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专利侵权
icon
搜索文档
传音被控侵权!非洲之王遭华为起诉
凤凰网财经· 2025-08-06 21:45
专利诉讼事件 - 华为于6月20日向德国欧洲统一专利法院起诉传音控股侵犯其欧洲专利"偏移解码装置、偏移编码装置、图像滤波装置"(EP2725797),该专利涉及通过限制偏移位深度提高视频编码效率和存储器使用率,适用于智能手机图像显示模块 [3] - 这是华为第二次起诉传音控股侵权,2019年10月曾因主题壁纸著作权纠纷索赔2000万元,双方于2020年6月和解但未披露细节 [6] - 专利原始申请人为华为,首次申请日为2011年6月,PCT国际专利申请为2012年6月,发明人均为日本研发人员 [3] 传音控股市场表现 - 传音控股被称为"非洲之王",一度占据非洲手机市场57%份额,2023年第一季度出货量900万部,市场份额47%仍居第一但较高点有所下滑 [6][7] - 公司近年来拓展东南亚、中东、南亚及拉美等新兴市场,面临国际科技公司的法律诉讼压力,如2022年7月高通在印度起诉其侵犯四项非标准基本专利 [6][7] - 截至8月6日收盘,传音控股股价85.61元,总市值976.25亿元,当日成交额8.04亿元,市盈率(TTM)22.12倍 [7] 公司基本情况 - 传音控股成立于2013年,总部位于深圳,主营手机等智能终端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拥有TECNO、itel和Infinix三大品牌 [6] - 销售网络覆盖非洲、南亚等70多个新兴市场国家,专利问题成为其发展过程中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6][7]
知名A股巨头,被华为起诉侵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19:26
法律诉讼事件 - 华为于6月20日向欧洲统一专利法院慕尼黑分庭起诉传音控股侵犯其欧洲专利EP2725797 该专利涉及图像滤波设备以提高视频编码效率和存储器使用率 适用于智能手机图像显示模块 [1] - 这是华为第二次起诉传音控股侵权 2019年10月曾因主题壁纸著作权侵权索赔2000万元 双方于2020年6月达成和解 [3] - 除华为外 高通于去年7月在印度德里高等法院起诉传音侵犯四项非标准基本专利 传音认为部分市场专利权人要求过高许可费 [4] 公司专利状况 - 涉诉专利EP2725797原始申请人为华为 首次申请日为2011年6月 PCT国际申请为2012年6月 发明人均为日本研发人员 [1] - 传音控股在拓展新兴市场过程中面临国际科技公司的法律诉讼压力 专利问题成为公司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4] 市场地位与经营表现 - 传音控股占据非洲手机市场57%份额 被称为"非洲之王" [3] - 2023年第一季度在非洲出货量900万部 市场份额47% 仍排名第一但较高点有所下滑 [4] - 公司总部位于深圳 主营TECNO itel和Infinix三大品牌手机 销售网络覆盖非洲 南亚等超过70个新兴市场国家 [3][4] - 截至8月6日收盘 公司股价报85.61元 总市值976.25亿元 当日成交量9.48万手 成交额8.04亿元 [5] 业务拓展战略 - 在非洲市场取得成绩后 公司近年来进军东南亚 中东 南亚及拉美等新兴市场 [4]
知名A股巨头,被华为起诉侵权!其手机销量占非洲市场半壁江山,人称“非洲之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19:11
法律诉讼事件 - 华为于6月20日向欧洲统一专利法院慕尼黑分庭起诉传音控股侵犯其欧洲专利EP2725797 该专利涉及图像滤波设备通过限制偏移位深度和范围提高视频编码应用中的编码效率和存储器使用率 适用于智能手机图像显示模块[1] - 专利原始申请人为华为 首次申请日为2011年6月 PCT国际专利申请为2012年6月[1] - 此次是华为第二次起诉传音侵权 2019年10月华为曾因主题壁纸著作权问题起诉传音并索赔2000万元 双方于2020年6月达成和解[3]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传音控股主营手机为核心的智能终端设计研发生产销售 拥有TECNO itel Infinix三大品牌 包括功能机和智能机[3] - 公司占据非洲手机市场57%份额 被称为"非洲之王"[3] - 2023年第一季度在非洲出货量为900万部 市场份额47% 仍排名第一但较高点有所下滑[4] 市场扩张与专利挑战 - 公司在非洲市场成功后进军东南亚 中东 南亚及拉美等新兴市场[4] - 拓展过程中面临国际科技公司法律诉讼 2022年7月高通在印度德里高等法院起诉传音侵犯四项非标准基本专利[4] - 传音认为新兴市场专利权人要求按全球统一费率收取过高许可费 高通则表示传音大部分产品未获许可仍侵犯专利组合[4] 公司财务数据 - 截至8月6日收盘 传音控股股价报85.61元 总市值976.25亿元[5]
华为再诉传音侵犯欧洲专利
财经网· 2025-08-06 17:15
诉讼事件 - 华为向德国欧洲统一专利法院慕尼黑分庭起诉传音控股及其关联公司 指控侵犯欧洲专利"偏移解码装置、偏移编码装置、图像滤波装置" [1] - 此为华为第二次起诉传音控股侵权 此前曾因主题壁纸侵权索赔2000万元 双方于2020年6月达成和解 [1] 公司背景 - 传音控股在非洲手机市场排名第一 [1] - 公司近年来在拓展新市场过程中面临专利问题挑战 [1] 事件进展 - 媒体于8月6日上午联系双方了解情况 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应 [1]
突发!华为再诉传音
是说芯语· 2025-08-06 17:01
华为起诉传音控股专利侵权 - 华为向德国欧洲统一专利法院慕尼黑分庭起诉传音控股及其关联公司 指控其侵犯华为一项名为"偏移解码装置 偏移编码装置 图像滤波装置"的欧洲专利 [1] - 这是华为第二次状告传音控股侵权 此前曾因主题壁纸侵权索赔2000万元 双方于2020年6月达成和解 [1] - 传音控股在非洲市场排名第一 但近年来在拓展新市场时专利问题成其关键挑战 [1] 公司回应情况 - 记者分别联系了华为和传音控股方面了解情况 但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应 [1] 信息来源 - 新闻来源为每日经济新闻 [2] - 内容由是说芯语转载 [4]
华为再诉传音
新浪财经· 2025-08-06 16:14
公司动态 - 华为向德国欧洲统一专利法院慕尼黑分庭起诉传音控股及其关联公司 指控侵犯一项欧洲专利 专利名称为"偏移解码装置 偏移编码装置 图像滤波装置" [1] - 华为此前曾因主题壁纸侵权向传音控股索赔2000万元 双方于2020年6月达成和解 此次为第二次起诉 [1] 市场地位 - 传音控股在非洲市场排名第一 但近年来在拓展新市场时面临专利问题挑战 [1] 事件进展 - 记者于8月6日上午联系华为和传音控股了解情况 截至发稿未获得双方回应 [1]
华为再诉传音 涉及图像显示专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14:56
专利诉讼事件 - 华为于6月20日向欧洲统一专利法院慕尼黑分庭起诉传音控股侵犯其欧洲专利EP2725797 该专利涉及图像滤波装置 通过限制偏移位深度和范围提高视频编码效率和存储器使用率 适用于智能手机图像显示模块[1] - 专利原始申请人为华为 首次申请日为2011年6月 PCT国际申请日为2012年6月 发明人为日本研发人员[1] - 此次为华为第二次起诉传音控股 2019年10月曾因主题壁纸著作权侵权索赔2000万元 双方于2020年6月达成和解但未披露细节[1][2]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传音控股主营手机为核心的智能终端设计研发生产销售 拥有TECNO itel Infinix三大品牌 功能机与智能机并行[2] - 公司占据非洲手机市场47%份额(2023年第一季度出货量900万部) 较历史高点57%有所下滑 但仍保持市场第一地位[2] - 在拓展东南亚 中东 南亚及拉美等新兴市场过程中 面临国际科技公司专利诉讼压力 2022年7月遭高通在印度起诉侵犯四项非标准基本专利[3] 专利争议背景 - 传音控股销售网络覆盖70余个新兴市场国家 公司认为部分专利权人要求按全球统一费率收取过高许可费[3] - 高通指出传音仅部分产品签署许可协议 绝大部分产品未获许可仍侵犯专利组合[3] - 专利问题成为公司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3]
宁德时代主动报案!海辰储能子公司高管被采取强制措施
第一财经· 2025-08-02 17:09
电池企业竞争升级 - 全球第三的储能企业海辰储能高管冯登科因涉嫌侵犯商业秘密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 报案方为宁德时代 [1] - 案件与专利侵权相关 涉及2019年成立的深圳市海鸿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转让给海辰储能的多项"集流体"相关专利 [1] - 冯登科2017年从宁德时代离职后 先后加入宁德时代供应商金美新材和竞争对手海辰储能 [1] 涉案高管背景 - 冯登科最近公开职位为海辰储能子公司海辰绿能总裁 此前担任过海辰储能副总经理等职 [2] - 天眼查显示冯登科目前为海辰绿能法定代表人 [2] - 海辰储能声明冯登科不参与技术研发 现任职务仅负责商务领域业务开拓 [2] 案件影响 - 事件发生在海辰储能冲刺IPO关键时期 [2] - 海辰储能称第三方核查未发现商业秘密侵权行为 公司未使用相关技术 案件不会对经营造成重大影响 [2] 行业竞争态势 - 宁德时代近年频繁起诉竞争对手 包括塔菲尔新能源、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等 [3] - 海辰储能多位核心高管出自宁德时代 双方存在长期纠纷 [3] - 宁德时代今年6月以不正当竞争为由起诉海辰储能 案件将于8月12日开庭 [3]
从曾德钧到余承东:那些年「怼」过雷军的企业家们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16 12:18
小米汽车市场表现 - 小米SU7首小时锁单量突破28.9万台,成为2025年上半年"现象级爆款" [1] - 上市15个月累计交付量突破30万台,提前完成全年目标 [4] - 单月交付量达2.8万台,远超蔚来2024年全年22辆的交付量 [6][33] 小米生态扩张 - 手机业务稳居国内前三,智能音箱市场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6] - 发布自研芯片"玄戒O1"和"玄戒T1",完善造芯领域布局 [6] 雷军个人IP效应 - 抖音账号粉丝量突破4500万,亲民形象圈粉无数 [8] - 个人IP为小米节省超10亿元广告费,形成"主账号+高管矩阵+粉丝UGC"三位一体传播机制 [39] - 调研显示97%的SU7车主认为雷军对品牌有积极影响,创始人魅力成下单第三大理由 [41] 行业竞争动态 - 余承东公开质疑小米汽车质量,称"按华为标准有些车厂的车一台都不能发货" [26] - 雷军以"诋毁本身就是一种仰望"回应,相关微博随后删除 [28] - 东风日产高管黄照昆质疑小米营销策略引发争议,最终道歉删帖 [30][32] 传统车企转型压力 -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称雷军发布会关注度是传统车企的40倍 [36] - 鸿蒙智行2024年总销量44.5万辆,单品牌表现不及小米SU7 [33] - 东风日产面临销量下滑、工厂关闭、利润转亏困境 [34] 流量与产品的平衡 - 雷军直播因回避交付问题导致股价单日跌5%,市值蒸发400亿港元 [45] - 马云警示"企业家被神化"风险,强调产品力才是核心 [42] - 行业共识:流量点燃话题,产品体验决定市场终局 [47] 历史恩怨事件 - 猫王音响创始人曾德钧指控雷军2013年拒绝合作时态度恶劣 [15] - 小米公关晒会议记录反驳,称讨论项目实为"多房间Wi-Fi系统" [18] - 余承东与雷军十年交锋从手机延展至汽车领域,曾对簿公堂 [23][24]
六项指控均未成立!影石创新披露美国337调查进展
证券时报· 2025-07-12 08:33
337调查结果 -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裁定GoPro指控的六项专利侵权争议中,五项不构成侵权或裁定GoPro专利权利要求无效,认定影石创新未违反《美国1930年关税法》337条款 [2] - 剩余一项外观专利侵权争议中,影石创新提出的新外观设计方案已获ITC确认不构成侵权 [2] - 公司专项工作组制定了充分的抗辩措施和风险应对策略,包括积极抗辩、准备新设计方案及申请IPR程序要求撤销GoPro涉案专利 [2] 公司法律行动 - 影石创新对GoPro在中国境内的相关主体提起专利侵权诉讼 [2][3] - 公司通过多种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部分涉案专利仍在USPTO无效审查阶段 [2] 市场地位与业绩 - 影石创新连续六年稳居全球全景相机市场份额第一,2023年市占率超过67% [4] - 公司在运动相机领域逐步赶超GoPro,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智能影像品牌之一 [4] 经营影响 - 本次337调查对公司目前的生产、经营不会造成实质性影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