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即时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大牌扎堆入驻“即时零售”,淘宝闪购新上线12000家门店
广州日报· 2025-07-29 23:36
品牌入驻即时零售渠道 - 7月新入驻品牌数环比6月增长110% [2] - 新上线非餐品牌门店超过12000家 [2] - 各行业头部品牌商家纷纷入驻,包括酒水、3C数码、服饰运动、奢品、美妆等 [2] - 3C数码、服饰运动和酒水三个品类占比最高 [2] 品牌入驻具体数据 - vivo携1500家门店入驻,成为7月份接入门店数量最多的3C数码品牌 [2] - 胜道在淘宝闪购上线超1200家门店 [2] - 茅台计划推动1000家门店8月中旬前上线 [2] - 苏泊尔已在淘宝闪购上线500家门店,计划拓展至超1000家 [2] 订单表现 - 淘宝闪购和饿了么日订单超过9000万(不含0元购及自提) [2] - 订单准时率稳定在96% [2] - 习酒上线一周内门店订单量破千单 [2] 已入驻品牌表现 - 小米日均订单相比5月增长了4倍 [3] - 苹果7月日均订单对比上线之初实现翻倍增长 [3] - 名创优品日均订单增长超2万单,近8成订单来自新用户 [3] - 绫致集团旗下VERO MODA、ONLY、JACK & JONES日均订单分别翻5倍、3倍和近2倍 [3] 品牌战略 - 苏泊尔将结合节日等场景推出适配即时消费的轻量化、多功能产品 [4] - 淘宝闪购正在构建覆盖全品类、全场景的零售生态 [4]
抖音整合即时零售业务,抖音超市合并至小时达|36氪独家
36氪· 2025-07-29 21:35
抖音超市业务调整 - 抖音超市将被合并至抖音小时达以提升即时零售业务效能 [4] - 抖音超市于2023年春节后上线,定位为线上电商自营业务,负责人汇报给时任电商副总裁木青 [4] - 抖音超市经过一年筹备,2022年中旬在广州、深圳及杭州等城市试点 [4] - 抖音超市采用代销与自营相结合的混合运营方式,而非全自营模式 [4] 抖音超市与小时达业务发展 - 抖音超市履约能力较弱,多数商品多日达,部分次日达,而天猫超市、京东超市次日达已是标配 [5] - 2022年8月抖音首次在深圳试水小时达业务,2023年随着抖音超市上线,小时达出现在抖音超市界面 [5] - 2023下半年即时零售竞争加剧,抖音小时达入口被提升至抖音商城,与抖音超市并列 [6] 即时零售行业格局 - 小时达服务指1小时送达,商品包括生鲜、日用百货、数码产品等 [7] - 淘宝2017年推出天猫超市1小时达,2020年上线"小时达"服务 [7] - 京东2021年推出小时达,2023年整合升级为京东秒送 [7] - 淘宝天猫2023年4月将"小时达"升级为包含外卖业务的"淘宝闪购" [7] 抖音即时零售战略调整 - 抖音外卖因运力问题收缩,小时达业务重新成为重点 [8] - 抖音小时达从个位数城市扩张至四十多个城市 [8] - 小时达商品更标准化,运力需求波动较小,多数商家选择自配送 [8] - 抖音小时达时效普遍在30-50分钟,弱于淘宝闪购、美团闪购的半小时送达 [9] 业务合并原因 - 抖音超市和小时达定位重叠,均面临时效挑战 [9] - 即时零售行业已由美团、淘宝、京东培育成熟,用户接受度提高 [9] - 线上超市时效优势减弱,即时零售成为更优选择 [9]
大牌扎堆入驻,淘宝闪购新上线12000家门店
搜狐财经· 2025-07-29 17:37
品牌入驻增长 - 7月新入驻品牌数环比6月增长110%,新上线非餐品牌门店超过12000家 [1] - 入驻品牌涵盖酒水、3C数码、服饰运动、奢品、美妆等多个行业头部品牌,包括茅台、vivo、李宁、MCM等 [1] - 3C数码、服饰运动和酒水三个品类在新上线门店中占比最高 [5] 品牌合作与门店扩张 - vivo携1500家门店入驻,成为7月接入门店数量最多的3C数码品牌 [5] - 茅台计划推动1000家门店在8月中旬前上线,劲酒、古井贡酒、迎驾贡酒也将陆续入驻 [5] - 习酒入驻一周内门店订单量破千单 [5] - 苏泊尔已上线500家门店,计划拓展至超1000家 [7] - 小米已有超7000家门店接入淘宝闪购,7月日均订单相比5月增长4倍 [7] - 苹果入驻超3000家Apple授权专营店,7月日均订单对比上线之初翻倍 [7] - 名创优品4500家门店全面接入,日均订单增长超2万单,近8成来自新用户 [7] 品类拓展与消费场景 - 美妆个护、家电家居等电商优势品类活跃,谷雨、Herlab她研社、苏泊尔等品牌7月完成入驻 [5] - 黄金珠宝品牌菜百、潮玩品牌FUFUSOUL、母婴品牌爱婴岛等细分领域头部品牌入驻,拓展品类边界 [7] - 服饰品牌VERO MODA、ONLY、JACK & JONES 7月日均订单对比入驻之初分别翻5倍、3倍和近2倍 [8] - 即时消费订单结构向多品类拓展,覆盖全消费场景 [5] 订单与平台表现 - 连续两个周末日订单超过9000万(不含0元购及自提),订单准时率稳定在96% [5] - 日订单从1000万、4000万、6000万到连续两周峰值超8000万,再到连续两个周末超9000万 [8] - 近一个月140万商家日均订单和实收显著增长,超30万非餐门店生意突破历史峰值 [8] 品牌增长与市场效应 - 平台流量聚合优势提升品牌曝光与转化,触达下沉市场及年轻客群 [7] - 潮玩品牌FUFUSOUL通过淘宝闪购将"种草到拔草"链路压缩到极致 [7] - 消费场景创新驱动品牌深度布局,如苏泊尔计划推出适配即时消费的轻量化产品 [8] - 淘宝闪购构建覆盖全品类、全场景的零售生态,带动品牌商家生意稳定增长 [8]
蒋凡再造一个“美团”?
虎嗅APP· 2025-07-29 17:23
外卖大战背景与现状 - 淘宝闪购与美团展开激烈竞争,双方投入巨额补贴,如"满25减18"大额优惠券[5] - 淘宝闪购日订单量突破9000万单,美团日订单量达1.5亿单[36][48] - 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计今年突破万亿元,未来5年突破2万亿[14] 阿里战略动机 - 阿里通过淘宝闪购实施"外线防御性进攻",意在遏制美团对电商基本盘的侵蚀[17] - 目标并非超越美团,而是盘活资产、提升用户活跃度,淘宝日活突破2亿大关[23] - 高频外卖业务可带动低频电商消费,40%外卖用户会交叉购买商超、3C等产品[23] 美团反击策略 - 美团采取"放血计划",在淘宝闪购接近9000万单时发动饱和式优惠券攻击[47] - 7月大战中升级骑手福利,启用AI调度系统,将爆单商家出餐延迟降至8分钟[48] - 通过精准狙击将日订单量从1.2亿单拉升到1.5亿单,压制淘宝闪购[48] 业务模式差异 - 淘宝闪购推荐算法僵化,无法像美团实现动态商家推荐[29] - 美团闪购订单量达1800万单,67%销售额来自对线下和传统电商的替代[11][14] - 淘宝闪购重点补贴茶饮品类,服饰品类增长未达预期[42][37] 行业影响与挑战 - 补贴导致单笔订单客单价降低,形成投入多回报少的"效益差"[36] - 两大平台运力接近饱和,美团骑手人均21单,饿了么骑手人均20单[54] - 1.5亿日订单触及行业天花板,系统生态出现配送延迟、订单堆积等问题[53][54] 未来竞争焦点 - 阿里需构建差异化效率模型,如优化服饰品类配送方案[42][43] - 美团需维持技术架构稳定性,应对补贴引发的流量峰值[53] - 竞争将转向运营颗粒度精细化,而非单纯补贴战[46][58]
冰杯市场迎来农夫山泉、伊利、蒙牛等多方巨头,这个夏天又卖爆了
犀牛财经· 2025-07-29 14:42
冰杯市场现状 - 冰杯市场热度持续上升,各大品牌纷纷入局,竞争激烈[2] - 元气森林、伊利、蒙牛、书亦烧仙草、蜜雪冰城、古茗、农夫山泉等品牌均已进入冰杯市场[2] - 伊利冰淇淋1月宣布冰工厂即将上新冰杯[2] - 蒙牛旗下"冰+"品牌4月在小红书宣布冰杯产品上市[2] - 农夫山泉6月在山姆推出"纯透食用冰"[2] - 书亦烧仙草6月在湖南门店推出"1元"冰杯[2] 冰杯产品演变 - 2024年冰杯开始进入消费视野,当时产品较基础,配料只有纯净水,价格3-5元[2] - 2024年后冰杯在口味、形状上变得更加多元,价格也在上涨[2] - 农夫山泉山姆上架的2公斤食用冰标价22.8元,是同等量纯净水价格的近3倍[2] 消费者行为分析 - 消费者愿意为冰杯买单,"冰杯+饮料"成为夏日解暑方式[3] - 冰杯带动旗下饮料销售,为产品引流并提升销量[3] - 冰杯解决了日常通勤、外出难以获取冰块的问题[3] - 冰杯提供DIY空间,制作冰杯饮品成为乐趣[3] - 《2025中国都市消费行为白皮书》显示冰杯销量连续两年增速超300%[3] - 一线城市人均年消费冰杯达48杯[3] 市场前景预测 - 《2023即时零售冰品冰饮消费趋势白皮书》预测未来三年冰品冰饮在即时零售渠道增速将达39%[3] - 冰品冰饮有望成为即时零售的标志性品类[3] - 目前大多数冰杯以纯水为主,风味拓展不足,可能成为未来竞争方向[3] - 冰杯作为季节性产品面临"半年饱和,半年闲置"的问题[3] 行业发展趋势 - 冰杯更多是做场景生意,满足情绪价值[4] - 具备个性化、即时性优势的产品可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4] - 冰杯市场折射出当代消费者的新追求和新期待[4]
9.9元的超级花卉,拿捏“精致抠”
虎嗅· 2025-07-29 13:09
花卉消费趋势演变 - 2013年厄瓜多尔玫瑰单枝售价高达80-150元,进口量同比暴增300%,成为"爱情硬通货" [1][6] - 鲜花消费从节日礼品转向日常情绪呵护,盒马调研显示63%购买动机为"调节心情",远超节日送礼的29% [21][22] - 价格大幅下降,绣球从30-50元降至9.9元,芍药整束价格相当于一杯奶茶 [1][23] 超级花卉特征 - 视觉冲击力强:帝王花花冠直径达30厘米,宝莲灯垂吊花苞如宫廷灯笼 [13] - 故事营销到位:朱顶红宣传为"永不凋零的科技花",帝王花绑定"南非国花"标签 [14] - 消费场景明确:宝莲灯主打"客厅C位",朱顶红蜡球绑定"新年礼物" [15] - 健康叙事加持:绣球寓意富贵团圆,芍药象征高贵优雅 [16] 产业链变革 - 订单农业模式使绣球价格从30-50元降至9.9元,销量暴增20倍,花农收入增长50% [36][39] - 山东菏泽芍药基地通过种植方式创新将供应期从20天延长至2个月,年产值突破1500万元 [40] - 中国花卉协会统计显示订单农业模式使花卉基地收益比传统模式高47%,损耗率降至3%以下 [41] 渠道创新 - 即时零售将鲜花纳入"小时级心动消费模型",美团闪购70%鲜花订单来自非计划消费 [42][43] - 用户共创模式兴起,如盒马"绝绝紫"绣球名称来自消费者投票,"超大大海蓝"花径达35cm [44] - AI技术渗透产业链,电商平台"AI花束设计器"使客单价提升28%,定制门槛从300元降至50元 [46] 市场扩张 - 鲜花消费从高线向低线城市渗透,美团数据显示2024年五线城市鲜花交易额同比增长24.6% [27] - 三线及以下城市贡献超三分之一市场份额,县城出现"热植"消费现象 [25][27] - 中国花卉市场规模达2200亿元,行业进入个性化定制新阶段 [47]
抖音整合即时零售业务,抖音超市合并至小时达|独家
36氪未来消费· 2025-07-29 11:21
抖音超市业务调整 - 抖音超市将被合并至抖音小时达以提升即时零售业务效能 [3] - 抖音超市2023年春节后上线 定位为线上电商自营业务 负责人汇报给时任电商副总裁木青 [4] - 业务初衷为满足用户电商购买体验需求 对现有平台和商家形成补充 [4] - 2022年中旬在广州 深圳及杭州等城市试点 筹备约一年 [4] - 采用代销与自营相结合的混合运营模式 类似天猫超市而非京东全自营 [4] - 履约能力明显弱于竞品 多数商品多日达 仅部分次日达 [4] 即时零售业务发展 - 抖音小时达2022年8月深圳首试点 2023年与抖音超市界面整合 [5] - 2023下半年即时零售竞争加剧 小时达入口提升至抖音商城与超市并列 [6] - 小时达定义为1小时送达服务 覆盖生鲜 日百 数码等品类 [7] - 相比外卖 小时达商品更标准化 需求波动平缓 运力压力较小 [8] - 多数商家选择自配送 看重抖音流量价值而非平台运力 [8] - 当前履约时效30-50分钟 弱于竞品半小时送达标准 [9] 业务整合背景 - 超市与小时达定位重叠 均聚焦即时零售但未形成差异化 [9] - 线上超市时效优势减弱 即时零售成为行业优先发展方向 [10] - 行业经过美团 淘宝 京东竞争培育 用户接受度已显著提升 [10] - 合并决策反映公司资源向即时零售赛道集中倾斜 [3][10]
QuestMobile2025 中国移动互联网半年大报告:产业韧性增长已现,一二梯队格局成型但核心玩家战火再燃!
QuestMobile· 2025-07-29 10:00
移动互联网行业整体发展 - 2025年6月全网月活跃用户规模达12.67亿,同比增长2.5%,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7.97小时、使用次数117.9次,同比提升7.8%和2.6% [3][11][13] - 用户结构呈现年轻用户和银发群体持续增加的特点,且用户持续向一线城市流动,消费信心回升带动线上消费能力增强 [15] - 数字化娱乐场景使用时长增长显著,尤其是泛娱乐和AIGC领域,同时线下出游及购物金融等场景快速增长 [17] 头部互联网企业竞争格局 - 腾讯控股、阿里巴巴、抖音集团、百度集团构成第一梯队,去重用户规模分别达12.66亿、12.48亿、11.68亿、11.05亿 [3] - 拼多多、蚂蚁集团、美团、京东构成第二梯队,用户规模分别为9.52亿、9.35亿、8.94亿、8.76亿 [3] - 企业间增长分化明显,京东、抖音集团用户量同比增长13%、12%,而拼多多、百度集团仅增长0.2%、1.3%,美团同比下降0.7% [3] AIGC领域发展 - TOP30 AI应用中66.7%来自互联网第一梯队四大玩家,竞争激烈 [4] - AI原生APP增长前三为DeepSeek、豆包、腾讯元宝,2025年6月较1月用户增量分别达1.63亿、0.58亿、0.22亿 [4] - AI应用插件增长前三为微信AI搜索、百度AI、AI微博智搜,用户增量分别为1.63亿、0.89亿、0.50亿 [4] - PC网页端AI应用增长TOP3为百度AI助手、ima.copilot、腾讯元宝,增量分别为1306万、919万、759万 [4] 即时零售与在线旅游 - 淘宝、京东、美团三家APP6月份重合用户规模达3.88亿,同比增长22.8% [4] - 携程旅行APP、美团APP、京东APP重合用户规模6521万,同比增长20.4% [4] - 京东外卖相关内容在内容平台互动量超2000万次,5月京东APP中外卖入口获得超1.6亿用户 [46] 短视频与在线视频行业 - 抖音APP流量达9亿,短视频行业流量进一步向抖音、快手聚集 [76] - 优酷视频在热门剧集带动下流量显著提升,哔哩哔哩日均活跃用户接近7000万 [88] - 短剧市场快速增长,红果免费短剧和河马剧场APP渠道高度集中,微信小程序渠道流量相对均衡 [94] 文旅消费与线下场景 - 2025年6月在线旅游行业用户规模同比增长4.4%达1.56亿,平台GMV达1453.34亿元 [107] - 酒店以"住宿+"模式重构场景,华住会APP流量同比增长41%,洲际酒店微信小程序流量同比增188.5% [114] - "村超"、"村T"等草根赛事出圈,2025年6月"苏超"全网互动量达1.04亿,环比增长4225.4% [126][128] 电商与金融领域 - 2025年Q2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超2000亿元,同比增6.8% [53] - 支付宝通过泛娱乐功能转型生活服务超级APP,国有大行手机银行中农业银行流量达1.9亿 [154][157] - 股票交易平台自2024年9月起复苏,2025年行业月活稳定在1.2亿 [159] 行业TOP榜单 - 微信以11.01亿MAU居即时通讯榜首,抖音以9.04亿MAU领跑短视频 [163] - DeepSeek以16.30亿MAU成为AIGC赛道第一,豆包以14.05亿MAU位列第二 [175] - 比亚迪以971.43万辆活跃量居新能源厂商榜首,季度环比增长8.52% [187]
不搞外卖大战的抖音,该如何站稳本地生活?
36氪· 2025-07-29 07:22
外卖大战与本地生活竞争格局 - 2025年中国互联网领域最引人注目的是外卖大战,7月达到高潮[1] - 抖音虽未直接参与外卖大战,但通过"随心团"业务和亿级补贴发力本地生活市场[2] - 抖音策略调整为"到家可有可无,到店势在必得"[2] 抖音的外卖业务探索 - 抖音曾通过"团购配送"涉足外卖市场,2023年核销后销售额达70亿元[3] - 公司未自建配送团队,依赖第三方合作,未形成完整外卖体系[3] - "随心团"业务2024年末试水,30个城市起步后全国推广[4] - 业务特色为"团购可到店可配送",满足多元化需求[4] 抖音的本地生活战略调整 - 收紧"随心团"入驻条件,仅邀请品质商户[2] - 重点吸引肯德基、麦当劳、蜜雪冰城等连锁品牌[5] - 利用流量优势连接商家与客户,而非直接竞争外卖[9] - 明确表示没有自建外卖计划[10] 到店业务布局 - 餐饮团购市场推出"抖音吃喝玩乐榜"等榜单[11] - 开发AI小程序"探饭"辅助用户决策[11] - 酒旅市场投入亿元补贴,联合连锁酒店推出6折产品[2][13] - 到店业务被视为战略重点,不依赖配送基础设施[11] 行业竞争态势 - 京东以"0佣金"吸引海底捞、瑞幸等品牌[8] - 饿了么推出10亿"优店腾跃计划"[8] - 美团通过"浣熊食堂"等模式巩固优势[8] - 酒旅市场携程占57%份额,美团15%,同程13%[15] 抖音的业务增长与挑战 - 本地生活业务从2021年百亿规模增长至2024年4000亿[19] - 外卖业务归属半年内三次调整,最终并入"随心团"[19] - 面临美团、京东、饿了么等多方竞争[16] - 需在生态、服务、效率等方面全面提升[20] 市场前景与战略方向 - 本地生活市场规模巨大,仍有增长空间[21] - 抖音将发挥内容生态和流量优势[16] - 策略转向轻资产和精细化运营[20] - 需长期投入才能在本地生活市场站稳脚跟[21]
对飙盒马、京东,美团再出招
36氪· 2025-07-28 18:57
即时零售市场竞争格局 - 美团低调孵化新硬折扣超市项目"快乐猴",首家门店选址杭州大关路291号,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北京门头沟筹备更大体量旗舰门店[1] - 盒马NB自2023年底首家门店亮相后高速扩张,截至今年6月全国门店数量突破300家[2] - 美团推出"快乐猴"意在盒马尚未全面覆盖之际抢滩下沉市场[2] - 阿里有盒马,京东有七鲜和华冠,美团线下零售版图存在空白[3] 美团线下零售战略布局 - 美团CEO王兴提出未来十年三大战略方向:食杂零售(优先级最高)、国际化与科技[3] - 美团即时零售卖场体系由三大业务线构成:小象超市(自营前置仓)、美团闪购(第三方商家供货)、美团优选(次日达社区团购)[3] - 美团即时零售布局已覆盖从自营到平台、从生鲜到全品类、从30分钟即达到次日达的全链路服务形态[4] - 美团2018年曾推出小象生鲜对标盒马鲜生,但因重资产+高履约成本模式失败,两年后关停[5][6] 快乐猴商业模式分析 - "快乐猴"选择硬折扣路线主攻下沉市场,与小象生鲜高端定位形成差异[7][8] - 2024年三四线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现逆势增长,一线城市则下滑[8] - 硬折扣店高自有品牌比例、高性价比策略契合下沉市场需求,基础设施投入适中复制速度快[9] - "快乐猴"生鲜占比约50%-60%,SKU控制在1200个左右,与盒马NB策略相似[12] 美团竞争优势与挑战 - 美团为"快乐猴"设定1000家门店目标,超过盒马鲜生+盒马NB总和[11] - 美团自有品牌仅1000个SKU,远低于盒马(1200+SKU)和奥乐齐(2000款)[12] - 美团小象超市源头直采基地覆盖200多个县城,全国多地设有冷链中心仓[13] - 美团尝试将骑手转型为"移动仓管",利用配送间隙完成门店订单分拣[13] 行业竞争动态 - 盒马NB更名为"超盒算NB"强化价格心智锚定,与主品牌区分[14] - 美团推进小象超市线下门店主攻一线城市,"快乐猴"专门针对下沉市场形成差异化[14] - 未来美团与阿里竞争将深入三四线市场和供应链末端[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