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
搜索文档
新华财经晚报:各地将在8月下旬陆续开放育儿补贴申领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30 17:51
国内政策与监管动态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包括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严禁新增隐性债务 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2] - 会议提出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巩固回稳向好势头[2] - 商务部重申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利用外资政策不变 强调中国消费市场规模全球前列 具增长潜力和创新活力[2] - 外交部呼吁美方共同发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 在平等尊重互惠基础上加强合作[3] - 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2024年接待外国游客2694万人次 同比增长96% 免签入境成主渠道[4] - 国家发改委就政府投资基金新规征求意见 要求聚焦产业技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4] 财政与金融市场数据 - 上交所融资余额报10008.36亿元 创2015年7月8日以来新高 较前日增109.39亿元[4] - 深交所融资余额报9612.51亿元 较前日增43.32亿元[4] - 两市融资余额合计19620.87亿元 单日增加152.71亿元[4] - 财政部数据显示6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1753亿元 其中新增债券6281亿元(一般债1010亿元/专项债5271亿元) 再融资债券5472亿元(一般债2674亿元/专项债2798亿元)[5] 国际经贸与企业动态 - 特朗普称可能对印度输美产品征收20%-25%关税 尚未最终决定[5] - 美国6月货物贸易逆差降至860亿美元 显著低于预期 较5月964亿美元减少[5] - 波音第二季度净亏损6.12亿美元 较去年同期14.39亿美元亏损收窄[6] - 欧元区第二季度GDP年率初值1.4%超预期1.2% 季率初值0.1%超预期0%[6] 全球宏观经济与政策 - 法国第二季度GDP环比增长0.3% 加速于第一季度的0.1% 为2024年三季度以来最快增速[7] - 新加坡金管局维持新元汇率政策参数不变 因经济表现超预期但仍面临不确定性[7] - 澳大利亚二季度CPI同比涨2.1% 低于一季度的2.4%和市场预期的2.2% 创2021年一季度以来最低水平[7] 资本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收3615.72点涨0.17% 深证成指跌0.77% 创业板指跌1.62%[9] - 恒生指数跌1.36% 在岸人民币跌46点至7.1823 离岸人民币跌51点至7.1855[9] - 大宗商品方面 WTI原油跌0.48%至68.88美元 布伦特原油跌0.4%至72.22美元 COMEX黄金涨0.18%至3330.1美元[9] 社会福利政策进展 - 国家卫健委宣布各地8月下旬陆续开放育儿补贴申领 8月31日前全面开放 已完成信息系统建设和全流程测试[3]
政治局会议: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快讯
搜狐财经· 2025-07-30 17:07
资本市场政策 - 会议强调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并巩固回稳向好势头 [2] - 会议部署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2]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会议要求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并严禁新增隐性债务 [2] - 会议强调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 [2] 城市发展政策 - 会议提出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并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 [2]
中共中央政治局: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14:21
政策导向 - 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1] - 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 [1] - 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严禁新增隐性债务 [1] - 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 [1] 资本市场 - 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1] - 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1]
中共中央政治局: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财联社· 2025-07-30 14:19
政策导向与风险防范 - 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包括地方政府债务和融资平台问题 [1] - 严禁新增隐性债务,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 [1] - 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1] 资本市场发展 - 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1] - 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1]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07:27
财政政策方向 - 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 加快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 - 统筹运用专项资金 税收优惠 政府采购和政府投资基金等政策工具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布局[1] - 截至6月底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9.29万亿元 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预算已下达6583亿元[8] 消费刺激措施 - 以促消费为重点支持扩大内需 完善养老 育幼 文化 旅游等服务消费政策体系[2] - 强化财政与金融政策协同 出台重点领域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财政贴息政策[2] - 上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62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带动5大品类商品销售额超过1.6万亿元[9] 投资促进举措 - 上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2.16万亿元 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9] - 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4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8] - 全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2000亿元用于支持企业设备更新[10] 产业升级支持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科学技术支出4790亿元 同比增长9.1%[10] - 支持26个城市开展第二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 35个城市开展第三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10] - 优化中央财政科技经费分配机制 向基础研究 应用基础研究和国家战略科技任务聚焦[10] 民生保障投入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安排均接近4.5万亿元 同比增长6.1%和5.9%[11] - 中央财政下达就业补助资金667.4亿元 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700元[11] - 中央财政已下达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资金1.1万亿元 稳步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调剂[11]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累计发行新增置换债券3.8万亿元 各地置换后债务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过2.5个百分点[13] - 深入落实2024年一次性增加6万亿元债务限额政策[13] - 指导督促地方做好隐性债务置换工作 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1] 财税制度改革 - 推动关税 增值税立法 优化离境退税政策 研究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后税收制度[12] - 建立促进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 构建科学高效的政府投资基金管理体系[12] - 在16个中央部门开展零基预算改革试点 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下降5%[12]
蓝佛安: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
搜狐财经· 2025-07-30 07:19
财政政策方向 - 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 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1] - 加快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 [1] - 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带动效应 推动各项政策效能不断释放 [1] 产业支持措施 - 统筹运用专项资金 税收优惠 政府采购和政府投资基金等政策工具 [1] - 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1] - 落实好助企帮扶各项财税政策 有效改善经济微观循环 [1]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指导督促地方做好隐性债务置换工作 [1] - 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1]
财长蓝佛安: 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
快讯· 2025-07-30 06:47
财政政策调整 - 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 [1] - 加快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 [1] - 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带动效应 推动各项政策效能不断释放 [1] 产业支持政策 - 统筹运用专项资金 税收优惠 政府采购和政府投资基金等政策工具 [1] - 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1] 债务管理措施 - 指导督促地方做好隐性债务置换工作 [1] - 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1]
“金融副市长”再添一员!
券商中国· 2025-06-29 10:17
金融干部转任副市长现象 - 晋商银行副行长李燕斌被任命为山西省阳泉市政府副市长 [1] - 李燕斌出生于1979年2月,现年46岁,拥有研究生学历和经济学硕士学位,高级经济师职称 [2] - 李燕斌金融从业经历丰富,曾任职于交通银行山西省分行、山西能源交通投资公司、华远国际陆港集团等机构 [2] - 2021年12月加入晋商银行,先后担任资产托管部总经理、投行部总经理、副行长和董事会秘书等职务 [2] 阳泉市经济背景 - 阳泉市位于山西省东部,是晋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面积4559平方公里,2023年底常住人口129.91万人 [3] - 阳泉市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 [3] - 李燕斌在能源金融、资本运作等方面的履历,被期待能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流向新兴产业与中小企业 [3] 晋商银行概况 - 晋商银行前身为太原市商业银行,2009年2月底正式挂牌成立,2019年7月18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3] - 截至2024年,晋商银行资产总额3763.06亿元,存款余额3008.63亿元,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2014.14亿元 [3] - 资本充足率12.84%,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18%,拨备覆盖率205.46% [3] 金融副市长现象趋势 - 近半年内已有至少9名金融干部履新"金融副市长" [4] - "金融副市长"以"70""80"后为主,工作经历遍布金融监管机构、国有银行、地方银行等 [4] - 这些干部多具有"金融+行政"的复合背景 [4] 金融干部转任的意义 - 在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的变局之期,有金融履历的领导统筹协调相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5] - 对于短期效果和中长期机制的构建都有积极影响 [5]
半年内至少8人!“金融副市长”持续增员
券商中国· 2025-06-24 18:09
金融副市长任命趋势 - 半年内至少8名金融干部履新"金融副市长",其中包含多名"80后"身影 [3][15][23] - 辽宁省内多名"金融副市长"曾在当地金融监管系统工作,如辽阳市杨欣璐、锦州市李金兵均曾任原辽宁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8][9][10] - 大连市副市长李丹曾任职中国进出口银行,朝阳市副市长刘斌原系长城资产天津分公司总经理 [11][12][14] 近期金融副市长任命案例 - 2024年12月俞松苗(原人保集团信用评估中心副总)任保定市副市长 [16] - 2025年2月史生丽(国开行副厅级干部)任萍乡市副市长,吕伟(中国人寿战略规划部副总)任泸州市副市长 [17][18] - 2025年3月孙黎(吉林省农信联社监事会主任)任辽源市副市长,杨桦(金融监管总局非银司消金处处长)任株洲市副市长 [19][20] - 2025年4月吴志峰(国开行创新中心主任)任安庆市副市长,黎成(中信消费金融总经理)任阜阳市副市长 [21][22] 金融干部任职特点 - 年龄结构以"70后""80后"为主,专业背景涵盖金融监管机构、国有银行、地方银行及消费金融公司等 [23][27] - 分管领域集中在金融、财政、国资等工作,部分涉及债务风险化解 [26][31] - 云南、广东等地"金融副市长"数量较多,如昆明市张彦、曲靖市兰发文等均出自银行系统 [28][29] 金融干部任职模式 - 多为挂职形式,离任后回归金融机构较普遍,如广东揭阳原"金融副市长"刘鹏现任广东省联社党委副书记 [30] - 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中发挥协调作用,对短期效果和中长期机制构建具有意义 [31]
今年地方债发行已超4.5万亿元 持续拉动有效投资
证券日报· 2025-06-16 00:22
地方债发行提速 - 截至6月15日各地发行地方债约45322亿元,超过4.5万亿元关口,同比增长约55% [1] - 二季度末地方债发行提速,表明积极财政政策加速靠前发力,债务结构优化 [1] - 新增专项债和置换债占比大,分别为16479亿元(占36%)和16835亿元(占37%) [1][2] 新增专项债情况 - 新增专项债发行16479亿元,同比增长约39% [1] - 5月份单月发行新增专项债4432亿元,为年内最高 [1] - 新增专项债带动社会资本参与基建项目,拉动有效投资 [2] 置换债发行进展 - 置换债发行16835亿元,完成2万亿元额度的84% [2] - 置换债高速增长有效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还款压力 [2] - 置换债降低债务成本,拉长债务期限,优化债务结构 [2] 专项债投向特点 - 土地储备专项债发行突破千亿元,成为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工具 [2][3] - 地方债投向更加灵活,投资稳定性、收益性、风险性改善 [3] - 基建项目仍是新增专项债重点方向,基础设施投资为重中之重 [3] 二季度发行展望 - 6月份地方债规模预计达1万亿元(新增5364亿元+偿还4725亿元) [3] - 二季度发行节奏加快,呈现明显加速趋势 [3] - 置换债将基本完成,新增专项债保持较快增速 [3]