冈拉克认为,地缘政治不稳定、关税问题以及美国债务规模都促使市场将黄金 视为真正的货币资产。 美国银行 ...
大涨背后的逻辑断裂:今夏美国再现股债汇三杀?
华尔街见闻· 2025-05-14 13:48
随着叙事转变,美国资产价格出现反弹上行,但花旗银行认为当前美元升值只是短期现象,年内美国股债汇仍存"下杀"概率。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5月13日花旗银行发布报告称,尽管近期市场出现显著上涨,美元走强,风险资产表现亮眼,但当前阶段继续追涨已不具吸引力,尤 其是随着经济硬数据转弱以及期限溢价上升的风险增加,市场可能面临调整。 花旗报告强调,随着DOGE缩减开支金额的减少和关税收入下降,美国财政预算落地过程中可能再次引发期限溢价(term premium)飙升,进而导致美股下 跌、美债收益率上升、美元走弱的"三杀"局面。 花旗研究认为,今夏风险是双重的: 预算赤字扩大导致期限溢价再次飙升; 经济硬数据开始显示疲软,尤其是劳动力市场数据季节性最弱的时期即将到来。 花旗称历史数据表明,期限溢价飙升状态可能持续,随着预算问题成为焦点,这种情况很可能再次发生。此外,外国投资者对美债的需求仍然低迷,这将 进一步加剧财政风险。 花旗预计5月劳动力市场报告可能开始显示最近政策的负面影响,这可能导致美联储降息预期再次上升,从当前定价的50个基点回到此前的100个基点。 叙事转变:从关税问题到财政危机 花旗认为,投资者需要将特朗普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