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转型
搜索文档
新老总刚上台 就宣布裁员1.6万人 其中包括1.2万个白领!公司股东很高兴:股价应声大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7 00:48
公司战略与运营调整 - 计划在未来两年内裁员约1.6万个工作岗位,相当于员工总数的6% [2] - 裁员涉及1.2万个白领岗位以及4000个制造和供应链领域岗位 [3] - 新任首席执行官寻求加快企业转型,目标是到2027年年底前节约30亿瑞士法郎(约合37.7亿美元),高于此前设定的25亿瑞士法郎(31.4亿美元)目标 [3] - 公司第三季度销售额超出预期,截至发稿,雀巢ADR一度涨超9% [3][9] 财务业绩表现 - 今年前9个月总销售额为659亿瑞士法郎,同比下降1.9%,汇率变动带来5.4%的负面影响 [4] - 前9个月有机增长率为3.3%,实际内部增长率增至0.6%,定价贡献率稳定在2.8% [4] - 第三季度有机增长率为4.3%,较上半年的2.9%增强,实际内部增长率在第三季度回升至1.5% [4] - 电商销售实现13.2%的有机增长,达到集团总销售额的20.2% [5] 业务与区域表现 - 咖啡和糖果业务是有机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增长主要由定价驱动,糖果业务弹性显著 [4] - 所有大区均实现正有机增长,发达市场有机增长率为2.1%,新兴市场为5.2% [4] - 零售渠道有机增长率为3.1%,居家外渠道有机增长率为6.2% [5] - 大中华区第三季度有机增长率为-10.4%,前9个月有机增长率为-6.1%,实际内部增长率为-2.9%,定价贡献率为-3.2% [6] - 不包含大中华区,亚洲、大洋洲和非洲大区前9个月有机增长率为5.3% [6] 大中华区管理调整 - 公司正在减少大中华区过剩库存,新的领导团队正将组织重心重新聚焦于需求创造 [7] - 雀巢研发中国总经理孙忠伟将调任新职,由Guglielmo Bonora于2025年10月1日起接任 [7]
新老总刚上台,就宣布裁员1.6万人,其中包括1.2万个白领!公司股东很高兴:股价应声大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7 00:40
公司战略调整 - 计划在未来两年内裁员约1.6万个工作岗位,相当于员工总数的6% [1] - 裁员涉及1.2万个白领岗位以及4000个制造和供应链领域岗位 [2] - 新任首席执行官寻求加快企业转型,称“世界在变,雀巢必须更快改变” [2] - 上调成本节约目标,计划到2027年年底前节约30亿瑞士法郎(约合37.7亿美元),高于此前设定的25亿瑞士法郎(31.4亿美元)目标 [4] 近期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销售额超出预期,推动公司ADR一度上涨超过9% [2][12] - 前9个月总销售额为659亿瑞士法郎,同比下降1.9%,主要受汇率变动带来5.4%的负面影响 [6] - 前9个月有机增长率为3.3%,所有大区和全球直管业务均实现正增长 [6] - 第三季度有机增长率增强至4.3%,高于上半年的2.9% [6] - 实际内部增长率在第三季度回升至1.5%,定价贡献率稳定在2.8% [6] 业务与区域表现 - 咖啡和糖果业务是有机增长的主要贡献者,部分市场实现双位数增长 [6] - 按渠道划分,零售渠道有机增长率为3.1%,居家外渠道为6.2%,电商销售实现13.2%的有机增长,占集团总销售额20.2% [7] - 大中华区成为业绩拖累,第三季度有机增长率为-10.4%,前9个月有机增长率为-6.1% [9] - 不包含大中华区,亚洲、大洋洲和非洲大区的前9个月有机增长率为5.3% [9] - 公司正减少大中华区过剩库存,新的领导团队正将组织重心重新聚焦于需求创造 [9] 管理层变动 - 新任首席执行官菲利普·纳夫拉蒂尔接替因个人原因被罢免的洛朗·弗雷克斯 [4] - 雀巢研发中国总经理孙忠伟将调任新职,由Guglielmo Bonora于2025年10月1日起接任 [9]
巨头宣布,将裁员1.6万人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6 21:47
公司战略调整 - 计划在今后两年内削减约16000个工作岗位 相当于员工总数的6% [1] - 裁员措施表明新任首席执行官寻求加快企业转型 目标是让公司更快改变 [1] - 裁员波及12000个白领岗位以及4000个制造和供应链领域岗位 [1] 财务目标更新 - 公司第三季度销售额超出预期 [1] - 上调成本节约目标 计划到2027年年底前节约30亿瑞士法郎(约合37.7亿美元) [1] - 新的节约目标高于此前设定的25亿瑞士法郎(31.4亿美元) [1] 管理层变动 - 上月任命内部人士纳夫拉蒂尔接任首席执行官 取代洛朗·弗雷克斯 [1] - 前任首席执行官因涉嫌隐瞒与下属恋情在任职仅一年后被罢免 [1] - 受管理层变动影响 公司董事长保罗·比尔克提前卸任 [1]
巨头宣布,将裁员1.6万人
第一财经· 2025-10-16 20:52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削减约16000个工作岗位 相当于员工总数的6% [1] - 裁员涉及12000个白领岗位以及4000个制造和供应链领域岗位 [1] - 新任首席执行官寻求加快企业转型 认为公司必须更快改变以适应变化的世界 [1] 财务表现与目标 - 公司第三季度销售额超出预期 [1] - 公司上调成本节约目标 计划到2027年年底前节约30亿瑞士法郎(约合37.7亿美元) 高于此前设定的25亿瑞士法郎(31.4亿美元)目标 [1] 管理层变动 - 公司上月任命内部人士菲利普·纳夫拉蒂尔接任首席执行官 取代洛朗·弗雷克斯 [1] - 前任首席执行官因涉嫌隐瞒与下属恋情在任职仅一年后被罢免 [1] - 受此事件影响 公司董事长保罗·比尔克提前卸任 [1]
京东需要新故事
经济观察报· 2025-10-16 19:47
公司战略转向 - 公司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迫切需要寻找能够支撑未来增长的新故事 [1][3] - 公司凭借自建物流和对品质服务的极致追求,在中国电商草莽时代赢得数亿用户信赖,但如今面临增长压力 [4] - 公司需要开拓新战场以描绘更具想象力的第二增长曲线,仅靠优化原有的3C家电和品质电商标签已不足够 [4] 新业务拓展举措 - 公司于10月14日宣布联合广汽、宁德时代推出一款汽车,计划10月底开启内测版和大众版试驾活动 [2] - 公司回应称其不直接涉及制造环节,主要提供用户消费洞察和独家销售,模式是卖车而非造车 [3] - 今年年初公司高调进入外卖赛道,年末深度涉足汽车销售,一系列动作体现其突围意图 [3] 新业务战略逻辑 - 进军外卖是公司对高频场景的战略试探,旨在借助即时配送能力切入市场以补全消费频次低的短板并增强用户黏性 [5] - 卖车是对高价值赛道的卡位尝试,公司凭借高净值用户基础、数据洞察能力和渠道销售经验,以轻资产模式切入汽车销售领域 [5] - 外卖和卖车两个领域共享公司试图突围的底层逻辑,是其在变层面做出的尝试 [5][6] 行业背景与挑战 - 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传统货架式电商增长曲线逐渐放缓 [4] - 低价策略对用户心智造成冲击,直播电商模式带来颠覆性挑战 [4] - 财报增速放缓和资本市场审慎态度,反映出公司面临的增长压力 [4] 转型理论与案例参考 - 引人入胜的故事能连接理性数字与感性认知,决定公司价值天花板 [4] - 大公司转型非坦途,新业务需巨大资源投入,考验组织适应能力和战略定力 [6] - 富士胶片公司案例证明,凭借核心能力转型进入新领域可实现新生,大象转身的关键在于如何转 [6]
京东需要新故事丨小白商业观
经济观察网· 2025-10-16 17:13
京东的战略新举措 - 京东联合广汽、宁德时代推出一款汽车,计划于10月底开启内测版和大众版试驾活动 [2] - 京东方面回应称其角色是提供用户消费洞察和独家销售,不直接涉及制造环节,核心是卖车而非造车 [3] - 此举是继年初高调进入外卖赛道后,公司在2025年寻求新增长故事的又一重要动作 [3] 京东面临的增长压力 - 随着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传统货架式电商增长曲线放缓 [3] - 公司面临低价策略对用户心智的冲击以及直播电商模式的颠覆性挑战 [3] - 财报显示增速放缓,资本市场态度审慎,优化原有3C家电和品质电商标签已不足以支撑第二增长曲线 [4] 新业务背后的战略逻辑 - 进军外卖是对“高频”场景的战略试探,旨在借助即时配送能力补全短板、增强用户黏性 [5] - 涉足汽车销售是对“高价值”赛道的卡位尝试,利用其高净值用户基础、数据洞察和渠道经验,以轻资产模式切入 [5] - 两项新业务共享京东试图突围的底层逻辑,分别针对高频和髙价值场景 [5] 公司转型的挑战与借鉴 - 大公司的转型之路充满风险与变数,新业务需要巨大资源投入,考验组织适应能力和战略定力 [6] - 富士胶片公司被引为成功转型案例,其在胶卷业务被摧毁后,凭借核心技术积累成功进入化妆品、医疗健康等领域 [6] - 卓越的公司懂得处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在保存核心的同时不断改变经营手法和战略以适应环境 [6]
“娃哈哈”千人集体诉讼:宗馥莉这把火,为何烧到了自己?
新浪财经· 2025-10-16 01:24
文章核心观点 - 娃哈哈公司因现任掌门人宗馥莉推行的“去娃哈哈化”战略引发内部剧烈震荡,包括千名员工集体诉讼及经销商体系混乱,该战略旨在通过资产分离和模式革新实现从家族企业向现代公司的转型,但执行方式激进引发了广泛争议 [1][3][13] 战略变革与执行 - 宗馥莉自2018年接任后启动“去娃哈哈化”战略,核心举措包括关停其父亲宗庆后经营的12家平均工龄达25年的老工厂,理由是老厂人均产能仅为新厂的三分之一 [3] - 对老厂员工采取“一刀切”式调整,40岁以上员工被直接劝退,剩余员工收到“宏胜入职通知书”且工龄清零、社保重算,引发员工不满 [3] - 将娃哈哈集团持有的387件核心商标(如“娃哈哈”、“营养快线”、“AD钙奶”)授权给宏胜系公司使用,每年仅收取1%的品牌使用费,此操作引发资本市场关注 [3] 经销商体系冲突 - 宗馥莉的改革改变了娃哈哈运行30年的“联销体”模式,新规则要求经销商将货款打给宏胜系,但货物仍由娃哈哈发出,返利结算在宏胜账上而发票由娃哈哈开具,造成“主体不一致” [5][6] - 约3000名经销商因税务抵扣问题(发票无效)及流程混乱而联名抗议,但公司回应强调“契约至上”,导致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紧张 [5][6] 商业效率与市场表现 - 宏胜系公司展现出更高效率,其7000名员工平均年龄28岁,自动化率达到68%,符合产业升级方向 [8] - 2024年上半年娃哈哈公司营收为468亿元,同比下滑7.3%,但净利润增长11%,该利润增长主要通过削减低毛利老产品、推广高价位新品实现,以牺牲市场份额换取利润率 [9] - 当前消费降级环境下,公司策略面临挑战,改革时机备受争议 [9] 公司面临的挑战与资源 - 公司面临法律纠纷,包括18亿美元资产被冻结的传闻,但品牌价值等家底仍存 [10] - 政府释放支持信号,前提是保障员工稳定、税收维持及品牌价值,股权、信托等事宜可协商 [10] - 业务整合存在紧迫时间窗口,距离2025年春节不足170天,而饮料行业70%销量依赖春节档,若在11月前未能实现商标、产能、渠道的“三证合一”,将错失关键销售机会 [10] 行业背景与转型阵痛 - 娃哈哈的转型反映了中国民营企业在代际传承中的普遍挑战,如何从“人治”的家族模式转向“法治”的现代公司结构,其他企业如美的、联想在交接班时也经历过类似阵痛 [13] - 激进的改革措施被部分舆论包装为“家族内斗”,加剧了内部关系撕裂,对民族品牌形象构成潜在威胁 [13][15]
转型加速 多地国资收购融资租赁公司走热
中国经营报· 2025-10-15 22:25
中经记者 石健 北京报道 地方融资平台"退平台"、加速转型之际,一些公司开始加速拓展金融板块。 近期,重庆市江津区华信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华信资产")发布公告显示,公司 拟收购重庆海乐行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乐行融资租赁公司")股权。此外,宁波市轨道交通 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轨道交通")也发布公告,授权子公司拟收购融资租赁公司。 对于为何地方国资热衷收购融资租赁公司,重庆华信资产相关负责人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 说:"目前,公司也在有序'退平台',此次收购融资租赁公司,也是公司转型的一次尝试。目前,收购 事宜还没有最后敲定,公司还在审慎地进行前期尽调业务,尤其是法务、财务开展相关的审计工作。" 转型探索 近期,重庆华信资产发布多个选取中介机构公告,包含财务尽调机构、法律尽调机构、可行性研究服务 机构等信息,拟收购海乐行融资租赁公司。 公开信息显示,海乐行融资租赁公司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本3000万美元,股东为港企深圳爱玛视科技 有限公司,主要经营业务是汽车租赁。 重庆华信资产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收购融资租赁公司,也是公司转型的一次尝试。"此前只 有一家金融 ...
逾期债务1.29亿元!A股公司被银行起诉,要求提前还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14:08
公司近期诉讼概况 - 公司因资信状况恶化和清偿能力减弱 被兴业银行太原分行起诉 要求提前偿还借款本金2000万元及利息20.5万元 [1][2] - 最近一个月内公司及子公司共收到4起诉讼 涉诉金额合计约1.9亿元 诉讼缘由包括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和融资租赁合同纠纷 [1][2] - 兴业银行已申请法院冻结子公司同德爆破对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享有的2020.5万元债权 冻结期限为三年 [2] - 融资租赁诉讼涉及华通租赁 涉案金额8546.38万元 公司自2025年4月起开始逾期支付租金 [3] - 融资租赁诉讼涉及远东租赁 涉案金额918.65万元 公司未履行经法院调解达成的付款协议 [3] - 融资租赁诉讼涉及长江租赁 涉案金额7508.61万元 公司被要求支付租金7294.98万元及违约金192.38万元 [4] 公司财务状况与债务压力 - 截至2025年9月21日 公司及子公司逾期债务本金已达1.29亿元 [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利润1109万元 同比下降75.76% [6] - 公司在2024年迎来上市后的首次亏损 [6] 公司战略转型与项目进展 - 公司自2021年起进行战略转型 从传统民爆行业转向新材料领域 核心为全生物降解塑料PBAT产业链一体化项目 [5] - PBAT项目规划包含6万吨PBAT和24万吨BDO产能 总投资额超过32亿元 [5] - 截至公司半年报披露时 该项目已完成95.5%的建设进度 但迟迟未能投产 [5] - 2024年公司民爆业务仍贡献主要营收 而转型后的BDO/PBAT业务尚未形成造血能力 [5] 公司融资举措与影响 - 为筹集资金 公司于2023年底转让两家民爆子公司 但因一女二嫁问题导致公司及相关高管被证监会处罚 [5] - 2025年5月 公司拟再次转让三家民爆子公司45%股权以补充现金流 此举可能动摇民爆主业的稳定收益 [5]
逾期债务1.29亿元,A股公司被银行起诉,根源在于超32亿元的转型豪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4 15:30
公司近期诉讼概况 - 兴业银行太原分行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起诉公司,要求提前偿还借款本金2000万元及利息20.5万元,案件将于2025年10月31日开庭审理[1][2] - 公司及子公司最近一个月内共收到4起诉讼,涉诉金额合计约1.9亿元,诉讼缘由包括融资租赁合同纠纷和金融借款合同纠纷[2] - 公司及子公司逾期债务本金已达1.29亿元[1] 具体诉讼案件分析 - 青岛华通融资租赁有限责任公司起诉公司及同德科创,涉案金额8546.38万元,涉及自2025年4月起租金逾期[3] - 远东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因保证合同纠纷起诉公司,涉案金额918.65万元,要求公司承担连带保证责任[3] - 长江联合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起诉公司及子公司,涉案金额7508.61万元,要求支付租金及违约金[4] 财务状况与转型影响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利润1109万元,同比下降75.76%[6] - 公司2024年迎来上市后首次亏损[6] - 公司转型投资的全生物降解塑料(PBAT)产业链一体化项目总投资超32亿元,建设进度已完成95.5%但迟迟不能投产[5] 转型战略与业务现状 - 公司自2021年从传统民爆行业向新材料领域转型,核心项目为6万吨PBAT和24万吨BDO产能[5] - 2024年民爆业务仍为公司贡献主要营收,而BDO/PBAT业务尚未形成造血能力[5] - 公司为筹集资金已转让民爆子公司,动摇了民爆主业的稳定收益[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