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NSRGY)

搜索文档
雀巢中国的关键一年
经济观察网· 2025-08-16 12:00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阿茹汗 "接任首席执行官(CEO)时,我的任务之一就是重振大中华区业务,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方式就是加强协同、强化治理。"在7月底交出2025年上半年的成 绩单后,雀巢集团(下称"雀巢")CEO傅乐宏在业绩说明会上如是谈到中国市场的情况。 半年报发布时,大中华区新任CEO马凯思(KaisMarzouki)正式履职已近一个月。管理层的更迭,是雀巢针对大中华区实施一系列变革的首要举措。此外, 据傅乐宏介绍,拉动中国市场增长的模式也将发生变化,"近年来,我们通过拓展分销渠道实现了业务增长。但在当前经济疲软的环境下,这一模式面临挑 战,难以持续带来稳定的增长"。 2025年上半年,雀巢大中华区销售额为24.7亿瑞士法郎,同比下降6.4%。雀巢集团销售额为442.28亿瑞士法郎,同比下降1.8%;净利润为50.65亿瑞士法郎, 同比下降10.3%。雀巢方面提到,"在亚洲、大洋洲和非洲大区(亚大非大区),除大中华区外,大多数市场实现了广泛增长"。 雀巢集团首席财务官(CFO)AnnaManz补充道,中国市场本就处于需求疲软、通缩的不利环境之中,要想实现业绩超越,需要时间来积累消费者基 础,"(这个过程)可 ...
消费场景增多 国产品牌崛起 原料成本承压巧克力市场掀起调价潮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5 08:57
巧克力巨头提价 - 包括费列罗、好时在内的多家国际巧克力龙头企业宣布上调产品价格,好时平均涨幅或达两位数 [1][2] - 玛氏旗下德芙巧克力产品涨价幅度在4.9%至15%之间,费列罗旗下健达品牌4款产品价格上调6%至8% [2] - 瑞士莲部分产品涨价,原因是可可豆原料价格持续上涨及品牌价值提升需求较强 [2] 涨价原因分析 - 可可期货价格比两年前高出121%,7月23日报每吨7380美元 [3] - 国际可可产量下滑及部分供应商囤积原料导致价格持续高位 [3] - 雀巢糖果业务增长10.6%由定价驱动,公司采取灵活定价应对成本增加 [2] 行业竞争格局 - 国产巧克力品牌崛起及高端手工巧克力受欢迎对传统巨头形成冲击 [3] - 烘焙店、奶茶店推出巧克力甜品加剧市场竞争 [3] - 国际头部巧克力供应商与品牌商具有较强议价能力,市场集中度高 [4] 对下游市场影响 - 巧克力涨价或传导至餐饮店、甜品店等下游市场 [1][4] - 下游企业可能更多采用代可可脂原料以降低成本 [5] - 巧克力终端动销不畅,产品涨价加大全行业销售压力 [5]
39%高关税,“中立国”瑞士缘何成特朗普贸易战痛击对象?
凤凰网· 2025-08-04 16:04
贸易战对瑞士的影响 - 美国将从8月7日起对瑞士进口商品征收39%关税 仅次于巴西、老挝、缅甸和叙利亚等少数国家 [1] - 瑞士成为8月被征收对等关税税率高于特朗普4月"解放日"威胁的少数国家之一 [1] - 瑞士国庆日8月1日被征收高关税 被媒体称为自1515年以来最惨痛失败 [2] 美瑞贸易关系 - 今年前5个月美国对瑞士货物贸易逆差接近500亿美元 在美国贸易伙伴中排名第五 [5] - 瑞士每赚取1瑞郎就有约1/2来自对外贸易 其中19%出口目的地是美国 [9] - 瑞士是美国第六大外国投资国 包括雀巢、罗氏和诺华等企业在美支持约40万个就业岗位 [9] 瑞士制药业 - 瑞士制药业约60%出口销往美国 诺华和罗氏旗下基因泰克被要求降低药品价格 [12] - 制药公司今年已承诺在美国投资数十亿美元 [12] - 特朗普政府启动进口药品国家安全调查 可能面临高达200%的单独行业关税 [13] 瑞士经济影响 - 如果关税维持不变 瑞士GDP将下滑约0.6个百分点 [13] - 药品若被排除在关税豁免之外 影响会更大 [13] - 瑞士股市预计将跳空低开 诺华、罗氏、雀巢、历峰和斯沃琪等公司受影响 [12] 瑞士国内反应 - 瑞士国内相互指责 媒体批评联邦主席 企业界指责制药业破坏谈判 [11] - 部分人士反思是否应摒弃"中立国"立场 与欧盟建立更密切关系 [12] - 欧盟与特朗普达成的关税税率为15% 比瑞士更有利 [12]
马凯思向雀巢中国“开刀”:咖啡换帅只是开始丨消费一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19:53
雀巢中国管理层调整 - 马凯思(Kais Marzouki)自2025年7月1日起接替张西强出任雀巢大中华区CEO [1][2] - 傅乐宏(Laurent Freixe)于2024年9月接替施奈德担任雀巢全球CEO并启动区域重组 [2] - 2025年起雀巢五大区域市场精简为三大区 大中华区重新并入亚洲、大洋洲和非洲区(AOA) [2] 组织架构变革 - 各区域负责人将集中到瑞士沃韦总部办公 [2] - 咖啡业务负责人更换 菲律宾DHNS负责人Pamela Takai接替姜海英 9月1日生效 [4] - 新管理团队直接向马凯思汇报 成为大中华区管理委员会成员 [4]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大中华区销售额24.7亿瑞士法郎(约223亿元) 同比下滑6.4% [4] - 大中华区有机增长率-4.2% 实际内部增长率-1.5% 定价贡献-2.7% [5] - 全球上半年营收442.28亿瑞士法郎(约3985亿元) 同比下降1.8% 净利润50.65亿瑞士法郎(约456亿元) 同比下降10.3% [6] 区域业绩对比 - 美洲大区有机增长率2.1% 欧洲大区3.5% 均优于大中华区 [5] - 美国销售额同比下降1.58% 法国下降3.8% 英国增长0.65% [4] - AOA区域(不含大中华区)有机增长率4.3% 实际内部增长率0.1% 定价贡献4.2% [5] 中国市场挑战 - 2025年1-6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0% 增速处于低位 [8] - 5月消费者信心指数88% 预期指数89.5% 低于100%基准线 [9] - 咖啡业务占比约4% 2023年收入约9.6亿瑞士法郎(79亿元) 与2021年持平 [10] 竞争格局 - 瑞幸咖啡Q2营收123.59亿元 同比增长47.1% 净利润12.51亿元 增长44% [10] - 本土咖啡品牌抬高云南咖啡收购价 对雀巢成本造成压力 [11] - 即饮咖啡产品存在"窜货"问题 加盟商渠道波动明显 [12] 战略调整方向 - 从"推式"转向"拉式"模式 加强消费者端激活 [18] - 逐步恢复正常渠道库存 实现分销与消费需求的再平衡 [18] - 预计调整期可能长达一年 需时间建立消费者基础 [18] 业务重点 - 咖啡业务是雀巢营收占比第一大的关键业务 [13] - 糖果和咖啡业务是2025上半年维持营收稳定的主要推动力 [13] - 管理层认为中国市场具有长期增长潜力 将强化品牌价值主张 [18]
马凯思向雀巢中国“开刀”:咖啡换帅只是开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19:41
雀巢中国管理层调整 - 马凯思(Kais Marzouki)自2025年7月1日起接替张西强出任雀巢大中华区CEO [1] - 傅乐宏(Laurent Freixe)于2024年9月接替施奈德担任雀巢全球CEO [2] - 2025年起雀巢将五大区域市场精简为三大区 大中华区将重新并入亚洲、大洋洲和非洲区(AOA) [2] 组织架构变革 - 新架构下各区域负责人将集中到瑞士沃韦总部办公 [2] - 调整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将中国纳入亚大非大区 其次任命新领导团队 [2] - 马凯思是此次变革的核心推进人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雀巢大中华区销售额24.7亿瑞士法郎(约223亿人民币) 同比下滑6.4% [6] - 同期有机增长率为-4.2% 其中实际内部增长-1.5% 定价贡献-2.7% [6] - 全球集团营收442.28亿瑞士法郎(约3985亿人民币) 同比下降1.8% [7] - 净利润50.65亿瑞士法郎(约456亿人民币) 同比下降10.3% [7] 业务板块表现 - 大中华区Q2有机增长-10.2% 显著低于其他区域 [4] - 咖啡业务是雀巢营收占比第一的关键业务 [16] - 大中华区咖啡业务收入约9.6亿瑞士法郎(79亿人民币) 近三年基本无增长 [11] 市场竞争环境 - 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月同比增长5.0% 增速处于低位 [9] - 2025年5月消费者信心指数88% 仍未恢复至100%以上 [10] - 瑞幸咖啡Q2营收123.59亿元 同比增长47.1% [12] - 本土咖啡品牌抬高原产地收购价格 对雀巢成本造成压力 [14] 战略调整方向 - 从"推式"分销模式转向"拉式"消费者驱动模式 [20] - 重点解决渠道库存问题和"窜货"现象 [15][20] - 咖啡业务率先调整 菲律宾负责人Pamela Takai接替姜海英 [5] - 预计调整期可能长达一年 才能重建消费者基础 [20]
Are Consumer Staples Stocks Lagging National Vision (EYE) This Year?
ZACKS· 2025-07-25 22:42
公司表现 - National Vision (EYE)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43.2%,远超必需消费品行业平均5.3%的回报率 [4] - 公司当前Zacks Rank评级为2(买入),反映盈利预期改善 [3] - 过去一个季度内,分析师对EYE全年盈利的共识预期上调8.2% [4] 行业对比 - EYE所属的必需消费品行业包含178家上市公司,在Zacks行业排名中位列第11 [2] - 在更细分的消费品-必需品类(35家公司)中,行业平均回报率为-2.7%,EYE显著跑赢 [6] - 同行业的雀巢公司(NSRGY)年内上涨14.3%,其全年EPS共识预期过去三个月上调2.9% [5][6] 投资价值 - EYE和雀巢均获得Zacks Rank 2(买入)评级,显示机构对其盈利增长持乐观态度 [3][5] - 两家公司在必需消费品行业中均保持领先的股价表现 [4][5] - Zacks Rank系统通过盈利预测修正筛选标的,历史表现显示其有效性强 [3]
雀巢集团发布上半年财报:有机增长率达2.9%
中国经济网· 2025-07-25 13:0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额下降1_8%至442亿瑞士法郎 净利润为51亿瑞士法郎 [1] - 基础交易营业利润率为16_5% 受销售成本高企 增长投资增加及汇率不利因素影响 [1] - 基本每股收益下降9_0%至1_97瑞士法郎 自由现金流为23亿瑞士法郎 [1] 业务增长 - 上半年有机增长率为2_9% 糖果和咖啡业务为主要贡献者 定价驱动分别达10_6%和6_0% [1] - 发达市场有机增长率1_8% 新兴市场达4_5% [1] - 零售渠道有机增长率2_6% 居家外渠道达5_8% 电商销售增长12_3%占总销售额20_2% [1] 战略投资 - 重点投资领域增速达集团整体增速4倍 包括即饮咖啡和宠物治疗产品等平台 [1] - 6个全球创新"重大项目"快速推出 上半年合计销售额突破2亿瑞士法郎 [1] - 在中国完成收购徐福记剩余少数股份 健康科学业务增持植物基营养企业Orgain多数股份 [2] 管理举措 - 公司通过战略执行加速业绩提升和转型 注重效率追求与投资增加 [2] - 大中华区采取实质性措施提升业绩 包括管理层调整 现阶段重点为强化价值主张拉动需求 [2]
雀巢上半年营收442亿瑞郎:大中华区降6.4%,今年4月换帅调整业务模式,称“最多一年内恢复可持续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7-25 12:50
全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全球营收442.28亿瑞士法郎(折合人民币3718.20亿元),同比下滑1.8% [2][3] - 净利润50.65亿瑞士法郎,同比下滑10.3%,毛利率下降60个基点至46.6% [2][3] - 有机增长率2.9%,其中定价贡献2.7%,实际内部增长率0.2% [3] 区域市场表现 - 大中华区销售额24.70亿瑞士法郎(折合人民币207.65亿元),同比下滑6.4%,有机增长率-4.2% [2][7] - 零售渠道有机增长2.6%,居家外渠道增长5.8%,电商增长12.3%占总销售额20.2% [5] - 瑞士法郎升值对汇率产生4.7%负面影响 [3] 业务板块分析 - 粉状和液体饮料为第一大业务,营收123.08亿瑞士法郎(占比28%),有机增长6.4% [4] - 宠物护理业务营收92.29亿瑞士法郎,有机增长1.3% [4] - 糖果业务有机增长8.5%(定价驱动10.6%),预制食品板块唯一负增长(-0.9%) [5] 战略与创新 - 6个"重大项目"(如即饮咖啡、猫粮新品)总销售额超2亿瑞士法郎,目标单项目年销1亿瑞士法郎 [6] - 大中华区调整业务模式至需求驱动,预计一年内恢复可持续增长 [2][9] - 管理层换帅:马凯思接任大中华区CEO [8]
消费者支出紧缩冲击营养品市场 雀巢(NSRGY.US)拟剥离部分维生素品牌
智通财经网· 2025-07-25 06:24
雀巢业务调整 - 雀巢正在评估是否出售旗下多个维生素品牌包括Nature's Bounty以应对消费者支出趋紧带来的增长压力 [1] - 公司已启动对维生素矿物质及营养补充剂部门中表现不佳的大众化及平价品牌的战略审查可能最终导致这些品牌被剥离 [1] - 雀巢于2021年斥资收购了Nature's BountyOsteo Bi-Flex以及Puritan's Pride但这一业务板块表现持续不及预期 [1] - 未来公司将更加聚焦于Garden of Life和Solgar等高端补充剂品牌这些品牌凭借科学研发技术创新与品牌力构建出明显的竞争优势 [1] 雀巢瓶装水业务 - 雀巢也在评估旗下瓶装水品牌的战略方向其中包括Perrier和San Pellegrino [2] - 2021年雀巢已将北美瓶装水业务涵盖Pure Life与Poland Spring等品牌出售以优化资产结构 [2] 行业并购趋势 - 食品价格因通胀而持续上扬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也令消费者消费意愿趋弱再加上热门减重药物的普及导致部分消费者减少热量摄入这些因素共同推动大型食品企业重新审视自身产品线 [2] - 意大利糖果制造商费列罗宣布将以31亿美元收购谷物品牌WK Kellogg原Kellogg公司的分拆业务 [2] - 糖果巨头玛氏则宣布拟以360亿美元收购Kellanova该公司专注于零食业务曾是Kellogg公司另一部分 [2] - 大型食品企业正在积极收购健康保健等领域中增长迅速的新兴品牌以抢占未来赛道 [2] - 百事公司今年早些时候收购了墨西哥风味无麸质零食品牌Siete Foods及益生元汽水品牌Poppi [2] - 能量饮料公司Celsius也完成了对其竞争对手Alani Nutrition的并购 [2] 并购风险与案例 - 金宝公司收购高端意大利酱料品牌Rao's母公司Sovos Brands带来了营收增长并巩固了其在高端即食餐领域的市场地位 [3] - 斯马克收购甜点品牌Hostess后效果不佳销售承压品牌价值遭受大额减记 [3] 公司业务优化 - 2024年通用磨坊出售了其北美酸奶业务包括Yoplait和Go-Gurt原因是难以与Chobani等希腊酸奶品牌及私有品牌和植物基替代品竞争 [3] - 联合利华计划将冰淇淋业务如Ben & Jerry's与Magnum分拆资源集中至Lipton茶与Hellmann's蛋黄酱等核心品牌 [3] 卡夫亨氏战略调整 - 卡夫亨氏正考虑将其部分杂货业务剥离成一个估值高达200亿美元的独立公司从而让母公司专注于亨氏番茄酱等酱料产品 [4] - 卡夫亨氏也于本月初宣布将出售其意大利婴儿食品和特色食品业务 [4]
雀巢上半年销售额442亿瑞士法郎,增大对能恩Sinergity、猫粮Gourmet Revelations等投资
财经网· 2025-07-24 21:1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财报销售额下降1.8%至442亿瑞士法郎,汇率负面影响达4.7% [1] - 有机增长率为2.9%,其中定价贡献率2.7%,实际内部增长率0.2% [1] - 发达市场有机增长率1.8%(实际内部增长1.0%+定价0.8%),新兴市场有机增长率4.5%(定价贡献5.6%+实际内部增长-1.1%) [2] 业务板块表现 - 糖果和咖啡业务是有机增长主要贡献者,分别受10.6%和6.0%定价驱动 [1] - 咖啡业务实际内部增长率略有上升并保持稳定,糖果业务短期弹性效应明显 [1] - 宠物护理和水业务推动其他品类增长,烹调食品业务出现负增长 [1] - 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业务将聚焦高端品牌,可能剥离自然之宝等主流品牌 [3] 渠道表现 - 零售渠道有机增长率2.6%,居家外渠道5.8%,电商销售增长12.3%占总销售额20.2% [2] - 重点投资领域增速达集团4倍,包括即饮咖啡和宠物治疗产品等平台 [2] - 已完成65个新产品市场投放,包括6个全球创新"重大项目" [2] 区域战略 - 大中华区正调整管理层和增长模式,重点转向强化价值主张拉动需求 [2] - 预计大中华区业务将在一年内恢复可持续增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